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游记阅读课教案
《地心游记》阅读指导课

三、人物简介
本文主要人物有三个:
1、德国科学家里登布洛克教授细心,有冒险精神,为了 研究科学而不怕艰难险阻。
2、他的侄子阿克赛尔聪明机智,有爱心,遇到困难时勇 敢面对。
3、向导汉斯自信热情,乐于助人。
四、小说简介
地心游记讲述了1863 年5 月的某一 天,里登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 然发现一张羊皮纸,上面记述从一个 神秘的火山口进入就可以到达地球中 心!
目 录
1 2 3 背景介绍 作者简介 人物简介 小说简介 作者语录 读后感悟
4 5 6
一、背景说明
1、欧洲殖民者出于 建立各自殖民地帝 国的目的,掀起了 一股探险狂热。
2、科学技术,特别 是考古学和地质学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 发展。
二、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 (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 科幻小说和探险小说作家,被誉为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186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气 球上的五星期》,获得巨大成功。 他一生共出版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 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 女》、《海底两万里》、《神秘 岛》。
凡尔纳不愧是科学时代的预言家,他的作品惊心动魄,回 味无穷,既专业又让人感慨万千。《地心游记》,一个奇 妙的地心世界与一段惊险刺激的探险旅程! 人的一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应该不断地去探索,为 自己确定的目标而奋斗,坚持不懈的去努力敢于冒险,不 断地磨炼自己,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站,这样才能成功!
教授对此深信不疑,不顾侄子阿克塞 尔的极力反对,毅然偕同阿克塞尔与 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冒 险旅行。
他们按照前人的指示,由冰岛的斯奈弗火山口下降,在困难 重重的地底深处经历了三个月的旅行。
旅行中炙热、眩晕、饥渴、 迷路、黑暗一路随行,不过 探险三人组也饱览了地下的 雄伟风光,经历了一场海怪 大战,见识了异常珍贵的古 生物化石,还遇到了一个放 牧大象的远古巨人。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整本书阅读《地心游记》

整本书阅读课——《地心游记》一、教学目标1.借助封面、目录和内容梗概,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
2.掌握阅读科幻小说的方法,并用这种方法阅读整本书。
3.培养学生有计划地阅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导语:领导人类前进的,是科学;领导科学前进的,是幻想。
科幻小说,既是科学的花朵,又是天马的丝缰。
《地心游记》就是一部将知识巧妙地穿插在小说的情节及人物的刻画中,在向读者描述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展示曲折生动、饶有趣味的情节的同时,又让读者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感受人类征服自然的坚强意志的充满传奇色彩的科幻小说。
2.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地心游记》这部经典之作,相信大家一定很感兴趣。
(二)阅读封面导语:你从封面上知道了什么?1.书名。
你的小脑袋里蹦出怎样的问题?2.插图。
看到这幅图,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场景?你迫切想知道什么?(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3.作者:法国的儒勒·凡尔纳。
(简要介绍作者)(三)阅读目录和内容梗概1.阅读目录,你从目录里获取了哪些信息?2.哪些小故事引起了你的兴趣?3.再读内容梗概,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四)阅读《爆炸》导语:带着好奇心,阅读故事《爆炸》。
1.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在小组内交流:你眼中的里登布洛克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集体交流。
4.这个故事激发了你阅读的兴趣了吗?课后把整本书找来读读。
(五)读书方法的指导1.回忆读其他课外书时所用的方法。
2.交流补充:这是本科幻小说,里面蕴藏着很多的科学知识,在阅读时,要及时把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用横线画出来。
3.制订阅读计划。
三、板书设计地心游记看封面读目录了解梗概。
地心游记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通过问卷调查、 小组讨论等方 式收集学生反 馈,了解学生 的学习需求和
困难。
及时处理学生 反馈的问题, 调整教学策略, 确保教学效果。
调整教学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 教学内容和进度
针对学生需求和兴 趣调整教学方法和 手段
及时收集和分析学 生作业和考试成绩, 调整教学策略
定期与学生沟通, 了解他们对教学的 意见和建议,及时 调整教学方案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教学目标: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评价教师是否有效地传授了知识 教学方法:评价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否有效 教学反馈: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
提供反馈
学生可以向教 师提供关于教 学内容和方法 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根据学生 的反馈进行反 思和改进,提 高教学质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增强学生对科幻小说的阅读体 验和感受
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 望和求知欲
03
教学内容
选取《地心游记》作为阅读材料的理由
作品具有较高 的文学价值, 是科幻小说的
经典之作
情节跌宕起伏, 富有想象力, 能够激发学生
的阅读兴趣
传达了探索未 知世界的勇气 和科学精神, 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养
完善教学评估,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并据此调整 教学策略和过程。
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THANK YOU
汇报人:XXX
07
教学反思与改进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目标是否明 确、具体、可衡 量
教学过程中是否 有效落实了教学 目标
四年级美术下册《地心游记》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地心游记》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采用启发式、情境式、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想象、实践等方法,完成从文学作品到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互动交流,共同提高: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鼓励他们分享创作心得,开展自评和互评。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和建议,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4.深化主题,培养情感:结合《地心游记》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珍爱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同时,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勇敢、智慧、团结等品质的力量。
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但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倾听他人意见方面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的教学环境。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需关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引导他们运用美术技能表现地心世界的奇幻景象。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交流互动中相互启发、共同成长。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全面提升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
7.观察生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大自然,关注地球环境保护,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四年级美术下册《地心游记》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心游记》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背景、作者及故事梗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2.通过对《地心游记》中地心世界的描绘,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小学美术冀美版四年级下册《10.地心游记》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5

小学美术冀美版四年级下册《10.地心游记》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大胆想象和创造,创作出一副关于地心游记的想象画。
2. 用绘画或剪贴等方式描绘地心那未知、神秘的世界;在组织画面时要考虑画面的主次。
3.
