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判别式与韦达定理说课讲解
九年级数学中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判别式与韦达定理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式与根的个数关系、判别式与根、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 〖大纲要求〗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会判断常数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对含有字母系数的由一元二次方程,会根据字母的取值范围判断根的情况,也会根据根的情况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2.掌握韦达定理及其简单的应用;3.会在实数范围内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4.会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综合性问题。
内容分析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根的判别式△=b 2-4ac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两个根是x 1,x 2,那么a b x x -=+21,ac x x =21 (2)如果方程x 2+px+q=0的两个根是x 1,x 2,那么x 1+x 2=-P ,x 1x 2=q(3)以x 1,x 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x 2-(x 1+x 2)x+x 1x 2=0.3.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公式法)在分解二次三项式ax 2+bx+c 的因式时,如果可用公式求出方程ax 2+bx+c=0的两个根是x 1,x 2,那么ax 2+bx+c=a(x-x 1)(x-x 2).〖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1.利用根的判别式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有关试题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如:关于x 的方程ax 2-2x +1=0中,如果a<0,那么梗的情况是(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 (D )不能确定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有关两根的代数式的值,有关问题在中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多为选择题或填空题,如:设x 1,x 2是方程2x 2-6x +3=0的两根,则x 12+x 22的值是( )(A )15 (B )12 (C )6 (D )33.在中考试题中常出现有关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关系的综合解答题。
韦达定理及其应用课件-2022年初高衔接数学

方法总结
当 = −1时,
方程为 2 − 16 + 5 = 0,∆> 0满足题意;
当 = 17时,
方程为 2 + 30 + 293 = 0,
∆= 302 −4 × 1 × 293 < 0 ,不满足题意,
所以舍去;
综上所述: 的值为−1.
点拨精讲
变式探究2:
已知1 和2 一元二次方程4 2 − 4 + + 1 = 0的
则有
−± 2 −4
,
2
−+ 2 −4
−− 2 −4
−2
1 + 2 =
+
=
=− ;
2
2
2
−+ 2 −4 −− 2 −4
2 −( 2 −4)
1 ∙ 2 =
∙
=
2
2
42
4
= 2= ;
4
知识梳理
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因此这两个数是−2和6.
总结提炼
本节课重点研究了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的
综合应用,能够利用韦达定理求一些与实数根有
关代数式的值,并能够利用根的情况逆向构造所
需要的一元二次方程,这种思想的渗透与领悟希
望大家细细品味,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思考世界!
项系数为1)是 2 −(1 + 2 ) + 1 ∙ 2 = 0.
点拨精讲
探究一:已知方程求代数式的值
例1、 若1 和2 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 2
+5-3=0的两根,试求下列各式的值:
(1)(1 − 5)(2 − 5)
(2)|1 − 2 |
(人教版初中数学)韦达定理

判别式与韦达定理〖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式与根的个数关系、判别式与根、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 〖大纲要求〗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会判断常数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对含有字母系数的由一元二次方程,会根据字母的取值范围判断根的情况,也会根据根的情况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2.掌握韦达定理及其简单的应用;3.会在实数范围内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4.会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综合性问题. 内容分析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根的判别式△=b 2-4ac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两个根是x 1,x 2,那么a b x x -=+21,ac x x =21(2)如果方程x 2+px+q=0的两个根是x 1,x 2,那么x 1+x 2=-P,x 1x 2=q(3)以x 1,x 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x 2-(x 1+x 2)x+x 1x 2=0.3.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公式法)在分解二次三项式ax 2+bx+c 的因式时,如果可用公式求出方程ax 2+bx+c=0的两个根是x 1,x 2,那么ax 2+bx+c=a(x-x 1)(x-x 2).〖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1.利用根的判别式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有关试题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如:关于x 的方程ax 2-2x +1=0中,如果a<0,那么梗的情况是(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 (D )不能确定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有关两根的代数式的值,有关问题在中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多为选择题或填空题,如:设x 1,x 2是方程2x 2-6x +3=0的两根,则x 12+x 22的值是( )(A )15 (B )12 (C )6 (D )33.在中考试题中常出现有关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关系的综合解答题.在近三年试题中又出现了有关的开放探索型试题,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题型1.关于x 的方程ax 2-2x +1=0中,如果a<0,那么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 (D )不能确定2.设x 1,x 2是方程2x 2-6x +3=0的两根,则x 12+x 22的值是( )(A )15 (B )12 (C )6 (D )33.