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浅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机遇与挑战

浅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机遇与挑战1. 引言1.1 介绍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旨在促进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该倡议包括了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便利化、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旨在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通过推动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加强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实现共同发展。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广西作为中国西南节点和连接东盟的重要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广西与东盟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枢纽。
通过倡议的实施,广西有望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促进双方农产品的流通和交流,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一带一路倡议为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双方可以在倡议下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带动地区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1.2 介绍广西与东盟的地理位置和经济联系广西是中国的重要边陲省份,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地处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界处,与越南、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接壤。
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是连接中国内地与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枢纽。
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贸易往来频繁。
广西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
在地理位置和经济联系的双重作用下,广西与东盟地区的农产品贸易一直是两地经济合作的重要方面。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广西与东盟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合作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2. 正文2.1 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目前,广西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现状。
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地理交通的屏障,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门户。
广西地处中国南部,与东盟国家交界线长,与东盟国家距离近,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窗口。
广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具有发展农产品贸易的巨大优势。
广西在热带气候下,适宜种植水稻、果树、蔬菜等农产品,资源丰富,品种多样。
浅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机遇与挑战

浅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与东盟地区的农产品贸易逐渐成为热点话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广西与东盟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浅析,探讨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1.政策支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各级政府将加大对广西与东盟地区农产品贸易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策支持将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多方面的支持,这将为广西与东盟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贸易便利化与减少交易成本。
2.地理优势广西地处中国与东盟的交汇地带,地理位置优越。
与东盟地区相邻的地理位置,使得广西与东盟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
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有助于拓展广西与东盟地区的农产品贸易规模。
3.市场需求东盟地区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地区,市场需求巨大。
随着东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市场将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将会飞速增长。
广西与东盟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将在这一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得到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4.技术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广西与东盟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将有更多的技术合作机会。
技术合作将涉及生产技术、加工技术、种植技术等多个领域,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提高产值。
二、挑战1.规范问题广西与东盟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一些规范问题。
因为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同,可能会导致在生产标准、产品质量、包装标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规范问题将是广西与东盟地区农产品贸易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2.贸易壁垒由于不同国家间的贸易壁垒问题,广西与东盟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受到了很多限制。
比如关税壁垒、质量检测标准不一等问题,这些都会限制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要突破这些贸易壁垒,需要双方政府和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双边贸易的便利化。
3.品牌建设广西与东盟地区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缺乏国际品牌影响力。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一、竞争性分析:1.同质化产品竞争: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某些行业生产的产品可能存在同质化竞争,中国的产品与这些国家的产品具有类似的功能和特点,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在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竞争。
2.技术水平竞争:中国在一些高科技领域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较强,与一些“一带一路”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进行了竞争。
这些国家可能拥有自己的研发能力,能够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3.劳动力成本竞争: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可以生产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与一些人口众多的“一带一路”国家相比,这些国家具有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使得其在某些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
二、互补性分析:1.资源互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资源领域存在互补性。
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而中国则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
在资源开发和贸易方面,中国与这些国家可以形成互补关系。
2.生产要素互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生产要素方面存在互补性。
