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武汉理工大学轮机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武汉理工大学普通化学09 11级考试试卷.doc

武汉理工大学普通化学09 11级考试试卷.doc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 A 卷)课程名称普通化学专业班级09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化合物中( )是配合物。

A.(NH4)2SO4·FeSO4·6H2O B.KCl·MgCl2·6H2OC.K2PtCl6D.Cu(OOCCH3)22.298.15K时由下列三个反应的△r H m 数据可求的△f H m (CH4,g)的数值为()C(石墨) + O2 (g) = CO2 (g) △r H m = -393.5 kJ·mol-1H2(g) +1/2O2 (g) = H2O (l ) △r H m = -285.8 kJ·mol-1CH4(g) + 2O2(g) = CO2(g) + 2H2O (l ) △r H m = -890.3 kJ·mol-1A.-74.8 kJ·mol-1B.211.0 kJ·mol-1C.890 kJ·mol-1D.无法确定3.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3,0,-1,- 1/2B. 3,2, 2,+1/2C.2,1,1,- 1/2D.2,1,0,- 1/24.已知FeO (s)+C(s) =CO(g) + Fe(s) 反应的△r H m 为正,△r S m 为正(假定△r H m 和△r S m 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温下自发过程,高温下非自发过程B.高温下自发过程,低温下非自发过程C.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D.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5.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某反应的△r G m (298.15K)为零,则该反应,()A.能自发进行B.不能自发进行C.处于平衡状态D.属于何种情况(自发或平衡)难以判别6.已知标准氯电极的电势为 1.358V,则当氯离子浓度减少到0.1mol·L-1,氯气分压减少到0.1×100kPa时,该电极的电极电势应为()A.1.358VB.1.328 VC.1.387VD.1.417V1.47.对于下列两个反应式,说法完全正确的是()2Fe3+ +2Br — = 2Fe2+ + Br2Fe3+ + Br —= Fe2+ +1/2Br2A.E 、△G 、K 都相等B.E 、△G 相等,K 不等C.E 相等,△G 、K 不等D.△G 相等,E 、K 不相等8.将AgCl和AgI的饱和溶液的清液混合,在其中加入AgNO3固体,将会()A.只有AgCl沉淀B.只有AgI沉淀C.AgCl,AgI都沉淀,以AgCl为主D. AgCl,AgI都沉淀,以AgI为主9.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 越小,反应速率越快B.△H 越小,反应速率越快C.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D.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10.AgCl在下列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纯水B.6 mol·L-1 NH3·H2OC.0.1mol·L-1 NaClD.0.1mol·L-1 BaCl2二、填空题(本题20分,每空1分)1.某温度下,N2(g) +3H2(g) =2NH3(g), △r H m <0。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A卷)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A卷)

