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流派说明

中医流派说明
中医流派说明

(一)伤寒学派

以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为主旨。始于晋唐,至金代已有“伤寒八大家”之说。盛于明清,形成了错简重订、维护旧论和辨证论治三大派别。学术争鸣对中医学尤其是对外感疾病辨治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河间学派

金·刘完素以“火热论”为学术主旨,创“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并善用寒凉药治疗火热类病,成“河间学派”,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如攻邪学派的张从正、丹溪学派的朱震亨等即深受其影响。

(三)易水学派

金·张元素以“脏腑病机学说”为学术主旨,创建脏腑寒热虚实辨证体系、脏腑寒热虚实用药式,发明性味归经理论,成“易水学派”。其传人对不同脏腑均有专题研究,各有创见。明代温补学派即深受其学术影响。

(四)攻邪学派

金·张从正主张“病由邪生,攻邪已病”,强调以汗、吐、下三法祛邪为要,成“攻邪学派”。其说对纠正时弊有积极意义,对明清温病学派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为中医学治疗方法的丰富作出了贡献。

(五)丹溪学派

元·朱震亨以“阳有余阴不足”立论,强调保存阴气的重要性,重视滋阴降火,擅治气、血、痰、郁、火诸证,成“丹溪学派”。明清温补学派的“命门之火”理论、温病学派的养阴、救液、填精诸法,均深受其影响。

(六)温补学派

河间、丹溪之学传至明代而大盛,反成寒凉时弊。薛己、孙一奎、张介宾等医家承《难经》命门理论与易水学派的学术思想,建立以温养补虚为特色的虚损辨治方法,或重于脾,或重于肾,或脾肾并重,而成“温补学派”。

(七)温病学派

明清时期温疫流行,以明·吴有性,清·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等为代表的江浙医家对温病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内经》等经典为学术依据,形成了温疫学说与温热学说并趋于完善,温病学派应运而生,渐至鼎盛。

(八)汇通学派

鸦片战争后,西医渐成主流。对中医,菲薄者有之,固守者有之。唐容川、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等医家,倡导中西医学的汇通,尝试用西医知识阐述、论证中医合理性,并试图采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是为“汇通学派”。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中医学发源于中国,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宝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历代传承并发展创新的原创性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全人类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以人—自然(环境)—社会(心理)为医学模式。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因此,中医学强调“以人为本”,不仅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尤为重视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属性,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主动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且,中医学的研究,注重吸收多学科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学术发展与创新。 现代,中医学原创的理论思维、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学术发展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创新,现代化与国际化步伐加快,正在为造福于全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辨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神气血津液等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到秦汉之际(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社会的变革和学术的百家争鸣,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此时,自然科学迅速发展,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科学技术基础。古代医家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上,以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认识论,创立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等理论,并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六淫、疠气致病学说,在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立内伤七情、饮食劳逸所伤等病因学说,以阐释病因、发病和病机,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科学理论与医药实践的基础。 1.社会文化基础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呈现“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形成了道、儒、阴阳、法、墨、兵等诸家。各种学术流派相继产生、学术争鸣与交流,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如中医学生命理论深受道家关于世界本原与生命起始认识的影响;医者修身与医德的形成深受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道德观念与进取精神的影响等。 2.科学技术基础战国时期天文、地理、气象、历算、物候、农学、植物学、矿物学、冶炼、酿造等有诸多创新,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技术基础。如天文学的宇宙观为天地人相关整体医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促进了中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气象学、地理学的相关知识融入了中医学对生命活动、疾病认识的理论和实践。

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附件1 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大力推进中医传承与创新,发挥中医学术流派学术与临床特色优势,加快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与复兴,培育一批学术影响深远、临床疗效显著、特色优势明显、传人梯队完备、辐射功能强大、资源横向整合的中医学术流派,探索建立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发展的创新模式,提升中医整体学术与临床水平,开创中医传承发展的新局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开展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以下简称“流派工作室”)。为做好流派工作室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及独到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 中医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表明,“一源多流、流派纷呈”是中医临床与学术传承创新的基本特征,是贯穿于中医发展史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中医临床特色优势的体现,也是打造名医和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的重要途径。历史上一大批临床疗效显著、学术底蕴深厚、特色优势明显、群众推崇公认、历史源远流长的中医学术流派有力推动了中医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和临床诊疗体系的丰富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充分发挥中医

