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表、年终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模版(2011年9月1日实施)含计算公式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及excel计算公式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及excel计算公式
今天小编想给大家分享的就是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年终奖一年只能按此法计一次个税申报
2、年终奖所在月份,如果当月*不足起征点,可用年终奖补足当月*不足起征点部分再计税,如果当月*达到或超过起征点,当月*按正常*计算个人所得税,年终奖单独计算个人所得税
3、年终奖不再设扣除项(起征点)
4、年终奖按全年12月均分,用此计算的平均数套用税率
5、再用年终奖(扣除当月*不足起征点后的余额)乘第4点套用的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为年终奖个税
excel计算公式:
=IF(B29<=0,0,IF(B29/12<=1500,B29*0.03,IF(B29/12<=4500, B29*0.1-105,IF(B29/12<=9000,B29*0.2-
555,IF(B29/12<=35000,B29*0.25-
1005,IF(B29/12<=55000,B29*0.3-
2755,IF(B29/12<=80000,B29*0.35-5505,B29*0.45-13505))))))) 补充说明:
(全年应发金额与全年应纳税额的区别)
如果与年终奖一起发放的当月*高于起征点3500,则年终奖全年应发金额=年终奖全年应纳税额,否则应该减去当月*与3500的差额之后再交税
即,如果年终奖18001,1月份*只有2500,则年终奖应纳税额=18001-(3500-2500)。
年终奖个税的详细计算公式(附EXCEL源文件)

×20%-555=10245.2 元。
由此可见,乙比甲的年终奖多拿 1 元,但收入反而少:10245.2-5295=4950.2 元。
年终奖一元钱临界点效应:发 18001 元比 18000 元多纳税 1155.1 元;54001 元
比 54000 元多纳 4950.2 元;发 108001 元比 108000 元多纳 4950.25 元;发 420221
为了合理解决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征税问题,经研究,现就调整征收个人
第5页共4页
所得税的有关办法通知如下: 一、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 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上述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 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二、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 12 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 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 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 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本条第(一)项确定的适 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 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 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四、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本 通知第二条、第三条执行。
个人所得税excel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excel计算公式1、2011年9月1日开始,个税计算公式个税=ROUND(MAX((A6-3500)*{0.03,0.1,0.2,0.25,0.3,0.35,0.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0),2) A6是工资减去应扣减的五金之后的余额。
2、2011年9月1日开始,税后算税前公式(倒算税前)税前=IF(3500<(ROUND(MAX((A5-3500-{0,105,555,1005,2755,5505,13505})/(1-{0.03,0.1,0.2,0.25,0.3,0.35,0.4}))+3 500,2)),(ROUND(MAX((A5-3500-{0,105,555,1005,2755,5505,13505})/(1-{0.03,0.1,0.2,0.25,0.3,0.35,0.4}))+350 0,2)),A5)A5等于税后工资,不含应扣的社保费用等。
3、2011年9月1日开始,根据缴纳个税算应税工资应税工资=ROUND(MAX(A5/({0.03,0.1,0.2,0.25,0.3,0.35,0.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3500,2) A5等于缴纳的个税注意:年终奖时不适用4、2011年9月1日开始,年终奖个税计算公式年终奖个税=ROUND(IF(A13/12>1500,IF(A13/12>4500,IF(A13/12>9000,IF(A13/12>35000,IF(A13/12>55000,IF(A13/12>8 0000,IF(A13/12>80000.0001,(A13*0.45-13505)),(A13*0.35-5505)),(A13*0.3-2755)),(A13*0.25-1055)),(A13*0.2 -555)),(A13*0.1-105)),(A13*0.03)),2)注意:(1)如果当月工资不小于3500元时,则设A13为年终金;(2)如果当月工资小于3500元时,则设A13为年终金+当月工资减去五金等可扣除项后的余额5.无效年终奖区间这些无效纳税区间有两个特点:一是每个区间的起点都是税率变化相应点;二是相对无效区间减去1元的年终奖金额而言,随税前收入增加、税后收入不升反降或保持不变,如年终奖为18001元时,相应的个税为1695.1元,税后收入为16305.9元;而年终奖为18000元时,应缴的个税为540元,税后收入为17460元。
2011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2011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应缴纳的个税=[(应发工资-四金或三金)-3500]×税率-速纳税范围: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的区别是什么?答: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某些个人所得收入采用税后收入的概念,比如支付税后多少多少金额。
这时,需要将税后的收入按一定公式换算为应税所得,然后再按照一般方法计算应交的税款。
否则,将导致税款的少征。
这里,在换算为应税所得过程中需要适用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不能按照含税级距的税率表来套用,必须使用不含税级距的税率表。
这就是不含税级距税率表产生的原因。
这里的不含税级距指的是“税后收入”级距。
至于两者之间的联系,实际上两个税率表是一回事,只是将含税级距税率表中的应税所得,按照数学方法,换算为不含税级距税率表中的税后收入,以方便对税后收入进行征税的计算工作,仅此而已。
