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中淀粉含量的测定-精选.

合集下载

马铃薯淀粉含量测定比重法

马铃薯淀粉含量测定比重法

马铃薯淀粉含量测定比重法马铃薯,咱们平时吃得不少,做成薯条、土豆泥,简直是美味的代名词。

今天聊聊马铃薯淀粉含量测定的比重法。

这听起来有点复杂,不过别担心,咱们慢慢来,肯定不会让你觉得枯燥。

说到马铃薯,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个好东西,营养丰富、百搭又美味。

但是你知道吗,马铃薯里的淀粉含量也是个重要的指标。

这可是关系到口感和烹饪效果的哦!好比你做面条,面粉的筋道得合适,做出来的面条才够劲道。

要想知道马铃薯里的淀粉到底有多少,咱们就得用到比重法。

简单来说,就是把马铃薯切成小块,放到水里,看看它们在水里的表现。

就像是你把一个乖乖的孩子和一个顽皮的孩子放在游泳池里,水面浮出来的可不一样。

马铃薯块如果沉下去,那就说明淀粉含量相对较低;反之,漂浮在水面上的,说明淀粉含量相对较高。

没错,这就像是在做一场马铃薯的“水上秀”,看谁能在水面上翩翩起舞。

咱们先来准备材料,马铃薯、清水、一个大碗,还有一个秤,别忘了还得准备一把刀。

小心切马铃薯,别像我一样,动手不看刀,手忙脚乱可就糟了。

把马铃薯切成均匀的小块,大小差不多,这样测量才准确。

把这些块放入水中,先让它们沉下去。

你会发现,马铃薯块在水中的状态就像是一群小鱼儿在游泳,沉的和浮的总有些不同。

然后咱们再来称量一下这些马铃薯块的重量。

用秤一称,哎呀,真是没想到,竟然这么重。

别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小块再拿出来,抖干水分。

想想那种刚游完泳的小朋友,身上都是水,咱们得让他们干燥一些才能继续。

把马铃薯块放在厨房纸巾上,轻轻一拍,水分减少,准备进入下一步。

现在,咱们来测量水的重量。

把水倒入大碗,先称量一下,记录下来,然后再把马铃薯块放回去。

水面浮现的变化就像是在上演一场舞台剧,淀粉含量高的,浮起来的比例就多,低的就相对少。

计算一下比重,这就是咱们要的淀粉含量数据了。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科学小实验的感觉?其实这就像是把厨房变成了实验室,动手做做也挺有趣的。

这个过程不只是为了测量淀粉含量,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马铃薯的特性。

土豆淀粉检测实验报告

土豆淀粉检测实验报告

1. 了解淀粉的化学性质和检测方法。

2. 掌握淀粉检测实验的操作步骤。

3. 学习使用碘液检测土豆中淀粉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多糖,由许多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

在淀粉分子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相互交织形成复杂的结构。

碘液与淀粉结合后,会形成一种蓝色的复合物,因此可以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土豆中是否含有淀粉。

三、实验材料1. 土豆若干2. 碘液3. 试管4. 烧杯5. 玻璃棒6. 滴管7. 蒸馏水8. 移液管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土豆洗净、去皮、切片,备用。

2. 将切片土豆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至形成浆状。

3. 取两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

4. 在试管A中加入2ml土豆浆液,在试管B中加入2ml蒸馏水作为对照组。

5. 用滴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1-2滴碘液。

6. 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1. 试管A中的土豆浆液滴加碘液后,溶液呈现蓝色。

2. 试管B中的蒸馏水滴加碘液后,溶液无明显颜色变化。

六、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土豆浆液在滴加碘液后呈现蓝色,说明土豆中含有淀粉。

2. 蒸馏水在滴加碘液后无明显颜色变化,说明蒸馏水中不含有淀粉。

七、实验讨论1. 土豆是一种富含淀粉的食物,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土豆中的淀粉含量。

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碘液的添加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3. 实验中使用的蒸馏水要确保无杂质,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土豆浆液与碘液的反应,成功地检测出了土豆中的淀粉含量。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淀粉的化学性质和检测方法,掌握了使用碘液检测土豆中淀粉含量的操作步骤。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他食物中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为我们的饮食健康提供参考。