一些国家人口众多,劳动力相对充足,适合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在技术研发、资金和管理方面具有相对优势,适合进行技术和资本输出,因此在生产要素方面可以形成互补关系。
3.市场互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市场方面存在互补性。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市场需求巨大。
而“一带一路”国家中的一些国家拥有较小但具有潜力的市场。
中+法在产业发展方面有着相对较强的互补性。
双方可以在市场开拓和产品销售方面形成互补关系。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关系同时具有竞争性和互补性。
在竞争性方面,存在同质化产品竞争、技术水平竞争和劳动力成本竞争等情况。
而在互补性方面,双方可以在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方面形成互补关系。
这种竞争性与互补性的共存使得双方的贸易关系更加多样化和稳定。
双方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和市场拓展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视域下广西推进与马来西亚经贸合作的SWOT分析

“一带一路”视域下广西推进与马来西亚经贸合作的SWOT分析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广西凭借与东盟多年的经贸合作优势积累与支点建设新战略,积极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东盟经济多样性特征突出,与广西互补潜力巨大,其中马来西亚是近年来广西在东盟国家中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
深化扩大广西与马来西亚间经贸合作规模与水平,对广西对外贸易提质增效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借助SWOT工具,分析广西与马来西亚经贸合作存在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从而为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合作提供较为科学的政策建议。
一、广西与马来西亚经贸合作概况(一)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但仍有提升空间历年《中国―东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广西与马来西亚进出口贸易额从2009年的2.51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5.1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4.2%。
当前马来西亚是广西在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
但由于广西对越南的贸易依存度过高,贸易地理分布失衡,马来西亚与广西双边贸易额实际占广西对外贸易的比重仍然偏低,历年仅在3.6%左右,双方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二)双边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良性互动显著在投资规模上,2009年至2014年间,东盟对广西的投资大项目共计49个,年均8个,合同利用外资额总计3.74亿美元,年均0.6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为6.6亿美元,年均1.1亿美元。
其中,来自马来西亚的投资项目有15个,合同利用外资额1.8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36亿美元,年均实际利用外资额为0.23亿美元。
总的来说,东盟国家对广西的投资资金到位率普遍较低,但马来西亚投资资金到位率相对较高,在东盟国家中居首位;东盟对外投资规模不大,但马来西亚对广西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项目个数占比达30.6%;广西实际利用马来西亚投资数额也最多,占整个东盟投资数额的9.8%。
(三)“两国双园”建设稳步推进,跨国合作示范效应凸显2012年,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达成了共建中马产业园区的合作共识,并于当年10月共同签署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合作的相关文件。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越南边境贸易现状及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越南边境贸易现状及发展研究中文摘要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尤其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及完善,中越两国贸易额不断增长。
但当地边境贸易目前还面临边境贸易政策不规范、发展不平衡、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并且中越边境地区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经济相对其他地区发展较慢,交通也相对闭塞。
这对中越边境贸易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阻力。
在越南谅山省文朗县新青口岸,由于季节、越南本地商品增多等因素,边贸市场显得有些萧条。
但中越边境贸易的局部冷清并未影响整体的繁荣。
在边境地区,中越贸易仍紧密相连。
国家积极采取标本兼治措施,推进中越边境贸易持续稳步发展,以达到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增加边民收入和巩固边疆的多重目的。
本文通过分析中越边境小商品贸易发展现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中越贸易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字】: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越南;边境贸易AbstractSince the normalization of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in 1991, especially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the trade volume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has been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However, the current border trade is still facing many problems such as backward infrastructure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Countries urgently need to take measures to solve both symptoms and problem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border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so as to achieve the multiple purposes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frontier people and consolidating the frontier.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Sino-Vietnamese border commodity trade,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problems in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ino-Vietnam trade.[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CAFTA; Vietnam; Border Trade一、概述(一)研究背景“一带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总称。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取决于各国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贸易竞争性指的是两个国家在同一产品领域的生产和出口能力,即具有类似的产品和市场,容易引发竞争关系;而贸易互补性则指的是两个国家在不同的产品领域具有互补的特点,即一国的产品对另一国的需求具有补充作用。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贸易竞争关系。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之一,中国在汽车、电子产品、纺织品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也有一些具有类似产品的制造业,如泰国、菲律宾等国家也是一些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与中国存在一定的产品竞争关系。
在与中国接壤的一些中亚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也有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如能源资源等。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在某些产品领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性。
与贸易竞争相对应的是贸易互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在许多领域也存在着互补性。
