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综合研究
上海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状况及修缮技术2

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状况及修缮技术目录目录............................................................................................... ............ . (1)第一章序言........................................................................................ ............................... (3)第一节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概念................................................. ... ....................... . (3)1 上海近代的历史建筑的形成脉络............................................... ................ ................. . (3)2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特征................................................................... ......... ................. .. (4)3 上海的优秀历史建筑的概念形成过程............................................ ......... ................. (4)4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的分类、分布及现状..................................... ......... ................. . (5)5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数量的合理增加的迫切性.................................. ......... ................. . (6)第二节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 ......... ................. . (7)1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本身的人文历史价值......................................................................... . (7)2 各种建筑风格体现的艺术价值................................................................................. ... (8)3 保护优秀历史建筑的现实意义 (9)第三节目前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9)1 城市建设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矛盾 (9)2 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维修资金来源的问题 (9)3 优秀历史建筑的管理和日常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0)4 优秀历史建筑不合理使用的问题....................................................................................... .10..5 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0)6 优秀历史建筑环境有待修复................................................................................................. .10 第二章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原则................................................. ...................... (11)第一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原则的研究...................................................... . (11)1 国际上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宪章和国外的保护法规 (11)2 国内的历史建筑保护原则 (12)3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原则的研究 (13)第二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原则的研究.............................................. ............ .. (14)1 国际上的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原则的研究 (14)2 国内的历史建筑修缮原则的研究 (15)3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分类保护修缮原则的研究 (15)4 优秀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原则的研究 (15)第三节优秀历史建筑环境保护原则............................................................. . (16)1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环境保护原则的研究 (16)第三章优秀历史建筑检测与鉴定技术研究........................... .............. . (16)第一节优秀历史建筑的检测和鉴定原则..................................................... .......... .. (16)1 