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认证与单点登录解决方案(详细介绍了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

统一认证与单点登录解决方案(详细介绍了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
统一认证与单点登录解决方案(详细介绍了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

统一用户认证和单点登录解决方案

本文以某新闻单位多媒体数据库系统为例,提出建立企业用户认证中心,实现基于安全策略的统一用户管理、认证和单点登录,解决用户在同时使用多个应用系统时所遇到的重复登录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内部的应用系统越来越多。比如在媒体行业,常见的应用系统就有采编系统、排版系统、印刷系统、广告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网站发布系统等。由于这些系统互相独立,用户在使用每个应用系统之前都必须按照相应的系统身份进行登录,为此用户必须记住每一个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这给用户带来了不少麻烦。特别是随着系统的增多,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受到非法截获和破坏的可能性也会增大,安全性就会相应降低。针对于这种情况,统一用户认证、单点登录等概念应运而生,同时不断地被应用到企业应用系统中。

1 统一用户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般来说,每个应用系统都拥有独立的用户信息管理功能,用户信息的格式、命名与存储方式也多种多样。当用户需要使用多个应用系统时就会带来用户信息同步问题。用户信息同步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增加管理的成本。

例如,用户X需要同时使用A系统与B系统,就必须在A系统与B系统中都创建用户X,这样在A、B任一系统中用户X的信息更改后就必须同步至另一系统。如果用户X需要同时使用10个应用系统,用户信息在任何一个系统中做出更改后就必须同步至其他9个系统。用户同步时如果系统出现意外,还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因而同步用户的程序可能会非常复杂。

解决用户同步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建立统一用户管理系统(UUMS)。UUMS 统一存储所有应用系统的用户信息,应用系统对用户的相关操作全部通过UUMS 完成,而授权等操作则由各应用系统完成,即统一存储、分布授权。UUMS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1.用户信息规范命名、统一存储,用户ID全局惟一。用户ID犹如身份证,区分和标识了不同的个体。

2.UUMS向各应用系统提供用户属性列表,如姓名、电话、地址、邮件等属性,各应用系统可以选择本系统所需要的部分或全部属性。

3.应用系统对用户基本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请求由UUMS处理。

4.应用系统保留用户管理功能,如用户分组、用户授权等功能。

5.UUMS应具有完善的日志功能,详细记录各应用系统对UUMS的操作。

统一用户认证是以UUMS为基础,对所有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认证方式和认证策略,以识别用户身份的合法性。统一用户认证应支持以下几种认证方式:

1. 匿名认证方式: 用户不需要任何认证,可以匿名的方式登录系统。

2. 用户名/密码认证: 这是最基本的认证方式。

3. PKI/CA数字证书认证: 通过数字证书的方式认证用户的身份。

4. IP地址认证: 用户只能从指定的IP地址或者IP地址段访问系统。

5. 时间段认证: 用户只能在某个指定的时间段访问系统。

6. 访问次数认证: 累计用户的访问次数,使用户的访问次数在一定的数值范围之内。

以上认证方式应采用模块化设计,管理员可灵活地进行装载和卸载,同时还可按照用户的要求方便地扩展新的认证模块。

认证策略是指认证方式通过与、或、非等逻辑关系组合后的认证方式。管理员可以根据认证策略对认证方式进行增、删或组合,以满足各种认证的要求。比如,某集团用户多人共用一个账户,用户通过用户名密码访问系统,访问必须限制在某个IP地址段上。该认证策略可表示为: 用户名/密码“与”IP地址认证。

PKI/CA数字证书认证虽不常用,但却很有用,通常应用在安全级别要求较高的环境中。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即公钥基础设施是利用公钥理论和数字证书来确保系统信息安全的一种体系。

在公钥体制中,密钥成对生成,每对密钥由一个公钥和一个私钥组成,公钥公布于众,私钥为所用者私有。发送者利用接收者的公钥发送信息,称为数字加密,接收者利用自己的私钥解密; 发送者利用自己的私钥发送信息,称为数字签

名,接收者利用发送者的公钥解密。PKI通过使用数字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保证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不被非法授权者偷看)、完整性(不能被非法篡改)和有效性(数据不能被签发者否认)。

数字证书有时被称为数字身份证,数字证书是一段包含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公钥信息以及身份验证机构数字签名的数据。身份验证机构的数字签名可以确保证书信息的真实性。

完整的PKI系统应具有权威认证机构CA(Certificate Authority)、证书注册系统RA(Registration Authority)、密钥管理中心KMC(Key Manage Center)、证书发布查询系统和备份恢复系统。CA是PKI的核心,负责所有数字证书的签发和注销; RA接受用户的证书申请或证书注销、恢复等申请,并对其进行审核; KMC负责加密密钥的产生、存贮、管理、备份以及恢复; 证书发布查询系统通常采用OCSP(Online Certificate Status Protocol,在线证书状态协议)协议提供查询用户证书的服务,用来验证用户签名的合法性; 备份恢复系统负责数字证书、密钥和系统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2 单点登录

单点登录(SSO,Single Sign-on)是一种方便用户访问多个系统的技术,用户只需在登录时进行一次注册,就可以在多个系统间自由穿梭,不必重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确定身份。单点登录的实质就是安全上下文(Security Context)或凭证(Credential)在多个应用系统之间的传递或共享。当用户登录系统时,客户端软件根据用户的凭证(例如用户名和密码)为用户建立一个安全上下文,安全上下文包含用于验证用户的安全信息,系统用这个安全上下文和安全策略来判断用户是否具有访问系统资源的权限。遗憾的是J2EE规范并没有规定安全上下文的格式,因此不能在不同厂商的J2EE产品之间传递安全上下文。

图1 SSO原理示意图

目前业界已有很多产品支持SSO,如IBM的WebSphere和BEA的WebLogic,但各家SSO产品的实现方式也不尽相同。WebSphere通过Cookie记录认证信息,WebLogic则是通过Session共享认证信息。Cookie是一种客户端机制,它存储的内容主要包括: 名字、值、过期时间、路径和域,路径与域合在一起就构成了Cookie的作用范围,因此用Cookie方式可实现SSO,但域名必须相同; Session 是一种服务器端机制,当客户端访问服务器时,服务器为客户端创建一个惟一的SessionID,以使在整个交互过程中始终保持状态,而交互的信息则可由应用自行指定,因此用Session方式实现SSO,不能在多个浏览器之间实现单点登录,但却可以跨域。

