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第2课时敬畏生命

合集下载

统编教材7上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第2课时《敬畏生命》

统编教材7上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第2课时《敬畏生命》

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课时敬畏生命教材分析《敬畏生命》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探问生命的第二课时,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第一部分:生命至上,通过“搜救失联马航客机”尼克及最美逆行者等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理解个人和他人的重要性,懂得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第二部分:休戚与共,通过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敬畏生命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初一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

如果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或困感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能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顿、行为失控等问题,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会漠视生命。

因此,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教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学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二、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生命至上。

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缅怀烈士、清明祭祖。

学生讨论:这些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是呀,生命至上,我们要对逝者有尊重、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

(引出课题)【探究新知】阅读教材P94上面探究与分享,思考: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答案提示:我认为是值得的,因为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社会、对家属的责任。

人教版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第2课时《敬畏生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第2课时《敬畏生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2课时)第2课时敬畏生命一、教材分析《敬畏生命》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是前面三个单元:自我认知和与他人关系的价值升华。

本单元以“生命”为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地对“生命”这一话题进行论释和思考,在整个七年级的教材体系和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建构中具有重要地位。

《敬畏生命》这一框贯穿于整个第四单元的始终,从第八课第一框“生命是永恒的吗?”到第十课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都渗透着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敬畏之情,所以能否把这一框的德育目标落实到位,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后面内容的学习和效果。

本框由“生命至上”“休戚与共”两目组成。

主要是引领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敬畏生命,理解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休戚与共的关系,进而深化对怎样敬畏生命的认识:敬畏生命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对生命的敬畏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期,对于生命的思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思考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如何对待他人的生命?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但由于其认知水平有限,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全面,因此本框题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懂得对生命的敬畏,知道对生命产生敬畏的原因,能自觉敬畏生命。

珍视生命。

2.懂得生命至上,既要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3.知道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过程与方法1.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学习能力和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让其懂得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的道理。

2.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

3立志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人生态度。

-第八课敬畏生命教案

-第八课敬畏生命教案

第2课时敬畏生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生命就是崇高得、神圣得,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得方式珍爱她人得生命,学会善待身边得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得情感。

教学重点:生命至上。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她人。

教学方法 :问题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教具: 多媒体设备课型:新授课教课时:1课时。

板书设计:生命就是脆弱得、艰难得生命就是坚强得、有力量得生命至上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承认别人得生命同样重要敬畏生命每个人都需要与她人共同生活休戚与共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发自内心得资源选择【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清明祭祖,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5·12人们寄托哀思。

学生讨论:这些图片中得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师:生命无上,我们要对逝者有尊重、敬畏得情怀,今天我们探究这一方面得话题——敬畏生命。

二、开展活动、讲授新课【活动一:情境分析】播放失联客机及寻找情景1、问题:您认为花费如此巨大得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得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2、引导学生分析。

3、答案提示:我认为就是值得得,因为这就是对生命得尊重,就是对社会,对家属得责任。

生命就是崇高得,神圣得,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得情怀。

4、请学生列举类似得情境。

【活动二:名言警示】1、学生读自己搜集得生命重要得名言。

2、结合陶行知得警示思考:(1)您如何回答陶行知得困惑?(2)陶行知得警言告诉我们什么?3、答案提示:(1)在旧中国,不少人迫于生计得压力,无暇顾及她人得生命。

(2)告诉我们,生命就是宝贵得,每个人得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在这些外在得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活动三:小品赏析】1、播放郝建得《扶与不扶》2、学生谈感受。

3、教材P95探究与分享思考:不顾自身危险去救她人就是不爱惜自己得生命吗?4、答案提示:不就是。

8.2 敬畏生命课件(共18张PPT)

8.2 敬畏生命课件(共18张PPT)

