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的检验

大米的检验
大米的检验

大米的检验报告

1.1 根据稻谷的分类方法分为三类:

1.1.1 籼米: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按其粒质和籼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

1.1.1.1 早籼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1.1.1.2 晚籼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2 粳米:用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按其粒质和粳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

1.1.

2.1 早粳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1.1.

2.2 晚粳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3 糯米:用糯性稻谷制成的米。按其粒形分为以下两种:

1.1.3.1 籼糯米:用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的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1.1.3.2 粳糯米:用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1.1.3.3.各种大米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区价格有所差异,本表是按最近某些地区的价格行情列出来的:表1

品种籼米粳米籼糯米粳糯米

价格:元/kg 4.40 4.80 3.90-4.30 4.60-4.80 1.2 各类大米中混有其他类大米的总限度为5.0%。

1.3 大米中的名贵品种、杂交品种、中熟米和陆稻米以及其他特殊品种,由

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订标准或按质量分别归属。

1.4.大米包装类型:普通包装、真空包装、充气包装

1.5.大米包装材料: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袋

1.5.1.塑料编织袋塑料编织袋是用塑料薄膜(聚乙烯、聚丙烯、尼龙等薄膜)制成一定宽度的窄带,或用热拉伸法得到强度高、延伸率小的塑料扁带编织而成。塑料编织袋比塑料膜袋的强度高得多,且不易变形,耐冲击性也好,同时由于编织袋表面有编织纹,提高了防滑性能,便于储存时的堆码。大米重量在5kg 以上的包装几乎全用塑料编织袋材料。使用塑料编织袋来包装大米,包装方式简单,材料防潮性差、阻隔性差、大米易氧化霉变,虫害现象较为严重,尤其在夏季储存期更短。

1.5.

2. 复合塑料袋复合塑料袋是由高阻隔性包装材料EVOH、PVDC、PET、PA 与PE、PP 等多层塑料复合,这种包装比塑料编织袋包装防潮、防霉、防虫效果都要好。另外图案、商标印刷很清楚,文字、条码清晰可见,容易吸引顾客,促进销售。大米重量在

5kg 以下的包装绝大多数用复合塑料袋包装。使用复合塑料袋来包装大米,一般辅以抽真空

或充气技术后热封。由于材料本身的致密性和抽真空、充气处理,基本上解决了大米包装上防霉、防虫、保质问题,具备一定推广、实用价值。但复合袋包装在封口热合时易出现起皱现象,会影响包装袋的美观度。另外,复合袋的抗压强度不够,一些采用充气方式的装,在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破袋现象,从而影响大米的保质期。再有,塑料袋由于不易降解,

后处理较难,以及塑料制品有毒性使塑料袋使用受到一定的制约。

1.6.大米包装要求是:防霉、防虫、保鲜,其次是取用方便。

1.6.1.防霉大米在加工过程中,表面会沾染糠粉,极易遭受外界温湿度的影响而吸湿返潮,有利于微生物的繁衍。大米吸湿能力与加工精度、糠粉含量、碎米总量有关,尤其是糠粉,其吸湿能力强,且带有较多微生物。同时,糠粉还含有大量脂肪,易于氧化分解,使脂肪酸值增加。最易促成大米霉变的是霉菌。霉变初期大米表面发灰,失去光泽;霉变过程中表现为发热,散出轻微的霉味,霉菌自身及其代谢产生的色素,会加速大米的变色。霉变与大米含水量、环境温度、湿度、气体成分显著相关。此外,大米自身的呼吸代谢导致大米发热、霉烂、变质。所以对大米包装的要求首先是防霉。

1.6.

2.防虫大米的虫害主要是米象,米象在温度低于11 ℃或高于35 ℃时不产卵。气体环境对害虫影响比较显著,王瑞栋等〔1〕认为:CO2能刺激害虫呼吸,使害虫气门持续张开,体内耗氧剧增,直至氧尽身亡。研究表明

〔2〕,17 %左右浓度的CO2三天即可抑制或杀死害虫;控制O2浓度在10 %以下,害虫可于休眠状态存活;O2浓度小于 4 % ,两周致死;O2浓度小于 2 % ,害虫48h 致死。

1.6.3 .防止陈化大米储存过程中会出现陈化现象。大米的陈化主要表现为光泽减退、酸度增加、米饭香味消失、粘性下降、出现陈米气味。蒸煮品质变劣。一般储存一年即发生不同程度的陈化。大米若水分大、温度高、精度低、糠粉多,则微生物易繁殖,陈化快,反之则慢。大米水分含量是影响陈化的重要因素。当水分在12 %以下时,细菌繁殖困难,在14 %以下时对某些霉菌孢子有一定抑制作用。

1.7.大米常用加工机械:砻谷机、谷糙分离机、碾米机、抛光机。

1.7.1.砻谷机、谷糙分离机:胶辊砻谷机两胶辊间压力增加时,胶辊对稻谷籽粒等的压力和摩擦力增加,搓撕作用增强,脱壳率也提高了,但糙米爆腰率及糙碎率也增多。因此,应根据原粮的品种、品质、含水量和粒形等,选用适宜的辊间压力、两胶辊的线速及线速差等,确保获得较高的脱壳率、较小的爆腰率及较小的糙碎率。若谷壳、谷糙分离的工艺效果较差,那么回砻谷中含糙量增加,过多的糙米、谷壳进入砻谷机胶辊工作区,一方面,减小了稻谷进入砻谷机胶辊工作区的机会,造成砻谷机产量的下降;另一方面,糙米在砻谷机胶辊工作区内再次受到挤压而增加糙碎率。由此可见,提高回砻谷的纯度,减小回砻谷中的含糙量、含稻壳量,是提高砻谷机的脱壳率及减小糙碎率的前提。

1.7.

