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量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煤芯样品解吸计算公式

煤芯样品解吸计算公式

1、损失量计算方法:(煤样提至井口时间-起钻时间)÷2+(装罐时间-提至井口时间)。

2、解吸时间:总解吸时间(分钟)/1440(天)。

3、残余量计算:一般在总气量的10~20%4、干燥基=空气干燥基-化验单上的水分干燥无灰基=干燥基-化验单上的灰分5、总含气量(一般都只空气干燥基)=吸附总气量÷空气干燥基样品质量空气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同上6、空气干燥基甲烷含量计算:根据气样分析报告中甲烷百分比来计算7、煤的孔隙度计算:根据煤的真密度和视密度换算求得,公式为(真密度-视密度)÷真密度8、含气饱和度=实测含气量÷理论含气量理论含气量公式:兰米尔方程Q=V L·P/(PL+P)Q-理论吸附量m3/tP-煤储层压力MPaV L-兰氏体积ml/g(ad)P L-兰氏压力MPa9、临界解吸压力公式:根据等温吸附曲线并利用兰米尔方程导出公式P C=P L·V/(V L-V)P L-兰氏压力MPaP C-临界解吸压力MPaV L-兰氏体积m3/t(ad)V-实际含气量m3/t10、层压力:由试井实验获得,如没有试井数据可按照该区以往数据或按照正常压力梯度值来计算。

11、损失量计算:1、方程必须是负值2、用电子表格中的累计解析量和(T0+t)0.5两项来计算3、一般用3~10个点呈直线关系的各点连线4、损失量一般占总气量的7~15%之间5、修改解吸体积的数据,可改变损失量的数值,但要保证各数值要与解吸曲线吻合(需反复调整)6、做图时在电子表格中选-散点图-选系列-调整x.y12、平均吸附时间计算:可解吸气量的63.2%所对应的值,在按内插法计算。

补液量计算公式累积损失量

补液量计算公式累积损失量

补液量计算公式累积损失量累积损失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液体损失量的累积计算。

在临床上,累积损失量的计算对于合理的补液量非常重要。

通过准确计算累积损失量,可以更好地指导医生进行补液治疗,从而更好地维持患者的体液平衡,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临床上,累积损失量的计算通常采用以下公式:累积损失量 = 24小时内尿量 + 24小时内呕吐量 + 24小时内引流液量 + 24小时内大便量 + 24小时内伤口渗液量 + 24小时内腹腔穿刺引流液量 + 24小时内其他液体丢失量。

其中,各项损失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准确测量和记录。

下面将对各项损失量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 尿量的测量,尿量是体内液体代谢的产物,对于成年人来说,正常的尿量在1000-2000毫升之间。

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尿壶或尿袋进行尿量的收集和测量。

在计算24小时内尿量时,需要将每次尿量记录下来,并在24小时内进行累加计算。

2. 呕吐量的测量,呕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导致体内液体的丢失。

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呕吐量杯或称重的方法进行呕吐量的测量。

同样,在计算24小时内呕吐量时,需要将每次呕吐的量记录下来,并在24小时内进行累加计算。

3. 引流液量的测量,引流液是指体内异常积聚的液体通过引流管排出体外的液体。

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引流瓶或称重的方法进行引流液量的测量。

在计算24小时内引流液量时,同样需要将每次引流的量记录下来,并在24小时内进行累加计算。

4. 大便量的测量,大便是体内消化吸收后的代谢产物,对于成年人来说,正常的大便量在100-200克之间。

在临床上,可以通过称重的方法进行大便量的测量。

在计算24小时内大便量时,需要将每次大便的量记录下来,并在24小时内进行累加计算。

5. 伤口渗液量的测量,伤口渗液是指伤口处渗出的液体,对于伤口愈合有一定的影响。

在临床上,可以通过称重或吸附纸的方法进行伤口渗液量的测量。

在计算24小时内伤口渗液量时,同样需要将每次伤口渗液的量记录下来,并在24小时内进行累加计算。

变压器变损电量的计算

变压器变损电量的计算

变压器节能计算
变损电量的计算:变压器的损失电量有铁损和铜损两部分组成。

铁损与运行时间有关,铜损与负荷大小有关。

因此,应分别计算损失电量。

1、铁损电量的计算:不同型号和容量的铁损电量,计算公式是:
铁损电量(千瓦时=空载损耗(千瓦)×供电时间(小时)
配变的空载损耗(铁损),由附表查得,供电时间为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时间,按以下原则确定:
2、铜损电量的计算:当负载率为40%及以下时,按全月用电量(以电能表读数)的2%计收,计算公式:铜损电量(千瓦时)=月用电量(千瓦时)×2%,因为铜损与负荷电流(电量)大小有关,当配变的月平均负载率超过40%时,铜损电量应按月用电量的3%计收。