下列方程中,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的是( )(A ) 2y 2+5=6y (B )x 2+5=2 5 x (C ) 3 x 2- 2 x+2=0(D )3x 2-2 6 x+1=04.以方程x 2+2x -3=0的两个根的和与积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 ) y 2+5y -6=0 (B )y 2+5y +6=0 (C )y 2-5y +6=0 (D )y 2-5y -6=05.如果x 1,x 2是两个不相等实数,且满足x 12-2x 1=1,x 22-2x 2=1,那么x 1·x 2等于( )(A )2 (B )-2 (C )1 (D )-16.如果一元二次方程x 2+4x +k 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7.如果关于x 的方程2x 2-(4k+1)x +2 k 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8.已知x 1,x 2是方程2x 2-7x +4=0的两根,则x 1+x 2= ,x 1·x 2= ,(x 1-x 2)2=9.若关于x 的方程(m 2-2)x 2-(m -2)x +1=0的两个根互为倒数,则m =二、考点训练:1、 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1)x 2-x=5 (2)9x 2-6 2 +2=0 (3)x 2-x+2=02、 当m= 时,方程x 2+mx+4=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m= 时,方程mx 2+4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3、 已知关于x 的方程10x 2-(m+3)x+m -7=0,若有一个根为0,则m= ,这时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若两根之和为-35,则m= ,这时方程的两个根为 . 4、 已知3- 2 是方程x 2+mx+7=0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及m 的值.5、 求证:方程(m 2+1)x 2-2mx+(m 2+4)=0没有实数根.6、 求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根分别是1- 5 和1+ 5 .7、 设x 1,x 2是方程2x 2+4x -3=0的两根,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下列各式的值:(1) (x 1+1)(x 2+1) (2)x 2x 1 + x 1x 2(3)x 12+ x 1x 2+2 x 1 解题指导1、 如果x 2-2(m+1)x+m 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2、 方程2x(mx -4)=x 2-6没有实数根,则最小的整数m= ;3、 已知方程2(x -1)(x -3m)=x(m -4)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相等,则m= ;4、 设关于x 的方程x 2-6x+k=0的两根是m 和n,且3m+2n=20,则k 值为 ;5、 设方程4x 2-7x+3=0的两根为x 1,x 2,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1) x 12+x 22 (2)x 1-x 2 (3)x1 +x2 *(4)x 1x 22+12x 1 *6.实数s、t分别满足方程19s2+99s+1=0和且19+99t+t2=0求代数式st+4s+1t的值. 7.已知a 是实数,且方程x 2+2a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试判别方程x 2+2ax+1-12(a 2x 2-a 2-1)=0有无实根?8.求证:不论k 为何实数,关于x 的式子(x -1)(x -2)-k 2都可以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9.实数K 在什么范围取值时,方程kx2+2(k-1)x-(K -1)=0有实数正根?独立训练(一)1、 不解方程,请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1)2t 2+3t -4=0, ; (2)16x 2+9=24x, ;(3)5(u 2+1)-7u=0, ;2、 若方程x 2-(2m -1)x+m 2+1=0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3、 一元二次方程x 2+px+q=0两个根分别是2+ 3 和2- 3 ,则p= ,q= ;4、 已知方程3x 2-19x+m=0的一个根是1,那么它的另一个根是 ,m= ;5、 若方程x 2+mx -1=0的两个实数根互为相反数,那么m 的值是 ;6、 m,n 是关于x 的方程x 2-(2m-1)x+m 2+1=0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m n = .7、 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k+1)x+k+2=0的两根的平方和等于6,求k 的值;8、 如果α和β是方程2x 2+3x -1=0的两个根,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个根分别等于α+1 β 和β+1 α; 9、 已知a,b,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且方程(a 2+b 2+c 2)x 2+2(a+b+c)x+3=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证:这个三角形是正三角形10.取什么实数时,二次三项式2x 2-(4k+1)x+2k 2-1可因式分解.1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2(3-m)x+1=0的两实数根为α,β,若s=1 α+1 β,求s的取值范围. 独立训练(二)1、 已知方程x 2-3x+1=0的两个根为α,β,则α+β= , αβ= ;2、 如果关于x 的方程x 2-4x+m=0与x 2-x -2m=0有一个根相同,则m 的值为 ;3、 已知方程2x 2-3x+k=0的两根之差为212,则k= ; 4、 若方程x 2+(a 2-2)x -3=0的两根是1和-3,则a= ;5、 方程4x 2-2(a-b)x -ab=0的根的判别式的值是 ;6、 若关于x 的方程x 2+2(m -1)x+4m 2=0有两个实数根,且这两个根互为倒数,那么m 的值为 ;7、 已知p<0,q<0,则一元二次方程x 2+px+q=0的根的情况是 ;8、 以方程x 2-3x -1=0的两个根的平方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9、 设x 1,x 2是方程2x 2-6x+3=0的两个根,求下列各式的值:(1)x 12x 2+x 1x 22 (2) 1x 1 -1x 210.m 取什么值时,方程2x 2-(4m+1)x+2m 2-1=0(1)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没有实数根;11.设方程x 2+px+q=0两根之比为1:2,根的判别式Δ=1,求p,q 的值.12.是否存在实数k,使关于x的方程9x 2-(4k-7)x -6k2=0的两个实根x 1,x 2,满足|x 1 x 2|=32 ,如果存在,试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k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

• 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 • x2-(2k-3)x+k2+1=0. (1)当k为何值时,此方程有实数根; (2)若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 |x1|+|x2|=3,求k的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例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 x2+(m+3)x+m+1=0. (1)求证:无论m取何值,原方程总有两 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x1,x2是原方程的两根,且 • |x1-x2|=2 ,求m的值,并求出此时方程的 两根.
