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活框养殖的创新
中蜂活框饲养技术的推广

篓 、 窗 、 仓 、 洞 等 器 具 来 养 殖 , “ 蜂 不 用 土 谷 墙 有 养 种, 只要 勤 做桶 ” “ 蜂 不 卖 箱 , 箱 就 有 蜂 ” 及 卖 有 的
说 法 , 多地方 的村 民 , 有 诱 引 捕 猎 野 生蜂 的 经 许 都
在 原位 放一 空箱 收集 外 勤蜂 , 后 将 蜂巢 翻 转 10 然 8 度, 使巢 脾 的下端 朝 上 , 蜜蜂 迅速 离脾 , 驱 进人 收蜂
笼 , 割蜜 刀从基 部取 出巢 脾 , 用 进行 割脾 、 绑脾 。操
验 , 收捕 的方 式 就是 利用 空桶 放置 在屋 檐或 大树 而
下 等有 遮 荫 的地 方 无 限 期 等 待 野 生 中蜂 人 住 、 筑 巢 。近年 来 , 由于野 生 中蜂数 量 越 来 越 少 了 , 时 有 把空 桶 放 在 野 外 , 续 几 个 月 也 没 有 野 生 中蜂 前 连 来 , 以前一 般不 超 过一个 月 。农 户 也不 必对 蜂群 而
养 蜂 的经济 效益 。
为 中 国的 “ 都 ” 绿 。植 物 资 源 种 类 繁 多 , 林 植 物 森
有 1 0科 6 0多属30 0 种 , 中乔灌 木树 种 6 0 8 0 0 多 其 0 种 以上 。拥 有 油 菜 、 枝 、 眼 、 桔 、 桕 、 生 荔 龙 柑 乌 速
3 活 框 饲 养 的技 术 推广
桉、 红树 林 、 肤木 ( 倍 子 树 ) 鸭 脚 木 、 木 ( 盐 五 、 柃 野 桂 花 )龙 须藤 、 藿 香 等蜜 粉 源 植 物 , 年 四季 花 、 野 一 开不 断 , 常年 均可 从 事 养 蜂 生 产 , 发 展 养 蜂 业 不 是
中蜂活框饲养还是继箱多箱体更好

APICULTURE OF CHINA中蜂活框饲养还是继箱多箱体更好袁小波│文辽宁省畜牧业发展中心,兴城 125100目前,中蜂活框饲养已被大多数中蜂饲养者接受,但大部分仍习惯于平箱单箱体饲养中蜂。
近几年,一些中蜂饲养者尝试采用继箱多箱体饲养中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根据调查和分析,继箱多箱体饲养中蜂,比平箱单箱体有着群势强、产蜜量高、蜂蜜成熟度高、节省劳动力等明显的优越性。
本文对继箱多箱体饲养中蜂的优点进行总结分析,介绍几种多箱体饲养中蜂的方法和思路。
一、继箱多箱体饲养中蜂的优点1.更有利于饲养强群我们在中蜂饲养状况调查中发现,一位中蜂饲养者采用自制的8框箱体,可在底箱上加两个继箱,如图所示,两个继箱里都是8张完整的巢脾,底箱里的巢脾尚未修造完整,从上往下修造了大约一半。
该户群势基本都在12框蜂以上,最强达到16框蜂。
经过分析认为,继箱多箱体饲养中蜂更能养成强群,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不容易产生分蜂热我们都知道,蜂巢内拥挤、闷热,缺乏发展空间,是蜂群产生分蜂热的重要原因。
通常当中蜂群发展到5~6框以上,会产生分蜂情绪,此时如给蜂群加上继箱,将所有巢脾提到继箱上,再加几张空脾,可使巢内空间扩大,明显降低蜂巢内的拥挤和闷热程度。
再结合更换老劣蜂王等措施,就能使蜂王积极产卵,工蜂积极哺育,避免或延迟分蜂热的发生。
(2)更有利于蜂群的繁殖和群势的增长蜂群加上继箱后,不容易产生分蜂情绪,蜂王能长期保持积极产卵的状态,群势不断壮大。
另外,当蜂群上继箱后,在下方箱体多加空脾或巢础框,蜜蜂会根据需要向下修造巢脾,逐渐形成上方贮蜜下方繁殖的类似原始木桶的蜂巢结构。
