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中周期的安排与计划资料
第十一章 运动员年度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二)比赛时期的训练计划
1.训练任务:发展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做好准备参加比赛,最 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已有的竞技能力水平,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应把对竞技能力影响最大、表现最集中的方面置于训练的首位。 训练安排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安排好负荷节奏,使体能变化在比赛时处于超量恢复状态 。 ②控制好技战术练习数量,既要达到高度熟练和自动化,又要 防止中枢神经系统对专项技术动作的超限抑制和重复泛化 。 ③通过适当的热身赛和其它适应性比赛,激发运动员强烈的竞 赛欲望。 ④激励运动员的进取动机。但又不能造成过高的激活状态 。
2.时间:一般不应少于1.5个月。
3.训练方法手段:比赛时期发展体能的主要训练方法 是重复法,发展技能主要用完整法,并较多的运用比 赛法。多采用比赛或类似比赛的手段组织训练。注意 组织好赛间训练安排。
4.负荷特点:比赛时期负荷强度大,而负荷量较小。 负荷的变化在不同的项群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三)恢复时期的训练计划
第一节 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
一、竞技状态与训练大周期
1.竞技状态
马特维也夫:“在训练大周期中形成的,针对获得最高运动成绩的最 佳准备程度状态”。
训练学词解(张英波):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处于的适宜的准 备状态。
本教材:参加比赛、获得成绩的准备状态。最佳竞技状态表现了运动 员获得成绩的最佳准备程度。
| 2-4周 | 1周 ▲|
|
6-12周
|
| 4-6周 |
|
8-12周
|
二、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点
制定大周期训练计划应考虑的因素(见教本338页)
(1)状态诊断:运动员目前状态与上一年度计划完成的情况。 (2)时期和阶段的划分:包括准备期、竞赛期和恢复期及各时期的阶
运动训练周期与计划组织

分阶段集中比赛的优点如下:
给运动员更多的比赛机会 在每一阶段,可使运动员持续发展自己的竞技状态,逐步引导 到最佳竞技状态 运动员可利用比赛阶段的间歇,进行必要的赛间训练
(四)优秀选手比赛次数的控制 根据自己的竞技状态和训练特点,结合比赛日期最佳 选择次数。
10/8/2013 运动训练学 15
二、年度训练过程中负荷量度的动态变化
第五节
年度训练计划的规范化用表
基本内容应包括: 1、上一年度比赛成绩及本年度竞技能力指标 2、上一年度竞技能力状态诊断及本年度竞技能力指标 3、实现参赛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4、实现参赛指标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准备采取的措施 5、上一年度训练负荷量度的基本统计及本年度负荷量度 指标 6、年度训练的周期、阶段划分和各项计划内容要点 7、周训练计划的基本模式 8、年度训练过程中的检查评定
第十一章
运动员年度训练的计划 与组织
10/8/2013
运动训练学
1
主要结构与知识点分析
让学生掌握年度训练计划的特点、制订过程及其要 求,并能够自己制定训练计划 学习重点 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 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结构模式 年度过程中比赛系列级负荷的动态变化 赛前中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和年度的训练规范用表
10/8/2013 运动训练学 5
第二节 大周期训练的基本结构模式
一、 训练大周期实践的确定
(一)、确定主要比赛日期 由竞赛日程决定 (二)确定主要比赛阶段 围绕这主要的比赛日期确定主要比赛阶段。在常规大周期中, 主要比赛阶段持续4—6周,在主要比赛日后一周结束,防止比赛一完,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消失。 (三)确定比赛时期 在主要比赛阶段前面加上一个4—6周的热身赛阶段,两个阶段 和起来组成比赛时期,总时间为8—12周。 (四)确定整个训练大周期 在比赛时期前加上6—12周的准备期,后面加2—4周的恢复时期, 就构成一个总时间为14-32周,3.5—7.5个月的训练大周期。
滑冰比赛中的训练计划与周期安排

