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轮生产工艺现状和发展趋势
铝合金车轮全流程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铝合金车轮全流程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摘要
针对日益增长的汽车市场对轻量化结构以及机动性能的要求,以铝合
金为原材料的车轮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在内心以智能制造的方式加工
制造出的铝合金车轮具有制造复杂结构、提高品质等优点,是实现车轮制
造的现代化、高度自动化的重要途径。
本文简要介绍了智能制造全流程中
的自动上料、数控机械加工、智能光学检测、机器人喷涂及最终整体回转
装配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它们的工艺原理,并就铝合金车轮的产业化趋势
以及相关技术挑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铝合金车轮智能制造全流程技术产业化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汽车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市场对车辆乘员安全和机动
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越来越多的支持采用轻量化结
构的铝合金车轮来取代传统钢制车轮。
铝合金车轮具有轻量化、结构简单、良好机动性、及降低汽车抗震等优点,在汽车市场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对于铝合金车轮的生产,传统的机械加工工艺存在较大的技术问题,
比如切削磨损大、加工精度低、成本高等。
汽车钢制车轮行业的现状和趋势

况作粗略估算 , 全球 汽车 的 O M 车 轮配套量 约为 E 34亿只( . 其中: 美洲 12亿 只, . 欧洲 11 . 亿只 , 亚太
地区 1 亿只左右 ) 市场价值约 8 , 0亿美元 ( 中: 其 钢 制车轮约 3 亿美元 , 5 铝合金 车轮约 4 5亿美元) 。 22 国际车轮行业的竞争态势 .
2 国际钢制车轮行业概况
21 汽车车轮的全球市场容量 .
近年 来 , 界 汽车 产 量 在 550—650万 辆 之 世 0 0
间徘徊。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组织 ( IA 的数据 , OC ) 2 0 年世界汽车总产量为 6 6 5 04 41525辆 , 比上年增 长 5 8 。按汽车总产量及钢轮和铝轮的配置情 .%
在汽车行业中 , 传统 的钢铁材料正面临着替代 材料的严峻挑战。2 0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 和塑 铝 镁
料在汽车上逐步得到应用 ,0年 代中期后 , 9 替代材 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呈加速增长趋势 。
汽车用材料的“ 钢铝之争” 在车轮这个 安全部 , 件上的争夺表现得尤其突出, 主要表现在乘用车 车 轮领域 , 并逐步扩大到商用车车轮领域。以北美市 场为例 , 2 在 0世纪 8 0年代初期 , % 的汽车车轮以 9 0 钢材作为原料 ; 但到 2 0 年 , 0 1 铝材的份额反而超过 了钢材 。 。车轮领域 的“ 钢铝 之争” 在我 国的表现 尤其突出, 不少在 国外原 以钢轮作 为标准 配置的车 型, 到了我国改用铝轮作 为标 准配置 。20 年 上汽 04 集团生产的乘用车车型 中, 钢轮作 为标 准配置 的 比 例大约只有 3 %。 0 2 22 国际钢轮行业 的生产集 中和寡头垄 断格局 .. 逐步 形成 欧、 、 美 日3个主要汽车市场 的缓慢增 长和替代 品的快速渗透 , 国际钢轮制造业带来 巨大的生存 给 压力 , 这种压力进一步推动了 国际钢轮制造业 的重 组并购和生产的集中。 目前 , 国际钢轮制造业 在几 大主要的汽车市场已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
2023年汽车传动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汽车传动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全球汽车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并带动了传动系统行业的发展。
汽车传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将发动机提供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驱动车辆运动。