养成热爱大自然和乐于探究未知世界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创作一副地心游记的想象画。
2. 用绘画或剪贴的方式进行创作,养成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究未知世界的意识
课前准备
1. 教具:1.多媒体课件、范画;
2.彩笔等绘画工具。
2. 学具:教科书、彩笔、胶棒、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地心游记阅读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激发学生对地心游记的兴趣,提高阅读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地心游记的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 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和略读等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终身阅读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分析地心游记中的主题、人 物和情节
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 技巧
总结地心游记的阅读收获,引导学生思考文学鉴赏和审美的重要性。
强调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作用。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 创造性表达能力。
提倡跨学科学习,将文学鉴赏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 知识面。
Part Five
教学评价与反馈
理解地心游记的文学价值和 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 意识和审美能力
Part Two
教学内容
地心游记的作者介绍
作者:儒勒·凡尔纳 国籍:法国 职业:科幻小说家 代表作品:《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等
地心游记的创作背景和故事梗概
创作背景:作者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创作灵感来源于当时的科学发现和探险活动,旨在通过小说激发读者 的想象力,探索未知的世界。
评价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
调整和完善: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针对 性的改进和优化。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THANKS
汇报人:XXX
宙的敬畏和思考。
Part Three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方法:教师 讲解与学生讨论 相结合,注重启 发学生思维,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讨论。
地心游记 阅读教学设计

地心游记阅读教学设计《地心游记》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地心游记》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于1864年发表的科幻小说,是全球科幻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地心游记》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幻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整体理解《地心游记》的情节和主题,并从中感受到探索的乐趣。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并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3. 学生能够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掌握科幻元素在作品中的运用。
4. 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个人思考,并提升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地心游记》的背景介绍和作者简介2. 小说的情节梗概和主要人物介绍3. 科幻元素在小说中的运用及其影响4. 小说中的思辨题材和对人类探索精神的探讨5. 学生讨论和个人思考,写作表达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和背景介绍(20分钟)1. 导入:与学生讨论科幻文学的定义和常见元素,激发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
2. 背景介绍:向学生简要介绍《地心游记》的背景和作者儒勒·凡尔纳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情节梗概和人物介绍(30分钟)1. 情节梗概:给学生呈现《地心游记》的情节梗概,帮助学生整体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
2. 人物介绍:向学生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讨论他们的性格特点及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第三阶段:科幻元素的运用(30分钟)1. 科幻元素:讲解科幻元素在《地心游记》中的运用,如时间旅行、未来科技等,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其在小说情节中的作用。
2. 小说评析:带领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从不同角度评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创作手法。
第四阶段:思辨题材和探索精神(30分钟)1. 思辨题材: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涉及的思辨题材,如人类探索未知、科技与人性等,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2. 探索精神:探讨小说中人物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和对探险精神的讴歌,激发学生对探索精神的认同与理解。
最新《地心游记》阅读课教案

