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鱼缸生态循环系统养鱼系统的方法

合集下载

自制循环水养鱼的原理

自制循环水养鱼的原理

自制循环水养鱼的原理循环水养鱼是一种利用循环系统维持鱼缸水质的养鱼方式。

它的原理是通过过滤系统将鱼缸中的废物和污染物去除,同时添加适量的新鲜水和氧气,以确保鱼的生存环境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以下是循环水养鱼的原理的详细介绍。

首先,循环水养鱼的核心是过滤系统。

过滤系统主要由滤材和过滤器组成。

滤材分为物理滤材、生化滤材和化学滤材,它们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去除鱼缸中的有害物质。

物理滤材如过滤棉、过滤球等可以过滤鱼缸中的固体颗粒和余食,生化滤材如生物棉、硝化菌等可以促进有害物质的降解,化学滤材如活性炭则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过滤器是过滤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过滤和循环鱼缸中的水。

过滤器通常由进水管、出水管和泵组成。

进水管将鱼缸中的水引入过滤器,经过滤材的过滤处理后,清洁的水通过出水管返回鱼缸。

泵的运行可以保证水的流动,并使水经过过滤器中的滤材,达到过滤的目的。

其次,循环水养鱼需要通过添加适量的新鲜水来补充鱼缸中消耗的水分。

鱼缸中的水分会因为蒸发、鱼的呼吸和水化学变化而不断减少,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鱼缸中的水质就会逐渐恶化。

因此,养鱼人需要定期添加适量的新鲜水,以保持水质的稳定。

此外,循环水养鱼还需要保证水中的氧气含量。

氧气是鱼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水中氧气含量不足会导致鱼缺氧甚至窒息而死亡。

因此,养鱼人需要通过氧气泵或其它方式向鱼缸中补充氧气,以保证鱼类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最后,循环水养鱼还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过滤系统。

虽然过滤系统可以去除鱼缸中的废物和污染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滤材会逐渐被污染物堵塞,导致过滤效果下降。

因此,养鱼人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过滤系统中的滤材,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总结起来,循环水养鱼的原理是通过过滤系统去除鱼缸中的废物和污染物,添加适量的新鲜水和氧气,以保持鱼的生存环境的稳定。

只有保持水质清洁、稳定和富含氧气,鱼类才能获得良好的生长和繁殖条件,从而实现健康养殖。

陶瓷鱼缸如何养鱼,水族宠物养殖中生态系统的建立

陶瓷鱼缸如何养鱼,水族宠物养殖中生态系统的建立

陶瓷鱼缸如何养鱼,水族宠物养殖中生态系统的建立水族宠物养殖中生态系统的建立任何一个环境的保持,都要有生态系统的建立,生态系统不光是一个稳定的维持作用,还有相互制约、影响的作用,我们知道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在每一步之后都有对应的生物取代前一步,相互克制,相互补充,使环境,物质需求不用外界的干扰就能保持稳定,这就是生态系统的作用。

鱼缸生态系统在水族宠物的饲养中,我们也要注意观赏鱼的生态系统的建立,鱼缸也可以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我们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让水、水草造景和我们饲养的观赏鱼形成一个生态景观,让植物、动物,水三者环环相扣,互为补给,这样既省去了我们很多力气,比如换水,也能让观赏鱼长势喜人。