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可以提供各类低价的商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一带一路”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如俄罗斯的原油、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等,这些资源可以为中国供应原材料,实现互利互惠的贸易合作。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中国可以提供资金、技术和经验,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促进互补性发展。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具有双重特点。
在某些产品领域,特别是制造业领域,两国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但同时在资源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着互补性。
通过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国的优势,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基于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旨在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繁荣。
然而,在推进过程中,难免存在贸易竞争和互补的情况。
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中“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
一、贸易竞争性1. 商品方面对于商品贸易方面,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竞争性非常明显。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其制造业生产的商品包括机械、汽车、电子产品等拥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而这些制造业也是“一带一路”国家的核心产业之一。
因此,这些国家在进出口方面必然会与中国产生竞争,特别是在拥有资源优势的国家,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
这些国家的资源主要是能源、矿产等,这些资源的需求旺盛并且价格波动较大,因此这些国家的优势十分明显,并且在中国采购这些资源的过程中会产生激烈的竞争。
2. 投资方面此外,中国和沿线国家在投资方面的竞争性也非常明显。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之一,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这也导致了这些国家之间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竞争性,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领域。
由于这些国家本身的市场规模较小,因此对于对外投资的意愿非常大,同时对于这些投资的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贸易互补性其次,在贸易方面,虽然存在一些竞争,但是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非常明显。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而中国则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这种互补性也造就了一个互相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场所。
这些国家的资源需求与中国制造业的出口需求完全契合,同时也使得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可以进行贸易和投资的往来。
此外,在贸易方面,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也存在着互相的资源和市场的竞争,这是充分而健康的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存在着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
透过竞争和互补,双方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推动产业互通和贸易往来。
CAFTA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转变对广西对外贸易的影响

东南亚 纵横 A OU D S U H A TA I R N O T E S SA
2 85 I ∞I
C FA A T 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转变 对广西对 外贸易的影响
朱 宇兵 ※
I fu nc fTr n f r a i n o a ng Co plm e nd n e e o a so m to fTr di m e nta l Co p tto fCAFTA n m e ii n o o Gua x ’ r i n a ng i S Fo e g Tr de
Zh b n u Yu i g
【 sr c】D f rne eo re ed w e t o ttso e i sd c e i t a t dn o l n , Abtat iee csi rsuc n o m ns fs e rrg n e i sbl e l r igcmpe t f n a o d a r a me
a c n e g n e i i u ti l tu t r nd o v r e c s n nd sra sr c u e, p o uc sr cur a d h sr cur o i o t n e p r ma k t r d t t t e n t e t t e f mp r a d x o t u u r e d tr n s h i c mp t i e r d r l to . I i tg ae sr ng o e e mi e t e r o ei v ta e ea ins t n e r t s to c mpeii n n sr t a h e e t tto idu ty o c i v mu u l t a c o e a in i o eii n,a d p o t s t r n fr ai n o r d n o l me ta d c mpeii n t a e t e o p r t n c mp tto o n r mo e he ta so m to fta i g c mp e n n o tto o h v h i mpot n n l e e o o eg r d n Gua g i ra ti fu nc n fr i n ta e i n 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作者:李湘君钟明容来源:《对外经贸》2019年第09期[摘;要]广西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选择了几个与广西贸易关系密切的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利用双边贸易数据分析广西与其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广西更好抓住发展新机遇,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大开放大开发。
[关键词]广西;一带一路;竞争性;互补性[中图分类号]F74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9)09-0026-07Analysis of Trade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Guangxi andthe Main Countries of “the Belt and Road”Li Xiangjun;Zhong Mingrong(Shiyuan College of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Nanning Guangxi 530226)Abstract:As an important node province of “the belt and road”, Guangxi has uniqu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This paper selects several countries with a close trade relationship with Guangxi to analyze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lementarity with bilateral trade data,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hope to better seize the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e into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in Guangxi, so as to promote Opening up and developing Within “the belt and road” ramework.Keywords: Guangxi;the Belt and Road;Competitiveness;Complementarity一、广西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的贸易规模从地理位置及与广西贸易量两个指标来看,与广西贸易关系较为紧密的“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为了更好的推进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本文选取了4个主要贸易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进行分析。
从图1广西与4个主要国家双边贸易额及图2广西与4国贸易占广西外贸比重可以看出,在与广西的贸易中,越南始终稳居第一位,年均贸易量超过100亿美元,占广西外贸比重三分之一以上,尤其是近几年,最高占到广西外贸的一半份额,这与其相邻的地理区位、相似的商品需求以及较大的经济差距直接相关,除个别年份外,期间的贸易额均呈现出递增的走势。
相较于其他“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东盟这四个国家与广西的贸易较为紧密;而与越南相比,其余三个国家贸易额所占比重较小,均处于2%左右,且贸易额基本都处于10亿美元以下,但大多数年份,双边贸易额也均呈现递增走势。