本文将从市场发展现状、需求分析、竞争格局和未来趋势四个方面分析汽车传动系统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市场发展现状汽车传动系统是汽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汽车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自1970年代起,传动系统行业在技术、产能、市场等各个方面不断取得重要进展。
从技术方面而言,传动系统不断更新迭代,视觉同步、主动安全、能效提升等一系列技术逐渐取得了市场的认可。
从产能方面而言,随着机械加工、冷锻与热锻等工艺技术的提高,传动系统行业的生产效率已经大幅提升,保障了大批量生产的目标。
从市场方面而言,传动系统出现了更多的种类和规格,涵盖了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并出口到了世界各地。
目前,传动系统的主要厂家有吉利汽车、上海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等。
二、需求分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完善,汽车传动系统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消费者更加重视汽车性能、舒适性和安全保障,这些特性的更进一步优化也导致对传动系统的不断需求。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技术的进展。
例如,电动汽车的铝材和铜材等电器配件、变速器等,均存在传动系统。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品质和性能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传动系统的高质量和可信赖性愈加受到市场的重视;三、竞争格局虽然传动系统的市场需求上升,但市场上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新厂家不断涌现,市场竞争随之增加。
各大传动系统厂家争夺市场份额,例如吉利、上海汽车等,中国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的大型厂家包括福特、通用、丰田、尼桑等国际汽车巨头。
这些厂家都在更进一步提高所供应的传动系统的质量和可信赖性,并提供高效、省油的性能,增加用户市场份额。
四、未来趋势未来,汽车传动系统行业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将促进新一代传动技术的进一步创新。
汽车零部件钢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2010

2010年汽车零部件钢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管理体制与政策 (5)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5)2、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5)(1)主要法律法规 (5)(2)产业政策 (6)二、行业发展概况 (9)1、汽车零部件行业基本情况 (9)(1)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 (9)(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 (12)2、汽车车轮行业基本情况 (13)(1)钢制车轮 (14)(2)钢制车轮的分类与比较 (16)(3)全球钢制车轮行业 (17)(4)我国钢制车轮行业 (19)三、行业竞争状况 (24)1、钢制车轮市场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 (24)(1)全球钢制车轮市场的竞争格局 (24)(2)中国钢制车轮市场的竞争格局 (25)2、国内车轮行业的主要企业及市场份额 (25)3、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26)(1)技术壁垒 (26)(2)营销渠道壁垒 (27)(3)资金及经济规模壁垒 (28)4、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28)(1)市场供应状况及其变动情况 (28)(2)市场需求状况及其变动情况 (29)5、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33)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33)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33)(1)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带动钢制车轮行业的快速发展 (33)(2)跨国汽车公司的全球采购策略为中国钢制车轮生产企业提供了发展良机 (34)(3)钢制车轮行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34)(4)钢制车轮生产中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提高了本行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5)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35)(1)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设备技术水平落后是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35)(2)成本上升及下游整车行业压缩成本对本行业盈利水平造成影响 (36)五、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36)1、钢制滚型车轮行业技术水平 (36)(1)新型钢材的运用 (36)(2)新工艺的运用 (37)(3)新开发工具的运用 (37)(4)新款式的开发 (37)2、我国钢制滚型车轮行业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37)(1)车轮生产用钢材上的差距 (38)(2)车轮生产技术及装备上的差距 (38)3、钢制滚型车轮的技术特点 (39)六、行业的经营模式 (39)七、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40)八、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影响 (40)1、上游行业的影响 (41)2、下游行业的影响 (42)九、产品进口国的进口政策 (42)十、主要厂商简要情况 (43)1、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 (43)2、山东兴民钢圈股份有限公司 (43)3、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43)4、东风汽车车轮有限公司 (44)5、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44)一、行业管理体制与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原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自2008 年4 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后,行业主管部门变更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汽车装配的工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汽车装配的工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丁 健
华晨汽车 集团控股有 限公 司
摘 要 :随着时代 的发 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如今 产品的发 展 趋 势变 为了个性化、多样化和全球化 ;以往采用的流水线总装式大批量的生产 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 发展的需求, 因为这种方式会时产品种类的多变 性起到一个制 约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用户化大批量生产就被提 了出 来;但是, 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就需要考虑如何让汽车产品装配自 动化 和 柔性化得以实现 。本文简要介 绍了汽车装配的工艺现状 ,然后探讨 了 汽车装配的发展趋势,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汽车装配 ;工艺现 状;未来趋势 汽 车装 配工艺装 鲁概 况 整车 装 配 工艺 装 备概 况 :在输 送 设备 方 面 ,主 要 是在 总 装配 线 、各总成分撞线 以及大总成上线 的输送 中应 用输送设备 ,其 中,汽 车总装线是完成汽 车装配生产过程 中最 主要的一种设备。在大总成上 线设备方面 ,大总成上线设备指 的是 发动机 、驾驶室 以及车轮等在分 组装之后送到 总装配线上并且在相应 工位 上线所采用的输送设备 ,一 般会将积放式 悬挂输送机应 用到车 轮上线 。普通的悬挂输送机也是 非 常不错的选择 .而大总成上线 ,比如发动机、前后桥以及驾驶室等 , 通常会将单轨电动葫芦起重机应用上去。随着汽车装配的逐渐机械化 和 自动化 ,目前通常将葫芦输送机 应用到各大总成上线 。 在 油液加注 设备 方面 ,随 着轿车技 术 的不断发展 ,加 注设备 的 水平 也越 来越 高 ,比如燃油 、润滑油 、冷却 液 以及 制冷剂 等等 ,已 经 用设备 定量 加注 替代 了过 去 的手工加 注 ,后 来发展 为 了 自动加 注 的方式 。在轿 车装 配 中采 用 的加注机 ,需要 具有很 丰富 的功能 ,比 如抽 真 空、 自动 检漏 、 自动 定量加 注等等 。 在 出场检 测设 备方面 :在 很大程 度上提 高 了整车 出场 试验 的水 平 。