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受损宿主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肺部感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肺部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肺部感染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分析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发热、胸闷、胸痛等。
医生在诊断时,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肺部感染。
2. 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检查是肺部感染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拍摄和观察肺部X光片,可以发现肺部感染所引起的炎症灶和局部浸润,并进行初步判断。
3. 痰液培养痰液培养是肺部感染诊断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帮助医生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其敏感性,以指导后续的抗生素治疗。
二、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肺部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痰液培养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等,但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严格按照剂量和疗程使用。
2. 对症治疗针对肺部感染的不同症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例如,对于咳嗽和咳痰症状,可以使用祛痰药物和止咳药物;对于发热症状,可以采取物理降温、退烧药物等方法。
但是,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症治疗药物。
3. 充分休息肺部感染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这对恢复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加快康复过程。
4. 积极防控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同样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此外,接种预防肺炎的疫苗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总结: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等多方面的信息,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治疗时,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并结合对症治疗和充分休息,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并缩短病程。
此外,积极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也是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
免疫损害宿主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免疫损害宿主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陈文彬
【期刊名称】《临床内科杂志》
【年(卷),期】2004(021)001
【摘要】@@ 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一般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部分组成.其中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主要包括物理性如:皮肤、粘膜等人体外表的天然屏障;体液性如:血清中的溶菌酶、补体和干扰素等的免疫成份;以及细胞性如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的免疫效应细胞所组成.而特异性免疫系统则主要包括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如:Th,Tc,Ts,Tdth,Tm等;(细胞介导的免疫如: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和IgD等,此外抗原呈递细胞,LAK细胞等均参与了特异性免疫.
【总页数】3页(P29-30,56)
【作者】陈文彬
【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
【相关文献】
1.免疫损害宿主合并重症肺炎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效果观察 [J], 杜成鹃;赵毅
