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营养与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知识讲座
防控慢性疾病的科普知识

防控慢性疾病的科普知识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饮食均衡:选择多种多样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奶制品和瘦肉。
避免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
- 增加体力活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同时进行肌肉强化活动,如举重或做俯
卧撑。
- 戒烟限酒:不吸烟,避免被动吸烟。
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
天不超过两个标准饮品,女性和孕妇不超过一个。
2. 定期体检和筛查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以便及早发现慢性疾病的
迹象和风险因素。
- 筛查测试: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定期筛查,例如血压检测、血
糖检测和胆固醇检测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慢性疾病的存
在或潜在风险。
3. 管理心理健康
- 减压放松:学会有效的减压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进
行感兴趣的爱好活动。
- 建立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和社区建立良好的支持关系,
分享问题和情感压力,并获得支持和理解。
4. 遵循医生建议
- 慢性疾病管理计划: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指导,
定期复诊并按时服药。
- 接受教育:了解自己的疾病,掌握管理技巧,避免自行调整
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我们可以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展,提
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请记住,这些知识只是科普信息,具体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制定。
健康生活方式、营养与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知识讲座.pptx

(一)、大力倡导平衡膳食 生活方式中膳食的改变是重要的,这些改变能有利于消费者的健康,而且最
终能迅速发生可见的效果。 我国制订的《中国膳食指南》共 8 条。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 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5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 如饮酒应限量;
膳食作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20 世纪后半叶以来,在世界 范围内膳食结构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传统的、主要以植物为基础的膳食很快被有 相当多动物性食物的高脂肪、高热能膳食所取代。在我国城市,与传统的膳食模 式相比,尤其是人们摄入富含高能量的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增多,而谷类食物有 明显的减少,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也偏低。作 为膳食的重要部分——蔬菜水果的低摄入是每年几乎 300 万人死于慢性病的原 因。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险因素, 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健康,还会因为非吸烟者被动吸 入大量环境烟草烟雾而危害其健康。约 80%以上的肺癌与吸烟(包括被动吸烟) 有关,有效的控烟干预可明显遏制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并使之下降。研 究还显示,吸烟者即使中年戒烟,也会减少患肺癌的危险。对吸烟者来说,任何 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
一、慢性病的危害因素
健康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可归为三类:不可 变的(有年龄、性别、遗传基因)、行为危险因素(抽烟、膳食、饮酒、缺乏运 动)和社会危险因素(包括互相影响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其他环境变量的非常 复 杂的混合因素)。但造成慢性病的主要共同危害因素是膳食因素、缺乏体力活 动 以及饮酒和抽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 1、膳食因素
健康生活方式知识讲座

仰卧起坐是一种针对腹部的力量训练, 能够增强腹部肌肉力量,改善体态。
俯卧撑
俯卧撑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力量训练, 能够锻炼胸大肌、肱三头肌等上肢肌 肉。
每天至少30分钟运动
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的组合
将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结合起来,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能够全面提升身体健康水平 。
分时段进行
如果时间有限,可以将30分钟的运动分成几个小段进行,如每次10分钟,共3次,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
健康生活方式知识讲座
目录
CONTENTS
• 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 健康饮食 • 适量运动 • 良好的生活习惯 • 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 • 心理健康
01
CHAPTER
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提升生活质量
01
02
03
增强身体机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 于提高身体机能,增强免 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 果和富含钙质的食物,有助于
牙齿健康。
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
01
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 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物 品、动物、医院等高风 险环境后。
02
使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 双手,或者使用含有至 少60%酒精的手部消毒 液。
03
04
保持家庭和工作环境的 清洁,定期打扫卫生, 清理垃圾。
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强度
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
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人需要不同的运动强度和方式。在进行运动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避免 过度运动和损伤。
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水平,以便及时调整运动计划和强度。
04
CHAPTER
良好的生活习惯
大酒店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讲座

体重,进而预。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最为重要
引起肥胖的原因复杂,减肥难度大,所以要特别强调 预防。
同样的体重指数,腰围可能不同。腰粗危害更大,其 患相关慢性病的风险增加。
膳食宝塔告诉你:
健康膳饮食宝食塔告要诉全你:面均衡
健康饮食要全面均 衡
三、正确理解日行一万步
每天一万步是针对中国全人群的推荐活动量,而不是 一个人人必须达到的目标值.由于个人健康、体质、 能力和其他条件不同,可以从一个较低的活动量水平 开始,也可以维持在一个不到一万步的活动量,或追 求一个高于一万步的活动量。 少于一万步的身体活动也有保护健康的作用 大于每天一万步的的活动量,在适度的前提下,可获 得更多的健康促进效益。
高血压患者以每周运动4-6天,每天运动30分 钟或每周运动3-4天。每天运动60分钟为宜, 坚持十周可产生一定的降压效果。
保持健康体重知识要点
1.体重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人体健康。过于消瘦反映营养不良,影 响未成年人身体和智力的发育,对疾病抵抗力低下、免疫力低下、 贫血。体重超重和肥胖者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是体 重正常者的2-3倍。
少吃一两口,多动三十分。 粮食七八两,油脂减两成。 蔬菜八两好,奶豆天天有。 戒烟少饮酒,经常笑呵呵。 持之以恒做,健康去生活。
谢 谢!
成年人的体重是否适宜可以用国际通用的体质 系数(BMI)来表示。
了解BMI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又称体重指
数。
中国成人健康体重、超重和肥胖BMI
分类 BMI (kg/m2)
体重过低
<18.5
老年人慢性病健康教育讲座内容

