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常见异常及处理方法
关于模具的异常报告

关于模具的异常报告450-04-76模具用料POM该模具的76号产品粘模严重,并且脱模不顺;同时该产品的批锋较多,给正常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其原因是该产品的后模省模不到位,;同时产品的筋位多,致使产品在脱模时有一定的困难,而该产品的批锋多是模具的滑块碰模不好而产生的批锋.建议解决方法:(1):把76号产品的后模重新省模并且在产品的边缘开多一个冷料孔其目的是让产品在脱模时后模无阻力,而冷料孔是铺助产品脱模.(2)关于产品的批锋多主要是模具制作时滑块与模具飞模不好,现在只能从新烧焊,再重新飞模以达到没有批锋的效果.(该模具省模.烧焊及重新飞模.加开冷料井所有费用累计¥2000元)450-04-19模具用料POM+GF10﹪该模具的前模漏水,致使前模无法装水生产,导致产品的生产周期严重延长;而后模冷却又不是很到位,同时19号产品的前端又无法通水,这样就导致了19号产品内部容易热收缩,出现在假缺胶现象;而打油生产是为了冷却模芯使产品不容易热收缩,给正常生产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也给品质带来了隐患.建议解决方法:(1)查找前模漏水的原因,看是否有补救的方法,如果有补救的方法则从新钻运水道加强模具的冷却系统;如果品没有补救的方法则重新开前模;而后模也只能是加强产品的冷却系统,也得多开运水道,才能真正的使模具得到及时有效的冷却.(该模具前后模加开运水所需费用¥2500元,其中包括前模漏水的地方烧焊.飞模) 450-04-18-21模具用料PPS该模前后模都无运水,产品无法及时有效的冷却;使模具的温度降不下来,由于该料的性能和PA相近,产品需要及时有效的冷却,而该模具根本就没有冷却系统,使产品无法冷却,导致18号产品容易出现如拉高.变形.收缩等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同时又加长了产品的生产周期,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模具在这次生产时模温一度达到了近200℃,完全造出了PPS料所需的模温;而18号产品的前端有缩水现象是前模排气不好,也和模具上没有冷却系统有很大的关连;而21号产品表面有明显的不平整现象是模具的滑块也不是很平整,使做出来的产品外观不光滑,并且也有热收缩现象,再者模具没有冷却水,如果大批量的生产很容易让模具的司同.顶针.滑块.顶板.导柱出现烧死.建议解决方法:(1)给模具加上冷却系统,让模具得到有效冷却(加开运水道),给18号产品的前模加开排气槽,让模具里面的气有地方排出去;关于21号产品表面不平整现象,可以将模具的两个滑块进行省模抛平整.模具加开运水以后能有效的让模具的司同.顶针.滑块.顶板.导柱得到有效的冷却,不容易出现烧死的情况.(该模具前后模全部加开运水以及21号产品的滑块.抛光.省模所的费用累计¥4500元)450-04-32模用用料POM由于该模具的制作工艺有一定的问题,模具无法试模,并且产品严重粘前模.建议解决方法:(1)将该模具的前模两个相件重新做.(由于该模具前模相件需重新设计制作,所用工艺非常复杂,其目的是保证产品能顺利的脱离前模,所需费用¥5500元)925-04-51模具用料PP51号产品批锋太多,并且产品批锋调机无改善,即使让员工加工也无法达到正常的品质标准,给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建议解决方法:(1)将该产品的模芯烧焊,然后进行飞模,以达到没有批锋的效果.(模具烧焊.飞模¥1500元)925-04-81-80-84-85模具用料ABS该模具已出现严重拉伤,影响到产品质量以及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产品的分型线已出现拉伤并且产品已出批锋,无法人为有效的去加工,并且在产品电镀以后容易出现严重的外观问题,使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同时生产周期也延长.建议解决方法:将模具凡是拉伤的地方全部烧焊,再进行飞模,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模具使用寿命都有保障.(由于该模具是特大维修前后模,需要前后拉伤的地方全部烧焊,同时也涉及到打火花.省模.抛光.重新抄数,累计所需费用¥6500元)450-04-36-25模具用料ABS该模具的弹簧力度不够,无法让顶板得到有力的回位;如果顶板不及时回位容易出现模具顶针的拉伤以及扁顶容易断裂,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建议解决方法:(1)把该模具的弹簧更换或加多弹簧,以达到顶板能及时回位的效果,同时模具在这次试模的时候扁顶以经断裂,需要更换。
