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合集下载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PPT课件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PPT课件

.
17
常用无菌技术
❖外周静脉导管(头皮套管针) ❖中心静脉导管 ❖动脉导管 ❖吸痰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口咽通气道, 口腔,后鼻道处)
.
18
外周静脉导管
❖ 穿刺部位的选择: 避免选择下肢,尤其是糖尿 病病人 保留时间:原则3日 换药:小敷贴,3M透明敷料 (如使用甘露醇,TPN等刺激 性强浓度高药物时应使用 康惠尔透明贴可预防静脉 炎), 并注名时间(穿刺日期和更 换贴膜的日期和时间)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LOGO
.
1
❖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 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防止病原微生物 侵入人体的一系列操 作技术。无菌技术作为预防医院感染 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医护人员 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在技术操作中 严守操作规程,以确保病人安全,防 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
2
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是预防和控制 医院感染两个基本的环节。
❖3. 用拇指和食指先揭 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 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 布的内面。用无菌钳 (镊)取出一块无菌巾 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 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 并注明开包时间。
.
10
❖ 4. 铺无菌盘:双手 拇、食指捏住治疗 巾两上角外面,轻 轻抖开,双折铺于 治疗盘上,内面为 无菌区,盖的半幅
❖ 5. 打开无菌容器盖,必 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 向上,放在稳妥处,夹 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 内后立即盖严。
.
16
❖3. 使用无菌瓶内的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 瓶口倾倒无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内蘸取, 以免污染剩余的溶液。
❖4. 无菌包内物品不慎污染或无菌包浸湿,外界微 生物可渗入包内,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
❖5. 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 面,而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 一手套的里面。戴手套后如发现破裂,应立即更 换。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脱下,不可用力 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

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

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

3 器械护士不可佩戴美瞳,涂睫 毛膏,种睫毛。

擦拭手臂
用消毒毛巾依次擦拭:手、前臂、肘的水迹,不得回擦。

手臂消毒:取5-10毫升消毒液涂于手臂,手部并揉搓,待消毒液 自行挥发及干燥,达到消毒目的。 擦 拭 手
涂 消 毒 液
外科刷手注意事项
刷洗后的手臂、肘部不可触及其他物品,消毒后的双手 置于胸前,抬高肘部远离身体,迅速进入手术间。 搓揉顺序不得颠倒,不可有遗漏,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手臂皮肤有破损,化脓性感染者,不能参加手术。 使水必须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 擦过手臂的毛巾不再擦手部,毛巾不可触及未刷到的部位。 消毒液涂抹要均匀,不可有遗漏。
四、铺无菌手术台






无菌台铺置的要求: 无菌包必须在灭菌有效期内,按外包装上的化学灭菌指示胶 带及包内的灭菌指示卡显示灭菌要求方可使用。 操作时操作者距无菌台始终保持一定距离(20厘米)。 敷料包第一层直接用手按无菌技术打开,第二层用无菌持物 钳打开。 无菌台应铺置 层以上,台上的包布向四周下垂 以上。 刷手护士应在刷完手、穿好无菌手术衣、戴好无菌手套后整 理无菌台上的物品。 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操作,无菌器械敷料摆放在无菌台以内。 湿纱布、敷料应放在无菌碗盘内。 手术开始后,无菌台上一切物品只能用于此台手术。 铺置无菌台应在无菌操作区域内进行。

戴无菌手套的注意事项

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


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
手套的上口要严密的套盖住手术衣袖。
同时检查手套是否有破洞。
如发现有水渗入手套内面,必须立即更换,以防 止在手术过成中细菌进入切口而引起感染。

协助术者戴手套时,刷手护士应戴好手套,避免 触及术者皮肤。

简述无菌技术的概念

简述无菌技术的概念

简述无菌技术的概念
无菌技术概念: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的一系列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措施。

操作原则为:
1、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

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无菌技术基本原则六点

无菌技术基本原则六点

无菌技术基本原则六点
无菌技术是生物医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它也是医院日常操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无菌技术的基本原则是把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远离人体,以防止人体感染病毒和其他病原体,从而保护人体的健康。

