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调查和统计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统计调查方法

交通运输统计调查方法

浅谈交通运输统计调查方法摘要:我国当前的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运输情况的好坏。

合理科学的交通运输统计调查方法不但是现代交通运输统计的基本任务,也是国家在统计法方面的基本要求。

文章将具体介绍交通运输统计的现状和这一基本任务,并且分析交通统计调查方法,最后就调查法的选择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交通运输;统计分析;调查方法中图分类号:f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一、我国交通运输统计的现状和基本任务在当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中,除了管道运输是由国家统计局管理之外,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交通运输业民航总局、交通部和铁道部三个部门负责掌管。

进一步按照运输方式的差异将运输统计工作划分就是由民航总局、交通部、铁道部分别统计的通用航空运输、民航航空、港口生产、水路运输、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等。

管道运输主要统计的数据来自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两大公司。

国家统计局则根据在公安部门的车辆注册资料来整理收集全国民用机动车的统计数据[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多元化的交通管理机制,相当一部分的交通运输机制成为了划归地方政府或缺少上级主管部门的企业,类似港口运输、水路和水路等运输企业,在多元化的市场管理下已经不再是交通部系统内的企业。

根据相关的统计法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经济发展情况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调查,为此提供统计咨询的意见和统计资料等,以便实现统计监督的目的。

交通运输统计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输统计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由此可见,统计基本任务的全局化要求是确定交通运输统计在国家统计整体中的地位并坚决执行。

采用适用先进的统计手段和合理的统计方法为交通行业的相关活动行使统计监督、开展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数据收集整理、统计的调查等等,为交通行业的各有关企业和有关部门在交通运输发展的经营管理、运行组织和规划建设等方面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为国家掌握交通运输行业对现代运输业和国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制定相关的决策、宏观调控方案和规划发展时能够有一个准确科学的依据等等构成了现代运输统计的基本任务。

交通运输的统计与数据分析

交通运输的统计与数据分析

交通运输统计的范围和分类
范围:包括 公路、铁路、 水路、航空 和管道等五 种运输方式
分类:按运 输方式分为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和
管道运输
按运输对象 分为货物运 输和旅客运

按运输距离 分为短途运 输、中长途 运输和长途
运输
按运输规模 分为大规模 运输和小规
模运输
按运输时间 分为定时运 输和不定时
铁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客运量:反映铁路运输的客运能力
货运量:反映铁路运输的货运能力
运输收入:反映铁路运输的经济效 益
运输成本:反映铁路运输的成本控 制
运输效率:反映铁路运输的效率水 平
运输安全:反映铁路运输的安全状 况
航空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旅客运输量: 包括旅客人 数、旅客周
转量等
货物运输量: 包括货物吨 数、货物周
运输
交通运输统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准确性原则: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代表性原则:确保统计数据的代表性 和普遍性
完整性原则:确保统计数据的完整性 和全面性
科学性原则:确保统计方法的科学性 和合理性
及时性原则:确保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 时效性
保密性原则:确保统计数据的保密性 和安全性
道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单击添加标题
交通运输统计指 标体系
交通运输数据质 量评估与保障
交通运输统计概 述
交通运输数据分 析方法
交通运输大数据 技术应用
统计的概念和目的
统计概念: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预测的过程 目的:了解交通运输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预测性统计 统计数据来源:包括政府统计、行业统计、企业统计等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调查制度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调查制度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调查制度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在道路运输行业,因为行车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损失,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给社会带来重大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和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道路运输行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行车事故统计调查制度。

行车事故统计调查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行业部门了解行车事故的发生情况和原因。

通过对各类行车事故进行统计和调查,可以发现事故的频发地点、时间、原因和责任方等信息,为进一步制定防范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

对行车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也可以帮助企业和从业人员认识到事故的根本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和操作规范,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降低事故率。

行车事故统计调查制度也有助于推动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通过对事故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交通管理制度的漏洞和不足之处,为相关部门提供建议和改进建议,进而提高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统计调查制度还可以促进行业内文化的自我完善和提升,引导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行车习惯和行为规范,主动遵守交通法规,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总结来看,建立完善的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调查制度对于提升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面深入的统计调查和分析,可以为交通管理和从业人员提供更有力的指导和支持,从而有效地降低行车事故的发生率,不断提升道路运输行业的安全水平和整体形象。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建立行车事故统计调查制度的重要性,做好相关工作,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为稳定和安全的环境。

