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
与时俱进进行监管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与时俱进进行监管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9年第18期文杨士友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当前,全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初步完成,食品安全被纳入大市场监管范畴,实现了监管体制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变革,带来了食品安全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的深度改变。
如何落实好新时代食品安全战略,发挥好大市场监管新优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调整,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1.行业管理阶段(1949年-1979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让人人都有饭吃。
所以在建国初期,我国食品安全的首要任务都是围绕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展开的。
1949年11 月,中央政府成立卫生部,1953年1月,政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卫生防疫站,地方各级卫生部门在防疫站内设置食品卫生科(组),具体从事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1965年8月,国务院批准了卫生部等五部门制定的《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试行条例》初步确立了以卫生部门为主导,食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共同履行食品卫生执法职能的多元食品安全监管格局。
此时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监管工作融合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当中,并没有被看作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政府职能,事实上是以行业管理为主的监管模式。
2.卫生监管阶段(1979年-2004年)。
改革开放后,我国食品工业迅速发展,市场上涌现出大量食品生产经营者,原先针对温饱问题制定的“粮食安全”战略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环境的需要。
所以,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卫生与安全逐渐成为新的目标,我国开始对食品安全进行法律规制。
1979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食品卫生监管工作的开始。
《浅谈药品的监管体制》

《浅谈药品的监管体制》一、现状。
论述现状,各种药物储存-管理-价格上的缺陷,和近年来的毒胶囊等事件。
我国的药物监管发展史。
关系民众的切身利益。
民众的关心程度。
二、外国优秀的药物监管机制,值得学习之处;三、我国药物监管机制的解决之道,发展方向。
第二篇: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初探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农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也是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积极深入探索、寻求根本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我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建设实践入手,并结合全国各地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机制建设的现状,就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我镇的基本做法(一)政府重视,建立协管机构。
为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建设,我镇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下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业务考核;协管站由分管副镇长兼任站长,设2~3名协管员,工作人员从镇行政和事业干部中调剂。
(二)部门指导,健全协管制度。
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结合实际,对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推行“内部管理精细化、协管工作规范化”,实施“年终绩效考核、协管人员培训考试”,促使镇协管站的建设步入规范化轨道;指导各村协管站从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入手,建立起会议、培训、宣传、信息报告等一系列协管工作制度,健全协管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了轮流值班、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
(三)因地制宜,落实协管措施。
各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挂牌以来,积极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对本辖区行政相对人建立基本情况档案,扎实开展协管工作。
目前各协管站的初期建设和运行状况良好。
二、各村现状近年来,全镇已有不少地方建立了村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其运行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当地编办下文成立了协管站,明确了一定的人员编制。
2024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2024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2024年是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我国将继续深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
一、政策法规方面的进展在2024年,我们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法规政策,包括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管理、加大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等。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溯源体系的建设,提高了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监管体系建设方面的进展2024年,我们进一步完善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
建立了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跨部门协同监管。
加强了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了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
同时,加强了对食品药品企业的监管,加强了对食品药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抽检和监测工作,确保了食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食品安全方面的进展2024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一方面,加强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强化了食品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另一方面,加大对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了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并对涉及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加大了对食品添加剂的审批和核查力度,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四、药品安全方面的进展2024年,我们加强了对药品的安全监管。
一方面,加强了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提高了药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另一方面,加强了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强化了药品销售的管理和监督。
同时,加强了对药品广告的监管,加大了对虚假药品广告和虚假宣传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五、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方面的进展2024年,我们加大了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