2.免疫球蛋白治疗免疫损害宿主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 [J], 胡骏
3.呼吸道病毒与免疫损害宿主肺部感染关系的研究 [J], 张鹏宇;张国清;谢国刚;金
先桥;周新
4.呼吸道病毒与免疫损害宿主肺部感染关系的研究 [J], 张鹏宇;张国清;谢国刚;金先桥;周新
5.纤维支气管镜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免疫损害宿主肺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J], 张鹏宇;张国清;谢国刚;金先桥;周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免疫受损宿主肺部感染诊断与治疗护理课件

非药物治疗
氧疗
对于缺氧的病人,通过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良呼 吸功能。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病人,可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减轻呼吸肌负担。
雾化吸入
通过雾化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肺部病变部位,提高 局部药物浓度,促进炎症吸取。
肺栓塞患者常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史,X线胸 片可见肺部斑片状阴影,血D-二聚体检测阳性。
03
肺部感染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 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以 控制肺部感染症状。
抗病毒治疗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感染, 可选用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抗 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抗真菌治疗
免疫受损宿主的常见病因
感染
如HIV/AIDS、肝炎病毒等感染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可影响免疫系 统的正常功能。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 免疫性疾病,可导致免疫系统特殊。
药物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等可导致免 疫系统受损。
免疫受损宿主的症状与表现
联合治疗策略
01
综合治疗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结合药物治 疗和非药物治疗,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02
03
预防性治疗
康复治疗
对于高危人群,可采取预防性措 施,如接种疫苗、加强个人防护 等,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对于康复期的病人,可采取康复 治疗措施,如呼吸锻炼、运动康 复等,促进肺部功能恢复。
04
治疗护理与康复
大学免疫受损宿主肺 部感染诊断与治疗护 理课件
目录
• 免疫受损宿主概述 • 肺部感染的诊断 • 肺部感染的治疗 • 治疗护理与康复 • 病例分享与讨论
呼吸内科高级职称辅导:第三章--免疫宿主受损(ICH)的肺部感染

第三章免疫宿主受损(ICH)得肺部感染一、ICH肺部感染病原体类型细胞免疫受损得肺部感染以细胞内寄生菌为主。
体液免疫受损得以细胞外寄生菌为主。
1、粒细胞缺陷:⑴粒细胞减少:化疗或移植易减少,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
骨髓移植时除上外还有肺孢子菌与巨细胞病毒。
⑵功能异常:高IgE综合征时趋化障碍主要病原体就是金葡、嗜血流、肺链。
氧化杀伤异常则以金葡、克雷白、假单胞为主。
粒缺(低于500/mm3)并发VAP时G(铜绿假单胞菌)就是最常见得病原体。
2、细胞免疫缺陷:如淋巴瘤、放化疗、器官移植等易感病原体⑴细菌如李斯特菌、军团菌、分支杆菌、奴卡菌;⑵真菌如念珠菌、曲霉、隐球菌、肺孢子菌等;⑶病毒如主要就是疱疹病毒包括巨细胞病毒;⑷原虫如弓浆虫。
3、体液免疫缺陷:补体缺乏如免疫球蛋白缺乏,对荚膜抵抗力下降,缺乏调理,IgM形成减少,易导致肺链、嗜血流、大肠B、金葡菌等感染。
4、皮肤粘膜得完整性受损:寄植菌或耐药菌侵入。
如金葡、表皮、铜绿等。
二、ICH肺部感染得诊断:1、免疫机制受损得认定继发性免疫损害多有明确基础疾病与(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史,不难确定。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常提示免疫防御机制缺损,发病晚,至青年期才出现症状,但反复发作就是其特点。
凡中青年患者得"奇特"感染可能HIV感染与AIDS,都应检测HIV。
2、临床表现⑴I CH肺炎总体特点:①起病大多隐匿,但可速至极期。
②高热很常见难复正常。
③咳嗽少见多属干咳,胸痛不常见。
④病变大多为双侧性,实变征象少见%。
肺不张可以就是感染得一种早期或唯一征象。
⑤同属细胞免疫损害如AIDS与非AIDS免疫损害患者前者起病隐潜而治疗反应慢,肺孢子菌数量多,复发率高。