在个人看来,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调查制度既是一种制度安排,也是一种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统计调查和深入分析,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事故的规律和特点,才能更好地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我强烈呼吁行车事故统计调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实现道路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运营。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调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2024年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方案

2024年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方案

2024年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方案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科学评估和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我们需要进行经济统计。

下面是2024年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方案。

一、统计指标的确定1. 行业总体规模统计全国交通运输业的总体规模,包括总收入、总成本、总利润等指标,以便评估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

2. 分行业规模统计各个交通运输领域的规模,包括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子行业的总收入、总成本、总利润等指标,以便分析各个子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比较不同子行业之间的差异。

3. 运输能力统计道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的运输能力,包括运输量、运输速度、运输效益等指标,以便评估交通运输设施和设备的利用情况,为合理规划交通网络提供数据支持。

4. 服务质量统计交通运输业的服务质量,包括客运和货运的准点率、投诉率等指标,以便评估服务水平和改进服务质量。

5. 技术创新统计交通运输业的技术创新情况,包括研发投入、专利数量等指标,以便评估技术进步对行业发展的贡献。

6. 人员和资金投入统计交通运输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培训状况、平均工资等指标,以便评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培养情况。

同时,统计资金投入情况,包括国家投资和企业自筹资金,以便评估资金供给状况和合理利用情况。

二、数据来源和采集方式1. 主要数据来源主要的数据来源包括国家统计局、交通部、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行业协会等各个部门和机构的统计数据。

2. 采集方式通过定期组织调查、审核报表、数据对比等方式采集数据。

并且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三、统计调查的周期和时间安排1. 周期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调查的周期为一年。

2. 时间安排根据各个指标的季度、月度、年度变化情况,确定统计调查的时间节点。

例如,年度调查可以在每年年底进行,季度调查可以在每个季度末进行。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1.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公路运输量调查统计方法探讨

公路运输量调查统计方法探讨

公路运输量调查统计方法探讨公路运输是指以汽车、货车等道路交通工具为主要运输工具,运输货物和人员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公路运输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发展公路运输行业,进行公路运输量调查统计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探讨公路运输量调查统计的方法。

公路运输量调查统计的目的是了解公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包括货物和人员的运输量、运输频率、路线选择等。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为公路运输的规划、管理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公路运输量调查统计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一、综合调查法:综合调查法是一种比较全面、精确的调查方法。

它通过对公路运输企业、交通管理部门等单位进行详细的调查,收集各种数据,包括货物运输量、运输距离、车辆类型、仓储设施等信息。

这种调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公路运输量的情况,但是调查工作较为耗时耗力。

二、抽样调查法:抽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通过对样本进行调查来推断总体的情况。

在公路运输量调查中,可以通过随机抽取一部分公路运输企业或车辆进行调查,再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的运输量。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调查的工作量,但需要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才能推断准确可靠。

三、定期统计法:定期统计是一种长期进行的数据统计工作。

可以通过交通管理部门、公路运输企业等单位定期上报相关数据,如货物运输量、车辆数量、运输时间等,再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公路运输量的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收集和统计,提高工作效率,但可能会存在数据报送不及时、准确性不高等问题。

四、现场观察法:现场观察是一种直接观察公路运输情况的方法。

通过在公路上设立观测点,对通过的车辆进行计数和记录,可以得出一定时间段内的车流量,从而推断公路运输量的情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观、简单,可以及时获取数据,但由于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性,调查结果可能不够全面和准确。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公路运输量调查统计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

交通运输统计管理规定(3篇)

交通运输统计管理规定(3篇)

交通运输统计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统计工作,规范统计管理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运输统计工作。

第三条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与交通运输相关的数据,为决策、管理和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条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的主管部门为国家统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交通运输统计工作。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第五条交通运输统计数据主要由以下单位负责收集:(一)道路运输企业、出租车公司、快递公司等道路运输服务单位;(二)铁路、航空、水路等交通运输企业;(三)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轮渡等公共交通企业;(四)港口、货运站、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单位;(五)旅行社、航空公司、火车票代售点等旅游运输服务单位;(六)国家统计局委托的调查机构。