学术流派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推进中医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更深层次揭示中医学术传承发展的内外部规律,开展流派工作室建设项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建设原则 传承学术思想,发扬流派特色优势;立足临床实践,提高流派临床疗效;培养传承人才,打造流派人才群体;宣传特色文化,扩大流派辐射影响;整合传承资源,创新流派发展机制。 三、建设目标 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批传承三代以上、临床疗效显著、学术特色鲜明、社会影响深远的中医学术流派。通过工作室建设,涌现一批流派学术成果,应用一批流派特色技术,建设一批流派示范门诊,培育一批流派传承人才,宣传一批流派特色文化,打造一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为全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四、建设任务 (一)加强学术整理,推动流派传承。 通过历代文献的挖掘整理,梳理流派传承脉络、完善流派学术思想、提炼流派诊疗技术,推动流派学术传承。 1.梳理流派传承脉络。深入挖掘整理流派历代传人传记及代表性著作、流派典籍、医话医论、方志记载、历史实物等文史资料,梳理清晰的流派传承脉络。 2.完善流派学术思想。比较历代传人学术观点、学术论著,探索流派思想学说的历史发展演化规律,挖掘对当代中医药学术

中医学流派之新安流派

中医学流派之新安流派 摘要:中医医学史学术流派中提出判断中医学术流派的标准是:第一要有代表性人物,第二要有代表性观点,第三要有传承其学说的代表性著作。认为中医学术流派的命名是后人给予和约定俗成的,不必强求一致,不一致则反映了多样性。比较规范的应是《中医各家学说》教材的提法。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成因与判断标准,命名,类别以及重点介绍了新安流派。 关键词:中医学学术流派新安流派 正文:学派众多,流派林立,是我国中医学发展史上鲜明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医历代学术流派既互相争鸣,又互相渗透与取长补短,从而深化了对中医药理论的认识,补充与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提高了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因而也促进了历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一、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 学术流派是“学派”与“流派”的泛称。中医界在探讨中医学术流派的著述中有的,有称××流派的,也有称××医派(医学流派之简称)和××学说的,大多并无严格的区别,直到最近才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实,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辞海》对“学派”解释为:“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流派”是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1]所谓“学说”,是指学术上自成体系的理论与见解,如中医的各家学说。但同一学说之中,由于观点不一,又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如河间学派中的火热论、攻邪论与养阴论派,《伤寒论》文献整理中的错简论与维护旧论派。关于中医的学派,孟庆云认为,“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由于学术主旨不同,学说、观点之异,其学术队伍中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医学家发展承传的群体称为学派”。[2]汪沪双等认为“流派”

的概念比“学派”的概念涉及的范围要广,如“新安医学”属广义上的“流派范畴”。[3 ] 二、中医学术流派的成因与判断标准 我国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固然有其社会背景与学术背景,但还有本身的条件与因素,这也就是后人探讨的学术流派成因或标准问题。对此,我国中医界历来的认识与观点不尽统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一说。有的认为,学说与师承是基本条件;有的认为,学说才是根本标准,师承关系只能作为参考;还有的认为,除了学说和师承外,还必须要有传世之作以影响后人,等等。其实,这些专家学者所提出的标准基本点还是一致的,只是角度不同与详略不一而异。综合各种论点,全面地分析中医发展史上著名学术流派的成因,可以这样认识形成中医学术流派的主要条件,或者说判断标准,即,第一,首先要有代表人物。这个或这些人物可以是宗师,也可以是其继承者。但这个或这些人物必须是其鲜明学术观点的提出者,是一个或一些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第二,要有一批传承和发展其学说的人物。因为学术流派要“流”,不“流”则何谈对后世影响;再说,既是“派”,总得有几个人物,个人何以成派。但这些传承者不必非是亲炙或私淑的师承关系。第三,在学术上要有创新,在理论或方法上标新立异,旗帜鲜明。或者在一门学问之中创立了新的学说,或者提出了该学说中不同的学术观点,或者治学上有独特的风格与方法。第四,要有一些代表著作。这些著作要能记载和反映该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与治学方法。如果简单归纳,只有三条标准,即代表性人物、代表性观点与代表性著作。 三、中医学术流派的命名

