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
高铁四电过轨管预埋要求

长昆客专四电过轨管预埋技术要点
铁路路基电缆槽(2008)8401
1.过轨管共性要求
过轨管线应执行通路[2010]8401号(铁路路基电缆槽)图册和隧通06A(过轨、综合接地及电气化接地)图册,及相应设计技术文件。
(1)过轨管材质
(2)过轨管不得扭曲、压扁、破损,管口打磨光滑无毛刺,并采用软布封堵管口
(3)过轨管弯曲≮120度。
(4)穿管直径4mm铁线两头出露不少于1m。
(5)隧道过轨管在电缆槽内出头10mm。
2.隧道专业洞室过轨管预埋数量及位置原则上按下表执行,另还应根据设计隧道过轨管线一览表预埋,埋设深度按设计要求。
3.路基过轨管线按相应过轨管线一览表预埋
(1)路基过轨管预埋同时设相对应的通号、电力电缆井,通号、电力电缆不得共用过轨电缆井过轨,不同专业电缆井间距应大于1m。
(2)过轨管距电缆井底为125mm,井净深900mm。
(3)过轨管应埋设在基床底层顶面。
(4)电力电缆槽200*300mm,通号电缆槽350*300mm。
(5)电缆井盖板厚50mm,电缆槽盖板厚25mm。
4.桥梁过轨管线
按设计要求在桥梁端预留锯齿口,梁体和桥墩上预埋电缆槽道,上桥电缆槽使用不锈钢槽(400mm*300mm),地面电缆钢槽外部应采用砖砌围桩防护,围桩高度不得小于2.0m。
附件:铁路路基电缆槽(2008)8401(设计说明部分)
文档
文档
文档
文档
文档
文档。
铁路过轨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及范围 (2)(一)编制依据 (2)(二)编制范围 (2)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表 (2)(一)工程概况 (2)(二)主要工程数量 (2)(三)工程特点 (2)三、施工组织 (3)(一)组织机构 (3)(二)施工准备 (3)(三)施工任务划分及劳动力安排 (4)(四)工期(时间)安排 (4)四、施工方案 (4)(一)施工工序方法及流程 (4)(二)施工方案示意图 (6)(三)施工作业流程图 (6)(四)总体施工方案 (6)五、相关技术标准 (7)六、施工安全及质量保证措施 (9)(一)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9)(二)安全保证措施 (9)(1)既有线的施工防护措施 (9)(2)施工安全防触电、雷击措施 (11)(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三十项“卡死”制度 (11)(4)保护地下管线 (12)(5)人员交通安全 (13)(6)材料装卸和搬运 (13)(7)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14)(8)雨季安全措施 (14)(9)应急措施 (15)七、验收安排 (16)八、环保措施 (16)一、编制依据及范围(一)编制依据4、现行铁路设计及施工规范、验收标准、铁路规程、规则;5、既有现场调查资料。
(二)编制范围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表(一)工程概况(二)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表(三)工程特点工程特点分析:施工对策:针对上述特点,施工期间,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要充分调查掌握施工现场和设计情况,结合现场和设计院、局指挥部和当地相应部门进行沟通解决相应的问题。
施工中为确保营运线列车行车安全,施工中在施工地点两侧设置专职防护员,在各站调度室设驻站联络员,以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既有线的运营安全。
优化施工方案,准备充足的施工人员,配备性能优良的机械设备,完善各项保障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施工组织(一)组织机构架子队施工组织机构图(二)施工准备1、开工前应把工具准备齐全,人员合理布置;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特别事项加以交代;2、结合现场调查,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收集有关技术资料,技术数据,提报审核设计记录及现场调查报告;3、做好施工点的布置,劳力、机具、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要做到合理安排,有条不紊;4、按规定要求与地方铁路局配合单位签订安全协议。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一、工程概况区间路基工程DK384+500~DK389+660、LYDK0+250~700设计时速分别为160km/h和120km/h.区间直线段路基面宽度按《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9)(以下简称《路规》Ⅰ级重型有碴轨道标准并结合接触网布置,站后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布置综合拟定。
