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标的基本理念

美术课标的基本理念
美术课标的基本理念

美术课标的基本理念:

一、美术教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全面育人的教学观。

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特别要

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并且要有针对性地采

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在美术教学实际中,

我根据这一理念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根据所教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能力水

平选择教授内容和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要保证让绝大多数

学生能够学会美术知识技能,特别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或者超出学生实际水平的内

容,应该回避或降低教学教学目标的方法来应对。在追求面向全体学生理念的同

时,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要排斥接受性学习,因为这种学习方式具

有经济性好系统性是其他学习方式所不具备的,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

人类积淀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知识。但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我们需要将学生从被动

地接受知识改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因此需要积极鼓励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

学习等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要生搬硬套,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

标设定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

二、在美术课程标准中特别注重强调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审美的规律和美术学习的规律,有效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联想、鉴别、判断等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美术欣赏和

创作活动,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

三、鼓励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

在参与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一是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敢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

三是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的结论。为了多给学生创设质疑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了小组式合作学习,组与组互相提出问题,运用讨论式、交互

式、合作式、研究式、探索式进行学习,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

生的创新精神。经过质疑、争论,使同学们认识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

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

为。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

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

感。在此方面我还经常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无主

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出有自己个性的作品,并让学生发布自己的创作意图,和

对他人作品的评价。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为学生的创作激情保驾护航

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比较重视教师的判断和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创造力的呵护和培养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很多学生可能因为教师的误判或教师的个人

观点而失去了美术创作的兴趣,不再有表现和表达的冲动,美术创造力也从此萎缩。因此,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保护学生的创作激情是十分必要的。

美术学科不像其他学科需要有一个“标准答案”,即使是同样一个命题,学生也会画出千差万别的作品来。面对学生绚丽多彩的创造性作品,教师不一定能完全看懂、理解,即使看懂了,教师也没有办法“判”出其高低,这如同我们无法对达?芬奇、毕加索、齐白石的作品评出依次一样。因此,美术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所有学生的不同个性和不同创见,不以自己的好恶干涉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鼓励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力,弘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对于学生的作品,评价的方面有很多,如:积极性、灵活性、动手能力、合作性、独立性等,评价的方式也可多样,如:语言、文字、数据;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等。教师要灵活评价,对于好的方面,要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及时加以鼓励和表扬;对于需要改进的方面,在评价时以鼓励为主,并提出建议和努力方向,留给其改进的余地;取消“只有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力推进下,通过对传统的小学美术教育进行改革,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必定会给小学美术教育带来新的生机,注入新的活力。

小学美术学科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91010512.html, 小学美术学科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沈日儿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04期 【摘要】针对目前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减弱、学习习惯较差、美术学习能力降低等现状,依据2011版新课标提出的评价建议,在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上尤为关注,运用合理的过程评价载体来管理和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表现,使学生在学习美术中得到成功感和自信心,不断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在培养习惯和美术素养中实施过程性评价,我们尝试探索、开发了适合学生年龄的评价载体,在载体运用中不断改进形式和方法,得到了较好的评价效果。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学习习惯;美术素养;评价载体;运用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建构适合小学美术学业评价的操作模式,是有效促进学生学业成长的评价机制,也是目前一线教师多年来一直不断实践探索的内容。目前,我国各地的教师对评价方法的实践和研究意识在不断地加强,如“小画册”“成长记录袋”、名教师耿慧红“呵护成长树” 等多形式的评价实施,给教师积极探索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美术学科特点的学业评价提供了一定理论和形式上的借鉴,为着力建构小学美术学业评价的模式建立了信心和勇气。 一、美术过程性学业评价的内容设计 随着我县小班化教学实施和深入,美术课中以强化学生学习常规的培养入手,把学生学习习惯的表现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一个方面,力求达成学法指导有效、评价跟进有效等元素的小班课堂,逐渐形成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符合小学生特点的小班化美术学业评价策略、原则和形式,形成常规化的小班美术课堂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规范,从而建构丰富多样的美术学业评价。 (一)教师首先是要突出对小班化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学习表现和能力的及时评价等要素研究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着手,对学生的用具准备及摆放、学生前置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发言与倾听、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作业整理和卫生清理等习惯做了明确的强化,教师采取小组捆绑评价和个体评价相结合的形式,逐步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和团队荣誉相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生学习习惯评价内容设计

