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情况公报(定稿版)

合集下载

2018年厦门市卫生计生工作报告

2018年厦门市卫生计生工作报告

2018年厦门市卫生计生工作报告
?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英语学习小组,实行九人小组制,分派小组长,小组长受命于科任老师,听命于课代表。

检查组员作业完成情况,发现不合格的作业及时通知组员改正后再上交,每日必查自默本,严格督促组员背当日所学的单词、短语、句子等背诵任务,并做好登记,汇报给课代表。

此外,小组长对学习能力较低的组员要进行帮助和辅导,力争不让一个组员掉队。

2、合理配置学生的学习时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1)、每日早读之前实行“20分钟英语”,针对不同学习能力水平的学生安排早读领读任务,后进生负责单词,中等生负责短语,优等生负责课文,班干部维持纪律,我提前到岗,巡查并抽查学生记诵情况。

2)、每星期布置学生自默三次单词短语,课堂听写两次,每日必有背诵或朗诵任务,组长检查,课代表督查,老师抽查或突然袭击留堂。

3)、作业分类布置,a基础知识类:每日有抄写或自默的家庭作业,b能力提升类:报纸及北卡当日所学习题,c口头记忆类:背记诵任务等。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018年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2018年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2018年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2018年,XX 市卫生计生工作紧紧围绕深化卫生计生综合改革、建设“健康XX ”两条主线,牢固树立“一体两翼”战略思维,以“两控四改”为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执行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砥砺奋进,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态势良好:一、2018年卫生计生工作主要成效及措施(一)医疗卫生综合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统筹谋划“十三五”医改工作,市政府下发了《XX 市“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不断巩固,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全市19家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取消药品加成后,市级财政补助3029万元。

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共调整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护理、手术、中医等服务项目价格1960项,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检验价格项目824项;药品供应保障机制逐步健全。

全市10个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集中采购基本药物1.89亿元,配送1.74亿元,配送率91.71%,入库1.58亿元,入库率83.45%;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扎实开展,探索建立了“3+2+1”互联网分级诊疗新模式,全市共建立各类医疗联合体25个,覆盖医疗机构总数165个。

全市累计双向转诊患者2.3万余人,其中下转病人8900余人,为群众减负2500余万元。

郧西县人民医院在全省率先建成放射、检验、心电图三大会诊中心,实现乡镇检查、县级医院诊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全市已建立总额控制为基础、按病种付费、按人头、按床日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式支付方式,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实行按病种收付费的病种达到104种;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一年来,共有1926名职工享受异地就医待遇,医保统筹基金支付3099万元。

共有3983名城乡居民享受异地就医待遇,统筹基金支付4498万元;全民医保制度不断完善。

县2018年卫生计生工作情况汇报

县2018年卫生计生工作情况汇报

县2018年卫生计生工作情况汇报2018年全县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123567”,“1”是围绕建设健康兴县“一个目标”,“2”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计生服务管理“两项改革”,“3”是推进人才优先、科教兴医、健康扶贫“三大战略”,“5”是抓住普及健康生活、完善健康保障、优化健康服务、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五个关键”,“6”是为全县人民办好“六件实事”,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提高群众满意度,“7”是强化七项保障措施(行风建设、法制建设、安全稳定、对标一流、督查考核、绩效评价、宣传引导),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开创我县卫生计生事业新局面。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医改工作。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

通过政府推动、宣传造势、目标考核、强化督导,全县农民群众参合率不断提高,2016年全县应参合224500人,实参合223378人,参合率达到99.5%。

截止11月底,有近25.5892万人次因病得到补偿,报销医疗费用8550万元。

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大大减轻了农民患者医药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

新农合管理中心已于11月14日整体移交人社部门管理。

2.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

从2011年4月1日起,全县基层医疗机构统一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2012年又将药品零差率销售扩大到县级医疗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部实行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

截止目前,共补贴县级医院1218万元,农民群众看病药品费用下降28%。

(二)健康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

2017年3月21日召开全县健康扶贫工作会议,成立了以分管卫生计生的副县长任组长的健康扶贫工作领导组,以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下发了《兴县2017年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对全县的健康扶贫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做了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2.精准认定对象。

