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的综合性实验 二
《活动一 认识塑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五年级下册

《认识塑料》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塑料的种类、特点及用途,掌握识别塑料制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究塑料的特性,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塑料制品,了解其特点及用途。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塑料制品的分类、识别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类塑料制品(瓶装水、塑料袋、餐盒等)以及塑料垃圾;2. 准备PPT课件,用于展示塑料的种类、特点及用途;3. 准备实验器材(如塑料瓶、塑料膜等),用于实验探究塑料的特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话题,你们想知道塑料是什么吗?2. 塑料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出示一些塑料制品,让学生感知塑料的用途。
教师总结:塑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材料,它轻巧耐用、价格便宜,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物品,如袋子、玩具、文具、家具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无处不在。
那么,塑料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呢?它有哪些种类?它的性质又如何呢?(二)探究新知任务一:了解塑料的种类1. 小组内交流: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塑料制品及其特点。
2. 汇报小结:根据塑料的特性、用途等方面的不同,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3. 拓展延伸:出示一些塑料制品,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塑料?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它们?任务二:探究塑料的性质1. 学生实验:在白纸上擦有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塑料或纸制品,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变化。
2. 分组讨论并汇报:不同塑料的颜色、柔韧性、硬度和气味等方面可能有的不同。
3. 教师出示相关课件,小结塑料的性质。
(三)小结与拓展1. 课堂小结:说一说本节课你知道了哪些有关塑料的知识?2. 布置作业:了解更多的塑料制品及它们的特性,完成小报一份。
3. 延伸拓展: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废旧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说说如何科学地合理地使用塑料袋。
专业实验下实验报告PVC的基本性质

料片究竟包在前辊还是后辊上取决于操作条件。由于炼塑机的操作位在前辊,后辊出片的话没有地方放片材,所以应尽可能使物料包在前辊上。由于前辊转速低,要使物料包在前辊上, 必须使前辊温度高于后辊。 所以混炼和出片前应使前辊加热电压、 电流高于后辊。
3.3 验步骤
1、 压板预热至 160℃(由实验室预先调好) 。
2、 熟悉压机操作,操作控制阀,使压板动作。
3. 迭合本准备:将 PVC 软片料入在不锈钢模板上(预先清除模板上的余料、污垢) ,复上
不锈钢板,再放一片软 PVC 片料,迭成三层组成的迭合本。注意三层片材在模板内的
位置应上下对准,以保证压力均匀。硬 PVC 板要求压成 4mm 厚板材,将几片 PVC 硬
2.4.3 炼塑
在辊筒下放置两个瓷盘,叠在一起。开始向辊间加料,记下起始时间。开始加料量不要太多。等物料塑化开始包在辊上后用刮刀切开,切口要在辊筒左下方,快速向右划开整片片材,趁势拉下后卷成一卷或打三角包,目的是保温防止冷却。拉下一部分后再继续加料,全部物料塑化后,放大辊距至1.5mm左右,将全部已塑化物料放入辊间,继续炼塑,打卷或打三角包至物料塑化均匀无粉料,表面平整。记下结束时间,这段时间为塑化时间。
5、表面光滑、色泽鲜艳、极富装饰性,装饰应用面较广。
6、施工工艺简单,安装较为方便。
另外,由于化学稳定性高,所以可用于制作防腐管道、管件、输油管、离心泵和鼓风机等。聚氯乙烯的硬板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上制作各种贮槽的衬里,建筑物的瓦楞板,门窗结构,墙壁装饰物等建筑用材。由于电气绝缘性能优良,可在电气、电子工业中,用于制造插头、插座、开关和电缆。在日常生活中,聚氯乙烯用于制造凉鞋、雨衣、玩具和人造革等!