模具异常应急处理方案

模具异常应急处理方案概述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例如损坏、卡料、卡模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生产线停产,对企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模具异常应急处理方案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模具异常应急处理方案,以帮助企业在出现问题时快速处理。
方案第一步:分析问题当模具出现异常时,首先需要进行问题分析,确定问题来源和具体情况。
常见的模具异常有:•损坏•卡料•卡模•漏油•加热不足/过热不同的异常情况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因此需要对问题进行准确定位,以便后续快速处理。
第二步:应急措施在确定了问题来源后,需要立即进行应急处理,以防止问题继续扩大影响。
常见的应急措施有:损坏•立即停止模具使用•进行检查,确定损坏情况•将损坏模具报修或更换•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卡料•停止模具使用•逆向调试•手动/半自动排出料块•检查料斗、送料器、熔融机等设备•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卡模•停止模具使用•确定卡模原因,对照图纸进行排除•检查空气、水、油路•如果无法排除,将模具拆卸维修•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漏油•停止模具使用•检查润滑管路,确定漏油地点•停止润滑系统,防止继续漏油•更换润滑管路或零部件•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加热不足/过热•停止模具使用•检查加热系统设备•确定故障原因•更换加热元件或维修加热系统•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第三步:修复问题在进行了应急措施后,需要对问题进行彻底修复,以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
常见的修复措施有:•更换零部件/配件•打磨、切削、加工等方式进行修复•相关设备故障维修•对模具进行清洗、维护、保养第四步:预防措施为了避免模具异常情况的再次发生,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常见的预防措施有:•做好模具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模具设备的各项指标•对生产设备进行合理调整,防止对模具造成损伤•增加备品备件库存数量,避免停工时间过长结论模具异常情况在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但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对企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模具异常应急处理方案

模具异常应急处理方案1. 前言模具在许多制造工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模具出现异常问题时需要针对性地解决。
本文将介绍模具异常的标志,异常的原因以及在发现异常时如何快速应急处理。
2. 模具异常标志模具异常可能会表现出以下标志:2.1 产量下降模具异常可能会导致产品的次品率增加,从而降低产量。
当发现产量下降时,需要立即停机,检查模具的情况。
2.2 产品尺寸变化模具异常可能会导致产品尺寸变化,从而导致模具与产品之间的配合关系发生变化。
因此,在发现产品尺寸变化时,需要立即停机,检查模具的情况。
2.3 模具表面损坏模具表面损坏可能会导致产品表面质量下降。
因此,在发现模具表面损坏时,需要立即停机,检查模具的情况。
3. 模具异常原因模具异常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模具设计问题模具设计问题可能会导致产品尺寸不一致,模具表面损坏等问题。
3.2 运行问题模具的运行问题可能会导致模具表面损坏,产品尺寸变化等问题。
例如,模具的运行速度过快、润滑不足或电路故障等问题。
3.3 保养问题模具保养不当可能会导致模具表面损坏、零件老化、粘附物等问题。
4. 模具异常应急处理方案当发现模具异常时,需要立即停机,检查模具的情况。
