溶解度参数

合集下载

溶解度参数表

溶解度参数表

一些溶剂的溶度参数[单位(cal/cm^3)^1/2]季戊烷 6.3 四氢萘9.5异丁烯 6.7 四氢呋喃9.5环己烷7.2 醋酸甲酯9.6正己烷7.3 卡必醇9.6正庚烷7.4二乙醚7.4 氯甲烷9.7 正辛烷7.6 二氯甲烷9.7 甲基环己烷7.8 丙酮9.8 异丁酸乙酯7.9 1,2-二氯乙烷9.8 二异丙基甲酮8.0 环己酮9.9 戊基醋酸甲酯8.0 乙二醇单乙醚9.9 松节油8.1 二氧六环9.9 环己烷8.2 二硫化碳10.0 2,2-二氯丙烷8.2 正辛醇10.3 醋酸异丁酯8.3醋酸戊酯8.3醋酸异戊酯8.3 丁腈10.5 甲基异丁基甲酮8.4 正己醇10.7 醋酸丁酯8.5二戊烯8.5 异丁醇10.8 醋酸戊酯8.5 吡啶10.9二甲基乙酰胺11.1 甲基异丙基甲酮8.5 硝基乙烷11.1 四氯化碳8.6 正丁醇11.4环己醇11.4 哌啶8.7 异丙醇11.5 二甲苯8.8 正丙醇11.9 二甲醚8.8 二甲基甲酰胺12.1乙酸12.6硝基甲烷12.7 甲苯8.9 二甲亚砜12.9 乙二醇单丁醚8.9 乙醇12.9 1,2二氯丙烷9.0 甲酚13.3 异丙叉丙酮9.0 甲酸13.5 醋酸乙酯9.1 甲醇14.5 四氢呋喃9.2二丙酮醇9.2苯9.2 苯酚14.5 甲乙酮9.2 乙二醇16.3 氯仿9.3 甘油16.5 三氯乙烯9.3 水23.4 氯苯9.5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一)“极性相近”原则极性大的溶质溶于极性大的溶剂;极性小的溶质溶于极性小的溶剂,溶质和溶剂的极性越相近,二者越易溶。

例如:未硫化的天然橡胶是非极性的,可溶于气油、苯、甲苯等非极性溶剂中;聚乙烯醇是极性的,可溶于水和乙醇中。

(二)“内聚能密度(CED)或溶度参数相近”原则δ越接近,溶解过程越容易。

1、非极性的非晶态聚合物与非极性溶剂混合聚合物与溶剂的ε或δ相近,易相互溶解;2、非极性的结晶聚合物在非极性溶剂中的互溶性必须在接近Tm温度,才能使用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溶解度参数表

溶解度参数表

一些溶剂的溶度参数[单位 (cal/cm^3)^1/2]季戊烷 6.3 四氢萘9.5异丁烯 6.7 四氢呋喃9.5环己烷7.2 醋酸甲酯9.6正己烷7.3 卡必醇9.6正庚烷7.4二乙醚7.4 氯甲烷9.7正辛烷7.6 二氯甲烷9.7甲基环己烷7.8 丙酮9.8异丁酸乙酯7.9 1,2-二氯乙烷9.8 二异丙基甲酮8.0 环己酮9.9 戊基醋酸甲酯8.0 乙二醇单乙醚9.9 松节油8.1 二氧六环9.9环己烷8.2 二硫化碳10.0 2,2-二氯丙烷8.2 正辛醇10.3 醋酸异丁酯8.3醋酸戊酯8.3醋酸异戊酯8.3 丁腈10.5 甲基异丁基甲酮8.4 正己醇10.7 醋酸丁酯8.5二戊烯8.5 异丁醇10.8 醋酸戊酯8.5 吡啶10.9二甲基乙酰胺11.1 甲基异丙基甲酮8.5 硝基乙烷11.1 四氯化碳8.6 正丁醇11.4环己醇11.4哌啶8.7 异丙醇11.5二甲苯8.8 正丙醇11.9 二甲醚8.8 二甲基甲酰胺12.1乙酸12.6硝基甲烷12.7甲苯8.9 二甲亚砜12.9乙二醇单丁醚8.9 乙醇12.91,2二氯丙烷9.0 甲酚13.3异丙叉丙酮9.0 甲酸13.5醋酸乙酯9.1 甲醇14.5四氢呋喃9.2二丙酮醇9.2苯9.2 苯酚14.5甲乙酮9.2 乙二醇16.3氯仿9.3 甘油16.5三氯乙烯9.3 水23.4氯苯9.5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一)“极性相近”原则极性大的溶质溶于极性大的溶剂;极性小的溶质溶于极性小的溶剂,溶质和溶剂的极性越相近,二者越易溶。

