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大纲

河南工程学院本科《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电工电子技术(英文):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编码:032220061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纺织工程(卓越计划)、纺织工程课程学时数:64 ;实验学时 16 ;课程学分: 4 ;编写人:宋雪洁;审定人:丁立中一、实验目的电子技术实验是高校非电专业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实验课应与理论课内容相配合,实验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非电专业的学生接收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培养科学实验能力的开端。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电子元器件、掌握一定的电子线路,学会使用常用的仪器仪表,掌握电子技术基本的测量技术及基本调试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项目三、实验内容与要求实验一:常用电工仪器设备及其使用1.实验目的学习常用电工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2.实验内容(1)电阻测量。

(2)交流电压的测量。

(3)直流电压的测量。

(4)直流电流的测量。

(5)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3.实验要求(1)根据实验测试记录相应数据。

(2)分析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时产生误差的原因。

(3)总结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及幅度的调节方法。

(4)总结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的调节方法。

4.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GDS-2型高级电工实验装置,低频信号发生器,万用表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原理1.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电压、电流定律。

(2)验证叠加原理。

(3)巩固万用表及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2.实验内容(1)基尔霍夫定律实验。

(2)叠加原理实验。

3.实验要求(1)根据实验测试记录相应数据,并比较各支路电流的测量值与计算值的异同。

(2)分析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

(3)根据相应数据分析KCL、KVL的正确性。

(4)根据相应数据分析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尊敬的各位教师和学生:为了确保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和学习,制定本教学大纲,以指导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以下是本课程的内容概述和教学目标。

一、课程概述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涵盖电子工艺与电力工程技术的综合学科。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工电子技术能力,以应对现代电子行业的需求。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将了解电路原理,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应用,并具备电力工程操作技能。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 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电路原理、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应用等;2. 掌握各类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测量和操作技能;3. 具备电路设计与调试的能力;4. 培养分析和解决电工电子技术故障的能力;5. 培养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1. 电工基础知识1.1 电路概述1.2 常用电子元器件1.3 电源供电技术1.4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2. 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应用2.1 二极管与晶体管2.2 集成电路2.3 模拟与数字电路2.4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 电路设计与调试3.1 电路设计基础3.2 电路布线与焊接3.3 电路调试与测量4. 电工电子技术故障分析与解决 4.1 故障诊断方法与工具4.2 故障维修技术5. 实践操作5.1 电路实验5.2 项目实践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授课,讲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实际操作电路和元器件,并解决实际问题;3.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电子工程项目,培养其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能力;4. 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小测验和考试,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项目成果:评估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能力;4. 平时表现:综合考虑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指标。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学时: 88 学分: 4.5适用专业:机械类所有专业先修课程:工程数学(含线代)一、课程教学目标《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职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打好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电路(1)了解电路的作用和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

(2)了解电路主要物理量的定义。

(3)掌握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2、电路的基本元件(1)了解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特性。

(2)掌握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外特性。

3、电路的基本定律(1)了解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主要内容。

(2)掌握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的方法。

4、电路的分析方法(1)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

(2)学会运用电压源、电流源的互换方法。

5、正弦交流电路基础(1)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2)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

(3)掌握分析单一参数元件的交流电路。

6、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1)了解谐振的基本概念以及RLC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谐振条件和特点。

(2)掌握RLC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及功率的计算。

(3)掌握阻抗串、并联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7、三相正弦交流电路(1)了解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2)掌握三相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3)掌握负载两种连接形式的相、线电压,相、线电流的关系。

(4)了解三相功率的相互关系。

8、半导体元件(1)了解三极管的测量方法。

(2)掌握二极管、三极管的结构和基本特性。

9、基本放大电路(1)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作用、组成、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分析方法,放大器三种基本组态的性能差异,差分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输入输出方式。