鱼缸生态系统建立有许多外在内在的因素制约,以及器材上的选择,我们要综合考虑周全,才能把生态系统建立好。

一、器材选择首先谈谈器材,鱼缸大小,灯具,加热装置等等不讨论,鱼缸要根据鱼的种类,数量,外部环境决定。

其次是滤过系统,家庭养观赏鱼只要在上滤和瀑布两种过滤形式上选择就行了,没必要弄什么过滤桶,制作外置过滤缸的。

养静水鱼请选瀑布式过滤器,喜欢水流较急的鱼请选三合一潜水泵,带上滤盒那种。

选多大的泵?泵的流量达到鱼缸容量的5-10倍比较合适,要看鱼的排便量大小。

比如50L的鱼缸需要配备250L-500L/H的水泵。

滤盒的摆放位置,一般把潜水泵和上滤盒的出水口一左一右平行放置在角落,这样水的循环效果最好,这样摆放可以把鱼粪便全都冲到水泵吸水口。

对角摆放会形成乱流,放在同一侧更不行,会把粪便越吹越远。

二、水温与喂食养鱼最重要的是水温,喂食量。

水温突变会使鱼感冒甚至突然死亡,换水时最多换三分之一,新水和鱼缸里的水温要基本一致。

喂食量,喂到鱼不疯抢就行了,一般一天喂一次,发育高峰或生育期一天2次,鱼是不怕饿的。

三、水质水黄大部分是和硝化没有建立起来有关。

黄水,无非就是鱼的便便、鱼食太多,无法被细菌降解而造成的,如果不处理,对鱼缸是很不好的,为什么不会被降解呢,无非就是降解细菌不足,没有沙了的缸通常会这样,而为什么一些有沙的缸也会这样呢,而且还长虫,特恐怖,那是因为硝化没跟上,硝化没跟上就和第一点有关系了。

如何自己建立一套鱼缸水循环系统

如何自己建立一套鱼缸水循环系统

如何自己建立一套鱼缸水循环系统
分析如下:
1、分鱼缸需要建立的循环系统有2种,一种是氧循环系统,一种是氮循环系统。

2、氧循环系统过程如下:
(1)氧,动植物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氧。

(2)这种循环作用的形成需要水生植物的参与。

如果不种植水生植物,可以通过气泵增氧等方式解决。

3、氮循环系统过程如下:
(1)有机物,腐烂,氨,亚硝化,亚硝酸盐,硝化,硝酸盐,反硝化,氮气。

(2)上术过程中也可以有植物介入,直接吸收掉。

另外反硝化一般只有海水缸才需要。

4、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循环在鱼缸小环境中只是局部进行,并未形成完整的闭环,还需要额外的添加,更换等方式干预。

扩展资料:
水循环系统
地球上各种水体通过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参考资料:循环水系统_百度百科。

鱼缸永久循环水小制作方法

鱼缸永久循环水小制作方法

鱼缸永久循环水小制作方法
鱼缸简便循环水的做法:买个小型的水泵,循环水系统在鱼缸上直接接,一般用的6分的管子做链接就够了,需要预埋的有进水和出水,要不然做明管的话会不太美观。

鱼缸还可以建立循环系统,主要有2种,一种是氧循环系统,一种是氮循环系统。

自动循环水系统大多是用电的,不用电只能做到半自动化,现在来看一下半自动的循环水系统做法:
准备材料:三通头1个,和鱼缸差不多高的矿泉水瓶2个,吸管若干。

操作步骤:
1、准备两个和鱼缸差不多高的矿泉水瓶。

2、一个横,一个竖立用玻璃胶粘合起来,不要打通,直接粘;
3、准备一个三通头,如图黄色部分,用玻璃胶黏在竖着的瓶子上(三通上面的部分可以用盖子盖起来,可以控制水流大小);
4、准备一根吸管,一头安装在三通的另一边,一头安装在横着的瓶子里,打玻璃胶固定;
5、在横着的瓶子上,也就是白色吸管一厘米的地方在嵌入一段2cm左右的吸管(用作吸入水缸里的水,要接管子);
6、用一段能够套住(白色)吸管的吸管,套住白色吸管;
7、把黏好的白色吸管放入竖立的瓶子里,并用玻璃胶黏好;
8、再把一根吸管套在刚才嵌在瓶口上的吸管上,用玻璃胶粘合;
9、完成后就可以在竖着的瓶子了放入要换的水,在刚才留的吸管口接入到水缸的管子,拧开三通头,吸竖着瓶子上的白色吸管,直到白色吸管出水,就可以自动循环了;
10、这就是自动循环的水系统。