⑥真菌性感染得炎症反应通常较细菌性感染为弱。
常有症状与体征分离。
⑵病因与鉴别诊断线索①ICH得肺部浸润、发热鉴别诊断得最主要线索:病灶出现与病情进展迅速程度;胸部X线征象(ICH首选检查方法,但CT则更为准确)。
免疫功能低下宿主肺孢子菌肺炎的救治

免疫功能低下宿主肺孢子菌肺炎的救治作者:王明明单位: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情介绍一般情况患者,男,61岁,主因“发热、气短伴乏力12 d”于2021年3月17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缘于1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8℃,无明显规律;伴气短,活动后明显;伴乏力,偶有咳嗽、咳痰;无鼻塞、流涕,无咯血、盗汗,无心悸、胸痛等症状。
于当地中医院给予静滴“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及退热等治疗2 d,效果欠佳。
为进一步治疗转入当地县医院,行胸部CT检查(2021-03-08)示:双肺多发片状模糊影(图1)。
给予“头孢唑肟+环丙沙星”治疗7 d,其中联合“依替米星”治疗2 d。
治疗过程中患者体温无明显下降,偶有咳嗽、咳痰,痰为白色黏液样,量少,伴全身乏力,气短症状进行性加重。
为进一步诊治,转至我院急诊科抢救室,复查胸部CT(2021-03-16)示:双肺弥漫渗出影,双侧胸膜增厚(图2)。
为进一步诊治,以“重症肺炎”收入呼吸监护室。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差,饮食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图1 胸部CT可见双肺多发斑片状渗出实变影(2021-03-08)图2 胸部CT可见双肺弥漫渗出影,较前明显进展(2021-03-16)既往史诊断“重症肌无力”7个月,规律服用“甲泼尼龙、硫唑嘌呤、溴吡斯的明”治疗,其中甲泼尼龙片由48 mg/d逐渐减量至16 mg/d。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
个人史偶有饮酒,无吸烟史,配偶健在,育有2子1女,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入院查体体温39.6℃,HR 146次/min,RR 24次/min,BP 124/84 mmHg。
双肺可闻及中量哮鸣音及少量湿啰音。
BMI 35 kg/m2。
余查体无特殊。
辅助检查•血气分析(鼻导管5 L/min):pH 7.469,PaO2 55.2 mmHg,PaCO2 32.7 mmHg,HCO3- 23.2 mmol/L。
•血常规:WBC 1.4×109/L,N% 90.2%,L 0.38×109/L,Hb 97 g/L。
免疫低下宿主肺部感染的治疗PPT课件

时间:病程
短:感染 长:应考虑是否有非感染因素
特定因素:免疫受损类型
体液免疫缺陷 (Ig降低,补体缺乏和脾 切除) 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细胞免疫损害 特殊病原体(真菌、分支杆菌、病毒、 原虫)机会感染较为常见
特定因素:长程激素治疗
真菌:针对曲霉 阳性球菌:针对MRSA 铜绿假单胞菌 混合感染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抗生素应选广谱、强效、低毒、感染部 位有效浓度高的杀菌剂 宜足量、静脉给药
时间:器官移植术后
感染与时间的关系
分为: 术后1月内
• >90%与功能正常患者术后感染相同 • 院内感染或手术切口或吻合部位 • 根据移植手术选择抗菌药物,许多移植
中心在移植后5天常规使用广谱抗菌药 物进行预防。
术后2~6月 术后6月以上
1.尽可能停用或减量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2.G—CFF或GM—CSF 3.白细胞减少患者有肯定应用指征,而非白细
胞减少者其应用价值尚难评价
ICH—CAP的治疗
• 免疫重建
• 先天性Ig减少和重症患者补充IgG或与抗生素 联用具有一定价值
• 改善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其临床意义不能肯 定
ICH—CAP的治疗
• 支持疗法营养 • 心肺功能 • 心理支持
治疗ICH肺部感染药物的选择
1.正确的诊断:前提 2.循证依据:保证 3.药理、药效、毒理:基础 4.宿主的病理生理状况:重要的参考 5.医疗决策:艺术
为更好满足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后 自由编辑,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Thank you for watching and listening. I hope you can make great progress
儿童毒副作用轻于成人 预防性的用药有助于降低PCP相关
免疫低下肺炎-余荷

9
体液免疫缺陷
• 病原体: 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奈瑟菌、少数病毒
10
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受损
5
ICH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 病原体
类型 CAP
HAP
细菌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金葡菌 军团菌