实现SSO有无标准可寻?如何使业界产品之间、产品内部之间信息交互更标准、更安全呢?基于此目的,OASIS(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提出了SAML 解决方案(有关SAML的知识参看链接)。

用户认证中心实际上就是将以上所有功能、所有概念形成一个整体,为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用户认证和单点登录解决方案。一个完整的用户认证中心应具备以下功能:

1. 统一用户管理。实现用户信息的集中管理,并提供标准接口。

2. 统一认证。用户认证是集中统一的,支持PKI、用户名/密码、B/S和C/S 等多种身份认证方式。

3. 单点登录。支持不同域内多个应用系统间的单点登录。

用户认证中心提供了统一认证的功能,那么用户认证中心如何提供统一授权的功能呢?这就是授权管理中,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PMI。

PMI(Privilege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授权管理基础设施)的目标是向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授权管理服务,提供用户身份到应用授权的映射功能,提供与实际应用处理模式相对应的、与具体应用系统开发和管理无关的授权和访问控制机制,简化具体应用系统的开发与维护。PMI是属性证书(Attribute Certificate)、属性权威(Attribute Authority)、属性证书库等部件的集合体,用来实现权限和证书的产生、管理、存储、分发和撤销等功能。

PMI以资源管理为核心,对资源的访问控制权统一交由授权机构统一处理,即由资源的所有者来进行访问控制。同公钥基础设施PKI相比,两者主要区别在于: PKI证明用户是谁,而PMI证明这个用户有什么权限,能干什么,而且PMI 可以利用PKI为其提供身份认证。

2.1 单点登录通用设计模型

图2 统一用户认证与单点登录设计模型

图2是统一用户认证和单点登录通用设计模型,它由以下产品组成:

1. PKI体系: 包括CA服务器、RA服务器、KMC和OCSP服务器

2. AA管理服务器: 即认证(Authentication)和授权(Authorization)服务器,它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用户信息、认证和授权的管理。

3. UUMS模块: 为各应用系统提供UUMS接口。

4. SSO: 包括SSO代理和SSO服务器。SSO代理部署在各应用系统的服务器端,负责截获客户端的SSO请求,并转发给SSO服务器,如果转发的是OCSP 请求,则SSO服务器将其转发给OCSP服务器。在C/S方式中,SSO代理通常部署在客户端。

5. PMI: 包括PMI代理和PMI服务器。PMI代理部署在各应用系统的服务

器端,负责截获客户端的PMI请求,并转发给PMI服务器。

6. LDAP服务器: 统一存储用户信息、证书和授权信息。

为判断用户是否已经登录系统,SSO服务器需要存储一张用户会话(Session)表,以记录用户登录和登出的时间,SSO服务器通过检索会话表就能够知道用户的登录情况,该表通常存储在数据库中。AA系统提供了对会话的记录、监控和撤消等管理功能。为保证稳定与高效,SSO、PMI和OCSP可部署两套或多套应用,同时提供服务。

3 链接

3.1 SAML

SAML(Security Assertion Markup Language,安全性断言标记语言)是一种基于XML的框架,主要用于在各安全系统之间交换认证、授权和属性信息,它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SSO。在SAML框架下,无论用户使用哪种信任机制,只要满足SAML的接口、信息交互定义和流程规范,相互之间都可以无缝集成。SAML规范的完整框架及有关信息交互格式与协议使得现有的各种身份鉴别机制(PKI、Kerberos和口令)、各种授权机制(基于属性证书的PMI、ACL、Kerberos 的访问控制)通过使用统一接口实现跨信任域的互操作,便于分布式应用系统的信任和授权的统一管理。

SAML并不是一项新技术。确切地说,它是一种语言,是一种XML描述,目的是允许不同安全系统产生的信息进行交换。SAML规范由以下部分组成:

1. 断言与协议: 定义XML格式的断言的语法语义以及请求和响应协议。SMAL主要有三种断言: 身份认证断言、属性断言和访问授权断言。

2. 绑定与配置文件: 从SAML请求和响应消息到底层通信协议如SOAP或SMTP的映射。

3. 一致性规范: 一致性规范设置了一种基本标准,必须满足这一SAML标准的实现才能够称为一致性实现。这样有助于提高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4. 安全和保密的问题: SAML体系结构中的安全风险,具体而言就是SAML 如何应对这些风险以及无法解决的风险。

要注意的是,SAML并不是专为SSO设计,但它却为SSO的标准化提供了

可行的框架。

统一认证系统_设计方案

基础支撑平台

第一章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一、概述 建设方案单点登录系统采用基于Liberty规范的单点登录ID-SSO系统平台实现,为数字化校园平台用户提供安全的一站式登录认证服务。为平台用户以下主要功能: 为平台用户提供“一点认证,全网通行”和“一点退出,整体退出”的安全一站式登录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不影响平台用户正常业务系统使用。用户一次性身份认证之后,就可以享受所有授权范围内的服务,包括无缝的身份联盟、自动跨域、跨系统访问、整体退出等。 提供多种以及多级别的认证方式,包括支持用户名/密码认证、数字证书认证、动态口令认证等等,并且通过系统标准的可扩展认证接口(如支持JAAS),可以方便灵活地扩展以支持第三方认证,包括有登录界面的第三方认证,和无登录界面的第三方认证。 系统遵循自由联盟规范的Liberty Alliance Web-Based Authentication 标准和OASIS SAML规则,系统优点在于让高校不用淘汰现有的系统,无须进行用户信息数据大集中,便能够与其无缝集成,实现单点登录从而建立一个联盟化的网络,并且具有与未来的系统的高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为信息化平台用户带来更加方便、稳定、安全与灵活的网络环境。 单点登录场景如下图所示:

一次登录认证、自由访问授权范围内的服务 单点登录的应用,减轻了用户记住各种账号和密码的负担。通过单点登录,用户可以跨域访问各种授权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更有效的、更友好的服务;一次性认证减少了用户认证信息网络传输的频率,降低了被盗的可能性,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同时,基于联盟化单点登录系统具有标准化、开放性、良好的扩展性等优点,部署方便快捷。 二、系统技术规范 单点登录平台是基于国际联盟Liberty规范(简称“LA”)的联盟化单点登录统一认证平台。 Liberty规范是国际170多家政府结构、IT公司、大学组成的国际联盟组织针对Web 单点登录的问题提供了一套公开的、统一的身份联盟框架,为客户释放了使用专用系统、不兼容而且不向后兼容的协议的包袱。通过使用统一而又公开的 Liberty 规范,客户不再需要为部署多种专用系统和支持多种协议的集成复杂度和高成本而伤脑筋。 Liberty规范的联盟化单点登录SSO(Single Sign On)系统有以下特点: (1). 可以将现有的多种Web应用系统联盟起来,同时保障系统的独立性,提供单点 登录服务;

统一身份认证-CAS配置实现

一、背景描述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政府、企业、机构等不断增加基于Internet/Intranet 的业务系统,如各类网上申报系统,网上审批系统,OA 系统等。系统的业务性质,一般都要求实现用户管理、身份认证、授权等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而新系统的涌现,在与已有系统的集成或融合上,特别是针对相同的用户群,会带来以下的问题: 1、每个系统都开发各自的身份认证系统,这将造成资源的浪费,消耗开 发成本,并延缓开发进度; 2、多个身份认证系统会增加系统的管理工作成本; 3、用户需要记忆多个帐户和口令,使用极为不便,同时由于用户口令遗 忘而导致的支持费用不断上涨; 4、无法实现统一认证和授权,多个身份认证系统使安全策略必须逐个在 不同的系统内进行设置,因而造成修改策略的进度可能跟不上策略的变化; 5、无法统一分析用户的应用行为 因此,对于拥有多个业务系统应用需求的政府、企业或机构等,需要配置一套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以实现集中统一的身份认证,并减少信息化系统的成本。单点登录系统的目的就是为这样的应用系统提供集中统一的身份认证,实现“一点登录、多点漫游、即插即用、应用无关”的目标,方便用户使用。 二、CAS简介 CAS(Central Authentication Service),是耶鲁大学开发的单点登录系统(SSO,single sign-on),应用广泛,具有独立于平台的,易于理解,支持代理功能。CAS系统在各个大学如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剑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得到应用。Spring Framework的Acegi安全系统支持CAS,并提供了易于使用的方案。Acegi安全系统,是一个用于Spring Framework的安全框架,能够和目前流行的Web容器无缝集成。它使用了Spring的方式提供了安全和认证安全服务,包括使用Bean Context,拦截器和面向接口的编程方式。因此,Acegi 安全系统能够轻松地适用于复杂的安全需求。Acegi安全系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

统一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系统

统一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系统 使用说明

目录 第1章统一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系统 (3) 1.1 软件开发现状分析 (3) 1.2 功能定位、建设目标 (3) 1.3 系统优点 (4) 1.4 系统架构大局观 (4) 1.5物理结构图 (5) 1.6逻辑结构图 (5) 1.7 系统运行环境配置 (6) 第2章登录后台管理系统 (10) 2.1 请用"登录"不要"登陆" (10) 2.2 系统登录 (10) 第3章用户(账户)管理 (11) 3.1 申请用户(账户) (12) 3.2 用户(账户)审核 (14) 3.3 用户(账户)管理 (16) 3.4 分布式管理 (18) 第4章组织机构(部门)管理 (25) 4.1 大型业务系统 (26) 4.2 中小型业务系统 (27) 4.3 微型的业务系统 (28) 4.4 内外部组织机构 (29) 第5章角色(用户组)管理 (30) 第6章职员(员工)管理 (34) 6.1 职员(员工)管理 (34) 6.2 职员(员工)的排序顺序 (34) 6.3 职员(员工)与用户(账户)的关系 (35) 6.4 职员(员工)导出数据 (36) 6.5 职员(员工)离职处理 (37) 第7章内部通讯录 (39) 7.1 我的联系方式 (39) 7.2 内部通讯录 (40) 第8章即时通讯 (41) 8.1 发送消息 (41) 8.2 即时通讯 (43) 第9章数据字典(选项)管理 (1) 9.1 数据字典(选项)管理 (1) 9.2 数据字典(选项)明细管理 (3) 第10章系统日志管理 (4) 10.1 用户(账户)访问情况 (5) 10.2 按用户(账户)查询 (5) 10.3 按模块(菜单)查询 (6) 10.4 按日期查询 (7) 第11章模块(菜单)管理 (1) 第12章操作权限项管理 (1) 第13章用户权限管理 (4) 第14章序号(流水号)管理 (5) 第15章系统异常情况记录 (7) 第16章修改密码 (1) 第17章重新登录 (1) 第18章退出系统 (3)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讲解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设计方案 1)系统总体设计 为了加强对业务系统和办公室系统的安全控管,提高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我们设计了基于PKI/CA技术为基础架构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 1.1.设计思想 为实现构建针对人员帐户管理层面和应用层面的、全面完善的安全管控需要,我们将按照如下设计思想为设计并实施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内部建设基于PKI/CA技术为基础架构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通过集中证书管理、集中账户管理、集中授权管理、集中认证管理和集中审计管理等应用模块实现所提出的员工帐户统一、系统资源整合、应用数据共享和全面集中管控的核心目标。 提供现有统一门户系统,通过集成单点登录模块和调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服务,实现针对不同的用户登录,可以展示不同的内容。可以根据用户的关注点不同来为用户提供定制桌面的功能。 建立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通过使用唯一身份标识的数字证书即可登录所有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集成性。 提供基于LDAP目录服务的统一账户管理平台,通过LDAP中主、从账户的映射关系,进行应用系统级的访问控制和用户生命周期维护

管理功能。 用户证书保存在USB KEY中,保证证书和私钥的安全,并满足移动办公的安全需求。 1.2.平台介绍 以PKI/CA技术为核心,结合国内外先进的产品架构设计,实现集中的用户管理、证书管理、认证管理、授权管理和审计等功能,为多业务系统提供用户身份、系统资源、权限策略、审计日志等统一、安全、有效的配置和服务。 如图所示,统一信任管理平台各组件之间是松耦合关系,相互支撑又相互独立,具体功能如下: a)集中用户管理系统:完成各系统的用户信息整合,实现用户生 命周期的集中统一管理,并建立与各应用系统的同步机制,简 化用户及其账号的管理复杂度,降低系统管理的安全风险。