而这种蜂巢结构能保证蜂王永远有充足的产卵空间,更好发挥蜂王的产卵积极性,保证蜂群群势持续、快速增长。
2.不会出现“蜜压子”现象在辽宁地区,蜂农生产出的中蜂蜜几乎都要零售,而且单一花期生产的蜂蜜和浓度不高的蜜是不受欢迎的。
当地中蜂饲养者通常1年只在晚秋取1次蜜。
再谈中蜂活框蜂箱、巢框的改进

方 向上 平 均分 割巢 框 、 箱 , 上 继 箱 的 办法 , 大 蜂 蜂 再 扩
巢; 意蜂箱 、 中标箱 等大型蜂箱 , 长宽调位 、 分割巢框 、 蜂箱 , 双王群饲养 , 随蜂群增长渐渐地叠加继箱 , 适应 蜂群变化的办法 , 来达到改进蜂箱、 巢框的目的。 中蜂 营巢 的适 应性 和根 据 季 节 变 化 的 消 长规 律 ,
是进 行其蜂 箱 、 框改进 的理 论基础 和依 据所 在 。蜂 箱 巢
是 蜂群 营巢 生存 的 条件 , 管理 好 坏是 养蜂 的关 键 , 而 要
力, 而使用符合 中蜂生物学特性 的适宜养中蜂 的箱型 , 能有效减少饲养难度 ,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意蜂标准 箱及其使用 意蜂标准巢框 的各式意 蜂 箱 、 陵式 、 沅 中标 式 、 中一 式 、 中笼 式 等 五 种 类 型 的 蜂 箱 , 一 个 显 著 特 点 , 是 巢 框 面积 大 , 在 接 近 80 有 就 均 0
3 养蜂机具 4
中国蜂业
A IU T R O C I A PC L U E F H N
2 1 年 9月上 02
第 6 卷 3
再 谈 中蜂 活框蜂 箱 、 巢框 的改进
刘 守礼 -刘文 强 -申如明 毛玉花 , 申维康
( 甘肃省养蜂研究所 , 1 天水 7 12 ; 湖南邵东县水东江镇水东江镇 中学 ,2 86 4 02 2 42 2 )
《 中蜂活框蜂箱 、 谈 巢框的改进 与创新》 一文 刊出 后, 受到全国各地中蜂爱好者的关注 , 收到大量来信来 电 , 家 提 建议 谈 体 会 , 思 广 益 , 的是 研 发 出 一套 大 集 为
符合 中华 蜜蜂饲 养 的蜂箱 和管理 方法 。为 此 , 次就 中 再 蜂活 框蜂 箱 、 框 的改进 , 巢 与大 家商榷 。
2020养蜂新技术蛋群碗碗蜂弱群复壮快繁秘笈

三是人为的过度或不当管理,频繁检查等行为干扰蜜蜂的正常生活秩序。
三、中蜂中小群和管理措施
与传统养蜂的蜂巢相比较,意蜂十框标准箱不仅巢框面积远大于自然蜂巢,与中蜂的产卵量和抚育力不相称,而且蜂箱的厚度明显薄于自然蜂巢,其保温防暑抗逆力也逊于自然蜂巢。因此其蜜蜂的繁殖效果显然不如自然蜂巢和高窄式、GN 式和 FWF 式等巢框面积较小的小巢框蜂箱。针对活框养蜂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蜂箱结构性缺陷和蜂群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2009 年11 月16 日中午,我在巡视蜂场时发现一空的中一式蜂箱(下称大箱),巢门前有几只工蜂进出,我想这可能是寻巢蜂在找新巢址吧,便停下脚步观看了一会儿,发现这几只寻巢蜂时来时去很不积极,多时三四只,少时仅有1 只。因寻巢蜂一时没有增多迹象,我便忙其他事情去了。等到傍晚再经过这箱时,发现离这大箱不远的一个小箱门前已热闹非凡,我意识到寻巢的蜂群已进入了我随便摆放在其他大箱旁边的小箱中了。天黑后我提起两层小方箱后,看到蜂团只有饭碗那么大,很弱小,后经喂糖水、外包装保温等安全越冬措施,并过到了大
选好场地尤其重要,传统蜂巢总是放置在蜜源丰富与有自然遮挡物的房前屋后、靠山、靠墙等小环境优良之处。借鉴传统养蜂选择放置蜂巢地址、排列蜂巢的方法,尽量让蜂箱背风向阳、遮风避雨。