自制鱼缸循环水最简单方法

自制鱼缸循环水最简单方法

自制鱼缸循环水最简单方法嘿,朋友们!想自己动手做个鱼缸循环水系统吗?这可不难哦!
首先,来看看具体的步骤吧。

你需要准备一个水泵、一些水管、一个过滤盒和过滤材料。

第一步,把水泵放在鱼缸里合适的位置,确保它能吸到水。

第二步,用水管把水泵和过滤盒连接起来,要注意接口处要密封好,可别漏水呀!第三步,在过滤盒里放入过滤材料,比如过滤棉、陶瓷环等等。

第四步,接上电源,让水泵开始工作,水就会被抽到过滤盒里进行过滤,然后再流回鱼缸啦。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功率的水泵,不然水抽不动可就糟糕啦!还要定期清洗过滤材料,不然过滤效果可就不好咯。

说到安全性和稳定性,只要你按照步骤来操作,一般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水泵的质量很重要哦,可别贪便宜买个质量差的,万一漏电啥的可就危险啦。

而且整个系统安装好后,要检查一下有没有松动的地方,确保运行起来稳稳当当的。

那这个自制鱼缸循环水系统有啥优势呢?它成本低呀,比买现成的要便宜不少呢!而且自己动手做,多有成就感呀!它还很灵活,可以根据你的鱼缸大小和需求进行调整。

应用场景也很多呀,不管是小鱼缸还是大鱼缸,都可以用。

我就有个朋友,他自己做了个鱼缸循环水系统,那效果简直太棒啦!他的鱼缸里的水清澈见底,鱼儿们在里面欢快地游来游去,可开心啦!看着自己的成果,他别提多自豪了。

所以呀,朋友们,还等什么呢?赶紧动手试试吧,让你的鱼缸也拥有一个完美的循环水系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绝对没问题的啦!。

怎么让鱼缸形成生态系统?

怎么让鱼缸形成生态系统?

怎么让鱼缸形成生态系统?谢谢您邀请回答!首先确定概念,生态系统需要: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对于注满水的鱼缸,直接的生产者就是人(往里面加有机物),消费者和分解者基本是各种菌群之类的,这基本就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了。

开始说如何让鱼缸生成生态系统,明确鱼缸是一个小型的不太完备的生态系统首先需要一些能够生产有机物、能量的植物,其次要消耗这些能量的生物,最后需要分解废弃物的菌群。

植物,是最直接的生产者,可以栽种一些沉水植物或者挺水植物或半水生植物,作为整个鱼缸的部分生产者,因为加入生物之后,还需要人为的定期喂食饲料,所以植物不必过度种植。

点缀就好,具体看您的鱼缸的大小确定。

生物,鱼、龟等等的,看您需要养什么生物,这些都是一个消费者,可能会吃植物,也需要你定期的喂食,生物进食、排便、呼吸一系列的活动消耗能量产生废物。

菌群,这个概念太大,按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自养菌和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

按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来分类,可分为需氧(完全需氧和微需氧)和厌氧(不完全厌氧、有氧耐受和完全厌氧)细菌。

按细菌生存温度分类,可分为喜冷、常温和喜高温三类。

最重要的是需要给细菌一个足够的落脚地方,能够让它帮你分解废物!最后来说一下设备问题,您需要一个水泵(保证鱼缸里面的水体能流过绝大部分角落,使水体里面成分均匀)、一个过滤设备(可以购买可以diy,这个能过滤掉漂在水里的固体物质,能是水质清澈),一个气泵(保证在夜里,植物不产生氧气的时候,给水体提供足够的溶氧量,为动物提供氧气),一具灯(保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维持自生的生长。

如果您觉得能照到阳光可以忽略,不过建议您不要用太阳照,因为绿藻可能会让你头疼不已)。

重要的事:这是一个不太完备的生态系统,需要定期换水,来解决一些它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以上是我个人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

鱼缸自动循环水流制作方法

鱼缸自动循环水流制作方法

鱼缸自动循环水流制作方法
1、安装自动循环系统
安装一套完整的自动循环水流系统,可以使水缸保持干净、减少生物的污染和衰老,也有助于提高水温和水压,给鱼儿更良好的生存环境。