美术课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

谈一谈在你的课堂上是怎样进行简单有效的评价的? ------评价是前进的脚步 美术:孙水芹评价在美术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恰当的教学评价,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一节课下来的学习状况,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而这种评价在小学美术课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评价方式是否得当,评价过程是否经常及时,评价语言是否专业精当,评价结果是否多维互动.是关系到一节美术课成败的关键。表扬和批评仍是教学评价中的一对法宝,表扬赞美要发自内心,要有真情实感评价必须动情,完成一项美术作业要是赞美他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真是爱动脑,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古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少不了批评这种方式,并且也是常用的教育方法,而批评学生要充满爱心,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美术课的批评和其他课有其共性。美术作业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课程改革纲要标举“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一价值目标,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潜在人才,教师就应当选择相宜、多样的评价方法。我们的评价不

是对学生的画作出简单的评判和鉴定,这不是美术老师的职责,而应对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要让学生有自信,充分利用好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挖掘出每一位学生对画画的潜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评价应做到“四要”。 一、评价方式要多种多样 学生的学习习惯、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和综合素质不同,教师评价的方式也不尽一致。要采取多种形式、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以增强评价的可信度。 1.整体评价。整体评价是促进整个班级正确认识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评价方式.这种方法一节课中不宜多用,但是有存在必要,_尤其是一个美术教师往往担任同年级好几个班的美术教学,这种评价有助于兄弟班级间进行竞争,全而提高孩子们的绘画水平。 2.分小组评价。一开始分好组,就鼓励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进行比赛,同答好一个问题、画出一幅好画、非常遵守课堂纪律,都及时地给他们组加一分,这就明确了评价标准,最后的优胜者还能得到精神或物质方面的小小奖励!这样,每节课孩子们都觉得新鲜感十足.他们就会很专注于课堂.就连最容易乱的手工课,他们也有条不紊,最后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个别评价。个别评价时,经常是就课堂上问题的一问一答式或者就学生的某一幅作品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仅仅面向那些优秀的孩子,应该把更多的鼓励肯定的话语送给那些弱势生们,他们一次精彩的回答.一次绘画作业的进步,都应该及时地、肯定地给予他们正确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2011版) 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两部分内容,课程标准的理念,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分别从数学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还有新技术,这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是一个总的论述。 这一条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做了总体的阐述,就是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在这个阶段的数学教育使学生获得一个什么样的数学教育,使他在数学方面,获得什么样的发展,这里边强调的要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成长,是整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它为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在打基础的阶段,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各个方面打好基础,而数学是学生应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是义务教育,所以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是面向所有学生发展的阶段。 这里强调两个要点,第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每个学生都要提高数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数学素养是学生公民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的素养、各方面能够健康发展的公民。他们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是非常重要,所以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他所需要的良好的数学素养。 第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因为每一个学生都要接受义务教育,而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原有的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良好的数学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一样的教育,得到一样的机会,但最后的发展可能是有差别的。根据学生的智力的差异,根据兴趣的不同,标准特别强调要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他所应该得到的发展。 在任何国家,数学教育都是一个具有基础性、发展性的一个学科,一般在很多国家都把它叫做核心课程,或者说它在某种意义上,和语文、外语等成为一个人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保证人人都得到发展。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基本教育水平。不是有人可以学数学,有人可以不学数学,而是所有的人都必须接受一个良好的数学教育。因为义务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一定“强迫性”。 良好的数学教育并不是要以分数为目标的。当然希望学生具有一定的考试能力,也能考出一个好分数,但是这不是数学教育的全部,所以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教育氛围是特别重要的。在知识技能方面,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方面,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想法,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一个基点。

美术新课程内容(答案)