电缆槽尺寸按通用图《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的要求执行。
双线路堑宽度13.4m,路堤宽度12.6m;单线路堑宽度7.7m,路堤宽度7.8m。
二、路堑开挖1、施工方法根据测量班放出的路基红线及开挖线,清除地表以下30cm范围内有机土及种植土,确保挖方范围清表完后地表无杂草、植物根系等杂物。
清表土运送到指定地点,严禁填筑到路基。
此段挖方采用机械开挖,机械开挖不到的边角采用人工开挖。
本段路基按1:1.5的坡度开挖,开挖自上而下分层逐层开挖,开挖面保持不小于4%的排水坡,严禁积水,并且保持边坡平顺。
开挖过程中随时用坡度尺校核,保证边坡率准确无误。
防止边坡部位超挖和欠挖;施工中测量班及时测量,保证边坡位置正确,当开挖至边坡平台时,预留50cm的保护层人工清理。
刷坡修整及时检查堑坡坡度,避免二次刷坡。
坡面坑穴、凹槽中的杂物清理后,嵌补平整。
2、技术要求和标准路堑边坡坡率、变坡点、平台位置、侧沟排水坡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满足下表要求:路基面中线高程、路肩高程、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如下:三、边坡防护1、边坡防护当路基土石方施工时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路基防护施工。
各类防护与加固应在稳定的基础或坡体上施工。
设有支挡结构物及排除地下水设施地段,应先作好支挡结构物、排水设施,再施作防护工程。
防护的坡体表面应进行检查处理,防护设施应与坡面密贴结合。
施工前应先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体平整。
路基防护所设置的泄水孔的位置、布置形式、孔径尺寸及泄水孔背反滤层的材料、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排水畅通。
电缆井及过轨管施工技术交底1

电缆(diànlǎn)井及过轨管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gōngchéng)概况:本管段施工(shī gōng)里程为DK211+404.83~DK213+650.68,电缆(diànlǎn)井分为两种型号(xínghào),分别为Ⅰ型电缆井,Ⅲ型电缆井。
其中Ⅰ型电缆井适用于一般地段的通信、信号或牵引供电线缆或设余长;Ⅲ型电缆井适用于电力线缆过轨或设余长。
具体设置里程及各型号电缆井尺寸见附图及附表。
在对应电缆井处同时施工过轨管,通信信号过轨管采用HDPE管,电力过轨处采用C-PVC管,埋设根数见附表。
二、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2.1.施工工艺:2.1.电缆井施工工艺:放线→人工开挖电缆井(钢筋加工)→现场技术员验收→C15混凝土垫层→绑扎钢筋→立模→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灌注混凝土→养护→拆模→回填→安装预制盖板由技术人员测量定出基础位置,撒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线四周,用彩条布或塑料布对级配碎石进行覆盖,以防土石等污染级配碎石。
基础开挖后,检查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高程及承载力等,允许偏差符合要求后,立即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施工。
电缆井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2.2.过轨管施工工艺:核对图纸→材料准备→施工前碾压→沟槽开挖→过轨管埋设→混凝土封包→回填2.施工要求:2.1电缆井施工要求2.1.1放线:根据设计里程放出十字线和标高,开挖采用1:0.1放坡,并用白灰洒出开挖线。
电缆井顶面标高与电缆槽盖完盖板后的顶齐平(路肩标高);平面位置,电缆井中心位于路肩处向路基中线方向6cm;(即电缆槽中心在没有加宽的正常路段距线路中心线的偏距为4.24米)。