从2017年3月开始,全县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按照识别标准,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了一次精准核实。

2018年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情况公报

2018年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情况公报

年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情况公报(定稿版)一、卫生资源及医疗服务(一)卫生机构和床位数年辖区卫生机构总数个(含医院、护理院、诊所、医务室、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比上年增加个,全区医院共家,其中,综合医院家,中医院家,中西医结合医院家,专科医院家,美容医院家,其他专科医院家,护理院家。

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家,全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家,其他卫生机构家。

全区医院中三级医院家,二级医院家,一级医院家,未定级医院家。

全区床位数张,其中医院张,占床位总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张。

医院按照床位(实有)数分,张(含)以上家,张(不含)之间家,张(不含)以下家。

(二)卫生人员数全区卫生机构人员总数人,较上年增加人,增幅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人,较上年增加人,占,其他技术人员人,管理人员人,工勤技能人员人。

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人,占,注册护士人,药师人,技师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人,全科医生人,万人口全科医生数。

(三)医疗服务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万人次,较上年增加万人次。

其中:医院诊疗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万人次,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诊疗万人次;全区医院住院人数万人,比上年增加人,年实际开放总床位(床日),较上年减少,实际占用总床日数,病床周转次数,较上年增加次,病床使用率,较上年增长,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天。

年辖区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元,其中药费元,检查费元,治疗费元,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元,其中药费元,检查费元,治疗费元,手术费元。

(备注:以上数据基本来自《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二、社区卫生(一)社区体系建设年,全区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提档升级,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个站完成整体搬迁)完成提档升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积平方,社区卫生服务站面积平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站)机构人员总数人,平均每个中心人,人员数比上年增加人,增长。

2018年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情况公报(定稿版).doc

2018年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情况公报(定稿版).doc

2018年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情况公报(定稿版)一、卫生资源及医疗服务(一)卫生机构和床位数2018年辖区卫生机构总数269个(含医院、护理院、诊所、医务室、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比上年增加6个,全区医院共30家,其中,综合医院9家,中医院1家,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专科医院11家,美容医院5家,其他专科医院1家,护理院8家。

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224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家,全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9家,其他卫生机构6家。

全区医院中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7家,一级医院1家,未定级医院17家。

全区床位数12925张,其中医院12800张,占床位总数99.0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5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0张。

医院按照床位(实有)数分,500张(含)以上5家,100-500张(不含)之间15家,100张(不含)以下11家。

(二)卫生人员数全区卫生机构人员总数22681人,较上年增加1193人,增幅为5.55%。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757人,较上年增加525人,占78.3%,其他技术人员1222人,管理人员1081人,工勤技能人员2621人。

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6465人,占36.4%,注册护士8622人,药师877人,技师850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943人,全科医生209人,万人口全科医生数2.19。

(三)医疗服务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1835万人次,较上年增加103万人次。

其中:医院诊疗1298.6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511.1万人次,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诊疗25.25万人次;全区医院住院人数45.5万人,比上年增加9600人,2018年实际开放总床位(床日)4487528,较上年减少271056,实际占用总床日数4310575,病床周转次数37.04,较上年增加3.27次,病床使用率96.06%,较上年增长1.1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8.8天。

2018年辖区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384.6元,其中药费146.4元,检查费61.9元,治疗费61.8元,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15576.9元,其中药费4392.7元,检查费1213.9元,治疗费2717元,手术费2375.3元。

【最新2018】计划生育情况通报 (2500字)-精选word文档 (3页)

【最新2018】计划生育情况通报 (2500字)-精选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计划生育情况通报 (2500字)XX乡8月份计生情况通报村委会、乡直各单位:8月份,全乡计生工作以突抓社会抚养费和资料查漏补缺为主线,其中执法、管理、服务工作齐头并进。

一个月来大家克服了炎热的天气,共同努力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项任务基本上按期完成。

现将情况通报如下:一、领导关心1、8月19日,县委常委、纪检书记x书记亲临XX调研计生工作,对XX近几年计生取得的变化和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对今年的计生工作寄予厚望,希望全乡上下再接再厉,保持先进,勇当先锋。

