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功绩与过失
李鸿章

众说风云---贬:
• 没有改变中国现状,没有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 他的洋务、派留学生、组建北洋海军、都是为了 维护其封建统治、也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 内悦慈禧 ,挪用巨额军资用于慈禧的寿宴。
众说风云---褒:
为在美华人争取移民权利。
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 。 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在战败求和的谈判中,把 中国的损失减到最小。 洋务运动。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晚清重臣——李鸿章
•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 世 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 • 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 导者之一、晚清重臣,著《李文忠公全 集》。 • 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 洋务。
李鸿章的历史功绩
1、政治功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著 名的外交家 2、经济功绩:参加洋务运动,置办近 代企业 3、军事功绩: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 立北洋水师 4、教育功绩:兴建学堂、培养留学生
船炮,使海军建设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 3、高度重视培养、选拔海军所需人才。 4、坚持“权不外假;用洋人而不为洋人所用” 的原则。
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教育)
1、光绪六年二月设水师学外国语言文字学馆于上海
培养留学生
名人眼中的李鸿章
历史人物对其评价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 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 “曾有大功于国家之举的功臣,一位那个 时代的先驱,一位不齿于人的罪人”。 --未明 “水浅而舟大也” ------ 毛泽东 “中堂从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 艰巨险阻,犹所不辞” ----孙中山
兴办近代企业(经济)
• 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江南制 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李鸿章 一人就创办了三个
冤屈的李鸿章

受屈的李鸿章一提起李鸿章,大多数人就会嗤之以鼻,一味的指责他是卖国贼,只能说这是历史学家或者说历史书对民众的误导。
李鸿章固然有过,但是功绩更大,他对中国近代科技的初步发展、军工企业的诞生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更要指出的是,他不是卖国贼,签订的所谓的丧权辱国条约纯属无奈,迫不得已。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他的功绩。
一、镇压太平天国。
清廷到了强弩之末是该改朝换代的时候,但是太平天国运动不是什么好事情,改朝换代也绝不能由农民军来代替,因为农民阶层小农思想的局限性。
如若让让太平天国当家,只会让中国的历史进程不仅不发展,反而会倒退。
我们看太平天国的几个首领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及他们内部的政治局势就清楚了:一称王就大建行宫,强掳民女,要过皇帝后宫三千的生活。
骄奢淫逸,不思进取,此其一;为了权力斗争互相残杀,不团结,还没有夺得天下呢,就来这一套内乱,成不了气候,此其二;太平天国根本没有一套系统的治国安邦的政策,这也是要命的短板。
这三点决定了他们的幼稚与失败,连李自成都不如。
可笑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却被吹捧得如诗如画。
外国列强虎视眈眈,他们却自己人打自己人。
因此,李鸿章的镇压有利于民生与社会稳定。
是他使清朝那本已摇摇欲坠的政权又延续了近百年。
二、当时中国已处于水深火热、内忧外患的境地。
一向引以为傲的“天朝上国”早已没有了昔日辉煌姿态,而是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
李鸿章看在眼里,决意改变,这也是他爱国的证据。
一个人站来出来,与顽固派进行了斗争,用自己的方式来使国家富强。
于是乎创立了中国近代早期军工企业,北洋水师就是代表;创办了中国近代的民用企业,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三、这一点我们就解释李鸿章为什么不是卖国贼。
当时战败后,“弱国无外交”,泱泱大国,举国上下也只有李鸿章能够在谈判桌上与列强谈判。
赔款割地是肯定的,因为战败了,如果还硬着干,中国只有亡国灭种的下场;再说他只是代表谈判,真正的当权者是慈禧,而不是李鸿章,真要说卖国那只能说是慈禧,不是李鸿章。
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功绩—洋务重臣
兴办洋务
李鸿章是洋务派代表人物 之一。在1872年,李鸿章创 办了轮船招商局,它是洋务 运动由军用企业向民用企业、 由官办企业向官督商办的第 一个企业。说明他已经认识 到军事应以经济基础,这是 洋务运动思想的一个进步。
李鸿章在任直隶总督时接 管天津机器局,并扩大了天 津机器局的生产规模。右图 为天津机器局生产的赛电。
李鸿章在英国
李鸿章于1901年病逝于北京
从签定卖国条约上看,李鸿章的确是位 卖国贼,但从“兴建洋务”“筹备海 军”“创办民用工业”上讲,李鸿章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认为李鸿章的一生是 功大于过。
家财—大发洋务财
• 梁启超 :李鸿章有数百万金之产 业,意中事也 • 绝命时有私产四千万两以遗子孙 • 宰相合肥天下瘦 • 干儿子盛宣怀:达近亿之巨
他人的评价
• 梁启超《李鸿章传》对其评价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 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 英国及美国对李鸿章最为著名的评价:不仅是中国在当代 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 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文人来说,他 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出了 有价值的服务;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 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 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其成为外交史上名 列前茅的人。 • 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 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 ......
总结
• 李鸿章一生背了个卖国贼的骂名。生前背黑锅, 死后被拖尸,大跃进时期李鸿章的坟被刨,李鸿 章穿着黄马褂的遗体本是保存完好,结果被群众 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直到尸骨散尽。
• 对李鸿章的评价要客观公正,要摆在当时的历史 背景之下,不要轻易下一个卖国的结论。试想当 时的国是谁的?不是人民的,而是爱新觉罗氏的。 李鸿章可以有这个胆这个权力去卖爱新觉罗氏的 国吗?他有几个头?国家积弱,不得已而为之,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弱国无外交 。
李鸿章的功与过