优秀历史建筑检测与鉴定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16)2 优秀历史建筑检测与鉴定的基本内容 (17)第二节优秀历史建筑的检测............................................................................... .......... .. (17)1 优秀历史建筑的材性检测方法 (17)2 优秀历史建筑结构损伤及耐久性检测 (19)3 优秀历史建筑修缮特需检测技术 (21)第三节优秀历史建筑的安全性鉴定................................................................... . (22)1 既有建筑的安全性鉴定方法 (23)2 优秀历史建筑的结构验算 (24)3 优秀历史建筑的安全性鉴定 (26)第四章优秀历史建筑外立面保护修缮技术研究................. .............. .............. (26)第一节外立面的分类........................................................................................... ............ .. (26)1 按建筑风格分类 (26)2 按材料和施工工艺分类 (26)第二节外立面保护修缮的思路............................................................................ (26)第三节外立面保护修缮工艺研究――传统修缮技术...................................... . (27)1 外墙面清洗 (27)2 外墙面修补 (28)3 外墙面憎水保护 (32)4 避潮层修复 (33)5 建筑外门窗的修复 (33)6 瓦屋面....................................................................................................... .. (34)第四节外立面保护修缮――现代修缮技术........................................ .. (35)1 避潮层修复的化学注射方法 (35)2 外墙面砖石增强保护 (36)3外墙历史材料的修补 (36)4 木材的修复 (36)第五节维修工程案例介绍................................................................................. .. (38)1 外滩九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维修工程 (38)第五章优秀历史建筑内部特色部位保护修缮技术.................. .... (40)第一节优秀历史建筑内部特色部位保护的思路及保护要求................ (40)1 优秀历史建筑内部特色部位的保护思路............................................ . (40)2 优秀历史建筑内部特色部位的保护要求 (40)第二节优秀历史建筑内部特色部位材料的使用................................ (40)第三节优秀历史建筑内部特色部位的工艺....................................... . (41)第四节优秀历史建筑内部特色部位保护修缮技术的研究.................. . (41)1 楼地面 (41)2 木装修 (43)3 雕饰 (45)4 油饰 (46)5 大理石清洗修补工艺 (48)第六章优秀历史建筑结构加固专项技术研究.................... ............... ............... .. (51)第一节优秀历史建筑加固的概述.............................................................. ........... . (51)1 优秀历史建筑加固的现状 (51)2 优秀历史建筑加固的因素 (52)3 优秀历史建筑加固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52)第二节优秀历史建筑的加固设计技术研究..................................................... .. (53)1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结构体系认定和使用功能调查 (53)2 优秀历史建筑结构体系与现行理论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54)3 优秀历史建筑加固在抗震方面的协调 (55)4 优秀历史建筑加固的一般方法..........................................................................................5.6 第三节新材料、新技术在历史保护建筑加固中的应用和发展........... (63)1 SR-CF法 (64)2 粘滞性阻尼器法 (64)第一章序言第一节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概念1 上海近代的历史建筑的形成脉络鸦片战争迫使上海于 1845年开埠。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保护类别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在上海,有许多优秀的历史建筑物,它们作为上海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和记忆。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一些历史建筑面临着被拆除和改造的风险。
对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1. 评估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深度和广度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
这些建筑物既有我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又融入了西方建筑风格,反映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多元文化。
从外滩的滨江建筑群到法租界的洋楼,再到城隍庙的古建筑,上海的历史建筑涵盖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风格,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内涵。