第六条交通运输统计数据的收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精确全面: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进行任何虚假填报;(二)及时准确:收集、报送和发布数据的时间要及时、数据的内容要准确;(三)标准统一: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分类方法收集、报送和发布数据;(四)保密安全: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商业秘密的数据要严格保密,确保信息安全。

第七条交通运输统计数据的收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自主填报:交通运输单位自行完成数据的填报工作,并定期向统计机构报送;(二)委托填报:交通运输单位将数据填报工作委托给第三方机构,并由该机构向统计机构报送;(三)抽样调查:统计机构通过抽样方法对交通运输单位进行调查,获取样本数据;(四)数据对接:统计机构直接与交通运输单位的信息系统对接,实现数据的自动收集。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第八条统计机构收到交通运输统计数据后,应当及时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形成统计报告。

第九条统计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数据整理和分析体系,包括数据的分类、归纳、计算和分析程序。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9.29•【字号】津交发〔2020〕172号•【施行日期】2020.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正文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市道路运输局、市港航局,各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委内各处室、委属各单位:《天津市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已经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2020年第53次党委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0年9月29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第三章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第四章统计调查组织实施第五章统计分析与监测第六章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第七章统计监督与数据质量责任第八章附则天津市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天津市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管理,规范交通运输统计活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统计体制、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有关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天津市统计管理条例》《交通运输统计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的,以及与其他部门联合开展的交通运输统计工作。

第三条市交通运输委负责天津市行政区域内的公路、水路及城市客运等领域统计活动的组织实施。

市交通运输委统计工作部门负责全市交通运输统计归口管理工作,负责全市交通运输综合统计工作。

委其他内设处室根据职责承担各自专业的统计工作。

市道路运输局负责全市行政区域内的公路运输、城市客运等领域综合统计工作。

市港航局负责全市行政区域内的港口、航运、航道等领域统计工作。

市公路事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公路设施的统计工作,负责公路交调站点的管理和维护。

经授权代主管部门行使统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根据职责或者授权内容开展统计工作。

各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交通运输综合统计工作。

交通运输安全知识: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交通运输安全知识: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为了积极预防、妥善处理道路运输安全事故,保护公司、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浙江省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告制度》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发生道路行车安全事故后,当班驾驶员及现场有关人员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组织抢救,同时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第二条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三条发生道路行车安全死亡事故后,公司应当在2小时内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四条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财产损失金额、事故简要经过、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其他应当报告的事项。

第五条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应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损失等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小组应将调查情况和处理建议以书面形式向单位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第六条事故处理1.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事故责任部门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制定整改措施。

