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试验报告
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报告

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报告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底基层用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前言:根据现行级配碎石底基层设计规范要求,试验室在完成各项原材料检测试验后,在今日完成了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二、组成材料1、产地及岩性:奉新县虬岭采石场,岩性为花岗岩。
2、规格:19-31.5mm、9.5-19mm、4.75-9.5mm、0-4.75mm。
三、矿料设计1、我部试验室对上述各种矿料进行了筛分,并通过级配调整,确定了三种矿料级配比例如下:合成级配如下:四、击实试验本项目按照3,、4,、5,、6,、7,五个含水量配料进行击实试验。
所有的集料烘干,每种含水量配制6000克干集料。
分三层击实,每层击98次。
1、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的确定通过平行试验,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确定最大干密度为2.312g/cm3,最佳含水量为4.7,。
试验数据见试验表格。
篇二:级配碎石配合比说明S336莒界线莒县至浮来山段改建工程级配碎石配合比S336莒界线莒县至浮来山段改建工程工地试验室二O一二年九月二十六日级配碎石垫层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依据及要求设计依据: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S336莒界线莒县至浮来山段改建工程招标文件设计要求:S336莒界线莒县至浮来山段改建工程设计图纸二、原材料碎石: 莒县石料厂产石灰岩碎石水 : 饮用水三、设计用途本级配碎石配合比用于S336莒界线莒县至浮来山段改建工程挖方段级配碎石垫层施工。
四、混合料组成设计集料级配为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0-4.75mm石屑 =18:32:31:20。
级配碎石液塑限松坪子

盒+湿土质量 (g)
56.72 62.18 63.51
65.28
66.72 69.03
10
系列1
含水 量(%)
盒+干土质量 (g)
水分质量(g)
53.17 58.22 57.06 3.55 3.96 6.45
58.54 6.74
58.62 60.57 8.10 8.46
干土质量(g) 36.45 40.96 40.69 42.12 42.24 43.75
雅砻江卡拉-杨房沟水电站交通专用公路土建V标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报告
报告日期 2012年07月12日
项目名称
卡拉-杨房沟水电站交通专用公路
合同段
编号:KYV-T-004
V标(K35+500-K+41+300)
工程名称
路基工程
取样地点
松坪子砂石
试验日期
2012.07.12
施工单位
中铁十八局集团
试验规程
JTG E40-2007 (T0118-2007)
试验
复核
技术负责人
9.7 16.0
21
4.8 11.2 20.1
hp= 7
试验单位
中铁十八局卡杨V标项目部工地试验室
使用部位
路面底基层
土样编号
4
试验次数
1
2
3
100
h1
4.8
入土
深度
h2
4.7
mm
(h1+h2)/2
4.8
11.2 11.1 11.2
20.1 20.0 20.1
盒号
4
7
5
3
C5标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方案试验段总结报告2015-12-17

成温邛快速路(崇州段)C5合同段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0一五年十二月·崇州目录1、试验目的 (3)2、试验原理 (3)3、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 (3)3.1参加施工的主要人员如下 (3)3.2投入的机械设备见下表 (4)3.3压路机工作性能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施工过程 (4)4.1取土场 (4)4.3填筑施工 (5)4.3.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6)1)粗平...........................................................................................................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复平...........................................................................................................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精平...........................................................................................................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4碾压填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5碾压遍数及压实度控制 (6)5、数据统计 (9)5.1压实度及对应含水量记录表 (9)5.2松铺系数记录表 (10)5.3压路机施工记录表 (11)6、试验总结 (11)6.1压实度 (11)6.2松铺系数及最佳含水量 (11)6.3压路机施工速度 (11)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我单位承建了成温邛快速路(崇州段)公路工程项目C5标合同段,主要起讫桩号为K33+300,终点桩号为K37+650,标段总长4.35公里。
级配碎石基层试验总结报告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总结报告一、试验段施工概况根据技术规范要求,承包人在开工前应修筑不少于100米的试验路段,以确保路面基层的正确施工工艺,为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及压实遍数,并通过试验路段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松铺系数以及机械配置,为以后基层铺张全面展开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
二、试验的准备开工日期:2003年12月5日,完工日期:2003年12月5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我单位选定K7+200~K7+400作为基层的试验路段,长度200米。
为了顺利打开试验路段开工的局面,在人员、机械、材料和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安排。
三、试验组织机构项目负责人:康解田技术负责人:曹利生质检负责人:邹送艮施工员:伍柳枝康津军试验员:苏征安全负责人:陈明喜材料负责人:康同新刘让能压路机手:曹同新洒水车手:陈征施工队长:段玉卿四、试验提供的设备为确保试验路的顺利施工。
我部投入施工设备清单如下:五、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自卸小四轮车运料,根据试验所得水稳碎石得最大干密度、所铺面积的大小及设计厚度15cm计算所需的填料,松铺系数则根据以往经验取1.38,由指挥人员统一指挥卸料,依次铺放。
测量人员根据预定的松铺厚度测量挂线,根据拉线高度进行人工摊铺整平,,用压路机由外向内先静压二遍,再振压两遍后,测压实度,直至压实度达97%。
具体施工过程如下:(后附施工流程图)1、准备下承层,清理原路面上的堆积物,清理的宽度不少于设计要求。
2、施工放样:在经验收合格的原级配碎石补强层上进行中桩和边桩放样,同时测定桩顶标高(每二十米一个断面),两边铺筑宽度大于设计宽度,以确保路基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3、材料的堆放及摊铺:根据基层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将材料堆放好,用人工将堆放好的材料按1.38的松铺系数均匀摊铺。
4、碾压:先用振动式压路机静压2遍,对静压后不平整处利用人工进行平整,对局部不平整处立即人工铲平,补以新拌的均匀混合料工,并与粗集料拌和均匀,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进行碾压。
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报告