电工电子实验系列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实验系列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实验系列课程教学大纲“电工电子实验系列课程”是面向全校电气、电子、控制、信息、计算机等电类与机械、材料、能源、管理等非电类共计43个相关专业,3000多名学生开设的实验课程,本课程既包括基础型验证实验、设计型实验,又包括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

“电工电子实验系列课程”由以下几门实验课程组成:电工电子技术综合技术实验Ⅰ(多学时)、电工电子技术综合技术实验Ⅱ(标准学时)、电工电子技术综合技术实验Ⅲ(少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子线路实验、电路实验Ⅰ、电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高级电子学综合实验等课程。

《电工与电子技术综合实验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8T1060521,08T1060522课程名称:电工与电子技术综合实验Ⅰ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Ⅰ总学时:32 实验学时:32学分:1授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先修课程:电工技术Ⅰ , 电子技术Ⅰ备注: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实验Ⅰ分两个学期完成,大二上学期时完成实验1-5,对应课程编码08T1060521,大二下学期完成实验6-10,对应课程编码08T1060522。

一、课程教学目的电工与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是培养本科非电类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动手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平台。

本课程既包括基础性验证实验,又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创新实验。

电工与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的主要任务是:1、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与数据记录,培养扎实、认真的科学态度;2、通过基础性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

4、掌握一定的工程实用高新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直流电路通过实验验证并加深理解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掌握用实验的方法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方法。

电工电子学实验教学大纲(8学时)

电工电子学实验教学大纲(8学时)

电工电子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体现专业素质与能力支撑)《电工电子学》实验是高等学校本科非电类专业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门必不可少的实践课程。

通过电工电子学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验证和巩固基本理论的能力,获得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树立工程实践观念,培养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细致踏实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打下重要基础。

课程任务:应覆盖电工电子学理论课程基本要求中的主要内容。

二、实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模拟部分主要讲述了半导体的基本知识及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的特性;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所涉及到的实验项目内容和具体要求如下: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类型是否必做内容提要1 电路基本元件的伏安特性测定2 验证性必做目的:1、熟悉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的使用方法;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路基本元件的电阻值;3、学会测量线性和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内容:1、测量线性电阻元件、非线性电阻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值;2、绘出各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方法:1、用伏安法测量给定电阻的值;2、用伏安法测量给定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绘制伏安特性曲线,并计算电阻值;3、用伏安法测量一个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绘制其伏安特性曲线。

2 戴维南定理 2 验证性必做目的:1、熟悉戴维南定理的内容;2、学会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方法。

内容:1、测量给定的线性有源一端口电阻网络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内阻;2、建立其戴维南电路模型,验证戴维南定理。

方法:1、用电压表测量有源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2、用伏安法测量该有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内阻;3、根据测量出的数据选择元件连接戴维南等效电路,并测量其伏安特性;4、在坐标纸上画出实际一端口网络的伏安特性曲线,画出其戴维南等效电路的伏安特性曲线。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Ⅰ、Ⅱ)》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地位:掌握实验室常用电工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目的:本课程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即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并在实验实训基础上,能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要求,完成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本课程任务:1.掌握电工技术领域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初步掌握一般电路和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

2.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作用和功能,并能正确使用。

3.受到必要的实验技能训练,能使用最常用的电工电子仪表,能独立完成不太复杂的电工电子实验,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

4.了解电工电子技术领域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前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

后修课程: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等。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教学要求:通过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电路模型的学习;深入理解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欧姆定律;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等。

重点: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难点:电路的基本定律、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路的基本概念(一)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二)电路模型(三)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四)电气设备的额定值及电路的工作状态第二节基本理想电路元件(一)电阻元件(二)电容元件(三)电感元件(四)电压源(五)电流源第三节基尔霍夫定律(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第二章电路的稳态分析教学要求:通过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的学习;深入理解正弦电压与电流;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电阻、电感与电容串联的交流电路;复杂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电源;负载星形联接的三相电路;负载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三相电路的功率。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4118010020课程名称: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实验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Experiment学分:0.5学时:16先修课程:4103040050电工学与电子技术适用对象:对口单招理工类相关专业学生一、教学目的1.熟悉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