根据异常情况,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应急处理方案:4.1 清洗模具清洗模具可以解决由于粘附物、导热油等原因所导致的模具异常问题。
4.2 更换损坏件当发现零件损坏时,需要及时更换零件。
必要时,需要联系供应商进行更换。
4.3 更换润滑剂当发现摩擦力过大时,需要及时更换润滑剂。
必要时,需要联系润滑剂供应商进行更换。
4.4 更改制造工艺当发现制造工艺存在缺陷时,需要及时更改制造工艺,以避免模具异常问题。
5. 总结模具异常对于制造工艺来说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时刻关注模具的情况。
当遇到模具异常问题时,要注意及时进行应急处理,以避免对工厂产生过大的影响。
模具异常应急处理方案

模具异常应急处理方案背景模具是生产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们可以帮助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然而,由于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力量和压力,它们也可能会出现异常状况。
这些异常可能会导致工作进度延迟、产生废品和工作效率降低。
为了在发生异常时能够快速解决问题,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异常应急处理方案。
异常类型在生产制造中,模具异常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模具损坏:由于使用次数过多或者设计不合理,模具可能会出现损坏的情况。
例如,模具的部件磨损严重、弯曲、裂开或者掉落等。
2.模具卡死:当模具受到异常力量或者由于磨损不良,可能会导致模具卡死,无法正常运作。
3.模具误差:模具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误差。
例如,模具的尺寸出现偏差、偏移或者旋转等,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4.模具温度:模具温度的控制对于产品的成形和质量至关重要。
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会导致理化特性的变化,影响生产质量。
异常应急处理方案为了应对模具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异常应急处理方案,该方案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避免模具异常发生的最有效手段。
建议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况,按时更换或者修理模具部件•在使用模具之前,必须认真检查、清洁完整,确保无异常•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和维护模具。
•对于重要的生产工艺过程,需要建立完善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检测和监控系统。
2. 快速判断模具异常在模具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后,需要快速判断该异常情况的严重程度和范围。
如果该异常情况对于生产产品没有重大影响,可以延迟其处理并暂停生产。
如果其对产品生产影响很大,需要立即查找原因并修复。
3. 快速响应发现模具异常情况后,需要快速响应并采取措施,以减少生产影响。
建议做到以下几点:•建立一套完善的报警机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召开紧急会议,确定应急处理的流程和责任方;•分配应急处理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找出并处理异常。
模具异常处理流程

模具异常处理流程
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模具异常处理的流程。
这模具要是出了异常啊,可别慌,按下面这些法子来,一般都能解决问题的。
首先呢,当发现模具异常了,你得赶紧停下来手中的活儿。
这就好比你开车的时候发现车有点不对劲,你肯定不会还一个劲儿往前开吧?这时候要做的就是确认异常的状况。
这个很重要哦!你得仔细看看,是模具的某个部件损坏了呢,还是运作起来不太顺畅?我觉得这一步得特别细心,千万不能走马观花似的瞅一眼就完事儿了。
接下来呀,就是要判断这个异常的严重程度。
要是小毛病,像有个小零件稍微有点松动之类的,那可能咱们自己就能动手解决。
不过呢,如果是那种看起来比较严重的,比如说模具都变形了,那可就别轻易乱动了。
根据我的经验,这时候要是乱动,可能会让问题变得更糟呢!