滑冰比赛中的训练计划与周期安排滑冰比赛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训练计划和周期安排的合理性。
本文将介绍滑冰比赛中的训练计划与周期安排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个可行的训练方案,以帮助滑冰选手提升竞技水平。
一、训练计划的重要性训练计划是滑冰选手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
一个合理的训练计划可以使选手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科学地发展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以下是制定滑冰训练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1. 目标设定:明确目标是训练计划的起点。
选手应与教练共同确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以逐步实现进步并迎接比赛挑战。
2. 时间分配:训练计划需要根据选手的现状和目标,合理分配时间。
例如,练习心肺耐力可以安排在训练的前期,提高力量和爆发力则可以安排在后期。
3. 内容设置:训练内容应全面涵盖滑冰所需的技术和身体素质。
这包括力量训练、灵活性训练、技术训练、有氧与无氧运动等。
4. 进度安排:训练计划需要合理安排时间进度,使选手在逐渐增加训练强度的同时,获得充分的恢复和休息。
二、周期安排的重要性周期安排是训练计划的基础,它将训练分为不同的阶段,以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一个典型的滑冰训练周期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基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着重于发展运动员的基础素质。
包括提高心肺耐力、增强力量、灵活性等。
此时的训练强度适中,以确保选手有足够的基本功储备。
2. 强化阶段:在基础阶段奠定基础后,进入强化阶段。
此时的训练强度逐渐增加,重点放在强化核心技术、练习比赛项目以及提高速度和爆发力等方面。
3. 竞技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选手进入竞技阶段。
此时的训练强度最高,针对具体比赛项目进行模拟训练和提高比赛技巧。
4. 恢复阶段:比赛结束后,选手需要有足够的恢复时间进行休息和调整。
这是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阶段。
三、滑冰训练计划示例下面是一个滑冰训练计划的示例,该计划为期12周,并结合了基础训练、强化训练和竞技训练:第一周:- 基础阶段:心肺耐力训练,每天30分钟- 强化阶段:力量训练,每周三次,每次60分钟第二周:- 基础阶段:有氧运动,每天30分钟- 强化阶段:灵活性训练,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下类似,可根据需要继续描述后续训练内容和时间安排)最后两周为恢复阶段,选手将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休息和调整,以便在比赛开始前达到完美状态。
一周训练计划

一周训练计划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体能,而运动训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更科学、高效地进行训练,我特别整理了一份一周训练计划,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周一,有氧运动。
周一的训练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跑步、游泳、骑行等。
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肺耐力,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脂塑形。
建议进行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
周二,力量训练。
周二的训练重点是力量训练,可以选择器械训练或者自重训练。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塑造身体线条,提高基础代谢率,预防运动损伤。
可以进行深蹲、卧推、引体向上等动作,每个动作3-4组,每组8-12次。
周三,休息。
适当的休息同样重要,周三可以安排为休息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和修复。
周四,循环训练。
周四的训练可以选择循环训练,结合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增强心肺耐力的同时也能够进行肌肉力量的训练。
可以进行快走、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动作,每个动作进行30秒-1分钟,循环进行3-4轮。
周五,有氧运动。
周五可以再次进行有氧运动,可以选择不同于周一的运动方式,比如跳绳、有氧舞蹈等,增加趣味性和多样性。
同样建议进行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保持适当的运动强度。
周六,力量训练。
周六可以继续进行力量训练,可以选择前两天未进行的动作进行训练,也可以进行全身性的训练。
力量训练不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还可以改善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周日,休息。
周日再次安排为休息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为下周的训练做好准备。
总结。
以上就是一周训练计划的安排,通过合理的安排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达到健身塑形的目的。
当然,训练计划只是一个参考,具体的训练内容和强度还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进行调整。
希望大家能够坚持训练,享受运动的乐趣,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体能。
训练中周期的安排与计划

.
训练中周期的安排与计划
根据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训练中周期有不同的类型。
一般有:基本训练中周期,准备比赛中周期,比赛中周期,恢复中周期。
训练中周期的计划
训练中周期的计划比大周期训练计划更详尽一些,要明确中周期的时间,及由几个小周期组成,训练的任务指标和重点内容,比赛的安排,运动负荷的安排节奏,恢复的措施等。
还可安排阶段检查和测验。
中周期训练计划表
训练中周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共 训练日 主要任务:
训练小周期的安排与计划
训练小周期通常称之为周的训练,根据工作、学习的生活节律,一般是七天为一周期。
根据训练任务的不同小周期一般可分成四类:基本训练小周期、赛前诱导小周期、比赛小周期、调整小周期。
小周期训练计划表
运动员(队) 项目 教练员 小周期类型 , 训练阶段第 周 训练主要任务
.。
体力训练的周期安排及调整建议

体力训练的周期安排及调整建议
体力训练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运动表现的重要方式,通过科学的周期安排和
适时的调整,可以充分发挥训练效果,避免过度训练和受伤风险。
在进行体力训练时,制定一个合理的周期安排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周期安排应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
短期计划通常是指每周的训练
计划,包括训练内容、强度和时长的安排。
中期计划一般是指每个月的训练计划,包括每周的变化和整体的调整。
长期计划则是指整个训练周期的安排,根据具体的训练目标和时间来确定。
其次,体力训练的周期安排应考虑到训练负荷的适度变化。
训练负荷过大容易
导致过度训练和受伤,而训练负荷过小则无法达到训练效果。
因此,在周期安排中应逐渐增加负荷,避免突然增加训练量和强度。
此外,应定期进行适当的恢复训练,减少肌肉疲劳和延缓肌肉疲劳恢复。
另外,根据训练者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可以适时调整周期安排。
例如,如
果训练者感到疲劳或出现伤病,可以适量减少训练量或进行康复性训练。
如果训练者完成了一定阶段的训练目标,可以适当增加训练量和强度,提高训练效果。
总的来说,体力训练的周期安排及调整建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训练
者的实际情况和训练目标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合理的周期安排和适时的调整可以帮助训练者更好地达到训练目标,提高运动表现,同时减少受伤风险,保护身体健康。
希望训练者们能够认真制定训练计划,科学进行体力训练,享受运动的乐趣,保持健康的身体。
拳击的训练周期和计划