• 练习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2)x- =0. (1)求证:无论m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 不相等实数根. (2)设方程的两实数根为x1,x2,且满足 |x1|=|x2|+2,求m的值和相应的x1,x2.
• 练习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3) (x-2)=|m|. (1)求证:对于任意实数m,方程总有两 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的一个根是1,求m的值及方程 的另一个根.
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
• 一、知识平台 • 1、 根的判别式的应用: • △>0 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解 • △ =0 方程有2个相等的实数解 • △ ≥0 方程有实数解 • △ <0 方程没有实数解
• 2、根与系数的关系 • 定理:如果 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 • 是X1,X2,那么 • X1 +X2= , X1X2=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一元二次方程第3讲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含答案)

中考要求知识点基本要求略高要求较高要求一元二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会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指出各项系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意义能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确定二次项系数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会由方程的根求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值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理解配方法,会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理解各种解法的依据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根的情况能利用根的判别式说明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及由方程根的情况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会用配方法对代数式做简单的变形;会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题精讲板块一根的判别式☞定义: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过程中得到2224(24b b acx a a -+=,显然只有当240b ac -≥时,才能直接开平方得:22424b b acx a a -+=也就是说,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只有当系数a 、b 、c 满足条件240b ac ∆=-≥时才有实数根.这里24b 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式与根的关系在实数范围内,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由其系数a 、b 、c 确定,它的根的情况(是否有实数根)由24b ac ∆=-确定.设一元二次方程为20(0)ax bx c a ++=≠,其根的判别式为:24b ac ∆=-则①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1,242b b acx a-±-=.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②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22b x x a==-.③0∆<⇔方程20(0)ax bx c a ++=≠没有实数根.☞根的判别式的应用:☞⑴运用判别式,判定方程实数根的个数;【例1】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⑴22340x x +-=;⑵20ax bx +=(0a ≠)【解析】略【答案】⑴22340x x +-=∵2342(4)4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⑵∵0a ≠∴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此方程是缺少常数项的不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将常数项视为零∵22()40b a b ∆=--⋅⋅=∵无论b 取任何数,2b 均为非负数∴0∆≥,故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巩固】不解方程,判别一元二次方程2261x x -=的根的情况是()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没有实数根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 .无法确定【解析】由方程可得368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答案】A【巩固】不解方程判定下列方程根的情况:⑴22340x x +-=;⑵232x +=21x +=;⑷22(21)220m x mx +-+=;⑸2210x ax a ++-=220+=;⑺4(1)30x x +-=;⑻2(1)(2)x x m --=【解析】略【答案】⑴两个不等的实数根;⑵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⑶无实数根;⑷无实数根;⑸两个不等的实数根;⑹无实数根;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⑻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例2】已知a ,b ,c 是不全为0的3个实数,那么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2()()0x a b c x a b c ++++++=的根的情况().A .有2个负根B .有2个正根C .有2个异号的实根D .无实根【解析】方程2222()()0x a b c x a b c ++++++=的判别式为:2222()4()a b c a b c ∆=++-++222333222a b c ab bc ca=---+++222222222(2)(2)(2)a ab b b bc c c bc a a b c =-+-+-+-+-+----222222[()()()]a b b c c a a b c =--+-+-+++∵a ,b ,c 不全为0,∴0∆<.