要是确定自己能处理的小异常,那就可以开始着手解决啦。
找合适的工具,这工具可得找对喽!别拿着个扳手就想把所有问题都搞定,不同的问题得用不同的工具嘛。
在处理的时候呢,要小心谨慎。
我就见过有人处理的时候毛毛躁躁的,结果本来一个小问题,最后弄成了大麻烦。
要是自己搞不定的大异常,那怎么办呢?当然是找专业的人来帮忙啦。
不过在找专业人士之前,最好把你之前观察到的异常情况详细地告诉他们。
这样他们就能更快地找出问题所在,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等专业人士来处理的时候,你也别闲着呀。
可以在旁边看着,学习学习。
说不定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你自己就能解决了呢。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在旁边看有点无聊,但习惯了就好了,这可是个学习的好机会呀!。
模具常见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

模具常见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概述模具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它在各个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模具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本文将详细分析模具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模具问题。
问题一:模具磨损严重模具磨损是使用寿命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其主要表现为模具表面磨损或凹陷。
磨损的原因可能是: - 使用材料硬度较高 - 使用时间较长 - 模具润滑不足 - 模具设计不合理解决方法: - 使用耐磨性能更好的模具材料,如优质钢材 - 定期进行模具保养和维护,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 - 在使用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模具润滑,减少磨损 - 对模具进行优化设计,减少出现磨损的可能性问题二:模具尺寸偏差大模具尺寸偏差大是另一个常见问题。
这可能导致生产出的产品尺寸不准确,影响产品质量。
尺寸偏差大的原因包括: - 模具制造过程中的测量误差 - 模具材料膨胀或收缩不均匀 - 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解决方法: - 提高模具制造过程中的测量精度,并进行多次验证 - 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控制材料膨胀或收缩的影响 - 对模具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避免尺寸偏差的产生问题三:模具易生锈模具易生锈是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模具生锈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导致模具损坏。
模具易生锈的原因可能是: - 环境湿度较高 - 模具存放不当 - 模具润滑不足解决方法: - 控制使用环境湿度,尽量保持干燥 - 对模具进行正确的存放,避免受潮或受酸碱腐蚀 - 在使用过程中,保持模具的适度润滑,防止生锈问题四:模具易断裂模具易断裂是一种严重的问题,可能导致模具报废,造成生产线停机。
模具易断裂的原因包括: - 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 - 模具材料不合格或强度低 - 模具使用过程中发生过载解决方法: - 对模具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受力性能 - 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确保其强度和韧性满足要求 - 在使用过程中,避免过载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问题五:模具易堵塞模具易堵塞是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塑料注塑模具。
