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歌剧《白毛女》洪湖水讲解

合集下载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3单元 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教案2 新人教版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3单元 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教案2 新人教版

《白毛女》选段关于戏剧《白毛女》是戏剧这一章节的第一篇作品,阅读戏剧的内容提要,了解本章需要了解的文学常识,明确《白毛女》的地位,它堪称工农兵戏剧文学的开山之作,它对工农兵的戏剧文学产生了根本性和整体性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和学习歌剧剧本《白毛女》。

音乐欣赏《北风吹,红头绳》设置问题,这首歌曲的基调是什么?并且仔细倾听唱词,了解这幕歌剧的主要情节。

这首歌曲主要出现在歌剧的第一幕中,总体来讲,节奏是十分欢快的,描绘了一个那经典的杨白劳给喜儿扎红头绳的画面,特别温暖和感人,随后故事的发展就由喜转悲了。

了解《白毛女》在晋察冀边区某地,盛传一个“白毛仙姑”的传说,一个浑身毛发皆白的“仙姑”,经常在村头的奶奶庙“显灵”——把人们送到奶奶庙的供品吃得一干二净。

当地老百姓因此各个心惊胆战,每逢初一、十五都定时到奶奶庙烧香上供,乞求“白毛仙姑”保佑一方平安。

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八路军来到这里,一位八路军区干部是无神论者,不信邪,一天夜里在人们烧香上供走后,就带人守候在神坛暗处。

当“白毛仙姑”来到庙中正准备拿走供桌上的食品时,八路军干部突然大吼一声:“你到底是人是鬼?”“白毛仙姑”大吃一惊,狂奔而逃,八路军干部紧追不舍,追到一个山洞里,发现是一个白发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婴儿。

经询问得知,这“白毛仙姑”原本是一个农家少女,因长的好看,被恶霸地主逼死爷爷,强抢回家,不久又强奸了她,使她怀孕。

但恶霸地主后来又厌弃了她,另娶新欢,还图谋害死她。

她在别人的帮助下逃了出来,逃进山洞。

由于终日不见阳光,又吃不到盐,所以毛发皆白,只能靠吃奶奶庙中的供品勉强度日。

八路军区干部非常同情她的遭遇,并把她解救回来,从此她回到了人间,获得了新生。

这就是《白毛女》的原版故事。

关于作者本剧的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作家群。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

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等作曲。

其主题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白毛女》赏析

《白毛女》赏析

《白毛女》赏析《白毛女》赏析《白毛女》以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说为主要素材,又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现实进行了提炼和加工。

主要情节是: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实的佃户杨白劳,抢走了他的女儿喜儿并奸污了她,最后又逼得她逃进深山。

喜儿怀着强烈的复仇意志顽强地活下来了,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

八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黄世仁,又从深山中搭救出喜儿。

喜儿获得了彻底的翻身,开始了新生活。

全剧通过喜儿的遭遇,深刻地表达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真实地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中贫苦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证明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砸碎封建枷锁,使喜儿以及与喜儿有着共同命运的千千万万农民得到解放。

1945年5月,《白毛女》在延安公演,向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献礼,取得极大的成功。

在此后的演出过程中,剧本又不断修改,日臻完美。

由于思想上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白毛女》在土改运动和解放战争中充分发挥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量,起到了巨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白毛女》全剧共五幕。

第一幕有四场,课文只选了第一场和第二场。

第一幕是剧情的开端,交代了剧情发生的时间(1935年冬,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夜)和地点(河北某县杨格村,被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农村),提供了本剧主人公生活、活动的具体环境和支配人物行动、形成人物性格的时代和社会环境。

在头两场戏里,剧中的主要人物先后登场,显示了各自的鲜明性格,很快形成了尖锐的戏剧冲突,将剧情引向深入。

第一场写喜儿盼爹爹回来和杨白劳躲账后回到家里的情景。

点明是除夕之夜,增强了悲剧气氛。

喜儿是全剧浓墨重彩塑造的反抗型的农民形象,但她的性格有一个发展过程。

在她刚出场时,我们看到的喜儿还涉世不深。

生活虽已给她心中投下阴影,但她仍充满希望和幻想。

她焦急地盼望出外躲债的爹爹“快回家”,为的是好“欢欢喜喜过个年”。

杨白劳回来后,喜儿高兴地接过爹爹带回的二斤白面,惊喜地让爹爹给她扎上红头绳,羞涩地和爹爹撒娇,欢快地贴上门神“叫那要账的穆仁智也进不来”,“故作不知”地打断爹爹谈她婚事的话头,作品通过不多的动作和唱白,使一位天真、淳朴、热爱生活的农村姑娘跃然纸上。