在评估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深度时,不仅要考虑其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还需要了解其在城市发展和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这些建筑物是如何影响着上海的城市形态和文化氛围的?它们又承载着怎样的历史记忆和故事?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深入挖掘和思考。
在评估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广度时,需要考虑到其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和联系。
这些建筑物是否构成了一定的建筑群或者风貌区?它们在城市规划和保护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从宏观的城市空间布局到微观的建筑细节,都需要我们进行全面的考量和分析。
2. 文章撰写在文章中,我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从简单到复杂地探讨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类别。
我将介绍上海若干知名的历史建筑,如外滩的和平饭店、法租界的武康大楼,以及城隍庙的豫园。
我将分析这些建筑物的历史价值、文化意义和城市意义,阐述其中的深度。
我将探讨上海历史建筑的分布和特点,以及建筑群和风貌区的划定和保护,展现广度方面的评估。
在文章的总结和回顾部分,我将对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类别进行梳理,并呈现出一个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我会共享我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探讨历史建筑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3. 结语保护上海的优秀历史建筑,不仅是对城市的文化遗产的珍视,也是对城市历史和记忆的传承。
通过深度和广度的评估,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建筑的价值和意义,为它们的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研究

补新” 。《 威尼斯宪章 》总结历史建筑 的修 复主要有两
个原则 :一是修复 和补缺的部分要 和原有 的部 分形成 整体 ,力求和谐一致 ,有助于恢复 而不 是降低它的艺 术价 值 和信息 价值 ;二 是新 增加 的部 分要 有可 识别 性 ,以保持历史建筑 的历史可读性 和真 实性 。广元西 路4 3 号和科学馆 2 幢建筑受损 较为严重 ,外观破 旧, 内部功能混乱 急需修复工作 ( 图7 ) 。
( 3) 加 固
加 固是指 在建筑现有组织 中注入粘结性材料 或对 它 的局部施加支撑构建以保证建筑结 构的稳定和完整 。
6
第 四批 上 海 市
新上 院/ 上 院
1 】 0
良 /良
优秀历史建筑
7 第四批 工程馆/ 恭绰馆 1 9 3 2 良 /良
3 . 2 整 治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表 1 上海交通大 学徐汇校 区优 秀历史建筑现 状调查
序号 保护类别 名称 / 曾用名 始建年代 1 年) 现状质量评价
室外 / 室内 1 第 二批 上 海 市 中 院 /中 院 1 8 9 8 优 /良
2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 校区优 秀历史建筑的 3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优秀历史建筑的保
现状
徐 汇校 区 目前 尚存 1 3 幢建于 1 9 4 9 年前 的建筑 , 最
护 方法
对于 西方 世界 而 言 ,早在 古 罗马 和文 艺复 兴 时 待复原批 第 二专 第 二批
第 二专
老 图 书馆 / 图 书馆 体 育馆 总 办公 厅 / g 闳 堂
校 门
1 9 1 9 1 9 2 5 1 9 3 3
传承历史,再现风华——论上海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环境质量提升的方

一
、
总体 思路 与依 据性 文件
胜枚 举 。
1 9 9 1 年1 2 月市政府第8 号令《 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 颁布实 施, 成 为 上海 第一 个涉 及 历史 建筑 保 护的 地方 法规 ; 上个 世 纪 末 , 上 海 在制 定 新 一轮 旧区 改造 的 思路 时 , 确定了“ 拆、 改、 留” 并举的方针, 对 优 秀 历史 建 筑 进 行保 留 , 这一 崭新 的改 造模 式 对 历史 遗 产 充分 尊 重 , 使 得城 市 发 展 真正 与 历 史建 筑保 护 结合 了起 来 。 2 0 0 3 年1 月1 日起 实施 的《 上海 市历 史 文化 风貌 区和优 秀历史 建 筑 保护 条 例》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不仅增加了与国际接轨的“ 历史文化风貌 区” 概念 , 从 时间跨度上 ,还将优秀历史建筑的年代从1 9 4 9 年前扩大到3 O 年以上的建筑 , 使保留保护成为一项动态工程 , 并且严格规定了对擅 自改变 、 迁移以及破坏 历史建筑的惩罚制度。 上海地 区优秀历史建筑 的室内设计作为建筑历史风貌的一部分 , 不仅为 使用者提供 了舒适的室内环境品质 , 同时还承担了表现建筑历史文化价值和 环 境氛 围 的职 责 。主要 设 计原 则 以下 两个 方面 : ①、 历史 建 筑室 内设 计保 存较 好 、 品质较 高 的应 采取 重 点保 护 的措施 。 应
用现代的空间艺术语言与已存在的历史建筑进行对话 , 这种方式 已越来 越被普遍的接受 , 尤其是在老建筑扩建、 改建的过程中更为广泛. 对项 目的建筑 保护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 将非常慎重地考虑与重点保护区域的风格相协调。 又如 外滩 一 上海 的缩 影 , 举 世 瞩 目的金 融 一条 街 。 这里 的 建筑 大 多建 于 2 0 世纪初 , 反映着当时各种文化并置的特色。 从文艺复兴到折衷风格 、 新古典 主义都体现了各种各样的国际建筑风格。 外滩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位决定 了它的身份 、 品质和风格 , 在这里有 国 有商 业银 行 , 也 有 最具 代表 性 的原 汇 丰银行 现 上海 浦 发 银行 大 厦和 国家 级 的 中 国外 汇交 易 中心 , 既有 中资 金融 机构 , 也有 外 资金 融 机构 , 更 有标 志 性 的海 关大 楼 和和 平饭 店 , 更 有上 海 新时 尚地 标 的外 滩3 号, 1 8 号。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保护类别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一、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简介上海,作为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之一,拥有众多优秀历史建筑。