统一认证平台设计方案(XXXX互联网接入平台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XXXX互联网接入平台建设方案 为落实公司业务互联网化的发展规划,推动实现公司办公、管理等相关业务的互联网化和移动化,我部拟开展互联网接入平台系统的建设,建立互联网与公司部网络的唯一通道,在安全风险可监、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为公司员工提供更加顺畅、更为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满足公司员工利用PC、移动终端等客户端通过互联网灵活访问公司网业务系统的需求。 一、需求分析 (一)覆盖围 员工通过PC、移动终端等客户端能够访问公司办公网及交易网的相关业务系统。 (二)接入终端需求 1、PC终端 员工能够使用PC、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访问公司网系统,并确保员工PC终端自身的安全性不会影响到公司网的信息系统。 2、移动终端 员工能够使用基于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的移动终端,以企业APP的方式访问公司网系统,访问期间,移动终端系统的其他程序无法获取相关数据等信息。互联网接入平台能够对移动终端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和管理,不符合安全策的移动终端不允许接入部网络。

(三)多运营商接入需求 公司员工通过联通、电信、移动等多个运营商接入互联网访问公司部业务系统,因此互联网接入平台需支持上述各运营商,并能够选取最优访问路径以保障访问速度。 (四)身份认证及单点登录需求 由于互联网接入平台面向互联网开放,用户身份认证必须采取强身份认证方式,除需设置一定复杂度的登录口令外,必须支持RSA动态令牌认证,可扩展支持短信、数字证书、指纹等高强度认证方式。 互联网接入平台具备单点登录功能,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互联网接入平台将向用户开放其权限围的所有业务系统,且用户访问其中任何业务系统均不需要再次认证。对B/S、C/S、APP形态的业务系统均采用票据方式实现单点登录功能,不可使用密码代填的实现方式。 (五)安全防护需求 1、数据安全传输要求 PC终端、移动终端通过互联网访问公司部网络的数据需采取加密措施,防止公司相关数据的泄露。 2、边界访问控制 互联网接入平台应采取安全区域划分、访问控制、入侵检测/防御、APT检测/防御等安全防护措施,有效保障互联网接入平台后部的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讲解-共38页知识分享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讲解-共38页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设计方案 1)系统总体设计 为了加强对业务系统和办公室系统的安全控管,提高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我们设计了基于PKI/CA技术为基础架构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 1.1.设计思想 为实现构建针对人员帐户管理层面和应用层面的、全面完善的安全管控需要,我们将按照如下设计思想为设计并实施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内部建设基于PKI/CA技术为基础架构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通过集中证书管理、集中账户管理、集中授权管理、集中认证管理和集中审计管理等应用模块实现所提出的员工帐户统一、系统资源整合、应用数据共享和全面集中管控的核心目标。 提供现有统一门户系统,通过集成单点登录模块和调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服务,实现针对不同的用户登录,可以展示不同的内容。可以根据用户的关注点不同来为用户提供定制桌面的功能。 建立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通过使用唯一身份标识的数字证书即可登录所有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集成性。

提供基于LDAP目录服务的统一账户管理平台,通过LDAP中主、从账户的映射关系,进行应用系统级的访问控制和用户生命周期维护管理功能。 用户证书保存在USB KEY中,保证证书和私钥的安全,并满足移动办公的安全需求。 1.2.平台介绍 以PKI/CA技术为核心,结合国内外先进的产品架构设计,实现集中的用户管理、证书管理、认证管理、授权管理和审计等功能,为多业务系统提供用户身份、系统资源、权限策略、审计日志等统一、安全、有效的配置和服务。 如图所示,统一信任管理平台各组件之间是松耦合关系,相互支撑又相互独立,具体功能如下: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技术方案

智慧海事一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目录...................................................................................................................................................... I 1.总体设计 (2) 1.1设计原则 (2) 1.2设计目标 (3) 1.3设计实现 (3) 1.4系统部署 (4) 2.方案产品介绍 (6) 2.1统一认证管理系统 (6) 2.1.1系统详细架构设计 (6) 2.1.2身份认证服务设计 (7) 2.1.3授权管理服务设计 (10) 2.1.4单点登录服务设计 (13) 2.1.5身份信息共享与同步设计 (15) 2.1.6后台管理设计 (19) 2.1.7安全审计设计 (21) 2.1.8业务系统接入设计 (23) 2.2数字证书认证系统 (23) 2.2.1产品介绍 (23) 2.2.2系统框架 (24) 2.2.3软件功能清单 (25) 2.2.4技术标准 (26) 3.数字证书运行服务方案 (28) 3.1运行服务体系 (28) 3.2证书服务方案 (29) 3.2.1证书服务方案概述 (29) 3.2.2服务交付方案 (30) 3.2.3服务支持方案 (36) 3.3CA基础设施运维方案 (38) 3.3.1运维方案概述 (38) 3.3.2CA系统运行管理 (38) 3.3.3CA系统访问管理 (39) 3.3.4业务可持续性管理 (39) 3.3.5CA审计 (39)

网络统一身份认证计费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综合

XXXX学院网络统一身份认证计费管理系 统建设方案 2016年03月 目录 一.计费系统设计规划 (2) 二.方案建设目标 (2) 三.总体方案 (3) 1.方案设计 (3) A.方案(串连网关方式) (3) B.方案(旁路方式+BRAS,BRAS产品) (4) 四.认证计费管理系统与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的融合 (8) 4.1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的融合 (8) 4.2一卡通系统的融合 (9) 4.3用户门户系统的融合 (9) 五.认证计费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9) 六.用户案例 (14) 6.1清华大学案例介绍 (14) 6.2成功案例-部分高校 (16) 6.3系统稳定运行用户证明 (16) 七.实施方案 (16)