酸水解-DNS法测定马铃薯淀粉含量

酸水解-DNS法测定马铃薯淀粉含量

马铃薯淀粉含量测定方法酸水解DNS比色法1、方法原理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或酮基的糖类。

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利用各种糖的溶解度不同,可将植物样品中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别提取出来。

对非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用酸水解法使其降解城还原性单糖进行测定,再分别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常以葡萄糖含量计)。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可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而氧化剂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

由于多糖水解为单糖时,每断裂一个糖苷键需加入一分子的水,所以在计算多糖含量时应乘以系数0.9。

2、仪器:制浆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3、试剂:0.1mg/ml葡萄糖标准液:准确称取0.1g在105℃下烘干至恒重的分析纯葡萄糖,加少量水溶解后于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放在冰箱中备用。

DNS显色剂:将6.3g 3,5-二硝基水杨酸和262ml 2mol/L NaOH溶液,加到500ml含有酒石酸钾钠的热水溶液中,再加5g结晶苯酚和5g亚硫酸钠搅拌溶解。

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碘-碘化钾试剂:称取8g碘和10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酚酞指示剂:称取0.1g酚酞,溶于250ml 70%乙醇中。

6mol/L盐酸6mol/L氢氧化钠4、样品制备(1)称取马铃薯鲜样100g去皮切碎放入制浆机,加水40ml打碎制浆后转移至磨口玻璃瓶中待用;(2)还原糖提取:从磨口瓶中称取2.0g样品浆液于10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搅匀,在50℃恒温水浴中保温20min使还原糖浸出;离心后将上清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20ml蒸馏水清洗残渣,再次离心后将上清液同样转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即为还原糖待测液。

马铃薯淀粉检测方法

马铃薯淀粉检测方法

马铃薯淀粉含量的检测
原理:
利用马铃薯的比重,通过回归方程得出干物质和淀粉含量。

仪器:
KH-100物质含量测定仪
检测步骤:
1.样品的准备:
取样5至20公斤马铃薯,洗干净。

2.操作步骤:
打开电源开关,在显示称体重量稳定并且称体不在晃动后按动“空重一”,将不锈钢网筐浸入水中,按“空重二”键,等不锈钢网筐不往下滴水,且重量回到开始重量。

装入洗干净的马铃薯,静止后按“物重一”键,将称体连同马铃薯一起放入水中,静止后按“物重二”键,按“物量”键,将分别显示比重、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数值。