例如:未硫化的天然橡胶是非极性的,可溶于气油、苯、甲苯等非极性溶剂中;聚乙烯醇是极性的,可溶于水和乙醇中。

(二)“内聚能密度(CED)或溶度参数相近”原则δ越接近,溶解过程越容易。

1、非极性的非晶态聚合物与非极性溶剂混合聚合物与溶剂的ε或δ相近,易相互溶解;2、非极性的结晶聚合物在非极性溶剂中的互溶性必须在接近Tm温度,才能使用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abs溶解度参数

abs溶解度参数

abs溶解度参数摘要:一、溶解度参数的定义二、ABS 溶解度参数的应用领域三、ABS 溶解度参数的测量方法四、ABS 溶解度参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五、如何根据需求调整ABS 溶解度参数正文:溶解度参数是一个描述材料在特定溶剂中溶解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来预测高分子材料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行为。

ABS(丙烯腈- 丁苯- 苯乙烯共聚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其溶解度参数对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ABS 溶解度参数的相关知识。

首先,溶解度参数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固体物质在某种溶剂中达到平衡时,单位体积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固体物质的量。

对于ABS 来说,其溶解度参数的大小取决于丙烯腈、丁苯和苯乙烯的含量及其相互作用。

其次,ABS 溶解度参数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塑料加工行业,了解和掌握ABS 的溶解度参数有助于优化材料的可加工性、表面质量和物理性能。

此外,在涂料、胶粘剂等化工领域,根据ABS 溶解度参数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提高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

关于ABS 溶解度参数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有常规实验方法和模型预测方法。

常规实验方法包括溶解度实验和相图实验,通过实验测定在不同溶剂中ABS 的溶解度。

模型预测方法主要基于分子模拟和统计力学方法,通过计算预测ABS 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参数。

ABS 溶解度参数对材料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溶解度参数的大小决定了ABS 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程度,进而影响材料的流动性、透明度、耐化学性等性能。

此外,溶解度参数还会影响材料的相态行为和结晶行为,从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最后,如何根据需求调整ABS 溶解度参数。

对于ABS 材料的改性,通常可以通过改变丙烯腈、丁苯和苯乙烯的比例来调整溶解度参数。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助剂、改变加工工艺等方法来调控ABS 的溶解度参数。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合理调整ABS 溶解度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材料性能和产品品质。

常见溶剂的溶解度参数

常见溶剂的溶解度参数

高分子和溶剂中常见的亲核或亲电基团 ,按其从强到弱顺序排列如下 :
亲电基团:-SO3H, -COOH, -C6H4OH, =CHCN, =CHNO2, -CHCl2, =CHCl 亲核基团:-CH2NH2, -C6H4NH2, -CON(CH3)2, -CONH-, ≡PO4, -CH2COCH2-,
3、溶解度参数原则。即如果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和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相近或相 等时,就能使这一聚合物溶解 ,应用此原则较易掌握 ,还可用于电子计算机进行 选择。
溶剂化原则:
极性高分子溶 解在极性溶剂中的过程 ,是极性溶剂分子 (含亲电基团或亲核基团 )和 高分子的(亲核或亲电)极性基团相互吸引产生溶剂化作用 ,使高分子溶解。溶剂化作用是 放热的。因而对于有这些基团的聚合物 ,要选择相反基团的溶剂。比如尼龙 6 是亲核的,要 选择甲酸、间甲酚等带亲电基团的溶剂 ;相反聚氯乙烯是亲电的 ,要选择环己酮等带亲核基 团的溶剂。
(4)基团加和法估算,以下是 Small 等提出的摩尔基团加和法的计算式 :