2、县计生委xxx主任非常关心XX计生工作。

县计生委将XX计生大楼项目作为全县第一个申报,并积极下拨7万元资金,帮助我乡改善计生工作环境。

同时,还有汪主任、蒋主任、刘主任等领导也时常调度XX情况。

二、业务开展情况1、社会抚养费截止8月份征收入库178万元,列全县第一位。

其中8月份征收社会抚养费20万元。

到目前为止累计完成征收任务前三名的村为xx村完成92%,xx村完成66%,xx村完成62%,后三名的村为xx村完成24%,xx村完成22%,xx村完成20%。

2、统计工作:截止8月30日全乡人口出生率达12.8%,3、科技工作:截止8月底全乡结扎完成223例,上环508例,人流181例,二女户结扎29例。

4、流动人口:截止8月底全乡合同签订3020份,婚育证明112人,怀孕检证明217份。

三、好的做法1、村干部主动服务。

xx村书记主动上门做对象工作,要求对象主动接受计生部门的处理,对个别困难户还主动帮助对象垫付罚款3000元;xx村委会主动派村妇女主任到浙江等地与计生服务对象见面,讲政策,了解情况;针对当前许多对象不在家的现状,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等村书记、主任,主动与有关对象电话联系,做思想工作,及时处理有关计生情况;xx村主动开展村民自治活动,及时摸清了本村的“家底”。

2018年连云港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连云港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连云港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一、卫生健康资源(一)医疗卫生计生机构总数2018年末,我市医疗卫生计生机构总数为2700个(见表1),比上年减少3个。

其中,医院8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56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4个,其他卫生机构3个。

与上年比较,医院增加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24个,其他卫生机构个数无变化。

医院中,公立医院25个,民营医院64个。

按医院等级分:三级医院6个,二级医院28个,一级医院44个,未定级医院11个。

按主办单位分:政府办19个(其中卫生计生部门16个),社会办21个,个人办49个。

按类别分:综合医院57个,中医医院6个,专科医院20个,护理院6个。

按床位数分:100张床位以下医院50个,100-199张的医院19个,200-499张的医院11个,500-799张的医院5个,800张及以上的医院4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5个,乡镇卫生院91个,村卫生室1709个,门诊部113个,诊所(医务室)586个。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96个。

专业公共卫生计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急救中心(站)1,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7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6个。

其他卫生机构3个,疗养院1个,医学科学研究机构1个,其他1个。

表1 医疗卫生机构数单位:个总计2700 2703医院89 80公立医院25 25民营医院64 5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564 255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5 72乡镇卫生院91 91村卫生室1709 1714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699 675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4 68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 9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1 1妇幼保健院(所、站)9 9卫生监督所(中心)7 7急救中心(站) 1 1采供血机构 1 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6 40其他卫生机构 3 3(二)床位数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6197张(见表2),比上年增加1957张,增长8.07%。

2018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8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 2018-06-12 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生育服务管理、中医药等工作得到加强,综合监督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从2016年到2017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76.5岁提高到76.7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9.9/10万下降到19.6/10万,婴儿死亡率从7.5‰下降到6.8‰。

一、卫生资源(一)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2017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6649个,比上年增加3255个。

其中:医院3105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3302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9896个。

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91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650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4970个(由于机构职能调整和资源整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减少4965个)(见表1)。

医院中,公立医院12297个,民营医院18759个。

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340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360个),二级医院8422个,一级医院10050个,未定级医院10244个。

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床位以下医院18737个,100-199张医院4547个,200-499张医院4223个,500-799张医院1798个,800张及以上医院1751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652个,乡镇卫生院36551个,诊所和医务室211572个,村卫生室632057个。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0444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57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412个、县(区、县级市)级2773个。

