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是一种古老的水果
苹果最早起源于哪里

苹果最早起源于哪里在拉丁语中苹果叫做“Malus”- “邪恶”。
圣经中苹果具有着迷惑人心的功效也是为什么人类被逐出伊甸园的“罪魁祸首”。
苹果的起源:亚洲苹果最初起源于中亚和西亚,但关于其起源仍有争论。
有人说是从哈萨克斯坦来德国的,有人说是中国新疆的。
苹果的文化与商业历史早在公元前100年,苹果就从远至亚洲的地方到达了中欧和北欧,并很快融入了当地的饮食习惯,因此迅速繁衍。
例如,对于古代凯尔特人来说,苹果象征着永生。
在辉煌的罗马帝国,苹果被视为权力的象征,被统治者握在左手里。
在当时不仅苹果的寓意非凡,其农业价值也不可忽视。
苹果在全世界水果产业地位排名前五。
在欧洲,德国是消耗苹果最多的国家(为什么我一点也不奇怪 ;-))。
不仅仅只有苹果中的维生素对身体健康“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s away”是一句非常古老并且众所周知的谚语。
中文的意思大概就是,有每天吃苹果习惯的人,很少需要看医生。
但是为什么呢?你要知道,苹果平均85%是水,但是剩下的15%却很厉害。
一个苹果含有约30种维生素,几乎同等数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最主要的有维生素原A(β-胡萝卜素等),维生素B1,B2和B6,富含维生素C和E,烟酸和叶酸。
将近70%的维生素位于苹果皮和临近的皮下果肉层。
所以建议大家吃苹果的时候不要削皮。
不仅是维生素,还有铁,镁,不饱和脂肪酸和其他有益于身体的成分在苹果皮中。
此外,苹果还含有纤维素和各种微量元素。
例如,果胶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解毒的作用。
同时,苹果还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从而起到抗癌的作用。
有科学研究表明,苹果的某些成分甚至可以抑制呼吸道疾病。
苹果中的果酸具有杀菌的作用,能有效抑制口腔细菌,辅助牙齿健康。
此外,定期适量摄入苹果可以帮助身体燃烧脂肪,促进减脂。
常见水果名字的由来

西瓜:别称:夏瓜、寒瓜、青门绿玉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认为西瓜并非源于中国,而是产自于非洲,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
另一种说法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相传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被发现,原名叫稀瓜,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苹果:别称:平安果,智慧果,严波,超凡子,天然子,苹婆,滔婆苹果原产欧洲中部、东南部,中亚西亚以及中国新疆。
在公元前三百年的欧洲,M.P.Cato 已记载了苹果的品种。
苹果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夏禹所吃的“紫柰”,就是红苹果,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
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起初写作“频婆”,而“频婆”又有过“平波”、“平坡”等同音异写。
桃子:中国是桃树的故乡。
公元前十世纪左右,《诗经·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淆”的句子。
近代中国考古学家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六七千年前的野生桃核。
三千年前的中国,在北方一个宁静的小山村里住着几户人家。
山顶生活着一位勇敢,勤劳的男青年,他叫洮子,因为热心助人深得村民的喜爱。
在山腰住着位叫小美的姑娘,她聪慧美丽而又能歌善舞。
洮子一直将小美当作自己的妹妹,时常去找她聊天唱歌。
他们俩人在一起时总充满了欢声笑语,渐渐的他俩相爱了。
他们俩的爱情悄然而至,滋润着两人的心田。
可是小美知道自己是玉帝的花仙子,不久就会飞升化仙。
她深深的爱着洮子,怕自己的离去会打乱洮子的生活,刺伤洮子的心。
于是一天,她冷冰冰的告诉洮子:”其实我爱的是非常坚强的男人,你控制不住情感就证明你不够坚强!什么时侯你坚强起来了,能将对我的情感压抑住了,才会被我所爱”。
此后,小美就不再与洮子相见了。
小美说的话深深的印在了洮子的心间,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爱小美,小美会不喜欢自己。
忍住不爱小美,也会失去小美。
