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游服务业为支点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旅游业如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旅游业如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在当今社会,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它不仅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休闲体验,还在多个方面有力地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旅游业能够直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从酒店的服务人员、导游,到景区的维护工人、管理人员,再到餐饮、交通等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各种各样的工作岗位。
而且,这些工作岗位涵盖了不同的技能水平和教育背景,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广泛的就业选择。
例如,在一些旅游胜地,许多原本没有固定职业的居民通过参与旅游业,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改善了生活质量。
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显著。
当一个地区吸引了大量游客时,当地的餐饮行业会迎来更多的客源。
游客们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这促使餐厅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菜品创新,从而带动整个餐饮行业的发展。
同时,游客的出行需求也刺激了交通业的繁荣,无论是公共交通还是租车服务,都能获得更多的业务量。
此外,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推动了当地特色手工艺品和商品的生产与销售,为制造业和零售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旅游业有助于促进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更好地接待游客,地方政府往往会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交通条件,修建更完善的道路、桥梁和公共交通系统。
同时,加强水电供应、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旅游业能够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形象。
当一个地区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时,它会通过游客的口碑传播和媒体的宣传报道,在国内外获得更高的知名度。
良好的形象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比如,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小镇因为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或历史文化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后,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进而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旅游业还对当地的文化传承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吸引游客,当地会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的保护和传承。
打造县域旅游品牌 发展县域旅游经济

打造县域旅游品牌发展县域旅游经济作者:符连娜来源:新浪财经添加日期:10年04月01日符连娜:各位专家、朋友大家好!首先,感谢论坛组委会邀请我参加这次盛会并发言!我非常愿意借此机会与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就“打造县域旅游品牌,发展县域旅游经济”这一主题进行交流探讨。
内乡古称“菊潭”,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
内乡山青水秀,历史悠久,自然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且品位很高,是河南省旅游产业重点县,先后被省、市确定为伏牛山旅游开发的龙头和南阳旅游的旗舰。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旅游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以旅游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千秋产业”,着力创建“旅游名县”,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县已开发建设了宝天曼、县衙等6大景区15个旅游景点,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1.5万人,2002年至今,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亿多元,“一山一衙”两大金字招牌正享誉国内外。
在这次中国县域旅游品牌评选活动中,我县成功入选“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宝天曼景区成功入选“中国百强景区”。
在此,我代表内乡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向长期关心支持内乡旅游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结合工作实践,简要谈几点打造县域旅游品牌,发展县域旅游经济的体会:一、明确思路,高起点规划品牌内乡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以宝天曼为代表的风光秀丽的自然山水景观,又有以内乡县衙为代表的古朴厚重的历史人文景点。
宝天曼地处伏牛山腹心区,总面积231平方公里,物种丰富,生态原始,古木参天,森林覆盖率95.8%,已发现植物2911种,动物201种,被誉为“中原生物王国”、“华北绿色心脏”。
同时又处于我国第二级向第三级地貌台阶过渡边缘,飞瀑流泉,崖险谷深,巍峨壮观。
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2001年12月被确定为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12月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6年成功申报为世界地质公园。
旅游产业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以芷江县为例

看 ,1 பைடு நூலகம்的旅游业 产值 , 20 年受非典 的影响 , 1年 除 03 旅游收 入
【 键 词 】 芷 江侗 族 自治 县 关
一
旅游产业
现状
作用
余家 , 形成 “ 、 住 、 、 、 ” 行 游、 食 购 娱 六要素 齐全 , 结构合理 的旅游 接待服务体 系。近年来 , 芷江县旅游 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 除了公 路交通得到完善之外 ,航空交通等旅游基 础设施建设加快 , 民 航、 铁路 、 公路 、 讯等基础设施 的不断改 善 , 通 为旅游业 加快发 展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这些均有效 促进了旅游业快速 发展 , 游
游产 业 对 芷 江县 经 济 发 展 的促 进 作 用 。
经过近几年 的发展 , 芷江经 济发展要素 进一步 健全 , 产业
结构 日趋合理 , 旅游设 施 、 游服 务 、 游环 境进一 步得 到 优 旅 旅 化, 产业体 系 日臻完善 。“ 十五” 间 , 期 芷江创新机制 , 引多方 吸
客在芷江停留时间由过去的 1 天延长到 25天。 . 5 .
3、 游 市 场 结 构 日 趋 合 理 旅
、
芷 江 县 旅游 产 业 发 展 的 现 状
芷江县位于湖南省西部 , 地处武陵 山系南麓云贵高原东部 余脉延伸地带 , 素有 “ 滇黔门户 、 黔楚咽喉” 之称 。芷江县历史悠
久, 民族文化底蕴 浓厚 , 山清水 秀 , 游资源丰富 , 旅 自然资源 齐 全, 物产丰富 , 发展旅游产业有得 天独厚的优势 。
序性和空间上的定点性等特 点。 目前 , 江已经形成了门类齐 芷
全、 具有—定规模的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 () 1 自然生态旅游产品 。芷江 目前 己形成 三道坑 自然旅游 区 、 山寨 、 花 杨溪云树 、 山森林 公园 、 明 茅从河 漂流等体 现旅游
河北蔚县:以文化旅游开发 助推经济“快”发展