心理学七大流派

心理学七大流派一、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活跃时间:1879—20世纪20年代 (3)观点: ①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 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②主张将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 (4)评价: ①首先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推动了心理学实验研究 的传播和发展; ②把心理学看成纯科学,只研究心理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 义和功用,因而狭隘。 (5)备注: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二、机能主义 (1)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2)活跃时间:1890—20世纪30年代 (3)观点:

①主要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意识 流的概念; ②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 ③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 限; ④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和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4)评价:由于机能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已从主观方面扩大到外部行为,因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开拓了道路。在机能心理学的影响下,个别差异心理学、各种心理测验、学习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等在美国有了明显的发展。 三、行为主义 (1)代表人物:旧行为主义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以斯金纳为首(2)活跃时间: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3)观点: 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②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③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④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是由环境所控制 和决定的。 (4)评价:

3000字-中医跟师-总结

3000字,中医跟师,总结 中医师承总结 当今世界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竞争成为各国之间竞争的最主要成分,而科技竞争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中医要在竞争中与时俱进,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同样在于人才。我院在XXX院长数年来,清楚的认识到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不断探索中医人才培养新思路,不断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思想上重视,组织上保证,督管上严肃。营造中医氛围,在学习中强化;推动中医进步,在实践中深化。采取多种多样师承模式,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医,努力培养一批中医后继人才。 一、开展层次分明的师承培养模式 1、对不同的中医学术流派,有针对的进行相应的学术继承和发展研究,力争全面继承,重点突破,繁荣中医学术。从相关专业科室选拨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骨干医师,以学术继承人的身份学习中医。以学术继承人为骨干,以所在临床科室为依托,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的继承工作,并进行中医相关学术经验的研究。人才梯队合理,专兼职人员分工合作,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目的是使专科中青年骨干医师的中医学术基础进一步巩固,方向进一步明确,水平进一步提高,临床经验进一步丰富。并以此带动全院中医师承的学习热潮,对推动中医学术的繁荣昌盛起到积极作用。

2、根据市卫生局制定的规划要求,实施全市优秀左右两侧研修项目和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思想的继承工作,我院积极响应, 率先开展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和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职能部门专人管理,每年对学术经验的传授人和继承人进行相关考核,确保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真正的得以传承。 3、开展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在全省选拨中青年临床骨干进行重点培养,我院共有1人入选该项目学习。我院根据省中医药局对于中医师承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对学院的跟师情况进行月查岗考勤,并进行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各种中医理论培训班及网上学习等等。我院该项工作高质量的实施,对我市的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起到一个带头示范的作用。 4、培养院优秀中医临床重点人才和青苗人才,通过全院范围公开考评,择优录取青年中医作为培养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培训教育考核,最终选取优秀人员作为院内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借此营造中医学术氛围,推动中医学术进步,使中医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为确保方案实施,在院长领导下,院内成立考评专家组,成员由院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组成,院长任考评组组长。主要