这些建筑见证了上海城市的发展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从世纪初的租借时期,到上世纪中叶的繁荣发展,再到如今的现代化大都市,上海的优秀历史建筑成为城市风貌的独特标志。
二、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1.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方面。
这一类别的保护对象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近现代建筑、工业遗产等。
通过修缮、维护、活化利用等措施,使这些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
2.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旨在整体保护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所构成的城市空间。
这一类别包括石库门、新天地、豫园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在这些区域内,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互融合,呈现出独特的城市景观。
3.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是针对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进行保护。
上海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外滩历史建筑群、上海展览中心等。
对这些建筑进行修缮、保护,有助于保留城市的历史文脉。
4.传统建筑保护传统建筑保护关注的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中的传统建筑元素。
这一类别的保护包括对古建筑群、古村落、民居的保护,以及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和发扬。
5.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类别包括上世纪初的租借建筑、上世纪中叶的社会主义建筑等。
这些建筑见证了上海近现代历史的变迁,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三、保护措施及意义为了保护上海的优秀历史建筑,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包括立法保护、修缮维护、活化利用、宣传教育等。
这些措施旨在传承和弘扬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所承载的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四、案例分析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典型的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案例。
该项目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商业元素,使古建筑焕发新生。
新天地的成功,为上海其他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活化提供了借鉴。
上海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的历程与思考走向更全面的价值认识

上海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的历程与思考走向更全面的价值认识一、本文概述上海,这座被誉为“东方巴黎”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了近现代中国历史建筑的宝库。
本文旨在回顾上海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的历程,分析当前保护工作的现状,并思考如何走向更全面的价值认识。
通过对上海历史建筑保护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深化对历史建筑价值的认识,从而推动保护工作走向更加全面、深入的阶段。
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上海及其他城市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上海近现代历史建筑的发展历程上海,这座被誉为“东方之珠”的国际大都市,在其近现代的历史长河中,不仅见证了中国的沧桑巨变,也留下了无数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遗产。
这些建筑,无论是巍峨的摩天大楼,还是古朴的石库门,都是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有力见证。
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上海逐渐成为了中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和移民。
这一时期,外滩的西洋建筑群开始崛起,它们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展现了西方列强在上海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上海也逐渐出现了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建筑,如四合院、亭台楼阁等。
进入20世纪,上海的建筑风格更加多元化。
