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你知道乞拉朋齐为什么降水多吗?
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 影响因素: 海陆位置 大陆西岸降水较少;
3.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 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影响因素: 海陆位置 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降水的形式有降雨、降雪; 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
2、降雨的等级
划分依据:根据单位时间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雨的等级 级别 小雨 中雨 大雨 25.0 ~49.9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50.0
24小时 10.0 降水量 <10.0 ~24.9 (mm)
50 100.0 ~99.9 ~249.9
练一练
1.降水的形式:从大气中降落的 雨 、 雪 、 冰雹 等, 统称为降水,其主要形式是 降雨 。
2.降雨的划分依据:单位时间内 降水量 的多少 等级分类: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等 基本仪器: 雨量器 。 3.降水量的测量 单位: 毫米 。 4.降水对人类的 生产和生活 有着重要影响 。
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举一反三”)
试说明图中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全年多雨
降水季节分配 冬季多雨 均匀
全年少雨
活动:
1、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比一比,谁画得快又好?)(59页)
根据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完成该地各 月降水量柱状图。
月份
1
2 5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降水量 10 /毫米
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
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笔记

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笔记地理降水是地球水循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尺度上,降水量的变化和分布情况有着不同的特征。
本文将对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进行简要的概述。
一、地理降水量的变化1.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区是地理降水量变化最为显著的地区。
在夏季,太阳直射区域内的陆地和海洋受到气旋和热带高压的控制,形成热带气旋和台风,为陆地带来丰富的降水。
而在冬季,陆地降温迅速,气旋和热带高压南移,降水量减少。
2.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的夏季干燥,冬季降雨量较大。
这是因为地中海气候区的夏季,陆地上的水汽难以形成,而海洋上则较为湿润。
相比之下,冬季时,地中海气候区受西风影响,海洋上的水汽容易形成,导致降水量增加。
3.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的降水量变化较为复杂。
热带草原气候区位于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
降水分布不均,通常赤道地区降水量较多,两极地区降水量较少。
二、地理降水量的分布1.赤道地区赤道地区是地理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区,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降水分布较为均匀,赤道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均属于此类型。
2.两极地区两极地区由于气温较低,气旋和热带高压难以进入,降水量较低。
其中,南极洲和北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在50毫米左右,为全球降水量最少的地区。
3.山地地区山地地区由于海拔高度,气温和降水量都有所降低。
一般在海拔1000米以下,降水量较高,海拔越高,降水量越低。
4.海洋地区海洋地区的降水量较为稳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影响,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其中,大西洋地区受热带气旋影响,降水量较为丰富。
三、小结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类型、地理位置和天气系统等。
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变化和分布情况反映了地球水循环的不同阶段。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PPT教学课件

【标准解答】选A、C、D.根据题意可知,开始A、B两偏振 片的透光方向相同,当被测样品置于A、B之间时,光线旋转 一个角度θ,因此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为了使得O 处的光线强度最大,则必须将其中一个偏振片旋转角度θ,使 光线穿过偏振片时,光的偏振方向与偏振片的透光方向一致.
【典例】如图所示,电灯S发出的光先后经过偏振片A和B,人 眼在P处迎着入射光方向看不到光亮,则( )
微博天地
课前预习
精巧点拨
课堂训练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D 1.下列不属于降水形式的是( )
A.冰雹 B.降雨 C.降雪 D.沙尘暴
2.影响下图中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A
C.纬度因素
D.人类活动
3. 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大致位于同一纬度,但是乌鲁木齐的降水却远远少于北京,
那么影响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1)衍射是波所特有的现象,一切波均能发生衍射现 象. (2)光遇小孔、单缝或障碍物时,衍射现象只有明显不明显之 分,无发生不发生之别. (3)可见光的波长范围:10-6~10-7 m,因此光的衍射现象不 易观察到.