中医学术流派如何传承

中医学术流派如何传承 由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发起联合主办的国家中医药发展论坛——“珠江论坛”日前在广州举办。出席论坛的专家围绕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等话题展开了开放式对话。 学术流派有传而不承之虞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振国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的一种特殊现象,一位老名医往往能够培养出一批新的名医,并在周围地域相对集中,从而形成“名医圈”现象。如比较著名的明清时期大江地区的吴中医派、孟河医派以及皖南的新安医派、浙江的绍派伤寒等。目前,这种地域性的学术流派虽已不十分明显,但以名老中医为核心的学术团队成为新型学术流派的雏形却已形成。 教育模式一元化导致中医学术流派特色日趋淡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兴办中医药高等学校,使得传承了几千年的“师徒授受”和家传方式嬗变为一元化的院校培养模式。中医院校在继承中医药文化、培养现代中医药人才以及中医药临床和现代化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建立了一整套颇具规模的教学体系。很多中医院校还承担了涉外教学、培训和临床工作,培养了很多外籍中医人才,对传播中医文化、扩大中医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作出了贡献。 但由于中医药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统一化的教育模式,造就出来的人才本身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淡薄,加这现代医院管理、科研方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导致了目前中医学术特色日趋淡化、诸多优势逐渐消失,中医各科独特的学术流派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和脱节,有的甚至逐渐消亡。 过度“西化”导致群众信任度和临床疗效下降 许多一元化的院校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医,遇到炎症就清热解毒,遇到高血压就平肝熄风……这种“以方套病、废医存药”的做法,完全脱离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使中医在学术上的精髓及特色丧失殆尽。医生不在中医的原则指导下用药,一旦治疗无效,往往就借助于西医的手段进行治疗,如果因此而获效,则认为西医科学中医不科学。此弊积重难返,久而不觉其非,愈演愈烈,形成恶性循环。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 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 教材特点: 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 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 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 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 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 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 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 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00元。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二、中医学的概念 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 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 2、几点说明: ①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如它的医学术语、生命力、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医学文献、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等。更新性不快。 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④在当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正在世界上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 三、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商周时期:萌芽时期 《周礼?天官》医学分科的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②《难经》 四大经典之一,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 3、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①《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中医营养学的贡献。 ②《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 作者:不详 意义: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药性理论;收载药物365种。 4、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①《脉经》 1 / 22

中医流派精解

中医流派精解 我国历史上的各个中医学术流派,都是历经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在学术活动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其鲜明的学术观点与主张,往往由某学术流派成员自己提出,但又为历代医家所公认。但对某学术流派的命名,则往往是后人给予和约定俗成的。正因如此,中医学术流派的命名不尽统一。有以代表性人物命名的,如河间派、丹溪派;有以学科命名的,如医经派、经方派、伤寒派;有以观点或学说命名的,如补阴派、温补派、汇通派;有以地域命名的,如易水派、新安派、绍派伤寒,等等。不统一反映了多样性,故不必强求一致。 中医学术流派的类别 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术流派灿若群星。一般认为,中医学派的真正形成是在金元时代,以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与朱丹溪为代表的四大家,其依据是清·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出的“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近代中医学者谢利恒先生在《中国医学源流论》中说:“北宋以后,新说渐兴,至金元而大盛。张刘朱李之各创一说,竞排古方,犹儒家之有程朱陆王。”但也有学者认为,早在春

秋战国时代,由于受当时百家争鸣学术氛围的影响,医家在临床中就有偏重针灸、主用方药和强调切脉的三个流派。任应秋先生认为,汉代已有“医经”和“经方”学派。〔4〕《汉书·艺文志》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至于中国古代究竟有多少中医学术流派,可谓说法纷纭。谢利恒先生在《中国医学源流论》提出有刘河间学派、李东垣学派、张景岳学派、薛立斋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等;范行准先生在《中国医学史略》提出有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东垣学派、丹溪学派、折衷学派、服古学派、叛经学派等;《中医各家学说》二版教材提出有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四大学派,四版教材提出医经、经方、河间、易水、伤寒、温热、汇通七大医学流派;而《中医各家学说》五、六版教材则提出了伤寒、河间、易水、丹溪、攻邪、温补、温病七个医学流派。 查阅近几年发表的论述中医学术流派的文献,基本上还是沿袭五、六版《中医各家学说》教材的说法。仔细分析起

中医发展史

中医发展史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该书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结合当时的其他自然科学成就,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相传系秦越人所著。其内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人们的药材知识。《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公元三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实为112首,因其中的禹余粮丸有方无药),

