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cadcam认识

对cadcam认识
对cadcam认识

我对CAD/CAM这门课的认识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机械CAD/CAM这门课。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到机械CAD/CAM技术为工程设计及机械制造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突出特点是可以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加快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CAD在早期是英文Computer Aided Drafting (计算机辅助绘图)的缩写,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步的认识到单纯使用计算机绘图还不能称之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真正的设计是整个产品的设计,它包括产品的构思、功能设计、结构分析、加工制造等。二维工程图设计只是产品设计中的一小部分;于是CAD的缩写也由Computer Aided Drafting 改为 Computer Aided Design,C AD也不再仅仅是辅助绘图,而是整个产品的辅助设计。

CAD是CAE、CAM和PDM的基础。在CAE中无论是单个零件、还是整机的有限元分析及机构的运动分析,都需要CAD为其造型、装配;在CAM中,则需要C AD进行曲面设计、复杂零件造型和模具设计;而PDM则更需要CAD进行产品装配后的关系及所有零件的明细(材料、件数、重量等)。在CAD中对零件及部件所做的任何改变,都会在CAE、CAM和PDM中有所反应。所以如果CAD开展的不好,CAE、CAM和PDM就很难做好。

CAE 是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的英文简称,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建立产品的数字样机,并模拟产品及零件的工况,对零件和产品进行工程校验、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在产品开发阶段,企业应用CAE能有效地对零件和产品进行仿真检测,确定产品和零件的相关技术参数,发现产品缺陷、优化产品设计,并极大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在产品维护检修阶段能分析产品故障原因,分析质量因素等。有限元分析在CAE中运用最广,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物体(即连续的求解域)离散成有限个简单单元的组合,用这些单元的集合来模拟或逼近原来的物体,从而将一个连续的无限自由度问题简化为离散的有限自由度问题。物体被离散后,通过对其中各个单元进行单元分析,最终得到对整个物体的分析结构。随着单元数目的增加,解的近似程度将不断增大和逼近真实情况。

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是为了将人类从繁琐、重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早在三、四十年前,计算机就已作为重要的工具辅助人类承担一些单调、重复的劳动,如数值计算、工程图绘制和数控编程等。在此基础上,逐渐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 、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CAFD) 等概念。近年来,这些独立的系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分别在产品设计自动化、工艺过程设计自动化和数控编程自动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集成的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益广泛深入的应用,人们很快发现,采用这些各自独立的系统不能实现系统之间信息的自动传递和交换。例如CAD系统设计的结果,不能直接为CAPP系统接收,若进行工艺规程设计时还需要人工将CAD输出的图样、文档等信息转换成CAPP系统所需要的输入数据,这不但影响了效率的提高,而且在人工转换过程中难免会发生错误。只有当CAD系统生成的产品零件信息能自动转换成后续环节(如CAPP、CAM等)所需的输入信息,才是最经济的。为此,人们提出了CAD/CAM集成的概念并致力于CAD、CAPP和CAM系统之间数据自动传递和转换的研究,以便将业已存在的和正在使用中的CAD、CAPP、CAM等独立系统集成起来。

集成(Integration)是近二十年来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电路设计讲集成,软件系统开发讲集成,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也讲集成。由于应用领域的差异,集成的意义有所不同。即便是在同一领域,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面,其意义也有差别。因此很难给集成下一个准确完整的定义。对于集成系统来说,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数据共享:系统各部分的输入可一次性完成,每一部分不必重新初始化,各子系统产生的输出可为其它有关的子系统直接接收使用,不必人工干预。

系统集成化:系统中功能不同的软件系统,按不同的用途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统一的执行控制程序来组织各种信息的传递,保证系统内信息流畅通,并协调各子系统有效地运行。

开放性:系统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和通用接口标准。在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易于数据交换、易于扩充;在系统外部,一个系统能有效地嵌入另一个系统中作为其组成部分,或者通过外部接口,有效地连接、实现数据交换。

CAD/CAM是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CAD/CAM系统集成的概念,应将CAD/CAM放到整个集成化制造系统中来分析。集成化制造系统是由管理决策系统、产品设计与工程设计系统、制造自动化系统、质量保障系统四个功能子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两个支撑子系统等六个部分有机地集成起来。有利于系统各应用模块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系统成本;避免了应用系统之间信息传递误差,特别是人为的传递误差,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有利于实现并行作业,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实现面向制造的设计(DFM)和面向装配的设计(DFA),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有益于敏捷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的实施,扩大企业的市场机遇。

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优点:

通过实际应用三维CAD系统软件,笔者体会到三维CAD系统软件比二维CAD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零件设计更加方便:使用三维CAD系统,可以装配环境中设计新零件,也可以利用相邻零件的位置及形状来设计新零件,既方便又快捷,避免了单独设计零件导致装配的失败。资源查找器中的零件回放还可以把零件造型的过程通过动画演示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装配零件更加直观:在装配过程中,资源查找器中的装配路径查找器记录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若装配不正确即予以显示,另外,零件还可以隐藏,在隐藏了外部零件的时候,可清楚地看到内部的装配结构。整个机器装配模型完成后还能进行运动演示,对于有一定运动行程要求的,可检验行程是否达到要求,及时对设计进行更改,避免了产品生产后才发现需要修改甚至报废。

