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共7页文档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河北北方学院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05农学和种子本科张树发河北北方学院农科系植保组《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前言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农业昆虫学(Agricultural entomology)是昆虫学(Entomology)应用方面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和种子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的昆虫,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昆虫外部、内部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各构造的组成、功能及昆虫个体发育的一些基本规律等专业知识,为昆虫的识别测报、毒理及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实验、教学实习不仅能直接生动地观察到各种昆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并能进行昆虫的分类鉴定,掌握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保存等一些专业基础常识及方法,了解昆虫的某些生理特性等,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昆虫学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剖昆虫的细微的操作技能、鉴定昆虫的能力和对工作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昆虫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因地制宜地运用综合治理措施,将害虫的为害控制在经济水平允许之内,保护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促进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
二、课程的基础及与其它章程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下列基础科学知识: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气象学和生物统计等。
由于农业昆虫种群变动的规律和防治害虫的多种多样的方法,与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态环境、各种农业技术措施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还应学习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学、普通耕作学、作物栽培学、遗传育种学、生态学、农药概论等科学知识,在课程设置上,既需同时开设,还要做到有机联系。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其重点课程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是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昆虫的外部形态学、昆虫内部解剖和生理学、昆虫生物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防治原理和防治方法。
《农业昆虫学教学实习》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教学实习》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为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农业昆虫学》的教学实习课程。
通过田间现场讲授害虫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及作物受害后的表现症状,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害虫发生与为害的认识。
同时在实习过程中讲解有关的农事操作与害虫发生的关系,使学生在宏观上以及具体的实践中对农业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对南京周边县市某一农场或某一县的农作物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现场考察。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当地当年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并熟悉主要害虫的为害特点及作物受害症状,在理解的基础上,撰写实习报告。
时间安排:每年害虫发生的高峰期。
四、教学实践地点
南京周边县市。
五、教学组织
提前联系实习地点,做到实习地点有向导,包车前往。
在到达实习地点前介绍实习地点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及主要害虫种类。
按照学生人数,将学生每5~6人分为一组,指定一人为组长,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
六、考核方式及要求
实习报告评分占60%,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评分占40%。
实习报告要求内容清楚、完整;实习过程中服从安排,遵守组织纪律以及当地的管理规章制度。
【农学课件】作物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2012213适用专业:农学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第七学期总学时:40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30 学时,实验课学时10 学时;实践课学时3天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农业昆虫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四年制作物专业必修课,其实践性较强。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然后介绍了农业上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和预测预报等,为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
同时,本课程还设有实验课和田间教学实习课,以加深理解学习实验技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丰富实践经验,为农业生产服务。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高等农业院校四年制作物专业必修课。
系统地介绍了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农业生产中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和预测预报等,为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
3、总体要求(1)掌握昆虫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概念。
(2)了解有关昆虫分类的概念和主要农业害虫的分类地位和分类系统(3)掌握农业害虫调查研究的一般方法。
(4)掌握各主要作物上发生主要害虫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5)实验课要求掌握实验的主要内容,通过实验观察和实地调查,掌握鉴别害虫和害虫调查的基本方法。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在害虫防治措施中,要学生对作物栽培学中的一些概念有所了解5、修订的依据周弘春等到主编《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内容二、教学大纲内容绪论1.教学目的:了解农业昆虫学的概念和学科发展以及学科的研究动态方向并区别昆虫与其近缘纲的关系,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内容:(1)农业昆虫学的发展(2)研究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系(3)昆虫的特征及与近缘的区别3、本章基本要求:了解农业昆虫学的概念和学科发展以及学科的研究动态方向并区别昆虫与其近缘纲的关系,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昆虫纲的特征及与近缘的区别5.实验与实践内容:6.自学指导:(1)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内容?(2)昆虫纲的特征是什么?(3)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第一章昆虫外部形态与解剖特征1、教学目的:学习了解昆虫体躯结构和内部解剖结构及功能2、教学内容:昆虫头、胸、腹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昆虫体壁结构和功能,昆虫内部生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章:引言