5. 采取双王群同箱饲养或继箱饲养措施
中小蜂群自我调整能力差,采用双王群同箱饲养或继箱饲养措施,两群蜂相互借暖,有利于增强蜂群的抗逆力,而快速强大。天凉时相偎放置在闸板两侧,共同结团取暖;天热时分开放在蜂箱的两头,适当降低成本箱内温度;发展较强时,则加上继箱饲养,十分灵活方便。对于中小群的管理措施要适度,以小调整为主,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切忌调脾力度过大、过快,管理不当。
最新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技巧_中蜂活框养殖

最新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技巧_中蜂活框养殖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一、要根据季节随时调整蜂脾关系在自然状况下,中蜂依靠蜂团密集和疏散自行调节蜂巢中的蜂脾关系。
而在活框蜂箱人工饲养条件下,则需要根据外界的蜜源气候变化,合理地调整蜂脾的关系。
早春时节气候多变,时有寒潮袭击,因此要做好蜂群的保温工作:适当紧缩巢脾,使蜂多于脾,并且将框距缩小以利保温。
给予奖励饲养和补充蛋白质饲料,可以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哺育的积极性。
早春不要过早地拆除蜂箱内越冬包装物,防止幼虫冻伤。
夏季天气炎热潮湿,蜜粉源比较缺乏,而敌害和盗蜂严重,蜂群遭受的损失往往比越冬损失还要严重。
保持群强、蜜足、蜂脾相称是安全越夏的基本保证。
在越夏前一个蜜源期要留足越夏饲料,尤其是花粉。
在夏季不能做奖励饲喂。
以免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出勤,增加劳动量缩短工蜂寿命,造成秋衰。
要组织强群越冬,越冬蜂群内要保持脾稍多于蜂。
越冬蜂群以单王群5框以上蜂量为宜,2~3框的弱群要进行合并或组织双王群越冬。
由于初冬季节气温尚不稳定,所以中蜂蜂群越冬包装要比意蜂晚10天左右,切忌包装过早,不然突遇晴暖天气,气温回升,工蜂外出飞翔,会遭致损失。
二、控制自然分蜂,淘汰老劣蜂王中蜂的分蜂性较强,若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生分蜂,不仅影响蜂群的采集力,降低产量,而且还会由于自然分蜂群的飞逃使蜂场蒙受损失。
在流蜜期到来时,中蜂蜂群的群势发展很快,如果蜂王老劣、工蜂哺育能力过剩、巢内拥挤闷热,而外界气候温暖,蜜粉源丰富,蜂群即会产生分蜂热。
由于分蜂是蜂群的一种本能,因此单纯依靠驱杀雄蜂,破坏王台或扩大蜂巢等强制手段是不足以消除蜂群分蜂热的。
可以采取下述方法,因势利导,科学地利用中蜂的分蜂本能,发展中蜂生产。
(一)培养强群,利用自然分蜂群,适当处理原群早春,选择有3框足蜂、2框子脾的蜂群,通过加强保温、奖励饲养、快速繁殖和补给老子脾的方法,使蜂群迅速壮大,提早发生分蜂热。
当蜂巢内出现自然王台时,不要破坏,可以让它进行自然分蜂,然后把分蜂群收捕回来。
如何饲养中华蜜蜂

如何饲养中华蜜蜂活框式蜂箱饲养中蜂即土蜂洋养法,就是用饲养意蜂的方法来饲养中蜂,参照意蜂的蜂箱,选择适合中蜂饲养的蜂箱、巢框、巢脾等用具,将中蜂过箱到新蜂箱里,选择在晴天无风、室外温度不低于20℃的傍晚进行过箱。
这种方法为转场放蜂、用机具取蜜、一年多次取蜜、开箱检查、蜂病防治等标准化、规模化饲养奠定了基础。