7.1实施前准备工作 (16) 7.2认证计费系统安装 (16) 7.3实施割接前测试工作 (16) 7.4实施中割接、割接后测试工作 (17) 一.计费系统设计规划 XXXX技术学院整体用户规模设计容量为10000用户,同时在线用户规模为5000人,具有多个出口线路;网络特点呈现高带宽,高用户,多种接入方式使用人群,并且在未来还会以多种网络架构存在(有线,无线)。因此安全认证管理计费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系统性能满足出口带宽容量,同时也必须能满足复杂的接入模式,多种灵活的控制计费策略。 在充分满足IPv4用户的认证计费需求的前提下,设计要考虑对实现IPv6+IPv4双栈认证计费及日志采集等功能需求,同时还需要满足无线和有线认证的融合统一认证管理模式;目前学校已经使用一卡通系统,安全认证计费管理系统必须和一卡通系统实现对接,能支持未来的数字化校园,能够融合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有线网和无线网是实现账户统一,避免一个用户需要多账户登录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情况,并可通过上网账户认证实现与校园门户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平滑对接,实现用户账号的同步关联。 二.方案建设目标 针对目前学校对于用户认证计费系统的需求,通过安全认证网络管理计费系统,搭建一套包括用户接入、认证、计费及用户管理的综合平台,为校园网提供功能完善、可靠和高性能适合的宽带接入管理计费解

统一认证平台的设计方案(XXXX互联网接入平台建设方案)

XXXX互联网接入平台建设方案为落实公司业务互联网化的发展规划,推动实现公司办公、管理等相关业务的互联网化和移动化,我部拟开展互联网接入平台系统的建设,建立互联网和公司内部网络的唯一通道,在安全风险可监、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为公司员工提供更加顺畅、更为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满足公司员工利用PC、移动终端等客户端通过互联网灵活访问公司内网业务系统的需求。 一、需求分析 (一)覆盖范围 员工通过PC、移动终端等客户端能够访问公司办公网及交易网内的相关业务系统。 (二)接入终端需求 1、PC终端 员工能够使用PC、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访问公司内网系统,并确保员工PC终端自身的安全性不会影响到公司内网的信息系统。 2、移动终端 员工能够使用基于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的移动终端,以企业APP的方式访问公司内网系统,访问期间,移动终端系统的其他程序无法获取相关数据等信息。互联网接入平台能够对移动终端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和管理,不符合安全策的移动终端不允许接入内部网络。 (三)多运营商接入需求

公司员工通过联通、电信、移动等多个运营商接入互联网访问公司内部业务系统,因此互联网接入平台需支持上述各运营商,并能够选取最优访问路径以保障访问速度。 (四)身份认证及单点登录需求 由于互联网接入平台面向互联网开放,用户身份认证必须采取强身份认证方式,除需设置一定复杂度的登录口令外,必须支持RSA动态令牌认证,可扩展支持短信、数字证书、指纹等高强度认证方式。 互联网接入平台具备单点登录功能,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互联网接入平台将向用户开放其权限范围内的所有业务系统,且用户访问其中任何业务系统均不需要再次认证。对B/S、C/S、APP 形态的业务系统均采用票据方式实现单点登录功能,不可使用密码代填的实现方式。 (五)安全防护需求 1、数据安全传输要求 PC终端、移动终端通过互联网访问公司内部网络的数据需采取加密措施,防止公司相关数据的泄露。 2、边界访问控制 互联网接入平台应采取安全区域划分、访问控制、入侵检测/防御、APT检测/防御等安全防护措施,有效保障互联网接入平台后部的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二、方案设计

身份认证系统常见问题解答

身份认证系统常见问题解答

目录 一、申请证书的问题1 1.如何申请证书 (1) 2.何时需要重新申请自己的数字证书? (6) 3.如何重新申请证书? (6) 4.如何在本机查看已经申请的数字证书? (8) 二、进行“数据报送”时的问题9 1.为什么点击“数据报送”时未弹出“客户身份验证”窗口,直接提示“该页无 法显示”? (9) 2.在弹出的“客户身份验证”框中点击本企业的用户证书名并确定后,出现 “该页无法显示”? (12) 3.进行数据报送时,选择证书提交后系统提示“证书已过期”或“您的证书即 将到期”,怎么办? (13) 4.进行数据报送时,弹出的“客户身份验证”窗口没有证书,怎么办? .. 13

5.选择证书后,提示“该证书与用户名不匹配”,怎么办? (13) 6.为什么弹出的认证窗口与常见的不同? (13) 三、废除证书时的问题14 1.什么情况下需要废除证书? (14) 2.如何废除证书? (14) 四、其它问题15 1.如果我想更换我的PC机,是否还能连到直报系统? (15) 2.如何从浏览器中导入、导出个人证书? (16) 3.请确认您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时间是当前时间 (16)

1.如何申请证书 进入证书在线服务系统的用户,将会看到如图1的界面,请首先阅读注意事项和证书申请步骤。 图1 初次登录系统报送数据的用户,请根据“用户证书申请步骤”进行证书的安装。 第一步安装配置工具 点击图1页面上的“根证书及配置工具”,如图2:

图2 弹出“文件下载”确认对话框,弹出“文件下载”提示,如图3。 图3 点击“保存”按钮后,将“根证书及客户端配置工具”保存到本地计算机桌面,如图4

统一用户管理系统

1.详细需求 1.1 业务需求 统一用户管理平台是一个高性能、易管控的用户和权限数据集成平台,能够统一管理企业中各个信息系统的组织信息和用户信息,能够实现单点登录,简化用户的登录过程,同时提供集中便捷的身份管理、资源管理、安全认证和审计管理,能够实现各个系统的独立的权限注册,配置不同的业务域,独立的业务组织体系模型,并且对于不同权限级别的用户和管理员都有不同的系统功能和数据访问范畴,以满足用户对信息系统使用的方便性和安全管理的要求,最终实现异构系统的有机整合。在系统集成的过程中,借助其强大的系统管控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权限人员数据的规范化、数据同步自动化、系统访问可控化、权限管理统一化和监控审计可视化。 1.2 系统功能需求 1.2.1 统一用户管理 建立一套集中的用户信息库,利用同步接口提供的功能,把所有的系统用户进行统一存放,系统管理员在一个平台上统一管理用户在各个系统中的账号和密码。形成一套全局用户库,统一管理,作为企业内所有IT应用的用户源。在人员离职、岗位变动时,只需在管理中心一处更改,即可限制其访问权限,消除对后台系统非法访问的威胁。方便了用户管理,也防止过期的用户身份信息未及时删除带来的安全风险。系统支持分级授权。 1.2.2 用户身份认证 遵循W3C的业界标准,在单点登录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基于域管理的身份认证服务构件,自主开发的系统能够使用该服务进行认证,同时提供多种认证方式,能实现双因素认证。采用LDAP(轻量目录访问协议,一个开放的目录服务标准)来建构统一用户信息数据库。LDAP已成为未来身份认证和身份管理的标准,具有很好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基于LDAP可以搭建一个统一身份认证和管理框架,并提供开发接口给各应用系统,为应用系统的后续开发提供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标准。实现多种身份认证方式,支持LDAP、JDBC、WebService、Radius、Openid等多种身份认证方式。