《地心游记》阅读课教案------------------------------------------作者xxxx------------------------------------------日期xxxx《地心游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封面,了解作者及本书的主要内容.2、教给学生阅读科幻小说的方法,并尝试着这种方法阅读1-—-—3个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心中有阅读期待。
3、培养学生有计划阅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兴趣。
教学难点:知道如何阅读整本书.教学重点:掌握阅读方法,制定阅读计划,精读第一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领导人类前进的,是科学;领导科学前进的,是幻想。
科幻小说,既是科学的花朵,又是天马的丝缰。
”《地心游记》就是一部将知识巧妙的穿插在小说的情节及人物的刻画上,在向读者描述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展示曲折生动、饶有趣味的情节同时,又让读者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感受人类征服自然的坚强意志的充满传奇色彩的科幻小说.2、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地心游记》这部经典之作。
相信大家一定很感兴趣。
二、阅读封面1、你从封面上知道了什么?A、书名。
你的小脑袋里蹦出怎样的问题?B、插图。
看到这幅图,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场景?你迫切的想知道什么?(请假期里认真阅读的孩子介绍:在广阔的海洋里,出现了两头怪兽。
其中一头怪兽长着海蜥蜴的头,有着一张鼠海豚的嘴巴以及鳄鱼的牙齿,那是鱼龙。
另一头怪兽是一头看似海蛇却有着龟壳的蛇颈龙。
它们在大海里拼命地厮杀,仿佛一定要把对方置于死地。
它们搅得海洋掀起了滔天巨浪,似乎要把周围的一切都要淹没到海底似的.)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板书: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C、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这本是肖宝荣改写的,通俗易懂。
感兴趣的话,可以读《地心游记》的译文版,文学味道更浓厚一些。
)D、作者。
法国:儒勒·凡尔纳。
(师生一起读《好伴》p22中的作家点击)E、阅读目录,你知道了什么?从目录里获取了哪些信息?F、你准备如何读这本书?(制定阅读计划、每天读两个故事,周末读4个故事,三周读完)三、了解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读内容梗概,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四、读书方法的指导1、回忆读《大林和小林》时所用的学习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心游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封面,了解作者及本书的主要内容。
2、教给学生阅读科幻小说的方法,并尝试着这种方法阅读 1 3 个故事,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心中有阅读期待。
3、培养学生有计划阅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兴趣。
教学难点:知道如何阅读整本书。
教学重点:掌握阅读方法,制定阅读计划,精读第一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领导人类前进的,是科学;领导科学前进的,是幻想。
科幻小说,既是科学的花朵,又是天马的丝缰。
”《地心游记》就是一部将知识巧妙的穿插在小说的情节及人物的刻画上,在向读者描述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展示曲折生动、饶有趣味的情节同时,又让读者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感受人类征服自然的坚强意志的充满传奇色彩的科幻小说。
2、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地心游记》这部经典之作。
相信大家一定很感兴趣。
二、阅读封面
1、你从封面上知道了什么
A、书名。
你的小脑袋里蹦出怎样的问题
B、插图。
看到这幅图,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场景你迫切的想知道什么(请假期里认真阅读的孩子介绍:在广阔的海洋里,出现了两头怪兽。
其中一头怪兽长着海蜥蜴的头,有着一张鼠海豚的嘴巴以及鳄鱼的牙齿,那是鱼龙。
另一头怪兽是一头看似海蛇却有着龟壳的蛇颈龙。
它们在大海里拼命地厮杀,仿佛一定要把对方置于死地。
它们搅得海洋掀起了滔天巨浪,似乎要把周围的一切都要淹没到海底似的。
)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板书: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C、出版社一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这本是肖宝荣改写的,通俗易懂。
感兴趣的话,可以读《地心游记》的译文版,文学味道更浓厚一些。
)
D、作者。
法国:儒勒•凡尔纳。
(师生一起读《好伴》p22中的作家点击)
E、阅读目录,你知道了什么从目录里获取了哪些信息
F、你准备如何读这本书
(制定阅读计划、每天读两个故事,周末读4个故事,三周读完)
三、了解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读内容梗概,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四、读书方法的指导
1、回忆读《大林和小林》时所用的学习方法。
(带着思考去阅读,并圈圈画画,写下阅读感受)
2、交流自己的阅读好办法。
补充:这是本科幻小说,里面蕴藏着很多的科学知识,在阅读时,及时把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用横线画出来。
四、自主阅读《平静的日子》
(一)带着好奇心阅读第一个故事《平静的日子》
1、戈U出主人公“我”和叔叔奥托•李登布洛克教授的外貌、性格等特点。
2、在小组内交流:你眼中的奥托•李登布洛克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集体交流(补充:他是约翰大学矿物学的教授,热衷于科学研究。
他学识渊博、具备一切能力而且作风严谨。
从外貌描写中得知:他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富有洞察力。
)
4、师:那么,又是一件怎样的事情打破了这种平静的生活呢请阅读下面两个故事。
六、作业