老年人慢性病健康教育讲座内容老年人慢性病健康教育讲座内容导言:慢性病是指那些持续存在,影响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
在老年人群体中,慢性病的发生率较高,给他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帮助老年人预防和管理慢性病,我们举办这次健康教育讲座。
本文将深入探讨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内容,提供相关的知识和建议,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慢性病的定义及常见类型慢性病是一类持续存在的疾病,常见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关节炎等。
这些疾病常伴随体力活动减少、营养不良、心理压力增加等因素。
二、老年人慢性病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1. 不良生活方式:老年人常有较少的体力活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
我们应通过讲座向他们强调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适当的体力活动、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等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2. 高龄和遗传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慢性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此外,家族遗传也可能增加慢性病的风险。
在讲座中,我们应当告诉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定期体检、遵医嘱服药等。
3. 心理压力和社交因素:心理压力和社交因素也是老年人患慢性病的重要因素。
过度的压力和孤独感可能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应引导老年人学会应对压力,保持积极的社交活动,如参加兴趣小组、志愿者工作等。
三、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1. 定期体检: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慢性病的迹象。
讲座中,我们可以就体检的重要性、如何进行体检以及常见慢性病的早期识别等方面进行讲解。
2.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患有或有高风险患上慢性病的老年人,药物治疗是控制疾病的有效手段。
讲座中,我们应提醒老年人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讲解药物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副作用。
3. 饮食调整:讲座中,我们应强调老年人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减少盐分和糖分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此外,我们还可以介绍一些对于特定慢性病有益的饮食建议,比如控制高血压的饮食等。
科普健康知识讲座

增强肌肉力量
适量运动能够增强肌肉力量,提高 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促进骨骼健康
适量运动能够增加骨密度,预防骨 质疏松和骨折。
科学运动的方法
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逐渐增加运动量
根据个人情况和目标,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包括运动类型、强度、时间和频率等。
在开始运动时,应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避免 过度疲劳和受伤。
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身体机 能下降、免疫力减弱,甚 至引发疾病。
促进生长发育
营养均衡对于儿童的生长 发育至关重要,缺乏某些 营养素可能导致发育不良 或障碍。
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
定时定量进食
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有利于胃肠蠕 动和消化吸收。
控制糖盐油的摄入
过多的糖、盐、油摄入会增加患糖尿病、 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特别是在处理食 物、上厕所后和接触病人后。
刷牙
每天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 钟,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
洗脸
每天洗脸两次,用温和的洗面奶和清水洗 脸,注意清洁鼻孔和耳朵。
洗澡
每周洗澡一到两次,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 洗澡,注意清洁腋窝、腹股沟等部位。
个人卫生与传染病预防
04
心理健康与调节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健康对 人体的健康和幸福 感有重要影响。
心理健康对于个人 成长、事业发展和 家庭和谐至关重要 。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 导致身体疾病、降 低生活质量和社会 功能。
心理压力的来源与应对
心理压力的来源
01
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经济压力等。
心理压力的影响
02
焦虑、抑郁、失眠、压力型疾病等。
慢性病预防措施
《健康知识讲座》ppt课件完整版

规律作息时间和充足休息时间保障
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
避免过度劳累和疲劳,合理安排工作 和学习时间,保证每天有足够的休息 时间。
午休时间利用
适当利用午休时间进行短暂休息,有 助于提高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规律锻炼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 、瑜伽等,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提 高身体素质。
长期坚持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不动或突然剧 烈运动对身体的伤害。
04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心理健康标准及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标准
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环境等方面 。
影响因素
生物因素如遗传、生理等;心理因素如认知、情感等;社会 因素如家庭、学校、工作环境等。
压力来源和应对方法
压力来源
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理健康水平。
不同年龄段适宜运动方式
儿童青少年
适合参加趣味性、多样性的运动 ,如跑步、游泳、球类运动等, 以促进身体发育和全面素质提升
。
中年人
建议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 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以改善 心肺功能、控制体重。
老年人
推荐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 太极拳等,以及力量训练如举哑铃 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应对方法
积极应对,如调整心态、寻求帮助等;消极应对,如逃避、抱怨等。建议采取 积极应对方式,以更好地缓解压力。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通过学习和实践,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
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保持平衡和谐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冥想、呼吸练 习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科学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
防控慢性疾病的科普知识