武汉理⼯⼤学考试试题纸(A卷)武汉理⼯⼤学考试试题纸(A卷)课程名称⽆机化学(下)专业班级⼀.选择题(15分)1. 下列硝酸盐热分解为⾦属的是()(A)NaNO3(B)Pb(NO3) 2(C)AgNO3(D)Cu(NO3) 22. 下列各组硫化物,其中均难溶于稀酸, 但能溶于浓盐酸的是()(A)Bi2S3和CdS (B) ZnS和PbS (C) CuS 和Sb2S3 (D) As2S3和HgS3. 下列氢氧化物中,哪⼀种既能溶于过量的NaOH,⼜能溶于过量的氨⽔()(A)Ni(OH)2 (B)Fe(OH) 3(C)Zn(OH)2(D)Al(OH)34. 与浓盐酸反应不能⽣成黄绿⾊⽓体的物质是()(A)PbO2(B)Fe2O3(C) Co2O3(D) MnO25. 配制SnCl2溶液,常在溶液中放⼊少量固体Sn粒,其理由是()(A)防⽌Sn2+被氧化;(B)防⽌Sn2+⽔解;(C)防⽌SnCl2溶液产⽣沉淀;(D)防⽌SnCl2溶液挥发6. 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A) H2S (B) H2SO3(C) H2SO4(D) H2S2O77. 在FeCl3和KNCS 的混合溶液中,加⼊⾜够的NaF,其现象是()(A)变成⽆⾊(B) 颜⾊加深(C) 产⽣沉淀(D) 颜⾊变浅8. 下列离⼦与过量KI溶液反应只能得到澄清的⽆⾊溶液的是()(A)Cu2+(B) Fe3+(C) Hg2+(D) Hg22+9.在NaH2PO4溶液中加⼊AgNO3溶液后主要产物是()(A) Ag2O (B) AgH2PO4 (C) Ag3PO4(D) Ag2HPO4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H2O2 的分⼦构型为直线形;(B)H2O2既有氧化性⼜有还原性,主要⽤作氧化剂(C)H2O2是中强酸,分⼦间有氢键;(D)H2O2与K2Cr2O7 的酸性溶液反应⽣成稳定的蓝⾊CrO5,此反应可⽤来鉴定H2O2⼆、按性质递变规律排序(⽤>,<表⽰)(7分)1. 氧化性HClO4H5IO6HBrO42. 熔点SnCl2SnCl43. 熔点BeCl2MgCl2 SrCl24. 热稳定性碳酸碳酸氢盐碳酸盐5. 碱性Sn(OH)2 Sn(OH)46. 还原性Cl-Br-I-7. 酸性HClO HBrO HIO三、完成并配平下列⽅程式(20分)1.在消防队员的背包中,超氧化钾既是空⽓净化剂,⼜是供氧剂2. H3BO3+HOCH2CH2OH→3. Na2S2 + SnS →4. SbCl3(aq) 溶液稀释时变浑5. PCl5+H2O→6. Mn2++ NaBiO3 + H+→7. 常温下,液溴与碳酸钠溶液→8. Ag++Cr2O72-→9. Hg22++I-(过量)→10. HF腐蚀玻璃四、填空题( 28分)1. 氯⽓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有关的反应式为();但试纸长久与氯⽓接触后,蓝⾊会消失,这是因为(),反应式为()。

船舶管理作业简答题(武汉理工大学,轮机工程)

船舶管理作业简答题(武汉理工大学,轮机工程)

作业一1、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是什么?是为了满足船舶航行、各种作业、人员的生活、财产和人员的安全需要所设置的全部机械、设备和系统的总称。

2、简述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

1.推进装置2.辅助装置3.管路系统4.甲板机械5.防污染设备6.自动化设备3、直接传动的主机和螺旋桨之间有什么设备?直接传动方式的主要优、缺点有哪些?直接传动是主机动力直接通过轴系传给螺旋桨的传动方式。

轴系的组成(1) 传动轴包括推力轴、中间轴和尾轴。

(2) 轴承推力轴承(有的柴油机推力轴承设在柴油机机座内)、中间轴承和尾轴承。

(3) 传递设备主要有联轴器、减速器、离合器等。

(4) 轴系附件主要是润滑、冷却、密封设备等。

主要优点是:(1)结构简单,维护管理方便。

(2)经济性好,传动损失少,传动效率高。

主机大型低速柴油机。

螺旋桨转速较低,推进效率较高。

(3)工作可靠,寿命长。

普遍应用于大、中功率的民用船上。

缺点是:整个动力装置的重量尺寸大,要求主机有可反转性能,非设计工况下运转时经济性差,船舶微速航行速度受到主机最低稳定转速的限制。

4、推进装置和续航力的意思是什么?推进装置:推动船舶航行的装置.主机发出动力,通过传动设备及轴系驱动推进器产生推力,使船舶克服阻力以某一航速航行。

续航力:船舶一次装足燃油、滑油和淡水等,在正常装载和海况条件下航行的最大距离。

5、MARPOL73/78公约共有哪些附则?附则Ⅰ防止油污规则;附则Ⅱ防止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附则Ⅲ防止海运包装有害物质污染规则;附则Ⅳ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则;附则Ⅴ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

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6、MARPOL73/78公约附则II的排放规定有哪些?如果规定允许把X、Y或Z类物质的残余物或压载水、冼舱水或含有此类物质的其他混合物排放入海,则应符合下列排放标准:(1)船舶在航行途中,自航船航速≥7kn,非自航船航速≥4kn(2)排出口位于水线以下并远离海水入口;(3)距最近陆地≥12nmile,水深≥25m。