一方面,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透,上海的建筑开始融入更多的西方元素,如装饰艺术派、现代主义等;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建筑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如石库门建筑的出现,既保留了传统的四合院形式,又融入了西方的联排住宅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建筑风格开始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大量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体育馆等。
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新中国建设的新风貌,也成为了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迎来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高潮。
在这一时期,上海的建筑风格更加多样,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也有对现代的追求和探索。
“徐汇区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个人考察报告

“徐汇区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个人考察报告“徐汇区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个人考察报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徐汇区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个人考察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徐汇区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个人考察报告1 学校要我们进行社会考察,研究优秀历史建筑。
据说我还是顶替我班另一个同学的。
要研究历史建筑,首先就要先找到建筑。
还好辅导老师给了一张建筑的地址,那天我们组三人决定一同去淮海路找优秀建筑。
到淮海路,按门牌找,而眼前的楼房和民宅没什么两样,很难让人相信这竟然是优秀历史建筑。
可门牌旁的金色大牌子上明明写着“优秀历史建筑”几个大字,怎么会这样?我们虽然不大相信,但还是按下了快门,拍下了照片。
沿着淮海路继续前进,一路上和民房差不多的建筑尽收眼底,偶尔有几栋建筑旁边也挂着金色大牌子:优秀历史建筑。
大家全都看傻了眼,但还是硬着头皮,举起相机,来了张特写,继续寻找,我们都觉得别人是星探,我们是房探……其间我们还有幸找到了法国领事馆和它对面的美国领事馆。
法国领事馆大门紧闭,门口也没有中国军人,我们从门缝中窥探,这栋楼还马马虎虎称得上历史建筑,但也算不上优秀,它看上去没怎么修护过。
我们想拍张照,可……好高的围墙。
组长想:到对面拍个屋顶也不错。
就一个人过去了,没想到对面美国领事馆门前的中国军人却管起我们来:不要拍!他不好好给人家看门反而教训起我们来了!任凭组长怎么解释,他仍旧听不进去。
算了,不就少拍一幢建筑嘛,没什么。
拍摄工作接近尾声了,我们草草吃完了午饭,立刻赶到了位于汾阳路上的音乐学院,有讲座听。
满心欢喜地以为他们会热烈欢迎我们,没想到一个人影也没有,还要让我们欢迎他们,呆等了四十分钟后,人们陆陆续续地来了。
我们走进音乐学院的一个房间,音乐学院的副院长给我们作了演讲。
他给我们讲了音乐学院的过去,讲了这些历史建筑的来历,讲了这些历史建筑优秀在哪,还讲了许许多多个小插曲小故事。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保护类别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上海作为中国最具现代化特色的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
这些建筑带有浓厚的文化遗产色彩,是上海城市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见证。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建筑,上海市将其划分为多个保护类别。
本文将介绍上海的优秀历史建筑以及它们所属的保护类别。
一、民国建筑民国建筑是上海历史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建筑多建于1912年至1949年间,展现了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文化的繁荣与风貌。
上海市将许多民国建筑列为重点保护对象,以确保其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修复。
1. 徐汇区石库门建筑群徐汇区的石库门建筑群是上海保存最为完整的民国建筑群之一。
这些建筑以精美的石库门建筑风格为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上海市政府将其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加强维护和管理。
2. 虹口区四行仓库虹口区的四行仓库是上海近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这座建筑群包括四座独立的仓库建筑,建于20世纪初,以英国哥特式风格为主。
四行仓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风格,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西洋建筑西洋建筑是上海历史建筑中的又一重要类别,早在19世纪末,上海就成为了西方列强的租界。
这些租界留下了大量西洋建筑,体现了当时的国际化氛围和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被上海市列为保护对象,以传承历史记忆。
1. 上海外滩建筑群上海外滩是国内著名的观光景点之一,也是西洋建筑的代表。
这里保留了大量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沿海的西洋建筑,如交行大楼、外滩18号等。
外滩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被上海市列为特殊保护区域。
2. 老外滩风貌保护区老外滩风貌保护区涵盖了外滩地区及其周边的一些街区,旨在保护这一区域的历史建筑风貌。
这里保存了大量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如英租界大楼、俄租界大楼等。
