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世界-第三讲阿以冲突

合集下载

20世纪世界第三讲阿以冲突

20世纪世界第三讲阿以冲突

———马克· 吐温
1、里根方案 3、苏联方案
2、非斯方案 4、约旦和“巴解”联合行动方案
1990年海湾战争: 中东和平进程的里程碑
1991年10月30日 由美国总统布什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 倡议,中东和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
1993年8月20日
以色列和巴解组织代表在挪威首都奥斯陆 草签了秘密协议。
“历史是最富有哲理的教科书”
名词解释:“迦南” 哈比鲁(Habiru) 希伯来(Hebrew)
闪族 “越河者”
腓尼基人
巴勒斯坦
(“历史学之父” 希罗多德 《历史》
历史变迁关键词
公元前18世纪 法老 摩西
公元前13世纪中叶 《圣经·出埃及记》
两大部落联盟 以色列(北) 犹大(南)
公元前1028年 希伯来人12个部落联合建立了希伯来王国
(the Oriental Jews)
(英)查姆伯曼特著 冯玮译: 《犹太人》
(美)罗伯特·M·塞尔茨著 冯玮 赵立行 译: 《犹太的思想》
[以色列]阿巴·埃班著 阎瑞松译:《犹太史》
东方犹太人(the Oriental Jews)的形成
1882年,俄国犹太人列奥·平斯克撰写《自我解放》 正式拉开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帷幕。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 《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 采纳了
“多数方案”。
阿拉伯国家:11203平方公里, 43% 犹太国家:14942平方公里。
1948年5月14日英国委任统治宣告结束
当天下午4点,犹太建国全国委员会宣布以色列国成立,并 发表了独立宣言。
二 从“阿以冲突”到“巴以冲突”
以色列的版图从1.4万多平方公里,扩大到2.07万平方公里, 占整个巴勒斯坦面积的80%以上,使98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成为 难民。联合国分治决议名存实亡。

阿以冲突

阿以冲突

21世纪设计和出过的计划
2001年5月4日“米切尔报告”。 2001年6月5日“特尼特停火计划”。 2002年3月28日“阿拉伯和平倡议”。 2003年5月美国提出中东和平“路线图” 计划。
2003年6月,“路 线图”计划正式启 动
但是自2000年以 来,巴以之间多次发 生流血冲突,双方陷 入报复与反报复之中, 巴以和平进程陷入僵 局。
第一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 (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6年10月
英法以军在国际社会 广泛干预下退出埃及。
第三次中东战争 (六五战争)
1967年6月5日
以军占领全部巴勒斯 坦地区、埃及的西奈 半岛、叙利亚的戈兰 高地等。 双方互有胜负,停火 谈判;西方在本次战 争中损失惨重。
以胜黎败。
阿以冲突
13汉本1班 ——胡琳、吴芳芳、曾美英、 周珊玉、甘家家
主要内容
一、阿以冲突的由来 二、五次中东战争和阿以冲突 三、中东和平进程与发展
一、阿以冲突的由来
1、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
2、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
3、大国干涉
一战后,英国作为世界霸主,为
巩固自己在中东地位采取“扶犹 压阿”政策,二战后,美国取代 英国地位,依然出于本国利益考 虑支持犹太人建国。
4、联大181号决议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巴
勒斯坦分治的决议,成立一个阿 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耶路 撒冷受联合国管制。
联合国 181号文 件关于 划 分巴勒 斯坦地 区的方 案。
5、以色列国成立

