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

降水少
北极 圈
降水多
降水 少
赤 道
南极 圈
新知讲解
(3)在图中找出南、北回归线,
观察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两规侧 的降水量,
降水少 降水 多
让学生比较后得出结论: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 城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北回 线
赤 道 南回 归
新知讲解
(4)在图中观察回归线与极圈 之间中纬度的内陆和沿海地区, 然后对照图例中降水量的数值 范围。
第三章节
课堂演练
新知讲解
世界雨极:乞拉 朋齐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 漠
新知讲解
• 世界“雨极”——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 • 1861年年降水量达20447毫米。 • 世界“干极”——位于智力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 • 1845~1936年,这里没有下过一滴雨。
新知讲解
1.降水对人类的__生__产____和__生___活____有着重要 的影响。 2.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 __有__差__别____的,并表现出明 显的__季__节____ 变化。 3.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受_纬__度__位___置____和__海___陆__位__置______的影响, 还受__地__形____的影响。 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从_赤__道______向__两__极_____,降水量逐 渐减少。
新知讲解
1.以下属于降水的主要形式的是( C ) A.降雪 B.降霜 C.降雨 D.降冰雹 2.“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B ) 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 3.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C ) A.漏斗 B.储水筒 C.雨量器 D.盛水器 4.山东有“春雨贵如油,夏雨满地流”之说,下列说法符合该谚语含义 的是( C ) A.春夏季节水的价格不同 B.山东是冬雨型,春天少雨 C.春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 D.只有夏季才有降水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精品课件)

一、降水的变化 1. 降水和降水量的测量 (1)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__雨____、__雪____、冰雹等,
统称为降水。 (2)测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雨__量__器__。
2. 降水的季节变化
通常用__各__月__降__水__量__柱__状__图_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 水的季节变化。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相同: 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________均(如匀A地); 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________差__异(如很B大地)。
[教材图片题]读某仪器图(图3-3-3),完成1~2题。
1. 图中所示的工具是用来测量( B ) A. 气温
B. 降水量
C. 空气湿度
D. 风向、风力
返回 目录
2. 贝贝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做 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下雨时将雨量器搬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 B. 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 C. 降水量的单位为毫升 D. 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
多 大陆东岸降水_多_____
中纬度地区 两极地区
沿海降水___少___ 内陆降水_少_____
降水______
【易错提醒】 某地的年降水量与某地某一年的降水量的区别 某地某一年的降水量是指该地这一年的降水量总和,
而某地的年降量通常是指该地多年的平均降水量。
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全球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主要有:全年多雨型(A)、夏季多雨 型(B)、全年湿润型(C)、冬季多雨型(D)、全年少雨型(E)。
返回 目录
6. 某地的年降水量是869毫米,是指该地( D ) A. 当年的年降水量是869毫米 B. 某一年的年降水量是869毫米 C. 每年的年降水量都是869毫米 D. 多年的平均降水量是869毫米

4.3.降水的变化及分布 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4.3.降水的变化及分布 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较多,内陆地区降水 较少;
海陆因素
世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4.山地A坡和B坡,哪坡降水会多呢?
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背风坡少雨
地形因素
世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
5.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和最少的地方分别是哪里?
世界雨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拉朋齐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7 10 月份 25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降水量/毫米
200 175 150 125
100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 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 量柱画状图。
75
50 25
0
1
4
7
10 月份
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
7、8、9月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较多; 两极地区降水较少;
纬度因素
世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2.比较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西岸降水较少, 大陆东岸降水较多;
海陆因素
世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3.以亚欧大陆为例,比较中纬度地区和内陆地区的降水量。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中国雨极:台湾火烧寮 年平均降水量6558mm
中国干极:新疆吐鲁番托克逊 年平均降水量仅5.9mm
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较多;两 极地区降水较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降水较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PPT课件