2.碾米机:单位产量碾白运动面积。若单位产量碾白运动面积过小,则米粒受到的翻滚、碾削及摩擦擦离等作用较弱,所得大米的精度等级偏低;反之,则米粒受到的翻滚、碾削及摩擦擦离作用非常剧烈,易产生过碾白等现象,所得大米的精度等级高,碎米量也明显增多。

1.7.3.抛光机:单位产量抛光(碾白)运动面积。若单位量抛光(碾白)运动面积过小,米粒受到的翻滚及摩擦擦离等作用较弱,所得大米的精度偏低,且表面没有光泽;若单位产量抛光(碾白)运动面积过大,那么米粒受到的翻滚及摩擦擦离等作用过大,易产生过抛光(碾白)等现象,虽然所得大米的精度高,但碎米量明显增多。

2.1 .1 依据国家标准,我国大米根据稻谷的分类方法分为三类:籼米:包括早釉米、晚籼米;粳米:包括早粳米、晚粳米;糯米:包括籼糯米、粳糯米。

我国各类大米主要按加工精度划分等级。加工精度是指糙米加工成白米时的去皮程度。不同等级的大米,加工时的去皮程度不同。国标GB 1354-86将各类大米

分为四个等级。就加工精度而言,特等米:背沟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净的占

85%以上;标准一等米: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5的占80%以上;标准

二等米: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3的占75%以上;标准三等米:背沟有皮,

粒面留皮不超过1/2的占70%以上。

2.1.2. 大米等级指标:表2

品种籼米粳米籼糯米粳糯米

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二级三级

加工精度按实物标准

样品对照检

验留皮程度

特精

精碾普碾普碾特精

精碾普碾普碾特精

精碾普碾特精

精碾普碾

碎米总量%,≤15.0 20.0 25.0 30.0 7.5 10.0 12.5 15.0 15.0 20.0 25.0 10.0 15.0 20.0 小碎%,≤ 1.0 1.5 2.0 2.5 0.5 1.0 1.5 2.0 1.5 2.0 2.5 0.8 1.5 2.0

