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渗透环保教案结合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渗透环保精品教案结合点总结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认识物体和图形》,具体内容为第六节“生活中的环保图形”。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和图形,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并结合环保理念,让学生了解环保与图形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生活中的环保图形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环保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认识。
难点:环保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环保物品(如纸盒、矿泉水瓶、轮胎等),多媒体课件。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环保物品,如纸盒、矿泉水瓶、轮胎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所包含的图形。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环保图形,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并讲解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所学的环保图形,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4. 环保意识培养(5分钟)讲解环保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环保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
5. 小组讨论(10分钟)a. 你还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环保图形?b. 环保图形有什么作用?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2. 环保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画出生活中的一个环保图形,并描述它的特点。
b. 收集身边的环保物品,观察它们包含哪些图形,并记录下来。
2. 答案:a. 例如:画出一张正方形纸,描述其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点。
b. 例如:收集到一个矿泉水瓶,它包含的图形有长方形、圆形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到环保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学数学教案渗透环保

小学数学教案渗透环保
主题:环保主题教学
教学内容:通过数学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数学计算和问题解决,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启发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环保主题的图片、资料;
2.与环保相关的数学问题和题目;
3.教学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展示环保主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环保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如
何可以做到环保?
2.学习: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环保行为,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并结
合数字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例如,如果每个人每天节约用水10升,一个月节约多少水?
3.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与环保相关的数学计算题目,如垃圾分类的比例计算、能源消耗
的数量统计等。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
5.作业:布置相关的环保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思考和实践环保行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环保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锻炼了他们数
学计算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保护我们
的家园。
数学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总结

数学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总结第一篇:数学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总结数学备课组数学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总结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的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在我们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加速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所有的进步,很多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的。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正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保护环境已经成了全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成了全世界的共同行动,可持续发展正成为人们的共识。
树立环保意识,掌握环境基本知识和技能,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是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环境教育是涉及各科教育渗透性的综合体。
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危机的教育,就是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新型的自然观。
要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人也是一种动物,是自然过程的一部分,是地球进化运动的产物。
从生物种群的角度看,人与其他生物之间是完全平等的,任何生命都具有同样的尊严和同样的价值。
人与自然之间应当是和谐平等的关系,而不应当是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更不应当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
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必须转变观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惟有此举,才能拯救地球,才能继续人类的自身发展。
教师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力量。
在进行“环保”教育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师要不断学习,了解当前世界三大社会问题之一是保护环境。
了解当前对环境保护的几大问1题:如保护水源、保护森林、保护生态平衡、净化空气……不断提高认识,增长知识。
有机地与日常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尤其是将环保意识的培养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以加强品德教育促进环保意识的提高。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深入研究,善于发现,灵活渗透的原则。
一、将环保意识寓于数学教学中。
要让学生初步形成有关美的理性认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只有把保护环境的意识融入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形成“环保”共识,学生们才能有崇尚自然的美好心灵,才能从小养成美的行为习惯。
小学一年级渗透环保教育的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渗透环保教育的数学教案(一)主备:邓长玉辅备:舒所珍尙琼英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6页及练习十第 6题。
设计意图:本节的“用数学”是让学生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侧重通过计算得出,而不是去数未知数的数量,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文应用题。