目前已经采 用 室内检测 线替代 了过去 的室外 道路试验 。 发 动机 装配 工艺装备 概况 :在 发动机 装配线 的型式 方面 ,国 内 各 个发 动机 制造企 业采 用较 多的发动机 装 配线型式 大致可 以分 为这 些 :自由滚 道结合 双链 桥架小 车式 、 自由滚道结合 单链 牵引地 面轨 道小车 式 、 自由滚 道结 合单链 牵 引地 面轨 道小车式 结合 带随行 支架 地 面板 式 、悬挂链 式等 等。这 些装 配线 的主线是 强制流 水 ,同步进 行装配 对象 和主线 的运行 。 专用 装 配设 备 和 检测 设 备 :通 常 会将 定 转矩 的多 头螺 栓扭 紧 机 应 用到轿 车发动 机转 配 中 ,也被 人称 为装配机 。拧 紧方法是 相 同 的,都是控制转角一转角法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螺纹连接方法就 是这种 拧 紧方法 。此外 ,气 门 自动 装配机 、 自动涂胶机 等设备 也被 应 用 到轿车 发动机 装配 中。通常会 将专 门的检 查工位 设置在 关键 的 装配 工序后 ,这样 装配 的质量 就可 以通 过 自动化检 测设备来 控制 。
发展历史论文:浅析汽车轮胎

发展历史论文:浅析汽车轮胎摘要:本文从轮胎的发展历史、功能、结构、分类、匹配、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介绍轮胎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发展历史功能结构分类匹配发展趋势0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的生活空间不断加大,出行方式不断改善,人们享受着文明的成果。
其高科技产物——汽车,是现代生活的主角。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
轮胎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优劣。
轮胎固定在轮辋上,支撑着车辆负载,传递着车辆的牵引力、制动力、转向力,减轻和吸收行驶时来自路面的振动和冲击,满足车辆的行驶性能并降低行驶时的噪音。
1 轮胎的简史1.1 轮胎的演变早期轮胎是由木头制成的,从古代的战车和国外的绅士马车上可以看出。
探险家哥伦布1493-1496年到达西印度群岛时发现当地孩子玩耍的橡胶硬块。
处于好奇把橡胶硬块带回国内,若干年后橡胶得到了广泛应用,车轮也由木质变成橡胶。
但是橡胶轮胎是实芯的,行走不方便,而且噪声大。
1885年英国汤姆生发明空气轮胎,其舒适性与滚动阻力都比实芯轮胎好得多,但是负荷小,无法充气。
1888年邓录普发明了充气轮胎,提高了负荷量,减小了滚动阻力。
不久威尔奇发明了有钢丝圈结构的轮胎。
1890年dunlop和weleh两家公司联合生产带钢丝圈结构的充气轮胎。
1893年第一次采用棉帘布制造轮胎。
1896年美国古德里奇公司造出了充气轮胎。
1.2 骨架材料的发展①棉帘线,1892年邓录普提出用无纬线的织物制轮胎的设想。
②人造丝,1923年第一次出现人造丝帘线。
③钢丝帘线,三十年代初,钢丝帘线开始在轮胎结构中应用。
其特点是强度高、伸长小,制得的轮胎耐磨性和耐冲击性好。
④尼龙帘线,早在1942年,尼龙帘线就应用于制造军用轮胎。
具有强度高、密度小、弹性好、吸湿率低、耐冲击强度高等优点。
⑤玻璃纤维,四十年代初,美国固特异和费尔斯通公司开始研究用玻璃纤维制造轮胎。
⑥聚酯帘线,六十年代初美国用聚酯帘线制造轮胎。
⑦芳纶(b纤维),其70年代被研究制成功,其主要特点是强度高,伸长率小、耐热性好。
国内外轮毂制造业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轮毂制造业现状与趋势(情报与决策2007)车轮是车辆承载的重要安全部件。
除受垂直力外,还受因车辆起动、制动时扭矩的作用,行驶过程中转弯、冲击等来自多方向的不规则受力。
作为高速旋转的车轮,还影响车辆的平稳性、操纵性等性能。
因而,要求车轮尺寸精度高、不平衡度小、质量轻、高耐疲劳性、足够的刚度和弹性、大方美观等。
长期以来,钢制车轮占主导地位。
随着技术进步,对车辆安全、环保、节能的要求日趋严格,汽车的各项性能也不断提高。
铝合金车轮以其美观、质轻、节能、散热好、耐腐蚀、加工性好等特点,正逐步代替钢车轮成为最佳选择。
据测算世界汽车铝合金车轮装车率在40%左右,且覆盖了所有车型。
国外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用砂模铸造铝合金车轮,并在赛车上得到应用,二战以后,铝车轮用于普通轿车,1958年有了铸造整体铝合金车轮,不久,又有了锻造铝合金车轮,70年代起铝合金车轮逐步推广。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90年代进入发展时期。
随着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投资,或加大在我国的采购份额。
车轮行业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铝合金车轮制造业现状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铝合金车轮制造业也在不断进步。