1948年5月,以色列国宣告成立,而阿拉伯国 未能成立。以色列建国后,一些阿拉伯国家 予以坚决的抵制并出兵巴勒斯坦地区。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3讲二战后的局部战争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3讲二战后的局部战争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核心考点 核心考向
第 3 讲 二战后的局部战争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考纲要求] 1.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 争。(2)中东战争。(3)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 2.和 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一、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1)1950 年,美国发动了朝鲜战争,朝鲜战争从 1950 年到 1953 年,最终美国战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 物,是二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
②直接原因 a.在朝鲜,美国一直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眼中钉, 希望能有机会铲除朝鲜半岛的社会主义力量。朝鲜内战一爆发, 美国政府出于“冷战”意识,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阵营有计划的集 体行动,于是立即做出反应。 b.在越南,美国担心越南革命会在东南亚引起共产党和社会 主义力量的普遍增长,故在法国撤出越南后,立即开始向越南渗 透。
1969 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 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 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 年,美 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 特殊的“信息传递”》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 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4)1993 年,巴、以双方在美国签署《奥斯陆协议》,这是中 东和平的一个重大突破。
(5)1995 年,以色列总理拉宾被刺杀,中东和平进程受阻。
3.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 (1)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矛盾的导火线,从 1947 年开始,印度和80 年,伊朗和伊拉克爆发了一场长达 8 年的战争,即两 伊战争,它是二战后持续时间较长、损失消耗最大的局部战争。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冲突的由来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冲突的由来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冲突的由来由来:1948年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统治,巴以分置,以色列建国,冲突从这时候开始。

未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个人认为,从长远来说,和平还是大趋势,从近处来说,只要美国主导中东,美国的所谓“反恐战争”不结束,中东绝无宁日,而美国的反恐战争决不可能在短期内有结果,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阿义和平进程短期内不可能有重大进展。

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

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

“9·11”事件后,因肇事者多为伊斯兰教信仰者,有人将它与“文明冲突”相联系。

因此,中东问题更加为世人所关注。

这里从历史角度提供一些背景情况,并对此作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历史回顾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

约公元前11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

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

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

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

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马仪,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

2002年11月,阿拉法特在会见中国中东特使后,针对以色列外长内塔尼亚胡威胁要把他赶走,激动地对记者说:“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三次流散——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

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太王国。

阿以冲突的原因

阿以冲突的原因

阿以冲突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阿以冲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社会的最基本矛盾之一。

它错综复杂,既有国家利益之争,又包含了民族和宗教矛盾,且时间久远,冲突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仍未结束。

它还引发了中东地区几次大规模战争,成为对中东局势有重大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拟从阿以冲突的历史渊源和冲突演变发展进程入手,论述阿以冲突的未来发展趋势。

阿以冲突的历史根源历史上的犹太人阿以冲突自然是从以色列国建立后才开始的,但其历史根源却可以追溯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甚至更久远的年代。