所以,本节课力图基于传统教学手段,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和时空,着力指导学生运用所获知识,看图解决问题,找出求“一共有几只兔?”用加法解决,而求“剩下几只青蛙?”用减法解决,让学生初步知道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以“一同去郊游”为主线,创造性地拆分情景图,努力做到情景图动态化,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引领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创设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时空,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3. 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5. 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关键:知道图上“大括号”和“?”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画面内容表达的意思,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活动式的情景图、小黑板、《一同去郊游》乐曲、录音机、图卡、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题1、谈话: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对了,秋天的天是那么高,那么蓝。
森林学校组织大家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想)但有个条件,就是必须闯过两个数学大关,你们敢闯关吗?(敢)那就来吧!第一关:快速抢答。
2024年一年级数学渗透环保精彩教案结合点总结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认识图形》,具体内容为第一课时“生活中的环保图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环保图形,如循环标志、节能标志等,并学会运用这些图形进行简单的组合和创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环保图形的认识,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环保图形进行创新和表达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对环保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环保图形的组合和创造。
重点:基本环保图形的认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环保图形卡片、磁性教具、多媒体设备。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环保标志,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2. 教学新课(15分钟)(1)展示环保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基本环保图形。
(2)通过磁性教具演示,让学生了解环保图形的组合和创造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循环标志为例,讲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相关例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操作环保图形卡片,进行组合和创造。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环保图形的认识:循环标志节能标志2. 环保图形的组合与创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所认识的环保图形,并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运用环保图形,创作一幅具有环保意义的画作。
2. 答案:(1)示例:循环标志,用于表示可回收物;节能标志,用于提醒节约能源。
(2)学生作品,无需统一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环保图形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环保图形,进行分享和交流。
(2)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环保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操作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应用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难点解析:环保图形的组合和创造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它要求学生在理解环保图形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新。
一年级数学渗透环保教案结合点总结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认识图形》,具体内容为“生活中的环保图形——圆形和正方形”。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环保物品,让学生了解圆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运用这两种图形进行创意设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圆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两种图形,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环保主题,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环保图形,并运用这两种图形进行创意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环保物品(如瓶盖、纸盒等)、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学具:彩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环保主题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环保物品,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形和正方形。
2. 新课导入(15分钟)(1)展示环保物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发现其中的圆形和正方形。
3. 实践操作(15分钟)(1)分发彩纸、剪刀、胶棒等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圆形和正方形。
(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这两种图形进行设计。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例题,讲解圆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
5.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环保图形——圆形和正方形2. 内容:(1)圆形的特征(2)正方形的特征(3)环保图形创意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圆形和正方形,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环保主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圆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关注环保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年级数学渗透环保教案、结合点、总结()

数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结合点人类的环境意识状况,无论现在和将来,对生态环境都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巨大影响,而生态环境的保护状况又关系着民族的繁衍和兴衰,关系着国家社会的昌盛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面临挑战和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为此,我校极力推行环保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本人在教授人教版数学第三册时,积极发掘教材中的环境保护结合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从小明确保护环境的责任。
本册教材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环境教育的结合点。
比如:一、珍惜绿水,保护环境。
在教学《上、下》时,可以利用投影片,让学生先感受清澈江河的美丽,再让学生想一想我镇的太平河,一边是绿的,另一边却是黑的,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如果不好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江河,那么一条条清澈碧绿的江河总有一天会变成一条条又黑又臭的江河。
因此,我们应当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珍惜绿水。
二、热爱自然,爱护动物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中的《解决问题》时,可以借助课件,使学生体会各种动物在森林里生活得非常快乐,为了使它们能永远生活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我们应当努力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在讲解练习八的第四题练习题时,要注意结合环境保护的教育,借助青蛙吃害虫这个事例,告诉学生,青蛙会吃害虫,我们应当保护青蛙,不要随便捕捉,杀害。
三、讲究卫生,创建优美环境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的《十几减九》时,主题图中有很多有趣的游戏,如:“卖风车”、“猜字谜”、“卖汽球”等,教学时,要注意提醒学生游戏结束后,要将地方打扫干净,保持环境的卫生。