卫生计生监督机构2992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395个、县(区、县级市)级2523个。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专业知识整理分享表1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及床位数总计983394 986649 7410453 7940252 医院29140 31056 5688875 6120484 公立医院12708 12297 4455238 4631146 民营医院16432 18759 1233637 1489338 医院中:三级医院2232 2340 2213718 2359911 二级医院7944 8422 2302887 2450707一级医院9282 10050 517837 58491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6518 933024 1441940 1528528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34327 34652 202689 218358 #政府办18031 18014 144837 156855 乡镇卫生院36795 36551 1223891 1292076 #政府办36348 36083 1210942 1277665 村卫生室638763 632057 - - 诊所(医务室) 201408 211572 154 167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4866 19896 247228 262570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81 3457 - - 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213 1200 40048 40833 妇幼保健机构3063 3077 206538 221136 卫生计生监督机构2986 2992 -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其他机构2870 2673 32410 28670 注:#系其中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情况公报(定稿版)一、卫生资源及医疗服务(一)卫生机构和床位数2018年辖区卫生机构总数269个(含医院、护理院、诊所、医务室、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比上年增加6个,全区医院共30家,其中,综合医院9家,中医院1家,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专科医院11家,美容医院5家,其他专科医院1家,护理院8家。

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224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家,全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9家,其他卫生机构6家。

全区医院中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7家,一级医院1家,未定级医院17家。

全区床位数12925张,其中医院12800张,占床位总数99.0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5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0张。

医院按照床位(实有)数分,500张(含)以上5家,100-500张(不含)之间15家,100张(不含)以下11家。

(二)卫生人员数全区卫生机构人员总数22681人,较上年增加1193人,增幅为5.55%。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757人,较上年增加525人,占78.3%,其他技术人员1222人,管理人员1081人,工勤技能人员2621人。

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6465人,占36.4%,注册护士8622人,药师877人,技师850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943人,全科医生209人,万人口全科医生数2.19。

(三)医疗服务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1835万人次,较上年增加103万人次。

其中:医院诊疗1298.6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511.1万人次,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诊疗25.25万人次;全区医院住院人数45.5万人,比上年增加9600人,2018年实际开放总床位(床日)4487528,较上年减少271056,实际占用总床日数4310575,病床周转次数37.04,较上年增加3.27次,病床使用率96.06%,较上年增长1.1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8.8天。

2018年辖区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384.6元,其中药费146.4元,检查费61.9元,治疗费61.8元,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15576.9元,其中药费4392.7元,检查费1213.9元,治疗费2717元,手术费2375.3元。

(备注:以上数据基本来自《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二、社区卫生(一)社区体系建设2018年,全区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提档升级,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1个站完成整体搬迁)完成提档升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积28580.96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面积4185.82平方米。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站)机构人员总数880人,平均每个中心58.7人,人员数比上年增加24人,增长2.8%。

(二)社区医疗服务2018年,累计完成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351546人、重点人群签约232761人,签约率分别达36.89%、68.15%。

完成65岁以上老人体检111120人,创建省级特色科室1个、市级特色科室2个,组建家庭医生团队数107个,开设家庭病床825张。

全区社区卫生机构门诊量309.06万人次,住院178人次,平均每个机构诊疗11.04万人次,医师日均担负31.4诊疗人次(见表1)表1 社区卫生服务情况(三)社区医药费用2018年,门诊病人均次诊疗费用179.88元,其中药占比86.3%。

三、中医服务2018年,开展中医类机构42家,较上年增加3家,增长7.7%,完成留园中心、沧浪新城中心2个中医馆建设,截至2018年末,共建成符合省级标准的中医馆9家,占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比例为60%。

贯彻落实中医诊所备案制,备案中医诊所4家。

推动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逐步开展,加强对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辩证指导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

2018年全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54865人,其中90063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为58.16%,全区0-36个月儿童21611人,其中12122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为56.09%。

四、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一)慢性病管理2018年,全区服务人口953400人,建档826654份,建档率86.71%,老年人健康管理数12074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7.96%,高血压规范管理数56799,规范管理率多少54.88%,糖尿病规范管理数16447,规范管理率58.61%。

(二)传染病报告发病和死亡2018年,全区甲乙类传染病共报告2378例,死亡11例。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梅毒、肝炎、淋病、肺结核、猩红热,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63%。

全年仅艾滋病有报告死亡。

(见表2)2018年,全区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65.19/10万,死亡率为1.23/10万。

表2 全区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及死亡数2018年,全区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472例,死亡0例。

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5.59%。

(见表3)2018年,全区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387.20/10万,死亡率为0。

表3 全区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及死亡数(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死亡2018年,全区累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起,报告病例203例,死亡0人。