2.2.大米的基本指标:表3 GB 1354-2009

项目基本指标

最大限度杂

总量%,≤0.25

其中:糠粉%,≤0.05

矿物质%,≤0.02

带壳稗粒粒/kg,≤ 3.0

稻谷粒粒/kg,≤ 5.0

不完善粒 %,≤ 2.0

黄粒米%,≤ 0.5

异品种粮粒 %,≤ 5.0

色泽、气味感官判定无异常色泽和气味水分%,≤籼米14.5,粳米15.0 品尝评分值分,≥70.0

3.1.大米的等级比较:表4

大米等级优质大米次质大米劣质大米

图片

看米色泽清白 有光

泽 呈半透明状

米粒大小均匀、丰

满光滑 无虫 不

含杂质次质、劣质大米的

色泽呈白色或微

淡黄色 透明度差

或不透明 霉变的

米粒表面是绿色、

黄色、灰褐色、黑

色等

次质、劣质大米的

色泽呈白色或微

淡黄色 透明度差

或不透明 霉变的

米粒表面是绿色、

黄色、灰褐色、黑

色等

闻手中取少量大米

向大米哈一口热

气 然后立即嗅气

味,有一种特有的

清香,无其他异微有异味或有霉

变气味、酸臭味、

腐败味和不正常

的气味的为次质、

劣质大米

微有异味或有霉

变气味、酸臭味、

腐败味和不正常

的气味的为次质、

劣质大米

味,人们通过嗅觉可以辨别出来

摸经过手在袋中反

复抓后新米光滑

手摸有凉爽感,人

们能够清晰地看

到袋子周围和手

上有白色物质出

现,这是“整容”陈

米不具备的陈米色暗 手摸有

涩感

严重变质米 手

捻易成粉状或易

尝可取少量大米放

入口中细嚼 或磨

碎后再品尝,优质

大米味佳 微甜

无任何异有异味,

而且容易被咬碎,

舌头能尝到淀粉

的味道没有味道、微有异

味、酸味、苦味及

其他不良滋味的

为次质、劣质大米

没有味道、微有异

味、酸味、苦味及

其他不良滋味的

为次质、劣质大米

大米中镉的测定

大米中镉的测定 食品中镉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的镉含量的方法与原理; 2熟悉并能熟练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 试样经灰化或酸消解后,注入一定量样品消化液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中,电热原子化后吸收nm共振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值与镉含量成正比,采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石墨炉;镉空心阴极灯;电子天平:感量 为mg和1 mg;可调温式电热板、可调温式电炉;马弗炉;恒温干燥箱;压力消解器、压力消解罐;微波消解系统:配聚四氟乙烯或其他合适的压力罐 2.试剂: 1)硝酸溶液(1%):优级纯,取mL硝酸加入100mL水中,稀释至1000 mL。 2)盐酸(HCl):优级纯:取50 mL盐酸慢慢加入50 mL水中。 3)硝酸高氯酸混合溶液(9+1),取9份硝酸与1份高氯酸混合。 4)磷酸二氢铵溶液(10 g/L):称取g磷酸二氢铵,用100 mL硝酸溶液(1%)溶解后定量移入1000 mL容量瓶,用硝酸溶液(1%)定容至刻度。 5)镉标准储备液(1000 mg/L):准确称取1g金属镉标准品(精确至g)于小烧杯中,分次加20 mL盐酸溶液(1+1)溶解,加2滴硝酸,移入1000 m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或购买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6)镉标准使用液(100 ng/mL):吸取镉标准储备液mL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1%)定容至刻度,如此经多次稀释成每毫升含ng镉的标准使用液。 7)镉标准曲线工作液:准确吸取镉标准使用液0 mL、mL、mL、mL、mL、mL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1%)定容至刻度,即得到含镉量分别为0 ng/mL、ng/mL、ng/mL、ng/mL、ng/mL、ng/mL的标准系列溶液。 四、仪器条件 仪器参考条件:波长nm,狭缝nm~nm,灯电流2 mA~10 mA,干燥温度105℃,干燥时间20 s;灰化温度400℃~700℃,灰化时间20 s~40 s;原子化温度1300℃~2300℃,原子化时间3 s~5 s;背景校正为氘灯或塞曼效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大米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大米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米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对包装、标签、储存和运输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稻谷、糙米或半成品大米为原料加工的食用商品大米,不适用于特种大米、专用大米、特殊品种大米以及加入了添加剂的大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50稻谷 GB 2715粮食卫生标准 GB/T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490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 GB 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5492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5493粮油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 GB/T5494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GB/T5496 粮食、油料检验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 GB/T 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5502 粮油检验米类加工精度检验 GB/T5503粮食、油料检验碎米检验法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682粮油检验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GB/T 15683 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 17109粮食销售包装 GB/T 17891优质稻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加工精度milling degree 加工后米胚残留以及米粒表面和背沟残留皮层的程度。以国家制定的加工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在制定加工精度标准样品时,应参照下述文字规定: 一级: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 二级:背沟有皮,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85%以上。 三级: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80%以上。 四级: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5%以上。 3.2 不完善粒unsound kernel 包括下列尚有食用价值的米粒: 未成熟粒:米粒不饱满,外观全部呈粉质的米粒。 虫蚀粒:被虫蛀蚀的米粒。 病斑粒:粒面有病斑的米粒。 生霉粒:粒面有霉斑的米粒。 糙米粒:完全未脱皮层的米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米)GB1354-2009

大米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米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对包装、标签、储存和运输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稻谷、糙米或半成品大米为原料加工的食用商品大米,不适用于特种大米、专用大米、特殊品种大米以及加入了添加剂的大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50稻谷 GB 2715粮食卫生标准 GB/T 5009.36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490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 GB 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5492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5493粮油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 GB/T5494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GB/T5496 粮食、油料检验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 GB/T 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5502 粮油检验米类加工精度检验 GB/T5503粮食、油料检验碎米检验法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682粮油检验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 GB/T 15683 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 17109粮食销售包装 GB/T 17891优质稻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加工精度milling degree 加工后米胚残留以及米粒表面和背沟残留皮层的程度。以国家制定的加工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在制定加工精度标准样品时,应参照下述文字规定: 一级: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 二级:背沟有皮,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85%以上。 三级: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80%以上。 四级: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5%以上。3.2 不完善粒unsound kernel 包括下列尚有食用价值的米粒: 未成熟粒:米粒不饱满,外观全部呈粉质的米粒。 虫蚀粒:被虫蛀蚀的米粒。 病斑粒:粒面有病斑的米粒。 生霉粒:粒面有霉斑的米粒。 糙米粒:完全未脱皮层的米粒。 3.3 糠粉rice bran power

大米新鲜度检测

1、目的: 大米新鲜与否,会密切影响成品酒的口味与风味及其保质期。采用此方法把关大米的新陈度。 2、范围: 本操作标准适合于检测大米的新陈度。 3、相关文件和参考资料: 无 4、原理: 酸度指示剂法:大米经过储存,其内的脂肪酸被脂肪酸酶氧化或水解,分解出游离脂肪酸,使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酸度指示剂在一定PH下呈现不同颜色,随大米氧化程度情况依次呈现绿色→黄色→橙色。 愈创木酚法、胚染色法、愈创木酚对苯二胺并用法:利用大米中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促使过氧化氢放出活性很强的氧,氧化作为氢供给体的愈创木酚生成四愈创醌,从而使其颜色变深,颜色越深,说明大米中过氧化氢酶活性越高,证明大米越新鲜,是利用过氧化氢酶为“载体”来表示大米的新鲜程度。 目前用单一的显色方法判断大米的新陈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各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但上述方法之间具有互补性,综合采用新鲜度显色体系能克服单一方法的缺陷,提高大米新陈度判定的可靠性。 5、环境/安卫因素 6.1仪器和设备: 1-5

6.2.1原液:取甲基红0.1g,溴百里酚蓝0.3g溶于150ml95%乙醇内,加水稀释至200ml。 6.2.2使用液:将原液与水按1:50混合作为使用液。 6.2.3 1%愈创木酚溶液:取1ml愈创木酚溶于100ml95%的乙醇溶液中 6.2.4 1%过氧化氢溶液:将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用蒸馏水稀释30倍 6.2.5 3%过氧化氢溶液:将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用蒸馏水稀释10倍 6.2.62%对苯二胺溶液:称取2克对苯二胺用95%酒精进行溶解,并定容至100ml。 6.3标样/控制样 无 6.4样品准备: 常温下测定 7.操作: 7.1设备安装: 无 7.2仪器校准: 无 7.3操作程序与关键点提示: 2-5