∴原方程无实数根.故选D .【答案】D☞⑵利用判别式建立等式、不等式,求方程中参数值或取值范围;【例3】m 取什么值时,关于x 的方程222(3)6x m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解析】略【答案】1m =±【巩固】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69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A .1k <B .0k ≠C .10k k <≠且D .1k >【解析】由题可得36360k k ∆=->⎧⎨≠⎩所以10k k <≠且【答案】C【巩固】方程261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解析】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0【答案】9k <且0k ≠【巩固】若关于x 的二次方程2(1)220m x m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解析】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0【答案】23m >且1m ≠【巩固】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k x x ++-=有实数根,则k 的最小整数值为【解析】注意题目要求以及二次项系数不为0的条件【答案】2k =-【巩固】已知方程22(21)10m x m x +++=有实数根,求m 的范围.【解析】注意分两种情况讨论:若0m =,则原方程可化为101x x +=⇒=-满足题意;若0m ≠,则由题意可知221(21)404104m m m m ∆=+-≥⇒+≥⇒≥-.综上可知,14m ≥-【答案】14m ≥-【例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k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解析】由题意,得4(1)4(12)010120k k k k ++->⎧⎪+≥⎨⎪-≠⎩解得12k -≤<且12k ≠【答案】12k -≤<且12k ≠【巩固】关于x的方程210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2400k ⎧∆=->⎪⎨>⎪⎩,解得1k >【答案】1k >【巩固】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1)50x m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化简:|1|m -【解析】∵0>△,∴2m >∴|1||1||2|23m m m m --+-=-【答案】23m -【巩固】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 的取值范围.【解析】由题意可知,原方程的判别式21(41303m m m ∆=+=+>⇒>-.又101m m -≥⇒≤,故113m -<≤.【答案】113m -<≤【巩固】k 为何值时,方程2(1)(23)(3)0k x k x k --+++=有实数根.【解析】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讨论:⑴当10k -=时,原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有一个实数根45x =;⑵当10k -≠时,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故0∆≥,解得214k ≥-且1k ≠,所以当214k ≥-且1k ≠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综上所述,当214k ≥-时,方程有实数根.【答案】214k ≥-【例5】关于x 的方程()26860a x x --+=有实数根,则整数a 的最大值是.【解析】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可知240b ac -≥,即()()284660a --⨯⨯-≥,解得263a ≤,故max 8a =.【答案】8【巩固】若方程222(1)450x a x a a ++++-=有实数根,求:正整数a .【解析】0∆≥,即()()22414450a a a +-+-≥,解不等式得3a ≤,即123a =,,.【答案】1,2,3【例6】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12102x a b x b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a 、b 为实数,则32a b +=________.【解析】∵()()2212102x a b x b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即()()222210a b b b ++-+=∴()()22210a b b ++-=,∴0a b +=,10b -=∴1b =,1a =-,因此321a b +=-.【答案】1-【巩固】当a b 、为何值时,方程()2222134420x a x a ab b ++++++=有实根?【解析】要使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2134420x a x a ab b ++++++=有实根,则必有0∆≥,即()()22241434420a a ab b +-+++≥,得()()22210a b a ++-≤.又因为()()22210a b a ++-≥,所以()()22210a b a ++-=,得1a =,12b =-.【答案】1a =,12b =-【例7】已知a ,b ,c 为正数,若二次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实数根,那么方程22220a x b x c ++=的根的情况是()A .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B .有两个异号的实数根C .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数根D .不一定有实数根【解析】22220a x b x c ++=的422224(2)(2)b a c b ac b ac ∆=-=+-,∵二次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实数根,∴240b ac ->,∴220b ac ->,∴422224(2)(2)0b ac b ac b ac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而两根之和为负,两根之积为正.故有两个负根.故选C .【答案】C【巩固】若方程2(2)2(1)0m x m x m +-++=只有一个实数根,那么方程2(1)220m x mx m +-+-=().A .没有实数根B .有2个不同的实数根C .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D .实数根的个数不能确定【解析】∵方程2(2)2(1)0m x m x m +-++=只有一个实数根,∴20m +=,得2m =-.