塑料测试标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塑料材料进行一系列标准测试,验证材料的物理、化学及耐久性能,为后续产品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实验遵循国家及国际相关塑料测试标准,包括但不限于GB/T 16422.3、GB/T 2406-1993、GB/T 2408-1980等。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选用某品牌塑料样品,具体型号为PVC(聚氯乙烯)。
2. 实验设备:- 紫外光老化试验箱(符合GB/T 16422.3标准)- 氧指数测定仪(符合GB/T 2406-1993标准)- 水平燃烧法测试仪(符合GB/T 2408-1980标准)- 热变形温度测定仪(符合GB/T 5169.16标准)- 线膨胀系数测定仪(符合GB/T 5169.17标准)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UV老化试验:- 将塑料样品放置于紫外光老化试验箱中,分别进行UVA-340和UVB-313EL光照试验。
- 试验周期为1周、2周、4周,观察样品表面变化,记录数据。
2. 氧指数测定:- 按照GB/T 2406-1993标准,对塑料样品进行氧指数测定。
- 将样品置于氧指数测定仪中,设定氧气流量和压力,记录氧指数值。
3. 水平燃烧试验:- 按照GB/T 2408-1980标准,对塑料样品进行水平燃烧试验。
- 将样品放置于水平燃烧法测试仪上,点燃火焰,记录燃烧时间、火焰高度和炭化程度。
4. 热变形温度测定:- 按照GB/T 5169.16标准,对塑料样品进行热变形温度测定。
- 将样品放置于热变形温度测定仪中,设定温度和压力,记录热变形温度。
5. 线膨胀系数测定:- 按照GB/T 5169.17标准,对塑料样品进行线膨胀系数测定。
- 将样品放置于线膨胀系数测定仪中,设定温度和压力,记录线膨胀系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UV老化试验:- 经过4周UV老化试验后,塑料样品表面出现轻微裂纹和变色,表明该材料具有一定的耐光老化性能。
2. 氧指数测定:- 塑料样品的氧指数为23.5%,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二:观察倒扣在地面上的塑料盒中的变化》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二:观察倒扣在地面上的塑料盒中的变化》实验报告
实验二:
观察倒扣在地面上的塑料盒中的变化。
(1)实验材料:
透明的塑料盒。
(2)实验步骤:
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盒中的变化。
(3)实验现象:
放置一段时间后,塑料盒內部岀现细小的水珠,放置时间越长水珠越大,当水珠增长到一定大小时会流下或落到地面上。
(4)实验结论:
地面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进人到空气中,进入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变成水珠重新落回到地面上。
塑料实验报告

4. 注射压力可通过调节阀调整,其大小应能使塑件外形完整,密度合适并不产生溢边为准。 注射压力的数值可由压力表直接读出。 5. 成型试样要求外形完好、表面平整,无气泡、裂纹、银丝、分层、明显杂质和加工损伤等 缺陷。制取试样时一要在基本稳定的工艺条件下进行,至少舍弃五模后再开始取样。 6. 成型周期是指从成型循环的某一特征点到下一循环该点再次出现时所需的时间, 即完成一 个完整的成型循环过程所需的时间。用秒表测定数次求平均值。 7. 对各工艺条件作出详细记录,写出实验报告并讨论相关问题。
吹塑工艺控制要点: 吹塑工艺控制要点:吹塑薄膜工艺流程大致为:料斗上料一物料塑化挤出→吹胀牵引→风环
冷却→人字夹板→牵引辊牵引→电晕处理→薄膜收卷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吹塑薄膜的性能跟生产工艺参数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吹膜过程中, 必须要加强对工艺参数的控制,规范工艺操作,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并获得高质量的薄膜产 品。在聚乙烯吹塑薄膜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做好以下几项工艺参数的控制: 1.挤出机温度 吹塑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时,挤出温度一般控制在 160℃~170℃之间,且必须保证机头温 度均匀,挤出温度过高,树脂容易分解,且薄膜发脆,尤其使纵向拉伸强度显著下降;温度过 低,则树脂塑化不良,不能圆滑地进行膨胀拉伸,薄膜的拉伸强度较低,且表面的光泽性和透 明度差,甚至出现像木材年轮般的花纹以及未熔化的晶核(鱼眼)。 2.吹胀比 吹胀比是吹塑薄膜生产工艺的控制要点之一,是指吹胀后膜泡的直径与未吹胀的管环直径之间 的比值。吹胀比为薄膜的横向膨胀倍数,实际上是对薄膜进行横向拉伸,拉伸会对塑料分子产 生一定程度的取向作用,吹胀比增大,从而使薄膜的横向强度提高。