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眼中的孩子 一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

合集下载

令人感动的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

令人感动的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
个大竹篮里,两人把他 们抬进大山。当他们正准备把 爷爷奶奶扔下不管时,他们的 儿子在旁边说话了:“爸爸妈 妈,你们把爷爷奶奶丢在大山 里,这个大篮子就不要丢了。”
h
14
爸爸妈妈感到很奇怪,问儿子,“为什 么要把篮子带回家?”儿子回答:“等你 们老的时候,我也要用这个大篮子抬你们 进山,把你们丢进大山里。” 爸爸妈妈听 了,心里慌了,赶紧把爷爷奶奶抬回家, 好心侍候,再也不敢不孝敬父母了。
h
15
“字写得不好,不能怪纸笔;孩子没教育好,不能 怪孩子”。教育孩子需要言传身教。设想一下: 一对父母,如果事事认真,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 认真;
一对父母,如果事事马虎,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 马虎。
你迟到,他肯定迟到;你撒谎,他肯定撒谎;
h
16
你爱发脾气,他肯定爱发脾气;
你不认真工作,他肯定不认真写作业;
得成功, 因为。。。。。。
h
29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成功需要选择,选择正确方法
一起努力,谢谢大家!
h
30
h
10
听了这话,妈妈悲喜交加, 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 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打在 手中的信上……
h
11
赏识的力量如此伟大!
h
12
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家里 有五口人,三代同堂,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和一个儿子。爷爷、奶奶 七八十岁了,老了,走不动了,爸 爸妈妈很讨厌,觉得是一个包袱。 两人一商量,决定把爷爷奶奶丢进 大山里去。
这个妇女双膝跪地、上身匍匐向前、仿佛在用她柔弱的脊梁极力去
支撑住冰冷而沉重的水泥石块时,他凭直觉认定这个姿势一定有着
特殊的意义。。。
h
24
果然,救援队在妇女的身下发现了一个三个月大的婴儿 孩子安然无恙。。。

分享育儿故事,引发家长们的共鸣

分享育儿故事,引发家长们的共鸣

分享育儿故事,引发家长们的共鸣作为父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育儿故事。

有的是感人至深的,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乏值得分享的点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育儿故事,引发家长们的共鸣,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育儿故事一:短暂的陪伴,却长久的影响说起母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我的母爱故事,是发生在我母亲去世前夕的一天。

那时我还是个孩子,母亲已经被确诊为晚期癌症。

我记得有一天,母亲突然告诉我:“我可能没有多少时间了,我希望你记住一件事,永远不要放弃你的梦想。

”我的梦想一直很模糊,但是在母亲的鼓励下,我开始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

即使在困难重重的时候,我也能感受到母亲的陪伴和支持。

现在我已经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人士,但是我的母亲已经不在人世了。

然而,她对我的鼓励和陪伴,却一直在我心中,让我不停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即使是短暂的陪伴,却能在孩子心中留下长久的印象。

父母需要懂得引导孩子,为他们开创更广阔的未来。

育儿故事二:聆听孩子的声音作为家长,我们常常会忙于工作和生活,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一个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父母需要耐心聆听孩子的声音。

有一天我回到家中,看到我儿子沉默不语地坐在沙发上,别的孩子玩得都很开心,只有他自己独自坐着。

我心里很不安,看到儿子的这个表情就知道他不对劲。

我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怎么了,宝贝?”起初儿子还是一言不发,但是可爱的孩子很容易被逗乐。

我捏起他的小脸说:“你这张小脸对着我说话,我都不害怕。

”不一会儿,儿子开始向我倾诉,他因为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而感到不开心。

我认真聆听他的故事,然后告诉他,我理解他的感受,希望他像个勇士一样克服这些困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需要耐心聆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即使是小小的进展,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关爱。

我们需要向孩子传达正确的价值观,激励他们勇敢面对未来。

育儿故事三:将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独特的性格和天赋给他们带来不同的成长道路。

春风化雨,用爱滋养孩子成长真实故事

春风化雨,用爱滋养孩子成长真实故事

春风化雨,用爱滋养孩子成长真实故事《春风化雨,爱是最好的滋养》春风轻拂,带来温暖与希望;春雨飘落,带来滋润与生机。

而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爱就如那春风化雨,默默地用爱滋养着他们,让他们茁壮成长。