大米检验标准修订稿

大米检验标准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注:六省区指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 2.2各类大米精度,以国家制定的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在制定精度标准样品时,要参照下述文字规定: 特等:背沟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净的占85%以上; 标准一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5的占80%以上; 标准二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3的占75%以上; 标准三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2的占70%以上。 2.3收购大米水分的最大限度和大米安全储存水分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2.4各类大米中的黄粒米限度为2.0%。 2.5卫生标准和动植物检疫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名词解释 3.1加工精度 指大米背沟和粒面留皮程度。 3.2不完善粒,包括下列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 3.2.1未熟粒 米粒不饱满,外观全部呈粉质的颗粒。 3.2.2虫蚀粒 被虫蛀蚀的颗粒。 3.2.3病斑粒 粒面有病斑的颗粒。 3.2.4生霉粒 粒面生霉的颗粒。 3.2.5完全未脱皮的完整糙米粒。 3.3杂质,包括下列几种: 3.3.1糠粉 通过直径1.0mm圆孔筛的筛下物,以及粘附在筛层上的粉状物。 3.3.2矿物质 砂石、煤渣、砖瓦块及其他矿物质。 3.3.3带壳稗粒及稻谷粒。 3.3.4其他杂质 无食用价值的大米粒、异种粮粒及其他物质。

3.4黄粒米 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色泽明显不同的颗粒。 3.5碎米 3.5.1大碎米 留存在直径2.0mm圆孔筛上,不足本批正常整米三分之二的碎粒。 3.5.2小碎米 通过直径2.0mm圆孔筛,留存在直径1.0mm圆孔筛上的碎粒。 3.6色泽、气味、口味 一批大米固有的综合色泽、气味和口味。 4检验方法 大米样品的扦取和各项指标的检验,按照GB 5490~5539—85《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执行。5包装、运输和储存 大米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和分类、分等储存的要求,严防污染。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粮食储运局检验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哈俊山、林贤明。

大米检验标准

2.1.1 早籼米、籼糯米质量指标见表 1。 大米检验标准 GB 1354 — 86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销售、调拨、储存、加工和岀口的商品大米。 1分类 1.1根据稻谷的分类方法分为三类: 1.1.1 籼米: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按其粒质和籼稻 收获季节分为以 下两种: 早籼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晚籼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2 粳米:用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按其粒质和粳稻收获季节分 为以下两种: 早粳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晚粳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3 糯米:用糯性稻谷制成的米。按其粒形分为以下两种: 籼糯米:用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 的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粳糯米:用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 (俗称阴糯),粘性大。 1.3大米中的名贵品种、杂交品种、中熟米和陆稻米以及其他特殊品种,由省、 辖市另订标准或按质量分别归属。 2质量标准 2.1各类大米按加工精度分等。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2各类大米中混有其他类大米的总限度为 5.0 %。 自治区、直 1、表 2、表 3、表4。

2.1.2 晚灿米质量指标见表 2。 等级 加工精度 按实物标准样 最大限度杂质 碎米,% 特等 对照检验留皮 程度 按实物标准样 标准 一等 对照检验留皮 程度 标准 按实物标准样 对照检验留皮 二等 程度 按实物标准样 标准 三等 对照检验留皮 程度 不完善 3.0 4.0 6.0 8.0 总量 其中: 矿物 0.25 0.30 0.40 0.45 色泽 水分 糠粉% 质,% 0.15 0.02 0.20 0.02 0.20 0.02 0.20 0.02 带壳稗 粒/kg 20 50 70 90 稻谷粒 粒/kg 总量 12 16 20 35.0 气味 其中: 小碎 2.5 14.0 口味 正常

大米的检验

大米的检验报告 1.1 根据稻谷的分类方法分为三类: 1.1.1 籼米: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按其粒质和籼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 1.1.1.1 早籼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1.1.1.2 晚籼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2 粳米:用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按其粒质和粳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 1.1. 2.1 早粳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1.1. 2.2 晚粳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3 糯米:用糯性稻谷制成的米。按其粒形分为以下两种: 1.1.3.1 籼糯米:用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的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1.1.3.2 粳糯米:用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1.1.3.3.各种大米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区价格有所差异,本表是按最近某些地区的价格行情列出来的:表1 品种籼米粳米籼糯米粳糯米 价格:元/kg 4.40 4.80 3.90-4.30 4.60-4.80 1.2 各类大米中混有其他类大米的总限度为5.0%。 1.3 大米中的名贵品种、杂交品种、中熟米和陆稻米以及其他特殊品种,由

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订标准或按质量分别归属。 1.4.大米包装类型:普通包装、真空包装、充气包装 1.5.大米包装材料: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袋 1.5.1.塑料编织袋塑料编织袋是用塑料薄膜(聚乙烯、聚丙烯、尼龙等薄膜)制成一定宽度的窄带,或用热拉伸法得到强度高、延伸率小的塑料扁带编织而成。塑料编织袋比塑料膜袋的强度高得多,且不易变形,耐冲击性也好,同时由于编织袋表面有编织纹,提高了防滑性能,便于储存时的堆码。大米重量在5kg 以上的包装几乎全用塑料编织袋材料。使用塑料编织袋来包装大米,包装方式简单,材料防潮性差、阻隔性差、大米易氧化霉变,虫害现象较为严重,尤其在夏季储存期更短。 1.5. 2. 复合塑料袋复合塑料袋是由高阻隔性包装材料EVOH、PVDC、PET、PA 与PE、PP 等多层塑料复合,这种包装比塑料编织袋包装防潮、防霉、防虫效果都要好。另外图案、商标印刷很清楚,文字、条码清晰可见,容易吸引顾客,促进销售。大米重量在 5kg 以下的包装绝大多数用复合塑料袋包装。使用复合塑料袋来包装大米,一般辅以抽真空 或充气技术后热封。由于材料本身的致密性和抽真空、充气处理,基本上解决了大米包装上防霉、防虫、保质问题,具备一定推广、实用价值。但复合袋包装在封口热合时易出现起皱现象,会影响包装袋的美观度。另外,复合袋的抗压强度不够,一些采用充气方式的装,在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破袋现象,从而影响大米的保质期。再有,塑料袋由于不易降解, 后处理较难,以及塑料制品有毒性使塑料袋使用受到一定的制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米)GB1354-