基于这一原则,无菌技术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六点:
一、消毒:进行无菌操作前,应进行彻底消毒,以除去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

二、清洁:进行无菌操作前,应当对操作物和工作环境进行彻底清洁,以除去尘埃和污染物。

三、空气滤过:进行无菌操作前,应将空气滤过,以除去空气中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

四、隔离:进行无菌操作前,应将操作物与外界隔离,以防止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的污染。

五、无菌服装:进行无菌操作前,应穿上无菌服装,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的污染。

六、操作方法:进行无菌操作前,应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以避免污染物的污染。

以上就是无菌技术的基本原则,临床实践中,要求医护人员仔细遵
守这些原则,以保护患者的健康。

此外,在无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采用专业的设备和仪器,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无菌技术的目的,为患者提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医院无菌技术管理制度

医院无菌技术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医院医疗质量,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无菌技术的定义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无菌操作的安全性。

2. 操作前,操作者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帽子口罩、戴手套等。

3. 操作时,操作者应明确无菌区、无菌物品、非无菌区、非无菌物品,并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4. 操作者取放物品时,要面向无菌区,面对无菌区时,不可谈笑、咳嗽、打喷嚏。

5. 操作者手臂在腰部/治疗台面上,不可跨越无菌区。

6. 无菌物品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物品一经取出,不可放回。

7. 无菌物品一套一用,不可一套多用;怀疑/已被污染的无菌物品,应重新灭菌。

四、无菌物品的管理1. 无菌物品应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间,存放架或存放柜应便于清洁,不易生锈。

2. 保存环境应清洁、明亮、通风或有空气净化装置,照明光线充足;温度低于24℃,湿度低于70%。

3. 灭菌物品应分类存放,一次性无菌物品应去掉外层大包装存放,存放位置相对固定,标识清晰。

4. 物品存放应距地面20~25cm,距墙壁5~10cm,距天花板50cm。

5. 建立工作记录,记录无菌物品的存放、使用、灭菌等情况。

五、无菌区域的划分与管理1. 无菌区域应包括手术室、换药室、治疗室等。

2. 无菌区域应保持清洁、整洁,每日清洁,物体表面及地面湿式擦拭,避免扬尘。

3. 无菌区域应设有专人负责管理,确保无菌区域的安全。

六、人员培训与考核1. 医院应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培训,提高无菌意识。

2. 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无菌技术操作考核,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无菌技术。

七、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成绩显著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无菌技术操作规定,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科室和个人,给予批评、通报批评或相应的处分。

新生儿消毒隔离制度:17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新生儿消毒隔离制度:17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在执行无菌操作前,必须停止清洁环境及减少人员走动,医护人员要求衣帽整齐戴口罩,并修剪指甲、洗手。

2、在执行无菌操作时,操作区域要清洁、宽敞,操作时避免碰撞污物。

3、无菌物品必须放在无菌容器、无菌包或无菌巾中。

平时应掩盖严密,保持清洁干燥。

无菌巾(包布或治疗巾)一旦潮湿即不能再认为是无菌的,必须重新清洗灭菌。

4、进行无菌操作时未经消毒的手臂或其它物品不可跨越无菌区。

5、无菌区的边缘3cm以内为相对无菌区,是无菌的安全范围。

6、取无菌物品时,要面向无菌区。

手臂须保持在腰部以上或桌面以上。

7、取无菌物品要用无菌持物钳(镊)。

无菌物品一经无菌容器内取出,不可再放回。

取远处物品时,应连同容器一并转移,就地取用。

8、不可面向无菌区大声谈笑、咳嗽、打喷嚏,防止强有力喷出的飞沫透过口罩落入无菌区。

19、打开无菌包前,要检查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布是否干燥、完整。

开包后应检查包内指示卡是否达到灭菌要求。

10、一套(件)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二、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 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无菌持物钳的使用:(1)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

(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

(3)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碰及容器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4)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3、无菌包使用法:(1)查看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有无破损,查看化学指示胶带颜色改变情况;(2)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处,解开系带,卷放在包布下;(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再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2(4)用无菌钳(镊)取出(首先查看化学指示卡是否合格)所需物品,放在事先备好的无菌区域内,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如包内物品污染或包布受潮,须重新灭菌。