∴方程2(1)220m x mx m +-+-=,即为方程2440x x -+-=,∴244(1)(4)0∆=-⨯-⨯-=.∴方程2(1)220m x mx m +-+-=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故选C .特别注意方程2(2)2(1)0m x m x m +-++=只有一个实数根.若20m +≠,则方程要么有2个根(相等或不相等),要么没有实数根.条件指明,该方程只有1个实数根,所以20m +=,且10m +≠.【答案】C☞⑶通过判别式,证明与方程相关的代数问题;【例8】对任意实数m ,求证:关于x 的方程222(1)240m x mx m +-++=无实数根.【解析】略【答案】∵210m +≠,故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2222422414442016m m m m m m ∆=--++=---()424241616444m m m m =---=-++()222m =-+∵220m +≠,∴0∆<,故方程无实根.【巩固】求证: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m x m -+++=有两个实数根.【解析】略【答案】∵2(2)10x 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4(1)m m m ∆=-+-+=∵20m ≥∴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巩固】已知实数a 、b 、c 、r 、p 满足2pr >,20pc b ra -+=,求证:一元二次方程220ax bx c ++=必有实根.【解析】略【答案】2(2)4b ac ∆=-,因2b pc ra =+,则222()4()()2(2)pc m ac pc ra ac pr ∆=+-=++-.又2pr >,所以当0ac ≥时,0∆≥;当0ac <时,40ac ->,2()40pc ra ac ∆=+->.因此,一元二次方程220ax bx c ++=必有实根.【巩固】证明:无论实数m 、n 取何值时,方程2()0mx m n x n +++=都有实数根【解析】注意分类讨论.【答案】⑴若0m =,则方程为nx n =-,当0n ≠时,有实数根1x =-;当0n =时,方程的根为任意实数⑵当0m ≠时,原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22()4()0m n mn m n ∆=+-=-≥∴方程必有实数根综合⑴⑵可知,原结论成立【巩固】已知:方程()22250mx m x m -+++=没有实数根,且5m ≠,求证:()()25220m x m x m --++=有两个实数根.【解析】略【答案】当0m =时,()22250mx m x m -+++=可化为450x -+=,此时方程有根,故0m ≠故214(2)4(5)0404m m m m m ∆=+-+<⇒-<⇒>.方程()()25220(5)m x m x m m --++=≠的判别式为:224(2)4(5)4(94)0m m m m ∆=+--=+>故方程()()25220(5)m x m x m m --++=≠有两个实数根.板块二韦达定理☞如果20(0)ax bx c a ++=≠的两根是1x ,2x ,则12b x x a +=-,12c x x a=.(隐含的条件:0∆≥)特别地,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时,设1x ,2x 是方程20x px q ++=的两个根,则12x x p +=-,12x x q ⋅=.☞利用韦达定理求代数式的值【例9】不解方程224)0x x +-,求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解析】韦达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是0∆≥【答案】令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1x 、2x由韦达定理得124422x x --+=-=,122x x ⋅=-=【巩固】设方程24730x x --=的两个根为1x 、2x ,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⑴12(3)(3)x x --;⑵211211x xx x +++;⑶12x x -【解析】不解方程,即利用韦达定理将12x x +、12x x 的整体构造出来【答案】由韦达定理得1274x x +=,1234x x ⋅=-⑴12121237(3)(3)3()939344x x x x x x --=-++=--⨯+=;⑵221221112121212121212(1)(1)()2()10111(1)(1)13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⑶2221212127397()()4()4()4416x x x x x x -=+-=-⨯-=,∴12x x -=【巩固】已知方程22430x x +-=的两个根为1x 、2x ⑴12x x +=;⑵12_______x x ⋅=;⑶1211_______x x +=;⑷2212_______x x +=【解析】略【答案】⑴2-;⑵32-;⑶43;⑷7【巩固】已知α、β是方程2520x x ++=+的值.【解析】注意α,β均为负数,很多学生求出的结果均为负值【答案】由韦达定理可得,5αβ+=-,2αβ=∴22222()2522a a ββαβαβαβαβαβ++++=++===+=☞利用韦达定理求参数的值【例10】若3-、2是方程20x px q -+=的两个根,则________p q +=【解析】略【答案】7-【巩固】若方程210x px ++=的一个根为1-,则它的另一根等于,p 等于【解析】部分学生喜欢将1x =-代入原方程,求p 的数值,然后再求方程另外一个根,此方法较慢。
二次函数与根的判别式韦达定理

二次函数与根的判别式、韦达定理讲点1:公共点问题【例1】如图,抛物线y=-x2+4x-3的顶点为M,直线y=-2x-9与y轴交于点C,与直线MO交于点D,现将抛物线的顶点在直线OD上平移,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射线CD(含顶点C)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它的顶点横坐标的值或取值范围.【练】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x+8与x轴交于点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直线CD交x轴于点E,过点B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CD于点F,将抛物线沿其对称轴平移,使抛物线与线段EF总有公共点.试探究:抛物线向上最多可平移多少个单位长度向下最多可平移多少个单位长度讲点2:距离问题【例2】如图,抛物线y=a(x-1)2+4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是抛物线的顶点,已知CD,在抛物线上共有三个点到直线BC的距离为m,求m的值.【练】如图,抛物线y=ax2-6ax+5a与x轴交于A,B两点(A左,B右),若抛物线与直线y=2x的最近,求a的值.讲点3:隐藏判别式【例3】如图,点P是直线l:y=-2x-2上的点,过点P的另一条直线m交抛物线y=x2与A,B两点,试证明:对于直线l上任意给定的一点P,在抛物线上都能找到点A,使得PA=AB成立.