分支杆菌
奴卡菌 铜绿假单胞菌 金葡菌 其他G—杆菌
病原体
真菌
新隐球菌
病毒
疱疹病毒
卡氏肺孢子菌 巨细胞病毒
组织胞浆菌
流感病毒
球孢子菌
芽生菌
毛霉菌
曲霉
接合菌
原虫
弓形虫 内圆线虫
其他
6
ICH免疫受损类型
病原学诊断
• 非创伤性诊断措施 1)直接痰液检查 2)痰培养 3)血培养 4)痰液与尿液细菌抗原测定 5)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 创伤性诊断措施 1)FOB 2)TCLB 3)开胸肺活检
27
感染治疗的原则
• 尽快完成病原学方面的检查 • 尽快开始治疗 • 如果无禁忌证,侵入性检查尽早开始
早
28
支气管型 金葡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衣原体、 肺炎支原体
间质型 CMV、卡氏肺孢子菌、疱疹病毒、药物性肺损伤、 早期放射性肺炎、肺水肿
结节型 (>1cm)
粟粒型
菌血症或真菌血症肺部播散、奴卡菌、曲霉、结核 分枝杆菌、转移瘤、淋巴瘤肺浸润
II型肺结核、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新隐球菌
免疫抑制患者肺部感染诊治

ICH、发热、胸闷、两肺病变时
30%
非感染 性因素
放射性肺损伤、肿 瘤肺部浸润、肺栓
塞、肺水肿等
70% 感染
细菌 病毒 真菌 其它
1. 细菌
• 免疫功能低下的任何时期均可出现细菌感染。 • 常见G-致病菌有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和
大肠杆菌,胃肠黏膜破损处常是革兰阴性杆菌入侵 部位。
• 常见G+细菌为溶血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 色葡萄球菌。
➢ 用药后平均发病时间为5d。 ➢ 应用抗生素发病时间较早,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发病时间稍晚。 ➢ 典型临床表现:用药后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和低氧血
症。查体可闻及Velcro啰音。 ➢ 胸部X线片通常显示间质和肺泡渗出。 ➢ 停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病情迅速好转。
中国全科医学 2009年第12卷第20期 1872-1874页,1884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链球菌
性 免
粒细胞杀伤作用受损 慢性肉芽肿症、髓过氧化物酶缺陷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念珠 菌、曲霉菌、球拟酵母菌
疫 缺 补体缺乏 陷
先天或获得性缺乏
金黄色葡萄球菌、奈瑟菌、流感嗜 血杆菌、肺炎链球菌
脾脾切切除除术术后后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 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
解剖学结构异常 (物物理理屏屏障障破破坏坏)
➢ 特异性免疫损害如淋巴瘤、长期大量使用激素、器官移植、 骨髓瘤、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极易出现特殊病原体 (病毒、PCP、结核、寄生虫等)感染,除非病情危 重,一般应在明确病原学诊断后采取目标治疗,而非 首选经验性治治疗。
免疫缺陷严重程度的不同对临 床判断好发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指 导意义。
粒细胞水平
功能缺陷、镰状细胞贫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病因鉴别诊断线索
• 肺部病变的发展速度 ◆急性经过(24-36H):细菌、肺栓、 肺水肿、出血、白细胞凝输反应 ◆亚急性—慢性经过(几天-几周):真 菌、奴卡 、病毒、PC、分支、放 肺、药损肺、肿瘤浸润
• 肺部病变的X线征象
27
ICH肺部手各种病原体浸润的X征象鉴别诊断
1、病情进展快 • 感染起病缓急差异极大,可隐匿,也可爆发起病 • 感染易播散 • 易形成严重感染 • 病死率高
22
免疫功能低下者肺部感染特点
2、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多 • 几乎函盖了所有的致病微生物 • 巨细胞病毒(CMV)和卡氏肺孢子虫(PC)等少
件病原体亦可见 • 病变组织中炎症反应少,病原体数量多 • 混合感染相对多见(约10-25%)
带状疱疹病毒
组织胞浆菌
单纯疱疹病毒
球孢子菌
巨细胞病毒
芽生菌
流感病毒
毛霉菌
卡氏肺孢子虫
曲霉菌
原虫 弓浆虫 粪类圆线虫
金葡菌
接合菌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17
三、免疫受损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
免疫受损认定
感染
免疫受损
非免疫受损
原发性
继发性
特异
非特异
特异
非特异
18
细胞免疫受损
• 反复病毒、真菌、胞内菌感染 •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1109/L • 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 • 淋转 • CD4 、CD4/CD8
4
骨髓移植患者肺部并发症
早期(<100天) 肺水肿 肺炎 特发性肺炎