模具常见异常及处理方法

注:如果必要得话,加大浇口C、射出速度/压力不正确1、调整射出速度2、调整射出速度曲线3、调整射出压力4、调整射出曲线5、检查浇口就是否阻塞(污染)注:如果必要得话,加大浇口D、塑料流动不足1、检查浇口位置注:如果必要得话,增加或安排浇口位置(平衡) E、模具太冷或模具冷却不均匀而造成1、提高模具高度塑流动不良或不规则2、检查模具冷却就是否均匀/或阻塞F、模具污染如:过度润滑1、检查模具得合模面就是否污染注:如果必要得,清洁并拋光2、减少使用或不使用润滑剂,不管就是内部(在C、成品与模面粘合太紧而无法顶出1、检查模具表面就是否受损注:尤其就是垂直于模具运动方向得模具表面,必要得话,加以整修并拋光2、使用润滑剂,不管就是参合塑料里面或者喷离型剂3、检查模具:1)调整拔模角度2)调整倒角3)调整圆弧4、避免产生真空5、使用空气顶出针使顶出更容易D、顶针太小,不正确得顶针位置1、调整顶针控制安排或不正确得控制顶针运动2、也许需要用到多次顶出D、模温太低(溶胶在模腔内壁太快冷却) 1、提高模具温度2、调整模具部分区域得冷却注:尤其就是浇口附近E、色母不兼容1、藉由不加色母得射出来检查色母与所选择得塑料与成型条件(温度)之间得兼容性,使射出时不会混合不均F、模面上有润滑剂1、减少使用润滑剂,不管就是混合在塑料中或就是喷在模面上得离型剂3)调整圆弧G、机台运转不稳定1、检查模具:1>检查液压油压力2>检查液压油温度3>检查液压油油量原因 对策射出压力太低 射出量不够 射出时间太短 射出速度太慢 背压不够螺杆或逆止环磨损(Check ring) 机器能量不够 模具温度太低 模具温度不均 模具排气不良 进胶不平均浇道或溢口太小 原料温度太低 原料内润滑剂不够94 缩水原因 对策模内进胶不足 射出压力太低 保压不够 射出时间太短 射出速度太慢 射料嘴阻塞冷却间时间不够 机器或料管过大 螺杆或逆止环磨损 溢口不平衡 模温不当 料温过高成品本身或其肋(RIB)及柱(BOSS)过厚提高射出压力 增多射出就是 增长射出时间 加快射出速度 增加背压 拆除检查修理 更换较大机器 提高模具温度 重调模具水管恰当位置加适度之排气孔 重开模具溢品口位置 加大浇道或溢口 提高料管温度 酌加润滑剂增加剂量 提高射出压力 提高或增长保压 增长射出时间 加快射出速度 拆除检查修理 延长冷却时间 更换机器或料管 拆除检查修理调整模具溢口大小或位置 调整适当之温度及具部相对温度 降低料温 检讨成品射出速度太快进料不均部份过饱模具内有脱模倒角(Under Cut)模具表面不光脱模造成真空侧滑块(side cam)未退至定位料温过高9 5 浇道粘模原因射出压力太高填料过饱浇道过大浇道冷却不够浇道模角不够浇道内表面不我光或有脱模倒角浇外孔有损坏无浇道抓销(snatch pin)原料温度过高对策降低射出压力减少剂量减少射出时间降低射出速度变更溢口大小或位置修模具除去倒角打光模具开模或顶出减慢或模具加进气设备检修模具降低料温对策降低射出压力降低射出剂量时间及速度重新调整其配合修改模具延长冷却时间或降低冷却温度修改模角具增加角度修改模具加设抓销提高原料温度 提高背压 加快螺杆转速 检查原料对 策提高模具温度 加大溢口变更成品设计或溢口位置 提高原料温度 提高背压B、模面上有结露现象1、提高模具温度注:提高模具开起关闭得速度可以避免模面结露现象凹陷Array成品得表面在肋及/或厚度改变得地方不平、原因解决方法/检查要点A、射胶量不足1、增加射胶量且经常秤成品得重量(检查重量)B、射出速度/压力不对1、调整射出速度2.射出速度曲线3.调整射出压力4.射出压力曲线C、保压压力太低1、提高保压压力2.增加保压时间3.检查浇口就是否阻塞(污染)注:如果必要得话,加大或重新安排哓口位置(平衡)D、由于塑料温度太高,造成温度收缩1、降低料管温度E、成品得壁厚差距太大1、使用泡剂(收缩不平均)6、检查浇口得尺寸注:必要得话,加大或浇口尺寸7、检查浇口就是否阻塞(污染)且如果必要得话,调整浇口得位置注:重新安排浇口得位置,使熔胶得流动提早分开8、在模穴内安置阻挡物注:阻挡物可以使塑料通过浇口时,在模穴内形成阻力光泽Array表面不够光泽原因解决方法/检查要点A、模具温度太低或者不规划1、提高模具温度(检查重量)2、检查模具冷却均匀性及有无阻塞B、模具表面加工不正确1、检查模具表面就是否受污染注:必要得话,清洁拋光C、塑料温度太低1、调整料管温度2、提高喷嘴温度3、提高热浇道温度设定2、用本色射出来检查料管就是否清洁D、流道及浇口系统受污染1、检查并清洁流道及浇口系统2、检查热浇道系统得死角E、在混料系统中受污染1、检查混料系统中可能受污染得地方表面烧焦Array成品表面在