统一身份认证与单点登录系统建设方案

福建省公安公众服务平台 统一身份认证及单点登录系统建设方案 福建公安公众服务平台建设是我省公安机关“三大战役”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平台目前已经涵盖了公安厅公安门户网 站及网站群、涵盖了5+N服务大厅、政民互动等子系统;按照规划,平台还必须进一步拓展便民服务大厅增加服务项目,电子监察、微博监管等系统功能,实现集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互动交流、监督评议 功能为一体的全省公安机关新型公众服务平台。平台涵盖的子系统众多,如每个子系统都用自己的身份认证模块,将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使平台更加方便易用,解决各子系统彼此孤立的问题,平台 必须增加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权限管理及单点登录功能。 一、建设目标 通过系统的建设解决平台用户在访问各子系统时账户、密码不统一的问题,为用户提供平台的统一入口及功能菜单;使平台更加简便易用,实现“一处登录、全网漫游”。同时,加强平台的用户资料、授权控制、安全审计方面的管理,确保用户实名注册使用,避免给群 众带来安全风险;实现平台各子系统之间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互联 互通、上下联动;达到全省公安机关在线服务集成化、专业化的目标。 二、规划建议 统一身份认证及单点登录系统是福建公安公众服务平台的核心 基础系统;它将统一平台的以下服务功能: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身份 认证、统一授权、统一注册、统一登录、统一安全审计等功能。系统 将通过标准接口(WebService接口或客户端jar包或dll动态链接库)向各子系统提供上述各类服务;各业务子系统只要参照说明文档,做适当集成改造,即可与系统对接,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及单点登录, 实现用户资源的共享,简化用户的操作。

统一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系统

` 统一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系统 使用说明

目录 第1章统一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系统 (3) 1.1 软件开发现状分析 (3) 1.2 功能定位、建设目标 (3) 1.3 系统优点 (4) 1.4 系统架构大局观 (4) 1.5物理结构图 (5) 1.6逻辑结构图 (5) 1.7 系统运行环境配置 (6) 第2章登录后台管理系统 (10) 2.1 请用"登录"不要"登陆" (10) 2.2 系统登录 (10) 第3章用户(账户)管理 (11) 3.1 申请用户(账户) (12) 3.2 用户(账户)审核 (14) 3.3 用户(账户)管理 (15) 3.4 分布式管理 (18) 第4章组织机构(部门)管理 (25) 4.1 大型业务系统 (26) 4.2 中小型业务系统 (26) 4.3 微型的业务系统 (27) 4.4 外部组织机构 (28) 第5章角色(用户组)管理 (29) 第6章职员(员工)管理 (32) 6.1 职员(员工)管理 (32) 6.2 职员(员工)的排序顺序 (32) 6.3 职员(员工)与用户(账户)的关系 (33) 6.4 职员(员工)导出数据 (34) 6.5 职员(员工)离职处理 (35) 第7章部通讯录 (37) 7.1 我的联系方式 (37) 7.2 部通讯录 (38) 第8章即时通讯 (39) 8.1 发送消息 (39) 8.2 即时通讯 (41) 第9章数据字典(选项)管理 (1) 9.1 数据字典(选项)管理 (1) 9.2 数据字典(选项)明细管理 (3) 第10章系统日志管理 (4) 10.1 用户(账户)访问情况 (4) 10.2 按用户(账户)查询 (5) 10.3 按模块(菜单)查询 (6) 10.4 按日期查询 (7) 第11章模块(菜单)管理 (1) 第12章操作权限项管理 (1) 第13章用户权限管理 (4) 第14章序号(流水号)管理 (5) 第15章系统异常情况记录 (7) 第16章修改密码 (1) 第17章重新登录 (1) 第18章退出系统 (3)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1.1.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对应用系统的使用者进行统一管理。实现统一登陆,避免每个人需要记住不同应用系统的登陆信息,包含数字证书、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系统。 通过综合管理系统集成,实现公文交换的在线电子签章、签名。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和SSL VPN、WEB SSL VPN进行身份认证集成。 2. 技术要求 ?基于J2EE实现,支持JAAS规范的认证方式扩展 ?认证过程支持HTTPS,以保障认证过程本身的安全性 ?支持跨域的应用单点登陆 ?支持J2EE和.NET平台的应用单点登陆 ?提供统一的登陆页面确保用户体验一致 ?性能要求:50并发认证不超过3秒 ?支持联合发文:支持在Office中加盖多个电子印章,同时保证先前加 盖的印章保持有效,从而满足多个单位联合发文的要求。 ?支持联合审批:支持在Office或者网页(表单)中对选定的可识别区 域内容进行电子签名,这样可以分别对不同人员的审批意见进行单独的电 子签名。 ? Office中批量盖章:支持两种批量签章方式: ?用户端批量盖章; ?服务器端批量盖章。 ?网页表单批量签章:WEB签章提供批量表单签章功能,不需要打开单个 表单签章,一次性直接完成指定批量表单签章操作,打开某一表单时,能 正常显示签章,并验证表单完整性。 ?提供相应二次开发数据接口:与应用系统集成使用,可以控制用户只能 在应用系统中签章,不能单独在WORD/EXCEL中签章,确保只有具有权限的人才可以签章,方便二次开发。 ?满足多种应用需求:电子签章客户端软件支持MS Office、WPS、永中 Office、Adobe PDF、AutoCAD等常用应用软件环境下签章,网页签章控件 或电子签章中间件则为几乎所有基于数据库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电子签