武汉理工大学轮机自动化历年试题集锦

武汉理工大学轮机自动化历年试题集锦

武汉理工大学历年轮机自动化试题集锦敬告:本复习参考仅根据历年考试内容汇总,仅供作为应试参考,由于近年考试的改革,预测今年问答题数量将减少,分析题数量会增多,故提醒广大同学,务必将书中的各种重要系统的原理及功能加以熟悉了解,计算题及部分设计题还是要求了解!【一】第一章反馈控制系统一、主机气缸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1、根据测温元件安装位置不同,气缸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有哪两种控制方式?各有何特点?答:(1)控制冷却水进口温度:控制在给定值或给定值附近,但冷却水出口温度会随柴油机负荷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在超负荷运行时,出口温度将会发生过高的现象;(2)控制冷却水出口温度:冷却水出口温度可以控制在给定值或给定值附近,但冷却水进口温度会随着柴油机负荷的变化,特别是在负荷增加时,冷却水温度会下降。

2、参照图1.1所示系统,指出反馈环节、调节器和执行机构,并画出系统的控制原理框图;答:反馈环节:T802型热敏电阻;调节器:MR-II型调节器;执行机构:限位开关、图1.1过载保护继电器、三相交流伺服电机。

系统的控制原理框图如果:3、参照图2电路,分析其比例微分原理,并指出如何整定比例系数和微分时间。

答:)()1()(S U S T K S U B d S += 其中91613)(R W R R K +=,21116151R SC C W R W R T d +⋅++=调整电位器1W 可改变放大倍数K ,既可整定比例微分调节器的比例带PB ,调整2W 可整定微分时间。

二、分析图示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1、简述图示2.1燃油粘度控制系统的功能;答:在燃油进入高压油泵以前,把燃油粘度作为被控量,根据燃油粘度的偏差值,控制加热器蒸汽调节阀的开度或电加热器的接触器,使燃油粘度维持在给定值上。

2、简述系统投入工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答:(1)步骤:①接通气源再接通输入信号,打开气源截止阀,调整过滤减压阀5使其输出压力为0.14MPa ;②启动测粘计马达,关闭截止阀11,打开截止阀10,让测粘计开始工作;③先将燃油转换阀打开“轻油”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转向“重油”,关14,打开12,13,让气动调节阀8开图2.1MR-II 型调节器执行机构三通阀T802热敏电阻始工作;④燃油经燃油加热器7加热,经过燃油细滤器6过滤,进入粘度计1,粘度计把测得的粘度转换成压差信号送至差压变送器4,差压变送器再把压差信号转换成气压信号送至调节器3和记录仪2,调节器根据偏差值输出控制信号来调节阀的开度,从而控制燃油粘度。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卷 A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卷 A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卷(A 卷)
2012 ~2013 学年 2 学期 无机化学 B 下 课程 闭卷
时间 120 分钟,24 学时,1.5 学分,总分 100 分,占总评成绩 70% 2013 年 5 月 13 日
… … … … 试 卷 装 订 线 … … … … …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不 要 填 写 考 生 信 息 … … … … … … 试 卷 装 订 线 … … … …

7.在下列氢氧化物中 ,既能溶于过量 NaOH ,又能溶于氨水的是( A、Ni(OH)2 B、Zn(OH)2 C、Fe(OH)3 D、Al(OH)3

1
8.已知:
Cu2


0.15 v

Cu 小

0. 52 v
Cu 则在水溶液中 Cu2 、Cu 的稳定性大小为 (
+ +

A、Cu2 大 ,Cu
B、Cu2 小,Cu 大
得分
三、根据描述写出下列反应式并配平(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1.在氯化银溶于氨水的溶液中,加入甲醛并加热
22.NO3-的鉴定反应 23.将 Cr2S3 投入水中
24.向 PbS 中加入过量 H2O2
25.用碘溶液滴定硫代硫酸钠溶液
得分
3+
四、是非题(正确划√,错误划×。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37. 使难溶沉淀溶解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 ⑴ ⑵ ⑶ 加酸溶解 :常用于难溶弱酸盐沉淀 。如 : CaCO3 + 2 HCl = CaCl2 + CO2(g)+ H2O 加氧化剂或还原剂溶解 : 3 CuS + 8 HNO3 (稀) = 3 Cu (NO3)2 + 3 S(s) + 2 NO(g) + 4 H2O 加入配位剂溶解 : AgCl + 2 NH3 = [Ag (NH3)2] + Cl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2届高三起点调研测试(化学)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2届高三起点调研测试(化学)