塑料流道得未端烧焦原因解决方法/检查要点A、空气在模具中无法排出1、降低射出速度2、调整射出速度曲线3、降低射出压力4、调整射出压力曲线注:尤其在射出得终了降压及速度5、检查成品未填饱得地方,就是否排气不良注:必要得话,加入排气口或排气梢6、检查模具排气口就是否污染7、检查浇口就是否阻塞(污染)8、检查浇口尺寸与塑料与成型条件温度之间得兼容性,使射出时不会有下料不均得情况D、不正确得成型后收缩1、调整冷却时间注:如果无法排除这个问题得话,则使用冷却定型剂料头脱模不良Array料头脱模不良原因解决方法/检查要点A、由于收缩不良使料头无法脱离1、降低保压压力2、降低背压(如果没以使用对闭式喷嘴得话)B、料头拔模不良1、检查料头得拔模角度及受损情况2、检查料头与喷嘴衔接处得尺寸与R角、3、检查就是否料头得拉拔倒勾不足注:必要得话,加大料拉拔倒勾C、因为料头尚未完全凝固而折断1、降低料管温度2、调整喷嘴温度。
模具保养知识及模具异常处理方法

模具保养知识及模具异常处理方法模具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用于制作各种产品的形状,并且需要经过适当的保养和处理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本文将介绍模具保养的基本知识,并提供一些处理模具异常的方法。
一、模具保养知识模具保养是确保模具长期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一些模具保养的基本知识。
1. 清洁模具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积累各种不可避免的污垢和残留物。
因此,定期清洁模具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使用专门的清洗剂以及刷子或布来清除模具上的污垢。
在清洁时要注意不要刮伤模具表面。
2. 润滑模具模具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摩擦和挤压,因此需要适当的润滑以减少损耗并延长使用寿命。
可以使用专用的模具润滑剂,根据模具类型和具体要求进行涂抹或喷洒。
3. 防锈处理模具通常由金属制成,容易受到氧化和腐蚀的影响。
因此,在存放和不使用模具时,应进行防锈处理。
可以使用专用的防锈剂或涂覆一层薄薄的防锈油。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模具的使用状况是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检查应包括模具表面有无磨损、损坏或变形,以及零件是否正常配合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二、模具异常处理方法即使在进行了正确的保养,模具仍可能出现异常状况。
下面将介绍一些处理模具异常的方法。
1. 模具卡芯移位当模具卡芯移位时,会导致制品形状不准确或出现漏料现象。
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停机检查,确定卡芯的位置,并进行调整或更换。
2. 模具生产异响如果在使用模具时出现异常的异响,可能是由于模具组装不当或零件松动造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停机检查,重新组装模具并紧固零件。
3. 模具磨损问题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模具可能会出现磨损现象。
磨损会导致制品不合格或加工困难等问题。
当发现模具磨损时,应考虑进行修复或更换受损部件。
4. 模具产生气泡模具制品表面出现气泡可能是由于模具内有积气或扩散气体不畅造成的。
处理方法包括提高模具的排气回路和通气设计,以及适当增加模具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者:
塑流动不良或不规则 2.检查模具冷却是否均匀/或阻塞
F. 模具污染如:过度润滑 1.检查模具的合模面是否污染
注:如果必要的,清洁并拋光
2.减少使用或不使用润滑剂,不管是部(在塑
该
是0.02mm,而高流动性的材料为0.01mm
安排或不正确的控制顶针运动 2.也许需要用到多次顶出
(压力及速度) 注:如果必要,使用较多/或较大的顶针
E.色母不兼容 1.藉由不加色母的射出来检查色母与所选
择的塑料和成型条件(温度)之间的兼容性,
使射出时不会混合不均
F. 模面上有润滑剂 1.减少使用润滑剂,不管是混合在塑料中或