2.1.2、人工开挖电缆井:放线完毕后,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机械开挖轮廓线要比结构轮廓线每个方向小30cm,再采用人工修边及清底,以避免出现超挖并破坏路基本(jīběn)体结构。
开挖时应特别注意不要破坏预埋的过轨管。
电缆井施工技术交底(通信信号电缆井)

新建成都至贵阳铁路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CGZQSG-6标段通信信号电缆井施工技术交底(作业层)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贵铁路CGZQSG-6标段项目经理部二分部二〇一六年七月•宜宾三级技术交底记录表记录号:使用编号:4.钢筋安装(1)Ⅰ型通信信号电缆井Ⅰ型通信信号电缆井适用于通信、信号线缆单独过轨及敷设余长和牵引供电线缆上网及过轨。
其钢筋配置图参照《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26》,详见下图:图1、Ⅰ型通信信号电缆井钢筋配置图(1)Ⅱ型通信信号电缆井Ⅱ型通信信号电缆井适用于通信、信号线缆合并过轨及敷设余长和牵引供电线缆过轨。
其钢筋配置图参照《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29》,详见下图:图2.Ⅱ型通信信号电缆井钢筋配置图5.模板安装(1)、Ⅰ型通信信号电缆井内净尺寸为120cm×120cm×90cm(长×宽×深),壁厚20cm。
井内共有6个Φ25镀锌挂钩,本电缆井最多设置6根过轨管。
电缆井与两侧路肩上对称设置,为便于电缆井排水及上下路基电缆槽跨越侧沟,电缆井顶面高于路肩以上0.28m,两侧电缆槽在高度上与电缆井顺接,顺接长度不小于2米。
线缆上下路基侧电缆井外侧壁设预留槽,预留槽高20cm,宽50cm ,预留槽高度路堑地段为67cm,路堤及路堤氏路堑地段为35cm,预留槽范围内的钢筋浇筑时应剪断。
镀锌挂钩、预留槽、过轨管及电缆井细部结构尺寸详见下图:图3.Ⅰ型通信信号电缆井细部结构尺寸图(2)Ⅱ型通信信号电缆井内净尺寸为150cm×120cm×90cm(长×宽×深),壁厚20cm。
井内共设6个Φ25镀锌钢筋挂钩本电缆井最多设置8根过轨管。
电缆井与两侧路肩上对称设置,为便于电缆井排水及上下路基电缆槽跨越侧沟,电缆井顶面高于路肩以上0.28m,两侧电缆槽在高度上与电缆井顺接,顺接长度不小于2米。
电缆井施工技术交底(电力电缆井)资料讲解

新建成都至贵阳铁路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CGZQSG-6标段电力电缆井施工技术交底 (作业层)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贵铁路CGZQSG-6标段项目经理部二分部二〇一六年七月•宜宾三级技术交底记录表记录号:使用编号:项目名称:交底地点时间年月日交底单位接受单位主持人主讲人(签字)接受人(签字):见附后签到表交底内容:一、电缆井设置位置及设置形式电力电缆井适用于电力线缆过轨及敷设余长,电缆井设置位置根据《成贵全线各专业设备场坪及过轨位置汇总表》及隧道两端均需设置电力电缆井。
二、施工流程测量放线人工或机械开挖基坑基坑底部铺设10cm厚C25混凝土垫层钢筋安装模板安装镀锌挂钩及电缆井槽口位置预留现场浇筑C25钢筋混凝土拆模养护三、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1.施工准备(1)备齐各种施工工具,手持风镐、尖锹、平锹、插入式振捣器、组合钢模板、木抹子、铁抹子等。
(2)将模板、钢筋等运输至施工现场。
2.配合测量放线配合测量人员,制定小木桩,根据测量人员的放样位置定出点位线,做好标记。
3.挖基坑首先采用挖掘机破碎路面,根据测量点线开挖基坑,挖机破碎时,破碎边缘距电缆井外边缘预留10cm左右,基底预留20cm左右采用人工清理,防止基坑超大超深。
基坑开挖完成后,将基底虚渣清理干净,复核电缆井位置及尺寸,注意电缆井沿线路纵向的设置位置应与接触网支柱、声屏障基础、线间集水井、沉降和位移观测设备等统筹协调,避免相互干扰。
电缆井与支挡结构物沿线路横向有干扰时,可调整电缆井的横向位置,但应保证电缆井位于砟脚以外。
4.钢筋安装电力电缆井钢筋配置图参照《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32》,详见下图:图1、电力电缆井钢筋布置图5.模板安装(1)、电力电缆井内净尺寸为180cm×120cm×90cm(长×宽×深),壁厚20cm。
井内共有10个Φ25镀锌挂钩,本电缆井最多设置10根过轨管。