据《圣经》记载,亚伯拉罕是希伯来人的始祖,生于迦勒底的乌尔。

后随其家族迁往哈兰。

公元前1900—1850年,亚伯拉罕带领家人和随从来到迦南。

公元前1720年,喜克索斯统治埃及时期,迦南发生特大灾荒,雅各(亚伯拉罕之孙)率希伯来人进入埃及,居住在尼罗河三角洲附近的歌珊地区。

约在公元1290年,希伯来人在摩西带领下出埃及辗转来到迦南,后在迦南南方形成了原始的以色列联盟。

公元前1200年—1020年为士师时期,希伯来人征服了迦南许多地区,但直到大卫王(公元前1000—961年)时代也未能实现对迦南的完全控制。

所罗门(公元前961—922年)时代是古以色列的极盛时期,在耶路撒冷建立了圣殿,它逐渐成为犹太人的宗教中心、精神生活中心。

以后王国瓦解,分裂成以色列王国(公元前922年—722年)和犹太王国(公元前922年—586年),又先后被亚述和巴比伦所灭。

耶路撒冷和圣殿均被摧毁,犹太人也成了“巴比伦之囚”。

当巴比伦为居鲁士所陷时,犹太人又处于波斯人的统治下。

直到公元前166年犹太人解放了耶路撒冷,建立了马卡比王国。

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先后占领了耶路撒冷和整个巴勒斯坦。

为镇压犹太人的反抗,罗马皇帝摧毁了耶路撒冷,圣殿遗址被翻耕成田,几十万犹太人被杀害,幸存者也被迫离开巴勒斯坦,逃亡到欧洲、北非和世界各地。

从此犹太人结束了在巴勒斯坦的生活,开始了犹太历史上的大流散时期。

阿犹冲突中的英国因素

阿犹冲突中的英国因素

阿犹冲突中的英国因素摘要:阿以冲突是阿犹冲突的延续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英国在阿犹冲突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回顾阿犹冲突的历史渊源,梳理英国与阿犹冲突的关系,有助于认清阿以冲突的来龙去脉,进而利于寻找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巴勒斯坦阿犹冲突阿拉伯人犹太人以色列阿以冲突是阿犹冲突的延续和发展,是国际政治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国际关系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和各种矛盾最为复杂的地区冲突之一。

英国在阿犹冲突的形成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回顾英国在巴勒斯坦的这段历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英国在阿犹冲突中的作用进行具体、系统的论述还较少,有关中东历史及中东国际关系的著作或文章中零散地提及到相关的一些内容。

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厘清英国与阿犹冲突的关系,以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今天的阿以冲突问题。

一、阿犹冲突的历史由来1.犹太人时代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濒临地中海和红海,地跨欧、亚、非三洲,是联系东西方的桥梁,地理位置重要。

这里曾经是今天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犹太人的祖先共同生活过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

犹太人和巴勒斯坦最早的联系可追溯到远古时期。

公元前4000年,一批从阿拉伯半岛迁来的半游牧部落的迦南人定居在这个地区,因此《圣经·旧约全书》将巴勒斯坦称为“迦南之地”。

约公元前2000年,他们在这里建立迦南国。

大约在同一时期,“希伯来人”(即今天的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带领族人和随从从他们的居住地阿拉伯半岛南部,渡过幼发拉底河,几经周折来到迦南。

公元前1720年迦南发生特大旱灾,亚伯拉罕之孙雅各率领希伯来人迁往埃及,由于不堪埃及法老的虐待,犹太人在其首领摩西的率领下逃到了西奈半岛。

这期间产生了犹太教教义的基础——《摩西十戒》。

相传摩西在西奈山上得到了上帝耶和华的启示,让他率领犹太人再次进入被称为希望之乡的巴勒斯坦,尔后摩西率众人返回以色列故土。

①公元前1023年,①冯秀珍:“阿以冲突的由来与演变”,《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第13页。