缩短了机械设计周期:采用三维CAD技术,机械设计时间缩短了近1/3,大幅度地提高了设计和生产效率。在用三维CAD系统进行新机械的开发设计时,只需对其中部分零部件进行重新设计和制造,而大部分零部件的设计都将继承以往的信息,使机械设计的效率提高了3~5倍。同时,三维CAD系统具有高度变型设计能力,能够通过快速重构,得到一种全新的机械产品。

提高机械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由于机械产品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同时采用CAD CIMS组织生产,机械产品设计有了新发展。三维CAD技术采用先进的设计

方法,如优化、有限元受力分析、产品的虚拟设计、运动方针和优化设计等,保证了产品的设计质量。同时,大型企业数控加工手段完善,再采用CAD/CAPP/CAM进行机械零件加工,一致性很好,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CAD/CAM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先后走过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微机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当时流行的CAD/CAM软件。现在,工作站和微机平台CAD/C AM软件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出现了一批比较优秀、比较流行的商品化软件。

1、高档CAD/CAM软件

高档CAM软件的代表有Unigraphics、I-DEAS /Pro/Engineer、CATI A等。这类软件的特点是优越的参数化设计、变量化设计及特征造型技术与传统的实体和曲面造型功能结合在一起,加工方式完备,计算准确,实用性强,可以从简单的2轴加工到以5轴联动方式来加工极为复杂的工件表面,并可以对数控加工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和优化,同时提供了二次开发工具允许用户扩展UG的功能。是航空、汽车、造船行业的首选CAD/CAM 软件。

2、中档CAD/CAM软件

CIMATRON是中档CAD/CAM软件的代表。这类软件实用性强,提供了比较灵活的用户界面,优良的三维造型、工程绘图,全面的数控加工,各种通用、专用数据接口以及集成化的产品数据管理。

3、相对独立的CAM软件

相对独立的CAM系统有Mastercam、Surfcam等。这类软件主要通过中性文件从其它CAD系统获取产品几何模型。系统主要有交互工艺参数输入模块、刀具轨迹生成模块、刀具轨迹编辑模块、三维加工动态仿真模块和后置处理模块。主要应用在中小企业的模具行业。

4、国内CAD/CAM软件

国内CAD/CAM软件的代表有CAXA-ME、金银花系统等。这类软件是面向机械制造业自主开发的中文界面、三维复杂形面CAD/CAM软件,具备机械产品设计、工艺规划设计和数控加工程序自动生成等功能。这些软件价

格便宜,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符合我国国情和标准,所以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赢得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其概念和内涵正在不断地发展中。1972年10月,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在荷兰召开的“关于CAD原理的工作会议”上给出如下定义:CAD是一种技术,其中人与计算机结合为一个问题求解组,紧密配合,发挥各自所长,从而使其工作优于每一方,并为应用多学科方法的综合性协作提供了可能。CAD是工程技术人员以计算机为工具,对产品和工程进行设计、绘图、分析和编写技术文档等设计活动的总称。C AM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生产设备管理控制和操作的过程。它输入信息是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内容,输出信息是刀具加工时的运动轨迹(刀位文件)和数控程序。

在这门课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三章《计算机辅助图形处理》。因为我认为要做工程项目离不开图形,图形是工程的语言,因此计算机图形学在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中前景应该非常广阔。计算机图形学的理论不仅可以使用在绘图中,还可以使用在设计,制造,测量,数控编程等诸多领域。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额基础。所以我认为学好这一章非常重要。很多企业在选择软件时,都希望选取技术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CAD/CAM软件。实际上,作为产品的CAD/CAM软件,都有其独特的一些功能。对于企业来说,其人员配备、使用目的、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差异,都对CAD/CAM的选型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并不是最新的技术就能产生最好的应用,在选型时应根据企业本身的特点选择最实用的软件。

等明年我们毕业到了工作岗位上,关于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好机械CAD/C AM技术这门课我是这么认为的。在工作中遇到这方面的问题自己首先尝试通过看课本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通过向别人请教,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这么课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通过不断地练习使自己的水平逐渐提高。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二、设计方法与步骤零件建模 1、零件①建模 Pro/E 步聚: 2零件②建模 Pro/E 步聚: 3零件③建模 Pro/E 步聚: (1) 、旋转加工 (2)、倒角 (3)、螺旋扫描加工螺纹 (4)、拉销孔 4、零件④建模 Pro/E 步聚: (1)、拉伸40X29方板 (2)、旋转加工各孔 (3)、螺旋扫描加工两M6螺纹孔 5、零件⑤建模 Pro/E 步聚: (1)、拉伸, 厚度为10mm (2)、旋转得到各孔 6、零件⑥建模 Pro/E 步聚: (1)、旋转 (2)、旋转去材料加工各孔 7、零件⑦建模 Pro/E步聚:

&零件⑧建模Pro/E步聚:9、零件⑨建模Pro/E步聚:装配图 爆炸图 干涉分析图NC加工 1、刀具卡片 2、零件加工 I、零件①加工

工步1 (1)刀具设置 (2)参数设置 (3)屏幕演示 (4)NC检测 ⑸G代码 工步2 (1)刀具设置 (2)参数设置 (3)屏幕演示 (4)NC检测 ⑸G代码 %

N2 S1000 M3 N3 GO X20. Y-20. N4 G43 Z20. H2 M7 N5 G81 X20. Y-20. Z-19.953 R4. F500. N6 G80 N7 G81 X20. Y-20. Z-16.953 R4. F500. N8 Y-44. N9 G80 N10 G81 X20. Y-44. Z-19.953 R4. F500. N11 G80 N12 G0 Z20. N13 M5 N14 M30 % 工步3 % N1 T2 M6 N2 S1000 M3 (1) 刀具设置 (2) 参数设置 (3) 屏幕演示 (4) NC 检测 ⑸G 代码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 八、, 刖言 本次课程设计按照任务说明书的要求,我做的是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三维建模以及运动仿真,主要设计数据来自我的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计算,其中模型的尺寸主要依据我的二维图纸(后附),模型共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箱体、齿轮、轴、轴承、轴套、端盖、螺钉。总计用时大概三天时间,我分一周的时间分别各部完成,下面就将我的主要成果一一书写如下,请老师指正。 1 ?零部件建模 箱体 箱体建模主要由拉伸构成,辅助以打孔、阵列、镜像、倒角、筋工具。其中油标孔由旋转而成。具体数据参数见后附的CAD工程图。 齿轮 本模型中共有两对四个齿轮,均采用轮廓法建模而成(方法由网上教程而来),通过参数方 程获得渐开线,而后获得轮齿的完整轮廓,最后阵列,得到一个完整的齿轮,鉴于齿轮建模较为陌生下面我将说明齿轮建模具体的步骤。

1?用拉伸画一个直径为齿顶圆,厚度为齿宽的的圆柱体 2?插入基准曲线---从方程--完成--选取--坐标(三个面的交点)---笛卡尔---输入参数(参数如下) 文件(F)辑揖旧梧式〔6查看M縉助(H) 为馆卡儿坐标系输入参数方程 作根据t (将从0变到D对心y和£ /*画如:対立x-yd面的一个圆「中心在原点 "半径=良参魏方程将是: /* x = 4 * cos ( t * 360 ) /+ y = 4 ?sin ( t * 360 ) /* z = 0 /*--------------------------------------------- m=2 z=98 a=20 r=(m*z*cos(a))/2 fi=t*90 arc=(pi*r*t)/2 x^r^co s(f i)+arc+s i n (f i) y=r*sin(f i)-arc*cos(f i) z=0 3.选中步骤2做好的蓝色的曲线---镜像---得到第2根蓝色的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是相交的八字形.如图4?点取第2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一一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2/z) +) 得到第3根细红色的曲线,该曲线与第一根曲线相交的。(注意:原来的第2根曲线消失了) 5?选中第3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一一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z),(即该曲线要与前面旋转的方向相反) ,此时发现模型区域如下所示:点取确定退出操作,得到第4根蓝色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成八字 所示如图: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扬州大学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手机充电器外壳设计和制造 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制造和自动化 班级11专接本(1)班 姓名:孙海洋 准考证号:XX8 完成时间:20XX年06月

目录 第一部分手机充电器外壳CAD造型设计 (3) 1.1手机充电器外壳介绍 (3) 1.2手机充电器外壳造型策略介绍 (3) 1.3手机充电器外壳造型过程 (5) 1.4手机充电器外壳装配模型树 (8) 1.5 手机充电器外壳装配过程 (9) 1.6手机充电器外壳标准工程图 (15) 第二部分手机充电器外壳格式转换 (19) 2.1格式转换介绍 (19) 2.2 手机充电器外壳格式转换过程 (20) 第三部分手机充电器外壳CAM加工 (21) 3.1 手机充电器外壳CAM加工介绍 (21) 3.2 手机充电器外壳CAM工艺方案介绍及其比较 (23) 3.3 手机充电器外壳CAM加工过程 (24) 3.4 手机充电器外壳CAM加工后处理 (31) 第四部分手机充电器外壳小结 (33)

第一部分手机充电器外壳CAD造型设计 1.1手机充电器外壳介绍 我设计是旅行手机充电器外壳,采取Micro-USB为通用充电接口。能够识别锂电池和镍氢电池,进而决定充电模式。此充电器没有经过Solidworks软件渲染,总体颜色选择黑色,材料是塑性塑料。其大小和一般手机充电器并无什么区分,适合USB1.0以上接口使用。 输入:100-240V 50/60Hz 0.2A 输出:5.0V﹍ ̄400mA 1.2手机充电器外壳造型策略介绍 设计这个零件,关键用了Solidworks20XX,Master CAMX这两款软件,关键参考华为手机充电器,工艺方案采取了很多个,尝试选择了适宜方案加工,最终生成NC程序,最终写出结果。 它尺寸大小以下:

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散热管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材料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作者所在班级: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完成时间: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散热管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完成时间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学生姓名班级 总体设计要求和技术要点 一、设计要求 1.根据给定塑件三维造型,画出符合制图标准的二维塑件图; 2.对塑件进行模流分析(至少流动分析),生成分析报告; 3.根据分析结果利用Pro/E进行模具设计,并进行开模模拟; 4.对分模后零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编制数控铣、线切割加工程序,设计电火花加工电极;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二、技术要点 1、模具设计; 2、模流分析; 3、CAM编程。 工作内容及时间进度安排 日期 工作内容 1 2 3 4 5 第一周分析设计题目画规范塑件图模流分析模流分析确定分型方案第二周分模分模完善设计CAM编程CAM编程第三周编写设计报告编写设计报告总结材料答辩答辩 课程设计成果 1.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书;二维标准塑件图(包括塑件三维造型图);模流分析过程设置及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包括填充时间、充填结束时压力、注射位置压力XY图、冻结层因子(压力释放时)、气泡、熔结痕与流动前沿温度叠加、翘曲等及其对应诠释;模具分模主要步骤及分模结果三维图;加工工艺分析、数控加工编程步骤及说明、加工程序单,需要电火花加工的设计出电极,需要线切割加工的编出线切割加工程序。要求按照给定统一格式书写并打印,并按以上顺序装订成册。其中摘图全部放入正文中,不加附页。课程设计报告分别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 2. 课程设计所有文件的电子文档,要求总文件夹以姓名的汉语拼音及学号命名,各项内容分别设置子文件夹,设计完成后统一上交。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2 第二章设计内容分析------------------------------- 2 第三章零件实体建模 -------------------------------- 3 3.1 轴模型的创建------------------------------------- 3 3.2 齿轮模型的创建----------------------------------- 4 3.3 箱体建模----------------------------------------- 8 第四章组装典型零部件的装配过程-------------------- 12 4.1轴与键的装配------------------------------------- 13 4.2齿轮的装配--------------------------------------- 14 4.3轴与垫圈的装配----------------------------------- 14 4.4轴与挡油环的装配--------------------------------- 15 4.5轴与轴承的装配----------------------------------- 16 4.6轴的另一端挡油环与轴承的装配----------------------17 4.7总装配图及其中的注意方面------------------------- 18 第五章数控加工------------------------------------- 20 第六章机构运动仿真----------------------------------21 总结及参考文献-------------------------------------- 22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科目机械CAD/CAM课程设计 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班级、学号 091022-25,26,27,28 姓名欧素素、万吉伟、蔡银龙、卢俊勇 指导教师佛新岗 2011年 5月 2 日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典型数控加工零件的实体造型与仿真加工 设计内容: 1、用MasterCAM软件进行零件实体造型; 2、用MasterCAM软件进行模拟加工; ①生成零件的模拟轨迹; ②生成加工程序。 技术条件或要求: 1、技术条件 依据所给图纸技术要求合理确定加工参数,生成模拟轨迹并仿真加工。 2、要求 (1)树立正确的设计指导思想,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作风和学风。 (2)根据所给资料,按照任务书中提出的范围和要求按时独立完成,不得延误,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3)说明书应字迹清楚文字通顺,必须写出详细的设计步骤。 (4)制图要布置匀称、图面整洁、线条分明、尺寸无误,应按规定设计,并应附有必要的附注和说明。 (5)设计应严格按有关设计规范进行。 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 发题日期:2011年5月2日 完成日期:2011年5月6日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具体要求: 1、标题---黑体三号;居中 2、正文---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字符,一级标题加黑。 3、行距---1.5倍行距。 例如:正文 X X X X X X设计1、X X X X X X的实体造型设计 1.1 …………………………… 1.1.1 …………………………. 1.1.2 …………………………. ……………………………. 1.2 …………………………… 1.2.1 …………………………… 1.2.2 …………………………………………………………. 2、X X X X X X的仿真加工 2.1 ……………………………… 2.1.1 …………………………. 2.1.2 …………………………. ……………………………. 2.2 …………………………… 2.2.1 …………………………… 2.2.2 …………………………………………………………. 3、结束语

CADCAM课程设计

机电工程学院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机制专业 姓名:范俊辉 班级:10机制2班 学号:20100310010319 指导老师:肖乾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零件的CAD/CAM设计 二、设计目的 CAD/CAM课程设计是开设《机械CAD/CAM》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在 系统学习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 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其目的: 1.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2.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真的能力。 3.通过应用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CAD/CAM的基础技能。 三、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主要设计任务: 1、熟悉并掌握大型机械CAD/CAM软件PRO/ENGINEER的草绘模块、零件模块、制造模 块及仿真模块的功能及建模原理。 2、进行零件的参数化功能定义、三维实体零件的特征造型、着色渲染、生成不同视 图,最终完成零件的造型设计。 3、进行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及加工参数设置,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相关文件。如刀 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和数控加工代码等。并对零件进行加工仿真以检查设计结果 是否正确合理。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 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 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A4纸,1万字左右)。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页眉:宋体小五号,内容包括班级,姓名,“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样; 页脚:右下脚页码。 3、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设计步骤、 设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结果。附零件三维图、加工代码、零件原图纸等内容) 4、严禁抄袭和请人代做,一经发现,成绩计为零分并上报教务处。 五、设计内容及时间分配 1.准备工作:布置设计任务,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收集资料。(1天) 2.熟悉PRO/ENGINEER Wildfire 5.0,并进行零件的三维造型。(4天)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final版