初中音乐_《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歌剧之夜《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学唱《洪湖水,浪打浪》。

2、拓展欣赏歌剧《白毛女》中的两个选段《北风吹》、《扎红头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歌剧、歌剧音乐的含义,了解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剧情,能够说出作品及作者名字。

能够分辨并说出独唱与对唱两种演唱形式的表现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唱歌曲,感受体验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感,了解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欣赏舞蹈《洪湖水,浪打浪》,引导学生跟随老师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最后随音乐完成舞蹈动作的展示。

欣赏《北风吹》《扎红头绳》片段,感受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

(2)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打浪》。

多种形式感受体验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感。

让同学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喜爱音乐。

教学重难点: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打浪》,正确演唱前倚音、波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课前我们先欣赏一首笛子独奏,欣赏完之后请同学们说出这首乐曲的名字?生:(答)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打浪》,正确演唱前倚音、波音。

2、多种形式感受体验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感。

二、《洪湖水,浪打浪》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

那么什么是歌剧呢?歌剧是以音乐为主,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有多种样式和体裁。

1、了解了歌剧之后,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歌曲,欣赏的时候同学们想一想:(1)、歌曲的速度、情绪? (2)、演唱形式?(3)、演唱的场景?什么人演唱? (4)、抒发了什么感情?生:(答)师:歌曲的速度:中速,情绪:优美、抒情的演唱形式:女声二重唱演唱场景:洪湖水上演唱者:韩英和秋菊抒发了韩英热爱家乡、热爱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

《白毛女》ppt课件3

《白毛女》ppt课件3
《白毛女》选场
阅读重点 了解歌剧的一般常识。 分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 剥削压迫。
知识了解
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
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 的一种戏剧形式。
《白毛女》是中国歌剧 成型的标志。
歌剧名段欣赏
《洪湖水,浪打浪》 演唱:郭兰英
背景简介
白毛仙姑的故事
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实的佃户 杨白劳,抢走了他的女儿喜儿,并奸污了她, 最后又逼得她逃进深山。喜儿怀着强烈的复 仇意识活了下来。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 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 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黄世仁, 又从深山中救出喜儿。喜儿获得了彻底的翻 身,开始了新的生活。
仁 智
黄世仁
那我
有理走遍天下,
无理寸虚步伪难凶行残。
管 他 穷
家 自 有
唱 词
杀不了心穷狠汉手,辣
人 饿
谷 满
当不了富汉。 断 仓
肠,
对白


黄世仁是一个荒淫

无耻、虚伪凶残、心狠 手辣的恶霸地主。
思 为黄世什仁么是一黄个恶世霸仁地主, 由于他拥有土地、钱财,并
考 敢 与官于僚相横勾行结,乡受统里、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 穷生奸计, 爹爹钱少不能买, 富长良心。 扯上了二尺红头绳, 吃不了兜着走。 给我喜儿扎起来。 胳膊抗不过大腿。
细节研讨
1.故事发生时间安排在青 黄不接的季节好,还是安 排在除夕好?为什么? 2.故事发生时的天气,是 晴朗好,还是风雪交加好? 为什么?
1.安排在除夕好。除夕之夜是 家家团聚之时,而在佃户杨白劳家 却发生了地主强逼他卖女抵债,以 致他含愤自杀之事,以乐景写哀, 增添了悲剧气氛,跟能反映出地主 阶级的凶残、自私。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3单元 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教案1 新人教版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3单元 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教案1 新人教版

《白毛女》选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分析与体验音乐作品,了解歌剧这一艺术形式,熟悉有关歌剧的一些基本知识。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曲,指出人物声音特点以及音乐的旋律特点,并用语言表达作品丰富的情感。