2011一2012 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化学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1 . 9 . 8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 分。

考试用时9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拈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一12 N 一14 O一16 Na 一23 Al 一27Fe 一56 Cu 一64可能用到的数据:8.6=2.61 68=8.25 38.6=1.89 368=4.08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盛装浓硫酸试剂瓶的标签上印有的警示标记是: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 Na2S 的电子式: B.Clˉ的结构示意图:C. I—131 : 78 53ID.乙烯的结构式:CH2=CH2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 lmol/ L 的 AlCl 3溶液中,A13+的个数小于 N AB.1 mol 碳烯(:CH)中含有电子数为8N AC.标准状况下, lL 己烷的分子数为4.22N AD.1 mol C 4H l0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无法确定 4.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是A.铁合金B.铝合金C.铜合金D.钦合金 5.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Cl ˉ> F ˉ> Na + > Al 3+ B.熔点:石英>食盐>冰>干冰C.结合氢离子的能力:SO 42ˉ> SO 32ˉ> CO 32ˉD.热稳定性: HF > HCI > H 2S > PH 3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人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 Na +、NO 3ˉ、 I ˉ、SO 32ˉB.水电离出的 c ( H +) = 10ˉ12 mol/L 的溶液中:K +、 AlO 2ˉ、 CH 3COO ˉ、SiO 32ˉC.)H (C )OH (C +-=10ˉ12 的溶液中: K +、ClO ˉ、S 2ˉ、 Cl ˉ D.c ( Fe 3+ ) = 0 .1 mol/L 的溶液中: K +、ClO ˉ 、SO 42ˉ、 SCN ˉ 7.能区别 NaCl 、 AgCl 、CuSO 4、 MgCl 2 四种固体的试剂是 A.蒸馏水 B.蒸馏水、硝酸 C.蒸馏水、氨水 D.蒸馏水、 BaC12 溶液 8.关于甲醛(CH 2O )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分子中碳原子采用。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2005-2006上A试题和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2005-2006上A试题和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 A 卷)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专业班级一、系统命名法命名或写出化合物的结构式。

(每小题1分,共14分)1.己二胺 2 .(Z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3. α—萘磺酸 4. 二氟二氯甲烷5. 6. 7. 8.9. 10. 11.CH 3CH 22CH 32CH 312. 13. 14.二、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每题1.5分,共 18 分)1. CH 3CH 2CH 2Cl无水AlCl 32. +3. + HNO 3 浓 H 2SO 44. + H I5. CH 3CH 2C CH + H 2O H 2SO 4 / HgSO 46. + NaCN7. C9H12 ( ) KMnO4 ,H+△8. C7H14O ( ) H+/△9. + C2H5MgBr (1)ether(2)H+ , H2O , △10. CH3I + CH3CH2CH2CH2ONa 丙酮11. CH3CH2CH2CH2COOH SOCl212. ( ) △三、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每小题4分,共12分)1. C6H5CH2CH3 ; C6H5CH=CH2; C6H5C CH ;2.; ; ;3. 甲酸;乙酸;丙二酸;乙二酸四、简答题。

(共14分,每小题2分)1. 排列下列化合物的碱性大小顺序:。

A:CH3CONH2B:CH3NH2C:NH32. 排列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顺序:。

A:;B:;C:3. 排列下列化合物按S N1机理反应时的速度顺序:。

A: B : C:4. 下列化合物中不具有芳香性的是:。

(A)(B) (C) (D)5. 排列下列化合物在光照下与Cl2反应的速度顺序:。

A: CH3CH2CH2CH3 ;B: CH3CH3 ; C : ( CH3 ) 3CH6. 排列下列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

