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化石吟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化石吟》教案(精选14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化石吟》教案(精选14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化石吟》教案(精选14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化石吟》篇1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

新课标在这一单元中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1、《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写的是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家通过它,能给我们展示出亿万年前地球上的奇异画面。

它以诗的形式写科学的内容,也正是许多学生所喜欢的。

课文以诗歌的形式,传达科学的内容。

兼具科学与文学之美。

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2、学习这一课时,为了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必要联系生物学的内容,就文中涉及的如鱼类的进化、鸟类的进化、两栖类的进化、被子植物、恐龙、猛犸等内容。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讲解过多,不能上成生物课。

3、本单元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而《化石吟》作为第一篇课文,应是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宫殿的前奏。

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

4、《化石吟》也是一首语言优美的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

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

体会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学习快速阅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情感目标:认识到科学的美,培养对生物世界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三、关于教法:1、朗读法:诗歌教学首先应重在朗读吟诵,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富有韵律美,同时运用拟人手法,以第二人称“你”称呼化石,亲切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赞叹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课文原文及赏析《化石吟》课文原文最早的鱼儿怎没长出腿?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长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渡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化石吟》课文赏析《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并赞美了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诗人以优美的语言,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对化石和古生物的产生进行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演化的好奇。

诗歌中通过描绘化石的形象,向读者展示了生命的进化过程,从而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诗人用“冰冷的骸骨”来描绘化石,却又从中寻找到了生命的灵火,这种描绘方式既科学又充满诗意。

诗人称化石为“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化石为历史留下了生命的痕迹,通过研究这些痕迹,人们能够了解生命的演化过程。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好奇心,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吟咏,引导读者去感受自然的伟大和生命的奇迹。

同时,诗歌也体现了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

人教版七上语文《化石吟》(53张ppt)

人教版七上语文《化石吟》(53张ppt)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要求: 1.自由朗读诗歌,扫除阅读的障碍, 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 2.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
奇幻(huàn)
裹(guǒ )藏
葱茏(cōng lóng )
卓越( zhuó yuè )
骸( hái )骨 躯壳( ké ) 潜(qián )行
dàng )案 档(
悄(qiǎo )然
猛犸(mǎ )
要求: 1.观看视频朗读,感 知诗歌内容,体会诗 歌的节奏韵律之美。 2.勾画出自己喜欢的 诗句。
张锋


化石——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 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最常见的有 骸骨和贝壳等。保存在地壳岩石中 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 遗体存在的证据都可称之为化石。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 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赞美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 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关系。 (重点) 2.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情感,发挥联想和想象, 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的生物世界。 (难点) 3.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 想情感。
1、合作探究 组内合作再读3—6节,思考:沉 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在课文中勾画相关诗句并加以理解。)
体会诗歌语言的含蓄美

人教版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化石吟_课件8

人教版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化石吟_课件8
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拓 展 阅 读
作者艾青,1957年被打为 “右派”,诗人从此从社 会上消失,1978年复出后, 对漫长的人生进行思考, 他的灵感从鱼化石上找到 了流溢口。


1、本诗的前两节通过作者的想象,
阅பைடு நூலகம்
写出了鱼化石的 来历 。

2、本文运用了几处对比,把鱼儿
生前的 自由活泼 与成化石后的压
抑、痛苦作对比;把化石形态的
与实质的不能动弹作对比;把化石栩栩如生
的 绝对的静止与运动作对比,寄托
了作者对化石 同情 的思想感情。
3、作者写鱼化石其实就是在 写他自己的遭遇,篇末表现诗人勇于斗争 的思想感情。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体会诗歌的节奏美以及前后照应的 结构特点照应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 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
小 结
发问想像——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阅读《鱼化石》一诗,回答问题


在大海里浮沉;
却不能动弹;
依然栩栩如生。
作拓展 业阅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就没有生命。
探 究
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
质 疑
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①生命的起源 ②生物进化的历程 ③人类的出现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21课知识点归纳:化石吟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21课知识点归纳:化石吟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21课知识点归纳:
化石吟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骸(hái)骨猛犸(mǎ) 葱茏(lóng) 雕(diāo)刻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2)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二、重点句子
1.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2.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三、文学常识
《化石吟》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是张锋。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由为您提供的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21课知识点归纳:化石吟,祝您学习愉快!
相关链接:
精选初一上册语文第21课知识点总结:化石吟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30课知识点归纳:寓言四则。

2024年初中七年级人教版《化石吟》上册语文教案

2024年初中七年级人教版《化石吟》上册语文教案

2024年初中七年级人教版《化石吟》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化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体会作者对化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化石图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化石。

(2)板书课题《化石吟》,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查阅字典、词典,理解词语含义。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分享朗读感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2)讨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精讲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2)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练习。

(2)学生展示仿写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4.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进一步体会课文情感。

第三课时1.作业展示(1)学生展示课后练习成果。

2.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石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收集化石等。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语文-《化石吟》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语文-《化石吟》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最早的鸟儿——中华龙鸟
一种生 长在海 里叫三 叶虫的 古生物
海星 化石
树叶化石
贝壳 类化 石
恐 龙 化 石
恐龙 标本
恐龙蛋化石
其它动物 化石
头 骨
始盗龙
最早的人
亚洲象
鱼龙外形像鱼,是 生活在海洋中的爬 行动物。经过演变, 鱼龙能在水中快速 游动。该中心于 2002年在贵州发现 并带回宜昌的这块 鱼龙化石,长8.4 米,比中国自然博 物馆的鱼龙化石还 要长0.9米左右, 堪称中国第一鱼龙 化石。
全诗结构特点: 首尾呼应
怎样阅读诗歌?
好诗阅读有节奏, 反复吟诵感悟深, 重点词句细品味, 联想想像悟中心。
朗读你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A、发 问 想

问的 生奇 命异 早现 期象

最早的鱼儿___________? 鸟儿___________?
登陆的鱼儿___________? 树儿___________?
— 鱼的形态?
2、请找出诗中举的两个 “鱼化石” 形成的原因。
3、诗中的“你”指的是什 么?
4、最后一节诗表达了诗人 什么样的精神?
世界 石头
化石 讲述

B
否定造物主
远 3 描绘生物进化图画
回答真理

肉体 乌有 灵火
潜行
神4
躯壳
信息

密码
景 观
5
皱纹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太古
近代
恐龙 6 猛马
重现
C 回答呼应
重现 说话
猛犸象
研读赏析
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 什么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化石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化石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化石吟》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化石吟》的诗歌内容,包括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主题等。

2.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中所表达的生命意识和敬畏自然的情感,并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

3.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朗诵技巧,通过朗诵来表达诗歌的情感,同时能够从中学习到写作技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对于诗歌中生命意识和敬畏自然的情感理解,以及掌握朗诵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主题,并能够自行分析诗歌。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化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化石的来源和意义,进而引出课题。

2.呈现(15分钟):介绍作者背景、诗歌创作背景和诗歌内容,让学生对诗歌有初步的认识。

3.理解(2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提问和教师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主题等。

4.应用(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对于自然和生命的认识,进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相关诗歌。

5.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朗诵诗歌,增强对自然和生命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谈话法:通过与学生进行对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3.研究法: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技巧,同时结合问题研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口头提问、判断题、填空题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朗诵任务,让学生在家中自行练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作业完成质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多媒体课件: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和自然环境的变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