大米 欧阳学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米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对包装、标签、储存和运输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稻谷、糙米或半成品大米为原料加工的食用商品大米,不适用于特种大米、专用大米、特殊品种大米以及加入了添加剂的大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50稻谷 GB 2715粮食卫生标准 GB/T 5009.36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490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 GB 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5492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

定 GB/T5493粮油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 GB/T5494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GB/T5496 粮食、油料检验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 GB/T 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5502 粮油检验米类加工精度检验 GB/T5503粮食、油料检验碎米检验法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682粮油检验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 GB/T15683 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 17109粮食销售包装 GB/T 17891优质稻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加工精度milling degree 加工后米胚残留以及米粒表面和背沟残留皮层的程度。以国家制定的加工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在制定加工精度标准样品时,应参照下述文字规定:

大米检验标准完整版

大米检验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注:六省区指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 2.2各类大米精度,以国家制定的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在制定精度标准样品时,要参照下述文字规定: 特等:背沟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净的占85%以上; 标准一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5的占80%以上; 标准二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3的占75%以上; 标准三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2的占70%以上。 2.3收购大米水分的最大限度和大米安全储存水分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2.4各类大米中的黄粒米限度为2.0%。 2.5卫生标准和动植物检疫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名词解释 3.1加工精度 指大米背沟和粒面留皮程度。 3.2不完善粒,包括下列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 3.2.1未熟粒 米粒不饱满,外观全部呈粉质的颗粒。 3.2.2虫蚀粒 被虫蛀蚀的颗粒。 3.2.3病斑粒 粒面有病斑的颗粒。 3.2.4生霉粒

粒面生霉的颗粒。 3.2.5完全未脱皮的完整糙米粒。 3.3杂质,包括下列几种: 3.3.1糠粉 通过直径1.0mm圆孔筛的筛下物,以及粘附在筛层上的粉状物。 3.3.2矿物质 砂石、煤渣、砖瓦块及其他矿物质。 3.3.3带壳稗粒及稻谷粒。 3.3.4其他杂质 无食用价值的大米粒、异种粮粒及其他物质。 3.4黄粒米 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色泽明显不同的颗粒。 3.5碎米 3.5.1大碎米 留存在直径2.0mm圆孔筛上,不足本批正常整米三分之二的碎粒。 3.5.2小碎米 通过直径2.0mm圆孔筛,留存在直径1.0mm圆孔筛上的碎粒。 3.6色泽、气味、口味 一批大米固有的综合色泽、气味和口味。 4检验方法 大米样品的扦取和各项指标的检验,按照GB 5490~5539—85《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执行。 5包装、运输和储存 大米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和分类、分等储存的要求,严防污染。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粮食储运局检验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哈俊山、林贤明。

大米检验标准修订版

大米检验标准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大米检验标准 GB 1354—86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销售、调拨、储存、加工和出口的商品大米。 1分类 1.1根据稻谷的分类方法分为三类: 1.1.1籼米: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按其粒质和籼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 早籼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晚籼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2粳米:用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按其粒质和粳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 早粳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晚粳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3糯米:用糯性稻谷制成的米。按其粒形分为以下两种: 籼糯米:用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的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粳糯米:用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1.2各类大米中混有其他类大米的总限度为5.0%。

1.3大米中的名贵品种、杂交品种、中熟米和陆稻米以及其他特殊品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订标准或按质量分别归属。 2质量标准 2.1各类大米按加工精度分等。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表2、表3、表4。 2.1.1早籼米、籼糯米质量指标见表1。 表1

2.1.2晚灿米质量指标见表2。表2

注:一类地区: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陕西。

二类地区:除一类地区以外的地区。 2.1.3早粳米、粳糯米质量指标见表3。 表3

关于大米的国家标准.pdf

关于大米的国家标准: 卫生标准: 真菌毒素指标:黄曲霉素B1≤10ug 污染物指标:铅≤0.2mg/kg 镉≤0.2mg/kg 汞≤0.02mg/kg 无机坤≤0.15mg/kg 农药量大残留限量: 磷化物≤0.05mg 溴甲烷≤5mg/kg 马拉硫磷≤0.1mg/kg 甲基嘧啶磷≤5mg/kg 溴氰菊酯≤0.5mg/kg 六六六≤0.05mg/kg 滴滴涕≤0.05mg/kg 其他农药≤0.02mg/kg 既然国家对大米中的各种添加物有着如此严格的规定,那么重金属问题大米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总结起来,重金属大米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土地重金属污染严重。众所周知,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地,土地中的养分和矿物质离子会随着植物的吸收储存在植物体内,像镉这些重金属离子又不容易被分解,从而使得植物体内的重金属离子含量甚至超过了土壤本身。虽然说一般的土壤之中都含有各种离子,所以植

物体本身一点重金属不含那是绝对不可能,但是土壤也分很多种,尤其是近来南方的矿产资源加大了开采力度,而排污规范和法规并没有相应的提高,所以导致大量的矿业污水被排放到河流中。随着水流的渗透作用被土地吸收,而植物通过生长将这些重金属积累到了果实内,我们餐桌上的重金属大米,大部分就是这么出现的。 2、有些大米产地土质很好,附近也没有矿场开采,那么还是出现了重金属超超标的现象,这种现象的起因就是因为农药的过度使用了。滥用农药是目前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颗毒瘤,有些企业为了追求色泽好的蔬菜和食品,频频的使用农药。而很多种农药本身就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这些农药不仅自身能投过渗透作用被植物体吸收,还能渗透到土壤中,破坏植物体对磷钾离子的吸收,让根系吸收更多不易被分解的重金属,从而使食物中的重金属离子超标。 重金属大米的危害性非常的大,单拿最近比较热闹的镉超标大米来说,镉是一种对身体伤害非常大的元素,在体内积累过多,非常容易引起人体结缔组织的损伤。严重的话会影响生殖系统健康,造成肾损伤、不孕不育,容易引发新生儿的畸形,而且会大大增加患癌的几率。尤其是女人如果食用过多的话,还容易引发乳腺癌。