汇报简要
试验段施工工艺及流程 试验段施工实际控制 试验段成果汇总
一、概况
我部于2013年7月17日开始至7月19日组织施工级配碎石底基层试
验段,试验段起讫桩号为K227+400~K228+400右幅,长度为:1000m,
级配合成配合比为:0-4.75河砂30%,4.75-9.5碎石10%,9.5-19碎石 30%,19-31.5碎石30%,最佳含水量为:3.2%,最大干密度为: 2.21g/cm3。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3、现场人员情况 生产副经理:郑刚、技术负责人:荆帅、路面工程师: 李端端、测量工程师:严崇久、试验工程师:鲁守成、、专职 安全员:徐秋,其它人员有: (1)拌和站操作手:2人;(2)平地机操作手:1人 (3)摊铺机操作手:4人;(4)压路机司机:4人 (5)找平整型辅助工:20人;(6)汽车司机:11人; (7)装载机司机:2人 (8)测量工:4人;(9)试验员:2人 (10)施工员:3人;(11)清扫工:2人。
8、碾压 (1)开始时,单钢轮压路机弱振2遍,速度1.5-1.7km/h、单钢轮压路 机强振2遍,速度1.3-1.6km/h,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即时检测、找 补,同时如发现蜂窝或梅花现象应将多余的碎石挖出,分别掺入适 量的细集料,彻底翻拌均匀,并补充碾压,不能采用石屑或碎石覆 盖处理。 (2)对于碾压过程中出现的“雍包”,用人工刮平处理,再继续碾压。 (3)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道碾压 与上道碾压相重叠1/2轮宽,使每层整个断面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 的密实度为止。压实后表面平整无轮迹和隆起,且断面横坡符合设 计及规范要求。 (4)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保证 底基层表面不受破坏。 (5)碾压过程中,底基层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若表面水蒸发过快, 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6)快速检测压实度,压实不足尽快补压。用三米直尺检测平整度,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测量人员值守现场,不断检测摊铺和碾压的标高,及时纠正施工 的偏差。
3.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XX改建工程第X合同段16cm 3.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建设单位:XX市公路管理局监理单位;XX监理检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路桥有限公司XX标项目经理部20 年月日16cm3.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一、试验段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起讫桩号K74+453~K80+600,全长6.147公里。
本合同段路面基层、上底基层、下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均采用在水稳拌合站集中厂拌方式进行拌合,运输混合料至施工现场,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
本标段16cm3.5%水泥稳定碎石下底基层设计铺筑量为43871.6m2。
为了在保证工程总体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机械效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2014年4月20日,我项目部在K78+400-K78+600(右幅)进行了16cm 3.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底基层试验段的摊铺。
试验段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洒水养生的流水作业法施工,根据工地试验室检测资料和前场各工序记录资料,编制16cm 3.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二、试验段施工组织机构、投入机械及检测仪器情况1、为了确保试验段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且各环节质量都在受控状态,项目经理部成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岗位划分与职责,定人定岗、责任明确。
在试验段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更是不断强化管理、明确责任,将岗位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与深化。
整个施工过程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亲自组织实施,项目总工(技术主管)负责技术数据的统计、分析,后场由拌和场厂长负责,前场由施工队长负责,试验室主任负责前、后场试验检测,测量组负责施工前放样、施工中标高控制、松铺系数测定以及成型路段的测量检测,综合办公室主任负责现场宣传、文明施工监督以及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所有人员均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各司其职,坚守岗位。
2、本次水泥稳定碎石下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我项目经理部配备各类管理人员11名、设备操作人员8名、其他民工15名。
级配碎石配合比.