李鸿章的功与过李鸿章一手创办北洋水师,倡导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使闭关锁国的清王朝敞开大门面向世界,但同时他也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造成了中国长达几十年的内乱局面,那他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千古罪人?过失:1)他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如:1884年,李鸿章签订《天津条约》1895年,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1896年,李鸿章签订《中俄密约》1901年,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2)指挥失误致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9月17日,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遭遇日本联合舰队,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
北洋海军参战的大大小小十三艘军舰当中,有两艘逃走,其中一艘还撞沉了自己的一艘舰,有三艘被日军击沉。
其余7艘,包括旗舰“定远”号在内,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创伤。
“致远”号管带(舰长)邓世昌、“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壮烈殉国,使李鸿章吓破胆,北洋舰队退回旅顺港修理。
一个月以后,李鸿章等舰队修理完毕,就命令它开到威海卫躲起来,不许出海。
旅顺遭日本军队进攻时,丁汝昌曾经请求李鸿章,让他带领舰队去援助,不料被李鸿章大骂一顿。
李鸿章说:“你只要在威海卫好好地守住你的几条船,别的事不用你管!”就这样,北洋舰队只好躲进威海卫军港内,轻易地丢了制海权。
局面坏到这种地步,丁汝昌悲愤万分,但又无可奈何。
他不愿意活着落入敌手而玷污了自己的名声,更不愿意向日军举手投降,在遥向京城跪拜之后,便服毒自尽。
17日,日本舰队由威海卫西口耀武扬威地进港,太阳旗随之飘扬在刘公岛上。
牛昶炳像条哈巴狗,在伊东佑亨面前乞怜摇尾,率残存的十艘北洋海军舰只和五千多名中国陆海军官兵投降。
至此,李鸿章耗费巨资、惨淡经营的威海卫基地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功:李鸿章创立了淮军:作为淮军的最高统帅,李鸿章对其严格治理,加大训练强度,整顿军中纪律。
他要求自己的军队不能依靠洋人,一定要“自强”,而最初的自强之道,就是所谓“讲求洋器”。
在任命统领时,看中能力,不论出身与文化。
他鄙弃那些空有一肚子才学而不知世事之人(可见他“务实”的治世思想在这里已经有所体现)。
关于李鸿章的功与过

此外,在镇压太平军 时,李鸿章残忍地杀 害了投降的太平军。 又因指挥失误,导致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干儿子盛宣怀:达近 亿之巨 绝命时有私产四千万 两以遗子孙
李鸿章是卖国贼吗? 历史评价公平吗?
不
列宁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 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评经济浪漫主义》)
1871年8月,《中日修好条约》; 1876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 1884年5月,中法《会议简明条款》; 1885年4月,中日《天津条约》, 同年6月,《中法新约》; 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 同年11月,中日《辽南条约》; 1896年3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 同年6月,《中俄密约》; 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 1901年9月,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李鸿章要求先停火后议和,而联军要 先议和再停火。 这项谈判旷日持久的持续了一年。 最终,躺在病榻上的李鸿章将损失降 到了最低:从一开始的10亿两白银降 到了4亿5000万两。
他人的评价: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乃时势所造之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
——梁启超 梁 启 超 “有些话题他不愿意触及,但一旦不得不谈,就表现出 惊人的坦率。……有这样一个仪容伟岸、极富个性的人 在身边,作为一个女人,慈禧太后一定会更有安全 感……” ——《李鸿章的生平与时代》英国大船 商之妻立德夫人 “李鸿章是十分率直而且认真的”、 “以李鸿章的智力和常识来判断,他要算这些人中很卓 越的一个”。 —— 维特
纵观全局
李鸿章是一位有才的人:
• • • • • • 第一支完全由洋枪装备的部队; 第一支独立的洋炮部队; 第一个译书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第一个语言和工程技术学校:广方言馆; 第一次公派留学生:1872年留美幼童; 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的功与过