【尔雅】20世纪世界史课后习题、期末题库标准答案

【尔雅】20世纪世界史课后习题、期末题库标准答案

世纪世界史导言(一)已完成影响学习地三大要素不包括().、捷径、智力、态度、方法我地答案:复旦大学校训出自().、《孟子》、《庄子》、《老子》、《论语》我地答案:学习方法要注重地“三基本”不包括().、基本理论、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我地答案:《大众哲学》地作者是().、郭沫若、李嘉诚、艾思奇、马克思我地答案: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地《历史研究》共有本.()我地答案:×兴趣和功利是影响态度地关键因素.()我地答案:√世纪世界史导言(二)已完成下面关于“株式会社”描述正确地一项是:()、是股份公司、来源于中文、是一家休闲会所、是一家福利机构我地答案:下面哪一位是中国国民党地创始人:()、康有为、孙中山、蒋介石、李大钊我地答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提出者是下面哪一位:()、孙中山、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我地答案:下面哪一项不是外来语:()、德莫克拉西赛恩斯、可口可乐、老子、奔驰我地答案:《菊花与刀》一书是作者采用推理地方式来完成地.()我地答案:×世纪世界史导言(三)已完成长时段理论是下面哪一学派地理论:()、年鉴学派、辩证学派、维新学派、以上都不是我地答案:“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是下面哪一位地观点:()、罗素、马克思、康德、克罗齐我地答案:《俄国与欧洲》一书中将世界划分为多少个文明区域:()、、、、我地答案:《叙述地复兴》地作者是下面哪一个国家地:()、法国、英国、德国、美国我地答案:下面哪一项是希腊语“”地含义:()、研究技能和通过研究获得地技能.、研究历史和通过研究获得地技能.、研究知识和通过研究获得地知识.、研究历史和通过研究获得地理论.我地答案:“从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是下面哪一位地历史哲学思想:()、黑格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我地答案:“马克思主义地历史观”属于下面哪一种世界史观:()、进步史观、唯物史观、堕落史观、循环史观我地答案:法国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地没落》中将世界分为个文明区域.()我地答案:×历史有两种划分方法:线和面.()我地答案:√世纪世界史导言(四)已完成哥伦布于下面哪一年发现新大陆:()、年、年、年、年我地答案:《白银资本》地作者是下面哪一位:()、列宁、贡德弗兰克、斯宾格勒、恩格斯我地答案:“亚细亚生产方式”地三要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中央集权、农村公社、国家领导、生产资料公有我地答案:卡夫丁大峡谷指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地答案:×基督教地历史观属于“堕落史观”.()我地答案:×地缘政治与朝鲜半岛(上)已完成《开罗宣言》发表于下面哪一年:()、年、年、年、年我地答案:地缘政治学萌芽于下面哪一时期:()、世界末、世界末、世纪末、以上都不对我地答案:“地缘政治学”理论不包括下面哪一项:()、国家有机体论、大陆腹地理论、海权论、以上都不是我地答案:下面哪一项不是“地缘政治学”地要素:()、民族劣根性、地缘政治因素、历史原因、国际政治原因我地答案:下面哪一国学者于年首次使用了“地缘政治学”这一名称:()、瑞士、瑞典、奥地利、德国我地答案:美国于年月在广岛扔下原子弹.()我地答案:×日本于年和朝鲜签订《日朝修好条规》.()我地答案:√地缘政治与朝鲜半岛(中)已完成东方冷战是以下面哪一个事件为开端地:()、柏林危机、朝鲜战争、芬兰战争、日俄战争我地答案:大韩民国于下面哪一年成立:()、年、年、年、年我地答案:下面哪一个企业不是韩国地:()、三星、、现代、联想我地答案:朝鲜战争爆发于下面哪一时间:()、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我地答案:日本与韩国于年建立外交关系.()我地答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地时间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地时间.()我地答案:×地缘政治与朝鲜半岛(下)已完成金日成刚接任朝鲜政权时向美国提出地三个要求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帮助朝鲜政权平稳过渡、提供经济援助、从韩国撤军、从中国撤军我地答案:朝韩双方于下面哪一年决定举行最高级会晤:()、年、年、年、年我地答案:珍宝岛事件发生于年月.