式中: 是基团对 的贡献, 为链节中该基团的数目, 为聚合物摩尔体积, 为链节摩尔质量。
也利用 的加和性,可以计算混合溶剂或混合聚合物的 。
混= 式中: 为体积分数。 对于不同高聚物 ,选择溶剂的规律不同 ,虽然有“相似相溶”的经验规律 ,但过于笼 统。更实用的是溶剂化原则或 相近原则。前者适用于极性高分子,后者适用于非极性高 分子(要注意对结晶的非极性高分子要加热到 接近熔点才能溶)。
常用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值
溶剂
季戊烷 环己烷 正庚烷 正辛烷 异丁酸乙酯 戊基醋酸甲酯 环己烷 醋酸异丁酯 1,2-二氯乙烷 乙二醇单乙醚 二硫化碳 醋酸戊酯 醋酸异戊酯 正己醇 二戊烯 吡啶 甲基异丙基甲酮 四化碳 环己醇 哌啶 二甲苯 二甲醚 乙酸 甲苯 乙二醇单丁醚 1,2 二氯丙烷 异丙*丙酮 醋酸乙酯 四氢呋喃

溶解度参数表

溶解度参数表

溶解度参数表一些溶剂的溶度参数[单位(cal/cm^3)^1/2]季戊烷 6.3 四氢萘9.5异丁烯 6.7 四氢呋喃9.5环己烷7.2 醋酸甲酯9.6正己烷7.3 卡必醇9.6正庚烷7.4二乙醚7.4 氯甲烷9.7 正辛烷7.6 二氯甲烷9.7 甲基环己烷7.8 丙酮9.8 异丁酸乙酯7.9 1,2-二氯乙烷9.8 二异丙基甲酮8.0 环己酮9.9 戊基醋酸甲酯8.0 乙二醇单乙醚9.9 松节油8.1 二氧六环9.9 环己烷8.2 二硫化碳10.0 2,2-二氯丙烷8.2 正辛醇10.3 醋酸异丁酯8.3 醋酸戊酯8.3醋酸异戊酯8.3 丁腈10.5 甲基异丁基甲酮8.4 正己醇10.7 醋酸丁酯8.5二戊烯8.5 异丁醇10.8 醋酸戊酯8.5 吡啶10.9二甲基乙酰胺11.1 甲基异丙基甲酮8.5 硝基乙烷11.1 四氯化碳8.6 正丁醇11.4环己醇11.4 哌啶8.7 异丙醇11.5 二甲苯8.8 正丙醇11.9 二甲醚8.8 二甲基甲酰胺12.1乙酸12.6硝基甲烷12.7 甲苯8.9 二甲亚砜12.9 乙二醇单丁醚8.9 乙醇12.9 1,2二氯丙烷9.0 甲酚13.3 异丙叉丙酮9.0 甲酸13.5 醋酸乙酯9.1 甲醇14.5 四氢呋喃9.2二丙酮醇9.2苯9.2 苯酚14.5 甲乙酮9.2 乙二醇16.3 氯仿9.3 甘油16.5 三氯乙烯9.3 水23.4 氯苯9.5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一)“极性相近”原则极性大的溶质溶于极性大的溶剂;极性小的溶质溶于极性小的溶剂,溶质和溶剂的极性越相近,二者越易溶。