晚期(>100天) 支气管肺炎 特发性肺炎 病毒肺炎
% 0-50 20-30 7-12
20-30 10-20 0-10
肿瘤化疗患者肺部浸润病因分析 (100 例)
病因
感染 普通细菌 病毒 真菌 奴卡
PC
TB 混合感染 非感染
例数
13
体液免疫受损
• 补体缺乏症、免疫球蛋白缺乏(先天或后天获 得性低γ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脾切 除等。
• 荚膜细菌抵抗力明显下降 • 缺乏调理作用、或IgM形成减少 •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大肠杆
菌、金黄色葡萄球、病毒等感染
14
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受损
原因:(1)导管内放置 (2)烧伤 (3)心瓣膜置换术 (4)创伤
73 (26) (11) (10) ( 5)
(6) (1) (14)
27
二、ICH类型和肺部感染病原体种类
总体:细胞免疫受损——细胞内寄生菌 体液免疫受损——细胞外寄生菌
7
二、ICH类型和肺部感染病原体种类
(一)粒细胞缺陷 白血病化疗、实体肿瘤化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实体器官和骨髓移植患者中发生
19
体液免疫受损
• 反复细菌感染 • Ig下降或极少 • 缺乏血清抗体 • 疫苗或菌苗接种后抗体反应低下 • 两次抗原刺激后——淋巴组织中缺乏浆细
胞
20
非特异性免疫受损
• 中性粒细胞游走、吞噬、杀菌 • 四唑氮蓝还原试验(—) • 补体(数、功能)
30万 (1998)
>100万(2000)
21
免疫功能低下者肺部感染特点
革兰阴性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多见。 30%~40%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可发生菌血症。 有报道粒细胞﹤1000/mm3血培养阳性率可高 达64%。
9
778例AIDS肺部感染病原体分布(Murray)
病原
14
CMV
13
TB
6
化脓性细菌
3
军团菌
3
隐球菌
2
其他真菌
1
其他
1
感染来源
• 外源性: • 内源性:胃肠道
呼吸道 潜伏感染,激活
11
感染途径
• 误吸 (aspiration) • 吸入 (inhalation) • 血行播散 • 蔓延
12
细胞免疫缺陷
多为继发性的细胞免疫缺陷,淋巴瘤、实体肿瘤患者 化疗和放疗,器官移植
• 细菌 • 真菌:念珠菌属、曲霉菌属、新生隐球菌、组织胞浆
菌、球孢子菌、卡氏肺孢子虫 • 病毒:巨细胞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 原虫:弓浆虫
免疫受损患者宿主肺部感 染的诊断与治疗
一、概述
• 免疫受损:Immunocompromised 统称 • 免疫缺陷:Immunodefect,Immunodeficiency
体质性 • 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on 药物(外源)性 • 存在细微差异,常混用 • 患者:patient 患病者 • 宿主:host 作为一种状态存在,不一定发病
2
免疫功能正常
• 具有物理和化学的屏障 • 非特异性免疫 • 特异性免疫功能
防御各种病原体入侵机体和感染。任何原
因所致的影响和(或)损伤上述免疫功能,均可导致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起感染
3
ICH 近20余年人显著增加
• HIV/AIDS • 肿瘤发病率上升,治疗技术进步,存活期延长 • 器官移植 • 结缔组织病、糖尿病 • 其他
咳嗽 14/28例(干咳) 干/湿罗音 14/50例 • X线影像:单侧 13, 双侧 32
点/斑片 26, 结节/腺泡 15 间质12,空腔 6,胸积液 5
25
病因鉴别诊断线索
• ICH——肺部浸润——感染2/3;非感染1/3 • Rubin and Greene (100 肿瘤肺部浸润)
感染 73% 非感染 27%: 肺栓 3、肿瘤复发8、放肺 7
• 数量减少(500-1000/mm3):肠杆、铜绿假单 胞菌 、金葡、真菌。CMV 、Pc(严重)
• 功能异常: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 ---金葡、 肺链、流感;遗传性氧化杀伤活性异常--金葡、 肠杆、假单、真菌、奴卡
8
二、ICH类型和肺部感染病原体种类
(一)粒细胞缺陷 并发医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病原体:金葡、表葡、绿脓、肠杆、肠球菌
15
易感人群
• 免疫受损本身 • 侵袭性诊疗技术 • 抗生素应用
• 其他:遗传、营养、疾病……
16
ICH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
社区获得性 医院获得性
细菌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金葡菌 军团菌 分枝杆菌 诺卡菌 铜绿假单胞菌
病原体
真菌
病毒
新生隐球菌
23
免疫功能低下者肺部感染特点
3、临床表现不典型 • 激素/免疫抑制剂可干扰或掩盖患者的临床表现 • 早期咳嗽的发生率约40%左右,多为干咳 • X线表现与感染发展不同步,感染控制后表现可能
更明显 • X线上以多叶病变为主,可有间质病变
24
临床表现特点
• 起病急或隐匿;爆发——ARDS • 症状:发热 44/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