他的心时而沸腾时而冰冷,他的脸失去了血色,他的心开始变的僵硬。
介绍水果作文(15篇)精选范文

介绍水果作文(15篇)世界上有很多水果,如:橘子,西瓜,菠萝,水蜜桃等。
但是在众多的水果中我最喜欢的还属苹果了。
苹果的外形圆圆的,上面和下面有点凹,长长的柄,真像一个鼓鼓的皮球。
她那鲜红的外衣,真像一个小姑娘害羞的脸蛋。
看着她那鲜红的外衣与圆圆的外形,真让人垂涎欲滴。
忍不住马上咬一口,尝尝那新鲜的味道。
说起苹果的味道好吃极了。
把苹果洗净,轻轻拿起苹果一咬,一股甘甜的味道在嘴里上窜下跳。
甜甜的滋味使心中充满快乐。
不仅如此,苹果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呢!苹果可以帮我们降低胆固醇含量,增加胆汁分泌和胆汁酸功能,可以防止胆固醇沉淀在胆汁中形成胆结石。
而且苹果还有“记忆果〞和“智慧果〞的美称。
;苹果的维生素含量很高,它含有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与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含有微量元素锌,钙,磷,铁,钾等。
非常适合于婴幼儿,老人与病人食用。
记得有一次,妈妈买回一些苹果,有客人来,我便洗了几个来招待客人,刚好剩两个没人吃,怎么办呢?看着看着,我忍不住想把它吃了,说着,咬了一口。
心想:都咬了,反正也没人吃了,不如把它给吃了。
吃完后,还想吃,又拿了俩来吃。
直到吃不下了,才没吃,到了晚上,因为吃太多,都没睡好。
这就是喜欢吃苹果的我,你喜欢吃苹果吗?大家好,我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苹果小姐。
我有很多很多的好朋友,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是我太美丽了,“哈哈〞。
首先应该先说谁呢?啊!什么东西呀,好好好臭。
小朋友们,你猜出来了吗?对,就是那个像刺猬的水果——榴莲。
他穿着一身金黄的盔甲,是用来保护自己的,要是你去动他,你有可能会受伤。
轻轻一拍,就会看见有好几块榴莲肉,肉是黄色的,可是吃起来是无比的美味。
葡萄是水果中很胆小的,每一次看到都是一串一串的,像一串串漂亮的珍珠,他的皮是紫色的,可是他里面的肉是绿色的,吃起来可是又甜又酸的,里面的仔很小,不过他可以种美味的葡萄呢。
下面可是要说草莓妹妹了!他个子不是很高,身体形状像三角形,脸蛋就像石榴一样红艳艳又美丽。
关于种植的故事

关于种植的故事
关于种植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故事: 神农尝百草: 神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农业神,他为了寻找适合人类种植的植物,亲自尝试百草,并最终发现了粮食作物和草药。
种植禾苗: 在古代中国的《尚书》中,有一篇名为《大禹谟》的文章,讲述了大禹在治水过程中,种植禾苗的故事。
这个故事象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的发展。
种植葡萄: 葡萄是一种古老的水果,据说起源于地中海地区。
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葡萄被广泛用于酿酒和食品制作。
后来,葡萄种植技术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
种植苹果: 苹果是一种受欢迎的水果,其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左右。
在中世纪欧洲,苹果成为重要的贸易商品,并促进了果树的种植和品种改良。
这些故事反映了人类种植作物的历史和文化,也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记载苹果的古书

记载苹果的古书摘要:一、引言二、苹果的起源与历史1.古代苹果的记载2.苹果的传播与驯化三、苹果的文化意义1.苹果在宗教和文化中的象征2.苹果与名人、名著的联系四、现代苹果产业的发展1.我国苹果产业的现状2.苹果种植技术的改进3.苹果的营养价值和健康作用五、结语正文:一、引言苹果,作为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的水果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古至今,苹果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带您了解苹果的古书记载,以及其在历史、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演变。