来源:个人所得税计算器:/ppt/(来源:嘻嘻网)我国个税基本情况:2008年个人所得税构成表详细报道:2008年个税收入3722亿元工薪阶层个税占总收入50%来源:财政部网2010年个人所得税收入4837.17亿元(预算2542亿元)2010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4837.17亿元,同比增长22.5%,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16.4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税收总收入为73202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6.6%。
2010年,个人所得税4837亿元,比上年增加888亿元,增长22.5%。
2009年个人所得税收入3949.27亿元(预算2366.72亿元)2009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3949.27亿元,其中,工薪所得个税收入2483.09亿元,占个税收入的比重约为63%,同比增长10.8%;储蓄利息所得个税收入139.33亿元,同比下降57.4%;房屋转让所得个税收入77.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9.1%。
2011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11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11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新个税起征点3500税率表)2011年09月13日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关键词: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点击231285次5条评论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表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注:1。
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2。
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企业等适用税率表二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注:1。
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2。
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延伸阅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八号)(以下简称税法)将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根据税法修改的相应条款,现就贯彻执行的有关具体问题公告如下:一、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的适用问题(一)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见附件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无论税款是否在2011年9月1日以后入库,均应适用税法修改前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问题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合伙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的生产经营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见附件二)。
2011年年终奖新旧税制个人所得税纳税额、实得金额、税负率比较计算表

年终奖金额 6,000.00 6,305.56 10,000.00 18,000.00 18,001.00 19,283.33 20,000.00 24,000.00 25,294.12 30,000.00 40,000.00 50,000.00 54,000.00 54,001.00 60,000.00 60,187.50 63,437.50 70,000.00 80,000.00 90,000.00 100,000.00 108,000.00 108,001.00 110,000.00 114,600.00 120,000.00 130,000.00 140,000.00 150,000.00 160,000.00 170,000.00 180,000.00 190,000.00 200,000.00 210,000.00 220,000.00 230,000.00 240,000.00 250,000.00 254,666.67 260,000.00 270,000.00 280,000.00 290,000.00 300,000.00 310,000.00 新税法 适用税率纳税额 3.00% 3.00% 3.00% 3.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180.00 189.17 300.00 540.00 1,695.10 1,823.33 1,895.00 2,295.00 2,424.41 2,895.00 3,895.00 4,895.00 5,295.00 10,245.20 11,445.00 11,482.50 12,132.50 13,445.00 15,445.00 17,445.00 19,445.00 21,045.00 25,995.25 26,495.00 27,645.00 28,995.00 31,495.00 33,995.00 36,495.00 38,995.00 41,495.00 43,995.00 46,495.00 48,995.00 51,495.00 53,995.00 56,495.00 58,995.00 61,495.00 62,661.67 63,995.00 66,495.00 68,995.00 71,495.00 73,995.00 76,495.00 实得金额 5,820.00 6,116.39 9,700.00 17,460.00 16,305.90 17,460.00 18,105.00 21,705.00 22,869.71 27,105.00 36,105.00 45,105.00 48,705.00 43,755.80 48,555.00 48,705.00 51,305.00 56,555.00 64,555.00 72,555.00 80,555.00 86,955.00 82,005.75 83,505.00 86,955.00 91,005.00 98,505.00 106,005.00 113,505.00 121,005.00 128,505.00 136,005.00 143,505.00 151,005.00 158,505.00 166,005.00 173,505.00 181,005.00 188,505.00 192,005.00 196,005.00 203,505.00 211,005.00 218,505.00 226,005.00 233,505.00 税负率 适用税率纳税额 3.00% 3.00% 5.00% 5.00% 300.00 605.56 975.00 1,775.00 1,775.10 1,903.33 1,975.00 2,375.00 3,669.12 4,375.00 5,875.00 7,375.00 7,975.00 7,975.15 8,875.00 11,662.50 12,312.50 13,625.00 15,625.00 17,625.00 19,625.00 21,225.00 21,225.20 21,625.00 22,545.00 23,625.00 25,625.00 27,625.00 29,625.00 31,625.00 33,625.00 35,625.00 37,625.00 39,625.00 41,625.00 