首先,按照规定熄灭电源,排水缸里的水,安装1个回流泵、2个自动换气器、1个自动负离子发生器、1个过滤器(如激流过滤器、压力过滤器等),安装紧凑地占据水缸边缘,然后将电源线连接到给定的时钟上。

2、安装水流管
把水流管连接好,从回流泵的出口,到换气器和负离子发生器的入口,最后连接上激流过滤器和压力过滤器,并覆盖上缸壁。

换气器和负离子发生器之间也要连接管路。

然后用螺丝连接它们,以固定住它们,确保它们能够工作并互相共享水流。

3、调试水流
调整系统,使水流能够正常循环,一般调试包括调整换气器的气量,调整负离子发生器的电流,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过滤器的强度。

事先检查它们的运行,以确保它们能够提供带压的水流,并使水池的水流得以正常的重复循环。

4、根据需要调整过滤器
根据水池的实际情况,手动调整激流过滤器或压力过滤器,使水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得到完整的清洁。

要根据温度和pH,添加相应的调节剂,给鱼和植物提供最适合的生存环境,调整和维持水质的最佳水平。

5、定期更换滤芯
滤芯空了后,需要更换,以保持水质的净化,提高水质,加快淡水到海水的变化,改善水缸内水温和氧气浓度,以维持水质稳定。

此外,还应当每隔一段时间对整套自动循环水流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确保系统正常运行,为鱼儿提供最佳的生存环境。

鱼类水族箱的过滤与循环系统的设计与布局技巧

鱼类水族箱的过滤与循环系统的设计与布局技巧

鱼类水族箱的过滤与循环系统的设计与布局技巧鱼类水族箱是饲养鱼类、观赏鱼的理想环境。

在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的前提下,鱼类的健康和生存状态才能得到有效地维护。

而过滤与循环系统则是水族箱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介绍鱼类水族箱过滤与循环系统的设计与布局技巧,以帮助鱼类爱好者打造一个健康且美观的水族箱环境。

一、过滤系统的设计过滤系统是水族箱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有害物质以及维持水质的稳定。

以下是一些过滤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 机械过滤:机械过滤器的作用是去除较大的杂质,如浮游生物、悬浮物等。

常见的机械过滤器包括过滤棉、过滤棉片和过滤海绵等。

在设计机械过滤系统时,应该将其放置在水族箱水流进口的位置,以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去除杂质。

2. 生物过滤:生物过滤器主要是通过利用一些有益的细菌来降解水中的有害物质,如氨和亚硝酸盐等。

在设计生物过滤系统时,应该选择适当的过滤介质,如生化棉、生化陶瓷或生物滤球等,在水族箱内进行合理布局,以提供足够的表面积供细菌生长。

3. 化学过滤:化学过滤器可以通过吸附和吸附杂质来提高水质,如活性炭和树脂等。

在设计化学过滤系统时,应将其放置在生物过滤器之后,以避免化学介质对有益的细菌产生不利的影响。

4. 水流设计:良好的水流设计可以保持水中的氧气充足,并有助于维持水温均匀。

在设计水流系统时,应确保水流的强度适中,不会对鱼类造成伤害,并且可以覆盖整个水族箱。

二、循环系统的设计与布局循环系统是鱼类水族箱中维持水质稳定的关键部分。

以下是一些循环系统设计与布局的技巧:1. 水泵选择:选择适合水族箱尺寸的水泵是建立循环系统的关键。

应该根据水族箱的尺寸和水流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水泵,注意水泵的功率和流量,以确保水流的适宜和稳定。

2. 进水口与出水口的布局:在设计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时,应考虑到水族箱的形状和尺寸。

进水口和出水口应该互相远离,这样可以确保水流能够覆盖整个水族箱,并促进水中的氧气交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鱼缸生态循环系统养鱼系统的方法
那么怎样才能养好水呢?下面就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明两件事:什么是“好”水以及怎样养出“好”水?为了避免把养水的过程变成化学实验,我们尽量不使用专业名词或专业方法。

一、什么是“好”水?
直观判断法: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有晶莹睇透的感觉,水中基本无悬浮微粒或有极少量的悬浮微粒,鱼儿健康、安详、自在、无病无痛。