()我地答案:√阿以冲突(上)已完成下面哪一项是“锡安主义”地中文意思:()、犹太现代主义、犹太复国主义、犹太古典主义、神国复辟主义我地答案:希伯来王国于公元前年分裂为几个王国:()、、、、我地答案:下面哪一项是“犹太人”地意思:()、王地继承人、王国地移民、聪明地王子、精明地商人我地答案:下面哪一项是“耶路撒冷”地意思:()、和平之城、战争之地、宗教之都、花开之时我地答案:希伯来人个部落于下面哪一时间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公元年、公元年、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我地答案: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西岸.()我地答案:×阿以冲突(下)已完成下面哪一项是中东和平战争地里程碑:()、年朝鲜战争、年朝鲜战争、年海湾战争、年海湾战争我地答案: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在下面哪一国举行:()、瑞典、瑞士、挪威、芬兰我地答案:下面哪一本著作正式拉开了犹太复国主义地帷幕:()、《彼得大帝》、《犹太复国主义纲领》、《自由主义》、《自我解放》我地答案:“贝尔福宣言”发表于下面哪一年:()、年、年、年、年我地答案:“巴以和平协议”签字仪式是在下面哪一地举行地:()、中国中南海、俄罗斯克林姆林宫、美国白宫、以上都不对我地答案:第四次中东战争发生于年.()我地答案:√以色列版图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后缩小了一半.()我地答案:×巴尔干火药桶(上)已完成下面哪一项不是欧洲地三大半岛之一:()、比利牛斯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朝鲜半岛我地答案:有关巴尔干范围地三种说法,不包括下面哪一项:()、东亚说、核心说、东南欧说、六国说我地答案:下面哪一项是“巴尔干”地含义:()、高出盆地地地区、高出平原地地区、高出丘陵地地区、高出高原地地区我地答案:南斯拉夫于下面哪一年获得解放:()、年月、年月、年月、年月我地答案:“萨拉热窝事件”地背景是罗马帝国暴发革命.()我地答案:×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发生于年至年.()我地答案:√巴尔干火药桶(下)已完成科索沃于下面哪一年宣布独立:()、年、年、年、年我地答案:波黑地主要民族不包括下面哪一项:()、穆斯林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大和族我地答案:下面哪一项被称为“代顿协议”:()、《自由主义》、《波黑和平协议》、《巴以和平协议》、《犹太复国主义纲领》我地答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主要地三个民族不包括:()、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族、赛尔维亚族、克罗帝亚族我地答案:南斯拉夫联邦由下面哪两个地方构成:()、塞尔维亚;黑山、塞尔维亚;白山、拉脱维亚;黑山、拉脱维亚;白山我地答案:塞尔维亚是属于科索沃地一个自治省.()我地答案:×波黑于年月日宣布独立,内战即刻暴发.()我地答案:√印巴冲突已完成下面哪一位被称为印度地“国父”:()、列宁、马克思、希特勒、甘地我地答案:甘地主义强调地四项原则不包括下面哪一项:()、合作原则、战争原则、道德原则、平等原则我地答案:下面哪一位被称为巴基斯坦地“国父”:()、默罕默德·阿里·真纳、甘地、斯大林、马克思我地答案:甘地主义中地统一印度地三个基本阶梯不包括下面哪一项:()、语言文字、民族感情、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我地答案:下面哪一项被称为“蒙巴顿方案”:()、《印度独立法案》、《印尼独立法案》、《巴以和平协议》、《代顿协议》我地答案:民族主义地宗教政治哲学是甘地主义地主要内容之一.()我地答案:√巴基斯坦民族主义共和国于年成立,真纳地建国理想终于得到实现.()我地答案:×美国在“三对矛盾”中发展壮大(一)已完成美国于下面哪一年通过了“联邦储备法”:()、年、年、年、年我地答案:了解历史地几个层面不包括下面哪一项:()、历史过程、文明过程、文化运动、领袖精神我地答案:“完善‘希尔曼法’,限制垄断资本主义”是下面哪一位美国总统上任后采取地政策:()、罗斯福、里根、林肯、克林顿我地答案:下面哪一项是罗斯福改革地意义:()、禁止贪污、发挥政府智能、形成垄断、以上都是我地答案:“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总统里根颁布地.()我地答案:×《工业区位论》地作者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我地答案:√美国在“三对矛盾”中发展壮大(二)已完成下面哪一项是美国宪法地两个特点:()、稳固性;适应性、稳固性;文明性、国际性;适应性、文明性;适应性我地答案:西方国家地政府组织形式主要有下面哪两种:()、议会内阁制;独裁制、民主制;内阁制、议会内阁制;总统制、总统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我地答案:“嬉皮士”一词是在下面哪一个国家出现地:()、德国、中国。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3讲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3讲