2.世界雨极乞拉朋齐降水量多,主要原因是( B) A.位于赤道附近 B.位于迎风坡 C.位于背风坡 D.位于内陆
读下图分析完成问 题。
(1)迎风坡是_A_______坡,此坡降水较___多___(多或少),其原因 是 ________。 (2)此图反映的是_________因素对降水的影响。(A ) A. 地形 B. 海拔 C. 海洋 D. 海风
等高线、等温线是如何定义的?
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称为等 降水量线。
A80mm 60mm 40mm 20mm
D B 80mm
60m 40mmm C
读图可知,A、B、C、D四点的降水量分别 为: 80mm 60mm 40mm 40mm 。
发现: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图上,各点的降 水量相等。

地形雨
湿润气流遇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 汽凝结,在_______产生降水。

锋面雨
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暖气团上升,水汽 遇冷凝结。温带地区锋面雨占主要地位 。

台风雨
由台风引起的降雨,一般雨势很大并伴随 着大风,常常出现“狂风骤雨”。
降水类型 冷气团
暖气 团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雪、大风等天气
1.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 由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 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降水都很少 C. 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终年较湿润 D. 中纬度地区,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
相比( )
A
A. 东岸多 B. 西岸多 C. 一样多 D. 不一定
小雨伞的“困惑” 我的主人是一位旅行家,我跟随他周游世界各地,有些地方我 很想去,为什么主人始终不肯带我去呢?

4.3.2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2024)

4.3.2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2024)
1.世界年降水量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 ) A.赤道附近 B.回归线附近 C.30°-40°大陆西岸 D.两极地区 2.甲地年降水量为( D ) A.200毫米以下B.200-500毫米C.500-1000毫米D.1000-2000毫米
结合世界降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从b到e再到c,年降水量的分布趋 势是( B ) A.逐渐减少 B.先减少再增加 C.逐渐增加 D.先增加再减少 4.图中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很 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C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暖流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有一定规律:
1.赤道附近地区较多,两极地区较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较多,大陆西岸较少; 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较多,大陆内部较少。
1.赤道附近地区较多,两极地区较少。 纬 度因素
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较多,大陆内部较少。
海 陆因素
阅读材料: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影响因素? 地 形 因 素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和“共享雨伞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图中字母所在地区降水量的 比较,正确的是( A ) A.A地区降水多于B地区 B.C地区降水少于D地区 C.E地区降水少于F地区 D.D地区降水多于A地区 6.从降水量多少方面分析,图中各 地最适合设置共享雨伞的是( A ) A.A地 B.B地 C.D地 D.F地
感谢大家的观看!
2.比较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西岸的年降水量。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 少

是1000毫米以上,大陆西
岸大约是200毫米以下。
3.以亚欧大陆为例,比较中纬度沿海和内陆的年降水量。
中纬度地区(温带地区)

【课件】+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件】+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学习 目标
1.能描述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2.能归纳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自主 预习
知识点1 降水的变化
1. 降水的含义:从大气中降落的___雨_____、___雪_____、冰雹
等,统称为降水。
2. 降水的主要形式:__降__雨____、__降__雪____。 3.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_雨__量___器__⁠。 4. 降水量的单位:___毫__米___。
课堂 探究
探究点2 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情境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首先要看不同纬度地带的
降水差异,还要看同一纬度大陆东西岸从沿海到内陆的降水
差异。
问题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
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
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
下? 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大约2 000毫米以上 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大约200毫米以下
问题1:根据表格,绘制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课堂 探究
探究点1 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
表示1-12月,标出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
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
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约745毫米
课堂 探究
探究点1 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问题4:该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冬季少雨,夏季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
名师点拨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1)看总量,说多少。观察、估算年降水量,对该地年降水量进行 定性描述为多、较多、少、较少。
(2)看极值,对月份。看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现的月份。

地理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4.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1