2 小转场放蜂传统的中蜂饲养方法是坐地放养,蜂群规模大了,坐地放养蜜源就少了,就不能采到更多的蜜,根据中蜂的地域性特点和不同地区蜜源植物的分布,以及同种植物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几个流蜜期的因素,可采取中蜂小转地饲养技术,增加产量。
2.1 转场调查转场前要对新场地的蜜源、蜂群陈列的地点进行详细的调查落实,并根据路途的长短选择好运输工具和运输时间。
2.2 转场途中的管理运蜂时间尽量选择晚上,装车时巢脾的朝向与车辆前进方向平行。
装好车后,应立即起运,行走20 min 后,停下来检查一下,再行走。
2.3 蜂群到达新场地的管理蜂群到达新场地后,趁黑夜或清晨,将蜂箱迅速放到事先备好的场地,停放一会,等蜂群安静下来再间隔分批打开巢门,并防止蜂群飞逃,到新场后的第二天就要对蜂群做一次全面检查。
3 培育优良蜂王选育优良蜂王,对于蜂群的复壮和提高蜂群的生产性能,增加蜂蜜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选用蜂王产卵力强、蜂群壮、采集力强的蜂群作为种群培育蜂王。
由于中蜂有分蜂的习性,要选用分蜂性弱的新王,最好在晚秋育成新王更换老王,以控制来年春天蜂群分蜂,并保持全场蜂群全年使用新种王。
4 野生中蜂的收捕收捕野性中蜂,是补充蜂群、扩大规模、省力、省钱的一种好方法。
诱蜂应选择分蜂季节进行,在外界蜜源缺乏或病虫害猖狂时,也容易诱到中蜂群。
诱捕野生蜂群的蜂箱要干净、干燥、不透风、没有异味。
蜂箱放在屋檐前,大树下,或放在石岩下等地势较高的地方。
定时检查是否有蜂群进箱,若进箱,等傍晚蜜蜂归巢后,即可关闭巢门搬回,过箱后将诱蜂箱再放回原处,可继续诱捕野生蜂群。
中蜂活框饲养的概念

中蜂活框饲养的概念嘿,朋友!您知道中蜂活框饲养是咋回事不?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中蜂活框饲养啊,简单来说,就像是给小蜜蜂们建了一套“精装修的公寓”。
您想想,过去传统的饲养方法,蜜蜂们住的可能是“毛坯房”,咱对它们的生活状况了解得不多。
可中蜂活框饲养,那可大不一样!它是一种让咱们能更清楚、更方便地照顾蜜蜂生活的方法。
就好比您养宠物,要是笼子设计得不合理,您怎么能轻松地给宠物喂食、打扫、观察它们的健康状况呢?中蜂活框饲养就是给蜜蜂打造了一个科学合理、方便管理的“家”。
有了活框饲养,咱能更好地控制蜂群的发展。
这就好像是开车,您能更精准地把握方向盘,让车子朝着您想要的方向前进。
比如说,蜜蜂分群的时候,您能及时发现并做出合理安排,让蜂群壮大得稳稳当当。
而且啊,活框饲养还方便咱们检查蜜蜂是不是健康。
这跟咱们自己去体检一个道理,发现问题就能早点解决,不至于等到病入膏肓才着急。
您看,如果蜜蜂得了病虫害,在活框里咱能一目了然,迅速采取措施,保护好整个蜂群。
再说说蜂蜜的产量和质量。
活框饲养能优化蜜蜂的生活环境,让它们更舒心地工作,产出的蜂蜜自然又多又好。
这就好比给员工提供了舒适的办公环境,工作效率和成果能不提高吗?还有啊,中蜂活框饲养对于研究蜜蜂的行为习性也特别有帮助。
咱们可以更近距离地观察蜜蜂的日常,了解它们的秘密,这不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儿吗?总之,中蜂活框饲养是一种既科学又实用的方法,能让咱们更好地和小蜜蜂们和谐共处,收获更多的甜蜜和乐趣!您要是对养蜂感兴趣,可一定得试试这种方法,保准让您大开眼界,收获满满!。
2020养蜂新技术留心野蜂的生存方式才能养好中蜂

为什么中蜂改用活框箱养法还不如传统桶养法发展好呢?