【练】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6x+8)(a>0)的图象与x轴分别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点D是抛物线的顶点.当点P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时,设点P的纵坐标t是大于3的常数,试问:是否存在一个正数a,使得四条线段PA,PB,PC,PD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对应相等(即这四条线段能构成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讲点4:交点间的距离【例4】已知二次函数y=x2-2mx+m2+m的图象与函数y=kx+1的图象交于A(x1,y1),B(x2,y2)(x1<x2)两点.(1)如图1,当k=1,m取不同值时,猜想AB的长是否不变?并证明你的猜想;(2)如图2,当m=0,k取不同值时,猜想△AOB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猜想.【例5】如图,抛物线y=x2-4x+5与y轴交于点C,过点N(1,2)作直线l,交抛物线于点P,交y轴于点E,连接PC,若PE=PC,求直线l的解析式.【练】如图,抛物线C1:y=x2+4x+3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将抛物线C1沿y轴翻折得新抛物线C2,过点C作直线l交抛物线C1于点M,交抛物线C2于点N,若MN=,求直线l的解析式.三、对称问题【例6】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x-3,直线y=kx-1与抛物线交于P,Q两点,且y轴平分线段PQ,求k的值.【练】如图,已知抛物线y=x2-4x+3,过点D(0,-52)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M,N,与x轴交于点E,且点M,N关于点E对称,求直线MN的解析式.四、与面积结合【例7】如图,抛物线y=x2-4x+5顶点为M,平移直线y=x交抛物线于点H,K,若S△MHK=3,求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课后反馈】1.如图,已知抛物线y =x 2-2x -3与x 轴交于A,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将抛物线沿对称轴向上平移k 个单位长度后与线段BC 交于D,E 两个不同的点,求k 的取值范围.2.如图,抛物线y =ax 2-6ax +5a 与x 轴交于A,B 两点(A 左,B 右),若抛物线不通过直线y =2x 上方的点,求抛物线顶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3.如图,抛物线y =14x 2+32x +2与x 轴交于A,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将抛物线沿直线BC 平移,与射线AC (含点A )仅有一个公共点,求抛物线顶点横坐标的值或取值范围.4.如图,已知抛物线C :y =x 2-2x +4和直线l :y =-2x +8,直线y =kx (k >0)与抛物线C 交于A,B 两点,与直线l 交于点P ,分别过A,B,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依次为A 1、B 1、P 1,若11OA +11OB =1u OP ,求u 的值.5.如图1,抛物线C 1:y =x 2+4x +3顶点为M ,抛物线C 2与抛物线C 1开口方向相反,形状相同,顶点为N ,且M,N 关于点P (0,2)对称.(1)求抛物线C 2的解析式;(2)直线y =m 交抛物线C 1于点A,B ,交抛物线C 2于点C,D ,若AB =2CD ,求m 的值;。
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

第3讲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一、根的判别式21.4022.02043.,22ac b b ac b x x a a ⎧⎪≠-∆⎪⎪∆>⎧⎪⎪⎪∆=⎨⎨⎪⎪∆<⎩⎪⎪-±--±∆⎪==⎪⎩22概念:对于一个一元二次方程ax +bx+c=0(a 0)来说,b 称为根的判别式,记为。
时,方程有个不相等的根根的判别式意义:时,方程有个相等的根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公式法:解为即为 【典型例题】1.当m 取什么值时,关于x 的方程0)22()12(222=++++m x m x 。
(1)有两个相等实根;(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3)没有实根。
2.当m 为什么值时,关于x 的方程01)1(2)4(22=+++-x m x m 有实根。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12(22=+-+x k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x 、2x ,问是否存在实数k ,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如果存在,求出k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下列方程①012=+x ;②02=+x x ;③012=-+x x ;④02=-x x 中,无实根的方程是 。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2=+-mx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 的值是 。
二、选择题:1、下列方程中,无实数根的是( )A 、011=-+-x xB 、 762=+yy C 、021=++x D 、0232=+-x x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2(22=+++-x m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43<m B 、m ≤43 C 、43>m 且m ≠2 D 、m ≥43且m ≠2 3、在方程02=++c bx ax (a ≠0)中,若a 与c 异号,则方程( )A 、有两个不等实根B 、有两个相等实根C 、没有实根D 、无法确定 一、试证:关于x 的方程1)2(2-=+-x m mx 必有实根。
韦达定理的应用-说课稿——郭萍

《韦达定理的应用》说课稿郭萍《韦达定理的应用》说课稿地位分析:“韦达定理以及根的判别式的应用”在中考中占6—9分的分值,多以填空,选择,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频率较高,也常与几何、二次函数等问题结合考查,是考试的热点。