二、怎样养出“好”水?
1、养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养水的核心思想是建造一个微生物系统,把主要有害物质(鱼的粪便和食物残渣)分解成无害物质;
2、主要的微生物系统是什么?l *喜欢氧气的好氧细菌:繁殖速度非常快,它们负责把粪便和食物残渣等有机物分解成氨;
l *喜欢氧气的硝化菌(不是消化菌哦):繁殖速度很慢,它们负责把氨分解成硝酸盐;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大家可以看文章后面的资料连接;l *不大喜欢氧气的厌氧细菌:
繁殖速度也很快,它们负责把硝酸盐分解为气体挥发掉或者再还原成氨。

由于硝化菌繁殖的慢,常常被有害菌打的没有还手之力,因此我们给它找了两个帮手来抢地盘,一个是繁殖速度非常快的、好氧的酵母菌,负责抢地盘给硝化菌居住;另外一个是厌氧的乳酸菌,繁殖速度也非常快,负责消灭低氧区对硝化菌有害的菌种。

这三个菌并肩子上,几乎无坚不摧,成功率非常高。

大伙可以参考《酵母菌、乳酸菌和硝化菌三菌演义》完成上面的几个步骤后,鱼的粪便和食物残渣在24 小时内被分解干净,水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和铵,来自鱼的排泄物)含量能够长期保持极低的水平,比每天一换的水的平均水平要低!
三、怎样操作呢?
居住的地方:
细菌要有家才能大规模繁殖,过滤器是它们最主要的家,房子越多越好,性价比最好的房子是玻璃环和沙子。

假如养鱼的水总共有100 升的话,那么你需要有10升以上的直径3 毫米的沙子作滤材或至少1升的玻璃环。

多点更好,虽然浪费了,但是有个储备能够应急。

房子要提早建好,等待细菌们的入住。

呼吸的氧气:
这些喜欢氧气的细菌对氧气的消耗量是巨大的,甚至比缸里的鱼还厉害,因此,一个有
效的充氧手段是不可以少的,可以用气泵、水流溅落等多种方法解决。

假如有了大量住房后水仍然很混,那么是增加氧气的时候了。

足够的食物:
只要缸里有鱼,细菌们就会有食物,增加食物就能够促进细菌们的繁殖,但是太少了细菌们吃不饱,太多了又会撑坏了,所以增加的速度很关键,这个我们后面讲。

另外我们要用一块过滤棉来把大块的食物打碎以便细菌们开吃。

滤绵在过滤槽前面,占据滤槽10%的空间就够了。

一定的水流:
水流给定居的细菌们带来氧气和食物,水流大了就把细菌们的家冲走了,水流小了,带来的氧气和食物又不够。

对于100 升水的缸,你应该有600 升/小时以上流量的泵,以及一套水循环管道,并且制造良好的水流以便把粪便和食物残渣带给细菌们。

合适的温度:
鱼和细菌们在24-28 度之间是可以很好的生长和繁殖的。

如果水比较冷,一个加热棒就可以解决了。

一般100 升的缸有个100 瓦到150 瓦的加热棒就很合适了。

稳定的水质:
由于细菌们基本上住在水里,他们喜欢比较稳定的水质,一旦水质剧烈变化,它们就要搬家了。

在水流经的滤槽里放置少量的活性炭或者麦饭石,大概占据滤槽的10%的空间就足够了。

培养的方法:
首先,应该给咱们的装了100 升已经晒好的水的鱼缸来个大扫除,把过滤器、过滤棉、玻璃环、活性炭(或麦饭石)、水、泵、加热棒沙子、石头、草等等东西通通按照设计放到缸里或滤槽里合适的位置用高锰酸钾消毒,给20 克高锰酸钾就可以了,这时的浓度是1/5000;浸泡半个小时后就全部干干净净啦(也可以用这个浓度的高锰酸钾液擦洗鱼缸并浸泡其他器材)然后,把鱼缸和所有器材冲洗干净。

