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 金属材料教案 新版浙教版1
2.1金属材料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将金属材料的实用性和环保性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作业评价
1. 批改: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金属材料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点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通过点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3. 反馈: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的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反馈,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4)实验:安排学生进行金属材料的性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材料的特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案例研究:选取典型的金属材料应用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项目导向学习:分组进行金属材料制取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PPT展示金属材料的图片、模型和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同时,利用在线工具和资源,如科学实验模拟软件、金属材料数据库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金属材料的途径和资源。此外,还将收集相关金属材料的实物标本、实验器材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九年级科学上册 2_1 金属材料(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1、认识合金,能说出合金和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用途更广泛。
2、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3、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理使用金属保护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
重点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教学
难点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金属的性质:①常温下是固体(汞除外)②有金属光泽③有延
展性④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⑤密度较大⑥熔点较高。
过渡: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
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
月异,仅有的这些纯金属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国防技术
现代化的需求。
因此合金材料应运而生。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
金。
提问:1、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金属是不是纯金属?
2、什么是合金?合金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常见的合金有哪
些?(重点了解生铁和钢两种铁的合金。
)
3、合金与纯金属在物理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二、金属的污染与回收利用
1、金属污染的危害。
2、金属的回收利用。
三、巩固练习(见投影)
修正策略
作业
1.《作业本》;布置
教学
反思
感谢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第1节 金属材料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3.高温合金: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足够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的合金,主要用于制造飞机和航天飞行器的关键部件。
典例2 (2022·海宁期中)《吕氏春秋》记载“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为刚(即坚硬)”。这句话说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
(2) 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混合物
[解析] 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混合物。
(3) 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划(如图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黄铜划痕不明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易错警示合金是混合物形成合金的过程是金属与其他物质在加热条件下相互熔合,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但不是简单地混合,更不是化合。
[解析] 金属资源不可再生,应合理开采矿物资源。
题型 1 金属材料的判定(易错) ★★★
典例4 (2022·嘉兴期中)下列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C
A.黄铜 B.不锈钢 C.四氧化三铁 D.金
[解析] 黄铜、不锈钢都是合金,金是纯金属,它们都属于金属材料;四氧化三铁是铁的氧化物,虽然含有铁元素,但其不具有金属特性,故不是金属材料。
导热性
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通常导热性较差
可锻性
具有良好的可锻性
不具有可锻性
硬度
比较硬
较脆,易碎
密度
密度大
密度小
熔点
熔点高(汞除外)
一般熔点较低
特别提醒金属与非金属中的特例(1)并不是所有金属的颜色都为银白色或灰色,如金呈金黄色,铜为紫红色。(2)除汞(俗称水银)外,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常温下,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一般是气体或固体,溴呈液态。(3)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如非金属石墨既能导电,又能导热。
九年级科学上册 2_1 金属材料(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ok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1、认识合金,能说出合金和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用途更广泛。
2、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3、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理使用金属保护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
重点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教学
难点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金属的性质:①常温下是固体(汞除外)②有金属光泽③有延
展性④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⑤密度较大⑥熔点较高。
过渡: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
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
月异,仅有的这些纯金属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国防技术
现代化的需求。
因此合金材料应运而生。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
金。
提问:1、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金属是不是纯金属?
2、什么是合金?合金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常见的合金有哪
些?(重点了解生铁和钢两种铁的合金。
)
3、合金与纯金属在物理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二、金属的污染与回收利用
1、金属污染的危害。
2、金属的回收利用。
三、巩固练习(见投影)
修正策略
作业
1.《作业本》;布置
教学
反思
感谢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1节 金属材料 教学课件

化,甚至与原来的性质完全不同。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四页。
新课讲解
铁的合金 含碳量
机械性能 加工方法
用途
铁的两种合金比较
生铁
钢
2%-4.3%
0.03%-2%
硬而脆,无韧性
坚硬,韧性大,弹性好
铜火锅
导电性
电线、电缆
银白色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 装饰品
铝
导电性
电话线
导热性
铝锅
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
新课讲解
金属名称 金、银 钨
钢铁 汞
主要物理性质 有金属光泽 熔点高
硬度大 常温下液态
用途 做装饰品 做灯丝
做菜刀、锤子 做温度计
金属的用途是由金属的性质决定的。金属的用途反映金属的性质。
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1节 金属材料
第一页,共三十四页。
学习目标
1. 了解金属和非金属性质的差异,了解金属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了解常见的金属材料,初步认识金属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3.了解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回收废弃金属的意义。
第二页,共三十四页。
返回
新课导入
思考
这些建筑物所用的各种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你 知道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吗?
4)用力拉单质,可根据延展性来分辨,伸长的是金属,发生折断的是非金属
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新课讲解
性质
决定
用途
根据金属的一般属性和每种金属独特性质,综合考虑
在不同的需要下选择使用不同的金属。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2.1 金属材料 精品教案