3.打印:按“打印”键,“打印”指示灯亮,开始打印。

注意事项:
1.称重时水温应保持在15-20度之间,水必须清洁。

2.马铃薯称重前必须清洗干净。

3.在称重水下重量时,要使马铃薯和筐完全浸泡在水中。

马铃薯淀粉含量测定方法

马铃薯淀粉含量测定方法

马铃薯淀粉含量测定方法
嘿,你问马铃薯淀粉含量咋测定啊?这事儿其实不难。

咱可以用个简单的办法,先把马铃薯弄碎了,越碎越好哇。

就像你捣蒜泥那样,把马铃薯捣成糊糊状。

为啥要这么碎呢?因为这样能让淀粉更好地被提取出来呀。

然后呢,准备点水,把这糊糊倒进去,搅和搅和。

这时候就像你搅面糊似的,让它们充分混合。

接着,让这混合物静置一会儿。

等一等,别着急,就像等公交车似的,要有耐心。

等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上面的水变清了一些,下面有沉淀。

这沉淀可就是淀粉啦。

再小心地把上面的水倒掉,留下下面的淀粉沉淀。

这时候的淀粉还不太纯呢,可能还有点杂质。

咋办呢?再加点水,轻轻搅拌一下,然后再静置。

重复这个过程几次,直到淀粉变得比较干净。

最后,把淀粉拿出来,放在一个干净的容器里,晾干。

等它干了,称一称重量。

然后呢,再根据你一开始用的马铃薯的重量,算一算比例,就能知道马铃薯里淀粉的含量啦。

比如说哈,你拿了一个大大的马铃薯,有半斤重呢。


过一番折腾,最后得到了一两干淀粉。

那这淀粉含量就是一两除以半斤,也就是20%啦。

这测定方法虽然不是特别精确,但在家里自己试试还是挺好玩的。

你可以多找几个马铃薯,都试试,看看它们的淀粉含量是不是不一样。

说不定你会发现,有的马铃薯淀粉特别多,有的就比较少呢。

就像人一样,各有各的特点。

嘿嘿,咋样,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呀?赶紧去试试吧。

马铃薯块茎淀粉实验报告

马铃薯块茎淀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马铃薯块茎淀粉的基本特性;2. 掌握马铃薯块茎淀粉的提取方法;3. 熟悉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马铃薯块茎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是马铃薯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

淀粉的提取原理是利用淀粉在热水中溶解的特性,通过加热使淀粉溶解,然后通过离心分离出淀粉溶液,最后通过干燥得到纯净的淀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马铃薯块茎、蒸馏水、碘液、无水乙醇、硫酸铜、氯化钠、硫酸锌、硝酸银、硝酸钾、硫酸铵、碳酸钠等;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离心机、显微镜、烘箱、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滤器等。

四、实验步骤1. 淀粉提取(1)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去皮,切成小块;(2)将马铃薯块茎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5分钟;(3)取出烧杯,冷却至室温;(4)将烧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然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5)将滤液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分离,弃去沉淀;(6)将离心后的滤液转移至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静置过夜;(7)取出烧杯,将溶液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8)将滤液转移至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纯净的淀粉。

2. 淀粉含量测定(1)取少量淀粉样品,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2)将溶液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分离,弃去沉淀;(3)取少量离心后的滤液,加入适量的碘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4)根据溶液颜色变化,与标准溶液进行比对,计算出淀粉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淀粉提取结果:经过实验,成功提取出纯净的淀粉,干燥后得到白色粉末。

2. 淀粉含量测定结果:通过实验,测得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为15%。

六、实验结论1. 马铃薯块茎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是马铃薯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2. 通过加热、离心、干燥等方法,可以成功提取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3. 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简单易行,可应用于马铃薯等含淀粉食品的品质评价。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化学品中毒等;2. 实验操作要规范,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实验过程中注意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马铃薯品质测定方法

马铃薯品质测定方法

(三)薯块淀粉含量测定:高氯酸水解-蒽铜比色法:(1)实验原理:用乙醇溶液去除饲料样品中的可溶性糖,再用高氯酸溶液溶解残留物中的淀粉,使淀粉与其他成分分离,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蒽酮与淀粉反应生成蓝绿色的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640 nm 下的吸光度.试剂配制:80%乙醇溶液;52%高氯酸溶液;蒽酮试剂(将0.4 g 蒽酮溶于100 mL88%硫酸溶液中,现用现配);淀粉标准液(将200 mg 淀粉倒入100mL 烧杯中,加入5 mL 蒸馏水,加入65 mL52%高氯酸溶液,搅拌全部溶解,转入100 mL 溶量瓶中,加水定容,浓度2 mg/mL;取上述标准淀粉溶液10.00 mL 于250 mL 溶量瓶中,加水定容,此淀粉溶液的浓度为80 ug/mL. )(2)标准曲线:在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0µL、250µL、500µL、1000µL、1500µL、2000µL 淀粉标准液,每一个浓度3个重复,加水调整各试管溶液均为2.00 mL,在冰水中冷却2 min 加入6.00 mL蒽酮-硫酸溶液,摇匀,在冰水中冷却2 min,将试管放入沸水中5 min,各试管显色呈蓝绿色,取出试管,冷却至室温。

用2.00 mL 蒸馏水按照上述操作作为空白参比,于640nm 波长下比色,测定各试管溶液的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横坐标,淀粉浓度作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吸光度和淀粉浓度之间的回归方程。

(3)操作步骤:称取2.5 g饲料样品于50 mL离心管中,其中包括2个重复,加入80%乙醇溶液2滴使样品湿润,再加入5 mL水摇匀,加入25 mL热的80%乙醇溶液, 摇匀后放置5 min,以2 500r/min速度离心5 min,倾出上清液,再用30 mL 80%乙醇溶液提取1 次。