负载率为40%时的月用电量,由附表查的。

负载率的计算公式为:负载率=抄见电量/S.T.Cos¢
式中:S——配变的额定容量(千伏安);
T——全月日历时间、取720小时;
COS¢——功率因数,取0.96。

电力变压器的变损可分为铜损和铁损。

铜损一般在0.5%。

铁损一般在5~7%。

合计变损:0.5+6=65
以我厂2013年11月、2014年1月份单台变压器运行动力中心抄表
量和2012年11月、2013年1月份两台变压器同时供电抄表量计算(问下杨国印看这期间是不是两台运行)计算:
单台变压器代替一台变压器运行节省电能≈1600*6.2%*24*180=434496KWH。

累计损失量的计算方法

累计损失量的计算方法

累计损失量的计算方法1. 哎呀,累计损失量的计算方法之一就是把每次的损失都加起来呀!就像你掉了一块钱,又掉了两块钱,那累计不就是三块钱嘛!比如你买股票,第一天跌了 100,第二天又跌了 200,那累计损失量不就是 300 嘛!2. 嘿,还可以用时间来计算累计损失量啊!这多简单。

你想想,一天损失一些,过了几天,总的损失不就出来啦?就好比你每天都丢一块钱,过了五天,那累计损失量不就是五块钱喽!3. 还有哦,通过比例来算累计损失量也可以呀!比如说你原本有 100 块,第一次损失了 10%,第二次又损失了 20%,那累计损失的比例不就得好好算算啦!就像你有一堆糖果,第一次分出去一些,第二次又分出去一些,最后剩下的不就知道总共损失多少啦!4. 哇塞,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累计损失量呀!这就跟治病似的,得对症下药。

比如你做生意,不同阶段的损失计算方法能一样吗?当然不能啦!5. 嘿,累计损失量还能结合具体事件来算呢!比如说你计划旅行预算是10000,结果这也超支那也超支,这不就能算出累计损失量啦。

就好像搭积木,一块一块没搭好倒掉了,最后倒了多少不就很清楚嘛!6. 你知道吗,计算累计损失量可以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状况啊!这不是废话嘛,就像你知道自己丢了多少东西,才能更小心呀!比如你减肥,没控制住吃多了,这累计的热量损失就不一样喽!7. 还有呢,不要小看这些计算累计损失量的方法呀!它们可重要啦。

难道不是吗?就和你找东西一样,知道丢在哪里丢了多少,才好去找呀!8. 可不只是一种方法能算累计损失量哦!这多明显呀。

像生活中的各种情况,要用最合适的办法去算呀!比如你玩游戏输了分数,怎么去算累计损失不就得好好琢磨啦!9. 总之,计算累计损失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具体用哪种得看情况啦!我们得认真对待呀,不然怎么知道自己到底损失了多少呢!。

风电场各种损失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场各种损失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场损失电量计算方法
1、集电线路损失电量=风机发电量-集电线路上网电量-风机消耗电量+集电线路下网电量;
2、主变损失电量=主变低压侧上网电量-主变高压侧上网电量+主变高压侧下网电量-主变低压侧下网电量;
3、送出线路损失电量=升压站内关口表上网电量-对端站关口表上网电量+对端关口表下网电量-升压站内关口表下网电量;
4、集电线路损失率=集电线路损失电量/(风机发电量+关口表下网电量+备用变下网电量);
5、无功装置损失率=无功装置损失电量/(风机发电量+关口表下网电量+备用变下网电量);
6、站用电损失率=(站用电量+备用变下网电量)/(风机发电量+关口表下网电量+备用变下网电量);
7、变损率=主变损失电量/(风机发电量+关口表下网电量+备用变下网电量);
8、送出线路损失率=送出线路损失电量/(风机发电量+关口表下网电量+备用变下网电量);
9、故障损失率=统计期间故障损失电量/(风机发电量+关口表下网电量+备用变下网电量);
10、“限电损失率”=限电电量/(上网电量+限电电量);
11、检修损失率=统计期间检修损失电量/(风机发电量+关口表下网电量+备用变下网电量)。

12、综合场用电率=(风机发电量-上网电量+下网电量)/(风机发电量+下网电量)
13、综合场用电率(%)(实际计算)=集电线路损耗率+主变损耗率+站用耗电率+无功补偿耗电率
14、限电率=限电量/限电量+上网电量
15、风电场可利用率=(风机系统正常时间+场外原因风机掉电时间+风机定期维护时间+因风电场输变电设备定检的风机掉电时间)/ (台数*统计时间段小时数)。

损失量的计算方法

损失量的计算方法

损失量的计算方法1.生产损失量计算生产损失量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原材料不足、人力资源不足等原因导致的未能按时完成生产计划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其计算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损失的原因和范围,比如设备故障、工人罢工等。