但是,吹胀比也不能太大, 否则容易造成膜泡不稳定,且薄膜容易出现皱折。因此,吹胀比应当同牵引比配合适当才行, 一般来说,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的吹胀比应控制在 2.5~3.0 为宜。 3.牵引比 牵引比是指薄膜的牵引速度与管环挤出速度之间的比值。牵引比是纵向的拉伸倍数,使薄膜在 引取方向上具有定向作用。牵引比增大,则纵向强度也会随之提高,且薄膜的厚度变薄,但如 果牵引比过大,薄膜的厚度难以控制,甚至有可能会将薄膜拉断,造成断膜现象。低密度聚乙 烯(LDPE)薄膜的牵引比一般控制在 4~6 之间为宜。 4.露点 露点又称霜线,指塑料由粘流态进入高弹态的分界线。在吹膜过程中,低密度聚乙烯(LDPE)在 从模口中挤出时呈熔融状态,透明性良好。当离开模口之后,要通过冷却风环对膜泡的吹胀区 进行冷却,冷却空气以一定的角度和速度吹向刚从机头挤出的塑料膜泡时,高温的膜泡与冷却 空气相接触,膜泡的热量会被冷空气带走,其温度会明显下降到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粘流温 度以下,从而使其冷却固化且变得模糊不清了。在吹塑膜泡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透明和模糊之 间的分界线,这就是露点(或者称霜线)。 在吹膜过程中,露点的高低对薄膜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露点高,位于吹胀后的膜泡的上方, 则薄膜的吹胀是在液态下进行的,吹胀仅使薄膜变薄,而分子不受到拉伸取向,这时的吹胀膜 性能接近于流延膜。相反,如果露点比较低,则吹胀是在固态下进行的,此时塑料处于高弹态 下,吹胀就如同横向拉伸一样,使分子发生取向作用,从而使吹胀膜的性能接近于定向膜。
身边的塑料(教案)全国通用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身边的塑料年级:二年级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塑料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塑料的环保问题。
教学难点:1. 塑料的分类和特点。
2. 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塑料物品,如塑料瓶、塑料袋等。
2. 学生自带一些塑料物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塑料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吗?2. 学生回答:塑料。
3. 教师总结:是的,这些物品都是用塑料制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身边的塑料。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塑料瓶、塑料袋、塑料玩具等。
2. 学生举例说说自己身边的塑料物品。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塑料的优点和缺点。
4. 教师讲解塑料的分类和特点,如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等。
5.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塑料物品,研究它的特点和用途。
三、实践活动1. 教师出示一些塑料废弃物,如废弃的塑料瓶、塑料袋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塑料废弃物,思考如何回收利用。
3.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动手操作,将塑料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
4.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塑料的认识和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3. 教师总结:塑料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环保问题。
我们要正确使用塑料制品,积极参与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保护环境。
教学延伸:1. 教师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学生可以和家长一起讨论塑料的环保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塑料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五下综合实践《认识塑料》教案+说课稿+反思

3、小结:塑料的优点
质量轻、化学稳定性好、不会锈蚀、耐冲击性好、防水性好、耐磨耗、绝缘性好、导热性差、成本低等。