创新能力目标——学生以模唱、表演歌剧片段的形式,感受其艺术魅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对比法、参与体验法、表演法、听赏法、情境教学法、设问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重点:背唱并表演《北风吹》、《十里风雪》、《扎红头绳》选曲体会情境。

教学难点:通过对一部音乐作品不同段落的欣赏使学生懂得情感体验及欣赏音乐的重要通道,音乐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刻画出不同艺术形象表达不同的情感,并理解音乐的本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教具准备:红头绳等表演道具、丰富的影音资料、CAI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鉴赏对比《北风吹》《扎红头绳》{过渡语}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歌剧《白毛女》的几个著名片段,你能在刚才的歌曲中找一找歌剧需要具备的要素吗?同学们来比较一下:北风吹和扎红头绳表现出的不同的音乐要素?下面由同学们来一起分组讨论:曲目速度力度音色演唱形式表达情绪音乐特点《北风吹》中中弱女高音女声独唱天真、期盼下行休止符运用《扎红头绳》快中女高音对唱欢快、活泼旋律跳进,节奏密集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选用合适的音乐为故事配音的活动,更深刻地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师:刚从我们的小演员的表现中我们所感受到不同的音乐情绪:天真期盼、欢快、悲恸。

音乐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刻画出不同的艺术形象表达不同的情感。

我们还知道了对塑造刻画音乐形象起重要作用的是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

二、情景剧编创老师简析:(导出情景剧表演)1,师:你能说一说他们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吗?(喜儿:声音清脆、甜美杨:浑厚、低沉)2. 出示歌谱,学生模仿二人的声音朗读歌词。

再次听赏歌曲,体会两首歌曲的旋律特点。

(《北风吹》:舒缓《扎红头绳》:欢快)3. 模仿二人的声音演唱歌曲《扎红头绳》。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音乐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音乐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歌舞青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青春舞曲》2.欣赏《共青团员之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演唱《青春舞曲》,体会音乐中人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青春的珍惜之情。

2)通过欣赏《共青团员之歌》,体会音乐中苏联青年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和信念。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对节奏的模仿与反复练中体会音乐要素对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作用。

2)找出歌曲旋律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创编,并进行歌曲的快速背唱。

3)结合歌曲,分析歌词,启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从现在做起。

3.知识与技能:1) 了解新疆典型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2) 研究“鱼咬尾”以及重复的旋律创作手法并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

3) 了解XXX的生平及贡献。

4) 准确地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歌曲,让学生思考歌曲表达的情绪和思想感情。

2.唱歌《青春舞曲》1) 学生跟随歌曲哼唱旋律。

2) 教授新疆音乐的典型节奏型,让学生练。

附点节奏:4/4 X.X X X| X.X X X|切分节奏:4/4 XXX XX XXX XX | XXX XX XXX XX |3) 老师演奏歌曲旋律,学生跟随并找出旋律创作特点。

4) 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旋律创作特点,学生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

①找出歌曲旋律中“鱼咬尾”的部分,并请学生按此手法进行四个小节的旋律创编。

②找出歌曲旋律中重复的部分,并逐步记忆。

5) 学生朗读歌词,跟随老师演唱歌曲,并背唱歌曲。

6) 学生为歌曲设计相应的力度和速度变化,并展示。

7) 介绍新疆的常用民族乐器和跳新疆舞的典型动作。

8) 将学生分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表演舞蹈,另一组拍击节奏。

3.竖笛演奏欣赏《青春舞曲》观看竖笛演奏视频,体会不同表现形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4.欣赏《共青团员之歌》1) 完整聆听歌曲,思考歌曲结构。

2) 分析不同段落的不同情绪。

教学内容:唱歌《拉起手》和欣赏《校园圆舞曲》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珍惜青春年华和友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中音乐_《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歌剧之夜《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学唱《洪湖水,浪打浪》。

2、拓展欣赏歌剧《白毛女》中的两个选段《北风吹》、《扎红头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歌剧、歌剧音乐的含义,了解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剧情,能够说出作品及作者名字。

能够分辨并说出独唱与对唱两种演唱形式的表现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唱歌曲,感受体验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感,了解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欣赏舞蹈《洪湖水,浪打浪》,引导学生跟随老师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最后随音乐完成舞蹈动作的展示。