(2)确定损失的时间段,比如设备故障持续时间、工人罢工的持续时间等。

(3)确定损失的计量单位,比如生产数量、产值等。

(4)根据损失的计量单位和时间段,计算损失量。

2.销售损失量计算销售损失量是指企业由于市场需求减少、商品质量问题、市场竞争等原因导致销售额下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其计算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销售损失的原因和范围,比如市场需求下降、商品质量问题等。

(2)确定损失的时间段,比如销售额下降的时间段。

(3)确定受损的销售额,比如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等。

(4)根据受损的销售额和时间段,计算损失量。

3.资产损失量计算资产损失量是指企业因为资产价值下降、资产丢失或损坏等原因导致的经济损失。

其计算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资产损失的原因和范围,比如资产价值下降、资产损坏等。

(2)确定损失的时间段,比如资产价值下降的时间段。

(3)评估受损的资产价值,比如资产评估、可用市场价值等。

(4)根据受损的资产价值和时间段,计算损失量。

4.人力资源损失量计算人力资源损失量是指企业由于员工离职、员工能力下降、员工失职等原因导致的经济损失。

其计算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人力资源损失的原因和范围,比如员工离职、员工能力下降等。

(2)确定损失的时间段,比如员工离职的时间段。

(3)评估受损的人力资源价值,比如员工薪资水平、员工能力等级等。

(4)根据受损的人力资源价值和时间段,计算损失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计算损失量时,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如税收、成本等,以更准确地计算损失量。

此外,不同类型的损失量计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具体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关于生产矿井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办法的规定

关于生产矿井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办法的规定

关于生产矿井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办法的规定(原煤炭部1982年2月以(82)煤生字第031号文颁发)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储量第三章储量损失第四章损失率第五章储量及损失量的填报第六章附则第一章前言生产矿井储量的数量、形态、分布、损失及其变化情况等资料,是进行矿井设计、制订生产计划和远景规划、安排生产接替的主要技术依据。

正确地测量、统计、计算和真实地反映矿井储量及损失量的情况,有很重要的意义,各生产单位必须配备足够的专职储量管理人员,按本规定的统一要求进行。

第二章储量第1条储量分类1、根据煤炭资源能利用的程度和开采技术条件,储量的分类可用下表形式表述:可采储量工业储量—能利用储量度—(设计损失)地质储量—远景储量暂不能利用储量2、地质储量:指生产矿井井田技术边界范围内,通过地质手段(物探、钻探、巷探、地质调查等)查明,符合煤炭储量计算标准要求的全部储量。

根据我国的能源政策和煤炭资源情况,按目前煤矿开采技术水平,地质储量分为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

⑴能利用(表内)储量:指煤层的厚度、质量符合当前煤矿开采经济技术条件的储量。

根据对煤层的勘探和研究程度,又分为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

①工业储量,是在能利用储量中,可以作为设计和投资根据的那部分储量。

工业储量包括可采储量和设计损失。

可采储量,是指在工业储量中,预计可以采出来的那部分储量。

工业储量减去设计损失,即为可采储量。

②远景储量,指在能利用储量中,研究程度不足,只能作为地质勘探设计和矿区发展远景规划依据的那部分储量。

⑵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指煤层的厚度、质量不能满足当前煤矿开采经济技术条件的要求,或因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特别复杂等原因,目前开采很困难,暂时不能利用的储量。

第2条储量的级别1、储量的级别:报据对煤层勘探和研究程度的不同,以及设计、生产部门的需要,储量分为四级:A级、B级、C级、D级。

A级和B级称为高级储量。

2、确定各级储量的条件:⑴A级储量。

小麦病虫害产量损失计算方法

小麦病虫害产量损失计算方法

小麦病虫害产量损失计算方法几个概念一、发生程度1、定义:是在对有害生物防治之前,在自然发生情况下用各种指标(如虫田密度或病虫指数)来表示其发生的轻重,称作发生程度。

2、发生程度的统计计算方法按照全国统一的五级分级方法统计。

这五级是:1级轻发生,2级中度偏轻发生,3级中度发生,4级中度偏重发生,5级大发生。

每级发生程度的标准,有全国统一标准的按全国标准统计,无全国统一标准的,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省级标准统计。