二、苹果的起源与历史1.古代苹果的记载苹果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这些古老的文明中,苹果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被用于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
在古希腊神话中,苹果被认为是爱与美的女神阿芙罗狄忒的圣果。
而在古罗马神话中,丰收之神丰收被认为是苹果树的保护神。
2.苹果的传播与驯化随着文明的交流与传播,苹果逐渐被引入到欧洲其他地区,如法国、德国等。
公元16 世纪,苹果被引入到美洲大陆。
经过长期的驯化和选育,苹果品种不断丰富,口感和品质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三、苹果的文化意义1.苹果在宗教和文化中的象征在许多宗教和文化中,苹果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如基督教中,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偷食禁果,这个禁果就被认为是苹果。
而在北欧神话中,苹果是智慧之果,给予人类智慧和生命。
2.苹果与名人、名著的联系苹果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中也屡见不鲜。
如希腊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都有对苹果的描述。
而法国画家保罗·塞尚的画作《卡德的玩家》中,苹果也成为了一种象征。
四、现代苹果产业的发展1.我国苹果产业的现状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苹果品种和广阔的市场。
近年来,我国苹果产业在种植技术、产后加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为果农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2.苹果种植技术的改进随着科技的进步,苹果种植技术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如采用现代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手段等,有效提高了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形容苹果的句子

形容苹果的句子形容苹果的句子苹果圆圆的,看起来像个红色的小皮球。
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咬一口,会尝到香甜、细细腻、柔软的果肉。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形容苹果的句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清爽的青苹果,爽口,咬下去好像带着一点点刺一样,麻麻的,带着稍微刺激的酸酸的味道,就好象我们无知的单纯的意识,活力而自信。
2、成熟的苹果看起来鲜艳通红,你轻轻咬开它,新鲜、香甜的滋味就会让蔓延开来,你的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汁水。
苹果的果肉就是个白胖胖的小孩;没有熟透的苹果颜色是青色的,咬在嘴里酸酸的还有点涩味。
3、苹果的种类很多:又有软又香的黄香蕉苹果;有红色的富士苹果;也有又脆又甜的国光苹果……他没各有各的特色。
4、苹果晶莹剔透,汁水十足,如果把苹果放进冰箱里冰冻一段时间,,这样会变得更加清爽可口。
所以,我非常喜欢苹果,喜欢它那可爱的模样。
5、苹果又被称为萍婆,其性味甘凉,具有补脾气、养胃阴、生津解渴、润肺悦心的功效,被称为心血管的健康保护神。
多食用可以改善呼吸系统及肺的功能。
工作紧张之余闻闻苹果的清香,还能提神醒脑、缓解紧张的情绪!6、苹果可以制成各种美味的食品,如苹果派、拔丝苹果、苹果银耳汤……上千上万袋膨化食品都不及一个苹果的营养高,是我们餐桌上最好的美味佳肴。
7、苹果散落一地,但个个都在自己的树下。
8、任何傻瓜都能数出一个苹果有多少粒种子,然而只有神才晓得一粒种子里面有多少个苹果。
9、苹果的营养价值也美。
被称为“智慧果”、“记忆果”的苹果,营养价值也不低呢!比如:锌、钙、铁、钾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苹果还有许多对人体的好处,什么降低胆固醇等等,数不胜数。
10、苹果的种类有:山西临汾的特早红、湖北的金水苹、山东东平的早东苹、烟台的红富士、金帅、黄香蕉、嘎啦等。
其中,烟台的红富士和金帅最为有名。
红富士的特点:水分多,又脆又甜;金帅的特点;又甜又面。
不管是什么种类的苹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个苹果都很好吃,每个苹果都散发着清香。