我一直提倡中蜂要改进传统养殖方法,要借鉴意蜂的养殖方法,我也知道许多中蜂人也学习了意蜂活框箱养法。但是有些朋友放映用活框箱养法还不如桶养法发展快,产蜜量高,这种情况我也知道不是个别,大多数都是这样的。但是南方蜜源充足适宜养蜂的地方似乎没有这个样子,南方养中蜂也可以转场放蜂,一年取多次蜜,产量也不低。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其实对于中蜂来说,野性是中蜂最大的特点,分蜂性强,动不动就分蜂,而且还会出现全场飞逃的情况,这使得很多新养蜂的朋友都惧怕中蜂,但是对于一个有经验的养蜂人来说,出现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想一下也不难理解中蜂的这些行为,毕竟中蜂是野生的,虽然有的经过了人工饲养,但是在中国人工饲养的中蜂还是在力求让中蜂拥有野生的生活条件,所以家养的中蜂与野生中蜂的区别并不大。而野生中蜂大多生长在山区,以迁徙的方式进行生活,天气冷了它们迁徙到矮的地方,天气热了它们又飞到深山林区中避暑,对于蜜源来说,中蜂有追逐蜜源的习惯。所以说,中蜂的这些习惯对于有养蜂经验的养蜂人来说仅仅是中蜂适应环境的一种生存模式,对于中蜂来说更像是大草原上的牧民,他们并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家乡,似乎家乡就是能够给他们提供丰富的粮草的地方,这就是很多人说中蜂念巢性很差的原因。虽然说活框养殖中蜂很多养蜂人感觉很困难,但是饲养成功的也大有人在,而且目前的中蜂大型养殖场还相当多,那么这些养殖场又有什么诀窍呢?其实只要充分了解中蜂,想要养好还是不难的。
二,野蜂什么时候产子繁殖,什么时候造脾,都是根据气候条件和蜂群状态来的,该怎么做比人清楚,养蜂人不能随便干涉蜂群产子造脾。
蜜蜂进化了千万年,有自己完美的社会制度和工作方法,每只工蜂不用谁教就清楚该做什么。蜜蜂被人工养殖了也不会听从人的摆布,该做什么有自己的原则。养殖者如果想违背就要付出代价,很可能带来灾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蜂活框养殖的创新
本人经过多年的试验,失败,再试,再失败,不断摸索,总结失败原因,最后突破难关,中蜂活框养殖能达到二十几脾不分蜂,不逃亡。
蜜源好的年份,群产达到100多斤全封盖蜜,就是不好的年景,也能达到40-60斤。
收入非常可观。
如果能面向全国推广,我国的养蜂业前景将不可估量。
技术说明:一般中蜂管理在此文不多说,只是有些被养蜂人忽视的技术问题提一下;重点谈谈养蜂界不知道的办法。
春繁前的准备工作:1、在春繁前的前一年秋天或秋末,要选留好每群3--4张没有雄蜂房的整张工蜂房好脾备用;2、所有多余的脾要分类,例如:“大粉大蜜脾”、“大粉小蜜脾”、“小粉脾、”“少粉脾”、“蜜脾”、“空脾”分类后要做标记,用硫磺熏,包好备用;“老脾”要淘汰掉。
春繁:(一)花粉是关键:中蜂不吃豆粉、代用粉,因为它的营养不全。
要吃自然花粉,所以要检查蜂群是否有粉,够用不;如果不够用,把大粉大蜜脾靠边放进,切记一定要蜂多于脾。
蜂群再强不要超过三张,小箱不要超过四张,便于健康育虫,子脾健康工蜂寿命长。
中蜂不提倡喂糖,在隔板外放一张蜜脾即可。
加脾时不要往中间加,要靠边;温度稳定在20度左右;蜜源、粉源够吃时,4脾以上蜂数足可以加中间,一般情况不要加中间,更不能加边二,好些老师加
脾加在边二,而边二的子脾出房不健康。
加脾时一定要先将花粉脾加入,蜂数不足,将花粉脾靠边或靠隔板外,有必要喂纯花粉,不要喂代用粉、豆粉,没粉推迟繁殖,不能让蜜蜂狂飞,消耗体力,提前衰老。