二、自然损失量作物受有害生物危害后在不防治的情况下的自然损失量。

三、挽回损失量通过防治有害生物后挽回的损失,可以表达为:挽回损失=自然损失量-实际损失量四、实际损失通过防治后因残存有害生物为害造成的损失实例:以2006年伊犁州小麦病虫害发生、防治面积及挽回损失计算为例1、计算小麦病虫综合发生程度(用加权平均)∑单项病虫害发生面积×相对应发生级别M= ----------------------------------------- = 2.11病虫害总的发生面积2、计算单项病虫发生面积占总面积的比值单项病虫害发生面积×相对应发生级别所占比值(%)= -----------------------------------------×100%总的发生面积×综合发生程度56.44×2如小麦锈病所占比值%= ---------------------- ×100% =32.4%165.13×2.11赤霉病所占比值%= 4.82%(每一种病虫害所占比值都单独计算出来)3、计算不防治自然减产损失数:先根据某种作物病虫综合损失率指标求相应发生级别的损失率,然后计算不防治每亩自然损失数及总损失数,并按单项病虫所占比值,将总损失数逐一分解到各单项病虫。

(1)产量损失率:2.11×5% =10.55% (小麦病虫级差为5%)产量总损失数:即每亩自然损失数乘以各种病虫发生总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写植保专业统计报表时损失量的计算方法
一、在计算前,首先要掌握几个概念:
1、自然损失量又叫不防总损失,作物受有害生物危害后在不防治的情况下的自然损失量。

2、挽回损失量通过防治有害生物后挽回的损失。

3、实际损失量通过防治后因残存有害生物为害造成的损失。

三者的关系可以表达为:挽回损失量=自然损失量—实际损失量
二、病虫草害大发生时的综合产量损失率
病虫草害的发生程度,按照全国统一的分级方法分为五级:1级轻发生,2级中等偏轻发生,3级中等发生,4级中等偏重发生,5级大发生。

一种作物不止发生单一的病虫草,而是多种病虫草综合发生危害造成产量损失。

现在通用的病虫害大发生时的综合损失率为:粮食作物25%,油料作物30%,棉花50%,果树、蔬菜40%,烟麻25%;农田杂草大发生时的综合损失率为:麦田15%,杂食(玉米、谷物)10.4%,大豆19.4%,花生9%,棉花14.8%,果树40%,蔬菜19.5%。

不同发生程度对应的损失率为:(大发生时的综合损失率/5)×发生程度。

如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为3级,则其损失率为(25%/5)×3=15%。

三、损失量的计算公式
(一)在计算一种病虫的损失量之前,还要知道作物的种植面积、亩产、该病虫的发生面积、防治面积和发生程度,才可进行计算。

每亩损失=亩产×发生程度×大发生时的综合损失率/5
不防总损失=每亩损失×种植面积
单病虫发生比=
(单病虫发生面积×发生程度)/(总发生面积×发生程度)
单病虫不防损失=不防总损失×单病虫发生比
单病虫挽回损失=单病虫不防损失×(防治面积/发生面积)×90%
单病虫实际损失=单病虫不防损失-单病虫挽回损失
把这几个公式融合在一个公式里,就是下面这个:
单病虫挽回损失=
亩产×大发生时的综合损失率/5×种植面积×单病虫发生程度×单病虫防治面积
————————————————————————————×0.9
总发生面积
单病虫不防总损失=
亩产×大发生时的综合损失率/5×种植面积×单病虫发生面积×单病虫发生程度
————————————————————————————
总发生面积
单病虫实际损失=单病虫不防总损失-单病虫挽回损失
例如:2008年肥城市小麦种植面积为57.8万亩,亩产418公斤,小麦病虫害总发生面积304.5万亩次,防治面积255万亩次,其中小麦纹枯病发生面积50万亩,防治面积35万亩,发生程度为2级,那么防治小麦纹枯病挽回的产量损失和实际损失为:
挽回损失=(0.418×0.05×57.8万×2×35×0.9)÷304.5=2499.35(吨)不防损失=(0.418×0.05×57.8万×50×2)÷304.5=3967.22(吨)
实际损失=3967.22-2499.35=1467.87(吨)
(二)农田草害的危害损失参考前述病虫害计算的损失量的办法,计算各种作物田杂草的挽回损失和实际损失。

例如:2007年肥城市玉米田杂草发生面积52万亩,防治面积50万亩,
发生程度为3级,玉米种植面积56.8万亩,亩产509公斤,那么杂草防治后挽回的产量损失和实际损失为:
挽回损失=(0.509×0.0208×52万×3×50×0.9)÷52=14292.72(吨)
不防损失=(0.509×0.0208×52万×52×3)÷52=16516.03(吨)
实际损失=16516.03-14292.72=2223.31(吨)
备注:如果各项病虫草害发生总面积超过种植面积,可按种植面积计算,如果不超过,则按发生面积计算。

(三)农田害鼠危害损失的计算标准于秋季作物收获期用堵洞法一次调查鼠密度,按害鼠的实有数量计算。

实际损失=老鼠只数×每年每只老鼠耗粮量(9公斤/只·年)
挽回损失=灭鼠只数×每年每只老鼠耗粮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