4、现在,已经研制出了抗菌塑料、纳米塑料、生物塑料、防弹塑料等等,塑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PPT出示图片)
填写实验报告单。
小组汇报。
倾听并进行评价。
5分钟。培养学生使用对比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学会使用统计表对比的方法对材料的性质进行记录。
B.实验过程
①用镊子拿绳子,点燃
②用手轻轻煽动闻一闻气味
③将燃烧的绳子放在烧杯李
④待灰烬完全冷却后,捻一捻灰烬
C.填写辨别活动记录单2
研究方法
羊毛毛线
塑料绳
烧一烧
烧焦羽毛的气味
没有气味
捻一捻
粉末状
有硬块
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两次实验的结果。
(3)结论:羊毛毛线和塑料绳有不同的特性。
填写记录单。
小组汇报。
【提示】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②重复使用没有破损的塑料制品,如重复使用塑料袋等。
③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如微生物降解和光降解塑料制品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的塑料。
观看视频。
讨论。
讨论。
5分钟。通过视频短片让学生看到塑料对环境的危害。让学生们意识到塑料的有好的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事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塑料对环境的危害,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分组比较,交流。
通过学生实际接触塑料与木头、金属、纸等材料,运用感官比较找出塑料的一些性质,可以加深学生对塑料性质的了解。
填写实验报告单
分组
物品分类
塑料制品优点
第一组
塑料材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塑料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探究不同塑料材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3. 分析塑料材质在不同应用中的优缺点。
4. 通过实验验证塑料材质的耐热性、耐腐蚀性、机械强度等性能。
二、实验原理塑料是一种具有可塑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形成。
根据聚合反应类型,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在加热时可以软化,冷却后硬化,可以反复加工;热固性塑料在加热时固化后,不再软化,不能反复加工。
三、实验器材1. 塑料样品: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等。
2. 热塑性塑料加工设备:注塑机、挤出机等。
3. 热固性塑料加工设备:模压机、拉丝机等。
4. 测试仪器:万能试验机、热分析仪、硬度计、腐蚀试验箱等。
四、实验方法1. 塑料样品的制备(1)热塑性塑料:采用注塑机将塑料颗粒加热熔化,注入模具中冷却固化。
(2)热固性塑料:采用模压机将塑料颗粒加热熔化,注入模具中加压成型。
2. 塑料样品的性能测试(1)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密度、吸水率、热膨胀系数等。
(2)化学性能测试:包括耐热性、耐腐蚀性、耐老化性等。
(3)机械性能测试:包括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理性能表1:不同塑料样品的物理性能| 塑料类型 | 密度(g/cm³) | 吸水率(%) | 热膨胀系数(1/℃) || :-------: | :------------: | :----------: | :----------------: || PE | 0.92-0.97 | 0.005-0.02 | 2.0-2.5 || PP | 0.90-0.92 | 0.005-0.02 | 2.0-2.5 || PVC | 1.4-1.6 | 0.3-0.5 | 0.8-1.0 || PS | 1.05-1.2 | 0.1-0.3 | 1.2-1.5 || PC | 1.2-1.3 | 0.05-0.2 | 1.0-1.2 |从表中可以看出,PE和PP的密度较低,吸水率较小,热膨胀系数适中,适合用作包装材料、日用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的综合性实验二一.前言(1)聚丙烯(PP)作为通用树脂之一,和其它通用树脂相比,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并且相对密度较小,透明性及表面光泽好,耐热性能高,其维卡软化温度高于HDPE 和ABS,可在120℃下连续使用。
其加工方式可采用挤出、注射等成型方法,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化学建材等行业。
但是,尽管聚丙烯具有如此优良的性能,在许多实际应用中,由于是使用目的不同,对某些性能的侧重要求也不相同,因此,许多改性专用料就相应而生。