是喷在模面上的离型剂
G. 塑料未完全塑化 1.检查螺杆的长度/直径比
注:必要的话,更换射出单元或使用混料装
3.调整顶针控制
4.也许需要用到多次顶出
5.使用空气顶出针使顶出容易
注:必要时,使用较多且较大的顶针
6.检查模具
1)调整拔模角度
2)调整倒角
3)调整圆弧
G. 机台运转不稳定 1.检查模具:
1>检查液压油压力
2>检查液压油温度
3>检查液压油油量
4>检查液压油泄漏情况
5>检查滤网是否清洁
2.检查马达及顶针控制系统
B. 塑料流动的前缘受污染 1.清洁模具表面以去除污染
2.减少使用或不用润滑剂,不管是添加于塑
料或外部润滑(离型剂)
C. 排气不良 1.在融点线位置增加排气孔
2.检查浇口尺寸
注:如有必要,加大或重新安排浇口(平衡)
D. 熔胶含有熔合特性不良的色母 1.以不含色母的塑料射出来的检验色母和
所使用的塑料在此加工条件下的兼容性
D. 熔胶温度过低 1.调整料管温度设定
2.增加喷嘴温度设定
3.增加热浇道温度设定
注:以空射料检头实际温度和之间的差异
2冷料痕
产品有未熔的塑料粒,特别是在浇口附近
原因解决方法/检查要点
A. 熔胶未完全熔融 1.增加料管温度
2.增加喷嘴温度
3.增加背压
4.增加螺杆转速
5.如果冷却时间比塑化时间长,降低螺杆转速
6.如果塑化时间(当塑化时间比冷却时间长
时,周期时间会加长)
7.检查螺杆的长度/直径比
注:如有必要,更换射出单元或使用混料装置B. 原料被污染 1.检查原料是否掺有不同流动特性的异物
浇道或溢口太小
原料温度太低
原料润滑剂不够
9-4缩水
原因对策
模进胶不足
射出压力太低
保压不够
射出时间太短
射出速度太慢
射料嘴阻塞
冷却间时间不够
机器或料管过大
螺杆或逆止环磨损
溢口不平衡
模温不当
料温过高
成品本身或其肋(RIB)及柱(BOSS)过厚增加剂量
提高射出压力
提高或增长保压
增长射出时间
加快射出速度
拆除检查修理
延长冷却时间
更换机器或料管
拆除检查修理
调整模具溢口大小或位置
调整适当之温度及具部相对温度降低料温
检讨成品
原料温度过高
对策
降低射出压力
减少剂量
减少射出时间
降低射出速度
变更溢口大小或位置
修模具除去倒角
打光模具
开模或顶出减慢或模具加进气设备检修模具
降低料温
对策
降低射出压力
降低射出剂量时间及速度
重新调整其配合
修改模具
延长冷却时间或降低冷却温度
修改模角具增加角度
修改模具加设抓销
降低原料温度
对策
降低射出压力
降低射出时间/速度及剂量
增加开模压力
检查清理
检查清理
检修模具
降低原料温度﹐降低模具温度
对策
降低射出压力/时间/速度及剂量升高模温检修模具
检修模具
检修模具
检修模具
开模或顶出慢速加进气设备检修模具
对策
增快射出速度提高射出压力提高模具温度少用脱模剂油尽量不用
调整模具
增开排气孔或检查原有排气孔是否堵塞
变更溢口位置
提高原料温度
提高背压
加快螺杆转速
检查原料
对策
调整适当射出速度
调整适当射出压力
提高模具温度
加大溢口
变更成品设计或溢口位置
提高原料温度
提高背压
加快螺杆转速
检查原料
定﹐变更成品设计
几个溢口进料不平均调整模具温度
近浇口部分之原料太松或太紧减少或增大溢口大小
成品顶出时尚未冷却降低模具温度
延长冷却时间
降低原料温度
原料温度太低提高原料温度
提高模具温度
9-11 成品有气孔
原因对策
射出压力太低提高射出压力
射出时间及剂量不足增加射出时间及剂量
射出速度太快调慢射出速度
被压不够提高被压
料管温度不当降低射嘴及前段温度﹐提高后段温度成品断面肋或柱过厚变更成品设计或溢口位置
浇道溢口太小加大浇道及溢口
模具温度不平均调整模具温度
冷却时间太长减少模冷却时间使用水浴冷却
水浴冷却过急减短水浴时间或提高水浴温度
原料含有水分原料彻底烘干
原料温度过高致分解降低原料温度
成品形状及厚薄不对称模具温度之控制﹐脱模后以定形架固
定﹐变更成品设计
几个溢口进料不平均调整模具温度
近浇口部分之原料太松或太紧减少或增大溢口大小
成品顶出时尚未冷却降低模具温度
延长冷却时间
降低原料温度
原料温度太低提高原料温度
提高模具温度
9-11 成品有气孔
原因对策
射出压力太低提高射出压力
射出时间及剂量不足增加射出时间及剂量
射出速度太快调慢射出速度
被压不够提高被压
料管温度不当降低射嘴及前段温度﹐提高后段温度成品断面肋或柱过厚变更成品设计或溢口位置
浇道溢口太小加大浇道及溢口
模具温度不平均调整模具温度
冷却时间太长减少模冷却时间使用水浴冷却
水浴冷却过急减短水浴时间或提高水浴温度
原料含有水分原料彻底烘干
原料温度过高致分解降低原料温度
原因解决方法/检查要点
A.塑料本身含水份或宿料 1. 避免素料结露现象
表面有水分注:不要将塑料至较冷的地方了取出后,
马上做射出成行加工.