(5)开包递送无菌物品时,一手托起无菌包,另一手打开无菌包一角,将带子卷起夹在托包的手指缝内,另一手依次打开其它三角并抓住递送或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容器中(无菌区域内)。

医院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

医院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

医院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是医院手术室运行的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护人员要穿戴无菌衣、手套和帽子,使用一次性无菌器械。

医生、护士和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手术开始前必须进行手卫生,洗手并戴上手套。

2.术前的准备工作要严格进行,手术室的洁净度要达到规定要求。

手术室应进行全面消毒,手术台、手术器械、手术灯等设备都要进行严密的清洁和消毒。

3.手术中要保持手术场的洁净状态,手术室内不允许有其他的人员进入,避免交叉感染。

手术室的门应保持关闭状态,并安装幕帘以提供进一步的防护。

4.确保手术器械的无菌状态。

手术器械应事先经过高温高压灭菌或者化学灭菌处理,并进行有效包装。

医护人员在使用器械前要查看包装是否完整,并检查器械表面是否有污物或破损,确保其无菌。

5.术中的各种操作要规范,避免交叉污染。

医生进行手术时,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尽可能减少对手术台、无菌器械、手术区域等的碰触,以免引起污染。

6.术中的冲洗和吸引等操作要细致,避免污染手术区。

冲洗和吸引操作要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者其他无菌液体,避免使用含有细菌的注射液或吸引管。

7.手术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手术区的无菌状态。

医护人员要随时观察手术区域是否被污染,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更换污染的器械或物品,确保手术区域的无菌。

8.术后的器械和废物处理要严格规范。

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要将使用过的器械进行无菌处理,包装好并标明处理标志,以便后续进行高温高压灭菌。

术后的废物必须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清理,避免引起垃圾和污染。

以上是医院手术中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严格执行这些原则,可以有效的减少术中感染的可能性,保证手术的成功进行。

无菌操作不仅关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也对医护人员自身的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医院手术中无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医院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医院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医院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一)目的
手术中的无菌操作是预防患者手术部位感染、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所有手术相关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并且贯穿于手术的全过程。

(二)原则
1.凡参加手术人员要自觉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

2•手术医生、护士穿手术衣、戴手套后,双手不得低于腰、高于肩。

3.无菌桌单应铺4〜6层,无菌器械桌单应下垂30Cnl以上,手术器械不能超出器械桌边缘以外。

4.手术人员更换位置时,应退后一步离开手术台,两人背靠背交换,不得污染手臂及无菌区域。

5.器械、物品应从手术人员的胸前传递,避免于身后或横向传递。

6.术中手术衣、手套被污染、破裂或疑似污染,均应及时更换。

7.手术开始后,各手术间无菌台上所有物品不得互相交换使用。

8.已打开但未使用的无菌器械包,超过4h,应重新灭菌。

9.未经灭菌、灭菌日期不清的物品和测试灭菌效果试纸未达到要求的物品,严禁使用。

10.术中尽量减少开关门的次数和人员的走动,限制参观人数。

IL加强无菌技术监督,坚持原则,发现违反无菌技术者,应立即制止并纠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是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发生感染和交叉感染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护士必须加强无菌观念,正确熟练地掌握无菌技术,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l)环境清洁。

(2)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3)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分开放置。

(4)无菌物品不得暴露于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5)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无菌区应在护土的腰部以上,并且应面对无菌区。

(6)无菌物品一旦从无菌容器内取出即使未被使用也不能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7)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消毒灭菌的日期。

消毒灭菌后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5月1日至10月1日为1周,10月1日至5月1日为2周。

(8)打开的无菌包如未被污染可保持24 h有效。

(9)铺好的无菌盘4 h有效。

(10)无菌操作过程中不得跨越无菌区。

(11)不要向无菌区喷嚏或咳嗽,尽量少讲话。

(12)一套无菌物品只能用于一个患者,以防交叉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