于上述残留物中加入5 mL 水和30 mL 52%高氯酸溶液,搅拌10 min,以2 500r/min离心10 min,将上清液转入100 mL 溶量瓶中,残留物再用35 mL 52%高氯酸溶液提取,合并提取液,以水定容。

马铃薯中淀粉含量测定

马铃薯中淀粉含量测定

马铃薯中淀粉含量测定(酸水解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组织中淀粉的提取步骤。

2、掌握植物组织中淀粉含量测定的原理和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方法。

3、熟悉722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用途、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4、巩固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1、淀粉提取,也称为浆渣分离或分离,是淀粉加工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淀粉提取率和淀粉质量。

粉碎后的物料是细小的纤维,体积大于淀粉颗粒,膨胀系数也大于淀粉颗粒,比重又轻于淀粉颗粒, 将粉碎后的物料,以水为介质,使淀粉和纤维分离开来。

2、淀粉是食品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植物种子中重要的贮藏性多糖。

它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种子等组织中,是人类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供给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淀粉跟稀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完全水解成葡萄糖、麦芽糖等还原糖。

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还原糖在NaOH 和丙三醇存在条件下会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成桔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NO 2OH HOOCNO 2+还原糖NH 2OH HOOCNO 2黄色桔红色该物质在540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桔红色物质的吸收值成正比关系,利用比色法可测定样品中的含糖量。

由于淀粉完全水解成还原糖的量是成正比的,所以,也与桔红色物质的深浅成正比关系。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试剂1、仪器3、试剂四、实验内容1、溶液的配制(1)、6 mol/L NaOH 溶液:准确称取12 g NaOH固体,溶于15 mL蒸馏水中,并倒入50 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分几次清洗烧杯并将清洗的溶液倒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

(2)、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准确称取0.63 g DNS,2.1 gNaOH固体充分溶解于50 mL蒸馏水,再加入18.2 g酒石酸钾钠,0.5 g苯酚,0.5 g偏重亚硫酸钠,搅拌溶解,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 mL,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马铃薯中淀粉含量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starch content in potato系(院)名称: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专业班级:07食品质量与安全1班学生姓名:马天顺马帅指导教师姓名:田萍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2010年6月录…………………………………………………………………… 英文摘要、关键词…………………………………………………………………… 引言………………………………………………………………………………………第1章 ×××××××××××××…………………………………………1.1 ×××××××××××××………………………………………………1.1.1 ××××××××××××× ……………………………………………1.1.2 ××××××××××××× ……………………………………………1.2 ××××××××××××× ………………………………………………1.3 ××××××××××××× ………………………………………………第2章 ××××××××××××××× …………………………………2.1 ×××××××××××××………………………………………………2.1.1×××××××××××××………………………………………………2.1.2×××××××××××××………………………………………………2.2 ××××××××××××× ………………………………………………2.3 ××××××××××××× ………………………………………………第3章××××××××××××………………………………………………3.1 ××××××××××××× ……………………………………………… 3.2 ××××××××××××× ………………………………………………第4章×××××××××××××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马铃薯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摘要:××××××××××××××××××××××××××××××××关键词:××××××××××××英文题目Key words:×××;×××;×××;×××引言马铃薯为茄科块茎作物,总产量和栽培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

马铃薯也是重要的轻工业原料,其块茎中所含8 %-34 %的淀粉,具有优良的品质和独特性能,使以马铃薯及其淀粉为原料的加工业得到蓬勃发展,市场对马铃薯特别是淀粉专用型马铃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不同环境条件对马铃薯淀粉的含量和品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马铃薯淀粉加工业在国内马铃薯加工业中所占比例最大。

作为工业和食品加工用原料,马铃薯精淀粉的需求量还会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

随着马铃薯淀粉加工业的发展,对高淀粉马铃薯品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迫切。

但目前生产中,符合需求的高淀粉品种数量较少,特别是淀粉含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稳定的品种更少[2]。

加工用原料薯大多为生产上主栽的马铃薯品种,原料薯供应的问题严重影响淀粉的产量和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马铃薯淀粉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马铃薯的化学组成随产地、品种及贮存条件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其淀粉主要存在于外部果肉中,淀粉含量因品种的不同差异很大,一般在9%-25%之间。