二、广西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一)贸易总额自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来,广西就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在自贸区中的战略位置,在对外贸易方面得到了量上的增加和开放度的提升。
之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除个别年份外,广西进出口贸易增速明显提升。
据南宁海关统计,2018年,广西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623.4亿美元,同比增长7.7%。
其中,出口328亿美元,同比增长16.8%;进口295.4亿美元,比2017年下降0.8%。
按人民币计价,2018年,中国外贸進出口总值30.51万亿元。
其中,出口16.42万亿元,进口14.09万亿元。
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4106.7亿元。
其中,出口2176.1亿元,同比增长14.6%,高于全国外贸出口总体增速7.5个百分点。
在贸易伙伴方面,东盟连续19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
2018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2061.5亿元,同比增长6.3%,占广西外贸总额的50.2%,其中对越南进出口1749.4亿元,增长4.7%。
此外,对“一带一路”所有参与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总额为2244.4亿元,比上年增长4.6%,占广西外贸总额的54.7%。
(二)贸易结构从表1广西2017年主要进出口产品结构来看,机电产品既是广西的进口商品主力也是其出口商品主力,且均保持增长态势。
除此之外,广西主要出口产品还有高技术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品等;主要进口产品还有大豆、高技术产品以及铁矿砂及精矿等。
据南宁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机电产品依然是广西进出口商品主力,出口值为965亿元,比2017年同期增长22%,占同期广西出口总值的44.3%;进口值为379.4亿元,增长7%,占同期广西进口总值的19.7%。
而单从广西出口主要产品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如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等,仅次于机电产品,2018年广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642.9亿元,增长19.7%,占广西同期出口总额的29.5%。
(三)广西出口市场结构出口市场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市场在一国(地区)出口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其在该国(地区)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而出口市场结构的相似度可以作为分析两国或地区的贸易竞争性关系。
从2017年广西主要出口市场可以看出,东盟是广西最大的出口市场,所占份额超过一半,而中国香港、美国、欧盟所占份额也较大,四者加起来占了广西出口总额的86%。
从增速来看,广西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基数较大,所以增速保持稳定;对中国香港、美国、欧盟的出口额有大幅度增长。
另从南宁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2061.5亿元,增长6.3%,占50.2%,东盟连续19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
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2244.4亿元,增长4.6%,占54.7%。
三、“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贸易现状分析(一)越南越南是中国重要邻邦,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一环。
2017年,越南官方对“一带一路”的态度才从“持续回避—谨慎欢迎”转变为明确合作。
越南国内自然环境优越,资源矿产丰富,其中煤炭、铁矿、铝土矿、铜矿、稀土等储量丰富。
同时,越南还盛产大米、玉米、橡胶、椰子、胡椒、腰果、咖啡和水果等作物。
据越南官方统计,2017年越南对外贸易额首次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达到4249亿美元。
其中,出口额2137.7亿美元,同比增长21.1%;进口额2111亿美元,同比增长21%;实现顺差27亿美元。
从2017年越南主要进出口产品结构中可以看出,越南出口结构逐步改善,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有所提高,电子产品和普通机械设备出口比重增加。
其中电话及零件出口451亿美元,同比增长31.4%;计算机及电子零件出口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6.5%;机械设备出口128亿美元,同比增长26.4%。
上述三类产品出口额已经占越南总出口额近40%。
同时,越南传统优势产品如:纺织品、鞋类等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越南进口商品以机械设备、成套设备和工业原辅料为主,其中计算机、电子设备及零件进口377亿美元,同比增长34.4%;机械设备和配套设备进口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7.9%;电话及零件进口163亿美元,同比增长46.6%。
根据越南官方统计数据分析,美国依然是越南最大出口市场,2017年越南对美国出口额为416.1亿美元,同比增长8.2%。
其他主要出口市场依次为欧盟、中国、东盟和日本。
从越南进口来源国来看,中国是越南第一大进口来源国,2017年越南自华进口额为582.3亿美元,同比增长16.4%。
其他主要进口来源地依次为韩国、东盟、日本和中国台湾。
(二)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首倡之地,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尼首次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印尼双边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群岛国家,自然资源丰富,盛产棕榈油、橡胶等农林产品,其中棕榈油产量居世界第一,天然橡胶产量居世界第二。
2017年印尼对外贸易总额3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总额168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进口总额1570亿美元,同比增长15.7%,贸易顺差118亿美元。
根据国际贸易标准SITC分类统计,2017年印尼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第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共出口368.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1.9%;其中石油、天然气出口额157.44亿美元,钢铁38.09亿美元;第6类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中,纺织品和成衣的出口额达至125.4亿美元;2017年印尼进口商品主要集中在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总额达492.6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1.4%。
据印尼官方统计,印尼最大的出口市场在东盟内部,2017年,印尼与东盟其他9国贸易总额达786.11亿美元,占总贸易额的24.1%。
其中向其他东盟成员出口392.66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占同期出口总额的23.26%;进口393.45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占同期进口总额的25.06%。
(三)新加坡新加坡是中国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目的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平台支点作用。
新加坡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新加坡资源比较匮乏,主要工业原料、生活必需品需进口。
电子工业是新加坡传统产业之一,2017年产值1248.51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40.89%。
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计算机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电信及消费电子产品等。
新加坡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備,形成以转口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2018年,新加坡出口5557亿新元,同比增长7.9%,其中转口贸易2745亿新元,占总出口额的49.4%;进口5002亿新元,同比增长10.6%,贸易顺差555亿新元。
2017年新加坡主要出口商品为:电子元器件(占28.3%)、石油产品(占12.7%)、办公设备(占5.1%)、船用燃油(占4.7%)、有机化工品(占4.1%)等;主要进口商品为:电子元器件(占24%)、石油产品(占20.9%)、办公设备(占4.6%)、电讯设备(占3.8%)等。
新加坡货物贸易伙伴主要集中在邻近的东南亚地区以及中、日、韩和美国;主要出口市场为:中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主要进口来源地为:中国、马来西亚、美国、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和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