1. 课程背景和目的
2. 课程结构和学习目标
3. 为什么学习农业昆虫学的重要性
第二章:基础知识
1. 昆虫学概述
a. 昆虫的定义和特征
b. 昆虫的分类和多样性
c. 昆虫的解剖和生理结构
2. 农业昆虫学的重要概念
a. 农业昆虫学与农作物的关系
b. 昆虫的生活史和行为
c. 生态位和食物链
第三章:昆虫与农作物
1. 昆虫的对农作物的影响
a. 害虫与益虫的区分
b. 主要农作物的昆虫害虫列表
2. 农业昆虫的监测和识别
a. 监测技术和方法
b. 昆虫的识别和分类方法
3. 农业昆虫的防治措施
a. 生物防治方法
b. 化学防治方法
c. 物理和环境控制手段
第四章:农业昆虫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农业昆虫学
2. 农业昆虫学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
第五章:实践环节
1. 农田调查和样本采集技术
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3. 农业昆虫学实验室和田间实习
第六章:评估和考核
1. 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
2. 考核形式和标准
结语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农业昆虫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通过学习此课程,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农业昆虫与农作物之间的相互
关系,学会应用农业昆虫学知识进行害虫监测、识别和防治,并且能
够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
们能够增强对农业昆虫学的兴趣和认识,为未来的农业领域做出贡献。
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农业昆虫学(Agricultural Entomology)课程编号:131318321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总学时数:36 课内实验:0学分: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动物教研室适用专业:动植物检疫适用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农业昆虫学”是涉及昆虫学各个方面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以昆虫学为基础,研究害虫的防治和有益昆虫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门基础理论广泛,实践应用性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
其开设的目的是使上述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掌握昆虫学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掌握重要农作物、蔬菜、果树、卫生、家畜害虫的种类、识别鉴定、危害特点、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虫情调查方法及综合防治技术;同时也要掌握有益昆虫的形态鉴定、经济价值和开发与利用。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从第三学期开始。
本课程以动物学为基础,是动植物检疫等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绪论一、农业害虫防治的意义[2]二、农业昆虫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3]三、我国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四、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1]重点:农业昆虫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难点:农业昆虫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农业昆虫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第一章害虫种群动态与虫害形成机制第一节害虫防治的生态学基础[3]第二节害虫防治的经济学原则[3]第三节害虫及其类别和虫害形成的条件[2]第四节农业昆虫的调查和预测预报[1] ○重点:害虫防治的生态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虫害形成机制及原则?思考题:害虫防治的生态学基础有哪些?第二章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第一节植物检疫[3]第二节农业防治法[2]第三节生物防治法[3]第四节物理机械防治法[1]第五节化学防治法[2]第六节害虫综合治理[2]重点: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难点:害虫防治原理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害虫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思考题:害虫防治方法的综合应用?第三章地下害虫第一节蛴螬类: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等。
农业昆虫学理论教学大纲

植保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总学时:45 总学分: 2.5面向专业:植物保护课程代码:BB一、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农业昆虫学》(Agricultural Entomology)是昆虫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植物保护学科中的病、虫、草、鼠4大支柱学科之一,是具有较宽厚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其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山东省、兼顾全国农业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概况及其发展动态,为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并通过课堂理论与系列实践教学等环节,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⑴本课程安排在学生完成普通昆虫学等有关生物基础课程之后的第5学期。
在内容上注意与以上课程的衔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掌握该门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害虫综合治理的原理与方法,粮食、棉花、油料、烟草、蔬菜、果树等主要农作物害虫的种类、分布、危害、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变动规律、预测预报与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
实验课教学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设。
⑵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任课教师按照本大纲的基本内容和目的,密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当地害虫发生与防治现状,重点讲授农业害虫防治原理与方法和每一类群的重点害虫,次要害虫要求学生自学,以便在有限的学时内,既保证了本课程的系统性和重点,又能使学生灵活掌握,举一反三。
⑶教师要研究和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图、文、声、色、动的完美结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互动,注意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植保专业人才的要求。
⑷选用仵均祥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农业昆虫学(北方本植物保护专业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李照会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农业昆虫鉴定.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对于农业专业的学生而言,农业昆虫学课程是必修的。