43,625.00 45,625.00 47,625.00 61,125.00 62,291.67 63,625.00 66,125.00 68,625.00 71,125.00 73,625.00 76,125.00 旧税法 实得金额 5,700.00 5,700.00 9,025.00 16,225.00 16,225.90 17,380.00 18,025.00 21,625.00 21,625.00 25,625.00 34,125.00 42,625.00 46,025.00 46,025.85 51,125.00 48,525.00 51,125.00 56,375.00 64,375.00 72,375.00 80,375.00 86,775.00 86,775.80 88,375.00 92,055.00 96,375.00 104,375.00 112,375.00 120,375.00 128,375.00 136,375.00 144,375.00 152,375.00 160,375.00 168,375.00 176,375.00 184,375.00 192,375.00 188,875.00 192,375.00 196,375.00 203,875.00 211,375.00 218,875.00 226,375.00 233,875.00 税负率 5.00% 9.60% 9.75% 9.86% 9.86% 9.87% 9.88% 9.90% 14.51% 14.58% 14.69% 14.75% 14.77% 14.77% 14.79% 19.38% 19.41% 19.46% 19.53% 19.58% 19.63% 19.65% 19.65% 19.66% 19.67% 19.69% 19.71% 19.73% 19.75%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4% 24.45% 24.46% 24.47% 24.49% 24.51% 24.53% 24.54% 24.56% 实得差额 120.00 416.39 675.00 1,235.00 80.00 80.00 80.00 80.00 1,244.71 1,480.00 1,980.00 2,480.00 2,680.00 -2,270.05 -2,570.00 180.00 180.00 180.00 180.00 180.00 180.00 180.00 -4,770.05 -4,870.00 -5,100.00 -5,370.00 -5,870.00 -6,370.00 -6,870.00 -7,370.00 -7,870.00 -8,370.00 -8,870.00 -9,370.00 -9,870.00 -10,370.00 -10,870.00 -11,370.00 -370.00 -370.00 -370.00 -370.00 -370.00 -370.00 -370.00 -370.00
年终奖计税Excel公式原创按照2011年9月份新税率

年终奖计税Excel公式(原创,按照2011年9月份新税率计算) 2011-09-10 10:30:51| 分类:电脑技巧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2011年10月11日更新,原公式有些问题。
假设A2表示发放年终奖当月除年终奖外全部应纳税金额(即全部应纳税收入扣除保险、公积金等税前扣减额之后的金额,不含年终奖),B2表示年终奖金额,则年终奖计算公式为:ROUND(IF((A2+B2)<=3500,0,IF(A2>=3500,IF(B2=1500*12,1500*12*0.03,IF(B2=4500*12,4500*12* 0.1-105,IF(B2=9000*12,9000*12*0.2-555,IF(B2=35000*12,35000*12*0.25-1005,IF(B2=55000*12 ,55000*12*0.3-2755,IF(B2=80000*12,80000*12*0.35-5505,B2*INDEX({0.03,0.1,0.2,0.25,0.3,0 .35,0.45},MATCH(B2/12,{0,1500,4500,9000,35000,55000,80000},1))-INDEX({0,105,555,1005,2 755,5505,13505},MATCH(B2/12,{0,1500,4500,9000,35000,55000,80000},1)))))))),IF((A2+B2-3 500)=1500*12,(A2+B2-3500)*0.03,IF((A2+B2-3500)=4500*12,(A2+B2-3500)*0.1-105,IF((A2+B2-3500)=9000*12,(A2+B2-3500)*0.2-555,IF((A2+B2-3500)=35000*12,(A2+B2-3500)*0.25-1005,IF( (A2+B2-3500)=55000*12,(A2+B2-3500)*0.3-2755,IF((A2+B2-3500)=80000*12,(A2+B2-3500)*0.35 -5505,(A2+B2-3500)*INDEX({0.03,0.1,0.2,0.25,0.3,0.35,0.45},MATCH((A2+B2-3500)/12,{0,15 00,4500,9000,35000,55000,80000},1))-INDEX({0,105,555,1005,2755,5505,13505},MATCH((A2+B 2-3500)/12,{0,1500,4500,9000,35000,55000,80000},1)))))))))),2)该公式综合考虑了不纳税情况、当月应纳税收入未超过起征点情况、当月应纳税收入超过起征点情况,公式保留了2位小数。
个人所得税公式表工资和年总奖

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 元(外籍4800 元)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二、年终奖所得年终奖所得,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 个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度扣除数,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他们的计算方式不同。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说明: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 个月后的平均值。
2、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
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稿酬所得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实际税率为百分之十四。
五、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四)说明: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 元的,减除费用800 元;4,000 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按比例税率20% 征收。
七、财产转让所得,适用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按比例税率20% 征收。
八、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 的比例税率。
普通案例分享小明在2016 年一月份税前工资10000 元,他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 元,那么他的税后工资是多少呢?应纳税所得额=( 应发工资-社保金)-3500 =10000 - 1100 - 3500 = 5400 元,参照上面的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4,155 元至7,755 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