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月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向社会公众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改革食品药品监管体制 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中国初级卫生 保健 20 年 6 08 月第2 卷第 6 总第20 2 期( 7 期)
1 峰 I督 , l } r
改革食品药品监管体制 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术
汪 志红 ① 覃 正 碧 ① 卢 嵘 林 ② 段 绪 慧③ 卢 祖 洵④
f o n r g mont rn nd c n i al e e p o pe t ff o d d g mo io i g o da d du ioi g a o tnu ly s tup n w r s cso o d an r n trn . u
摘 要 目的 完善 我 国食 品 药 品监 管体 制 ,提 高行 政 监 管 效 能 ,科 学 管理 食 品 药 品 ,保 障群 众 饮 食 与 用 药安 全 。 方 法 运用
文献 分 析 法 、发 展 性 研 究 方 法 、 比较 研 究等 方 法 对我 国食 品 药品 监督 管理 机 构 的体 制 现状 、有 效 实施科 学监 管的 方 法 与 对 策进 行研究。结果 我 国食 品 药 品监 管体 制 不 顺 、 法规 体 系建 设 不健 全 、 工作 队伍 建 设 滞后 、 工作 效 率 需要 进 一 步提 高 。 结论 用 科 学发 展 观 完善 食 品 药品监 管体 制 改 革 ,提 升食 品 药品 监 管 队伍 整体 素质 和 监 管 水 平 , 不 断开 创 食 品 药 品监 管 的 新局 面 。
s se t r u h t e c n e to ce t c d v lp n ; d a c h n e r td d ah ss a d mo i rn k l o h o k ta wo k n n y t m h o g h o c p f in i e eo me t a v n e t e it g ae i t e i n n ti g s i ft e w r e m r ig i s i f o l
我国食品药品政府监管与改革探讨

是 中国政府 管 制改 革的标杆 。 有效管 制政 策 的制 而 定 必须考虑 市场调 节与 政府 干预 的效 率边 界 . 以达 到管 制的预 期效 果 同时 . 必要 运 用法 律和 制度 有 规范保 障政府 管 制正常 运行
管制 失灵是 政府 管制 改 革 的动 因 . 良好 的管 制
的形 式创 制法律 和标 准 过守 法 的监 督和 实施法 通 律制 裁来贯 彻法 律 首先 .应借鉴 和 引入发 达 国家 的立法 机 制 , 抓 紧制 定 《 品 安全 法 》 食 以及 相 关 的配套 法 律和 执 行 条 例 以人 大为 立法 主体 . 以摒弃 立法 中的部 门利 益: 制定 食 品药 品管 制行 政 程序 法 . 范 管制 全 过 规
本与低 效 率和分 配不 公 . 就是政 府 失灵 。在 经 济人假
说基 础 上产 生 的公 共选 择理 论 、 委托 代理 理 论 、 门 部 利益理 论 以及政府 管 制俘虏理 论 . 意味着政 府管 制存
在着 失灵 的可能性 。 新管 制经济 学分析 了政府 管制失 灵 的经济和 政治 原 因。首先 是经济 原 因 : 不完 善 的信 息和 不完全 的市场 问题 . 是市场 失灵 的原 因又是公 既
济 转型 期企业短 期性 行为 ( 即追求 实现短 期 自身权 益 最 大化 目标而 采取 的行 为 ) .是产 生食 品药 品安全 问 题 的直 接原 因 : 市场 调节机 制失 灵是产 生食 品药 品安
全 问题 的深层 次原 因 : 政府 体制缺 陷 引发 的政 府管 制
失灵是 产生食 品药 品安全 问题 的根本原 因。 我 国 已基 本建 立了市 场经 济体制 . 市场 作为 资源 配置 的基础性 机 制显示 出其 巨大 的优越性 。 市场失 但 灵即市 场功 能发生 障碍 . 其表 明市场机 制 不能或难 以 完全实 现资源 的有效配 置 . 是市场机 制本 身所 固有 这 的特征 。 因此 . 必须 由政 府 对 其进 行 干预 。 市场 管 既 制。 根据 查尔斯 . 沃尔 夫 的分析 。 府组 织的 内在缺陷 政 及政 府供 给 与 需求 的特 点 所 决定 的政 府 活动 的高成
如何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如何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食品药品关系到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和生命健康,近年来,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食品质量问题引发的社会信任危机。食品药品出现问题,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势在必行。那么,如何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下面我们跟随小编具体做个了解。
食品药品关系到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和生命健康,近年来,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食品质量问题引发的社会信任危机。食品药品出现问题,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势在必行。那么,如何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下面我们跟随小编具体做个了解。
▲一、如何Leabharlann 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1、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关键在于建立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最严格的监管制度。针对以往监管中存在的多头管理、分工交叉、职责不清等突出问题,进行切实的监管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2、建立生产、流通、消费责任机制
企业是生产经营主体,也必须成为质量安全责任主体。抓食品药品安全首先要从企业抓起,建立生产经营者负责任制和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推行倒逼生产经营强化质量安全管理,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构建覆盖人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监管格局,为群众健康把好关。
▲二、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危害是什么?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成为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再快,老百姓的满意度也不会高。即便到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食品药品安全这一基本民生问题还得不到有效保障,我们的小康社会就是不全面的、不完善的,是名不副实的。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沈政发[2013]49号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沈政发[2013]49号](https://img.taocdn.com/s3/m/aa38879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b.png)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正文:----------------------------------------------------------------------------------------------------------------------------------------------------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沈政发〔2013〕49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18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辽政发〔2013〕3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改革完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提出实施意见如下:一、调整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一)整合监管职能。
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职能、市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市质监局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进行整合,划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对全市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集中统一监管,同时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加挂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二)调整机构和人员编制。