例如:未硫化的天然橡胶是非极性的,可溶于气油、苯、甲苯等非极性溶剂中;聚乙烯醇是极性的,可溶于水和乙醇中。

(二)“内聚能密度(CED)或溶度参数相近”原则δ越接近,溶解过程越容易。

1、非极性的非晶态聚合物与非极性溶剂混合聚合物与溶剂的ε或δ相近,易相互溶解;2、非极性的结晶聚合物在非极性溶剂中的互溶性必须在接近Tm温度,才能使用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abs塑料溶解度参数

abs塑料溶解度参数

abs塑料溶解度参数abs塑料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其中,溶解度参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描述abs塑料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能。

溶解度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或计算得到,它是评价abs 塑料与溶剂相容性的重要参考。

溶解度参数是用来描述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情况的一个参数,通常用δ表示。

在abs塑料领域,溶解度参数通常是指Hansen溶解度参数。

Hansen溶解度参数是由丹麦化学家Charles M. Hansen提出的,它是通过实验测定溶质在三种标准溶剂中的溶解度来计算得到的。

这三种标准溶剂分别是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和氢键酸溶剂。

Hansen溶解度参数有三个分量,分别是极性分量δP、非极性分量δN和氢键酸分量δH。

极性分量δP描述了溶剂的极性程度,非极性分量δN描述了溶剂的非极性程度,氢键酸分量δH描述了溶剂与溶质之间氢键形成的能力。

通过测定溶质在这三种标准溶剂中的溶解度,并计算得到它们的Hansen溶解度参数,就可以评价abs塑料与溶剂的相容性。

在实际应用中,Hansen溶解度参数可以用来预测abs塑料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性能。

根据溶质与溶剂之间的Hansen溶解度参数的差值,可以判断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如果溶质的Hansen溶解度参数与溶剂的Hansen溶解度参数相近,说明溶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较高;如果两者差值较大,说明溶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

因此,通过Hansen溶解度参数的计算和比较,可以选择适合的溶剂,实现abs塑料的溶解和加工。

除了预测abs塑料的溶解性能,Hansen溶解度参数还可以用来研究abs塑料的相溶性。

通过比较不同abs塑料的Hansen溶解度参数,可以评价它们之间的相容性。

如果两种abs塑料的Hansen溶解度参数相近,说明它们之间的相容性较好;如果两者差值较大,说明它们之间的相容性较差。

这对于混合不同abs塑料的材料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Hansen溶解度参数还可以用来优化abs塑料的配方。

各种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

各种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

各种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是指聚合物在溶液中溶解的能力,即聚合物与溶剂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

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溶解特性,因此其溶解度参数也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

1.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乙烯是一种由乙烯单体(C2H4)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可分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

LDPE在常见溶剂中溶解性较好,如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等。

而HDPE溶解度较低,只能在强极性溶剂如氯仿、二氯甲烷中有限度的溶解。

2.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丙烯是一种由丙烯单体(C3H6)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聚丙烯溶解度较低,只能在一些溶剂中溶解,如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等。

但在大多数非极性溶剂中,聚丙烯几乎不溶解。

3.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苯乙烯是一种由苯乙烯单体(C8H8)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聚苯乙烯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如甲苯、二氯甲烷等。

而在强极性溶剂如醇类、酮类等中,聚苯乙烯溶解度较好。

4.聚氨酯(polyurethane,PU):聚氨酯是一种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通过缩聚反应形成的聚合物。

聚氨酯具有较好的可溶性,可在多种溶剂中溶解,如酮类、醇类、芳香烃等。

但在极性溶剂如水中溶解度较低。

5.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聚乙烯醇是由乙烯醇(C2H4O)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聚乙烯醇在水中可完全溶解,具有良好的溶解度。

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则较低,只能在一些溶剂中溶解,如甲醇、乙醇等。

6.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PAA):聚丙烯酸是一种由丙烯酸(C3H4O2)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聚丙烯酸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在水中可溶解生成含酸性的溶液。