防控慢性疾病的科普知识什么是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是指持续存在并长期进展的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
这些疾病通常不能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来减轻症状和延缓疾病的进展。
慢性疾病的危害慢性疾病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它们可以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降低生活质量,并增加早逝的风险。
此外,慢性疾病的治疗和管理也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和经济投入。
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性预防慢性疾病比治疗更加重要和有效。
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我们可以明显降低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措施:1. 健康饮食:摄入均衡的营养,减少饱和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2. 积极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骑自行车等。
3. 控制体重:维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
4. 戒烟限酒:不吸烟,限制酒精摄入。
5. 健康管理: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及时发现和管理潜在风险。
6. 健康心理: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应对压力,定期休息和放松。
慢性疾病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已经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合理的管理和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慢性疾病管理的重要措施:1. 遵医嘱用药:按照医生的指导准确使用药物,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2. 定期随访:定期复诊,与医生沟通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
3. 合理饮食:根据疾病情况,进行饮食调整,控制合理的饮食摄入。
4. 规律运动: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5. 疾病教育:了解自己的疾病,研究如何管理和控制症状,避免恶化。
综上所述,预防和管理慢性疾病是我们保持健康、延长寿命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管理,我们可以减少患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并为社会减轻医疗负担做出贡献。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生活方式营养与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知识讲座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健康生活方式、营养与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知识讲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一类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肥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
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迁延性、无自愈和极少治愈、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慢性病是全球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导致了全球疾病负担加重。
我市居民的健康也同样面临着慢性病的威胁,城市居民死因位于前三位的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0年上升了73%,且发病年龄提前。
人群中与慢性病相关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升高,成年男性吸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初次吸烟年龄有低龄化趋势,人们对被动吸烟有害健康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膳食结构不合理,谷物类食品摄入减少,动物类食品摄入增加,成年在职人员参加体育锻炼少,生活中半数以上的人静坐时间在5小时以上,人群中超重、肥胖检出率逐年上升等都是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改变不良行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保持心理健康,就能防止或减少多种慢性病的发生。
一、慢性病的危害因素健康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可归为三类:不可变的(有年龄、性别、遗传基因)、行为危险因素(抽烟、膳食、饮酒、缺乏运动)和社会危险因素(包括互相影响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其他环境变量的非常复杂的混合因素)。
但造成慢性病的主要共同危害因素是膳食因素、缺乏体力活动以及饮酒和抽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
1、膳食因素膳食作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膳食结构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传统的、主要以植物为基础的膳食很快被有相当多动物性食物的高脂肪、高热能膳食所取代。
在我国城市,与传统的膳食模式相比,尤其是人们摄入富含高能量的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增多,而谷类食物有明显的减少,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也偏低。
作为膳食的重要部分——蔬菜水果的低摄入是每年几乎300万人死于慢性病的原因。
目前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盐的摄入量为12g,城市10.9g,农村12.4g,大大超过WHO建议的每天不超过6g的标准。
加上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钾的摄入量平均每天仅2000mg左右。
又由于中国传统膳食中奶类的摄入量少,致使钙摄入量普遍较低。
调查表明,过多食用脂肪、糖和含盐食品与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有关,高脂肪、高热能膳食与抽烟和过度饮酒相结合成为更具致死性的原因。
2、缺乏体力活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另一个健康的危害因素是缺乏运动,据 WHO统计资料,现代工业社会里,普遍存在着运动不足的问题,增加了发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及体能欠佳等文明病的危险性。
体力活动缺乏和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及由此而引起的死亡密切相关,缺乏体力活动至少会引起 26种非健康状态或疾病的发生,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关节疼痛、乳腺癌、结肠癌、忧郁症、消化不良、胆结石、高血压、高血脂、认知能力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停经综合征、过度肥胖、骨质疏松、胰腺癌、外周血管疾病、体力不支、早逝、前列腺癌、呼吸不畅、睡眠性呼吸暂停和脑卒中等。