今天,我就来讲讲我身边的一个真实故事,这里面充满了爱的力量。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是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妈妈。

她有个宝贝儿子,叫明明,特别调皮捣蛋。

明明小时候啊,那简直就是个小魔王,整天惹是生非,不是把邻居家的花盆打翻了,就是在学校里跟同学打架。

小李为了这个儿子,那真是操碎了心。

有一次,明明又在学校闯祸了,把同学的书本扔到了垃圾桶里。

老师把小李叫到学校,一顿数落。

小李当时那个脸上啊,一阵红一阵白的,心里那个气呀,就别提了。

等回到家,看到明明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小李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拿起鸡毛掸子就要打。

可就在那一瞬间,她看到明明那惊恐的眼神,手一下子就停在了半空。

她突然意识到,打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明明更加叛逆。

于是,她放下鸡毛掸子,深吸一口气,轻轻地把明明拉到身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明明一开始还嘴硬,不肯说。

小李也不生气,就那么耐心地陪着他。

过了一会儿,明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说他是因为同学嘲笑他才这样的。

小李听了,心里一阵发酸。

她紧紧地抱着明明,说:“儿子,妈妈知道你受委屈了,以后有什么事都跟妈妈说,妈妈永远站在你这边。

”从那以后,小李就更加用心地去了解明明,用爱去包容他的一切。

慢慢地,明明变了,不再那么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小李看着明明的变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你看,这就是爱的力量。

有时候,我们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动手打他们,并不能让他们变好,反而可能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叛逆。

而当我们用爱去理解他们,包容他们,就像那春风化雨一样,无声无息地滋养着他们,他们就会在爱的氛围里健康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母亲教育儿子的故事整理

母亲教育儿子的故事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母亲教育儿子的故事整理母亲教育儿子的故事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重要的一课,下面就是我整理的母亲教育儿子的故事,一起来看一下吧。

1.答应过别人的事情,就肯定要做到开学后不久,阿容报了自己宠爱的美术爱好班,学工笔画。

学工笔画的其次个星期,阿容打电话回来问我,妈妈,我可不行以帮我的同学代买一瓶墨汁。

当时问清缘由之后,妈妈觉得这只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当然要帮的,就立刻说没有问题啊。

我们买墨汁的那个文具店在仓库四周,离家就比较远,由于家里比较清净,有利你们用心做作业,爸爸妈妈打算今年的周末尽量都不去上班。

星期天的下午,你们做完作业整理好之后,已经是4点多,再去仓库兜一个大圈,确定会迟到,这样一来,那个墨汁就没买成。

离开的时候,阿容面带愁容问我:妈妈,我答应了同学买墨汁的,现在没买到怎么办?我一听也觉得很担心,稍作沉吟后说:今日确定是买不成了,你先这样,下次上课时把自己的墨汁借给她先用,再和她解释一下缘由,说下次回家会帮她带去的。

阿容听我这样说,觉得也还行,神情一下子变得轻松,背着书包出门了。

然而,下一个星期,似乎又是由于相同的缘由,墨汁还是没买到,没方法,妈妈只好又教阿容把墨汁先给她用着。

到了第三个星期,妈妈担忧又忘了这事儿,便要爸爸带你们先去把墨汁买好。

孩子们,最终不负别人所托,最终不用再记挂着这件事,妈妈整个人都觉得轻松了很多。

阿容,不知道你的`心情是否和妈妈一样?不过,我想应当是和妈妈差不多的!还有,你那同学接过你的墨汁时快乐吗?想必也是很快乐的吧?阿容,妈妈很兴奋你由于没做到答应了同学的事情而担心,由于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从这可以看出你也是个守信用、重视诺言的孩子。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品德啊,期望你连续保持!是的啊,我们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肯定要做到,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2.言而无信,渐渐就会被大家孤立起来妈妈曾经有一个这样的同事,在这里妈妈就叫H吧!H不管别人请他做什么都是“好、好、好,没问题,包我身上了”,看他那信誓旦旦的样子,我还真以为他能做得到。

家长写的家庭教育故事

家长写的家庭教育故事

家长写的家庭教育故事
在我们家,爸爸妈妈经常给我们讲一些家庭教育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让我们
听得津津有味,还让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有一次,爸爸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他因
为不诚实而惹了很多麻烦。

最后,他明白了诚实的重要性,学会了诚实待人。

爸爸告诉我们,诚实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只有诚实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妈妈给我们讲的故事则是关于助人为乐的。