2. 塑料预先干燥,尤其已拆封的塑料
B.模面上有结露现象 1. 提高模具温度
注:提高模具开起关闭的速度可以避免
模面结露现象
凹陷Array
成品的表面在肋及/或厚度改变的地方不平.
原因解决方法/检查要点
A. 射胶量不足 1. 增加射胶量且经常秤成品的重量 (检查重量)
B. 射出速度/压力不对 1. 调整射出速度
2.射出速度曲线
3.调整射出压力
4.射出压力曲线
C. 保压压力太低 1. 提高保压压力
2.增加保压时间
3.检查浇口是否阻塞(污染)
注:如果必要的话,加大或重新安排哓口
位置(平衡)
D. 由于塑料温度太高,
造成温度收缩 1. 降低料管温度
E. 成品的壁厚差距太大 1. 使用泡剂
(收缩不平均)
F. 模温太高 1. 降低模具温度
喷 痕
成品上可以看到从浇口开始成锯齿状塑料流动的痕跻
原因 解决方法/检查要点
A. 塑料射入毫阻力的模穴 1.降低射出速度(检查重量) 2.调整射出速度曲线 注:尤其是刚开始射出的阶段 3.降低射出压力 4.调整射压力曲线
注:尤其是刚开始射出的阶段 5.调整料管温度曲线 6.检查浇口的尺寸
注:必要的话,加大或浇口尺寸
7.检查浇口是否阻塞(污染)且如果必 要的话,调整浇口的位置
注:重新安排浇口的位置,使熔胶的流动提早分开
8.在模穴安置阻挡物 注:阻挡物可以使塑料通过浇口时,
在模穴形成阻力
光 泽
表面不够光泽
原因 解决方法/检查要点
A. 模具温度太低或者不规划 1.提高模具温度(检查重量)
2.检查模具冷却均匀性及有无阻塞 B. 模具表面加工不正确 1.检查模具表面是否受污染 注:必要的话,清洁拋光 C. 塑料温度太低 1.调整料管温度 2.提高喷嘴温度
3.提高热浇道温度设定 D. 射出速度不正确 1.调整射出速度
成品表面或透视成品时,可以看到斑点.
原因解决方法/检查要点
A. 塑料受污染 1.检查塑料有无受污染
注:避免运送途中及混料系统中受污染 B. 不正确的色母 1.用本色料射出,以便检查在此加工条件时
母料与色母的兼容性
C. 在料管受污染 1.检查及清洁料管
注:用料短清洁剂清洗料管,必要的话将料
管分解
2.用本色射出来检查料管是否清洁
D. 流道及浇口系统受污染 1.检查并清洁流道及浇口系统
2.检查热浇道系统的死角
E. 在混料系统中受污染 1.检查混料系统中可能受污染的地方
表面烧焦Array
成品表面在塑料流道的未端烧焦
原因解决方法/检查要点
A. 空气在模具中无法排出 1.降低射出速度
2.调整射出速度曲线
3.降低射出压力
4.调整射出压力曲线
注:尤其在射出的终了降压及速度
5.检查成品未填饱的地方,是否排气不良
注:必要的话,加入排气口或排气梢
6.检查模具排气口是否污染
7.检查浇口是否阻塞(污染)
8.检查浇口尺寸
注:必要的话,加大或重新安排浇口(平
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