20世纪末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市场一体化、分工专业化、产业规模化的快速发展,铝合金车轮企业也已形成向多家汽车厂供货、跨国供应的局面。
1.1. 国外1.1.1国外铝合金车轮制造业国外铝合金车轮制造业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
如北美轻型车铝车轮,1987年只占19%,到2001年已占到58.5%。
日本轿车装车率超过45%;欧洲超过50%。
一般企业最小生产规模不低于年产120万只,产量大的企业超过千万只。
只有大的产量规模,才能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才能支撑其不断提高竞争力。
企业都有稳定的生产工序和质量控制体系,以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企业有与整车厂协调发展新技术能力,为此要具备新产品开发能力;企业还要有持续降低生产成本能力;有适应市场变化、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
高性能、低成本轻合金车轮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技 术新 工 艺 ,以期 在 节能 、节材 和提 高产 品性 能
无孔 ,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从而提高产 品表面质量 ; c )染着 色牢 固 ,经封 闭后的 氧化膜 不再具 有吸 附性 ,可避免 吸附有害物质而被污染或早期腐蚀 ,从
3 对 比现有 涂 装 技 术
与现有 自动 涂装技 术 相比 ,本 文介 绍 的涂装 技 术 存在 以下优 点 :
a )任意着 色,可以染 2 种和多种不同的颜 色,如
而 提高 了 阳极氧 化膜 的防污 染 、抗 蚀等 性能 。 由于技术还 不够成 熟 ,阳极 氧化 的染色技术 ( 特 别 是染 多种 颜色 )在 铝合 金车 轮上 不适 合大 批量 生 产 ,但 针对 国外部 分 市场 的特殊 要 求 ,却起 着非 常
T eCu r n i ai n o s a c n eDe e o me t r n f h re t t t f S u o Re e r ha dt v l p n e do h T Hi h-e f r n ea dLo -o t g t l yW h e g ・ ro ma c n w・ s Li h o e l p c Al
等方面 起 到启 发作 用 ,进一 步 提高 我 国轻合 金车 轮
的 国际市 场竞 争 力 。
点。将 镁合 金 用于 汽车 、摩托 车结 构 ,特 别是高 速
运 动构 件 ,能 降低 车辆 自重和 燃 油消 耗 及车辆 的 振 动和噪 声 ,提 高车 辆 的加减 速 动 力学 特性 ,既 能达
随 着世界 范 围内对 能源 紧张 和交 通安 全性 要求 的 日益 提高 ,摩托车 、汽车车 轮 的轻量 化和 安全性 越 来越 受到人 们重视 。 国外摩 托 车 、汽车 ( 主要 是 轿车和轻 型车 )均 已广泛 使用铝合 金车轮 。2 0世纪 8 0年代 ,铝合金车轮也 在 国内大范 围应 用 【 1 - ,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车轮生产工艺现状和发展趋势整理时间:2008-8-21 10:51:57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打印评论收藏关闭您正在阅读的是:汽车车轮生产工艺现状和发展趋势,欢迎您转贴给朋友。
车轮是车辆承载的重要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
目前车轮的主要材料有铝合金、钢材、镁合金以及一些复合材料和钢铝组合材料。
本文分别讲述了铝合金车轮和钢车轮的制造工艺,其中铝合金车轮的制造工艺有铸造、锻造以及前沿的旋压-流动复合成形工艺和辗压-旋压复合成形工艺,钢制车轮的制造工艺有轮辋辊压技术、轮辐冲压技术以及前沿的辊压整体成形技术,分析了各个工艺的优缺点及代表性的生产厂家,阐述了前沿的车轮制造工艺和整个车轮行业的发展趋势1引言汽车车轮承受着车辆的垂直负荷、横向力、驱动(制动)扭矩和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应力,它是高速回转运动的零件、要求尺寸精度高、不平衡度小、支撑轮胎的轮辋外形准确、质量轻,并有一定的刚度、弹性和耐疲劳性。
因此要求车轮具有足够的负载能力及速度能力、良好的缓冲性和气密性、良好的均匀性和质量平衡性、精美的外观和装饰性、尺寸精度高、质量小、价格低、拆装方便、互换性好等。
车轮材料的选用,车轮结构和制造工艺与上述要求密切相关,是决定车轮性能好坏的关键因素。
2车轮材料的选用目前,全世界的汽车车轮,不管是载重汽车车轮还是轿车车轮,所用材料基本分为两种,即钢材和铝合金材料,这两种材料制造的车轮所占市场份额为95%,研究汽车车轮的各种工艺特性与这两种材料的特性是分不开的。
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对节能、安全、环保的要求日趋严格,车轮材料的选择就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即铝合金和钢的选择问题。