马铃薯含微量的龙葵素有毒物质,其含量在贮存期间受日光照射引发等而急剧增加,会影响淀粉的含量。

本试验用在超市里随机购买的马铃薯为材料,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分别运用酶水解法以及酸水解法对其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为以后对食品中各项成分含量的测定提供参考。

第一章绪论1.1马铃薯1.1.1马铃薯的概述马铃薯(土豆)是茄科茄属植物,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

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形等,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

地上茎呈棱形,有毛。

奇数羽状复叶。

聚伞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

浆果球形,绿或紫褐色。

种子肾形,黄色。

多用块茎繁殖。

性喜冷凉高燥,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土为佳。

它是当今世界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全世界155 个国家,从阿根廷南部的南纬50 度到挪威的北纬70 度,从接近海平面的地方到海拔4000 米左右的南美高山和青藏高原都有它的身影,它是全世界种植最广的农作物;它富含能量、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既可作为粮食食用,又有蔬菜、水果的营养,无论在欧美富豪的高级大餐,还是在亚非贫困人家的食谱中,都少不了它;它就是马铃薯,一个普通但不平凡的伟大作物。

1.1.2马铃薯的起源马铃薯原产地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山区,包括智利北部、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以及哥伦比亚等地。

根据苏联科学家布卡索夫1925 年在南美洲对马铃薯起源地的考察资料,马铃薯的野生种和栽培种有两个分布中心:一个是智利的南部, 主要是智罗岛附近的地区;另一个是秘鲁玻利维亚高原。

在这两个分布中心里,马铃薯的类型极为丰富。

据在南美洲发现的几座公元前6000-1.2万年的人类村落遗址考证,原始人在南美洲见到野生马铃薯可能在1.4 万年以前或更早一些。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的冷凉山区,因此形成了喜欢凉爽气候的遗传特性。

马铃薯第一次被外界认识是在1536 年。

当西班牙考察队到达马格达雷那河上游(现今哥伦比亚境内的万兹镇罗科塔村附近北纬7 度的地方)时, 发现当地人都在吃一种叫“巴巴司”的植物地下果实,有点像欧洲人吃的萝卜。

考察队把当地人称为“巴巴司”的马铃薯带回到西班牙,但从欧洲人发现它到进入农家大田却大约经过了150 多年的时间,其中倾注了不少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也引出了许多有趣的传闻轶事。

1.1.3马铃薯的名称马铃薯因其较小的块茎形似马脖子上戴的铃铛而得名,这也是它的正式学名。

它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是从国外引进的。

由于它靠薯块繁殖,而且种性退化快,用种量又大,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不可能长途调种,更不可能由一个引种中心进行大面积扩散,因而马铃薯是由多条途径引入中国的。

由于传播途径各异,因而在不同地区就有了不同的名称,例如,在东北、华北一带称为“土豆”,在山西和甘肃的武威和陕北等部分地区称为“山药蛋”,在西南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称为“洋芋”,在沿海地区称为“荷兰薯”或“爪哇薯”……等等,几乎是一地一名,约有10 多种名称,是俗名最多的一种农作物,但使用最广的则是“土豆”和“洋芋”这两个俗名。

1.1.4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马铃薯每100 克鲜重中,含有蛋白质1.8-2.5 克,脂肪约0.29 克,碳水化合物18-20 克,能产生83 大卡左右的热量。

若按5公斤折合1公斤主粮计算与大米和白面也不相上下。

而且马铃薯的蛋白质是全价蛋白质,质量远优于大米、白面和玉米等粮食,其可利用的生物学价值为85%,比其他粮食高21%。

马铃薯富含B1、B2、B6、泛酸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是一种很好的蔬菜。

维生素的含量不仅远高于其他粮食,而且也高于蔬菜和水果。

有资料显示,它的维生素含量为胡萝卜的2 倍,大白菜的3 倍,番茄的4 倍,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每100 克鲜薯中平均含量为10-25mg)在所有蔬菜中最多的,是葡萄、苹果、鸭梨、杏等水果的7 倍。

此外,马铃薯中还含有丰富的可食纤维,这种纤维对于增强胃肠的运动,帮助消化,预防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胃肠癌等有一定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