身份认证管理系统IDM设计

身份认证管理系统(IDM)设计 身份认证管理系统(IdentityManager,简称 IDM)将分散、重复的用户数字身份进行整合,提供标准身份信息读取和查询方式, 统一化管理数字身份的生命周期,统一企业内部身份安全策略管理和权限管理, 为应用系统与此基础平台提供标准的接口, 实现统一、安全、灵活、稳定和可扩展的企业级用户身份认证管理系统。 1 系统运行平台 1.1 体系架构 系统平台的搭建采用分层的架构模式,将系统在横向维度上切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负责相对比较单一的职责,然后通过上层对下层的依赖和调用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统一用户身份认证管理系统平台的定义,为其他子系统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机构管理、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用户工作平台等功能,其他子系统将没有私有的用户群、权限管理等。系统提供的功能包括:用户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单点登录、权限管理(用户权限、数据权限)、对外接口、数据备份、用户工作平台等。 2 系统建设目标 通过本系统的建设,主要达到以下的目标:系统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组织机构管理、身份认证、权限管理及用户工作台功能;统一的用户系统进行统一帐号创建、修改和删除,这使快速推出新的业务成为可能。公司将拥有一个提供用户全面集中管理的管理层,而不为每

个新的应用程序或服务建立分布的用户管理层。 公司各应用的用户通过一个全局唯一的用户标识及存储于服务器中的静态口令或其他方式,到认证服务器进行验证,如验证通过即可登录到公司信息门户中访问集成的各种应用;可以在系统中维护用户信息;能够根据其在公司的组织机构中的身份定制角色,根据角色分配不同的权限。 3 系统主要模块 本系统主要包含以下 5 大功能模块。① 系统设置模块:提供用户管理和组织架构管理功能。② 安全域模块:提供安全域管理和安全策略管理功能。③系统管理模块:提供资源类型定义、模块定义、角色管理、角色约束定义、用户权限管理、单次授权等功能。④ 系统工具:提供异常用户查询、导入导出工具、用户工作台、用户个人信息修改、用户注册审批、职能委托等功能。⑤ 系统日志模块:提供历史日志删除、当前登录用户、历史登录情况、用户操作日志等功能。 3.1 系统设置模块 ① 用户管理:主要用来记录用户相关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等,权限等是被分离出去的。提供用户的基本信息的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创建、修改、删除、冻结、激活等功能。系统增加或者删除一个用户则相应地增加或者删除一个用户的账户,每新增一个人员账户,赋予该账户一个初始化密码。要求存储用户数据时不仅支持 Oracle 数据库存储,同时支持 LDAP存储。以应对不同子系统的不同用户认证方式。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一、主要功能 1.统一身份识别; 2.要求开放性接口,提供源代码,扩展性强,便于后期与其他系统对接; 3.支持移动终端应用(兼容IOS系统、安卓系统;手机端、PAD端;) 4.教师基础信息库平台(按照教育信息化标准-JYT1001_教育管理基础代码实现) 5.学生基础信息库平台(按照教育信息化标准-JYT1001_教育管理基础代码实现) 二、系统说明 2.1单点登录:用户只需登录一次,即可通过单点登录系统(SSO)访问后台的多个应 用系统,无需重新登录后台的各个应用系统。后台应用系统的用户名和口令可以各不相同,并且实现单点登录时,后台应用系统无需任何修改。 2.2即插即用:通过简单的配置,无须用户修改任何现有B/S、即可使用。解决了当前 其他SSO解决方案实施困难的难题。 2.3多样的身份认证机制:同时支持基于PKI/CA数字证书和用户名/口令身份认证方式, 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 2.4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根据用户的角色和URL实现访问控制功能。基于Web界面管 理:系统所有管理功能都通过Web方式实现。网络管理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浏览器在任何地方进行远程访问管理。此外,可以使用HTTPS安全地进行管理。 三、系统设计要求 3.1业务功能架构 通过实施单点登录功能,使用户只需一次登录就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则去访问不同的应用系统,提高信息系统的易用性、安全性、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用户在异构系统(不同平台上建立不同应用服务器的业务系统),高速协同办公和企业知识管理功能。 单点登录系统能够与统一权限管理系统实现无缝结合,签发合法用户的权限票据,从而能够使合法用户进入其权限范围内的各应用系统,并完成符合其权限的操作。 单点登录系统同时可以采用基于数字证书的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对用户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和身份认证,并作为各应用系统的统一登录入口。单点登录系统在增加系统安全性、降低管理成本方面有突出作用,不仅规避密码安全风险,还简化用户认证的相关应用操作。 说明:CA安全基础设施可以采用自建方式,也可以选择第三方CA。 3.2具体包含以下主要功能模块: ①身份认证中心 ②存储用户目录:完成对用户身份、角色等信息的统一管理; ③授权和访问管理系统:用户的授权、角色分配;访问策略的定制和管理;用户授权信息 的自动同步;用户访问的实时监控、安全审计; ④身份认证服务:身份认证前置为应用系统提供安全认证服务接口,中转认证和访问请求; 身份认证服务完成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和角色的转换; ⑤访问控制服务:应用系统插件从应用系统获取单点登录所需的用户信息;用户单点登 录过程中,生成访问业务系统的请求,对敏感信息加密签名; ⑥CA中心及数字证书网上受理系统:用户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过程中所需证书的签发; 四、技术要求 4.1技术原理 基于数字证书的单点登录技术,使各信息资源和本防护系统站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过在各信息资源端安装访问控制代理中间件,和防护系统的认证服务器通信,利用系统提供的安全保障和信息服务,共享安全优势。 其原理如下: 1)每个信息资源配置一个访问代理,并为不同的代理分配不同的数字证书,用来保