3.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公司依据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对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工伤评残和工伤保险待遇处理,由公司工会和安全部门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有关省、市综合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5.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公司或安全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详情、原因及责任人处理等编印成事故通报,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分隔查核线(screen line) 为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而在调查区域内按天然、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 线,可设一条或多条。它们将调查区域划成几个部分,用以实测穿越 该线的各道路断面的交通量。
图3-18 外围境界线和分隔查核 线
查核线
居民出行调查
• 13.出行产生
包括交通分区内下述出行端点:家庭出行中的家庭端端点,不论其 为出发点还是到达点;非家庭出行的出发点。
164832 29294 1846 1785 2490 10145
90848 32208 3592 6114 9995 2444
23437 40581 1914 3127 3262 19074
13153 20173 9657 916 1439 934
10258 18692 2431 1508 1249 1690
中心区 滨江区 新塘区 上塘区 武林区 风景区 江南区 下沙区
0
3849 44496 111993 149079 89537
3803 391 65213 38813 28396 33964
44783 62671 6872 1492 1735 3580
125888 41295 1648
0
1897 6424
0 20 0 0 33580
余杭
129 151
0 0 0 1 6 0 0 0 288
合计
440707 243372 132878 182823 216208 163719 91810 46800 35846
470 1554634
居民出行调查
基本定语和术语
• 11.调查区域境界线(cordon line) 包围全部调查区域的一条假想线,有时还分设内线和外线,内线常为 城市中心商业区(CBD)的包围线。
基本定语和术语
• 2.出行端点 出行起点、讫点的总称。每—次出行必须有且只有两个端点,出行 端点的总数为出行次数的两倍。
• 3.境内出行 起讫点都在调查区域范围内的出行。 • 4.过境出行 起讫点都在调杏区域范围外的出行。 • 5.区内出行 调查区域分成若干交通小区后,起讫点都在同一个小区内的出行
居民出行调查
居民出行调查
习题
.某人早上从家里出发去上班,下班后到商店购物,然后 回家。请说明这三次出行中的: (1)家庭出行和非家庭出行。 (2)家、办公室、商店这三地的出行产生及吸引的次 数。(5%)ຫໍສະໝຸດ 家办公室商店
居民出行调查
起讫点调查的实质是把出行(人、车、货)从技术与社会综合的角度进行 研究。
➢ 通过搜集出行类别与数量资料,在计算机上模拟现状的出行,为发现主 要交通症结,调整与改善道路系统功能,从系统上和政策上对近远期工 程项目排序提供依据;
226 230
0
0
0
4
477229 249384 137668 165748 199543 167796
21953 38590 1837 3365 3393 16395
0 507
0 11 86051
10444 16171 7634 763 1171 738 409
0 19 0 37348
萧山
9229 17879 2274 1543 1251 1382
交通运输调查与统计
居民出行调查
概述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步骤 调查精度检验与资料整理分析 自行车使用调查
居民出行调查
第一节 概述
基本定语与术语 目的和意义 调查类别与方法 调查资料整理应用
居民出行调查
基本定语和术语
起讫点调查,又称OD调查,是两个英文单词Ori gin(起点)和Destination(终点)的缩写。 其目的是为了弄清所研究区域内人和货的交通特性, 主要包括居民出行调查,流动人口出行调查等。这 些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基本类似,统称起讫点(OD)调
期望线图
杭州客流 期望线图
居民出行调查
基本定语和术语
• 9.主流倾向线
又称综合期望线,是将若干条流向相近的期望线合并汇总而成,目的 是简化期望线图,突出交通的主要流向。
• 10.OD表
即表示起讫小区之间出行交换数量的表格。
OD表
矩形OD表
OD表
三角形OD表
杭州客流OD表
D O 中心区 滨江区 新塘区 上塘区 武林区 风景区 江南区 下沙区 萧山 余杭 合计
居民出行调查
基本定语和术语
1.出行
指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 出行“起点”,指一次出行的出发地点;“讫点”,指一
次出行的目的地。 出行作为交通行为的计测单位,它须具有三个基本属性: ➢ 每次出行有起讫两个端点; ➢ 每次出行有一定目的; ➢ 每次出行采用一种或几种交通方式。
居民出行调查
基本定语和术语
• 6.区间出行 调查区域分成若干交通小区后,起讫点分别位于不同小区内的出行。
• 7.小区形心 指小区内出行端点(发生或吸引)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即小区内交通出 行的中心点,不是该小区的几何面积重心。
• 8.期望线 又称愿望线,为连接各小区形心间的直线,它的宽度表示区间出行的 次数。因其反映人们期望的最短距离而得名,与实际出行距离无关。
➢ 由OD调查资料、土地使用资料建立各类交通预测模型,为远期交通规 划提供依据;
➢ 客观地分析评价各类交通出行的特征,特别是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为提 高公共交通体系运行效率,制定近期、远期交通政策提供有效信息。
• 14.出行吸引
相对于出行产生,包括交通分区内下述出行端点:家庭出行中的非 家庭一端的端点,不论其为出发点还是到达点;非家庭出行中的 到达点。整个调查区域的出行吸引数应等于出行产生数。
• 15.出行分布
又称OD交通量。调查区域内各交通小区之间的车、人出行次数,当 限为车辆出行时,亦称交通分布。现状出行分布由OD调查得到。
查。
居民出行调查
基本定语和术语
居民出行调查是指在区域内,对一定比例的城 市各类人口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获得城市交通出行 总量、时空分布特征、交通方式等资料,为交通规 划、建设、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居民出行调查
基本定语和术语
居民出行调查的结果有以下几个作用:
掌握居民出行强度、分布、交通结构、出行目的等出行特征的 变化; 预测交通需求,判断城市交通未来发展趋势,科学实施交通规 划与管理; 分析交通系统建设、运行和发展状况,研究交通供需矛盾的成 因与对策; 定量分析评价交通政策、交通战略、交通规划与管理方案,提 供决策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