【典例1】(2011·石家庄高二检测)观察单缝衍射现象时,把 缝宽由0.2 mm逐渐增大到0.8 mm,看到的现象是( ) A.衍射条纹的间距逐渐变小,衍射现象逐渐不明显 B.衍射条纹的间距逐渐变大,衍射现象越来越明显 C.衍射条纹的间距不变,只是亮度增强 D.以上现象都不会发生
6.该地的降水特点应该是( )
A.冬季多雨
B.夏季多雨
C.全年多雨
D.全年少雨
A
C B
微博天地
课前预习
精巧点拨
课堂训练
4.3降水的变化和分布(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降水的描述方法
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则称降水多(多雨) 月降水量低于50毫米,则称降水少(少雨) 月降水量在50~100毫米间,称为湿润。
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1.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 7、8、9月
2.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12、1、2月
3.试着描述该地的降水特点?
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
探究学习:观察两地降水量柱状图,A、B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何不同? 如何描述A、B两地的降水季节特征?
两极地区的降水大约在多少毫米以下?
500毫米以下
规律1:赤道附近 降水多,两极地区 降水少。
2000毫米以上 500毫米以下
世界降水的分布
A
一般200mm以下
B
一般1000mm以上
C
D
2、在南北回归 线附近,大陆东 岸和大陆西岸的 降水有什么差异?
规律2:大 陆东岸降水 多,大陆西 岸降水少。
A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区,在安第斯山 脉 和 太 平 洋 之 间 南北绵延约 1 0 0 0 千米, 阿塔卡马沙漠的平均年降 水量,却连0.1毫米都没有,而根据相关的记载,在阿塔卡马沙漠中最 干旱的区域,从1570年至1971年,整整有400年没下过雨
B
C
3.在中纬度地区, 从沿海到内陆年 降水量有什么差 别?
规律3:沿海 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 水少。
小结: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 区降水少。
➢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 水较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
➢ 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 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延伸
拓展 降雨量等级表
种类 小雨
24 小时降 雨量/毫米
0.1~9.9
中雨
10.0~ 24.9
大雨
25.0~ 49.9
暴雨
50.0 及以上
一二三
3.降水量的测量 (1)测量仪器: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雨量器是由铁筒、盛水器、漏斗和储水瓶组成的,另外还配有与 盛水器口径成比例的量筒。如下图所示。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降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C.降水是一种天文现象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1234567
关闭
降水是一种天气现象,我们一般把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
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关闭
D
解析 答案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材料三 由于天气预报明天将有强降水,原定于明天进行的运动会
顺延。
这说明降水对
有影响。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234567
材料四 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传统民居为斜顶屋;西北地区的新
疆降水少,传统民居为平顶屋,而且是用泥土夯筑而成。
这说明降水对
有影响。
交通运输 身体健康 体育运动 民居形式
关闭
答案
一二三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 水的主要形式。 2.降雨的等级 (1)划分依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 (2)划分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 3.降水量的测量 (1)基本仪器:雨量器。 (2)单位:毫米。 4.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地区一 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栏目索引
3.年降水量是平均降水量 指点迷津 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某地年降水量,是指该地的多年平均 降水量。同一地点,不同年份的降水多少不同,这种变化叫降水的年际 变化。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一 降水的变化 1.有人说“今年秋季降水比夏季多”,这种说法是指 ( ) A.降水的季节变化 B.降水的年际变化 C.降水的空间分布 D.降水的日变化 答案 A 题中涉及“秋季”和“夏季”,指降水的季节变化。
栏目索引
例2 关于世界的降水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年降水量2 000 mm以上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 B.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C.回归线附近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D.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多在200 mm以上 解析 年降水量2 000 mm以上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中纬度地 区沿海降水多,大陆的内部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 水少;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多在200 mm以下。 答案 A
5.降水的季节变化 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 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栏目索引
6.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人工降雨 人工防雹
降水
人类活动
(2)生活:雨天出行带雨具,暴雨天易出交通事故,等。
(3)农业生产:我国南方水田,北方旱地,西北畜牧业,等。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栏目索引
4.(2018江苏姜堰溱潼二中期末)四地中的某地,农业生产在夏季必须依 靠灌溉,该地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由降水量可知,甲地夏季降水少。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的分布与变化

降水的分布与变化引言降水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和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降水的分布和变化对于有效地管理水资源、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降水的分布和变化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如何通过科学方法来研究和解释降水的分布与变化。
降水的分布模式降水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和分布模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降水分布模式:1.极地降水:极地地区的降水主要以降雪形式存在,而且降水量相对较少。
这是由于极地地区的气候寒冷,大气水汽含量较低的原因。
2.热带降水:热带地区的降水量较高,且年降水分布相对均匀。
此处的降水主要由对流性降水和季风降水引起。
3.季风降水:季风是一种基于地球自转和大陆与海洋的温差而形成的季节性风系统。
由此产生的季风降水为很多地区的主要水资源,但也会引发洪涝等自然灾害。
4.西风降水:西风是大气环流中的一种重要风系统。
在西风带的地区,由于冷暖气团的冲击,降水量相对较高。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欧洲的英国和挪威。