欣赏《北风吹》《扎红头绳》片段,感受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

(2)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打浪》。

多种形式感受体验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感。

让同学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喜爱音乐。

教学重难点: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打浪》,正确演唱前倚音、波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课前我们先欣赏一首笛子独奏,欣赏完之后请同学们说出这首乐曲的名字?生:(答)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打浪》,正确演唱前倚音、波音。

2、多种形式感受体验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感。

二、《洪湖水,浪打浪》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

那么什么是歌剧呢?歌剧是以音乐为主,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有多种样式和体裁。

1、了解了歌剧之后,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歌曲,欣赏的时候同学们想一想:(1)、歌曲的速度、情绪? (2)、演唱形式?(3)、演唱的场景?什么人演唱? (4)、抒发了什么感情?生:(答)师:歌曲的速度:中速,情绪:优美、抒情的演唱形式:女声二重唱演唱场景:洪湖水上演唱者:韩英和秋菊抒发了韩英热爱家乡、热爱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

浅析湖北民歌《洪湖水,浪打浪》的艺术特征

浅析湖北民歌《洪湖水,浪打浪》的艺术特征

19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7浅析湖北民歌《洪湖水,浪打浪》的艺术特征樊姝琳摘 要:湖北民歌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笔者印象最深的一首是--中国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插曲《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不仅描写了洪湖的优美风光,还深刻的表现了当地人民顽强、拼搏的爱国精神。

本文将从歌曲的创作背景、地方特色、音乐形式、演唱特点等四大方面的艺术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对湖北经典红歌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洪湖水,浪打浪》;地方特色;音乐形式;演唱特点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樊姝琳(1998-),女,河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引 言《洪湖赤卫队》是湖北人民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把民间音乐个性话、戏剧化,使歌曲《洪湖水,浪打浪》展现出了湖北民歌与革命歌曲的完美结合。

《洪湖水,浪打浪》不例外是一首红色民歌,而红色民歌就是湖北人民在一个特殊的时代,结合中国国情而创作的革命歌曲,具有独特的湖北民歌风味,是湖北民歌的代表。

该曲是由词曲作者张敬安、欧阳谦叔通过自身革命,以党和人民为背景创作的一首极具灵性的革命歌曲,把激情的故事、英勇的人物搬上舞台,使《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更具有打动人心的优美旋律。

一、《洪湖水,浪打浪》的创作背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最流行的一首红色革命歌曲当属《洪湖水,浪打浪》,它作为红色歌曲的代表作之一,被传唱至今,仍有众多人的喜爱,是地地道道的红色歌曲。

《洪湖水浪打浪》创作于1958年,是歌剧《洪湖赤卫队》中一个场次的主题曲,1961年歌剧被改为同名电影后《洪湖水浪打浪》被作为电影主题曲,使其广为流传。

此曲运用了通韵的押韵方式,分为前八句和后六句两部分,第一部分着重描写洪湖美景,第二部分则更注重于情感表达,独具湖南民歌特色,它象征着中国人民该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成为湖北民歌的代表。