第3讲 局部战争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考点清单] 1.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中东战争;(3)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一、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朝鲜战争(1)背景:二战后初期,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两个国家。

南北政府之间不断发生矛盾和冲突。

(2)经过⎩⎪⎨⎪⎧①爆发:1950年6月。

②扩展:美国操纵“联合国军”直接干涉朝鲜战争。

③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

④结束:1953年7月,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2.越南战争(1)背景⎩⎪⎨⎪⎧①二战后,越南独立以后开展抗法战争。

②美国扶植傀儡政权,越南分裂局面正式形成。

(2)经过⎩⎪⎨⎪⎧①爆发:1961~1964年“特种战争”。

②发展:1965年,美国将侵越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

(3)结果:越南取得胜利,美国从越南撤军。

3.中东战争(1)原因: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2)含义:1948~1982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5次战争,统称为中东战争。

(3)核心问题:巴勒斯坦问题。

(4)艰难的和平之路⎩⎪⎪⎨⎪⎪⎧①1991年10月,阿以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和谈。

②1993年,巴以双方签署了《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原 则宣言》。

③1994年约旦和以色列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④2000年9月,以色列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阿克 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流血冲突,巴以和平进程 陷入僵局。

关键点拨 中东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不仅包括了民族间的纠纷,也包含着领土问题,同时还存在着石油问题以及少数大国的利益,这些都决定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特别是大国的插手就更注定了中东问题解决的艰难性。

4.印巴战争(1)根源:1947年6月,英国的蒙巴顿方案将印度按宗教信仰分为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

(2)原因⎩⎪⎨⎪⎧①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 《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 采纳了 “多数方案”。 阿拉伯国家:11203平方公里, 43% 犹太国家:14942平方公里。
1948年5月14日英国委任统治宣告结束 当天下午4点,犹太建国全国委员会宣布以色列国成立,并 发表了独立宣言。
——伊扎克·拉宾
“我一直相信,绝大多数人是要和平的,并准备 为此付出代价。只有和平才能解决以色列面临的各 种问题。” ——拉宾
“ 我之所以枪杀拉宾,是因为他想把我们的国家 拱手让给阿拉伯人……拉宾是个罪人,是以色列民 族的叛徒。由于他的政策,一个巴勒斯坦国正在建 立起来……正是由于拉宾释放了一批巴勒斯坦囚 犯,没过几天,我们的同胞就被这些人杀害了。” ——拉米尔
1882年,俄国犹太人列奥· 平斯克撰写《自我解放》 正式拉开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帷幕。 1897年 在赫茨尔领导下, 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者 大会在瑞士的巴塞尔举行 通过《犹太复国主义纲领》
1917年11月2日 = 致罗斯柴尔德的信
‚贝尔福宣言‛
1922年 国际联盟决议 巴勒斯坦 英国“委任统治地” 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 1917年“贝尔福宣言”发表前巴勒斯坦的犹太居民为5万人 但是至1939年,这一数字为44.5万人。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矛盾随之日趋激化。
拉宾和拉米尔同时在镜头中出现

纪念伊扎克·拉宾遇刺11周年
“他看起来像一个夜间被强拉去观看歌剧的体育迷,而 不像个和平的缔造者。他仿佛不愿人们看见他在鼓掌,因为以 色列与巴解组织纷争几十年的痛苦太深了。”
——— “路透社”
“……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 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我 们和你们一样,是正常的人,是想建造房屋,种植树林,谈情 说爱以及与你们一起生活的人。我们今天正给和平一次机会, 并且再对你们说:够了,让我们祈祷吧,当我们可以说‘永别 了,武器’那一天,和平的日子就来临了。‛
“历史是最富有哲理的教科书‛ 名词解释:‚迦南‛ 哈比鲁(Habiru) 希伯来(Hebrew) 闪族 ‚越河者‛ 腓尼基人 巴勒斯坦 (“历史学之父” 希罗多德 《历史》
历史变迁关键词 公元前18世纪 法老 摩西 公元前13世纪中叶 《圣经·出埃及记》
两大部落联盟 以色列(北) 犹大(南)
公元前1028年 希伯来人12个部落联合建立了希伯来王国 历任国王 第一任国王扫罗 (Saul) 第二任国王大卫 (David) 第三任国王所罗门(Solomon) 主要功绩 联合 统一 定都 筑城 修建圣殿
公元7世纪 伊斯兰教在中东兴起 穆斯林进入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开始形成
亨利· 卡坦: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
“犹太人‛(‚亡国的遗民‛)两大流向 一、东欧和中欧,即俄国、德国和波兰等,形成‚阿什肯纳兹‛ (the Ashknazim) 二、比利牛斯半岛,即西班牙、葡萄牙一带,形成‚赛法迪姆‛ (the Sephardim )
第三讲
“阿以冲突”和“巴以冲突”
——从“贝尔福宣言”到“巴勒斯坦建国”
本讲内容 一、阿以冲突的历史根源
二、从“阿以”冲突到“巴以”冲突
三、中东走向“和平”的曲折历程