2.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电工学的基本原理。

3.熟悉和掌握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熟悉实验台仪器仪表的使用。

2.掌握万用表,电压表及电流表的使用。

3.掌握示波器的使用。

4.掌握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掌握测定未知阻抗元件参数的方法。

3.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

4.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

1.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的方法,验证这两种接法下线、相电压之间关系和线、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2.充分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

3.学习三相电路中负载的星形和三角形的连接方法。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重点和难点《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实验》是一门技术基础实验课,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掌握电工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将来工作打下基础。

正确使用常见的电工仪器、仪表,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掌握基本的电工测试技术、实验方法及数据分析处理。

验证所学的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重点是确保每个学生按照指导书要求顺利、安全地完成实验,不出任何安全事故。

难点是在对原理图充分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能顺利地将原理图转化成实物图,如果电路出现任何故障,也能够顺利地查找并排除故障。

四、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该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由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及实验注意事项的讲解和示范操作及学生动手实验等5个环节组成。

在1至18周内利用学生无课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五、成绩评定1.实验过程表现成绩(S 1)2.实验过程考勤成绩(S 2)3.实验报告成绩(S 3)每次实验提交实验报告。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大纲

XX学院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交通运输、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课程负责人:制定时间: 2020年7月专业负责人审核: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2020年7月《电工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总学时/学分: 48/3 实验学时: 6 实验项目数: 3面向专业:18本科交通运输、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应开设实验学期:第五学期执笔人:制(修)订时间: 2020年7月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本实验课,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电子仪表仪器,掌握电路的测试方法,验证电路定理,分析和综合实验结果,并对电路基本理论产生感性认识,加深对电路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更好掌握、理解和应用电路定理及定律,独立完成实验,培养和训练科学态度和严谨工作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实验及工程实践打下基础,实验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等常用电工实验设备,初步会用示波器、信号源等电子仪器。

2.正确按图连接实验线路和合理布线,能初步分析并排除故障,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3.认真地观察实验现象,正确地读取数据并加以检查和判断,正确地书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

4.正确地运用实验手段来验证一些定理和结论。

5.初步学会自拟实验方案,正确选择实验仪表、实验器材并绘制实验电路。

6.能初步进行探索性、设计性实验。

7.自学电路仿真软件,初步会用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实验。

二、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三、主要仪器设备四、实验报告与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每个实验均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按统一格式,采用统一的报告纸、统一的原始数据记录纸。

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简要步骤、数据处理、讨论与小结、原始记录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230031
课程英文名称: Experiments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学时数: 24 学分: 1.5
适用专业:航海技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教学大纲说明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依据教育部颁发的《电工技术》(电工学1)和《电子技术》(电工学2)两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非电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与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获得电气工程技术的实践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本专业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万用表能初步学会使用功率表低频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双输出直流稳压电源和晶体管毫伏表等电子仪器和设备。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能测量各种电气参数、正确读取数据并具有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3.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能正确绘制实验所要求的图表、具有对实验结果分析和解释的初步能力。

四、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实验前学生预习实验指导书有关内容,写出预习报告,实验中指导教师概述实验基本原理,介绍仪器使用方法以及实验中应注意的有关设备和用电安全等问题,并做针对性指导,学生自己完成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实验课后,学生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报告、平时表现给出实验总成绩。

其中平时表现五级分制占40%,实验报告五级分制占60%。

实验总成绩折合成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挡。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
1.《电工学实验》丛吉远王世尧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6年
主要参考书:
1.《电工学》(少学时)唐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2005
2.《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一版)秦曾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电工学》(上、下册)(第五版)秦曾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电工电子学》叶挺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5.《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上、下册)(第二版)王鸿明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责任表撰写人王世尧教研室主任丛吉远
参加讨论人员
丛吉远、王世尧、谷军、崔新忠
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8.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