新课程内容 一、客观题 1.C【解析】:“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所倡导的学习观是:①课程与教学具有探究性,②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③跨学科学习,增加教学的综合性。 2.B【解析】:诊断性评价是课前,形成性评价是课中,总结性评价是课后。 3.C【解析】:不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模型草图设计。 4.C【解析】:选择写生、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比较符合“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内容。 5.C【解析】:在美术课程中提倡进行多主体评价通常是指自评、互评、师评。 6.A【解析】:“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述评。 7.A【解析】:美术教材的编写应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以学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为参考。 8.D【解析】:增加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目标。 9.C【解析】: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适合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0.C【解析】:理解设计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设计的作用和意义,说的是第三学段的设计·应用学习活动评价要点。 11.D【解析】:不适合作为“欣赏?评述”领域美术课程学习活动的是撰写800字以上的评论文章。 12.C【解析】:运用设计知识,评述自己和同学的设计作品,说的是第三学段的设计·应用学习活动评价要点。 13.C【解析】: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的知识,为学校运动会、文娱活动、节庆以及社区或村庄进行设计,说的是第三学段的设计·应用学习活动建议。 14.A【解析】:仔细观察,发挥想象,认真完成设计和制作活动,说的是第一学段的“设计·应用”学习活动评价要点。 15.D【解析】:学习设计的形式原理与方法,进行多形式的设计和制作练习,说的是第四学段的“设计·应用”学习活动建议。 16.A【解析】:尝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的表现活动,认识常见颜色,指的是美术学习的造型·表现。 17.A【解析】: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乐趣,说的是第一学段的造型·表现学习目标。 18.B【解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说的是第二学段的设计·应用学习活动建议。

新课标基本理念

新课标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 生个性的发展需要,使得:人人都顶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4.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 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5.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6.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 教学活动是学生与教师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7.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8.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 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9.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 活动过程。 10.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11.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 和改进教师教学。学习评价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12.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 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 13.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 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分享发现和成果。

最新版美术新课标试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考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 2、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2、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3、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4、美术课程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三部分组成。 5、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 6、美术课程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7、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 8、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9、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0、美术课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评价学生美术作业的方式有( ABCD ) A.学生自评 B.小组互评 C.教师评价 D.座谈交流 2、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 AD ) A. 教科书 B.美术学习档案袋 C. 美术学习工具 D.教师参考用书 3、“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它分为三个层次( ABD ) A.融美术各学习域 B.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 C.美术教学 D.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4、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 ABCD )的现代公民。 A.人文精神 B.创新能力 C.审美品位 D.美术素养 5、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 AD )两类。 A.创作 B.工具 C.媒材 D.欣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要说明“造型一表现”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顿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运用描绘、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美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的过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段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感。下面,就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等方面阐述新课程改革的几个重要理念。 一、确立“课程是经验”的新型课程观。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而新课程改革奉行的课程观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促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这意味着: 1、课程是一种经验,强调体验。这意味这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理解,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以使给定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2、课程是一种过程,强调参与与生成。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换言之,课程不仅包括知识,而且包括学习者占有和获取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所以说,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二、关注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 “整体的人”包括两层含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人是一个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生活的完整性表明人与世界的其它构成——自然、社会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 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传统课程忽略乃至割裂了儿童的整体性。一方面,把学习等同于“读书”,读“专家编的书”,特别是几本要考试的“书”,而忽略了非学术性知识,如儿童的生活环境、经验、阅历,从而导致了学生片面发展。另一方面,机械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割裂了个体知识学习和精神构建。 A、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替代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为学生的经验进入课堂打开了方便之门。 B、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 2、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美术课程内容结构

1.美术课程内容结构包含哪几项,每项有什么特点? 一、“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结构 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形与色的概念是不分的,画性必有色,上色必有形,以大量的看看、画画、做做、玩玩的活动,强调体验丰富学生的感受随着知识的积累,认识能力的提高,形与色的概念逐渐在实践中反馈出来。 随着年级的上升,感性逐渐到理性,初步形成概念,美术学科的轮廓开始清晰。如在初中阶段要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生凭感觉、联想进行造型,根据材料的不同和具体的情境而创设主体,在过程中体验愉悦的同时创造出多彩的作品,增强情感体验的积累。 二、“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结构 该学习领域分为四个学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逐步递进,相互构建,相互依存的。 在第一学段中,学习任务和目的是通过感官体验各种媒材、工具的特性,尝试进行各种简单的组合与装饰,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并保持下去。 在第二学段中,“简单的组合与装饰”就逐渐递进为“简单的设计和装饰”,并开始带有一定的主体性、目的性、秩序性。同时开始引入“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形式法则的学习内容。在第三学段中,由“简单的设计装饰”开始进入“进行设计和装饰”,去掉了“简单”二字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在学习节奏与韵律的形式法则基础上进入了较高的层面。在第四学段中,进行指向思维活动和操作实践的全过程。如: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三、“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结构 在第一学段中,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形与色的感受能力培养是这一学段的重点。 在第二学段中,应逐步要求学生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形式的分析,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质感在美术作品中所具有审美和表现效果。 在第三学段中,让学生认识到由于材料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画种。除此之外,要求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内容特征有所认识,并作出自己的反应。高年级学生要学会写一些短文,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 在第四学段中,要求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对这一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从多角度进行美术欣赏是一个更高的要求,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可以对一幅美术作品进行多角度的欣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其欣赏的方法。 四、“综合·探索”领域的内容结构 第一学段,学习活动内容主要是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活动方法以造型游戏为主,提出学生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与展示的目标。 第二学段,同样是造型游戏,但学习活动内容要求与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综合,并提出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目标。 第三学段,学习活动内容进一步拓展为结合学校和社会活动以及综合运用美术课程与自然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并提出在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的同时,体会美术