操作系统登录身份认证

操作系统登录身份认证 信息安全问题是信息化系统建设必须考量的问题之一。从网络到应用,各种各样的安全保障机制随着安全的需要不断的更新着。各种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其所依赖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安全隐患可能会导致应用系统安全的失效。操作系统的安全涉及身份认证、边界防护、补丁更新、关闭没有使用的服务、数据加密、备份、不间断电源支持以及入侵检测等很多方面。其中,身份认证是取得系统管理权限的手段,一般使用比较普通的“用户名+口令”的方式登录,这种基于静态口令的登录认证存在很多的隐患,《2004年度全球密码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为了防止遗忘,50%的员工仍将他们的密码记录下来;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与别人共享密码;超过80%的员工有三个或更多密码;67%的被调查者用一个密码访问五个或五个以上的程序或系统,另有31%访问九个或更多程序或系统。 从安全角度考虑,我们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密码,不过,随着密码应用范围的增多,密码被忘记、丢失、偷听、窃取的几率也在增加。随着信息数据的增多和重要性加强,需要更好的技术来保证密码的安全。身份认证目前有很多种手段:一种是使用“用户名+口令”的静态口令方式,这是最原始、最不安全的身份确认方式,非常容易泄漏或被伪造;第二种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指纹、声音、手迹、虹膜等),该技术以人体唯一的生物特征为依据,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实现的技术复杂,实施成本昂贵;第三种是与PKI技术相结合的USB KEY,安全性较高,同样实现的技术复杂,实施成本昂贵;这里,我们采用基于电子令牌的身份认证体系来实现操作系统的身份认证。 令牌是产生动态口令的电子设备,动态口令具有一次性、动态性、随机性、不可复制、抗窃听、抗穷举等特点,安全性较高且实施成本较低。 PAM是 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 的缩写,可插入的认证模块,用于实现系统的认证机制,在Linux/UNIX它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了。它最大的优点是它的弹性和可扩充性. 你可以随意修改认证机制, 按你的实际需要来定制系统。 PAM的功能被分为四个部分: (1)authentication(认证) 提示口令输入并检查输入的口令,设置保密字如用户组或KERBEROS通行证。 (2)account(账号管理) 负责检查并确认是否可以进行认证(比如,帐户是否到期,用户此时此刻是否可以登入,等等)。 (3)session(对话管理) 用来做使用户使用其帐户前的初始化工作,如安装用户的HOME目录啦,使能用户的电子邮箱啦,等等。 (4)password(密码管理) 用来设置口令。 目录/etc/pam.d被用来配置所有的PAM应用程序,其中有关于认证模块的定义,采用令牌动态口令认证后,认证模块由令牌认证系统(或认证模块)给出: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设方案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设方案 发布日期:2008-04-01 1.1 研发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已逐渐建立起多应用、多服务的IT 架构,在信息化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各信息系统面向不同管理方向,各有其对应的用户群体、技术架构、权限体系,限制了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信息孤岛。同时,每一个信息系统的用户拥有不同的角色(职能),需要操作不同的系统,难以对其需要和拥有的信息和操作进行综合处理,限制信息系统效率的发挥。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准备实施内网信息门户系统。其中统一身份管理系统是内网信息门户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统一身份管理将分散的用户和权限资源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统一身份管理的建设将帮助实现内网信息门户用户身份的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改变原有各业务系统中的分散式身份认证及授权管理,实现对用户的集中认证和授权管理,简化用户访问内部各系统的过程,使得用户只需要通过一次身份认证过程就可以访问具有相应权限的所有资源。 1.2 组成架构 汇信科技与SUN公司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汇信科技推出的统一身份认证解决方案基于SUN公司的Sun Java System Identity Manager和Sun Java System Access Manager以及Sun Java System Directory Server实现。主要包括受控层、统一访问控制系统(统一认证服务器)、统一身份管理系统(统一身份管理服务器)、目录服务器。 受控层位于各应用服务器前端,负责策略的判定和执行,提供AGENT和API两种部署方式。 统一认证服务器安装统一身份认证系统(AM),主要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和访问控制服务。 统一认证服务器安装统一身份管理系统(IM),主要实现身份配给、流程自动化、委任管理、密码同步和密码重置的自助服务。 目录服务器部署Sun Java System Directory Server,是整个系统的身份信息数据中心。 1.1 功能描述 1.1.1 实现“一次鉴权”(SSO) “一次鉴权(认证和授权)”是指建立统一的资源访问控制体系。用户采用不同的访问手段(如Intranet、PSTN、GPRS等)通过门户系统

Citrix统一认证平台登录操作手册1

Citrix统一认证平台登录操作手册 目录 一、登陆操作指导 (2) 二、密码修改指导 (4)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6) 1、插件问题 (6)

一、登陆操作指导 1、打开ie,输入网址:http://10.135.31.6,会出现如下界面(第一次登录会比较慢,请 耐心等待): 2、使用账号和密码登录。登录之后会出现如下界面: 注:第一次登录需要下载客户端插件(选中接收协议,然后点击下载,下载完毕后进行安装,安装速度稍慢,请耐心等待)。 3、安装完客户端插件后,登录界面会自动跳转至如下界面:

可以看到发布的程序和桌面列表,点击相应的图标即可打开应用或桌面。 其中: Linux、AIX等操作系统使用“secretCRT”方式登录; 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远程桌面”方式登录。 请前期不使用此远程登录方式登录服务器的用户转化远程登录方式。 (点击图标后会出现以下提示: 可选定路径,点击下载,下载完成后再打开,但下载的图标在成功打开并关闭远程后即消失。下载图标的作用:若登录不成功,可查询错误原因。

也可不点击下载,直接点击“打开”,会自动下载并出现下载完成的提示,关闭下载完成提示即可。 以后的操作和以往登录相同。 注:第一次使用速度会稍慢。) 4、退出时,需关闭打开的应用程序,然后点击注销退出登录界面。 二、密码修改指导 1、首先登陆http://10.135.31.6,见到如下界面: 2、输入账号密码进入如下界面(目前密码过期提示会在过前期1个周提醒,如果超过期限 不修改密码将无法登陆,此时只能找海尔DMS项目组(内线电话:1000)或者域管理员修改.)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功能描述

数字校园系列软件产品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功能白皮书

目录 1 产品概述............................................................. - 1 - 1.1 产品简介....................................................... - 1 - 1.2 应用范围....................................................... - 2 - 2 产品功能结构......................................................... - 2 - 3 产品功能............................................................. - 3 - 3.1 认证服务....................................................... - 3 - 3.1.1 用户集中管理............................................. - 3 - 3.1.2 认证服务................................................. - 3 - 3.2 授权服务....................................................... - 4 - 3.2.1 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 - 4 - 3.2.2 授权服务................................................. - 4 - 3.3 授权、认证接口................................................. - 4 - 3.4 审计服务....................................................... - 5 - 3.5 信息发布服务................................................... - 5 - 3.6 集成服务....................................................... - 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