探究新课堂
你从上述情境中,发现了哪些特点?
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 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探究新课堂
知识点归纳概括
1.为什么说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 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 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 崇高和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生命是那么可贵,我们应该敬畏生命。
探究新课堂
阅读教材 P65—66 的“阅读感悟”和“启思导行”,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怎样敬畏生命? (3)说说你对“生命的意义”的看法。
探究新课堂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地震,这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 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当天,在觉中央领导下,救援工作 迅速展开。
随堂练习
简要分析题
汶川地震中,有这样两个顽强的人。一个是刘青云,一个是李青松。地震发生后,刘青云 被垮坍的房屋压在下面,左腿被一根5公分木条死死压着不能动弹。于是他用牙齿不停地 啃咬木条,最终将其咬断。一墙之隔的李青松则被水泥块压在下面动弹不得。他于是通过 吞吃纸板的方法自救。最后,在受困超过100 小时后,他们都获救了。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探究新课堂
知识点归纳概括
3. 为什么在危险来临时,有人会奋不顾身地选择“逆行”? 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生命重于泰 山,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当人民的生命遭 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 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8.2 敬畏生命(精美课件)

8.2 敬畏生命(精美课件)
颁奖词:从无人知晓到感动中国,她用小小的肩膀扛起了近千名 滞留乘客的生死安危。她是落坡岭的女儿,也是落坡岭的英雄。 她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材料二:2023年7月31日,在河北省暴涨的洪水中, 冯振竭力将队友推向安全地带,自己却被湍急的洪 流冲走,壮烈牺牲,年仅30。
这两则说明了什么道理?
2.怎样做到敬畏生命?(重点) (1)敬畏生命,就要_______并_________生命存在和发展的_________。(2)敬畏生命,就要__________的生命。 尊重、________和________身边的每一个人。 (3)敬畏生命,就要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家称,导致猝死发生的原因非常多,但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已经有了疾病基 础。 例如,心脏疾病导致的心源性猝死,占猝死病因的75%;剩下的25%则是非 心脏疾病,包括脑血管病、肺栓塞、电击、溺水等。
材料二:“最帅康熙”因母亲去世患抑郁8年 “康熙”的饰演者马浚伟被观众称为"最帅康熙",就连刘德华饰演的“康熙”也 被其盖过了风头。这个角色让他在事业上获得很大的成功,并且让很多人记住 他的名字,但是后来母亲的离世彻底改变了马浚伟人生,那时候马浚伟的母亲 已经身患鼻咽癌二十多年了,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做面部导管手术,母亲怕儿子 担心自己,所以就偷偷做了这样的手术,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在母亲做完手 术的第二天就离世了,这个消息让他深受打击。马浚伟在这件事情上一直非常 自责,他认为是自己没有照顾好母亲,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母亲离世后他患 上抑郁症、惊恐症,但有些阴影至今仍挥之不去,已经严重影响到他正常的生 活。这段经历对于他而言,是非常痛苦和难熬的,很多人非常担心他的状态。 不过令人感到欣慰的是,8年后他战胜了病魔再次回到我们的视野中,但是因为 治疗的时间让他错过了很多发展的机会,也只好从头开始。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8.2 敬畏生命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3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8.2 敬畏生命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3
【教师归纳】生命这时候已经不是脆弱的、艰难的,而是坚强的,充满力量的。
笔记区: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为什么生命至上?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2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2、我们经历了未知、恐慌之后,为什么选择继续研学旅行?
3、重新出发的我们还是当初的我们吗?
学生交流与分享
活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和体会,让学生更全面地感悟生命的意义,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角色扮演:我们乘坐了另外一趟到达北京丰台的列车,在到达北京的那天晚上,我们去逛了北京的古城,在古城街头我们看到了一位琴师正在拉二胡,旁边放着一个供人打赏的箱子,周围人来人往。行人欣赏完表演,有不同的做法。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
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课时设计
课题
敬畏生命
课型
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其它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依据2022版课程标准“健全人格”核心素养中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要求,以及“责任意识”核心素养中培养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的意识与能力的要求,以上依据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和敬畏生命。
观看视频,思考归纳并回答问题。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分析乘务员赵阳的喊话和采访,紧扣教学目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自己和他人生命同样重要。
第二目:《安置落坡岭》
第三天中午12时许,由于落坡岭水库水位上涨,我们被疏散至落坡岭社区避险。从K396次列车转移到安置点的那段路程特别难走:暴雨不断,路又漫长,遇到上坡,水一直往下流,淤泥也特别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 第二框 敬畏生命(共14张PPT)教育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 第二框 敬畏生命(共14张PPT)教育课件