大米加工精度的检测方法综述

大米加工精度的检测方法综述 目前,在国内的企业以及研究单位,对大米加工精度的评价还主要以主观评价为主。其主要以国标为依据,也有一些企业制定了自己的企业标准。这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多以估测为主,要求严格的单位一般以染色法作为辅助手段对大米的等级进行评价。介绍了目测法、染色法以及紫外一可见光谱检测法等大米加工精度检测方法。 标签:大米;加工精度;检测;方法 1目测法 将试样约10克,置于白瓷盆中,稀疏地平摊后(1粒米厚度)。观察在室内朝南向光线下进行,切忌阳光直射,视线与试样成约45度左右倾角,仔细观察试样粒面,从不同角度观察之。并与标样作对比,依据经验得出大米的加工精度。 2染色法 所谓染色法即在大米品质检验中,某些质量特性在感观检验时,用特定的溶液(染色液)染色后,试样(或标样)的表征、特征、属性、特性、品性凸现出来,使之更为直观、清晰,对比感强,有助检验人员对照比较、鉴别和判定。染色法是一种定性检验。染色检验法有标准方法,如《GB/T5490-5539-1985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的检验》、《ZB911-912-1983出口大米检验方法标准》,又称仲裁方法(还有些染色法是国内外一些权威检测机构采用的方法)。 操作步骤是: 清洗:用清水洗3次,以除去米粒表面附着的糠粉方法是向盛米样的试管内注入清水,高出米粒3-5cm,加塞将试管颠倒数次,然后将水倒去。倒时用筛网挡住管口,如用玻璃皿,加入清水,高出米粒1-2cm,轻轻振荡数次,小心将水倒净。 染色:倒入染色液浸没米粒为宜,轻轻振荡试管或玻璃皿,但要避免剧烈振动,以免将糠皮除去。浸泡2min,用筛网挡住管口倒去染液。 漂洗:用清水洗2次,并去净水。 脱色:加入乙醇液,浸泡米粒为宜,轻轻抖动,洗涤1min,倒去乙醇液(可以回收)也可用0. 05%HZS04溶液代替乙醇液。 洗涤:用清水洗涤2-3次,并于最后一次水洗后,将米样转入白色瓷盆(或玻璃皿)中,注入清水。

大米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大米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目的意义: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质优劣是值得人们重视的问题。一个高产水稻品种,往往由于食味差、或营养不丰富,而不受大众的欢迎。因此,在保证高产的同时,还要改善稻米的品质。本实验将测定大米品质的几个重要生化指标,为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Ⅰ大米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兰G—250法 一、原理 考马斯亮G—250是一种染料,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在465nm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它能与蛋白质稳定结合,结合蛋白质后变为青色,在595nm处有最大吸收,在一定蛋白质浓度范围内(0~1000μg/ml),蛋白质—色素结合物在595nm波长下的光吸收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该法反应迅速,蛋白质与考马斯亮兰G—250的结合反应能在2分钟内达到平衡。结合物在室温下1小时内保持稳定,反应非常灵敏,可测出微克级蛋白质含量,是最近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较理想的蛋白质定量法。 二、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1.仪器: 721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 50ml容量瓶 10ml刻度试管研钵量筒移液管 2.试剂:

(1)牛血清白蛋白(1000μg/ml):称取牛血清白蛋白,溶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标准蛋白质溶液。 (2)考马斯亮兰G-250溶液:称取100ml考马斯亮兰G—250,溶于50ml 90%乙醇中,加入85%(W/V)的磷酸100ml,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到 1000ml,过滤,常温下可放置1个月。 (3)LnaOH:称取4g氢氧化纳,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3.材料:大米粉 三、实验方法 1.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6只10ml刻度试管,编号,按下表数据配制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溶液。准确吸取上述各管溶液,对应放于另外6支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5ml考马斯亮兰G-250溶液,盖塞,将试管中溶液给向倒转混合,放置2分钟后,用10mm 光径的比色杯在595nm波长下比色。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以蛋白质浓度值为横坐标,制作出标准曲线。 2.样品中蛋白质提取:

国标法大米水分检测仪工作原理

国标法大米水分检测仪工作原理 在我国约有70%以上的人口常年食用大米,我国每年大米口粮消费总量约为1.196亿吨,常年储备任务很大。大米因失去壳和果皮,米粒富含营养物质的亲水胶体,极易受虫、霉菌的侵害,加之大米含有不同程度的糠层、米粒外露,直接与外界环境温湿度接触,易吸湿、易爆腰、易陈化,因此大米较稻谷、糙米难保鲜。 衡量大米新鲜程度,目前国内外的检验指标主要是水分、脂肪酸、还原糖、粘度、色泽、香味、酶活性和带菌量等,这些指标中最能反映大米新鲜度的是香味和酶活性,而影响大米香味和酶活性的最主要因素是大米的水分含量,因此大米的水分含量不仅影响大米的安全储藏,而且影响大米的香味保持。目前我国大米的储藏水分标准,能保证大米在常规储藏条件下的安全储藏,不生虫、发霉和酸变,但很难保证大米的口感和新鲜度。要保证大米的新鲜度,建议适当提高大米水分标准。 一、大米含水量与米饭食味的关系 大米含水量对米饭的粘度、硬度和食味有很大影响。大米的吸水主要通过淀粉细胞间隙进入米粒内部,而米粒的腹部和背部的细胞间隙不同,腹部细胞间隙较大,当米粒本身含水低(〈14%)时,米粒的腹部急速吸水与背部产生水分差,米粒蒸煮时会因水分差产生龟裂现象,米粒中的淀粉粒从龟裂处涌出,使米饭失去应有的弹性。而水分含量为15%以上的大米蒸煮出来的米饭弹性较好。 大米的食味主要取决于大米直链淀粉、蛋白质、水分、脂肪酸含量等。一般直链淀粉含量越低、米饭的粘性越好,味道也好;蛋白质含量越低,米饭越柔软好吃;水分越高,脂肪酸氧化程度越低,米饭味道越好。 二、大米保鲜储藏方法及水分控制限度 一是低温储藏。采用低温储藏是大米保鲜最有效的途径。大量实验表明,大米表层的霉菌带菌量在20℃以下大为减少,10℃以下完全可以抑制害虫、霉菌的繁殖,大米呼吸及酶活性也极为微弱,大米的化学成分变化缓慢,因此可以保持大米的新鲜程度,加之低温储藏的大米,水分可适当提高,这就有效保证了大米的原始品质和大米食味。具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大米安全储藏水分,采用低温和准低温储藏技术,粳米水分以≤15.5%、籼米≤14.5%为宜,长期常温储藏的大米水分应控制在13.5%以内。采用常规储藏的大米,最好是冬季进仓,通过低温季节的寒风进行降温,以提高大米储藏的稳定性。二是CO2气调储藏对大米的品质保持有良好的效果。三用真空包装保鲜储藏的各类大米,水分不宜超过15.5%。真空包装的真空度须抽到760mmHg并须焊牢米袋封口。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稍高水分大米保鲜储藏完全可行,只要我们采用较为先进的储粮技术,即低温、气调或真空包装储藏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奏效。 三、大米水分检测仪 1、技术参数 1、称重范围:0-60g 可调试测试空间为3cm 2、水分测定范围:0.01-100%

大米检验标准

大米检验标准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大米检验标准 GB 1354—86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销售、调拨、储存、加工和出口的商品大米。 1?分类 1.1?根据稻谷的分类方法分为三类: 1.1.1?籼米: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按其粒质和籼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 ?早籼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晚籼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2?粳米:用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按其粒质和粳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 ?早粳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晚粳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3?糯米:用糯性稻谷制成的米。按其粒形分为以下两种: ?籼糯米:用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的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粳糯米:用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1.2?各类大米中混有其他类大米的总限度为5.0%。 1.3?大米中的名贵品种、杂交品种、中熟米和陆稻米以及其他特殊品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订标准或按质量分别归属。 2?质量标准

2.1.2?晚灿米质量指标见表2。

注:一类地区: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陕西。 二类地区:除一类地区以外的地区。 2.1.3?早粳米、粳糯米质量指标见表3。

注:六省区指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 2.2?各类大米精度,以国家制定的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在制定精度标准样品时,要参照下述文字规定: 特等:背沟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净的占85%以上; 标准一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5的占80%以上; 标准二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3的占75%以上; 标准三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2的占70%以上。 2.3?收购大米水分的最大限度和大米安全储存水分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大米检验标准()

大米检验标准 GB 1354—86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销售、调拨、储存、加工和出口的商品大米。 1 分类 1.1 根据稻谷的分类方法分为三类: 1.1.1 籼米: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按其粒质和籼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 早籼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晚籼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2 粳米:用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按其粒质和粳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 早粳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晚粳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3 糯米:用糯性稻谷制成的米。按其粒形分为以下两种: 籼糯米:用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的呈半透明状(俗称阴 糯),粘性大。 粳糯米:用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1.2 各类大米中混有其他类大米的总限度为5.0%。 1.3 大米中的名贵品种、杂交品种、中熟米和陆稻米以及其他特殊品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订标准或按质量 分别归属。 2 质量标准 2.1 各类大米按加工精度分等。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表2、表3、表4。 2.1.1 早籼米、籼糯米质量指标见表1。 表 1 等级加工精度不完善 粒 % 最大限度杂质碎米,% 水分 % 色泽 气味 口味

总量%其中: 糠粉% 矿物 质,% 带壳稗 粒 粒/kg 稻谷粒 粒/kg 总量 其中: 小碎 米 特等按实物标准样 品 对照检验留皮 程度 3.0 0.250.150.02208 35.02.514.0正常 标准一等按实物标准样 品 对照检验留皮 程度 4.00.300.200.025012 标准二等按实物标准样 品 对照检验留皮 程度 6.00.400.200.027016 标准三等按实物标准样 品 对照检验留皮 程度 8.00.450.200.029020 2.1.2 晚灿米质量指标见表2。表 2 等级加工精度不完 善粒 % 最大限度杂质碎米,%水分,% 色泽 气味 口味总量 % 其中: 糠粉% 矿物 质% 带壳 稗粒 粒 /kg 稻谷粒 /kg总量 其中: 小碎 米 一类 地区 二类 地区

大米检验标准精编WORD版

大米检验标准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大米检验标准 GB 1354—86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销售、调拨、储存、加工和出口的商品大米。 1?分类 1.1?根据稻谷的分类方法分为三类: 1.1.1?籼米: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按其粒质和籼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 ?早籼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晚籼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2?粳米:用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按其粒质和粳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 ?早粳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晚粳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3?糯米:用糯性稻谷制成的米。按其粒形分为以下两种: ?籼糯米:用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的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粳糯米:用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1.2?各类大米中混有其他类大米的总限度为5.0%。 1.3?大米中的名贵品种、杂交品种、中熟米和陆稻米以及其他特殊品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订标准或按质量分别归属。 2?质量标准 2.1?各类大米按加工精度分等。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表2、表3、表4。 2.1.1?早籼米、籼糯米质量指标见表1。?? 表?1

2.1.2?晚灿米质量指标见表2。表?2?