简述课标的基本理念,并谈谈你的认识

简述课标的基本理念,并谈谈你的认识。 答:《课程标准》提出6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数学教育关注学生发展这样一个总体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两个基本的策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数学课程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教育目标在发生变化,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数学课程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长期以来过分强调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而忽视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不是培养数学家,不是为培养少数数学精英,而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一般的发展。 3.学生的发展不是同步的,不是一刀切,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课程标准中提出这样的理念: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2、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 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改变数学课程内容的结构与呈现方式。 1.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教育应当是学生未来需要的,是具有现实背景的,具有趣味性和富于挑战的。数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内容。应当摈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的素材。 2.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更多地采取情境化、问题式的方式。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开展。 (三)改善数学的学习的方式和评价方式 1.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 在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1)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2)改变教师角色,教师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课堂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案例及所产生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案例及所产生的效果 连站中学张公贝 课堂教学过程中评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思想品德课上评价更为重要,学生学习过程和生活表现中,尤其需要外来评价,从而给他“导行”。这种评价不是一次测验、一次考试,也不是教师的“一言九鼎”就能下定论的,它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去客观公正的评价。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对评价理念和方法有了新的要求,新课标指出“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我对“形成性评价”概念是这样理解的——“对学生品德形成给予一次定性评价,所以它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发展性评价”。而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该仅仅就是老师一方,同学之间,学生自己都是评价的主体,只有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客观的,才更有利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在教学中经常这样做—— 一、教师评价,关注全面发展 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导向性,要简明扼要、 明确具体,要能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 步和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 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和发展的动力。 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发言时,我都注意让学生知道自己好在哪儿。 如上《分子热运动》一课时,例举自然的扩散现象时,我对学生说“哇, 你真厉害,能说出这么多例子,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留心生活的好孩 子”,这样的评价明确地表明了教师的观点,对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习 惯进行了正面强化。这位孩子一节课下来都上的很投入,因为他生活经 验得到了的夸奖与肯定。

新课标基本理念解读

新课标基本理念解读 《新课程标准》中的六条基本理念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结合我国英语课程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根本理念。 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面向全体学生的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英语课程应该是为每一个学生开设的。因此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当然我们也应该积极的创造条件,满足那些有更多学习潜力的学生的需要。同时在这一理念中必须注重素质教育,我们英语教育也因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体验语言的美,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渗透情感教育。 理念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 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理念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如何评价一节美术课

(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仅在中学任教,没有各位业务领导的见多识广,我今天主要讲《如何评价一节美术课》供大家在评价美术教师时作参考,如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第一课时 案例分析理解纲要求本务实 请大家看这个幻灯片,这是初中二年级下册中的一节设计艺术课--《织物彩绘》展示给学生的板书设计(现在某些老师也用幻灯片出示给同学们),也许大家觉得这种形式很熟悉:这里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概念等等,在组织课堂时老师甚至还会领着学生熟读几遍概念,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组织课堂是失败的课堂。首先从时间的把握看,一个礼拜才一节美术课,一节课初中45分钟小学40分钟,常规课我们讲授的时间在25分钟左右,我们需要抓住非常有限的时间利用他们感兴趣的素材去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有效地展开教学目标。再者,这些目标,这些难点,甚至这些概念,都应是我们仔细去揣摩的,在课堂里给学生出示这些文字就会变得乏味、空洞,显然不会吸引学生,所以当学生们用期盼的眼神看到那些乏味的文字时,他们选择了在课堂里睡觉,甚至是打闹,因此,我说这样去组织课堂是一节失败的课堂。 大家都知道,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美术教育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所以美术教师在授课时要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处处为学生着想,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能力,或者说,美术课堂不仅仅是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展示自己对美的理解。 《一只鞋的课堂》,这是前一段时间我认识的一个朋友讲给听的,当时他问我:你是教什么学科的?我还挺自豪的说:美术!人家兴趣盎然的说:那你们这门学科最好教了,省事,(我很诧异),听说有的美术老师在课堂上把鞋子一脱,放在讲桌上讲“今天画鞋”。我并不否认鞋子不可以出现在课堂,比如专业生的辅导,讲结构、讲空间、讲虚实、细节刻画。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去组织课堂,肯定是不合时宜的,甚至有愧于教师这一神圣职业。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到:“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美术课程标准》以此为依据,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围度,科学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确立了美术课程的总目标。所以,简单把鞋子放在课堂中,这样去组织,显然也是失败的课堂。 (然后,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和大家具体探讨一下一节美术常规课的重要环节。) 培养兴趣彰显细节精彩演绎美术课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 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 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 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 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 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2、(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 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13、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 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14、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