故事中的主人公总是乐于助人,无
私奉献。

最终,他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妈妈告诉我们,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只有乐于助人,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更加纯净,也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温暖。

还有一次,爸爸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勇敢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面对困难从
不退缩,最终克服了一切困难。

爸爸告诉我们,勇敢是面对困难时最重要的品质,只有勇敢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这些家庭教育故事,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我们明白了诚实、助
人为乐、勇敢是做人做事的重要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牢记这些故事,努力做一个诚实、乐于助人、勇敢的好孩子。

家庭教育故事,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会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父母用心教育孩子塑造良好品质事迹材料

父母用心教育孩子塑造良好品质事迹材料

父母用心教育孩子塑造良好品质事迹材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孩子的教育重要性越来越重视。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承担着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重要责任。

他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用心教育孩子,塑造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下面是一些关于父母用心教育孩子塑造良好品质的事迹材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1. 母亲的慈爱教育李华是一位母亲,她非常注重慈爱教育。

每天放学后,她都会亲自接孩子回家,并准备好美味的晚餐。

她坚持与孩子分享一天的所见所闻,并耐心倾听孩子的故事。

在她的引导下,孩子懂得了如何关心他人,如何分享喜悦与悲伤。

这样的教育让孩子在日后的成长中具备了善良与关爱他人的品质。

2. 父亲的严格要求王明是一位父亲,他注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

他不仅在学习上给孩子设立了目标,并督促孩子坚持努力,还在生活中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例如,每天晚上,王明都会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并规定固定的学习时间。

这种严格的要求让孩子懂得了时间的价值,学会了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他们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好成绩,还形成了坚毅和努力奋斗的品质。

3. 父母的爱心行动张艺是一个小小慈善家。

她从小就被父母教育着,无论是家人还是外人在遇到困难时,父母总是给予帮助。

在一次游学活动中,张艺发现一位残疾人正努力地推着轮椅爬上楼梯。

她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他顺利到达目的地。

这个小小的行动引发了班级的集体关爱行动,大家纷纷献出一份爱心,帮助那位残疾人改善生活。

这个事迹让其他孩子也受到了慈善行为的启发,懂得了如何用爱心来关怀他人。

4. 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在朱宇的家庭中,父母不仅是孩子的教育者,更是孩子的朋友。

每天晚上,朱宇的爸爸都会抽出时间帮助孩子学习。

他通过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解决难题。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与父母共同成长的方式,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了乐趣,也为孩子与家人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我和孩子的教育故事

我和孩子的教育故事

我和孩子的教育故事作为一名母亲,我一直认为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之间发生了许多教育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

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和孩子的教育故事。

故事一,尊重孩子的个性。

我的孩子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他总是喜欲勇往地探索世界。

有一次,他在家里把玩具全都倒出来,弄得到处都是。

我本能地想要责备他,但是我忽然意识到,他只是想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认识世界。

于是,我决定不再责备他,而是和他一起收拾玩具,并且告诉他,下次玩完了要记得收拾好。

我发现,当我尊重他的个性时,他也更愿意听我的话,我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故事二,鼓励孩子勇于尝试。

我的孩子曾经在学校参加了一次朗诵比赛,但是因为紧张而表现不佳,没有获得好成绩。

回到家里,他很沮丧,觉得自己不够优秀。

我安慰他说,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重要的是要勇敢地面对失败,不断尝试。

我鼓励他,下次再有机会的时候可以再试一次。

在我鼓励的激励下,他逐渐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加愿意勇于尝试新事物。

故事三,陪伴孩子成长。

我工作很忙,经常加班到很晚才能回家。

有一次,我看到孩子在写作业时一个人坐在桌前,我感到很心疼。

于是,我决定调整工作时间,尽量早点回家陪孩子。

我和孩子一起做作业、一起玩游戏、一起看电视,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

我发现,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孩子在我的陪伴下成长得更加快乐、健康。

总结。

通过这些教育故事,我深刻地理解到,教育并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

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勇于尝试、陪伴孩子成长,这些都是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体会。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育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他们一定会茁壮成长,成为优秀的人才。

愿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创造出更多美好的教育故事。

妈妈教育孩子感动案例(2篇)

妈妈教育孩子感动案例(2篇)

第1篇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一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温馨故事。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母爱和教育的故事,一个充满感动和启示的案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李梅的妈妈,她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名叫小明。