利用纳米无机材料来改性PP 就是一种。
综合性实验一中,大部分都是手工进行生产,包括炼塑、铣床等都是人工操作,在科技进步的今天,这些机器和技术与现代相比都显得比较落后而且没有任何的生产力可比性。
所以有必要对比较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有一些了解,这个就是实验二的目的。
在这个实验里,将会利用具有较高自动化的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掌握一种新的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这对拓展聚合物的种类、改善其性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实验通过CTE-35 型双螺杆挤出机达到用纳米材料改性聚丙烯的目的。
(2)CTE-35 双螺杆挤出机工作原理CTE-35 双螺杆挤出机主要用于热塑性聚合体的填充和增强。
聚合体和添加剂预混合后,通过合适的计量喂料装置连续地加入双螺杆混炼机的第一节筒体。
挤出机的第一节筒体通过水冷却方式不断地进行冷却,这是它与其他筒体不同的地方。
其它筒体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和各区的温度调节,通过电加热或冷却。
在最后一节筒体中,设备通过足够的压力,将物料从机头中挤出。
通过装在挤出部分上的熔体温度表和熔体压力表,可以检测物料是否稳定,可否再加工。
螺杆元件是用来喂入并传送物料的。
CTE系列挤出机可以喂入粉末、颗粒、片状、熔融状、糊状物等。
两根螺杆同向旋转、紧密啮合,这使得物料崛起、传送并压缩。
然后,物料开始熔融。
物料的熔融主要是通过捏合元件来实现的。
在熔融的过程中,将添加剂和稳定剂均匀地加入高聚物的熔体中。
调速驱动系统使得加工过程可选择适当的螺杆转速(最大可达到600rpm)可以通过侧向喂料机加入添加剂和矿物质,侧向加料机有一个或多个计量系统。
通过液体加注口,可以将液体添加物加入挤出机。
开口筒体上的自然排气口可以将熔体中的气体和湿气排出去。
物料中的挥发物通过排气室排放,排气室是连续在排气筒体的开口上的,排气口和真空泵相连。
二.实验部分(一)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1)实验目的:熟悉了解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2)实验原理聚丙烯(PP)作为通用树脂之一,和其它通用树脂相比,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并且相对密度较小,透明性及表面光泽好,耐热性能高,其维卡软化温度高于HDPE 和ABS,可在120℃下连续使用。
其加工方式可采用挤出、注射等成型方法,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化学建材等行业。
但是,尽管聚丙烯具有如此优良的性能,在许多实际应用中,由于是使用目的不同,对某些性能的侧重要求也不相同,因此,许多改性专用料就相应而生。
利用纳米无机材料来改性PP就是一种。
本实验通过CTE-35型双螺杆挤出机达到用纳米材料改性聚丙烯的目的。
仪器介绍我看到的主要构造就是加料槽、加热装置、冷却槽以及造粒机,控制台那边可以看到每一个部位的温度,便于控制。
冷却槽就是一个水槽,其中有几根柱子用来分开出来的两束丝。
造粒机里面就是用齿轮将已经变硬的丝碾碎。
设备和材料双螺杆挤出机;SZY-YY-60 塑料注射成型机;注射模具(力学性能试样模具);ZT630型注塑机;XCJ250型简支梁冲击试验机,温度计、秒表等。
聚丙烯,PP(注塑级);马来酸酐;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有机蒙脱土OMMT,钠基蒙脱土(Na-MMT);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 分析纯;聚丙烯,045。
(3)实验步骤材料制备本次实验是用母料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目的是让各种物料的混合能够更加均匀。
第一步:蒙脱土的有机化(这一步老师已经完成了)称取6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并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
称取20g蒙脱土分散到600mL 的蒸馏水中搅拌并加热至80℃,滴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升温至90℃并恒温2h,然后抽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再静置12h后抽滤,洗涤,重复多次,直至用硝酸银鉴定无溴离子后,放入干燥箱中于140℃下干燥至恒重,研磨成300目的粉末,得有机蒙脱土(Org-MMT)。
第二步:聚丙烯的改性(制作母料)配方如下:根据配方先将粉料混合起来,这次没有用机器,完全用手工混合的,混合好之后从进料口加料,从造粒机后面收料就可以了。
