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斯基进行曲
《拉德斯基进行曲》PPT课件 图文

约翰·斯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独奏版钢琴谱

约翰·斯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独奏版钢琴谱
《拉德斯基进行曲》独奏版钢琴谱该歌谱演奏者为约翰·斯特劳斯,歌曲名称为拉德斯基进行曲,歌谱类型为钢琴谱。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48年。
是老约翰最著名的代表作,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
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约翰·斯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独奏版钢琴谱,欢迎阅读。
第六单元《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拉德斯基进行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音乐如何表达情感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节奏敲击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进行曲节奏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第六单元《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拉德斯基进行曲》是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围绕约翰·斯特劳斯的作品《拉德斯基进行曲》展开,包括以下内容:了解进行曲的起源及特点;学习《拉德斯基进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分析作品结构,理解其音乐表现;学唱《拉德斯基进行曲》并开展创意活动。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感受进行曲的音乐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对音乐节奏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偏离主题的现象。针对这一点,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始终围绕主题展开。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拉德斯基进行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显得有些害羞,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我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这些学生鼓励和支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旋律与节奏:《拉德斯基进行曲》的旋律、节奏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学会演唱曲目的主要旋律,掌握进行曲特有的强弱规律,如切分节奏、附点音符等。
举例:旋律中的连续附点音符,要求学生准确演唱并理解其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9课《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9课《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拉德斯基进行曲》是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9课的一首曲目,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进行曲。
这首曲目节奏明快,旋律激昂,充满了行进的气势,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以及进行曲在音乐中的运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进行曲的特点和进行曲在音乐中的运用可能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进行曲的特点,以及如何在音乐中运用进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特点,理解进行曲在音乐中的运用。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准演唱《拉德斯基进行曲》。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特点,理解进行曲在音乐中的运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准演唱《拉德斯基进行曲》。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进行曲的特点,以及如何在音乐中运用进行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拉德斯基进行曲》的乐谱、进行曲的特点介绍等。
2.教学音频:包括《拉德斯基进行曲》的音乐片段、进行曲的其他实例等。
3.教学乐器:钢琴、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拉德斯基进行曲》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对这首曲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进行曲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拉德斯基进行曲》的乐谱,并讲解乐谱中的节奏和旋律。
同时,教师可以用钢琴或鼓等乐器,为学生演示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一起演唱《拉德斯基进行曲》。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准演唱。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纠正错误,提高演唱效果。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参考素材:拉德斯基进行曲

拉德斯基进行曲创作背景:1850年-1857年,拉德茨基任伦巴地-威尼斯地区总督,全军上下莫不爱戴,称之为拉德茨基老爹。
他以91岁高龄在米兰辞世,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亲自主持葬礼,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哀悼14日。
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为他的胜利专门谱写了《拉德斯基进行曲》进行颂扬,成为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48年。
是老约翰最著名的代表作,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
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也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搬到中国来,向国人直播的那一年,当最后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欢快乐的旋律响起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
这时的年度指挥家赫尔伯特·冯·卡拉扬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其实,这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早已形成的惯例,每当音乐会最后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响起时,这个音乐家与听众水乳交融的鼓掌场面是加演曲目中的保留场景。
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
拉德斯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从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骑兵总司令。
拉德斯基积极维护奥地利帝国殖民统治,曾率领军队侵略邻国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多年。
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斯基的威风。
后来,就连施特劳斯本人及其子小约翰·施特劳斯也不愿再演出这首进行曲。
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人们也就渐渐地忘记了拉德斯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
乐曲赏析: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
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轻快的走过大街。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9课《拉德斯基进行曲》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9课《拉德斯基进行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拉德斯基进行曲》是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9课的一首曲目。
这首曲目以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展现了进行曲的特点。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进行曲的风格,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但他们在音乐鉴赏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进行曲的特点,学会演唱《拉德斯基进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拉德斯基进行曲》。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进行曲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拉德斯基进行曲》的相关音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目。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拉德斯基进行曲》的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
2.新课教学:教师讲解进行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拉德斯基进行曲》的旋律。
3.学唱练习:学生跟唱《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
4.课堂互动:学生分组演唱,进行小组间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音乐鉴赏:教师引导学生聆听《拉德斯基进行曲》的不同版本,讨论各自的特点和感受。
6.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拉德斯基进行曲》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拉德斯基进行曲》的熟练程度。
拉德斯基进行曲

拉德斯基进行曲一.乐曲概述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48年。
是老约翰最著名的代表作,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
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当最后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欢快的旋律响起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
这时指挥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从此以后,每当音乐会最后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响起时,这个音乐家与听众互动鼓掌场面就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拉德斯基进行曲常见的版本还有为管乐队所作的改编曲。
二.创作背景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
拉德斯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从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骑兵总司令。
拉德斯基积极维护奥地利帝国殖民统治,曾率领军队侵略邻国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多年。
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斯基的威风。
后来,就连施特劳斯本人及其子小约翰·施特劳斯也不愿再演出这首进行曲。
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人们也就渐渐地忘记了拉德斯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
三.乐曲欣赏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
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轻快的走过大街。
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优美动听。
音乐最后在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
四.拉德斯基简介约翰·约瑟夫·文策尔·拉德茨基·冯·拉德茨伯爵( 176611.02-1858.01.05) 波希米亚贵族和奥地利军事将领,民族英雄。
拉德茨基元帅在军事生涯逾70年,直到他去世时91岁,他赢得1849年3月23日著名的诺瓦拉战役的胜利。
《拉德斯基进行曲》 精品PPT课件