(二)中蜂喜新脾,厌老脾,开始补的都是工蜂房,供蜂王产子;南方一般3—4脾,北方一般4—5脾,蜜蜂就有分蜂的想法,它们就开始补雄蜂房,有大量雄蜂就要造王台。
在此问题我们问过知名专家,他们叫把雄蜂房割掉,我说割掉补的还是雄蜂房;专家说顺其自然,它们要分就分吧。
这就是我国中蜂养不了大群的关键所在。
我的办法是:发现补雄蜂房,首先把雄蜂房割掉,放到弱群,也就是弱群还没有分蜂念想,它补的是工蜂房,在想分蜂群内开始加头一年准备的整张没有雄蜂房的工蜂脾,这时外界气温适宜,蜜源、粉源充足。
中蜂有没改工蜂房的习惯,所以3—5天产满一张,20天左右全部加进,在这期间,要留一部蜂群,不要割雄蜂,做蜂王交尾用。
另外,抓紧育王台,组织交尾群,新王成功往大群介绍,这时平箱已满不加继箱由不得你。
(三)加继箱:继箱上5脾,巢箱3脾,老王下边还加整张没有雄蜂房的工蜂脾,没有好脾就赶快换新王;有了新王,就可以加巢础框做新脾,蜂足上边也可以做巢础。
特别注意:上继箱的脾3—4天要清王台,下边是老王也要清下边;上边如果怕一次清不干净隔两天再清一次,不能有漏网之鱼,不然下边
王就跑了,跑的还是大群,你就以失败而告终。
大群介绍新王成功,必须把王台清干净。
大群新王不清王台也会跑。
育王群王台封盖两三天必须将原群王拿出,不然本群就要分蜂。
介绍新王,老王不好的掐死,好的带1—2脾,两个老王组成一个双王群,以后满箱提前把后门打开,让蜂习惯出入,放王台,关有后门的前门,两个都成功就是双新王群,不成功合并也是个强群。
(四)交尾群一定要相离远点,巢门不能面向一个方向,由于中蜂包括中蜂王迷巢非常严重,最好是两个场地,距一二公里即可。
也可以大群放王台,必须相挨的箱都放,尽量将巢门另移一个方向,避免蜂王回错。
当天拿老王当天放王台,工蜂不啃台,新王出房3—4天必须把急造台清干净,由于大群新王不啃台,如果有王台快出房,提前两三天女王也跑。
十天后检查新王,成功做标记,不成功到交尾群拿新王介绍,没有新王就放老王,千万不要再放王台,如果失王,工蜂容易产子,把工蜂产的子割掉或用水冲掉拿出;头一天在失王群内放一张幼虫子脾再介绍,在这期间还得清王台。
新介绍的王群也要做标记,做到心中有数,保证万无一失。
另外注意几个方面:1、巢虫。
随着加脾、喂糖、喂水时清理箱底,不给巢虫留空间,有条件可以做成活箱底,定期把箱搬过清扫即可。
2、防水:我国每年都有很多蜂场被洪水冲走,或被淹。
选择场地是关键。
另外中蜂必须离地20公分,便于通风,防
蚂蚁。
3、遮阴:中蜂怕热,要安全度夏。
有条件的话,尽量放在树下或搭建遮阴。
4、要安静:中蜂喜安静,怕震动,爱分蜂,好逃亡(没有达到它所具备的条件就要逃亡),这是它的生存之道,,所以要掌握它的生理特性,给它创造生存环境,它就不逃亡。
5、病:中蜂一般抗病能力很强。
但对两种病抵抗能力较差:(1).欧洲幼虫病,此病是空气病,有时会不治自愈,由于世贸出口等原因,不能喂药,这些年试验发现是工蜂不吐浆造成幼虫死亡。
用人参糖水喂蜂,增加抵抗力,让工蜂吐浆,5—7天会痊愈。
(2).囊状幼虫病:有一部分是欧洲幼虫病转化而来的,书上说此病传染,我个人认为蜂群与蜂群之间不会传染。
我个人的看法和龚教授一致,可能是被惊吓有关,或是加脾不当,采水、采蜜时带回有毒物质或病毒,主要导致中囊病的原因是“除草剂”,导致工蜂发病,不吐浆,有些病群蜂王也染病,产的子本身成活率不高,久而久之,群内的幼虫大量死亡,勉强成活封盖的营养也不够,再加上工蜂有病,自身难保,对封盖子照顾不到,形成巢房塌陷,封盖的子也死亡。
试验:
1、我把得病群合并到强群里一个星期就会痊愈,如果传染还敢合并吗?