1、完成《好伴》上文学类记录单,摘抄这位教授的外貌以及性格描写,说说从这些描写中,你了解了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
2、思考:这些描写与后面发生的故事有什么联系
教后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给他们提供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活动,并尝 试和别人交流。
2、让学生在阅读中, 摘录百科知识。
从而进一步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
课前准备:
学生的《好书伴我成长》 ;师生共读的一本书《地心游记》
指导过程:
(一)展示导入
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 生命中没有了阳光”。
同学们,两位着名作家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有益的书籍 的确是一样好东西! 感谢亲爱的学校, 每天为我们提供了阅读时间, 为我们创设 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使我们逐渐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
这堂课,我们首先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学生在《好书伴我成长》上的记录单和 精彩的阅读感受。
(二)实践阅读: 师:同学们,上周起,我们师生一起开始阅读法国小说家、科
幻小说的开创 者之一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
从同学们的口中,老师已经知道 你们很喜欢这部科幻小说, 有的同学已经快要阅读完整本书了, 是不是那么, 老 师考考你,并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谈谈是什么原因吸引你去阅读呢
1、出示人物和身份的连线,生说说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喜欢这个任务的理
人物
汉斯
李登布教授的侄子
阿克赛尔 :从一开始的优柔寡断,逐步变得成熟、勇敢、坚强
奥托•李登布洛克 教授 身份
向导 阿克赛尔
汉斯:一个冷静而细心的人,在关键时刻总是会拯救大家。
李登布洛克教授:他是一个博学而具有坚强意志的学者。
尽管脾气暴躁,但在我遇险过程中,表现出的温柔和细心也是很打动人的。
2、师:下面我们进行两分钟的默读,看看在两分钟内,自己能看几页课外
书。
同时,注意阅读的姿势,要注意阅读的质量,做到眼到、心到,决不能三心
____ .卡才
二丿意、。
3、师生共同进行两分钟默读
4、师生展示各自两分钟默读的页数。
5、让学生拿出笔,给刚才默读的地方圈画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和词语,并选一处或两处,在旁边坐眉批。
6交流。
(三)阅读总结
教师表扬用心读书和踊跃交流的同学,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探险热情进行保护,同时进行必要的点评和提醒。
(四)拓展训练
继续读好这本书,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圈画和眉批,准备下一节课交流。
教后记:
教学目标:
1、交流本书的主要内容,跟孩子们一起走进主人公的传奇历程,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进行审美享受,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感悟,完成部分《《好书伴我成长》。
教学
重点:交流整本书。
教学难点:通过圈画重点词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课前准备:
学生的《好书伴我成长》;师生共读的一本书《地心游记》。
指导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小说里有很多我们以前闻所未闻的科学知识,也有吸引我们眼球的美丽地中海、神奇蘑菇村,精彩的美景让我们过目不忘,如:奇妙的火山口、神秘的冰岛、壮丽的波特兰海角(学生自由说)师:地心游记的经历充满了神奇与艰险,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忆他们的传奇历程,感受作品跟我们带来的惊险刺激。
(二)学生交流惊险之旅
1 、《险遇“密斯都”》
A、请同学们再次浏览P47《险遇“密斯都”》。
B、画出当时的险情。
思考:如果你是阿克赛尔,你想对汉斯说些什么
2、残酷“水威胁” 师:下到地下两千八百英尺了,可是,我们却走错了道,更糟糕的是,我们的供应水没了。
没水的日子令人堪忧,找找相关的句子,感受他们历险的焦虑。
A、生浏览P68-73。
B、交流。
3、绝望“迷路记”
师:再也没有比探险时脱离团队更让人恐慌了,可是,这一切发生在了“我” 身上,“我”痛苦、绝望。
找出相关的情节,写下来读读,感受“我”的挣扎。
生阅读并完成P27《好书伴我成长》,师巡视指导。
(三)拓展阅读
师:骇人“大海兽”也是惊险之旅之一。
课后,请抄下那些心惊肉跳的句子, 再来感受故事的神奇。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圈画和眉批,准备下一节课交流
教后记:
教学目标:
1、读完本书的主要内容,跟孩子们一起与文中的主人公进行心灵对话。
2、培养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同时,从作品中学到优秀的品质。
3、联系自己,谈谈自己遇到困难时的言行,并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比,心中产生美好的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的《好书伴我成长》;《地心游记》的读后感。
指导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读完了整本书,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讲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吗生在小组内交流。
集体交流,老师进行补充。
(二)心灵对话
师:在收获丰富的科学知识、感受跌宕离奇的故事情节的同时,我们也被很多人和事感动着,尤其是那个李登布洛克教授。
让我们与他进行一次心灵对话吧!
1、集体交流。
(可以围绕文本的某一处进行交流也可对李登布洛克教授身上所反映的可贵品质进行对话)
2、师读《地心游记》的读后感
3、学生谈谈从读后感里听懂了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写读后感的
4、师:进行学法指导。
(三)书写心声学生尝试写读后感
1、指名读。
2、交流后,充实自己的内容。
3、展示优秀作品。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