这门课程旨在教授学生关于昆虫种类、习性、分类以及它们对于农业产业的影响等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本门课程为必修课程,学分要求为三学分,以及为期16周的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本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征及分类方法,掌握昆虫的种类及习性,了解昆虫对农业产业的影响和防治方法以及昆虫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1. 昆虫的生物学特征及分类方法2. 昆虫的分类及其习性3. 昆虫对于农业产业的影响4. 防治方法5. 昆虫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四、教学方法本门课程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利用课件、图片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丰富课堂内涵,使学生受益更大。
2.动画视频:结合动画形式,直观地展示学科知识,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验室教学: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昆虫鉴定、标本制作等相关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更加深入了解昆虫的特性。
4.田间实训:现场观察昆虫种类和习性,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昆虫生态。
5.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积极寻找相关资料,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考核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作业:对于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提问和布置作业,以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
2.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对于学生所学的所有知识点进行统一考核。
3.课堂小测和互动答题:在课堂内对某些知识点进行随机测试,并与学生进行互动答题,以检测掌握情况。
总之,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昆虫的分类和特征,认识昆虫对于农业产业产生的影响以及使用防治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方式也需要多元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适用专业:植物保护专业本科学时数:20学时(课内及课外)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依据植保专业2003级《农业昆虫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原理解决实践中有关问题。
要求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热爱植物保护事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动手解决实践相关的问题。
实验中要认真。
仔细,爱护公共财产,并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以保证顺利完成每次实验。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1.通过实验教学验证部分昆虫学的基础理论,加强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2.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昆虫外部形态的观察方法。
3.通过综合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践中有关问题能力。
4.通过实验教学加深理解学习实验技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丰富实践经验,为农业生产服务。
四、学时分配,教学形式及实验性质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其中实验20学时(课内及课外).教学形式: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实验课上指导教师概述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仪器的使用,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具体实验步骤,包括实验标本观察、实验仪器的使用、田间调查、识别及鉴定方法、实验报告的完成等。
实验性质:一部分实验为验证性实验;一部分实验为应用综合性实验。
五、实验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及实验完成情况逐项打分,并结合实验报告情况综合评分。
实验成绩单独记分,不计入考试成绩。
六、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七、教材1.《农业昆虫学实验指导》植物保护专业、作物专业用,自编讲义。
2.各部分害虫的录像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名称:农业昆虫学2.课程名城(英文):Agronomy entomology3.课程编号:B010304.课程总学时:72学时(其中,讲课58学时,实验14学时,教学实习1周)5.课程学分:3.5学分,教学实习1学分6.课程分类:必修7.开设学期:第六、七学期8.适用专业:植物保护专业9.先修课程:《植物学》、《普通昆虫学》、《昆虫研究法》、《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农业微生物》、《专业技能训练》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农业昆虫学是植保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它是培养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和适应农业生产发展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是农业生产做好害虫调查、预测预报、合理用药、综合防治、减轻害虫危害的保证。
以期达到农业丰产丰收。
其先行课为植物学、普通昆虫学。
本课程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害虫在自然界中的分类地位及其危害,给农业生产所造成的严重损失,掌握农业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准确预测预报害虫的发生程度,制定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主要农业害虫的种类,了解并掌握主要农业害虫的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害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害虫的方法与措施。
三、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一)理论教学第一章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我省发生主要地下害虫种类,为害特点,外部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主要内容:地老虎类、蝼蛄类、金针虫类、蛴螬类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第 1 页重点:地老虎类和金针虫类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难点:地下害虫的识别第二章麦类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麦类害虫种类、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主要内容:小麦蚜虫、麦蜘蛛、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重点:小麦蚜虫、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难点:麦类害虫的识别。
第三章棉花害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棉花害虫种类、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主要内容:棉铃虫、棉蚜、棉花红铃虫、棉花其它害虫发生与防治重点:棉铃虫、棉红铃虫、棉蚜的发生规律和防治。
难点:棉花害虫的特征识别。