洪湖是一片革命热土,是农村土地革命的中心地,孕育了无数的革命历史与光荣传奇,谱写了一首又一首的英雄赞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洪湖水浪打浪》是歌剧第三 场“搜湖”中韩英与女赤卫队员 秋菊的二重唱,它以抒情明快的 格调、清新优美的旋律,这首歌 先由韩英独唱,而后是韩英与秋 菊的二重唱,表达出对家乡和共 产党员的赞美之情。
《洪湖赤卫队》歌剧首场演出
女主角:韩英 男主角:刘闯
《洪湖赤卫队》作品介绍
1、本剧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地区的革命 斗争史实。
欣赏● 歌剧《白毛女》选段
白毛女剧情简介
在华北一个偏僻的农村,贫苦农民杨白劳的女儿喜儿与 青年农民王大春相爱。地主黄世仁见色心动,逼债上门,硬 逼着杨自劳在喜儿的卖身契上画了押。杨心如刀绞,自觉对 不住女儿,除夕夜喝卤水自杀。初一早晨,刚死了父亲的喜 儿被抢进黄家,不久即被黄世仁奸污。大春搭救喜儿未成, 只身投奔红军。后喜儿在二婶的帮助下,逃出黄家,匿身深 山丛林,在山上喜儿生下的不足月的孩子夭折了,非人的山 林生活亦使喜儿变成了一头白发。喜儿常去山中的奶奶庙取 供果和香火,有人遇见,便传说遇到了白毛仙姑。两年后, 大春随部队返回家乡,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为粉碎地主借白 毛仙姑的谣言动摇民心的阴谋,十五之夜,大春等人潜伏在 奶奶庙,寻找白毛仙姑,没想到这白毛仙姑竟是当年的喜儿。 地主被镇压了,喜儿报了仇伸了冤。她重又回到自己的村庄, 与大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头发也渐渐变黑了。
问 题:
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 表现了喜儿 天真活泼的性 格和父女之间 的深厚情感.
对比巩固
曲目
速 力 演唱形式 表达情绪 音乐特点 度度
《北风吹》 中
中 女声独唱 弱
天真祈盼 旋律下行、 休止符运 用
《扎红头绳》 快 中
对唱
欢快活泼 旋律跳进、 节奏密集
作品介绍
《洪湖赤卫队》是中国歌剧史上的不朽经典。由朱本 和、张敬安、欧阳谦叔、杨会召、梅少山等联合编剧, 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湖北省实验歌剧团1959年首 演于武汉。此剧描写的是三十年代初湘鄂西工农红军 与国民党反动派及地主进行斗争的故事。塑造了支书 韩英、赤卫队长刘闯等生动形象。剧情是:湘鄂西工 农红军为扩大苏区,与彭占魁的地主武装白吉会展开 了英勇斗争。赤卫队支书韩英为保存革命力量,牵制 敌人,说服队长刘闯,撤退进入洪湖。彭占魁利用叛 徒,暗地搜湖。韩英为掩护群众被捕,在敌人严刑拷 打下坚贞不屈。地下党员张副官设计救韩英脱险,自 己壮烈牺牲。韩英返回洪湖,惩除叛徒,击溃敌军, 与红军主力胜利会师。
全曲为三段式结构:
第一段:是“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的复乐段, 结构严谨、婉转流畅;
第二段:是对比段,采用二重唱形式;
第三段:是第一段地再现,并有所扩展,最后再采用重 唱“合尾”格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
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看歌谱,看一看,乐谱中有哪些 音乐记号?
倚音 延长音
三连音
波音
《北风吹》
白毛女歌剧中的第一幕第一场的第一首歌曲。 根据河北民歌《小白菜》与《青羊传》创作而成 的。讲述喜儿盼爹爹回来和杨白劳躲账后回到家 里的情景。
问题
1、这段音乐表现了喜儿一种怎样 的复杂矛盾心理?
2、歌曲旋律是怎样进行的,是上行还 是下行?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1、表现了喜儿高兴、喜悦、担心和盼 望父亲回家过年的一种复杂心情。
2、旋律下行,表现情绪低落、忧伤。
►以演唱为主,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 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主要由序曲、幕间曲、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唱、合唱、 舞蹈等组成。
欣赏舞剧片段北风吹
芭蕾舞剧
大家一起来
歌剧 以歌唱为主
舞剧 以舞蹈为主
剧情、音乐与戏剧相结合
《扎红头绳》
根据山西民歌《拣麦根》改编,讲述: 漫天大雪,杨白劳回来后,喜儿高兴地接过爹 爹带回的二斤白面,惊喜地让爹爹给她扎上红 头绳,羞涩地和爹爹撒娇,故作不知地打断爹 爹谈她婚事的话头。爷俩处于年的欢喜之中。
2、全剧共分六场:第一场《撤退》第二场《劫枪》第三 场《搜湖》第四场《越狱》第五场《找党》第六场《胜 利》。
3、观看电影《洪湖赤卫队》剧情介绍
《洪湖水,浪打浪》唱段介绍
1、根据湖北花鼓戏和天门、潜江一带的民间素 材,汲取最富生命力的乐汇创作。
2、是歌剧第三场中韩英与女赤卫队员秋菊的二 重唱。
3、以抒情明快的格调、清新优美的旋律,表达 出对家乡和共产党的赞美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