此外,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车轮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新型材料也被用于制造汽车车轮。
2.1钢制车轮长期以来,钢制车轮在汽车车轮中占主导地位,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起,钢轮的市场份额逐步减小,被铝合金所代替。
钢轮份额快速下跌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而外观吸引力是最主要的因素。
钢制车轮在低成本和安全性方面较铝合金车轮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目前的载重汽车车轮大部分是钢材制造的。
但钢制车轮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钢材的加工成型性能和制造工艺决定了钢轮难以做到铝合金车轮那样的结构和外形多样化。
同时,钢车轮质量大,制造和使用钢车轮消耗的能量都比铝制车轮大得多。
近年来,面对替代品的渗透和挑战,国际钢轮行业在技术方面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包括:(1)新材料微合金钢HSLA,双相钢(DP)和贝氏体钢等高强度和先进高强度钢种成功开发并逐步应用于制造车轮,为钢轮减轻质量和更加大胆的款式设计创造了条件。
据统计,HSLA车轮比一般碳素钢车轮重量轻约15%。
(2)新工艺,国际钢轮行业与设备制造商紧密合作研究发展了旋压生产工艺,应用到钢制车轮生产中。
目前商用车无内胎车轮的轮辐使用旋压生产工艺已非常普遍,MagnettoWheels的法国工厂和HayesLemmerzInternational的西班牙工厂开始投入小批量生产,日本Topy和美国ArvinMeritor称已掌握了这项技术。
在巨大的成本压力和钢制车轮的制造技术和材料技术革新的局势之下,国际汽车业也开始重新评估钢轮和铝轮的价值。
2.2铝制车轮据统计,轿车使用铝合金车轮的比例高达90%以上。
铝合金车轮与钢轮相比,具有如下优势:(1)美观、舒适和节能等优势;(2)非载荷质量小,从而提高了抓地性表现出更为精确的转向动作和更好的转弯性能;(3)惯性小,改善了加速性和制动性;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提高了制动系统的散热性能,大幅度降低了由高热导致的制动失灵。
除此之外,铝合金车轮还有耐腐蚀、成形性好、减震性能好、轮胎寿命长、尺寸精确、平衡好、加工精准、材料利用率高等显著优点,符合现代汽车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的要求。
这对降低汽车自重、减少油耗、减轻环境污染与改善操作性能等有着重大意义,因此铝合金已成为汽车车轮的首选材料。
2.3其它材料的车轮(1)镁合金车轮镁在实用金属中密度最小,它带给汽车的好处一是能减轻整车重量,减少油耗。
二是强度高于铝合金和钢,刚度接近铝合金和钢,能够承受一定的负荷。
三是具有良好的铸造性和尺寸稳定性,易加工,废品率低,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是具有良好的阻尼系数,减振量大于铝合金和铸铁,用作轮圈可以减少振动,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轿车车轮开始采用铸造镁合金。
但由于这类铸件试验条件十分严格和气密性要求高,同时还要求工艺出品率高,生产成本低,给铸造生产带来极大困难,因此成本仍偏高于铝合金。
尽管如此,镁合金的应用前景仍然看好,在欧美镁压铸件的采用量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
当前,发达国家的赛车及部分民用高档车正在使用镁合金轮毂,大幅度提高镁合金锻造轮毂的用量。
用镁合金制造车轮,是高档汽车发展的一个趋势。
(2)复合材料(塑料或碳纤维),一般用于赛车,重量更轻,强度高,但价格昂贵。
(3)钢铝组合车轮,轮辋为普通钢制轮辋,轮辐为铸造的铝合金轮辐,经过机械加工,借助嵌件与钢的轮辋装焊而成。
它集中了钢制车轮与铝合金车轮的优点,并以其较低的价格占领了市场的一席之地。
在美国,钢铝组合式车轮已经通过了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
在我国它还处在新生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汽车车轮生产工艺车轮按结构形式分可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两大类,整体式车轮是车轮的三大部件轮辋、轮辐和轮毂通过一次成形(如传统的铸造、锻造等)而得到的。
分体式车轮是三大部件通过焊接或螺栓联结组成的车轮。
铝合金车轮以整体式为主流形式,占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而钢车轮则以分体式结构为主。