设计题目: NGW-31型行星轮减速器

blueice513@https://www.360docs.net/doc/4910401535.html, CAD/CAM 课程设计报告书 湖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1 目 录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第二章 实体建模过程 (3) 第三章 装配实体 (17) 第四章 UG 仿真 (22) 第五章 零件工程图 (25) 第六章 装配工程图 (25) 第七章 心得体会............................................................................................. 28 参考文献............................................................................................................31 附页(工程图纸、渲染视图) (32)

CAD/CAM 课程设计报告书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2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设计题目(自选) NGW31-行星减速器 2. 设计内容及要求 根据NGW31-行星减速器的二维图纸上的歌零件图和装配图使用NX UG 7.0进行3D 建模,画出各零件的实体模型,并完成减速器的装配,减速器的各尺寸标注见图纸。然后要求生成零件工程图和装配工程图各一张,零件工程图不得为标准件,且零件不得过于简单。详细要求如下: 1) 一人一组的作品必须含有至少要有8个零件,两人一组的至少要有15个零件,自选题目应交由老师同意方可; 2) 完成装配图(包含工程图和三维实体图)和典型零件工程图(多人一组的零件工程图不得相同); 3)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一份(电子打印稿); 4) 一人或两人一组; 5) 完成作品后需交UG 的每个PRT 文档。 第二章 实体建模过程 1. 行星轮(chilun.prt )的创建 这个零件结构较为简单,先用参数化设计创建出齿轮特征,其余特征用体素圆柱、倒圆角、倒斜角即可得出。 新建chilun.prt ,按Ctrl+E 输入各项表达式: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0001

、 八、 , 刖 言 本次课程设计按照任务说明书的要求,我做的是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三维建模以及运动仿真,主要设计数据来自我的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计算,其中模型的尺寸主要依据我的二维图纸(后附),模型共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箱体、齿轮、轴、轴承、轴套、端盖、螺钉。总计用时大概三天时间,我分一周的时间分别各部完成,下面就将我的主要成果一一书写如下,请老师指正。 1 ?零部件建模 2.1箱体 箱体建模主要由拉伸构成,辅助以打孔、阵列、镜像、倒角、筋工具。其中油标孔由旋转而成。具体数据参数见后附的CAD工程图。 2.2齿轮 本模型中共有两对四个齿轮,均采用轮廓法建模而成(方法由网上教程而来),通过参数方

程获得渐开线,而后获得轮齿的完整轮廓,最后阵列,得到一个完整的齿轮,鉴于齿轮建模较为陌生下面我将说明齿轮建模具体的步骤。 1?用拉伸画一个直径为齿顶圆,厚度为齿宽的的圆柱体 2?插入基准曲线---从方程--完成--选取--坐标(三个面的交点)---笛卡尔---输入参数(参数如下) 文件(F)辑辑旧梧式〔6查看M m(H) 为馆卡儿坐标系输入参数方程 作根据t (将从0变到D对心y和£ 4例如:对在x-y卑面的一个圆T白心在原点 "半径=良参魏方程将是: /* x = 4 * cos ( t * 360 ) /+ y = 4 ?sin ( t * 360 ) /* z = 0 /畝-------------------------------------- m=2 歹98 a=20 r=(m*z*cos(a))/2 fi=t*90 arc=(pi*r*t)/2 x^r^co s(f i)+arc+s i n (f i) y=r*sin(f i)-arc*cos(f i) z=0 3.选中步骤2做好的蓝色的曲线---镜像---得到第2根蓝色的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是相交的八字形.如图4?点取第2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一一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2/z) +1.74) 得到第3根细红色的曲线,该曲线与第一根曲线相交的。(注意:原来的第2根曲线消失了) 5?选中第3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一一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z),(即该曲线要与前面旋转的方向相反) ,此时发现模型区域如下所示:点取确定退出操作,得到第4根蓝色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成八字 所示如图:

CADCAM课程设计图形变换程序设计

实验一 实验要求:用任一种高级语言编写出3~4种常用的二维、三维图形基本变换程序。要求在报告中写出具体的调试过程,并附上源程序。 实验说明:本实验用C语言进行编程。 程序功能说明: 本程序为一个综合型程序:能实现二维和三维的图形的各种变换。例如,可以进行二维(或三维)图形的比例,平移,对称,旋转,错切五种变换。程序预设图形顶点个数最多不超过50个,如果需要扩大顶点数目,直接在程序开头的N值进行赋值。在进行旋转变换时,预设圆周率为M值,如果需修改时,直接对程序开头的M值进行修改。 程序功能的原理是通过变换基本矩阵,实现对顶点不同的变换,从而实现对图形的变换。 调试说明: 1:首先把源程序家加载到Visual C++6.0中。然后进行编译,组建,最后执行。 2:按照执行过程中的提示一步一步进行操作,最后输出结果。 具体步骤: 1:输入图形是几维图形。(二维或三维) 2:输入顶点个数(小于50),然后输入各点坐标,注意输完一个坐标后回车后输入下一个坐标。 3:输入变换类型,根据提示输入代表类型的数字。接下来输入相关变换所需要的参数。 4:待各个参数输入完毕后,回车后得到结果。 程序实例:对一个三维的六方体图形进行绕x轴旋转45度变换。 具体操作:(1)输入维数为3;(2)输入顶点数为6; (3)输入各个坐标:(0,0,0),(0,1,0),(1,0,0),(0,0,1),(0,1,1)(1,1,1)。 (4)输入变换模式:此例是旋转,输入5; (5)输入旋转轴,此处输入1; (6)输入旋转度数:45。最后回车得到结果。 运算结果如下图:

源程序如下: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50 #define M 3.14159265 void erwei(); void sanwei(); void main() { int w; printf("请输入是几维图形变换:二维(2)或三维(3): "); scanf("%d",&w); if (w==2) erwei(); else if (w==3) sanwei(); } void erwei() { float a[3][3]={{1,0,0},{0,1,0},{0,0,1}}; int ii,k,h; float b[N][2]; printf("请输入图形定点个数 : "); scanf("%d",&k); printf("请输入顶点坐标:\n"); for (ii=0;ii

cadcam课程设计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支架的建模与加工 摘要:CAD/CAM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让越来越多的工厂认同了这种技术,与此同 时,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CAD/CAM/CAE一体化设计软件。来自美国EDS公司的UNIGRAPHICS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款设计软件,自1988年问世以来,经过短短十几年时间,就成为全世界最普及的三维设计系统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UG集零件设计、造型设计、模具开发、数控加工、钣金设计、机构仿真、逆向工程、有限元分析和产品数据库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对加速工程和产品的开发、缩短产品设计制造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减低成本、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创造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受众多大中型企业,研究所和大学亲睐。 作为21世纪的机械自动化方向的大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先进的设计绘图软件是一门必修的课程。 设计内容及要求: 主要内容 1.支架的建模及毛坯创建、支架的加工过程 2.支架零件图如下 主要要求

根据平面图建模,并对该零件上所有能够铣、钻的表面进行加工。完成指定题目的设计后,要求每人编写说明书一份(包括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正文、设计心得与体会、参考资料等七部分)。同时上交电子稿与相应prt文件。 指导老师(签字):年月日 2

第一章支架的建模 1.1支架的创建过程 1.1.1启动UG,单击新建按钮;再模型里面输入“zjljt”名称,单击确定按钮。创建基座.单击 ,再草图环境绘制280x160的矩形,单击圆角命令,输入圆角半径5mm,单击圆指令,输入直径18mm ,完成四个小圆。再单击圆指令,输入直径40mm,完成四个大圆。单击完成草图,单击拉伸按钮,输入尺寸25mm,单击确定。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固定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

华东交大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机械CAD/CAM》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固定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姓名: 班级: 院系: 指导教师: 华东交大理工学院机电分院 二零一三年六月

一、设计的总体内容 (3) 1.1.设计内容及要求 (3) 1.2.设计方法与步骤 (3) 1.3. 设计安排 (4) 二、零件体的设计 (4) 2.1固定装置基底模型的创建 (4) 2.2墙体的创建 (5) 2.3支撑件1的创建 (6) 2.4滑动件的创建 (8) 2.5 V形块的创建 (9) 2.6支撑件2的创建 (9) 2.7导向杆的创建 (10) 2.8圆柱件的创建 (11) 2.9螺栓的创建 (11) 2.10定位销L25的创建 (13) 2.11定位销L70的创建 (14) 2.12弹簧的创建 (14) 2.13操作手柄的创建 (16) 三、装配设计 (18) 3.1、装配图设计 (19) 四、工程图设计 (21) 五、模拟仿真加工 (21) 5.1.泵盖的仿真加工 (22) 5.2.墙体的仿真加工 (26) 六、心得体会 (30) 七、参考文献 (30)