中医师承总结

中医xx总结 当今世界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竞争成为各国之间竞争的最主要成分,而科技竞争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中医要在竞争中与时俱进,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同样在于人才。我院在XXX院长数年来,清楚的认识到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不断探索中医人才培养新思路,不断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思想上重视,组织上保证,督管上严肃。营造中医氛围,在学习中强化;推动中医进步,在实践中深化。采取多种多样师承模式,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医,努力培养一批中医后继人才。 一、开展层次分明的xx培养模式 1、对不同的中医学术流派,有针对的进行相应的学术继承和发展研究,力争全面继承,重点突破,繁荣中医学术。从相关专业科室选拨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骨干医师,以学术继承人的身份学习中医。以学术继承人为骨干,以所在临床科室为依托,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的继承工作,并进行中医相关学术经验的研究。人才梯队合理,专兼职人员分工合作,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目的是使专科中青年骨干医师的中医学术基础进一步巩固,方向进一步明确,水平进一步提高,临床经验进一步丰富。 并以此带动全院中医师承的学习热潮,对推动中医学术的繁荣昌盛起到积极作用。 2、根据市卫生局制定的规划要求,实施全市优秀左右两侧研修项目和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思想的继承工作,我院积极响应,率先开展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和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职能部门专人管理,每年对学术经验的传授人和继承人进行相关考核,确保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真正的得以传承。 3、开展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在全省选拨中青年临床骨干进行重点培养,我院共有1人入选该项目学习。我院根据省中医药局对于中医师承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对学院的跟师情况进行月查岗考勤,并进行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各种中医理论培训班及网上学习等等。我院该项工作高

中医学术流派

浅论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与发扬 邹勇邵丽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264000) 恩格斯曾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且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中医药学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创新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传承、吸收和充实。“中国医药学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各个学术流派发展的历史。”[1] 是“每个医学流派在对《内经》等经典著作和各家学说继承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临床经验积累与总结,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或在理论上进行发挥,或在临床上总结经验,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并将其上升为理论。”[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要求,要全面系统地整理、发掘、总结各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培养中医学术流派新一代传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中医药学术流派项目,必将有力推动我国中医药学术向前发展,更将是我国中医药界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如何深入做好中医药学术流派工作,提出浅见,以求斧正。 以传承为基础,以提高为目的,标本兼顾,多法并举,为全面推进中医药学术流派的研究工作提供有力抓手。 学者徐锦堂曾说,大凡学术繁荣昌盛的时代,学术流派就会生成。近年来,中医药学术流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关心和扶持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正昂首阔步地挺进全面繁荣昌盛的时代。中医药学术流派犹如雨后春笋,不断开花结果。整理、挖掘、使之系统化,是目前大家正在做的而且容易做到了的,但这与全面繁荣中医药学术流派的要求,还相去甚远。繁荣中医药学术流派,应在传承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这一根本性目的,标本兼顾,多法并举,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中医药学术流派全面繁荣昌盛。 一、着眼中医药学术流派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入开展文献研究 孔子在《论语·八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纵观中医药学术流派发展史,各类传世文献、辑佚文献、出土文献、海外文献等古籍功不可没,在传承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深入开展古代文献研究已成为中医药学术流派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中医文献学工作在前辈们辛勤努力下,取得丰硕成果。