地理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4.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1
分析总结:
雨极:乞拉朋齐;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六、教学反思
1.联系实际,将生活融入课堂。把学生日常生活中雨、雪、冰雹作为切入点,从而得出降水的相关知识,将生活带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
3.阅读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降水分布规律的方法。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读图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综合分析、绘图解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香格里拉的纳帕海》,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观看视频,畅所欲言。
二、教学过程
探究一:降水的变化
(四)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1.根据表及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绘制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出示资料并明确步骤
2.根据绘制的图,说明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探究二:降水的分布
(一)等降水量线
结合前面所学等高线、等温线的判读方法,认识等降水量线
(二)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举一反三: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首岸从沿海到内陆的降水差异。
2、明确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实效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内容。
3.运用自主学习法、问题解决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历和体验来理解地理知识。
4.培养了科学探究精神,以辩证的视角学习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教学课题
第四章 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名师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名师优质教学设计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②风云中夜变,大雨如决渠;
③小雪以来霜气清,今朝寒色倍严凝;
④大雪二十五六日,漫天塞地冰峥嵘。
【学生活动】齐读上述古诗词。
2.古代如何观测和记录降水
【提问】通过品读古诗词中“小雨”“大雨”“小雪”“大雪”的描写,同学们应该对于降水等级如何划分感到好奇,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0页“思与学”栏目的内容,概括古人是如何观测、衡量及记录降水的。
【学生活动】分角色朗读教材图4.18,结合生活实例体会降水量的大小,掌握降水量的单位——毫米。
【小结】通过雨量器和量筒我们可以将降水数据化,在现实生活中不同降水量往往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4.降水的变化
(1)分析降水的变化
【提问】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如我们的家乡安徽省蚌埠市。同学们,在一年中,蚌埠市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均匀吗?什么季节比较多?什么季节比较少?
【小结】降水在同纬度陆地和海洋的分布规律是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内陆地区降水少。此外,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较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
【讲述】在教材图4.21中,找到世界“雨极”乞拉朋齐,说明因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湿润空气的迎风坡所以降水多;找到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说明因为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所以降水少。
【学生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说出家乡的降水量季节变化特点是季节变化大,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讲述】通常用各月的降水量柱状图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各个月份降水量柱的高低观察降水量各月的差异和时间分配规律。
【布置任务】让学生读教材第80页第一自然段和教材图4.19,观察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变化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思与学”栏目,描述清代《晴雨录》中对于降水量的衡量和记录方法,并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 与分布1 7
山地A坡降多, 还是B坡降水 多?为什么?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 与分布1 7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 与分布1 7
降 降水 水 和 降 水 的 分 降水的 布 分布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 与分布1 7
雨、雪、冰雹等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1.赤道附近的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
2. 由赤道向两极, 年降水量是怎样 变化的?
4.在温带地区, 大陆内部与沿海 的年降水量有什 么差别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 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 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 富的地区和最贫乏 的地区各分布在哪 里? …………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 与分布1 7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 与分布1 7
谢谢!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 与分布1 7
• 2.山地降水较多的一侧是 ( )
• A.南坡
B.北坡
C.迎风坡 D.背风坡
• 3.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
• A.南极地区有很厚的冰层,降水多
• B.难北回归线附近降水都很少
• C.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 D.中纬度地区,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增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 与分布1 7
动手试一试:根据下表数据绘制降水柱状图。
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份
降5
水 量 (毫 米)
10 15 18 20 40 90 100 45 20 18 10
绘制降水柱状图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第一季度
第三季度
1、4、7、10月 2、5、8、11月 3、6、9、12月
大雨 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地面 积水形成很快。
暴雨
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时,声音受雨声 干扰而听不清楚;积水形成特别快,下水道往往 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降水量的测定
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 量柱 状图
慧眼识图
读课本第59页图3.22分析回答: 1·哪个地方全年各月降水分配均匀? 2·B地哪个季节降水多,哪个季节降水少? 3.学校所在地的降水季节变化与哪个图类似?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 与分布1 7
把适当的降水柱状图的代号填到横线上:
1.全年多雨
2.夏季多雨
.
3.冬季多雨
4.全年湿润
.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 与分布1 7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 与分布1 7
降水的分布
人教版地理第三节降水的变化 与分布1 7
赤道多,两极少。 回归线,分两半, 东岸多,西岸少。 中纬度,要看好, 沿海多, 内陆少。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 与分布1 7
比比你的实力
• 1.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就是降雨
B.降水是指将落到地面的液态水
• C.有云必定有雨,有雨必定有云
•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导入新课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降水的形成
降水的形式

……

降水
雨夹 雪
冰雹
……
小雨 降雨的等级
中雨
暴雨
大雨
你知道吗?
降雨 等级 小雨
降雨状况
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 形成很慢。
中雨 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地面 积水形成较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