5.山地降水:山地地区由于地形起伏,空气被迫上升并冷却,形成云层和降水。
山地降水量往往比周围地区更高。
影响降水分布和变化的因素降水的分布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包括大气环流、地形、海洋表面温度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1.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气候系统。
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导致降水分布产生明显的变化。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会引起热带太平洋地区的降水量异常,而拉尼娜现象则相反。
2.地形:地形对降水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山地的升降气流,山脉的风险面常常会引发降水。
此外,地形也会阻挡气流,导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3.海洋表面温度: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之一,其表面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大气的湿度和降水模式。
例如,热带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对气候变化和季风降水有重要影响。
4.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降水分布和变化产生持续影响。
地理 七年级上 第三章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3.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_较__少_____,沿海
地区降水___较___多______。(海陆因素)
4.山地的迎风坡通常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少。
暖湿的空气顺着山地的迎风坡上升,随着海拔的增高气温逐渐下降, 而空气中的水汽因为降温开始凝结形成水珠,由此导致降水。而山地的背 风坡,空气会随着地势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仅不能凝结形成降水,还 会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导致干旱现象的发生。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6、7、8三个月份降水较少。
(3)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该地降水量夏半年少,冬半
年多。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B
cD
A
A 全年多雨型 (赤道附近)
B 全年湿润性 (40°-60°大陆西岸, 欧洲西部)
C 冬季多雨型 (南北纬30°-40°大 陆西岸,地中海沿岸) D 夏季多雨型 (南北纬30°-40°大 陆东岸)
中雨:雨量在10至25毫米,雨滴下降连续成线, 雨滴四溅,
可听到雨声,洼地有少量积水现象。
大雨:雨量在25至50毫米,雨滴下降模糊 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在排水不良的地 方积水不消,水沟流水很快。
暴雨:指在短时期内出现大量降水。雨量 大于50毫米的即称暴雨。雨如倾盆,马路立见 积水,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一.降水及其影响
(一)降水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
包括两部分: 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及低空的凝
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
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 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称为垂直降水。但是单 纯的霜、露、雾和雾淞等,不作降水量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①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体验地理探究的乐趣。
②认识降水的复杂性(变化与分布)。
③认识人工降雨的必要性,并初步了解其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能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②了解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教学难点
降水的形成条件
教学辅助
教具多媒体
③学生小组讨论:降水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④学生个别探究:绘制降水柱状图;
⑤学生小组讨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2.学习的拓展
通过视频资料,了解人工降雨的方法,以及各种各样的雨雪,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作业布置
练习册、填充册
教学反思
通过对降水这一节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降水与生活、生产之间的重要关系;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学会绘制降水柱状图;知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习惯。
PPT课件,网络资源
学科资源
PPT课件,网络资源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法、学法)
备注(修改)
①真实情境②问题性情境③师生交互情境
(二)学习情境与过程设计
1.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常州地区在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以什么天气为主?这种天气通常又称什么?
①多媒体环境下的师生讨论:降水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②学生小组讨论:降水的形成条件有出降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②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能够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③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学习方式:以多媒体课件为基础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学习过程:①合作讨论的过程──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②小组探究的过程──据图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九江市鹤湖学校__地理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
单元主题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时
2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主要内容
1.降水的主要形式:包括雨、雪、冰雹、雾等
2.季节的变化: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3.降水的变化降水的类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全年湿润型,年降水量的变化:同一个地区不同年份降水量不一样。4.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三多三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出降水的变化规律。图表是地理的第二语言,绘制、判读图表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才七年级,也要开始初步培养,并且要一直贯穿在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平时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观察得不够深入,也不够细致,因此在表达时缺乏整体性和逻辑性,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我们慢慢培养的。
备课组长签字:户敏
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