赞美果树的诗

赞美果树的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赞美果树的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赞美果树的诗1、赞美苹果树苹果是一种古老的水果,起码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苹果树是传奇中伊甸园里命运之树,亚当夏娃偷吃的禁果,就是苹果。
对于苹果的赞美,从古至今在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
从丢勒和克拉纳赫的油画,到欧里庇得斯、莎士比亚,始终到泰戈尔和里尔克以及普列什文,都有描写苹果的诗句。
高尔斯华绥写过小说《苹果树》,普宁写过小说《冬苹果》,契诃夫的小说《新娘》也特意把新娘娜嘉要离家出走放在家乡的苹果园中,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小说《盲厨师》,更是把莫扎特为临终前的盲厨师演奏的场景,放在了盲厨师眼前苹果花开的四月早晨。
为什么人们对于苹果给予如此的感情?我想也许由于苹果的确甜蜜好吃,又普及得很,处处能够发现。
苹果树从来不假贵族,而是非常的贫民化,一般都长得并不高大,绝不拒人千里之外,而是伸手可摘,显得温顺可亲。
起码不像是荔枝那样的名贵,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没错,苹果是大众化的水果之一,在世界水果产量最高的,第一是香蕉,其次就是苹果。
美国19世纪闻名的牧师亨利·沃德·比彻尔曾经说苹果是最民主化的水果:“不管是被忽视,被虐待,被放弃,它都能够自己管自己,能够硕果累累。
” 比彻尔说得极对,苹果树的生命力极坚韧,耐寒力超过任何水果,也许是生长在纬度最高地方的水果了吧。
在北大荒插队的时候,那里没有别的果树,只能够种苹果树,是国光的变种,果子不大,有些发酸,但很脆。
苹果下树没多久,冬天就来了。
北大荒的冬天来得早去得晚,“大烟泡儿”一刮,冷得很。
因此,苹果很难受冬,当地老乡曾经把苹果储存在菜窖里,土豆都冻成了冰砣,苹果更是早就冻黑冻烂了。
我们刚去的第一年,心里布满着奇怪和好胜,秋天到来的时候,苹果树挂果了,菜地里的卷心菜也开头抱心了,我们把苹果放在卷心菜的菜心里,等卷心菜的叶子一层层地长出来,把苹果就紧紧地包在菜心里了。
苹果原产地是哪个国家

苹果原产地是中国。
苹果是一种古老的水果,它源自中国。
苹果历史悠久,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水果之一。
在中国,苹果有很多不同的品种,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口感和风味。
中国是苹果原产地,但它也被带到其他国家。
中国在古代就开始种植苹果,并将其带到欧洲。
在15世纪,苹果被带到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后又传播到美国。
苹果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欢迎,它不仅是一种可口的水果,还是一种健康的食物。
苹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保护心脏健康,降低胆固醇,预防癌症,增强免疫力,改善肠道健康等。
苹果也是一种抗衰老的食物,它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有助于延缓皮肤老化,减少皱纹和斑点,使皮肤保持柔软,有弹性。
苹果是一种多功能的水果,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用于制作饮料、果酱、果汁和果酒等。
苹果汁也可以用来烹饪,可以让食物更加可口。
苹果是一种经久不衰的水果,它可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也可以用来增加食物的口感和风味。
从古至今,苹果一直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它也是许多其他国家的重要食物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是一种古老的水果,起码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苹果树是传说中伊甸园里命运之树,亚当夏娃偷吃的禁果,就是苹果。
对于苹果的赞美,从古至今在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
从丢勒和克拉纳赫的油画,到欧里庇得斯、莎士比亚,一直到泰戈尔和里尔克以及普列什文,都有描写苹果的诗句。
高尔斯华绥写过小说《苹