接着在鱼缸里灌入晒好的水(推荐方法),或者用自来水灌满并等待一天。

这时,就可以请细菌们入住了。

把从鱼店里买来的干粉硝化菌(推荐)10克或液体硝化菌15 毫升倒进缸里;
然后,再把从药店里买来的酵母菌素片和乳酸菌素片各 3 片用缸里的温水尽量完全化开,把比较清澈的部分倒回缸里,把剩下的残渣扔掉或倒入过滤槽,这些不明显的地方都行;另外,酵母菌的来源还可以使用超市里买来的发面的酵母,不过要小心假货哦。

这样,咱们就完成了“播种”的过程;这个时候的鱼缸通常是一片雾蒙蒙的,这是菌种在飘荡,没关系,几天内就会清澈的;
下面,当然是给细菌们找食物啦。

既然咱们的缸里有100 升的水,那么就放养4条3-4 厘米长的小鱼吧!它们是先锋,所以必须是身强力壮、不怕死的小家伙,进入鱼缸之前要用1/5000 的高锰酸钾水浸泡10 分钟消毒,避免带着病菌进入鱼缸;之后,正常的饲养它们几个,每天喂两次,每次的食物必须在 1 到2 分钟内吃完。

然后咱们就等待吧。

假如水质在第二天浑浊了,就适当换点水,然后适当减少喂食。

就这样等待3 天;
第4 天,假如水质变的清澈无比(有时侯第2天就水清了,但还是要等待到第4 天再操作),那么水就快养好啦!这时要继续测试一下微生物过滤系统的应变能力。

只要把喂食量增加一倍就可以了。

一直等待 3 天;期间稍有浑浊要仔细观察,只要没有腥臭味散发出来就不必换水;
第7 天,假如水质仍然清澈无比,这时我们可以把比较娇贵的鱼请进鱼缸了。

先换点水,然后少放几条,少量喂食(1 分钟内吃完),观察3、4 天,再继续放另外一批,食物也逐渐增加点;就这样我们以后每个星期给鱼缸换1/5 到1/4 的水,配合每天定时、定量、定点的喂食,就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好”水了!到这里我们就完成了“硝化系统”的建设,依靠每周换水的维护,就可以长期稳定了。

但是,这样的“好”水里仍然有些潜在的“半有害物质”(就是硝酸盐)的存在,假如它们长期积聚过多就会危害鱼们,因此必须要通过定时换水,来稀释它们,维持“好”水的稳定。

那么,怎样才能长期不换水呢?让咱们继续往下看:
四、怎样才能长期不换水呢?
a、长期不换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长期不换水的核心思想是把分解有害物质的工作进行到底!这时的对象就是那些“半有害物质”了。

b、分解“半有害物质”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全世界都在研究这个课题,咱们也一样,当然咱们的原则是“少花钱、多办事”啦!咱们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藻类或一些快速生长的水生植物把这些“半有害物质”吃掉!咱们把它叫做“低等生物脱氮还原系统”!
c、“低等生物脱氮还原系统”的建设方法是什么?
——利用藻类对光线的敏感反应,在过滤设备里设置独立的滤槽并配合合适的光照(用色温在2500K 左右的节能灯),大量培养褐藻、绿藻甚至黑毛藻;
——或者在滤槽里、缸里栽种大量的水生植物,除了水草以外还有类似万年青、开运竹、浮萍、槐叶萍甚至是水葫芦这样的东西;
——当然最合适的方法是通过种植大量的水草来解决,但是水草的种植需要良好的灯光器材、肥料和维护方法,这里就不详细说啦。

这些大量的藻类或植物会把“半有害物质”基本消除,并成为养水的最后一道工序。

这样我们就基本完成了整个鱼缸的水的氧化分解脱氮还原这个大循环体系。

初步的使缸里的水成为具有自我净化能力的水系统。

也就基本上完成了一个长期不换水的鱼缸生态循环过滤系统的建设。

需要注明的一点是,我们认为定期的换水是维护鱼缸生态稳定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长期不换水并不是最好的养鱼的方法,不仅仅因为比较难以建立,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养鱼要“竭力创造它们需要的条件,而不是强迫它们适应现有的条件”!
文章来源:/?forumthread-189.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