李鸿章的功与过他有着清一代汉族官僚的最高殊荣。
他是当时国外知名的“中国第一人”。
欧洲雕塑家把他与德国的俾斯麦、英国的格兰斯顿并列为“世界三大伟人”,并雕像纪念。
他——李鸿章,生前谤言丛集,死后馆盖难以定论。
贬之者称其为大刽子手、大汉奸、大卖国贼、誉之者称其为近代化的开创者、奠基人。
李鸿章毕生所从事的活动,几乎涵盖了近代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各个领域。
李鸿章个人的历史,同时也是晚清40年的历史。
他任直隶总督兼北大大臣25年,既是手握行政、军事大权的第一总督,又是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要代表人物,权大任重,内外兼顾。
这一方面使他在洋务运动中大显身手,干出一番事业;大另一方面,弱国外交的困境又使他战难取胜,和必退让,最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受攻击和诽谤的悲剧性人物。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李鸿章的时候,不妨用公平、公正的眼观,把他放在当时那个大背景大环境中去评判。
一、功李鸿章帮助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被后世史家和百姓骂成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其实这不仅对李是不公平的。
因为在我们看来,此运动的局限性更加明显,综观历史,农民起义,只是以武力实现了改朝换代。
它并不能直接地推动文化和文明的进步,也不能引导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更不能派生出伟大的学说和先进的理论。
它只能以一个新政权,取代一个旧政权。
正是因为大清帝国有像李鸿章这样的臣子拼命保驾,有像李鸿章这样的才学超人之士运筹帷幄,太平天国才没有完成他们消灭大清的志向,洪秀全才会兵败如山。
李鸿章创立了淮军。
作为淮军的最高统帅,李鸿章对其严格治理,加大训练强度,整顿军中纪律。
他要求自己的军队不能依靠洋人,一定要“自强”,而最初的自强之道,就是所谓“讲求洋器”。
在任命统领时,看中能力,不论出身与文化。
他鄙弃那些空有一肚子才学而不知世事之人(可见他“务实”的治世思想在这里已经有所体现)。
在征集军饷的时候,采用关税和厘金分开使用的办法,主张厘金的用途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功与过

浅析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功与过摘要:李鸿章是中国近代社会颇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
他一方面推行洋务运动,图谋富强,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事业的起步,备受当时国内的关注,名噪一时。
另一方面,他效忠清王朝,代表清政府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一贯坚持妥协政策,对外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大肆出卖国家主权,民族利益,而成为中国近代的一大卖国贼。
关键词:李鸿章洋务运动近代化时代的悲剧一、李鸿章的发迹李鸿章(1823—1901)晚清重臣,洋务派地方代表。
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
1838年,年幼的李鸿章随父李文安入京,拜殿试进士曾国藩为师,九年以后,他殿试高中钦点翰林。
1851年,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爆发,他由文臣而至六部拜卿相的仕途被打乱了,历史却另外安排了他的发迹之路。
1853年4月同乡刑部侍郎吕贤基上书咸丰帝自请回乡编练团勇,以靖国难,邀李鸿章协办。
李鸿章从此走上了从军旅生涯中谋进身之阶的道路。
1856年怀才不遇的他改投恩师曾国藩湘军大营,迈出了人生辉煌的第一步。
在曾国藩的精心培育和教诲下,李鸿章稳健持重,老成世故。
1861年,为兼顾东南,保有上海这个重要的通商口岸,实现东西夹击江浙太平军的战略意图,曾国藩派李鸿章渡江北上入淮,编练淮军。
1862年4月,李鸿章率淮军由安庆乘英国轮船到上海,与外国侵略者华尔组建的洋枪队守上海,不久攻陷苏州、常州。
在平息东南太平军中战功显赫,升任江西巡抚。
1865年署任两江总督,镇压捻军。
1870年由曾国藩推荐,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军政、外交大权。
在汉族官僚势力三大核心人物中,曾国藩无意权柄、离位又早逝;左宗棠经营西北,苦于国难,到处消防救火,湘军被遣散,远戍边疆而势微。
唯李鸿章淮军一支独大,成为大清的擎天支柱、国之藩篱。
这样,他也走上了自己人生的最高峰。
二、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先觉者和旗手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腐败的清朝的统治者没有付诸实践,直到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下,慈禧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挽救清朝危机,图谋富强,支持洋务派。
李鸿章的功与过