小明从小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在学习上却非常努力。

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李梅发现小明在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方面越来越困难。

为了帮助小明走出心理的阴影,李梅开始了长达几年的耐心教育和关爱。

一、发现问题的种子小明读小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让李梅倍感欣慰。

然而,在三年级的一次家长会上,李梅发现小明的班主任对她的评价是:“小明是个聪明的好孩子,但他在课堂上很少发言,也不太敢和其他同学交流。

”这句话让李梅心头一震,她意识到小明可能存在社交障碍。

二、用心倾听,发现孩子的需求为了了解小明内心的真实想法,李梅开始主动与他沟通。

在一次晚餐后,李梅问小明:“宝贝,你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小明低头不语,李梅耐心地继续问:“有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和妈妈说说吗?”经过一番开导,小明终于敞开心扉,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担忧:“妈妈,我害怕和其他同学说话,担心他们会嘲笑我。

”听到这里,李梅心中五味杂陈。

她知道,自己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让他勇敢地面对生活。

三、耐心引导,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为了帮助小明建立自信心,李梅开始尝试各种方法。

她鼓励小明参加学校的兴趣小组,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她还教小明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学会接纳自己。

在李梅的悉心教导下,小明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他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参加各种活动,还获得了学校的优秀学生称号。

看着小明一点一滴的进步,李梅倍感欣慰。

四、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李梅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她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小明感受到母爱的温暖。

在日常生活中,李梅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小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眼中的孩子一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进行分批次开家长会。

下午,参加了初二女儿学校家长会。

会议开始后才知道这已是第二批家长会,第一批是成绩较好的同学家长开会,本次是成绩靠后的15位同学家长会,而且是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

据说这是女儿班主任的创新举措,其它班也是分二批,但都只是家长参加,学生不参加。

按以往议程,班主任介绍了本学期班级举办的活动和本次期中考试情况,接着各科教师分别对试卷和学习情况点评,传授学习方法,寄托希望等等。

让我感动的是班主任老师对本次参会的15名同学分别进行点评,具体而详尽,看得出,是位热情、负责、细致的班主任!
谁来激励我们的孩子?
会议的气氛有点沉重,毕竟15位学生被定位在成绩较次的团体,无论情绪、自尊、信心都受到很大打击。

我看到孩子们(包括女儿)在听教师讲解的同时,不时转过来看家长脸色,无非想从家长的表情上捕捉对自己的态度,为回家后得到什么样的对待而做好准备。

孩子们多难啊,我真是从心里为女儿疼痛,这种感觉驱使我想对孩子们说几句鼓励的话。

在会议快结束时,有一位家长举手向班主任申请发言,班主任同意了。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此刻的感受。

在这么好的学校里,我的女儿成绩不如意,刚才,我一度很难过、很揪心,为她的前途深深地担忧。

我不知往后还会出现什么,不知如何解决她的学习难题,更不知道希望在哪里。

我甚至想,从今天起,我停止加班,中止与所有朋友同学联系,放弃全部爱好,自己辅导女儿,我将用余生的20-30年来换取女儿未来的60-70年。

但马上又否定了,一是自己根本做不到,二是效果未必好。

看到女儿用湿润的小手熟练而爱惜地翻阅试卷和评价,专注地聆听老师讲评,稚嫩的脸颊溢出青春的光泽,我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她正在成长,她好奇,但求知的欲望可能没被完全激发,此刻,她也许比我更沮丧!在她学习方面我做过什么呢?我即惭愧又自责。

我现在要做的,是和她站在一起,鼓励她,在心灵上和她一起成长。

第二,我认为在座的15位同学的品德高尚,非常值得赞赏。

从我身后的图片看到,你们班在本学期运动会、体操比赛中都得了第一名,你们15位同学中大部分参加了比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而这一荣誉不是轻松取得的。

我知道我的女儿参加了游泳、短跑项目比赛。

参赛前,她与同学多次在晚上或周末自觉训练,还与同学深入讨论各种项目(包括泳式)的参赛人选,并主动与班主任联系,确定合理的参赛队伍。

你们班在12个班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和每一位参赛同学的努力拼搏紧紧相连。

而你们能如此自觉地进行艰苦的训练,又是什么力量驱动的呢?我想应该是:责任和兴趣。

你们能为班级负责,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只这一点我就为你们骄傲!一个人,有好的品德根基,对集体负责,就一定会对自己负责,直至对民族、对国家负责。