四年级美术学科评价方案

四年级美术学科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积极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 二、评价目的 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及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评价方式 1、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 在美术创作过程中,让学生以文字的形式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观点,尤其是对一些与众不同的画作,例如画面看起来显“乱”,不容易看明白画面意思和内容的时候,要耐心与学生交流,了解创作过程和意图,并肯定他们在创作上的大胆和创新,之后再行评价。 2、评语评价:以口头和书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我除了在课堂

上口头上评价外,还可以在学生创作的作品上写上“色彩和谐”、“造型新颖”、“创意独特”、“有自己的想法”等书面评语鼓励学生。 3、分数评价: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积分制进行肯定与批评。例如某位同学上课纪律方面表现较好,能严格要求自己,对你奖励1-3分;某位同学能按照课前要求携带好本课需用材料工具,也奖励其相应分数,反之扣分。其他如完成课前布置的作业、作业时认真完成等情况都会进行加分或减分,加分或减分后请同桌监督记录在自己的课本上,待期末时计算出总分,所得总分计入期末成绩通过这一方式,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例如学习的预期目标。 4、自评、互评评价:学生作业完成后,随机选一些不同层次的作品,让学生上台展示并介绍,并鼓励其他学生说说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说得好的同学也进行相应加分。如果时间充足,让台上这些孩子去班上剩下的孩子中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让他们自己进行评价。 5、美术成绩以平时为主,期末为辅,既要看结果,更注重看过程,提高平时的课堂效率。因此美术评价的方式分为两部分:“形成性”评价和“期末综合等级”评价。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个性特点,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美术考核成绩采用“A、B、C、D”等级评价的方式,结合平时学生的课堂表现,期末测试,给予综合成绩。 四、评价内容 根据《美术标准》的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置考核细