与2017年相比,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和病例数分别增加0件和43例。

(四)预防接种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推进儿童预防接种安全工程,数字化门诊全覆盖,实现疫苗全程溯源和平台综合管理,2018年,全区共报告接种疫苗20.27万针次,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66例,报告发生率0.8‰,其中异常反应6例,未发现疫苗质量事故。

(五)血吸虫病防治2018年,登记在册晚期血吸虫病人11人,年内晚期血吸虫救助1人。

(六)疟疾防治2018年,有输入性疟疾病人1例,与上年输入性疟疾病人数相同,全区已连续11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七)地方病防治2018年甲状腺哨点医院监到甲状腺病人67例。

(八)居民死因顺位2018年,全区居民前十位的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损伤和中毒、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前十位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93.75%(见表4),其中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死亡总数的88.06%。

表4 2018年全区居民前十位死亡原因构成(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8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82.99元,全区达到7917.83万元,服务内容扩大到14大类55小项。

五、爱国卫生(一)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2018年监测水厂0家,酒店3家,水样10份,合格率100%。

相比上年无变化。

(二)卫生创建新增省健康单位(社区)11个、市健康单位(社区)17个、区健康单位(社区)26个、区健康家庭110家;新建平江街道新湘苑文体中心健康小游园等健康场景7个。

六、妇幼卫生(一)妇幼保健服务2018年,辖区活产数7376人,0-6岁儿童数45791人,新生儿访视数7286人,孕妇建卡人数7290人,高危妊娠管理人数3300人。

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孕产妇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分别为98.90%,98.82%和98.50%,与上年比较,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均稳定在98%以上。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为93.34%和94.56%,与上年比较,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均稳定在93%以上。

(见表6)。

表6 孕产妇及儿童保健情况(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1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85‰,婴儿死亡率2.58‰,新生儿死亡率1.63‰。

(三)孕产妇死亡率2018年,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高危孕产妇比例大幅增长的形势下,我区孕产妇死亡率仍控制在6/10万以下,符合十三五规划指标。

(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2018年,为2800名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筛查出的高风险人群全部获得针对性的咨询指导和治疗转诊等服务,落实了孕前预防措施,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七、卫生监督2018年姑苏区卫生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出动监督人员4500余人次,监督单位3000余户次,依法查处案件118起,结案105起,罚没金额29.03万余元。

(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2018年,监督检查公共场所单位共计1500余户次,检查覆盖率100%。

全年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专项检查6项,依法查处案件73起,罚没金额12.51万元。

(二)医疗服务卫生监督2018年,监督检查医疗机构共计978户次,检查覆盖率100%,建立非法行医哨点202个,全年开展医疗服务监督专项检查15项,依法查处案件34起,罚没金额13.31万余元,对17名医师开展不良执业记分共59分,对11家医疗机构实施记分40分。

(三)职业与放射卫生监督2018年,区共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3家、职业病诊断机构3家,放射技术服务机构1家,区发证放射诊疗单位79家。

监督检查138户次,开展放射卫生监督专项检查1项,依法查处案件5起,罚没金额1.88万余元。

(四)学校卫生监督2018年,区共有学校86所,监督检查单位共计269户次,检查覆盖率100%,开展专项检查2项,86所学校均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

(五)传染病防治和消毒产品卫生监督2018年,监督检查162户次,开展传染病防治和消毒产品专项检查2项,抽检样品186件,合格186件,合格率100%。

2018年度依法查处案件6起,罚没金额1.33万元。

(六)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2018年,全区居民小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单位共136个。

抽查10个居民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点,监督抽检30件样品,合格率100%。

(七)许可审批2018年,发放公共场所、放射诊疗新证233家,延续246家,变更39家,注销63家。

八、计划生育(一)全面两孩政策2018年全区共办理生育登记5598件,办理再生育审批67件。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平稳有序。

(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8年,全区为流动人口办理生育服务登记1800人次,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提供免费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技术)2312人次。

(三)计划生育惠民政策2018年,姑苏区共办理生育登记5598件,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平稳有序,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依法行政,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为7395位企业退休(到龄)人员发放一次性奖励金共计2662.20万元,为3537位无业人员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10.611万元,为3681人发放农村计划生育奖励金339.004万元,为2603人发放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1851.62万余元,为369户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发放公益金80.7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