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缺乏运动和体力劳动引起约15%的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
静坐生活方式和缺乏体力活动者的高血压、超重、血脂异常、空腹血糖受损等患病率分别是重体力活动者的2 ~ 4倍。
3、吸烟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险因素,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
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健康,还会因为非吸烟者被动吸入大量环境烟草烟雾而危害其健康。
约80%以上的肺癌与吸烟(包括被动吸烟)有关,有效的控烟干预可明显遏制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并使之下降。
研究还显示,吸烟者即使中年戒烟,也会减少患肺癌的危险。
对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
二、慢性病对健康的危害1、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目前我国肿瘤流行谱发生变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肺癌、乳腺癌、大肠癌上升;与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的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慢性病是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在全球范围内慢性病约占总死亡数的80%,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增加。
慢性病总死亡中约50%为心脑血管病。
慢性病已成为主要的疾病负担。
在我国城市地区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农村地区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
按照这些死亡率和城乡人口估计的每年死亡人数:恶性肿瘤150万,脑血管病145万,心脏病108万。
预测到2020年,慢性病的死亡将占总死亡数的75%,其中71%的缺血性心脏病,75%的脑卒中。
2、超重和肥胖超重与肥胖是重要的健康危险因素,导致不利的代谢变化,包括血压升高,不利的胆固醇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增加。
它们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和许多类型的癌症的危险。
超重和肥胖症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已呈流行趋势,我国目前体重超重者已达 %,肥胖者为%。
超重和肥胖可能是许多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早在1948年WHO已将肥胖列入疾病名单,并认为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
当肥胖人群迅速增加时,肥胖常在慢性病患者中共存。
近30年间,在肥胖增加的同时,糖尿病增加了30倍以上。
国际上通常用 WHO制定的BMI界限值(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即BMI 在~为超重,≥ 30 为肥胖。
三、慢性病的综合防治与干预措施(一)、大力倡导平衡膳食生活方式中膳食的改变是重要的,这些改变能有利于消费者的健康,而且最终能迅速发生可见的效果。
我国制订的《中国膳食指南》共8条。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7)如饮酒应限量;(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1、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在选择食物时吃多种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以补充钾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特别是天然谷物中的燕麦和大麦含有水溶性膳食纤维。
燕麦水溶性膳食纤维b-葡聚糖具有调节血糖、血脂、软化血管、预防高血压、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病、控制体重等作用;玉米、小麦膳食纤维以及豆渣和薯类可以预防和改善便秘。
食用含有蔬菜水果丰富的饮食可以预防冠心病,因为蔬菜水果是抗氧化剂的源泉,如维生素 E、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等,还含有非营养性抗氧化剂,典型的是黄酮醇,它存在于茶叶、苹果和洋葱中,而且,研究证明,多吃蔬菜水果的人,其血压水平普遍比少吃蔬菜水果的人低,对冠心病患者保护作用的健康饮食应该是大量摄入水果蔬菜,并适量选用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饮食。
食用健康饮食的冠心病患者,心脏性死亡可减少42%,总死亡可减少45%。
2、适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限制摄入含有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高盐和酒精的食物,通过合理营养,平衡膳食达到所需能量的推荐摄入量。
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的比例应控制在20%至30%之间,使其中大多数的脂肪来自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如鱼,坚果,植物油。
选择瘦肉类、家禽、豆类、低脂肪或不含脂肪的牛奶或奶制品。
限制总能量和脂肪摄入量是控制体重的基本措施。
研究表明:全麦面包、水果、蔬菜和大豆油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α-亚麻酸对冠心病具有预防作用,食用α-亚麻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27个月观察,总死亡率减少70%,心脏性死亡率减少76%。
另外,鱼油也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研究显示,人们每周食用鱼油2~3次,总死亡率降低29%,心性死亡率降低33%,这表明,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的体力活动,控制体重在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有规律地参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减少静坐的时间来增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健康的体重。
对于成年人,为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除了日常生活活动外,每周的大多数天里,至少参加 30分钟的体力活动。
促进健康的身体活动应该适度,主要指运动的形式、强度、时间、频率和注意事项。
运动基本内容包括:①以各种有氧运动和耐力运动为常见的运动形式,同时鼓励各种形式的体力活动。
②运动强度推荐为中等强度运动,中等强度指每分钟消耗 4~7kcal的运动。
③运动的时间每天 30min以上或每周180min,如果运动强度大时,运动时间可相应缩短,如果运动强度小时,则运动时间应相应延长。
④运动频率为每周 3~5次为宜。
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防止心脏病发生,经常锻炼者活动时心输出量迅速增加,安静时心率下降,使心脏赢得较多休息机会,经常锻炼有助于消除血中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各种代谢毒素,脂质不容易在血管壁沉积。
每天 30min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使患Ⅱ型糖尿病的危险降低58%,体重降低5%~7%。
有氧运动对减肥很有价值,由于有氧代谢采取了“长、远、慢”的原则,即时间长、速度慢、距离远。
直接动用了体内的脂肪储备,因此对减肥很有效果。
城固一中卫生室201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