在教学第六单元的《整十加、减整十数》时,投影出主题图,讲人们在假期到公园参观,我们可以在讲授新课前,先让学生感受公园环境的优美整洁,借此教育学生在参观公园时,不要随地乱丢垃圾,要保持环境的优美整洁。
总之,当今的环境问题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日益严重,为了做好环保工作,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从小就懂得环保的重要性,并能在生活中有所体现。
2024年小学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2024年小学数学环保渗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环保知识介绍2.数学知识运用3.环保实践活动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保知识介绍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面临什么问题吗?对了,就是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环保知识,用数学的方法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2.环保知识讲解(1)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
(2)资源浪费:水资源、能源、粮食等。
3.数学说环保(1)计算环境污染指数:空气质量指数(AQI)、水质指数等。
(2)计算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率、能源利用率等。
4.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环保的重要性,也学会了用数学知识来描述环保问题。
第二课时:数学知识运用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环保知识,那么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环保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2.数学知识讲解(1)比例:环境污染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比例关系。
(2)统计:环保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
3.实例分析(1)案例分析:某地区空气质量改善的原因。
(2)数据分析:某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4.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环保问题,提高了我们的环保意识。
第三课时:环保实践活动1.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环保知识和数学知识,那么如何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开展一次环保实践活动。
2.活动安排(1)分组:按照环保主题分组,如空气质量、水资源、能源等。
(2)任务:每组选择一个环保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3.活动进行(1)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如空气质量指数、水资源利用率等。
(2)分析:运用数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3)解决方案: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
案
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结合点
人类的环境意识状况,无论现在和将来,对生态环境都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巨大影响,而生态环境的保护状况又关系着民族的繁衍和兴衰,关系着国家社会的昌盛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面临挑战和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为此,我校极力推行环保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本人在教授人教版数学第三册时,积极发掘教材中的环境保护结合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从小明确保护环境的责任。
本册教材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环境教育的结合点。
比如:
一、珍惜绿水,保护环境。
在教学《上、下》时,可以利用投影片,让学生先感受清澈江河的美丽,再让学生想一想我镇的太平河,一边是绿的,另一边却是黑的,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如果不好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江河,那么一条条清澈碧绿的江河总有一天会变成一条条又黑又臭的江河。
因此,我们应当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珍惜绿水。
二、热爱自然,爱护动物
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中的《解决问题》时,可以借助课件,使学生体会各种动物在森林里生活得非常快乐,为了使它们能永远生活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我们应当努力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在讲解练习八的第四题练习题时,要注意结合环境保护的教育,借助青蛙吃害虫这个事例,告诉学生,青蛙会吃害虫,我们应当保护青蛙,不要随便捕捉,杀害。
三、讲究卫生,创建优美环境
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的《十几减九》时,主题图中有很多有趣的游戏,如:“卖风车”、“猜字谜”、“卖汽球”等,教学时,要注意提醒学生游戏结束后,要将地方打扫干净,保持环境的卫生。
在教学第六单元的《整十加、减整十数》时,投影出主题图,讲人们在假期到公园参观,
我们可以在讲授新课前,先让学生感受公园环境的优美整洁,借此教育学生在参观公园时,不要随地乱丢垃圾,要保持环境的优美整洁。
总之,当今的环境问题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日益严重,为了做好环保工作,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从小就懂得环保的重要性,并能在生活中有所体现。
我相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份力量,环境也会变得美好。
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总结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
为此,我校极力推行环保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本人在教授人教版数学第二册时,积极发掘教材中的环境保护结合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从小明确保护环境的责任。
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及经验:
一、珍惜绿水,保护环境。
在教学《上、下》时,利用投影片,让学生先感受清澈江河的美丽,再让学生想一想我镇的太平河,一边是绿的,另一边却是黑的,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如果不好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江河,那么一条条清澈碧绿的江河总有一天会变成一条条又黑又臭的江河。
因此,我们应当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珍惜绿水。
二、热爱自然,爱护动物
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中的《解决问题》时,借助课件,使学生体会各种动物在森林里生活得非常快乐,为了使它们能永远生活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我们应当努力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在讲解练习八的第四题练习题时,注意结合环境保护的教育,借助青蛙吃害虫这个事例,告诉学生,青蛙会吃害虫,我们应当保护青蛙,不要随便捕捉,杀害。
三、讲究卫生,创建优美环境
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的《十几减九》时,主题图中有很多有趣的游戏,如:“卖风车”、“猜字谜”、“卖汽球”等,教学时,注意提醒学生游戏结束后,要将地方打扫干净,保持环境的卫生。
在教学第六单元的《整十加、减整十数》时,投影出主题图,讲人们在假期到公园参观,在讲授新课前,先让学生感受公园环境的优美整洁,借此教育学生在参观公园时,不要随地乱丢垃圾,要保持环境的优美整洁。
保护环境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国民工程。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有效的,符合新课程改革和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形势需要。
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立足生活教育、绿色教育,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善于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虎门镇北栅小学期末资料:
数学渗透环保教育
教案、结合点、总结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谭瑞金卢珍宝陈少娟邓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