注:一类地区: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陕西。

大米理化指标的测定

大米理化指标的测定 摘要 大米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之一,它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等营养成分,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大米的营养价值、风味以及大米深加工的产品质量。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大米中的农药残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次实验通过国标的方法对市售十八种不同品牌的大米进行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磷化物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除嫩花香牌大米胶稠度未达到国家标准外,其它品牌大米均符合国家标准。本文的实验数据为大米食用方向、深加工方向和储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大米;理化指标;

Mak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ex for rice Abstract Rice is one of China's major grain, it contains essential proteins, fats, carbohydrates, water and other nutrients, and its content in a direct impact on how much rice the nutritional value, flavor and the rice deep-processing of product quality. With the substantial use of pesticides, pesticide residues in rice are question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The experimental methods on the subject of the passage of 18 kinds of different commercial brands of rice were protein, fat, carbohydrate, phosphides, such as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In addition to soft gel consistency of rice floral license does not meet the national standards, other brands of rice are in line with national standards. In this paper,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rice consump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deep processing and storage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Key word:rice; impurty

大米新陈度的测定

大米新陈度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大米由于没有皮壳的保护,受外界的温度、湿度、氧气、微生物的影响很大容易变质。主要变化有:大米中的营养物质在各种酶、氧气微生物的作用下被消耗降解,并且产生有毒害作用的物质。例如:大米表面的脂肪氧化分解为脂肪酸;米谷蛋白和淀粉的相互作用增强;陈大米蒸煮的米饭粘性下降、香味消失、硬度增加;黄曲霉菌代谢产生致癌物黄曲霉素。 原理一:由于大米陈化后浸出液酸度上升,主要是脂肪酸、磷酸、氨基酸、乳酸、乙酸等等增多。所以以酸度作为大米陈化的指标。 原理二:由于大米陈化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弱,所以以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作为大米陈化的指标。 二.实验试剂 2.1.分光光度法测定酸度 2.1.1.实验试剂:甲基红、溴百里酚蓝、大米 2.1.2.显色试剂:取甲基红0.1g、溴百里酚蓝0.3g溶解在150ml乙醇内,加水稀释定容至200ml,此为显色剂原液。使用时,取1.0ml 稀释定容至50.0ml。 2.2.酸度计法测定酸度 2.2.1.实验试剂:80%乙醇溶液 2.3.酸性指示剂法测定酸度 2.3.1.实验试剂:20%(v/v)乙醇、75%(v/v)乙醇、溴百里香酚蓝、

0.1%甲酚红、0.1mol/L NaOH 溶液。 2.3.2.显色试剂:各吸取1.00ml用20%乙醇溶液配置的溴百里香酚蓝和0.1%甲酚红至于25ml棕色容量瓶中,再加入2.5ml0.1mol/L NaOH 溶液,用75%(v/v)乙醇溶液定容至25.00ml。 2.4.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物酶活 2.4.1.实验试剂:1%(v/v)愈创木酚溶液、1%(v/v)过氧化氢溶液、3%(v/v)过氧化氢溶液 三.实验仪器 7200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离心机、酸度计、100ml烧杯、漏斗、中速定性滤纸 四.实验步骤 4.1.1.大米的显色: 取米样10.0g,加显色剂30.0ml染色5min。 4.1.2.吸光值的测定 离心或者过滤去掉大米,以蒸馏水做为空白在620nm波长下测定溶液吸光度。 4.2.1.有机酸的提取 称取15.00g大米至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75ml80%乙醇溶液,摇匀放置24h,过滤掉大米取25ml滤液。 4.2.2.有机酸的测量 用酸度计测量酸度。 4.3.1.大米的显色

大米国家标准

《大米》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大米》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组

目录 1、工作简况 (1) 2. 修订原则、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的对比情况 (2) 3、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20) 4、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20) 5、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20) 6、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21) 7、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21) 8、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21)

1、工作简况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综合〔2014〕89 号”“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 2014 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以及国家粮食局"质检办便函[2015]26号""“关于下达2015年度粮油标准第一批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大米》国家标准的修订项目(计划编号20142143-449)由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现名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粮科院)承担。因此,在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指导下, 武汉粮科院牵头组建了“《大米》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工作组的成员大多参与了GB/T 1354-2009《大米》以及后续系列大米相关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也一直关注并收集大米行业对该标准的意见和反馈。工作组首先结合多年来收集的行业意见,完成了《大米》国家标准(修订初稿),多次小范围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意见后,工作组完成了《大米》(征求意见稿6),从2016年7月开始给有关专家、企业发出邮件200多封,并在全国性大米行业会议、稻米加工产业联盟会议、粮油标准技术群内广泛征求意见,收到了企业和专家的大量反馈意见,工作组汇总处理后,完成了《大米》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7),提交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组织、武汉粮科院院承办在武汉召开的“大米标准技术研讨会”(2016年9月1日~2日)讨论。来自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领导及稻米主产省粮油质检中心、大型加工企业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和代表出席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和代表提出了大量意见,领导做出了重要指示。结合研讨会领导的指示、与会专家和代表的意见建议,工作组修改出《大米》(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