第四章杂谷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杂谷害虫种类、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主要内容:粘虫、玉米螟;高粱条螟、粟灰螟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重点:粘虫及三种螟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难点:黏虫及三种螟虫的识别第五章稻作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稻作害虫种类、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主要内容:稻飞虱、稻叶蝉、稻飞虱;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稻二化螟和三化螟、稻象甲与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和防治重点:水稻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难点:稻象甲与稻水象甲的综合防治第六章储粮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储粮害虫种类、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主要内容:米象及玉米象、豌豆象、蚕豆象、绿豆象的发生规律与防治重点:仓贮害虫的防治难点:仓贮害虫的识别第七章蔬菜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蔬菜害虫种类、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主要内容:菜蚜、菜青虫、小菜蛾、美洲斑潜蝇、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规律与防治重点:菜青虫及小菜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难点:菜蚜、美洲斑潜蝇的综合防治。
第八章果树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果树害虫种类、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主要内容:食心虫类、叶螨类、梨象鼻虫、美国白蛾、苹毛金龟子、桑天牛、桃红颈天牛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重点:果树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难点:果树主要害虫的识别(二)实践教学实验一、地下害虫种类观察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地老虎类、蝼蛄类、金针虫类、金龟甲类地下害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被害状。
主要内容: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细胸金针虫和沟金针虫、华北大黑、铜绿、暗黑、黄褐、黑绒金龟甲形态特征及危害状观察作业:1.绘三种地老虎成虫前翅特征;2.绘二种蝼蛄后足特征。
地点:实验室成绩评定:依据作业评定实验二、麦类害虫的观察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麦类害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被害状。
主要内容:几种麦蚜、麦黄吸浆虫、麦红吸浆虫、麦蜘蛛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状观察作业:绘麦红吸浆虫成虫翅脉图地点:实验室成绩评定:依据作业评定。
第 3 页实验三、棉作害虫观察(一)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棉花害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被害状。
主要内容:棉铃虫、棉蚜、棉红蜘蛛、棉盲椿象的外部形态观察及被害状观察。
作业:绘棉铃虫成虫翅脉图地点:实验室成绩评定:依据作业评定。
实验四、棉作害虫观察(二)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棉花害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被害状。
主要内容:、棉小造桥虫各虫态外部形态特征及危害状观察作业:绘棉花红铃虫、棉金刚钻、棉大卷叶螟成虫翅脉图地点:实验室成绩评定:依据作业评定。
实验五、杂谷害虫观察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杂谷害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被害状。
主要内容:黏虫、玉米螟、高梁条螟、粟灰螟各虫态外部形态特征及危害状观察作业:绘黏虫、玉米螟前翅图地点:实验室时间:春、夏、秋季。
成绩评定:依据作业评定。
实验六、稻作害虫观察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稻作害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被害状。
主要内容:、稻叶蝉、稻象甲和稻水象甲成、幼虫形态特征及危害状观察。
作业:绘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前翅图地点:实验室成绩评定:依据作业评定。
实验七、储粮害虫观察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主要储粮害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被害状。
主要内容:玉米象、米象、谷象;豌豆象、绿豆象、蚕豆象;麦蛾;印度谷螟等害虫各虫态特征观察作业:1.绘几种豆象特征图;2.列表比较几种贮粮害虫发生时期及所为害的粮食种类、为害特点。
地点:实验室。
成绩评定:依据作业评定。
实验八、蔬菜害虫观察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主要蔬菜害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被害状。
主要内容:菜蚜、菜青虫、小菜蛾、美洲斑潜蝇、温室白粉虱各种虫态形态特征及危害状观察作业:绘莱青虫、小菜蛾、美洲斑潜蝇成虫前翅图;地点:实验室。
成绩评定:依据作业评定。
实验九、果树害虫观察(—)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主要果树蛀果及食叶害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被害状。
主要内容:桃小、梨小、梨大食心虫、桃蛀螟、苹小卷叶蛾、顶稍卷叶蛾、黄刺蛾、青刺蛾、枣粘虫、枣尺蠖、舞毒蛾等害虫各虫态特征及危害状观察作业:给三种食心虫及两种卷叶蛾成虫前翅的特征图地点:实验室。
成绩评定:依据作业评定。
实验十、果树害虫观察(二)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危害果树的螨类、蚧类及蛀干害虫的种类,掌握其外部形态特征及危害特点。
主要内容:山楂红蜘蛛、苹果红蜘蛛、朝鲜球坚蚧、桑盾蚧、梨圆蚧、桑天牛、桃红颈天牛、星天牛、光肩星天牛、金缘吉丁虫、苹果小吉丁虫等害虫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状观察作业:列表说明几种介壳虫、天牛的形态区别;地点:实验室。
成绩评定:依据作业评定。
实习、农作物害虫的田间调查、标本的采集制作与常见种类识别(1周)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农作物害虫的间调查方法;害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技术;常见害虫的种类识别。
主要内容:农作物害虫的间调查;害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常见害虫的种类鉴定与识别。
作业:写出实习报告。
地点:校外农田、菜园、果园及校内试验站。
时间:夏季或秋季。
成绩评定:依据作业及实习表现评定。
四、学时分配表第 5 页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环节本课程理论课堂讲授50学时,利用多媒体教学。
10个实验,20学时,教学实习1周。
本课程留有10个实验报告作业,目的是检验同学实验内容完成情况。
本课程为考试课,以闭卷形式于期末考核,110分钟题量。
采用多题型,大题量,高覆盖,小分值。
要求分量分布与课时分布相吻合。
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是《普通昆虫学》、《昆虫研究法》、《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农业微生物》、《专业技能训练》,是本课程的基础,《专业技能训练》是实践课程,作为先修课程有助于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
本课与先修课程的关系是衔接关系,没有机械重复。
七、建议教材与参考教材建议教材:《农业昆虫学》,仵均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参考教材:《农业昆虫学》袁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农业昆虫学》南方本丁锦华、苏建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期刊:《植物保护学报》《植物保护》《昆虫知识》《昆虫学报》《昆虫分类学报》《动物分类学报》《生态学报》《中国生物防治》《昆虫天敌》及各农业院校学报等。
八、撰稿人:审稿人:系(院)领导: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蔚蓝的天空虽然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却是起落无从。
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