上海市政府通过严格保护,确保这些建筑的原汁原味得以保留。
三、近现代建筑近现代建筑是指20世纪上半叶至今的建筑,这一时期是上海建筑发展的关键时期。
上海市对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近现代建筑进行了保护,以传承这段特定时期的建筑艺术与历史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保护综合研究
General Research on Shanghai Outstanding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Protection
■林驹Ling Jiu朱开宇Zhu Kaiyu郭强Guo Qiang 杨靖Yang Jing
【摘要】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文章在广泛调研国外相关 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在检测技术、修缮原则、修缮技术、加固技术、耐 久性技术和环境保护六个方面对优秀历史建筑进行综合保护。 【关键词】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检测:加固 l Abstract!Tlle protection of outstanding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is a comprehensive subject.This article,Oil the basis of awide research on relevant foreign study achievement, suggests providing outstanding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with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via test technology,repair principle,repair technology,reinforcement technology,endurance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Keywords l outstanding historical architecture,repair,test,reinf 2008.06/住宅科技 35
l保护与利用
钢筋混凝土标准技术委员会下成立“混凝 土结构耐久性学组”;1 992年中国土木 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科学会 成立“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建设 部、冶金部在“七五”、“八五”和“九 五”期间都设立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课 题。目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隹》 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缮标准》还在不 断的讨论和修改之中。
我国的现行法规有明确规定不得改 变优秀历史建筑原状的原则,但在具体执 行时各人对“原状”的理解却有所不同。归 结起来,大致存在有以下看法:
(1)认为优秀历史建筑的原状应该 是指它始建时状况,因此在进行修缮时应 该把后人改变或增加的部分予以取消,然 后再按原来的面貌予以恢复。
(2)优秀历史建筑的原状就是现存 的状况,应以现存实物的鉴定年代为准: 现存的优秀历史建筑上保持的各个历史时 期的修建痕迹都是历史记录,都应加以重 视,维修时应予以保留。
34住宅科技/2008.06
万方数据
保护与利用■
用历史,近些年加固技术也基本没有突破 性的进展,而是向综合化、标准化方向发 展。同样,对于优秀历史建筑的加固,国 内的研究尚未有全面深入的研究,一般在 实际工程的加固设计时常常采用一些对建 筑物本身损伤较小,且应用较为成熟的方 法进行,但在理论指导上缺乏一定的统一 研究与指导。
其中红外检测技术和光纤传感检测技 术是两种非常适用于优秀历史建筑的现代 高科技检测手段。对优秀历史建筑的检测 应加强特需检测项目,如:外墙材料毛细 吸水系数检测、墙体透汽性检测、盐分析
测试等。其中卡斯腾量瓶法能定量一半定 量测量外墙材料的毛细吸水系数;墙体透 汽性采用湿杯法或干杯法进行检测:盐分 析测试采用矿物学方法或化学方法,矿物 学方法用于定性测定盐含量,化学方法用 于定量测定盐含量。这些检测技术在国内 外都是非常新颖的技术。
通过建立一般修缮、原状修复和现状 修复三个层次的修缮技术,可以根据修缮 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修缮技术。对历史 建筑一般采用原状修复和现状修复,对级 别较高历史建筑采用现状修复,从而可以 使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接近或达到 国外现有历史建筑保护的技术和要求。
3修缮技术
时下,在优秀历史建筑修缮中往往对 其所具有的特色部位价值认识不足,常有 任法规意更换构件,彩绘一新、甚至改 变建筑物原有的形制、结构等现象发生,从 而造成对优秀历史建筑内部特色部位的破 坏,这种破坏实质上是保护性破坏。
1检测技术
优秀历史建筑因其特殊的历史、文 化、科学价值和严格的保护要求,其保护范 围内进行的修缮、改建工程,除应符合国家 和本市的建筑管理规定外,还应根据《上海 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
例》等相关地区性规定,并遵循优秀历史建 筑保护的相应技术要求。即不应破坏其 原有的建筑风格和结构形式,所以在检测 的方法上和其他一般建筑有所区别。
相比之下,我国过去对建筑结构的 耐久性和长期完全性相对较晚。但对于建 筑材料,特别是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研究 还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早在20世 纪50年代,吴中伟院士就曾提出预防混凝 土碱骨料反应破坏问题,从而在水工结构 中采取了相应措施。到了80年代,混凝 土结构耐久性问题日益引起重视,逐渐形 成有组织的、系统的研究。1 991年全国
设计国际会议”。此外,美国实验材料协 会(ASTM)每隔3年召开一次建筑材料 耐久性研讨会。美国白宫科技办公室于 1997年6月下达的备忘录中提到1999年 “研究与开发重点”有1 0个领域,其中 “提高房屋安全性与耐久性”就是建筑领 域中一个“重中之重”的课题。