(二)聚丙烯塑料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注塑成型1、实验目的:熟悉了解注塑成型工艺的流程实验原理:注射成型适用于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是高聚物的一种重要的成型工艺。
注射成型的设备是注塑机和注射模具。
它是使固体塑料在注塑机的料筒内通过外部加热、机械剪切力和磨擦热等作用,熔化成流动状态,后经柱塞或移动螺杆以很高的压力和较快的速度,通过喷嘴注入到闭合的模具中,经过一定的时间保压固化后,脱膜取出制品。
注射成型机主要有柱塞式和螺杆式两种,以后者为常用。
不同类型的注射机的动作程序可能不完全相同,但成型的原理及过程是相同的。
热塑性塑料注射时,其模具温度要比注射料温高,制品要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交联固化而定型的。
本实验是以聚丙烯为例,采用移动螺杆式注射机注射成型。
下面是热塑性塑料的注射成型工艺原理。
2、机器设备与原料主要设备:(1)SZY-YY-60 塑料预塑注射成型机。
(2)注射模具(力学性能试样模具)。
(3)温度计、秒表等。
3、实验步骤本次实验机器属于半自动,我们需要做的是第一:加料;第二:开模具取出产品,关模具。
将产品从机器里面拿出来之后,用剪刀将各个部分剪下来再用刀片刮掉毛刺就可以进行性能测试了。
三.试样测试(1)拉伸试验拉伸试验用广州试验仪器厂XL2100A 测试,测试温度为25 ℃, 相对湿度为65 % , 拉伸速度为100 mmD 组的四组拉伸实验断裂最大强力为250兆帕左右,断裂伸长率为80%左右。
显示出试样较好的刚性和一定的韧性。
(2)冲击强度试验冲击强度用河北承德试验仪器厂产的XCJ250型简支梁冲击试验机测定。
测试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5 %。
实验并未记录数据。
四.性能测试结果四个小组综合讨论以上两图是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随MMT含量的变化。
可以看出随着MMT含量的增加,二者均有一个下降的趋势。
可以看出虽然蒙脱土改善了PVC树脂的热性能,但是其力学性能会有一个下降,可能是因为相容性的问题,导致力学性能下降。
五.思考题1. 聚丙烯塑料注射成型工艺性能有何特点?塑料主要性能质轻,可浮于水中,高结晶度,耐磨性好,优于HIPS,高温冲击性好,硬度低于ABS,HIPS,具有突出的延伸性和抗疲劳性能。
注塑工艺要点;加工前一般不需要干燥,染色性较差,色粉在料中扩散不够均匀,一般需要加入扩散油,成型收缩率大,尺寸不稳定,胶件易变形缩水,采用提高注射压力及注射速度,减少层间剪切力使成型收缩率降低。
a.流动性很好,注射压力大时易出现披峰且有方向性强的缺陷,注射压力一般为50-80Mpa,太小压力会缩水明显),保压压力取注射压力的80%左右,宜取较长的保压时间补缩及较长的冷却时间保证样品尺寸变形程度。
b.PP冷却速度快,宜快速注射,适当加深排气槽来改善排气不良。
c.料温控制,成型温度料温较宽,因PP高结晶,所以料温需要较高,前料筒200-240℃,中料筒170-220℃,后料筒160-1900℃,实际上为减少披锋,缩水等缺陷,往往取偏下限料温。
d.模温:一般40-60℃,模温太低,小于40℃,产品表面光泽差,甚至无光泽,模温太高大于90℃,易发生翘曲变形缩水等。
e.高结晶的PP高分子在熔点附近其容积会发生很大变化,冷却时收缩及结晶化导致产品内部产生气泡,甚至局部空心,这会影响制品机械强度,所以调节啤塑参数要有利于补缩。
f.低温下表现脆性,对缺口敏感,产品设计时避免尖角,壁厚件所需模温较薄壁件低。
2. 注射成型聚丙烯厚壁制品容易出现哪些缺陷?怎样从工艺上给予改善?低温下表现脆性,对缺口敏感,产品设计时避免尖角,壁厚件所需模温较薄壁件低。
PP注塑制品常出现各种缺陷,如填充不足、熔接缝、翘曲变形等。
a.模具排气不良使空气或塑料降解时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致使型腔末端压力过高,料流无法充满型腔。
对策是在熔体最后充模处开设排气槽。
b.模具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如浇口位置不合理,浇口尺寸,流道尺寸过小,使熔体流动不畅,都会造成料流不能充满型腔。
对策是改善流道及浇口设计,扩大浇口及流道尺寸。
c.注射行程过短,无法满足产品对注射量的要求,造成供料不足。
对策是调整注射行程,并检查颗粒架桥的供料口或调整喷嘴逆流阀。
d.喷嘴与模口R值不一致,熔体有效量及有效压力下降,造成填充不足。
对策是保证喷嘴与模口R值一致。
e.模具浇筑系统设计不合理,如浇口位置设计不当,流道,浇口尺寸太小,这会导致无法完成保压补料过程,使制品表面出现凹痕与缩痕。
对策是改善浇口设计,把浇口位置设计在对称处,进料口设计在注塑厚壁部位,适当扩大浇口与流道尺寸,加大压力传递,使熔体流动无阻。
f.模具排气不足引起的空气截留,使前端料流无法完成补料过程,造成制品表面凹陷与缩痕。
对策是把模槽排气口设在最后充模处或把浇口设在注塑件壁厚处,以获得最佳充模。
g.制品设计不合理,壁厚相差悬殊,薄壁处无聊已经冻结,而厚壁处温度较高,已不受模具限制产生变形。
对策是在制品设计时尽量采用等壁厚,并按前面所述进行设计,当凹陷与缩痕不可避免时,可在制品表面设计成花纹以掩盖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