小型预制件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编制依据(1)沈阳铁路局《沈阳铁路局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2)中铁九局小型临时工程建设标准(中铁九局程〔2014〕326号);(3)《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12)8001>(4)《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5)《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6)《铁路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7)《通施路通-11-路基六边形空心块护坡设计图》(8)其他相关规范、规程及与上述规范相关的局部修订条文。
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新建通辽至京沈高铁新民北站铁路工程TLSG-4标段二分部小型预制构件厂件场工程施工。
2、工程概况新建通辽至京沈高铁新民北站铁路工程TLSG-4标段二分部承担起讫里程DK175+—DK182+的路基工程,全长,其中刚架中桥6处,框构中桥1处,涵洞14处,旅客地道1处,信号楼1座等。
本标段小型预制构件场地建在正线里程DK177+740西200处,为里程DK175++范围提供小型预制构件。
预制场占地面积4480m2,存放场地3000m2。
本标段共有178066个六棱块、10939m电缆槽及11646m栅栏、桥上栏杆等。
3、预制厂建设本小型预制构件厂场地建在正线里程DK177+740西200处,预制件厂场区环境属于绿地环境,主要由树林地、杂草组成。
场地高差较小。
场地范围多为回填土,清理平均深度为。
预制场地换填厚山皮石,工作区采用20cm厚的C20砼进行硬化,存放区采用10cm厚的C20砼进行硬化,运输道路采用20cm厚的C20砼进行硬化,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小于%,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在场地外侧合适位置设置沉砂井和污水过滤池。
小型预制构件施工场地包括1750㎡的工作区,420㎡的钢筋加工存放区,210㎡的模具存放区,1540㎡的成品临时存放区及560㎡的运输道路,总共4480㎡,另需3000m2成品存放场,方可满足施工要求。
路桥电缆槽过渡电缆井技术交底(项目部级)

中铁十四局集团青荣城际铁路工程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技术交底书单位/部门:工程部(章)主送单位第2、4架子队编号工程名称/部位区间路基与桥梁电缆槽对接日期交底内容:青荣城际铁路区间路基与桥梁电缆槽对接一、施工技术要求:1、参考图纸:青荣城际铁路路基与桥梁电缆槽过渡、车站路基与区间路基电缆槽过渡参见《铁路路基电缆槽》图号:通路(2010)8401。
2、路基与桥梁桥头为箱梁且非桥桥之间段路基地段桥头电缆槽对接是在桥头线路两侧各设置一个路桥电缆槽过渡电缆井,通过电缆井实现桥梁与路基电缆槽在平面及纵断面上的对接过渡。
(通桥(2010)8401-49)3、路基与桥梁桥梁桥头为T梁、特殊桥跨结构地段以及桥桥之间的短路基之间的路基桥头电缆槽过渡是通过现场浇筑一定长度的电缆槽在平面及纵断面上对桥梁及路基电缆槽进行顺接,顺接长度满足平面及纵断面路基电缆槽与桥梁电缆槽的转折角度不大于30°。
(通桥(2010)8401-48)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施工前,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梳理有关技术问题,领会施工图纸设计意图。
学习相关施工技术指南和验收标准。
编制施工方案并进行报批。
2)计算坐标、高程等数据并实施现场测量放样。
3)熟悉钢筋制作安装规范要求,计算钢筋数量,并提报材料计划,绘制钢筋加工安装大样图。
4)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验算模板受力。
(2)、材料准备5)消耗材料:根据设计和有关施工要求选定该站台墙施工所需混凝土、钢筋、回填土等材料,并按设计和有关规范取样进行原材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技术负责人:交底人:被交底人:保存至竣工1)由项目部材料管理人员根据工程进展需要,分期送往施工现场。
2)周转材料: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法,合理选用模板、钢管、方木等材料。
三、施工工艺1、路桥电缆槽过渡采用电缆井过渡电缆井采用人工或机械挖坑,现场采用素混凝土浇筑,电缆井其周边超挖部分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底部设C25混凝土垫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