李鸿章的功与过李鸿章是近代史上最难以被评价的人,敬他恨他的人都有,梁启超曾言“敬其之才,惜其之志,悲其之遇”,生在这个落魄的帝国之中,李鸿章只落下了“卖国贼”这一千古骂名。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李鸿章一生有什么样的经历呢?李鸿章的一生又有哪些功与过呢?李鸿章简介李鸿章,生于安徽合肥,原名章桐,字渐甫、子黻,号少荃(泉),谥文忠,享年87载,乃清朝末期重臣,清末近四十年的国家大事无不与其有关,他一手创建了淮军和北洋水师,倡导了洋务运动,李鸿章曾经代表清廷签订了《中法新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的功与过李鸿章一生经历了太多的国家大事,因此李鸿章也是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赞他的认为他是国之栋梁,是整个清朝的支柱,有人将其评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毁李鸿章的则认为其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主权旁落,国土分崩离析。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系统地评价一下他的功过。
李鸿章的一生功过难辨,他一手创建了淮军,并且作为淮军的最高统帅,他治下严格,对于军中纪律十分重视,在任职期间,李鸿章更看重能力而不是出身和文化。
并且李鸿章很务实,不喜欢嘴上说得好听但是不知世事的人,李鸿章还很体恤民情,比起剥削贫困的农民,他更倾向于从商人手中多收一点军饷。
李鸿章曾率领淮军,为剿灭太平天国做出卓越的贡献,虽然这种行为造成了过多的杀戮,但毕竟他结束了战争,给了国内一个平静发展的时机。
李鸿章一生最重要的功绩是倡导洋务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主张“以夷制夷”的他主持建造了中国第一个炼钢炉、第一支近代海军等等,这一切为了中国后来近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人骂李鸿章是“卖国贼”,并不只是因为李鸿章签下的那些条约,更是因为李鸿章的一味求和的思想和很多错误的决策,他一心想着“和平发育”,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李鸿章在对外交涉时主张议和,妄图争取到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然而却没有清楚的意识到世界列强是不会坐视中国的发展壮大,他们只会不断的挑起战争来进一步的侵略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鸿章想要和平是极不现实的,其艰难可想而知,而且李鸿章在决策上,也又严重的失误之处,主要表现在李鸿章在指挥中日甲午战争中出现失误,导致北洋水师大败;中法战争明明胜利了却和失败没有什么区别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中国人曾进行过怎样的探索与尝试?
1,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在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他们企图采
取不留些的和平手段自上而下进行改革,通过君主立宪的道路,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运动遭到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走不通的。
2,辛亥革命:这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进行的一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
他们有全国性的同一政党,有纲领,有民主共和的口号,他们武装反清,先
后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如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等。
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的建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最终结束。
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3,以孙中华为首的资产阶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等等,都失败了
4,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为领导,以科学,民主为两大旗帜,反对旧
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市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掀
起了影响很大很深的思想解放潮流。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共产党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
的准备。
4、有哪些人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主张是什么?
林则徐:设立译馆,编译外国书报;积极仿制西方战舰,还提出建设一支新式
海军的主张,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所以他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
一人”。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一书,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光辉思想。
火器、战舰、养兵练兵之法。
→军事技术
.曾国藩、李鸿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发起了长
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
经济:创办近代企业;
军事:筹划海防,创办新式海军;
文教: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晚清政府:从1901年开始实施“新政”,从1905-1911年进行“预备立宪”,但仍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
经济:奖励实业;
军事:编练新军;
文教: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政治:“预备立宪”,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早期维新派: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提出并宣传自己的主张经济:发展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康、梁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成为高潮。
政治: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思想——学习西方科学文化。
孙中山革命派:学习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国家学说,并把它发展为
三民主义。
陈独秀、李大钊等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文化。
民主与科学。
民主指法兰西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无产阶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
太平天国并没有吸取西方的资本主义近代文明,却从西方寻来了已经腐朽没落
的中世纪文化。
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袖把西方的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的大同
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糅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教,用以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以实现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愿望。
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资政新篇》,主张在中
国发展资本主义,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由于社会条件不具备,农民阶
级不欣赏,根本未得到实施。
义和团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扶清灭洋”,在反侵略的同时也否定了西方的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