阿以冲突的历史根源
地理位置: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是约旦河和死海以西一个 狭长地带,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扼两洋、三洲、四海,是一个 名副其实的交通要冲和战略枢纽。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果: 以色列的版图从1.4万多平方公里,扩大到2.07万平方公里, 占整个巴勒斯坦面积的80%以上,使98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成为
难民。联合国分治决议名存实亡。
2、第二次中东战争 (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6年10月-11月) 战争结果 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 以色列军队撤离西奈半岛
1947年4月28日 联合国大会召开专门讨论巴勒斯坦问题的特别会议 成立了由11个国家的代表组成的特别委员会。
1947年9月, 该委员会向联大提出 两个方案: 一、“多数方案”:将巴勒斯坦分成犹太和阿拉伯两个独立国家, 耶路撒冷由国际托管,这三个实体组成一个经济联盟。 二、“少数方案”,由印度等3个国家提出,反对分治,主张建立 阿拉伯犹太联邦,以耶路撒冷为首都。

从“阿以冲突”到“巴以冲突”
1、“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5日-1949年2月)
(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5日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等 5个阿拉伯国家的军队开进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自此,从“阿以冲突”到“巴以冲突”,中东地区始终弥散着火药味。
3、第三次中东战争 (又称六·五战争 1967年6月5日-6月10日) 战争结果 以色列新占领了65000多平方公里土地 (以后“以土地换和平”主要是要求以色列归还这部分土地)
4、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10月6日-10月下旬)
斋月战争)
(又称十月战争 赎罪日战争
战争影响(意义) 一、石油危机 二、中东阿以关系的里程碑
2、非斯方案 4、约旦和‚巴解‛联合行动方案
1990年海湾战争: 中东和平进程的里程碑 1991年10月30日 由美国总统布什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 倡议,中东和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 以色列和巴解组织代表在挪威首都奥斯陆 草签了秘密协议。
1993年8月20日
1993年9月13日 “巴以和平协议”签字仪式在美国白宫南草坪举行。
关键词:锡安(Zion)
锡安主义(zionism)
公元前928年
希伯来王国分裂为两个王国 北方为以色列王国 南方为犹大王国 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国所灭
公元前722年
公元前586年
犹大王国被新巴比伦王国
‚犹太人‛(Jews)
关键词: ‚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64年 公元135年
罗马帝国占领巴勒斯坦 最后一次对罗马帝国的起义失败 ‚希伯来人‛的历史宣告结束, ‚犹太人‛的历史正式开始。
今天,全世界犹太人通常被分为三类: 一类是‚阿什肯纳兹‛ 一类是‚赛法迪姆‛ 另一类是‚东方犹太人‛ (the Oriental Jews )
(英)查姆伯曼特著 《犹太人》
冯玮译:
(美)罗伯特·M·塞尔茨著 冯玮 赵立行 译: 《犹太的思想》
[以色列]阿巴· 埃班著 阎瑞松译:《犹太史》
东方犹太人(the Oriental Jews)的形成
5、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6月4日-9月中旬)
追溯历史: 1956年,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宣告成立。 1964年5月“法塔赫”等8个组织联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同年8月组建了巴勒斯坦解放军。
战争结果: “巴解” 丧失了主要阵地
三、中东走向‚和平‛的曲折历程
“巴勒斯坦在所有景色凄凉的地方中当首屈一指。‛ ‚巴勒斯坦是没有希望的,令人伤心的土地。‛ ———马克·吐温 1、里根方案 3、苏联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