而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

以上是几种常见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的简介,不同聚合物的溶解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溶剂的极性、聚合物的分子量、结构等。

溶解度参数

溶解度参数

溶解度参数(SP)是用于测量液体材料(包括橡胶,因为橡胶在加工条件下为液体)的溶解度的物理常数。

它的物理含义是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概念溶解度参数(SP)是用于测量液体材料(包括橡胶,因为橡胶在加工条件下为液体)的溶解度的物理常数。

它的物理含义是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计算公式SP =(E / V)1/2其中SP是溶解度参数,e是内聚能,V是体积,E / V是内聚能密度。

常用参数编辑各种常用聚合物材料的溶解度参数如下:橡胶异戊橡胶:7.8-8.0;天然橡胶:7.95;乙烯丙烯二烯单体:7.95;m / z。

顺丁橡胶:8.1;丁苯橡胶:8.5-8.6;丁基橡胶:8.7-8.9;氯丁橡胶:8.85;氯硫化聚乙烯:8.9塑料聚乙烯:7.8;聚丙烯:8.1;高苯乙烯:8.5; EVA:9.1-9.5;PVC:9.57;尼龙:13.6意义掌握溶解度参数是掌握不同聚合物的相容性,并为成功组合提供基础。

两种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越接近,共混效果越好。

如果差异大于0.5,则难以增大差异。

增溶剂的作用是降低两相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强界面处的表面,从而提高相容性。

增溶剂通常是聚合物,可作为桥中间体。

另外,在设计配方时,在为某种胶水选择液态添加剂时,需要考虑两侧的SP是否彼此接近,以确保各成分的均匀分散。

生物膜脂层的溶解度参数δ的平均值为17.80± ±2.11 ,整个膜的δ 平均值为21.07± ±0.82,,正辛醇的δ 值21.07与其非常接近,所以与其非常接近,所以正辛醇常作为模拟生物膜相求分配系数的一种溶剂正辛醇常作为模拟生物膜相求分配系数的一种溶剂§2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要制备液体药物制剂,首先要涉及药物在药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也是制备其它药物制剂时首先要制备液体药物制剂,首先要涉及药物在药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也是制备其它药物制剂时首先需要掌握的必要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参数(SP)是衡量液体材料(包括橡胶,因为橡胶在加工条件下是液体)相容性的物理常数。

它的物理意义是材料结合能密度的平方根:中文名称溶解度参数MBTH溶解度参数简称SP计算公式SP=(E/V)1/2确定的意思是衡量液体物质相容性的物理常数物理意义物质结合能密度的平方根。

溶解度参数(SP)是衡量液体材料(包括橡胶,因为橡胶在加工条件下是液体)相容性的物理常数。

它的物理意义是材料结合能密度的平方根:SP=(E/V)1/2。

其中SP为溶解度参数,e为结合能,v为体积,E/V为结合能密度。

各种常用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度参数如下:
异戊二烯橡胶7.8~8.0份;天然橡胶7.95份;三元乙丙橡胶7.95份;丁二烯橡胶8.1份;丁苯橡胶8.5~8.6份;8.7-8.9份丁酯胶;8.85份氯丁橡胶;氯化聚乙烯:8.9份。

塑料聚乙烯:7.8;聚丙烯:8.1;高苯乙烯:8.5;EVA:9.1-9.5;PVC:9.57;尼龙:13.6。

掌握溶解度参数就是掌握不同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程度,为成功使用提供依据。

两种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度参数越接近,共混效果越好。

如果两者之差超过0.5,一般很难混合均匀,需要加入增溶剂。

增溶剂的作用是降低两相的表面张力,活化界面表面,从而提高相容程度。

增溶剂通常是一种聚合物,起着桥梁中介的作用。

此外,在设计配方
时,在为某一种胶水选择液体添加剂时,要考虑双方的SP是否接近,以保证各组分分散均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