美术课标的基本理念

美术课标的基本理念: 一、美术教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全面育人的教学观。 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特别要 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并且要有针对性地采 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在美术教学实际中, 我根据这一理念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根据所教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能力水 平选择教授内容和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要保证让绝大多数 学生能够学会美术知识技能,特别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或者超出学生实际水平的内 容,应该回避或降低教学教学目标的方法来应对。在追求面向全体学生理念的同 时,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要排斥接受性学习,因为这种学习方式具 有经济性好系统性是其他学习方式所不具备的,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 人类积淀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知识。但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我们需要将学生从被动 地接受知识改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因此需要积极鼓励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 学习等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要生搬硬套,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 标设定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 二、在美术课程标准中特别注重强调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审美的规律和美术学习的规律,有效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联想、鉴别、判断等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美术欣赏和 创作活动,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 三、鼓励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 在参与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一是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敢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 三是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的结论。为了多给学生创设质疑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了小组式合作学习,组与组互相提出问题,运用讨论式、交互 式、合作式、研究式、探索式进行学习,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 生的创新精神。经过质疑、争论,使同学们认识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 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 为。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 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 感。在此方面我还经常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无主 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出有自己个性的作品,并让学生发布自己的创作意图,和 对他人作品的评价。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为学生的创作激情保驾护航 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比较重视教师的判断和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创造力的呵护和培养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很多学生可能因为教师的误判或教师的个人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特岗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特岗教师岗前培训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本”,简单地说,包括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对学生来说,课堂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学习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他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对教师来说,课堂是其职业生涯的最基本构成,教学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师对这个职业的感受、专业水平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课堂教学是师生的生命所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必须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课堂结构和富有可操作性的崭新教学模式,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其得到自由、充分地舒展;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教师的思想境界和素质同步不断提升和自我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寓意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师生探索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交流过程,换句话说:课堂教学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活动。 一、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增强教学设计意识,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要学会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善于开拓和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敢于质疑问题;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尝试将“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的功能,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这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互动交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在使用新教材后,师生常常有课堂面貌焕然一新的感觉。“教学相长”的古训忠告我们,教师只有经常倾听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感受,才能逐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长此以往形成摒弃“教师本位”的自觉意识,实现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 1、控制教师讲课时间。 2、要关注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 3、构建学生心理愉悦的课堂环境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专题讲座 《义务教务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及总体目标 王尚志(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马云鹏(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刘晓玫(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话题一、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两部分内容,课程标准的理念,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分别从数学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还有新技术,这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是一个总的论述。 这一条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做了总体的阐述,就是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在这个阶段的数学教育使学生获得一个什么样的数学教育,使他在数学方面,获得什么样的发展,这里边强调的要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成长,是整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它为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在打基础的阶段,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各个方面打好基础,而数学是学生应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是义务教育,所以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是面向所有学生发展的阶段。 这里强调两个要点,第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每个学生都要提高数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数学素养是学生公民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的素养、各方面能够健康发展的公民。他们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是非常重要,所以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他所需要的良好的数学素养。 第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因为每一个学生都要接受义务教育,而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原有的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良好的数学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一样的教育,得到一样的机会,但最后的发展可能是有差别的。根据学生的智力的差异,根据兴趣的不同,标准特别强调要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他所应该得到的发展。 在任何国家,数学教育都是一个具有基础性、发展性的一个学科,一般在很多国家都把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方案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方案 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甚为重要,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符合省义务教育美术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的要求。本课题构建了“课堂——课外——期末”三者结合的评价体系,与广大美术教师共同探讨。 一、建立课堂教学的“全程式”评价。 所谓“全程式”评价,即是把教学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表现、构想创意、课堂作业作全面评价。 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学校教学方式,针对《标准》美术评价的多维性和多级性要求,建立“全程式”评价,可将整一堂课划分三个阶段,多次对学生的表现评价反馈。 初始阶段:(兴趣评价)美术课教学内容新、美、趣,描绘手段十分广泛,大部分客观事物都可以成为表现的对象,具有比其他造型艺术更广阔的表现题材领域。在美术课的初始阶段,高度地评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有助于学生将主动参与意识贯穿教学始终。如教学《三原色》一课中,学生对两种颜色调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情景很感兴趣,很想动手调一调。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这一学习热情报以肯定,表扬并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尝试。这么一来,学生主体性体验越来越强烈,主体意识越得以增强,从而使其向教学内容的深入方向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自觉性。 深入阶段:(创意评价)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已转化为创造性思维。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的想象丰富而有童趣——想象整个世界都是童话的:太阳会笑,植物会哭,猫和老鼠是好朋友……美术课当中,特别是设计课中,学生的想象更能得以发挥。如:《设计一双新鞋子》有的学生说要设计可以照明的夜光鞋,有的要设计装上轮子的溜冰鞋,还有音乐鞋、疗伤鞋、美容鞋、鞋形房、鞋形车等等,种类繁多,五彩斑澜。又如,《我为祖国造大桥》,众多的学生除了以绘画形式表现外,还采用泥塑、折纸、搭积木的方法来造桥,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富于幻想的创造思维,教师就应十分尊重,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 江西省南康市龙岭镇中心小学林新华 341401 所谓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 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摘自李汇阳——《形成性评价》) 美术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从评价对象上来看,可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形式;从评价内容上来看,可单项评价,亦可多项综合评价;从评价方式上看,最常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口头语言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美术学习活动情况)和作业批改,还有问卷式、图表填空式、观察纪录反馈等等多种形式。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多去尝试变换多种激励性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真正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现将本人从事小学美术教学中常用的十一种评价方法归纳如下: 一、分层评价法 新课程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需求、爱好、发展速度和发展轨迹,发展的目标具有一定的个体性。所以教师们要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依据学生的不同需要,正确判断其发展潜力和方向,为每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尝试采用分层评价,效果会较好:对优等生的见解独到,运用“标新式”评价,表扬他“有新意”;对中等生的一般见解,运用“肯定式”评价,鼓励他“解答正确”;对学困生的见解有误,运用“移情式”评价,以赞许的目光,宽容的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