A : CH3CHOB : CH3CH2CHO ;C : HCHO7. 按沸点升高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11月联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Na -23 Mg – 24 Al - 27 Fe -56 Cu - 64 Ag—108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物质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油脂在人体中发生水解生成氨基酸D.糖类、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正确的是()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水玻璃、水银②化合物:BaCl2、Ca(OH)2、HNO3、HT③电解质:明矾、冰醋酸、氯化银、纯碱④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C70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铝溶液中加人过量的氨水:Al3+ +4NH3·H2O =AlO—2+4NH+4 +2H2OB.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Ca2+ +OH—+HCO—3===CaCO3↓+H2OC.将氯气通人氯化亚铁溶液中:Fe2++Cl2==Fe3++2Cl—D.氯气与水反应:H2O +Cl2H++Cl—+HClO4.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主族,X、Y可形成化合物X2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装订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考生信息………………试卷装订线…………试卷装订线………………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考生信息………………试卷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信息………………装订线…………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答案(B卷)2011 ~2012 学年 1 学期普通化学课程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 A;2. C;3. A;4. D;5. C;6. A;7. D;8. B;9. B; 10. B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1. 1s22s22p63s23p63d104s1; 4 ;ds12.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13. -3211;正(或右)14. 2 ;4f15. 直线形;(平面)正三角形;正四面体;V形16. Ag2CrO4(s) + 2Cl-(aq) 2AgCl(s) + CrO42-(aq) ; 3.4×10717. 3.74×10-5;0.075 %18. 增大;减小三、是非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四、问答题(共10分,每小题5分)29.解:选用BaCl2为沉淀SO42-的试剂,生成溶度积很小的BaSO4,利于SO42-沉淀完全,达到除杂的要求。