拳击的训练周期和计划拳击是一项卓有成效的体育锻炼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培养自信和勇气。
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拳击手,合理的训练周期和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拳击的训练周期和计划,帮助您在拳击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训练周期1.1 分段式周期拳击的训练周期通常分为预备期、基础期、竞赛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
预备期是为了让身体适应高强度的训练,提高体能水平和基本拳术技巧。
基础期是在预备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并增加一些真实场景的模拟训练。
竞赛期则是针对具体比赛做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竞技水平。
恢复期是为了让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准备迎接下一个周期的训练。
1.2 循环周期除了分段式周期外,拳击的训练也可以采用循环周期的方式进行。
这意味着将训练周期分为若干个循环,每个循环包含不同的训练目标和强度。
比如第一个循环可能偏重于体能的提升,第二个循环则更加注重技术的训练,第三个循环则是以模拟比赛为主。
通过循环周期的方式,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各个方面的能力,达到更好的效果。
1.3 运动员个体差异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拳击运动员的训练周期都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有些运动员可能对强度较大的训练有更好的适应性,而有些运动员则可能需要较长的恢复期。
因此,训练周期应根据运动员的个体特点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二、训练计划2.1 心肺耐力训练拳击比赛需要较高的耐力和持久力,因此心肺耐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如慢跑、跳绳、游泳等进行。
一般来说,每周进行2-3次心肺耐力训练,每次30-60分钟,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2.2 力量训练拳击中的打击力量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力量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可以通过举重、俯卧撑、深蹲等训练来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一般来说,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每次20-40分钟,注重全身的锻炼,配合适当的负荷和重复次数,以提高力量水平。
2.3 技术训练拳击是一项技术性极高的运动,因此技术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单周期训练计划

单周期训练计划
是专门为个人制定的一段时间内进行的训练计划。
这种计划通常包括了一系列设定好的目标、具体的训练内容、合理的休息和恢复安排。
单周期训练计划旨在帮助个人实现他们在特定时间段内的训练目标,提高他们的运动表现和体能水平。
以下是一个单周期训练计划的示例:
周一:上午进行跑步训练,包括短跑和长跑,以提高耐力和速度。
下午进行力量训练,主要集中于下半身肌肉群的训练。
周二:上午进行游泳训练,以增强心肺功能和全身肌肉力量。
下午进行核心训练,集中锻炼腹部和背部肌肉,提高身体平衡和稳定性。
周三:进行间歇训练,交替进行高强度和低强度的训练,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和燃脂效果。
周四:进行有氧训练,包括有氧操和动感单车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和加强全身肌肉。
周五:上午进行跑步训练,包括长跑和间歇跑,以提高耐力和速度。
下午进行力量训练,主要集中在上半身肌肉群的训练。
周六:进行全身综合训练,包括游泳、有氧操和力量训练,综合各项训练内容,提高全身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
周日:休息日,可以选择进行轻松的散步或伸展运动,帮助身体恢复和放松。
在整个训练周期内,要注意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休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摄入,避免过度训练和受伤。
通过遵循以上单周期训练计划,可以有效提高个人的体能水平和运动表现,实现训练目
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制定单周期训练计划时,建议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目标进行调整和修改,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中周期的安排与
计划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训练中周期的安排与计划
根据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训练中周期有不同的类型。
一般有:基本训练中周期,准备比赛中周期,比赛中周期,恢复中周期。
训练中周期的计划
训练中周期的计划比大周期训练计划更详尽一些,要明确中周期的时间,及由几个小周期组成,训练的任务指标和重点内容,比赛的安排,运动负荷的安排节奏,恢复的措施等。
还可安排阶段检查和测验。
中周期训练计划表
训练中周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共 训练日 主要任务:
训练小周期的安排与计划
训练小周期通常称之为周的训练,根据工作、学习的生活节律,一般是七天为一周期。
根据训练任务的不同小周期一般可分成四类:基本训练小周期、赛前诱导小周期、比赛小周期、调整小周期。
小周期训练计划表
运动员(队) 项目 教练员 小周期类型 , 训练阶段第 周 训练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