果树》,普宁写过小说《冬苹果》,契诃夫的小说《新娘》也特意把新娘娜嘉要离家出走放在家乡的苹果园中,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小说《盲厨师》,更是把莫扎特为临终前的盲厨师演奏的场景,放在了盲厨师眼前苹果花开的四月清晨。
为什么人们对于苹果赋予如此的感情?我想大概因为苹果确实甜美好吃,又普及得很,到处能够看到。
苹果树从来不假贵族,而是十分的贫民化,一般都长得并不高大,绝不拒人千里之外,而是伸手可摘,显得温柔可亲。
起码不像是荔枝那样的高贵,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没错,苹果是大众化的水果之一,在世界水果产量最高的,第一是香蕉,第二就是苹果。
美国19世纪著名的牧师亨利·沃德·比彻尔曾经说苹果是最民主化的水果:“不管是被忽视,被虐待,被放弃,它都能够自己管自己,能够硕果累累。
” 比彻尔说得极对,苹果树的生命力极顽强,耐寒力超过任何水果,大概是生长在纬度最高地方的水果了吧。
在北大荒插队的时候,那里没有别的果树,只能够种苹果树,是国光的变种,果子不大,有些发酸,但很脆。
苹果下树没多久,冬天就来了。
北大荒的冬天来得早去得晚,“大烟泡儿”一刮,冷得很。
因此,苹果很难过冬,当地老乡曾经把苹果储存在菜窖里,土豆都冻成了冰砣,苹果更是早就冻黑冻烂了。
我们刚去的第一年,心里充满着好奇和好胜,秋天到来的时候,苹果树挂果了,菜地里的卷心菜也开始抱心了,我们把苹果放在卷心菜的菜心里,等卷心菜的叶子一层层地长出来,把苹果就紧紧地包在菜心里了。
收卷心菜时,我们把包着苹果的卷心菜放进菜窖里,到新年和春节,打开卷心菜,一个个红红的苹果滚了出来,居然一点没冻,咬一口,还是那么脆生生的。
如果说在北大荒我们有什么发明创造的话,这应该算一项吧。
当然,也是苹果自己的生命力旺盛,用北大荒的话说是“抗造”。
可以说,它们是在北大荒的冬天和我们惟一相依为命的水果了,在新年和春节的时候,它们给我们欢乐,让我们想起了遥远的家。
据统计,世界每年苹果的产量有几千万吨,美国产量最高,占了世界将近1/4。
美国人对苹果情有独钟,在他们国土刚刚开发的时候,是苹果帮助他们将荒原改造成了家园。
美国有名的民间英雄“苹果佬约翰尼”,就是当年用了一生40年的生命时光将苹果树的种子撒在俄亥俄州的荒野上的。
美国向世界出口最多的苹果,是我们现在相当熟悉的蛇果。
据说,这是当年在依阿华培养出的新品种,1893年参加密苏里路易安纳一次比赛时,获得了头奖而被命名为蛇果,蛇果英文意思是“美味”,因为那时的蛇果“甜得没有了方向”。
如今,蛇果在我国已经快臭了街。
记得90年代初,在珠海海关前的免税商店,第一次见到这种从美国进口来的蛇果,特意买了几个带回家,却全家人谁也不愿意吃。
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甜,关键是太面,有些像我们早就淘汰了的锦红苹果。
我猜想1893年时的蛇果大概不会这样,一百多年过去了,再好的茶冲到现在也不会是原来的味道了。
几千年以来,苹果和人类同呼吸共命运,人类改造着它的命运,也改变着它的口味,苹果树越来越像是人类驯养的狗一样,只能够惟命是从。
苹果的拟人化、规模化和商业化,使得它们的爹妈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的品种之中,退化是必然的。
它们原来的野性已经渐渐失去了许多,它们的创造性就越来越差。
美国生物学家迈克尔·波伦在他的《植物的欲望》一书的“苹果”一章里,特意列举了这样一个事实,前苏联的生物学家、列宁农业科学院院长尼古拉·瓦维洛夫早在1922年就发现了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一带的野生苹果树林,为了研究苹果的遗传基因多样性,他要求保护这片在世界范围内少见的野生苹果树林,却成为了斯大林时代对遗传学大批判的牺牲品,先是被关进监狱,后被折磨死在集中营。
为了苹果,约翰尼成了英雄,他却成了罪人。
波伦接着说,1989年,瓦维洛夫的学生、已经80岁高龄的生物学家艾玛卡·迪杰高里夫邀请一批科学家到阿拉木图看那片野生苹果树林,希望他们能够帮助他挽救它,“因为一个房地产开发的热潮正从阿拉木图向周边的丘陵地带扩散开来”。
我们怎么还能够吃到那种“甜得没有了方向”的苹果?我们就是这样破坏着和我们人类几千年以来相依为命的苹果,而且,不仅是苹果。
苹果的历史就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历史。
在新疆石河子市,我见到满街栽的街树都是苹果树。
我不知道世界还有没有别的城市也把苹果树作为街树的,我反正是没见过。
那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那里离阿拉木图很近,让我想起阿拉木图的苹果,如此的链接,是对比还是安慰?或许,苹果自身就是一则现代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