听
共有几段旋律?
4。
几几拍?
四四拍。
再听一遍,你能听出几样乐器?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名言摘抄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7、散文就是渴望自由的心灵,自由的表达,自由的形式,自由的来来去去。——王蒙 38、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39、天 才出于勤奋。——马克思 40、人之所以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己以为什么都懂。——卢俊 41、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约翰· 洛克 42、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郭沫若 4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4、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 45、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46、求知是一条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路。——福柯 47、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弗兰西斯· 培根 48、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弗兰西斯· 培根 49、一个人应该为知识不广博而害羞。——张衡 50、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 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苏霍姆林斯基 51、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 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末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 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 52、学习如果想有成效,就必须专心。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会有相应的收获。——谷超豪 53、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 54、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佚名 55、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佚名 5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佚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体验进行曲带给我们快乐的情绪。
2、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3、拓宽学生欣赏视野,激发欣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幽默、诙谐的情绪特点。
教学难点:
复三部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准备:
1、鼓励学生利用课外学习手段、查阅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军队进行曲》进教室。
二、导入
1、进入教室时听到的音乐节奏感觉怎样?
2、播放管弦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问:这首曲子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曲?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3、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曲子被称作为进行曲?(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进行曲:以行进的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作品,一般在队伍行进时演奏,用来统一步伐和意志。
三、新课教学
(一)介绍作者老约翰.斯特劳斯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作者?(老约翰.斯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的音乐作品共有252首,其中圆舞曲152首。
此外还有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
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拉德茨基进行曲》)
(二)初步欣赏乐曲
播放多媒体课件《拉德茨基进行曲》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版,引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感受乐曲,让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
(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回答第一个问题(欢快、轻松、幽默、诙谐)
回答第二个问题(教师提示学生根据欣赏时拍手的加入、乐曲共分三个大段)(三)分析理解乐曲
1、介绍曲子的由来(乐曲原本是为了歌颂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但他本身是个非赏有争议的人物。
后
由于这首曲子曲调十分动听,具有英雄的性格,演出时能获得很好的剧场效果,人们渐渐忘了拉德茨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喜欢起这首曲子来。
)
2、分段欣赏、分析曲式(教师分段播放乐曲,引导学生逐步画出曲式图)
欣赏A段音乐。
(1)视唱主题音乐。
a主题:
1 = D 2/2
3#2 | 3 3#2 3 3#2 | 30 20 10 3#2 | 30 3#2 30 3#2 |
30 60 50 53 | 4 6 5 52 | 3 6 5 53 |
2 7 — 6 | 0 5#4 5 6 5 4 |
3 3#2 3 3#2 | 3 2 1 3#2 |
30 3#2 30 3#2 | 3 6 5 53 |
#4 3 2 — | 5 2 1 — | 7. 6 54 32 | 1 1 1 0 ||
b主题:
1 = D 2/2
6 ———— | 6 ———— | 5 ———— | 5 — 0 5 | 5 — 4 6 | 6 — 5 1 |
7 76 5 4 |
6 6 5 4 3 | 5 — 4 6 | 6 — 5 1 |
7 7#5 6 1 | 7 7#5 6 1 |
3 3 3 3 3 3 |
3 3 3 3 3 3 | 3 0 0 0 ||
(2)聆听A段音乐,并回答问题。
1)问:A段音乐可以有几小部分组成?这段音乐描写了拉德茨基怎样的形象?
A段: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分a、b、a三部分。
2)复听A段音乐,用自己的身体当乐器为歌曲伴奏。
欣赏B段音乐。
(1)视唱主题音乐。
a主题:
1 = A 2/2
53 3 —— | 53 3 —— | 53 3 3 3 | 3 —— 3 | 44 2 — 1 | 7 6 6 6 | 51 3 3 3 |3 ——— |
53 3 —— | 53 3 —— | 53 3 3 3 | 3 —— 33 | 44 2 — 1 |7 6 6 6 | 53 3 4 2 | 1 —— 0 ||
b主题:
1 = A 2/2
3 |
4 2 — 1 | 7 6 6 6 | 51 3 3 3 | 3 —— 3 | 4 2 — 1 |
7 6 6 6 | 5 5 1 3 5 4 3 | 2 1 7 6 5 4 3 2 ||
1)问:B段有几个小部分组成?这段音乐拉德茨基怎样的形象?
B段:描写拉德茨基慢步奔跑检阅队伍时既严肃又轻松,分a、b、a、b、a 五部分
2)复听B段音乐,并想一想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这段音乐。
欣赏A‵段: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A B A‵
/∣\/| | | \/∣\
a b a a b a b a a b a
介绍复三部曲式A﹢B﹢A‵
3、师生完整演示歌曲。
4、引导学生用“啦”唱出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并利用身体以及打击乐器为主题旋律边配伴奏,试着跟音乐一起完成。
(四)知识拓展
1、分组活动,激发热情,并完整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
把学生分成A 段音乐组、B段音乐组和打击乐器组进行合作表演。
2、作业: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收集其他表现形式的《拉德茨基进行曲》。
四、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老约翰.斯特劳斯的《拉德茨基进行曲》,知道了复式三部曲的构成,对进行曲这种体裁有了初步的了解。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音乐都是进行曲体裁,课后同学们可以收集不同风格的进行曲,以后我们在再一起交流。
五、听《拉德茨基进行曲》离开音乐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