但不容乐观的是,我们的流派传承中存在严重的“拿来主义“。文献的研究仅停留在翻译版本和白话版本中,对中医文献的源流研究较为忽视。这对于系统、全面传承中医药学术流派工作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深入开展中医文献源流研究刻不容缓。 二、着眼中医药学术流派发展的本质要求,大力推广文化研究 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曾经说过:“医学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易通。受自然疾疫情况、地理环境条件、时代背景、社会人文景观等因素的影响,历代诸多名家、流派的学术主张大都颇具特色。因此,从文化角度研究中医药学术流派,将有助于深刻领会中医药学术流派的真谛;有助于提高传承人的文化素养;有助于传承人形成中医学的思维方式。[3]对待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我们不仅要求传承其宝贵的学术经验,亦不可以忽视传承研究学术流派中的人文精神,包括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精神品格等,更不可以偏盖全,否定甚至扼杀的区域文化。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大道小道都要抓,大道小道都要过硬,在融合发展中实现学术经验传承与文化传承的互惠双赢。 三、着眼中医药学术流派发展的时代要求,注重利用技术研究 习近平主席指出,近代史证明中国每一次受屈辱,并不是因为经济体量不够大,而是科技不够强大,没有起到支撑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时代对中医药界、中医药学术流派提出了强化信息技术的新的要求。中医药界要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中医药学术流派要实现更高水平的跨越,必须注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中医学术流派的科学研究,这不仅有利于理论的升华和创新,而且对于发现现代科学依据的疾病证治规律发现、疾病诊疗技术的与时俱进和推陈出新大有裨益。应建立健全奖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传承人破茧创新,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密切科研等技术机构与中医学术流派的沟通交流,为全面推动中医学术流派的技术研究夯实基础。 四、着眼中医药学术流派发展的内在要求,不断强化学术研究 《论语》中有个关于“正名”的典故。一日子路问孔子,假如卫国君叫你做宰相为政,你第一步是什么?孔子说,假定有这件事,第一件事是正名。子路用非常怀疑的口气问道,正名有这样重要吗?正名是虚的,老师你真是个迂夫子。孔子却说,你真野蛮,不文明。孔子所讲的正名,用现在话说就是,必须重视“核”思想建设。他所讲的“正名”的重点就是“思想的中心”。孔子强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孔子提到,如果不正名,就会“民无所措手足”,老百姓无所适从,不知道走哪条路好,那问题就大了。对于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也应首先“正名”。奉行“一极领先多极崛起”的战略,适度调整学术研究的方向点,将学术流派的“思想中心”旗帜鲜明地树立起来,并结合时代特征和国家政策、体制机制要求,继承、丰富和发展,从而为中医药学术流派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行动纲领。 五、着眼中医药学术流派发展的质量要求,加速成熟技术理论的教材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量变的积累是质变。许多事物的发展,在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实现质的飞跃。中医药学术流派的研究,亦严格遵守着这一定律,也是在量变——质变——量变——质变的循环过程螺旋上升发展。因此,如何选择和培育量变向质变转换的临界点,是中医药学术流派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中医药学术流派惟有紧随时代发展,因势利导,丰富和发展理论才能实现研究的升华,也才能为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创造有利条件。其中,加速成熟技术理论的教材化进程则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一方面可以为传承人提供强大理论支援,提高传承人业务水平和素质;另一方面可以为后人留下珍贵源流资料。应摈弃传统观念束缚,高层次着眼,低门槛入手,不以事小而不为,自觉把成熟理论教材化的事项列入议事日程,切实为中医药学术流派的研究工作的质的飞跃提供有力“临界点”。 以组织机构为载体,以内涵发展为范式,进一步夯实中医药学术流派的发扬基础。 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三大历史时期意义重大。“秦汉时期四大经典奠定了中医药学校形成与发展基础;宋金元时期四大家开创了中医学理论和时间进一步拓展深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形成中医学理论进一步完善。”[④]在这三大历史时期,中医药学快速发展,持续光大,是我国中医药学发展史上极具意义的时期。剖析这段时期,各家流派的积极传承功不可没,而这一积极的态度几近同步指向于组织机构和内涵式发展。正因为组织机构的发展,才为各家流派创造优良环境。因为有了内涵式发展的范式,才会奠定三大历史时期在中医药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斗转星移,适逢今日,我们亦应继承这一优良传统,以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为载体,以内涵式发展为范式,实现中医药学发展的“第四次”飞跃。 一、立足发扬中医药学术流派的刚性需求,建立健全工作室体制机制 “组织”一词,在中国古代,是指将“丝麻织成布帛”,即“组合编织”的意思。在西方来源于“器官”,是自成系统的,实际上是指由相互依赖和作用的各个部分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组织本身是一个系统,它是由具体目标、内在秩序和外在形式以及人、财、物等要素构成的整体,具有汇聚功能、转换功能和释放功能,它能汇聚个人能量转变成一个具有新的能量的整体,