报告编号:总页数: 5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报告施工单位:XXX公司XXX试验室报告日期:2 0 2 0 年10 月20 日施工单位:XXX公司试验单位:XXX试验室签名栏试验人员:报告审核:报告批准:说明:1、报告未加盖公章或检测专用章无效。
2、未经本单位书面同意,部分复制报告无效。
3、委托检测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4、若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视为对报告无异议。
5、检测报告未加盖骑缝章无效。
6、本报告中所有原材料检测仅供配合比设计使用,施工中所用各种原材料应按规定批量送检。
一、任务概述XXX工程级配碎石进行配合比设计。
二、设计依据2.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三、原材料性质分析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所用集料为沁阳的石灰岩;本次配合比设计所用原材料均由委托方送样。
3.1矿料级配碎石中的矿料包括粗集料和细集料。
3.1.1粗集料粗集料10~20mm,5~10mm石灰岩,粗集料技术性质见表3-1。
试验结果表明粗集料所检项目符合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关于路面基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3-1 粗集料技术性质3.1.2细集料细集料为石屑,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3-2。
试验结果表明细集料所检项目符合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关于路面基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3-2 细集料技术性质各种粗集料、细集料的筛分结果见表3-3表3-3 各种集料的筛分结果四、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4.1 混合料级配混合料级配范围见下表。
表4-1 混合料级配范围4.2 矿料配合比计算依据JTJ034-2000关于级配范围要求,确定级配组成见表4-2表4-2 混合料级配计算4.3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的确定表4-3 级配碎石击实试验结果4.4 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见表4-4表4-4 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结果。
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根据我们的实际施工经验,对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进行了总结报告,以下是我们的总结:一、施工目的二、试验段设计试验段设计采用了不同粒径组成的碎石进行层层铺设,根据不同粒径的碎石的分部曲线和工程要求,确定了每一层的厚度和粒径比例。
试验段的总厚度为80cm,分为4层,每层的厚度为20cm。
三、施工过程1.碎石选用:根据试验段设计要求,我们选用了不同粒径的碎石,并在现场进行了筛分和分析,确保每层的粒径符合设计要求。
2.地表准备:在施工前,我们先进行了地表的清理和平整,确保基底平整牢固。
3.第一层碎石铺设:先将最大粒径的碎石铺设在地表上,并通过压路机进行压实,以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4.后续层碎石铺设:分别将剩下的碎石按照粒径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铺设,并进行适当的压实,确保每一层的碎石能够互相嵌固。
5.路面养护:施工完成后,我们对试验段进行了定期的保养和检查,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和稳定。
四、施工问题与对策1.碎石质量:在试验段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碎石存在破碎度和均匀性等问题,为了保证试验段的准确性,我们及时更换了碎石,并重新铺设和压实。
2.施工设备:在施工中,我们发现压路机的振动频率对碎石的压实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提升碎石的密实度,我们调整了振动频率和速度。
3.施工环境:由于施工地点的位置较为偏远,交通条件较差,给我们的物资供应和人员调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提前做好了物资准备和人员安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五、施工总结通过对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的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发现碎石的级配粒径对路面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较大粒径的碎石可增加路面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较小粒径的碎石可提高路面的光滑度和舒适性。
同时,我们也发现碎石的质量和施工设备的运用技巧对施工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的道路工程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级配碎石,并合理运用施工设备,以实现最佳的工程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科
技基〔2005〕101号
试验结果
0.075
小于 0.075
试验:
复核:
技术负责人:
单位(章)
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 黏土团及有机质含量(%) 液限(%)
填料等级
/
塑性指数
粒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m)
大于 60
60
40
20
10
5
2
1
0.5 0.25
分计筛 余(%)
累计筛 余(%)
检测评定依据:
试验意见: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
《铁路碎石道碴试验方法》TB/T2328.1~18-1992
西宝铁路客运专线工程
级配碎石试验报告(一)
委托单位:
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
委托编号:
取样地点:浙江湖州德清章家桥矿
试验日期:
使用部位:基床表层
报告日期:
试验项目
大于22.4mm带有破碎面占质量 百分率(%)
粒径>5mm的颗粒密度(g/cm3) 粒径<5mm的颗粒密度(g/cm3)
平均颗粒密度ρ s (g/cm3) 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 砂的最小干密度(g/cm3)
试验结果
试验项目 最大干密度ρ dmax(g/cm3)
最优含水率w0pt (%) 大于5mm颗粒含量(%) 小于5mm颗粒含量(%) 试样最大颗粒粒径(mm)
洛杉矶磨耗率(%) 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
小于0.02mm的颗粒含量(%)
针片状含量(%)
不均匀系数 C u 曲率系数 C c
填土类别
级配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