日本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重视耐 久性的研究。日本建设省组织659人参加 编制1980~1984年“提高建筑物耐久性 开发技术计划”,内容涉及钢、木、钢 筋混凝土及非承重构件等。1 985年建设 省提出“提高耐久性技术的开发”综合技 术开发项目。1 986年制定了“考虑耐久 性的建筑物设计、施工、维修大纲”。 2000年建设省还以法律形式提出日本住宅 性能必须具备的9个项目,其中对于耐久 性要求以“关于减轻劣化的规定”方式作 出规定,同时提出了对其性能评估方法的 标准。
5耐久性技术
近几十年来,对建筑结构耐久性的 研究也已成为科研人员关注热点。提高建 筑结构的耐久性不仅是使用的需要,更是 安全的需要。
欧美等国开展建筑结构耐久,『生的研究 较早。早在1 957年,美国的混凝土协会 就专门成立了“ACI一201委员会”,负责 指导和协调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研究, 1 987年在亚特兰大召开了“第一届混凝 土耐久性会议”,1989年lABSE在里斯 本召开“结构耐久性”国际会议。1 97 1 年欧洲成立的COST协会一直致力于保护 建筑的耐久性修缮和加固保护工作,分别 从木结构、砖结构、石材结构等进行了分 类研究和总结,得到了不少的成果。 1990年欧洲CEB的模式规范增列了耐久性 一章。2000年11月在法国由RILEM主持 召开过“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和耐久性
上海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和修缮虽 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已取得斐然 的成绩,从最近十几年来的实践中先后 和荷兰合作完成徐汇区46街坊的规划和岳 阳路200弄历史住宅建筑的保护再利用的 试点。原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进行拆、
保护与利用l
改、留改造的。新天地。项目,现成为上 海一大旅游景点。但进行优秀历史建筑的 保护和利用的综合改造工作,是一项长期 而艰巨的工作。我们深感:优秀近代建 筑的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在改革开往 的新形势下显得更为重要而有意义。历 史建筑保护在许多城市已经是--fq专业学 科,而在上海起步的时间还不长,有些理 论上的、技术上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 决。
万方数据
-保护与利用
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原状修复和现状修 复。原状修复,是在掌握确凿的历史资料隋 况下,对历史建筑残缺部分按原状恢复;或 现存的历史修缮已贬低了历史建筑的价值 时,对历史建筑按原状恢复,对破损处采用 近似材料按原型进行修复,尽量保留原有 材料并采取措施提高其耐久性。而现状修 复,则是保留历史建筑现状,按目前的外观 进行修复,对破损处不进行修复,完全保留 原有材料并采取措施提高其耐久性。原状 修复和现状修复的保护技术均涉及较先进 的化学材料和工艺,要求使用的修复材料 不影响历史建筑外观、环境及协调性。f2l
的鉴定年代为准。
4加固技术
优秀历史建筑作为一段历史和科技的 见证,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带来巨大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 发展,科学技术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优 秀历史建筑的设计功能不能满足新的使用 要求,且许多优秀历史建筑的设计低标 准、建筑的自身老龄化和长期使用后的结 构功能减退等引起的结构安全问题逐渐凸 现出来。所以,采取科学、合理、可靠
32住宅科技/2008.06
万方数据
0前言
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里,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优秀历史建筑 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一些涉及到优秀 历史建筑的城市开发项目中,采取简单的 全部拆光重建的办法,或对优秀历史建筑 进行不恰当的重新包装改建,在建筑材 料、颜色用施工工艺等方面超等方面进行 人为改变,使优秀历史建筑“旧貌换新 颜”,历史信息荡然无存优秀历史建筑作为 历史文化遗产是独一无二的,是经过上百 年不断的历史沉淀下来的宝贝,是历代文 人名匠花了毕生的精力进行雕刻并逐步积 累所形成的文化瑰宝,保护优秀历史建筑 将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满足 都市人民的情感需要…。然而,优秀历史
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是独一无二的,是 经过上百年不断的历史沉淀下来的宝贝, 是历代文人名匠花了毕生的精力进行雕刻 并逐步积累所形成的文化瑰宝,保护优秀 历史建筑将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 利于满足都市人民的情感需要。
1 989年以来,上海市人民政府先后 公布了4批共632处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名 单。同时,明确了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 护,正式公布并编制了中心城区12片共 27km2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以及 32片共1 4km2的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
(3)在没有充分依据的情况下要保 存现状;如果条件合适,即确实需要和依 据充分,也赞成恢复始建时原貌。
对于“历史建筑原状就是始建状
武康大楼
况,因此维修时必须恢复其始建面貌”的 观点,这种提法有待商榷。优秀历史建筑 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所记录下来的各个朝代 修建时的建筑形制、结构形式、构件质地 以及制作工艺。在进行修缮时对现存建筑 实体的保护,应着重于经常性保养维护和 加固工程i保护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修建 应注意与文物和环境风貌相协调,更不能 破坏文物的保存环境。也就是说,保存现 状是优秀历史建筑维修所要遵循的最重要 的原则。在保证优秀历史建筑安全的前提 下,应尽量保存优秀历史建筑的现状:如 果优秀历史建筑有危险而需要修缮或局部 复原时,所要恢复的原状也应以现存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