2、箱与箱的脾互换不会发病。
好群和病群都放在一块,没有发现被传染。
3、有的病群不是王有病,而是蜜蜂有病。
我有一个强群失王,我把有病的
王放进,一切正常,没有发病。
经过多年试验得出结论:大部分得病群是老蜂王抵抗能力差,所繁殖的后代不能抵抗中囊病,所以提高蜜蜂抗病力,必须蜂多于脾,让中蜂密集,就不容易得病,万一得病,放王台、合并,新王成功后给新王群喂人参糖水,2—3次就正常。
没有人参,只要蜂数足也行,没有喂人参的好的快。
预防此病最有效的办法是早换新王,因为新王抗病能力强。
总之,这两个病好像是一个合并症,发现早,治疗早,好的快;发现晚,群势垮了,救过的蜂群即使保住,全年也没有收入。
(五)虫害:蚂蚁、蛤蟆、胡蜂、蜂狼等。
养蜂人各自有办法,不必多讲。
(六)小箱养中蜂产量高:根据多年的经验小箱养中蜂的产量比标准意蜂箱增产2到3倍。
小箱的尺寸是;长35.5宽37.5高23.5(箱的外围)总结: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是伴随着人类,就看你能否发现,发现能否利用,利用了就成为科技,就能转化为生产力,生产力就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采用我的活框养殖技术后,第一中蜂能养大群,不分蜂、不逃亡;第二中囊病不用抗生素能控制,并能痊愈;第三采用小箱养殖能高产;第四培育出能带大群,性情温顺,产蜜量高,守门力强,不容易被盗的优质蜂王自从2008年参加亚洲三A会议,对我的启示很大。
外国人能把我们的中蜂养好,而我国养不好,这是中国人的耻辱。
另一方面,蜜蜂给植物授粉,保持生态平衡,
意义重大。
由于意蜂是赶大蜜源,不能长停,所以授粉重担就落在中蜂身上;如果不把中蜂养好、授粉,生态就会出现危机。
事后还不知是没蜂的缘故。
如果都能掌握养中蜂的技术,也不用东奔西跑;再说,养中蜂简单,不治螨。
一般不喂糖,中蜂善于采零星蜜源,一般都够吃。
定地或小转地,节省人力和车费,一个人如果管理100箱意蜂,累死也管不过来;一个人如果管理200箱中蜂,有2/5时间没事干,很轻松。
价格方面,中蜂蜜卖价比意蜂蜜高,产量平均年份差不多,相比之下,200箱中蜂比100箱年收入高得多。
育王方面:在中国养蜂学会张复兴会长和学会陈秘书长的指示下,她老人家不叫我到外地邮王,要我好中选好,优中选优。
经过这些年来的摸索,成功选出优质蜂王,能带大群,性情温顺,产蜜量高,守门力强,不容易被盗。
我的蜂种到两广表现非常好,两广新王4脾闹分蜂,我的7脾也不闹。
在辽宁老王群带16脾不闹分蜂,把养蜂人急的团团转,多次给我打电话,想分蜂急的没办法。
而我的蜂王在辽宁比在我们当地表现还好。
让我的技术传授给大家,让中国爱好养蜂的人都能学会养中蜂,让大家在家就能致富,不像养意蜂需要东奔西跑。
蜂群的强壮,技术是关键,蜂种尤为重要。
北方一般平箱满,不能加继箱,产量低;而南方一般四脾就分蜂,新王也照样分,常年都养是小群,没有收入还整天因为分蜂而忙得不可开交。
如果把此技术和蜂种推广
开,我国中蜂活框养大群一定会成功,真正成为甜蜜事业更甜蜜。
本文作者:陕县养蜂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