•■

:














?









•■ 电 你 是 否 有 这 样 经 历 , 当 你 在 做 某 一 项 工 作 和 学 习 的 时 候 , 脑 子 里 经 常 会 蹦 出 各 种 不 同 的 需 求 。 比 如 你 想 安 心 下 来 看 2 小 时 的 书 , 大 脑 会 蹦 出 口 渴 想 喝 水 , 然 后 喝 水 的 时 候 自 然 的 打 开 电 视 。 。 。 。 。 。 , 一 个 小 时 过 去 了 , 可 能 书 还 没 看 2 页 。 很 多 时 候 甚 至 你 自 己 都 没 有 意 思 到 , 你 的 大 脑 不 停 地 超 控 你 的 注 意 力 , 你 就 这 么 轻 易 的 被 你 的 大 脑 所 左 右 。 你 已 经 不 知 不 觉 地 变 成 了 大 脑 的 奴 隶 。 尽 管 你 在 用 它 思 考 , 但 是 你 要 明 白 你 不 应 该 隶 属 于 你 的 大 脑 , 而 应 该 是 你 拥 有 你 的 大 脑 , 并 且 应 该 是 你 可 以 控 制 你 的 大 脑 才 对 。 一 切 从 你 意 识 到 你 可 以 控 制 你 的 大 脑 的 时 候 , 会 改 变 你 的 很 多 东 西 。 比 如 控 制 你 的 情 绪 , 无 论 身 处 何 种 境 地 , 都 要 明 白 自 己 所 面 临 的 痛 苦 并 没 有 自 己 所 感 受 的 那 么 强 烈 , 我 们 当 前 再 痛 苦 , 在 目 前 这 个 阶 段 自 己 也 不 是 最 痛 苦 的 人 , 尝 试 着 运 用 心 智 将 注 意 力 转 移 到 其 他 的 地 方 , 痛 苦 就 会 自 动 消 失 , 在 你 重 新 注 意 到 它 的 时 候 , 它 不 会 回 来 。

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第2课时 《敬畏生命》(教学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第2课时 《敬畏生命》(教学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
授课内容:《敬畏生命》
部编教材初一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
复习思考:生命可以永恒吗?
不可以。因为生命有时尽,死亡是人生不可 避免的归宿。
可以。生命有接续,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
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汶川地 震救援 图片
想一 想:人 民解放 军为什 么要不 惜代价 抢救生 命?
第二框 敬畏生命
探问生命的价值,端正对待生命的态度
目标导学一:生命至上
1.为什么要对生命保持敬畏之心? P94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 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 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 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一名19岁女孩,坐在一家酒店窗外,意欲轻生。酒店的
楼下,聚集了几百号围观的人。这些人,不停喊着「快跳吧」
「等了好久了」「跳完我好去接孩子」......
在酒店的边缘,消防员本来已经拉住了这个女孩。但是,
女孩还是挣脱了消防员的手。女孩下坠的那一刻,消防员嚎
啕大哭起来,同时,楼下竟爆发出鼓掌与欢呼声。
这个消防队员因为没有救下这个女生,陷入自责不可自
拔,一直在接受心理疏导。
漠视生命
探究与分享 书97页
思考: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 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尊重、关怀、善待他人
2.怎样做到休戚与共?
(1)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 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2)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 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 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 的自愿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