教材的处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灵活地运用韦达定理解决相关问题;2.了解中考的出题方向,掌握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交流—运用—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归纳、综合分析与运用能力;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快乐,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及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发现规律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难点的突破重点:掌握韦达定理的应用类型与范围。
难点:掌握运用韦达定理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难点的突破方法:由知识链接入手,让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韦达定理的内容以及韦达定理的应用的条件,并让学生自主完成韦达定理的基本类型题的应用(填选题),再合作探究“直击中考”的3个类型题(解答题)然后在教师的点拨、强调学生遗漏的条件中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突破难点。
三.教学构想:本节课通过导学案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更完整、系统地掌握韦达定理的基本内容,以及应用韦达定理的条件,设置了中考中常常考察的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的类型题,在教师的点拨、强调下,使学生掌握这种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掌握韦达定理应用的范围及类型。
四.教法、学法:为了体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注重由学生自己探索,让学生参与、观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等整个数学思维过程。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两次月考题中出现的有关“韦达定理”的应用中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韦达定理”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引出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复习): 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内容:(1)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两个根是x 1,x 2,那么 .(2)如果方程x 2+px+q=0的两个根是x 1,x 2,那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 判别式与韦达定理
〖知识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式与根的个数关系、判别式与根、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 〖大纲要求〗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会判断常数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对含有字母系数的由一元二次方程,会根据字母的取值范围判断根的情况,也会根据根的情况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
2.掌握韦达定理及其简单的应用;
3.会在实数范围内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
4.会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综合性问题。
内容分析
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根的判别式△=b 2-4ac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1)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两个根是x 1,x 2,那么a b x x -=+21,a
c x x =21
(2)如果方程x 2
+px+q=0的两个根是x 1,x 2,那么x 1+x 2=-P ,x 1x 2=q
(3)以x 1,x 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x 2-(x 1+x 2)x+x 1x 2=0.
3.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公式法)
在分解二次三项式ax 2+bx+c 的因式时,如果可用公式求出方程ax 2+bx+c=0的两个根
是x 1,x 2,那么ax 2+bx+c=a(x-x 1)(x-x 2).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利用根的判别式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有关试题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如:
关于x 的方程ax 2-2x +1=0中,如果a<0,那么梗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不能确定
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有关两根的代数式的值,有关问题在中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多为选择题或填空题,如:
设x 1,x 2是方程2x 2-6x +3=0的两根,则x 12+x 22的值是( )
(A )15 (B )12 (C )6 (D )3
3.在中考试题中常出现有关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关系的综合解答题。
在近三年试题中又出现了有关的开放探索型试题,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题型
1.关于x 的方程ax 2-2x +1=0中,如果a<0,那么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不能确定
2.设x 1,x 2是方程2x 2-6x +3=0的两根,则x 12+x 22的值是( )
(A )15 (B )12 (C )6 (D )3
3.下列方程中,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的是( )
(A ) 2y 2+5=6y (B )x 2+5=2 5 x (C ) 3 x 2- 2 x+2=0(D )3x 2-2 6 x+1=0
4.以方程x 2
+2x -3=0的两个根的和与积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 ) y 2+5y -6=0 (B )y 2+5y +6=0 (C )y 2-5y +6=0 (D )y 2-5y -6=0