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⑵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⑶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⑷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⑴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⑵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⑶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和紫铜片、焊锡和锡及铅的多种性质,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⑵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
【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制品、金属制品的图片、铁架台、铁片、酒精灯、焊锡、铅、火柴等。
学生用具:大小形状相同的铁、铜,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一金属材料一、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颜色和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除外);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
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二、合金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性质比较(存在差异,体现优异)。
3、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4、新型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教学反思。
【新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金属材料》第一课时【创新课件】

4.盛放在油罐车内的在石油产品振荡后会产生静电,所以在油罐 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铁的 导电 性。
5.炒菜用的钢铁制锅铲上部,常加一木柄和塑料柄,这说明了铁
具有的性质是----------( A )
A、铁是热的导体
B、铁的电的导体
C、铁在空气中易生锈 D、铁不耐酸、碱腐蚀
6.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定为食品污染之一,铝的下列应用必须控 制的是-----( C ) A、用铝合金制门窗 B、用铝合金做飞机材料 C、用金属铝制碳酸饮料的易拉罐 D、用金属铝制电线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1节 金属材料
第1课时
5.做导电性实验,可根据导电性来分辨 ……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 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考虑物质的用途时, 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性__质__, 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金 金黄色固体 汞 银白色液体
延展性好(金箔)、导电性好。 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稳定)
易热胀冷缩,有毒。 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
2.非金属的外观及性质
名称 外 观
性质
硫
黄色固体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氧气中 明亮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碳
黑色固体
碳在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CO, 完全燃烧生成CO2
4.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想一想、连一连
物理特性
用途
有光泽 比较硬 延展性 导电性 导热性 铁磁性
铁锅、铝茶壶等 铝丝、铜丝等做导线 做装饰品 做钻头、机器、建筑材料等 拉铁丝、打锄头、做铝箔等 永久磁铁等。
浙教版初三科学上册辅导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和性质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教师活动回答下列问题(选择性问):1.常见的酸哪两种?酸的通性,用化方程式表示。
2.常见的碱哪两种?碱的通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反应,是否都为酸碱中和反应4.复分解反应的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条件。
5.三种重要的盐是?6.化肥的有哪四种?依据是什么?一、金属材料1、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各种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
今年,桐乡市区将选择10个试点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通过试点,逐步在全市推广,着力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处理体系。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A.有机物B.金属或合金C.氧化物D.盐2、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金属的耐腐蚀性B.金属的导电性C.金属的硬度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2.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差别:金属生铁 钢 黄铜青铜成分含碳量2%~4.3%含碳量 0.03%~2%铜锌 合金铜锡 合金铅锡合金钛镍合金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紫铜为纯铜熔点低5. 重金属污染从环境污染方面,重金属是指汞、镉、铅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
对人体毒害最大的有5种:铅、汞、砷、镉、铬。
这些重金属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人饮用后毒性放大,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生成毒性更大的有机物。
1、我校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节约资源,近期增添了一批分类垃圾箱。
以下物质应该放入不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A .废旧报纸B .烂菜叶、果皮C .铝制易拉罐D .塑料材质饮料瓶2、铝合金被誉为“会飞的金属”,飞机的机翼、机尾、螺旋桨大部分是铝合金做的,同时飞机至少要50万个铝合金做的铆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能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2、认识合金,能说出合金和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用途更广泛。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收集、整合信息的方法。
2、学习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
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用途体现其性质”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理使用金属保护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2、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查阅一些新型材料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一组金属制品的图片(马踏飞燕、司母戊鼎、铝合金制品、日常金属用品)。
提问:图片中的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提问:(1)生活、生产中常用金属有哪些?(2)你知道人类目前用途最广的金属(铜、铁、铝)被人类应用的时间前后吗?
录像展示:人类利用金属的发展史。
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
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决定用途的因素
讲述故事:1912年,英国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因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
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
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
提问:①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吗?②在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因为不恰当使用金属而导致的尴尬事吗?
过渡:看来熟悉金属材料的性质非常重要,我们一起通过科学探究得到我们想知道的知识。
活动探究:利用发给小组的金属材料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并结合生活经验总结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总结:①常温下是固体(汞除外)②有金属光泽③有延展性④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⑤密度较大⑥熔点较高。
指导学生阅读课,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部分重要金属的物理性质比较,之后提问。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炮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讨论: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它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还有哪些因素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总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应该综合考虑价格、是否美观、资源存量、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三、了解合金及其应用
过渡: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
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仅有的这些纯金属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国防技术现代化的需求。
因此合金材料应运而生。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提问:1、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金属是不是纯金属?
2、什么是合金?合金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常见的合金有哪些?(重点了解生铁和钢两种铁的合金。
)
3、合金与纯金属在物理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四、金属的污染与回收利用
1、金属污染的危害。
2、金属的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