一设计的总体内容 现如今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已经无处不在,各高校的计算机普及率达到了鼎盛时期,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工程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在市场上的普遍需求和强大的功能因素,PROE/ENGINEER现如今已经成为各高 校推广的一款三维软件。 PROE/ENGINEER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PTC公司推出以来,现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最普及的一款三维制造软件,该软件以其具有参数化和全相关的单一数据库管理等特点,并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加工的过程集成在一起,让用户同时进行统一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工作的优势,其应用已经横跨于机械、模具。汽车等各个领域。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掌握并熟练一门三维软件技术是尤其重要的,在学习了一年多时间的PROE/ENGINEER软件,我们对这款软件只是学到了一些简单的操作,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平时时间,争取早日熟练掌握这门新兴的技术。 为了是我们能够更熟练的掌握这门课程,我们利用课程审计这个时间,运用PROE/ENGINEER这款软件,,进行一次系统的训练,把齿轮泵从零件设计,到装配,再到二维工程图,最后到运动仿真加工完成一次全部的操作。 课程设计是学习机械课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训练,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应该熟悉和掌握软件的PROE/ENGINEER装配建模设计相关的知识,利用这款软件掌握基本的建模工具、装配工具和工程图工具,达到能够熟练掌握的运用。掌握齿轮泵的三维造型设计过程,并通过齿轮泵的造型设计,来熟悉复杂零件的装配建模的设计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这个实践环节,能够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运用PRO/E软件进行产品各个零件的建模、产品的装配及爆炸图创建、二维工程图的绘制、典型零件的加工仿真及G代码输出。具体要求如下: 1.各个零件的三维模型 2.产品的装配图及爆炸图各一份 3.典型零件(除标准件)的工程图 4.模拟仿真加工(刀具数据轨迹图及仿真加工图) 5.G代码一份 6.课程设计报告一份 三、设计方法与步骤 1.运用Pro/E的三维建模功能对各个零件进行结构建模。学生应仔细观察样图,看懂图中的各个要素,对双板片滑动器/齿轮泵/固定装置的结构与功能有清楚的认识,选择合理的建模方法,保证结构建模的正确性与高效性。 2.运用Pro/E的装配功能对各个零件进行装配。学生应掌握双板片滑动器/齿轮泵/固定装置装配结构与功能实现的关系,按照实际装配流程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应做干涉分析以检查装配的正确性,保证双板片滑动器/固定装置的工作行程满足设计要求。

CAMCAD课程设计说明书

CAD CAM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固定钳座零件的CAD、CAM设计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指导老师:

一、固定钳座建模.............................................................. - 1 - 1创建PRT文件 (1) 2草图1 (1) 3草图2 (1) 4.创建点 (3) 5草图3 (3) 6孔的创建 (5) 7草图4 (7) 8草图5 (7) 9倒圆 (8) 10完成建模 (10) 二、固定钳座毛坯的建模 (11) 1零件的加工面分析 (11) 2毛坯的制作 (11) 3.3修改参数 (11) 4毛坯修改完成 (13) 三、固定钳座加工过程 (15) 1打开部件 (15) 2导入部件 (15) 3进入加工模式 (15) 4创建坐标系 (16) 5定义铣削几何体 (16) 6创建刀具 (17) 7修改加工参数 (19) 8Z1轴的加工 (20)

9Z2轴的加工 (23) 10Y1轴的加工 (24) 11Y2轴的加工 (25) 12车间文档 (26) 13心得体会 (28) 14参考文献 (29)

一、固定钳座建模 1创建PRT文件 打开UG NX6.0,点击新建文件,如图1.1类 型选择建模,文件名称输入:GDQZMP,单击“确定” 2草图1 2.1绘制草图1 单击,创建草图,基准平面选择XZ平面,进 入草图界面,绘制如下草图 2.2拉伸草图1 单击拉伸,进入拉伸界面,选择界面曲线,选择草图1所绘制的曲线,在限制栏中的的结束距离输入127,单击确定。 , 3草图2 3.1绘制草图2 单击草图图标,平面选择草图1实 体的右侧面,点击确定,进入草图 编辑界面,绘制下面草图,然后完 成草图。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一.前言 本次课程设计按照任务说明书的要求,我做的是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三维建模以及运动仿真,主要设计数据来自我的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计算,其中模型的尺寸主要依据我的二维图纸(后附),模型共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箱体、齿轮、轴、轴承、轴套、端盖、螺钉。总计用时大概三天时间,我分一周的时间分别各部完成,下面就将我的主要成果一一书写如下,请老师指正。 二.零部件建模 箱体 箱体建模主要由拉伸构成,辅助以打孔、阵列、镜像、倒角、筋工具。其中油标孔由旋转而成。具体数据参数见后附的CAD工程图。 齿轮 本模型中共有两对四个齿轮,均采用轮廓法建模而成(方法由网上教程而来),通过参数方程获得渐开线,而后获得轮齿的完整轮廓,最后阵列,得到一个完整的齿轮,鉴于齿轮建模较为陌生下面我将说明齿轮建模具体的步骤。

1.用拉伸画一个直径为齿顶圆,厚度为齿宽的的圆柱体 2.插入基准曲线---从方程--完成--选取--坐标(三个面的交点)---笛卡尔---输入参数(参数如下) 3.选中步骤2做好的蓝色的曲线---镜像---得到第2根蓝色的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是相交的八字形.如图 4.点取第2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2/z)+) 得到第3根细红色的曲线,该曲线与第一根曲线相交的。(注意:原来的第2根曲线消失了) 5.选中第3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z),(即该曲线要与前面旋转的方向相反),此时发现模型区域如下所示:点取确定退出操作,得到第4根蓝色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成八字所示如图:

CADCAE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3 1.1机械课程设计的目的------------------------------3 1.2本课程设计任务----------------------------------3 1.3多功能物料测试夹具装配图------------------------3 二、CAD设计部分(实体建模)-----------------4 2.1、万能压缩试验机连接头设计----------------------4 2.2基板设计----------------------------------------5 2.3垫块设计----------------------------------------6 2.4副夹板设计--------------------------------------7 2.5合页铰链设计------------------------------------8 2.6主夹板1设计------------------------------------9 2.7主夹板2设计------------------------------------10 2.8铰支座设计--------------------------------------12 2.9多功能物料测试夹具装配图------------------------13

三、CAE设计部分(ANSYS有限元分析)----------14 3.1问题分析----------------------------------------14 3.2确定材料性能及受力情况--------------------------14 3.3建立有限元模型----------------------------------14 3.4实体单元参数设置--------------------------------16 3.5划分网格----------------------------------------17 3.6定义边界条件------------------------------------17 3.7加载荷和求解------------------------------------18 3.8结果分析----------------------------------------18 3.9结果分析----------------------------------------19 四、CAM设计部分(刀路设计分析)--------------19 4.1分析零件结构,划分加工工序----------------------20 4.2利用PRO/E软件数控加工模块进行演示--------------20 五、设计小结---------------------------------30 六、参考文献---------------------------------30

CAD、CAM课程设计

农业大学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CAD/CAM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多激波余弦活齿传动运动学仿真 班级:20 14级机制专业2 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栋材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 - 1 -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容与要求...................................................................................... - 1 - 三、《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 .................................................................................... - 2 - 1、封面要求 ..........................................................................................................- 2 - 2、正文规..............................................................................................................- 2 - 3、容要求..............................................................................................................- 3 - 4、《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装订................................................................................- 3 - 四、零件的建模 ........................................................................................................... - 3 - I. 多激波余弦活齿传动概述 ...................................................................................- 4 - 1. 有关参数 ...................................................................................................- 4 - 2. 齿圈齿廓方程 ............................................................................................- 4 - 3. 激波轮理论齿廓方程..................................................................................- 4 - II.齿圈参数化三维实体建模 ....................................................................................- 5 - 1. 创建一个part文件 ...................................................................................- 5 - 2. 创建基本参数 ............................................................................................- 5 - 3. 创建理论齿廓曲线 .....................................................................................- 5 - 4. 创建实际齿廓曲线 .....................................................................................- 6 - 5. 创建齿圈的三维实体..................................................................................- 7 - 6. 齿圈的三维实体的参数化 ..........................................................................- 9 - 7. 齿圈的三维实体相关尺寸的关联.............................................................. - 10 - 8. 齿圈参数化再生....................................................................................... - 12 - III.激波轮参数化三维实体建模.............................................................................. - 12 -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二、设计方法与步骤零件建模 1、零件①建模 Pro/E步聚: 2零件②建模 Pro/E步聚: 3零件③建模 Pro/E步聚: (1)、旋转加工 (2)、倒角 (3)、螺旋扫描加工螺纹 (4)、拉销孔 4、零件④建模 Pro/E步聚: (1)、拉伸40X29方板 (2)、旋转加工各孔 (3)、螺旋扫描加工两M6螺纹孔 5、零件⑤建模 Pro/E步聚: (1)、拉伸,厚度为10mm (2)、旋转得到各孔 6、零件⑥建模 Pro/E步聚: (1)、旋转 (2)、旋转去材料加工各孔 7、零件⑦建模 Pro/E步聚:

8、零件⑧建模Pro/E步聚:9、零件⑨建模Pro/E步聚:装配图 爆炸图 干涉分析图NC加工 1、刀具卡片 2、零件加工Ⅰ、零件①加工工艺卡

工步1 (1)刀具设置 (2)参数设置 (3)屏幕演示 (4)NC检测 (5)G代码 工步2 (1)刀具设置 (2)参数设置 (3)屏幕演示 (4)NC检测 (5)G代码 % N1 T2 M6 N2 S1000 M3 N3 G0 X20. Y-20. N4 G43 Z20. H2 M7 N5 G81 X20. Y-20. Z-19.953 R4. F500. N6 G80 N7 G81 X20. Y-20. Z-16.953 R4. F500. N8 Y-44. N9 G80 N10 G81 X20. Y-44. Z-19.953 R4. F500. N11 G80 N12 G0 Z20.

N13 M5 N14 M30 % 工步3 (1)刀具设置 (2)参数设置 (3)屏幕演示 (4)NC检测 (5)G代码% N1 T2 M6 N2 S1000 M3 N3 G0 X20. Y-20. N4 G43 Z20. H2 M7 N5 G81 X20. Y-20. Z-17.155 R4. F5000. N6 G80 N7 G81 X20. Y-20. Z-10.155 R4. F5000. N8 Y-44. N9 G80 N10 G81 X20. Y-44. Z-17.155 R4. F5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