人有多种能力,每种能力的发展不是平衡的。

学习能力也是变化的。

考试排名前后变化很正常,本次排名靠后,不等于以后也如此。

只要你们想到要对自己人生负责,拿出刻苦训练比赛时的勇气和毅力,将文化学习看作是自己必须做的、而且是必须终身坚持的事情,有意识地培养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那么,就一定能想办法克服困难,改变现状,迎来光明。

第三,你们15人的团体和第一批33人的团体,不会是固定不变的,一定会互相流动。

你们要赏识自己,从心底里认为自己一定能进步,不断激励自己、树立必胜的信念。

同时,在赏识自己的同时,也赏识同伴;鼓励自己的同时,也鼓励一起努力的同学。

你们之间是平等的、也是互相尊重的,你们一定能共同进步!
最后,我想用刚才匆忙写的一首诗送给我的女儿及在座的14位同学。

我的星辰
你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左眼是长庚,右眼是启明
透过你晶亮的双眸
我看到你内心汹涌的波浪
我也在心海的岸边徘徊
层层潮涌追逐着我的思绪
涛声清脆,海天迷茫
哪里是你闪烁的微光?
你坐在我的身旁,稚嫩的脸颊如青涩的花蕾
这可是我曾经的模样?
此刻,我已和你的浪潮层叠
听见了你拍岸的美妙声响
我坚信,你的浪涛正坚定向前
阵阵涛声是你搏击的歌唱
哦,我的星辰,你在未来人生的轨迹上
一定会发出自己的光亮”
这个妈妈的做法我是完全赞同的,相反对学校和老师的做法却有些不以为然。

无疑,老师的用意是好的,希望和家长一道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问题是这种以成绩划线来区分学生的做法等于把成绩不好的学生划入另册,区别对待,很容易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造成伤害,可能进一步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带来终身的阴影。

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媒体报道的让所谓表现不好的孩子带”绿领巾”的事件。

据我所知,在一些发达国家,孩子的成绩属于个人隐私,是不允许这样公之于众的。

其实这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有很多优点,正如这位孩子母亲的发言中提到的那样,他们人品很好,关心集体,体育成绩优异。

但高考制度让学校和老师眼睛只盯着几门主要功课的分数,用一个唯一的标准来评价个性、能力、智力类型完全不同的孩子,这是极不公平的。

我无意指责我们的学校和老师,他们也是教育制度的受害者,但希望她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不要加重对孩子们的伤害,而应该和孩子及家长一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共同努力减轻制度带来的伤害,并且致力于改变这个制度。

正如同学说的那样,我们应该和孩子站在一起!
同学还告诉我,她的即兴发言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热烈鼓掌,有些学生家长还流下了眼泪。

有些孩子告诉她的孩子,你妈妈的讲话让他们回去后少挨了一顿打骂,家长反过来对他们鼓励有加。

老师们也表示认同和理解。

但当她征求孩子的意见,要不要把那首诗放到家长和学生的QQ群里时,孩子哭着劝阻了她,说明孩子还是心存顾虑的。

同学说她平时很少在家长会上发言,当时不知为什么太激动了,就不顾一切地走了上去。

我理解这种冲动,那是来自对孩子的深沉的爱,就像一个挺身而出张开翅膀保护小鸡的老母鸡一样。

孩子幼小的心灵太需要得到大人的精心呵护了。

我曾经跟一位同事谈到过,看我国的教育与国外的教育好不好,只看一点就知道了。

在我国,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而在国外则正好相反,小时候爱玩,大了后对学习的兴趣反而越来越浓。

我们有些人经常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如何如何好,但有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国外。

我周围的人只要稍有能力,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国外上学。

而且有不少在国内上学的差生,到了国外都变成了优生,有的还获得了名牌大学的奖学金,表现非常突出。

我问他们到底做了什么,让孩子学得越来越好?无他,鼓励孩子的兴趣,多元评价孩子的成绩,让孩子个性化发展,而不是只走一个独木桥而已。

这些家长或用脚、或用钱对国内的教育投上了一张反对票,不管他们口头上是怎么说的。

【编辑推荐】
女儿就是爸爸前世的小情人
一个真实的故事-妈妈是乞丐
父与子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
指导家长们如何能够引导孩子自主高效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