5.如果x 1,x 2是两个不相等实数,且满足x 12-2x 1=1,x 22-2x 2=1,
那么x 1·x 2等于( )
(A )2 (B )-2 (C )1 (D )-1
6.如果一元二次方程x 2+4x +k 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
7.如果关于x 的方程2x 2-(4k+1)x +2 k 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
是
8.已知x 1,x 2是方程2x 2-7x +4=0的两根,则x 1+x 2= ,x 1·x 2= ,(x 1-x 2)2=
9.若关于x 的方程(m 2-2)x 2-(m -2)x +1=0的两个根互为倒数,则m =
二、考点训练:
1、 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x 2-x=5 (2)9x 2-6 2 +2=0 (3)x 2-x+2=0
2、 当m= 时,方程x 2+mx+4=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m= 时,方程mx 2+4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3、 已知关于x 的方程10x 2-(m+3)x+m -7=0,若有一个根为0,则m= ,这时方程的另
一个根是 ;若两根之和为-35
,则m= ,这时方程的两个根为 . 4、 已知3- 2 是方程x 2+mx+7=0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及m 的值。
5、 求证:方程(m 2+1)x 2-2mx+(m 2+4)=0没有实数根。
6、 求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根分别是1- 5 和1+ 5 。
7、 设x 1,x 2是方程2x 2+4x -3=0的两根,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下列各式的值:
(1) (x 1+1)(x 2+1) (2)x 2x 1 + x 1x 2
(3)x 12+ x 1x 2+2 x 1 解题指导
1、 如果x 2-2(m+1)x+m 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
2、 方程2x(mx -4)=x 2-6没有实数根,则最小的整数m= ;
3、 已知方程2(x -1)(x -3m)=x(m -4)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相等,则m= ;
4、 设关于x 的方程x 2-6x+k=0的两根是m 和n ,且3m+2n=20,则k 值为 ;
5、 设方程4x 2-7x+3=0的两根为x 1,x 2,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
(1) x 12+x 22 (2)x 1-x 2 (3)x1 +x2 *(4)x 1x 22+12
x 1 *6.实数s、t分别满足方程19s2+99s+1=0和且19+99t+t2=0求代数式
st+4s+1t
的值。
7.已知a 是实数,且方程x 2+2a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试判别方程x 2+2ax+1-12
(a 2x 2-a 2-1)=0有无实根?
8.求证:不论k 为何实数,关于x 的式子(x -1)(x -2)-k 2都可以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
9.实数K 在什么范围取值时,方程kx2+2(k-1)x-(K -1)=0有实数正根?
独立训练(一)
1、 不解方程,请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2t 2+3t -4=0, ; (2)16x 2+9=24x, ;
(3)5(u 2+1)-7u=0, ;
2、 若方程x 2-(2m -1)x+m 2+1=0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3、 一元二次方程x 2
+px+q=0两个根分别是2+ 3 和2- 3 ,则p= ,q= ;
4、 已知方程3x 2-19x+m=0的一个根是1,那么它的另一个根是 ,m= ;
5、 若方程x 2+mx -1=0的两个实数根互为相反数,那么m 的值是 ;
6、 m,n 是关于x 的方程x 2-(2m-1)x+m 2+1=0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m n = 。
7、 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k+1)x+k+2=0的两根的平方和等于6,求k 的值;
8、 如果α和β是方程2x 2+3x -1=0的两个根,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使它的两个根分别等于α+1 β 和β+1 α
; 9、 已知a,b,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且方程(a 2+b 2+c 2)x 2+2(a+b+c)x+3=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求证:这个三角形是正三角形
10.取什么实数时,二次三项式2x 2-(4k+1)x+2k 2-1可因式分解.
1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2(3-m)x+1=0的两实数根为α,β,若s=1 α
+1 β
,求s的取值范围。
独立训练(二)
1、 已知方程x 2-3x+1=0的两个根为α,β,则α+β= , αβ= ;
2、 如果关于x 的方程x 2-4x+m=0与x 2-x -2m=0有一个根相同,则m 的值为 ;
3、 已知方程2x 2-3x+k=0的两根之差为212
,则k= ; 4、 若方程x 2+(a 2-2)x -3=0的两根是1和-3,则a= ;
5、 方程4x 2-2(a-b)x -ab=0的根的判别式的值是 ;
6、 若关于x 的方程x 2+2(m -1)x+4m 2=0有两个实数根,且这两个根互为倒数,那么m 的值
为 ;
7、 已知p<0,q<0,则一元二次方程x 2+px+q=0的根的情况是 ;
8、 以方程x 2-3x -1=0的两个根的平方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9、 设x 1,x 2是方程2x 2-6x+3=0的两个根,求下列各式的值:
(1)x 12x 2+x 1x 22 (2) 1x 1 -1x 2
10.m 取什么值时,方程2x 2-(4m+1)x+2m 2-1=0
(1)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没有实数根;
11.设方程x 2+px+q=0两根之比为1:2,根的判别式Δ=1,求p,q 的值。
12.是否存在实数k,使关于x的方程9x 2-(4k-7)x -6k2=0的两个实根x 1,x 2,满足|x 1 x 2
|=32 ,如果存在,试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k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