3.1铝合金车轮的制造工艺整体式铝合金车轮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即铸造工艺和锻造工艺。
目前最普遍的是铸造铝合金车轮,约占到产品总量的95%。
锻造铝合金车轮较铸造铝合金车轮机械强度更高、抗疲劳性更好,但由于工艺投资大、成本高、因而还不能大面积推广。
3.1.1锻造工艺及其特点锻造成形目前有两种工艺,一是常规锻造法,即以铸造圆锭坯或挤压锭坯为坯料,经热锻、热处理、机械加工、表面处理、检验合格后即为成品轮毂;另一种是半固态机锻法,即铸坯在含有30%~50%液体状态下在专用锻压机上一次快速成形,此工艺的关键是必须制取细小的均匀的球形晶粒锭坯,然后按所需质量锯切成坯料,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将坯料加热到半固态,此项工艺在美国和德国于上世纪已进入商业化生产,同一规格的锻造铝合金轮毂的力学性能比铸造轮毂高18%以上,因而重量可比铸造轮毂减轻15%。
总体来说锻造铝合金车轮的品质是所有制造工艺中最好的,锻造车轮有高密度的金属晶体组织和良好的机械性能、重量轻、比强度高、表面质量高,其缺点是制造成本高,需要有较大吨位的热模锻设备,大量的后处理设备,因此设备投资大,因而国内很少有利用锻造法制造铝合金车轮。
当前,锻造铝合金轮毂的75%是美国铝业公司生产的,基本上垄断了全世界的卡车、大型客车的机锻铝合金轮毂生产~。
3.1.2铸造工艺及其特点铝合金车轮需要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及疲劳强度和韧性指标(铝合金车轮材料的试棒标准为试棒经T6热处理后应达到:抗拉强度>214Mpa,伸长率>4%,硬度>60HBS),因此铸造工艺采取特殊的铸造、加工及热处理工艺来实现。
生产铝合金车轮的铸造工艺主要有低压铸造、重力铸造和挤压铸造三种铸造形式。
其中低压铸造是铝合金车轮铸造工艺中的主要铸造技术,目前世界铝轮生产普遍采用低压铸造,我国大多数车轮制造厂家也都采用了低压铸造技术,约占全部产量的80%以上。
低压铸造这一技术已相当成熟,其成本比重力铸造稍高。
但是,低压铸造工艺受本身条件(壁厚、致密性、强度)所限,较难满足18英寸以上车轮,特别是电镀、抛光等特种涂装工艺涂前表面质量的处理要求。
其流程一般为:模具清扫→模具控温→喷膜→合型熔料→熔化、精炼→变质、除气、调温→升压→充型保压→凝固→去压→松型、开模取铸件→整形清理→初检。
其中的熔炼是铸造生产的关键工序,由于铝合金在高温下会因氧化、吸气而造成烧损,夹渣、氧脆等缺陷,必须在工艺上采取合理的熔炼工艺,熔化过程要添加适量的熔剂,精炼时要通入净化气体去渣、排氧,添加变质剂,细化晶粒。
重力铸造是历史最久、成本最低、工艺最简单的铸造技术。
重力铸造的缺点是金属晶粒粗大、强度较差、表面处理工作量大。
现在采用此工艺的厂家较少,做得最好的是日本的EmKei(远轻),国内也有部分生产厂家采用这种工艺,约占其全部产量的20%。
这种工艺早期被采用,现在已趋于淘汰。
挤压铸造挤压铸造产品的表面及内部组织近似于锻造,机械强度也接近锻件。
挤压铸造也称为液态模锻,是一种集铸造和锻造特点于一体的工艺方式,其中又分为复合挤压铸造、正挤压铸造、两次挤压铸造、反挤压铸造等多种形式,共同特点是:铸件表面光洁、金相组织、各种机械性能接近于锻件,不需复杂的表面加工就可以镀铬,镀铬成本较低、镀铬增加重量少。
日本的UBE(宇部兴产株式会社)是这一工艺做得最成功的厂家,国内有一些小厂采用这种工艺生产摩托车铝合金车轮。
铸造铝合金汽车车轮热处理工艺一般分为固熔处理、不完全时效处理和完全时效处理三个阶段,典型的铸造铝合金热处理工艺流程一般为:工件加热→保温→水冷→加热→保温→空冷→检验。
以保证材料机械性能,获得具有足够强度,并保持高的塑性的铸件[9~]。
3.1.3其它新型工艺(1)旋压和流动旋压的复合工艺近年来,复合旋压和流动旋压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具有复杂几何尺寸的零件。
由于整体轮毂的成本低,欧洲首先发展了劈裂、普通旋压和流动旋压合成的工艺来生产内轮毂和铝合金轮边缘,如图1所示为一种典型的铝合金(A5351)经复合成形工艺制造车轮的截图。
(2)辗-旋复合成型工艺将带有V形槽的毛坯用左半芯模和右半芯模夹紧,经辗压轮的纵向进给,圆形坯被辗压成两部分,毛坯呈“工”形。
毛坯被辗压的部分用来旋制轮辋,毛坯中未被辗压的部分即为轮辐和轮毂,~。
图2车轮的辗-旋复合成形法旋压技术已经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车轮制造领域应用较广,其中以德国的技术水平最为成熟,通过对国外各大数据库的检索知,国外关于该工艺理论已有了较深的研究,实际运用也较广。
国外利用该工艺进行生产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一次性成形整个车轮,如HeyesLemmerz(海斯、莱莫斯,美国);Superior(超级工业国际公司,美国);Ronal(德国罗那公司)等大型车轮制造公司都采用了辗-旋复合成形工艺和相类似的工艺进行生产成形整体式车轮。
另外一种情况是利用该工艺单独成形轮辋、轮毂或轮辐,然后通过焊接或螺栓联结的方式组装成车轮,如德国的LEICO,西班牙DENN等公司,日本Topy和美国Arvin2Meritor已掌握了这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