中医学术流派简介

中医学术流派简介 学派,是指一门学问中由观点、主张相同的众多学者形成的派别,而不必有具体的组织形式。中医史上影响深远的学派有:伤寒、河间、易水、攻邪、丹溪、温补、温病七大学派,形成中医学术发展的主流。这些学派之间,或学派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由于学术观点、主张不同,展开的学术争鸣蔚为风尚,有时异常激烈,针锋相对。例如,丹溪学派提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后来温补学派主张“阳常不足,阴本无余”与之争辨:在温补学派中,薛立斋有“补肾不如补脾”之说,而赵献可则倡言“补脾不如补肾”与之论争。如此等等,各派医家依据自己的实践提出的不同认识,实际是互相启发、补充与完善的问题,一般不存在谁是谁非,客观上推动了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可以说,中医学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学术争鸣史。必须指出,中医史上这七大学派是在“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学术环境中形成,其学术争鸣也是在传统中医框架内进行。随着外在学术环境的变迁和中医学术传授方式(教育)的改变,导致现代新学派的兴起,古代七大学派早已不复存在了。 本文所指的学术流派是中医学术领域现实存在的“经典派”、“现代派”和“结合派”。这些新学派的兴起有其客观必然性,在学术上各有特点、优点和误区,它们各自发挥,多少年后,殊途同归,形成后现代科学的医学形态,而对人类健康做出卓越贡献。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学派形成的客观需要与必然 众所周知,医学科学原本是因社会需要而产生和存在的,也必然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为导向而不断地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中国,且由少到多,逐步居于主流地位,其中虽有某些人为因素,但毕竟是适应社会之所需。而在中西医学激烈碰撞中,中医学蒙受非议、蔑视、误解甚至否定达百余年之久,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使其在国内地位不断下降,但毕竟卓然自立迄今,近年来还以迅猛之势流传国外,越来越被世人青睐,都是需要使然。社会为什么需要西医?因为西医不断融纳现代科技,揭示了许多疾病的病因本质和病理损伤,疗效卓著,不可替代。社会为什么还需要中医?因为有许多疾病西医治不了,翻开西医的内科学看,大约80%左的疾病都是这样描述的:本病原因不明,缺乏特效治疗。这就给中医留下了存在的广阔空间。中医有几千年的积淀,不仅能治一般常见病症,还能治某些西医不能治的疑难病症,而且中医治法方药没有什么毒副作用,对人体基本无伤害,疗效卓著,同样不可替代。然而,还有一大批疾病,单用西医或者中医都难治,疗效都不好,即使对有一定疗效的疾病来说,也要不断提高疗效,才能满足社会对医学日益攀高的需要。处在同一环境,针对相同对象(疾病),遇上相同问题(疗效)的中西医学,在择善而从的社会选择过程中,显示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以提高疗效的探索,原本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于是有“结合派”的出现。早在清末至民国初年,前辈中医如唐宗海倡导“中西汇通”,恽铁樵主张“中体西用”,张锡纯提出“衷中参西”等,都是“结合派”形成之前,力图沟通中西的尝试,而张锡纯那张阿斯匹林加石膏治疗感冒发热的处方,则是中药加西药的代表,也有点取长补短的意

中医养生的九大流派

中医养生的九大流派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历代养生家和医家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其养生之道在顺应、养性、动形、静神、温补、培元、调气、药饵、食养等方面各有所长,从而形成了各有侧重、自成体系的诸多学术流派,如顺应学派、养性学派、动形学派、静神学派、温补学派、培元学派、调气学派、药饵学派及食养学派等。这些养生流派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构建起了传统养生学的文化宝库。从本期开始,本版将分3次介绍这些养生流派的起源、理论和特点等。养性学派修养道德调摄精神养性学派是西汉以后,历代儒生把孔孟学说中的道德修养及中和观等思想与中医养生方法相结合而逐渐 形成的。该学派强调精神调摄、主张饮食调养,重视起居护养,为历代养生家和医家所遵循。孔子最先提出“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的观点,并且提出君子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孟子将其具体化提出要“善养吾浩然之气”,“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都是强调养生首要养心并调摄精神减少欲望。 董仲舒将养生与中庸思想结合,强调养气与中和:“循天之道,以养其身,中者……能以中和养身者,其寿极命”(《春秋繁

露》)。《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所以能年皆度百岁。”孙思邈继承和发展《内经》治未病思想,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反复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可见养性的目的是为了祛病延年。故后世凡重视道德修养的养生家无不推崇孔、孟与孙思邈而形成一派。继之,经过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补充发挥,儒家养生学说更加盛行。动形学派动以养形动则不衰动形学派是主张适度运动的养生学派。动形以养生的思想始于《吕氏春秋》,其学派形成于汉唐,后世不断创新和发展。动形学派认为,形体的动静盛衰关系着精、气、神的衰旺存亡。形体动则脾胃健运、精气周流,生命力旺盛而不衰。以动养形始于庄子。老庄认为静可以长生,但道家意守丹田的养生方法,实是静中有动,以达到运行气血、和调阴阳的目的。后世各派气功多源于老庄。《素问·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论述正是对养生基本原则的概括,导引术则是“和于术数”养生法之一。张仲景进一步阐述了导引在养生防病上的意义,指出“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勿令九窍闭塞”(《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华佗养生有道,“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后汉书·华佗传》)。他创立的“五禽戏”,把导引术向前推进了一步,并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了动形养生的道理。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论述道: “养生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医各家学说(上海中医药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 【多选题】(3分) 学派的构成要素有 A. 学说与创新或自成体系的学术思想、学术见解、学术观点 B. 师承与亲炙、私淑、遥承 C. 学说创始人与宗师 D. 著作与著述 2 【判断题】(1分) 学说是酝酿和形成学派的基础,学派则是学说延续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A. 错 B. 对 3 【单选题】(2分) 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称为 A.