将设在市卫生局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7名行政编制)、市工商局的食品流通监管分局(15名专项编制、1名机关工勤编制)和市质监局的食品生产监管处(8名行政编制、1名机关工勤编制)整建制划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编制划转后,承担相应工作的人员及相关经费、资产一并划入。
(三)设立市食品药品监管执法机构。
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局更名为市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督执法支队,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直属行政执法机构,主要负责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督执法等工作。
将市食品药品监督所更名为市食品监督执法支队,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所属执法机构,主要负责食品监督执法等工作。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

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困境以及严重的“碎片化”状态,人们常常用“十几个部门管不好一桌饭”、“七八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等形象的比喻来描述。
食品安全治理的“碎片化”是现代公共事务治理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21世纪公共事务治理中遭遇的一种普遍性困境。
因此,打破“科层制政府”(Hierarchical Government )下部门之间的自我封闭状态,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促进政府功能的整合以及部门之间资源的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的治理绩效,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公共行政改革必须要面对的一种挑战。
2008年我国启动了以“大部制”为特征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作了一系列的调整,如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国务院直属机构调整为卫生部管理的国家局。
2009年2月22日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中,也对既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可见,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针对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碎片化”现状,政府也在对自身的监管体制作出渐进性的调整。
那么,“大部制”改革背景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到底进行了哪些改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这些改革措施?现有改革还有哪些缺失的环节需要以后的改革继续加以关注?鉴于此,本文以“整体政府”理论为视角,提出了一个用于分析和指导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理论框架,并用这一理论框架,系统审视了“大部制”背景下的监管体制改革,分析了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阐述了今后改革需要继续予以关注的问题。
一、基于整体政府理论的分析框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基于整体政府理论的分析*颜海娜*本文系教育部重大攻关招标项目“信息技术与大都市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研究”(05JZD00023)、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07BZZ023)的阶段性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初探
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农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也是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积极深入探索、寻求根本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我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建设实践入手,并结合全国各地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机制建设的现状,就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我镇的基本做法
(一)政府重视,建立协管机构。
为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建设,我镇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下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业务考核;协管站由分管副镇长兼任站长,设2~3名协管员,工作人员从镇行政和事业干部中调剂。
(二)部门指导,健全协管制度。
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结合实际,对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推行“内部管理精细化、协管工作规范化”,实施“年终绩效考核、协管人员培训考试”,促使镇协管站的建设步入规范化轨道;
指导各村协管站从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入手,建立起会议、培训、宣传、信息报告等一系列协管工作制度,健全协管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了轮流值班、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
(三)因地制宜,落实协管措施。
各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挂牌以来,积极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对本辖区行政相对人建立基本情况档案,扎实开展协管工作。
目前各协管站的初期建设和运行状况良好。
二、各村现状
近年来,全镇已有不少地方建立了村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其运行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当地编办下文成立了协管站,明确了一定的人员编制。
二是在镇成立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下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由镇政府调剂人员从事协管
工作。
无论采取以上哪种模式,各地均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镇党委、政府对当地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的责任,彰显了区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农村地区的综合监管、综合协调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当前各村食品药品安全协管机制在运行中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
村级食品药品监督协管站既不是镇政府内设机构,也不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地位十分尴尬。
要充分发挥其协管作用,首先应从管理体制上做出必要的调整。
三、建议
在当前条件下,建立和完善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可以从以下途径寻求对策。
首先,要赋予镇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法定职权。
在目前法律法规未修改的情况下,可以先对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实行委托执法改革。
在目前全国很多省市试点的基础上,由国家统一在全国乡镇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站(所),同时明确其职责,落实人员和经费,切实解决农村食品药品监管执法缺位等突出问题。
其次,要适时整合镇食品药品监管资源。
目前,食品药品安全的具体监管执法分别在农业、质监、工商、卫生、药监、经贸等部门,各部门纷纷在镇建立监督网络、延伸监管触角,但在镇建立的机构性质不一,人员组成复杂且素质参差不齐,客观上需要在农村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
可以率先启动“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整合、建立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试点,
切实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并为今后进一步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