( 2分) 过量的Ba2+,用Na2CO3(aq)作为沉淀试剂,生成BaCO3沉淀。

( 3分) 过量的CO32-,可采用加HCl生CO2除之;并控制溶液pH值接近6~7。

( 4分) 在上述除杂过程中所引进的Cl-,Na+,恰是食盐的基本组成。

( 5分)30.解:酸:HS-, H2PO4-, H2S, HCl, H2O ( 2分) 碱:HS-, CO32-, H2PO4-, NH3, NO2-, Ac-, OH-, H2O ( 4分) 既是酸又是碱:HS-, H2PO4-, H2O ( 5分) (在水溶液中,液氨应为碱,由于液氨也能离解为NH4+和NH2-, 部分学生将NH3写成既是酸又是碱也认为是正确的),五、计算题(共40分,每小题10分) 31. 解:(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 nRT /V由于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且温度不变,即V 、T 为常数 因此,RT /V 为常数,可设RT /V = a ,即:p = na2SO 2(g) + O 2(g) === 2SO 3(g)初始摩尔数/mol 8.0 4.0 0 初始分压/kPa 8.0a 4.0a 0 改变分压/kPa -2x -x 2x 平衡分压/kPa 8.0a - 2x 4.0a - x 2x 根据题意,则:8.0a + 4.0a = 300 kPa8.0a -2x + 4.0a -x + 2 x = 220 kPa解方程组得:a = 25 kPa·mol -1;x = 80 kPa ( 3 分) 因此:p eq (SO 2) = 8.0a -2x = 40 kPa p eq (O 2) = 4.0a -x = 20 kPa p eq (SO 3) = 2x = 160 kPa()()()()1002010040100160)(O )(SO )(SO 222eq22eq23eq ⨯=⨯=θθθθppppppK= 80 ( 5 分) 另一种解法: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 nRT /V由于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且温度不变,即V 、T 为常数 因此,p 1/p 2 = n 1 /n 22SO 2(g) + O 2(g) === 2SO 3(g)初始摩尔数/mol 8.0 4.0 0 改变摩尔数/mol -2x -x 2x 平衡摩尔数/mol 8.0 - 2x 4.0 - x 2x 300 kPa /220 kPa = (8.0+4.0) /(8.0-2x+4.0-x+2x) = 12 / (12-x)解得 x=3.2mol ,则平衡时n(SO 2) =1.6mol , n(O 2) =0.8mol ,n(SO 3) =6.4mol ( 3 分) n 总=1.6 +0.8+6.4=8.8mol 因此:p eq (SO 2) = 2208.86.1⨯ kPa = 40 kPap eq (O 2) =2208.88.0⨯ kPa= 20 kPap eq (SO 3) =2208.84.6⨯ kPa= 160 kPa()()()()1002010040100160)(O )(SO )(SO 222eq22eq23eq ⨯=⨯=θθθθppppppK =80 ( 5 分) (2)2SO 2(g) + O 2(g) === 2SO 3(g)θm f H ∆ / kJ·mol -1 -296.83 0 -395.72 θm S / J·mol -1·K -1248.22 205.14 256.76θm r H ∆ = 2 × (-395.72) - 2 × (-296.83) = -197.78 kJ·mol -1θmr S ∆ = 2 × 256.76 - 2 × 248.22 - 205.14 = -188.06 J·mol -1·K -1 ( 7 分)由θm r G ∆ = -RTln K θ = θm r H ∆ - T θm r S ∆,可知:T = θm r H ∆ / (θm r S ∆ - Rln K θ) = -197.78 kJ·mol -1 / (-188.06 J·mol -1·K -1 - 8.314J·mol -1·K -1 ×ln80)= 881 K ( 10 分) 32. 解:HCl 物质的量 20 mL ×0.10 1L mol -⋅ = 0.002 m o l NH 3物质的量 20 mL ×0.20 1L mol -⋅ = 0.004 mo l两者混合后,部分中和,得一缓冲溶液: ( 2 分)c (NH 3) = (0.004 - 0.002) mol / 40 mL = 0.05 1L mol -⋅ ( 4 分) c (NH 4+) = 0.002 mol / 40 mL = 0.05 1L mol -⋅ ( 6 分)p H = 14 - p )NH (3θb K +lg[c (NH 3)/c (NH 4+)] =14 + lg(1.8×10-5) + lg(0.05/0.05) = 9.26 ( 10 分) 33. 解:要使+3Fe 以3)OH (Fe 的形式完全沉淀出来,即要求153L mol 100.1]Fe [--+⋅⨯≤,则由方程式:)aq (OH 3)aq (Fe3-++)aq ()OH (Fe 311213539333sp L mol 105.6lmol 100.1108.2]Fe[))OH (Fe (K ]OH [-----+θ-⋅⨯=⋅⨯⨯=≥( 3 分)则此时19.11)105.6lg(pOH 12=⨯-≤-,即81.219.1114pH =-≥ ( 5 分) 要生成3)OH (Fe 沉淀而+2Cu 不沉淀,则要求1912022θsp Lmol 1048.1lmol 010.0102.2][Cu)(Cu(OH)]OH [----+-⋅⨯=⋅⨯=≤K ( 8 分)则此时83.8)1048.1lg(pOH 9=⨯-≥-,即17.583.814pH =-≤ ( 10 分)故分离+3Fe 和+2Zn 的pH 范围为17.5~81.2。

33. 解:(1)由于φθ(I 2/I -) > φθ(Cu +/Cu),因此I 2/I -为正极。

( 1 分)E θ = φθ(I 2/I -) - φθ(Cu +/Cu) = 0.54 V - 0.518 V = 0.022 V ( 2 分) (2)lg K θ = n E θ/0.05917 V = 2 × 0.022 V/0.05917 V = 0.7436 ( 3 分) K θ = 5.54 ( 4 分) (3)φ(Cu +/Cu) = φθ(Cu +/Cu) - (0.05917 V/n )lg(1/c (Cu +))= 0.518 V - (0.05917 V/1)lg(1/2.1)= 0.537 V ( 6 分)φ(I 2/I -) = φθ(I 2/I -) - (0.05917 V/n )lg(c (Cu +)2) = 0.54 V - (0.05917 V/2)lg(3.22)= 0.51 V ( 8 分) 可见:φ(Cu +/Cu) > φ(I 2/I -)因此Cu +/Cu 为正极。

( 9 分) E = φ(Cu +/Cu) - φ(I 2/I -) = 0.537 V - 0.51 V = 0.027 V ( 10 分) (3)另一种解法: J=16.452.31.21)()(2222=⋅=⋅-+I C Cu C ( 6 分)J> K θ = 5.54反应逆向进行,因此Cu +/Cu 为正极。

( 8 分)E = E θ –(0.05917v/z)lgJ = 0.022- (0.05917/2)/lg45.16 = -0.027V以Cu +/Cu 为正极,则电池的电动势为0.027V ( 10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