医家学说 B. 学派 C. 学说 D. 流派 4 【判断题】(1分) 没有同一学术主旨及其传承与发展的史实支撑,也可认定其为“学派”式的师承方式 A. 对 B. 错 5 【判断题】(1分) 在中医各家学说的形成过程中,哲学思想的影响,对医家学说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 A. 错 B. 对

6 【单选题】(2分) 学术上自成体系的观点或理论称为: A. 学派 B. 流派 C. 医家学说 D. 学说 7 【判断题】(1分) 《黄帝内经》等经典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形成较为完备学术理论体系,中医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A. 对 B. 错 8 【单选题】(2分)

载录“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著录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大类的著作是 A. 《汉书·艺文志》 B. 《黄帝外经》 C. 《黄帝内经》 D. 《扁鹊内经》 9 【判断题】(1分) 学术争鸣,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A. 对 B. 错 10 【判断题】(1分) 从中医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去解读,可以更深切地认知和体会到,创新精神在学术争鸣中激荡,学术理论在传承授受中完善。 A. 错

B. 对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孙思邈研究《伤寒论》的方法是 A. 脉证合参,辨别病性 B. 维护旧论,分经审证 C.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D. 汇节分章,节解名释 E. 错简重订,倡纲重法 2 【单选题】(2分) 下列哪一项不是孙思邈肝脏分证的内容 A. 肝虚寒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三要点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三要点 当前关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及流派传承研究问题成为中医学界的热点,对于传承研究的要点不外乎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以及人文精神等三个方面,这似已成共识。但对于这三者内涵的认识未必一致,以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传承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学术思想研究 在整理研究名老中医(或学术流派)学术思想过程中,经常看到以下一些表述:“提倡中西医结合,共谋发展”,“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重视女子以肝为先天”,“尊岐黄理论,循仲景学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时俱进”,“注重审证求因,把握标本缓急”,“扶正祛邪,法在其中”,“重视经络切诊,注重针刺手法”……。上述表达似乎没有大错,但仔细分析存在以下问题:①没有真正弄明白什么是学术思想,有的像政治口号,有的像工作方法;②用“临床经验”代替“学术思想”;③用众所周知的观点代表个人的学术思想,没有新意。 那么,什么叫学术思想?所谓学术,是指具有理论性和科学性的实践经验总结,是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理论抽象。《辞海》说,学术是“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所谓思想,是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但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思想,只有理

性的认识即对事物本质及规律性的认识,才能称为思想。据此,所谓学术思想,就是把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提炼成对事物本质及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中医学术思想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提炼、升华成为对人体、生死、疾病、健康、养生、治疗等问题的理性认识和基本观念。名老中医(或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应该是老中医在长期防治疾病的医疗实践中在知识和经验 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升华成为的理性认识,并经过反复实践检验才形成的反映事物规律的认识。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①反映或部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具有理论性和抽象性;③具有独创性;④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例如,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宋金元时期,刘完素在治疗热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盛”的“火热论”。张从正提出“攻邪论”,主张“治病当论药攻”,用汗、吐、下三法以祛邪,其目的为了使“邪去而元气自复”。上述学界公认的学术思想来源于实践,是对临床经验的抽象,反映了防治疾病的某些规律,能够很好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达尔文曾经说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名老中医经过几十年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防治疾病的宝贵经验,但不一定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或者虽然具有丰富经验但尚未抽象升华为理性认识,这就需要传承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