河北蔚县:以文化旅游开发助推经济“快”发展河北蔚县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面对金融危机和县乡煤矿停产整顿带来的双重挤压,迎难而上,负重奋进,将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作为促进县域经济转型的突破口,着力加快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推进文化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转变。
理清思路,明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今年以来,该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抢抓新机遇,打造新优势,树立新形象,夺取新胜利”工作主题,实施“文化立县、旅游活县、工业强县、特色兴县”四大战略,打好“能源基地、特色农业、文化生态、对接京津”四张牌,调结构、促转型,实现由煤炭“一业独大”向“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转变。
通过深入调研,聘请专家授课,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借智借脑、集思广益,初步确定了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即:以“打文化牌、兴旅游业”为主题,坚持“自然、文化、民俗”景观相结合,精心谋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举全县之力,打造“一条黄金线”(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二日休闲游”,丰富观“三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四古”(古村堡、古寺庙、古戏楼、古民居),赏“五朵金花”(窗花、雕花、打树花、杏花、雪绒花)内涵,深入挖掘“蔚县生态民俗”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吃、住、行、游、购、娱”基础设施建设,精心包装,广泛宣传,创优环境,培养队伍,开创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新局面,将蔚县建设成为集休闲、度假、观光、怀古、登山、影视拍摄于一体的京津后花园。
2009年全县计划投资5.3亿元,重点实施文化旅游产业14项建设工程,实现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收入1.5亿元。
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7.2万人次,创造社会总收入2880万元。
创新方法,调动各方力量力促重点工作有成果抓规划,努力提高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整体开发水平舞活规划龙头,进一步强化规划对文化旅游开发建设的“刚”性和战略指导作用。
首先,经过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座谈、论证、征求意见,高标准完成了《蔚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并于3月8日通过了专家评审。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打造特色县域经济新引擎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特色县域经济新引擎作者:那仁满达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6年第4期那仁满达近年来,苏尼特左旗紧紧围绕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努力将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旗经济发展支柱和特色产业,打造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的新引擎。
我旗先后被国家和自治区命名为“中国蒙古族德格苏之乡”“中国蒙古族塔穆嘎文化之乡”“内蒙古乌兰依德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沙嘎文化传承基地”和“内蒙古观赏石宝玉石基地暨肉石之乡”。
一、科学编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产业发展思路。
立足现有资源禀赋, 我旗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路确定为“一线、一个中心、三大片区、六个景区景点”的“1136”产业发展思路。
“一线”即打造贯穿全旗境内的一条南北的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以线链点、以点为景,相对集中、差异鲜明、特色纷呈、引人入胜的旅游格局。
“一个中心”即把满都拉图镇打造成为草原特色旅游小镇、全旗文化产业孵化与发展集聚区以及全旗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游客集散中心。
“三大片区”即北部以边境戈壁草原拓展与探险、岩画、石林景观观光为主,中部以民俗文化展示与体验为主,南部区以沙漠绿洲休闲度假为主。
“六个景区景点”即宝德尔石林地质公园、阿尔善宝力格巨石阵地质公园、百赢宝日度假营、恩格尔湿地公园、探马赤大宫和乌兰善都牧场。
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培育精品景区为核心,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扎实推进旅游、文化、生态深度融合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文化旅游竞争新优势,实现全旗经济转型发展新突破。
二、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旅游功能。
近年来,我旗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不断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
投资6000 多万元,建成了苏尼特博物馆、查干葛根纪念馆、“吉鲁根巴特尔文化敖包”、萨如拉登吉文化旅游新艾里等文化旅游基础设施。
投资2 亿多元,修建了二连浩特至苏尼特左旗边境公路,满都拉图镇至宝德尔石林景区、恩格尔河景区柏油路。
以全域旅游为引领助推县域旅游经济新发展

以全域旅游为引领助推县域旅游经济新发展韩晓【摘要】文章以全域旅游作为基础和立脚点,从分析其对于社会经济增长、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振兴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等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入手,得出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结合当地全域旅游发展现状梳理出目前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相关旅游配套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四大旅游观光区融合发展程度不够高,传统旅游景点缺乏新的内在吸引力\",旅游+\"三农发展模式需要深层次挖掘等四个方面的问题.结合地区实际对于解决这些问题以及推动县域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给出夯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挖掘内在吸引力,为旅游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扩大对外宣传营销,提升旅游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等三个方面的措施建议,旨在为当地旅游经济新的发展提出思路.【期刊名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38)00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全域旅游;县域经济;发展【作者】韩晓【作者单位】新疆奇台县委党校,新疆奇台 83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相对于传统旅游业而言,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和旅游发展模式。
在旅发[2015]182号文件《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
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之下,旅游成为一种全社会行为,它的对象、目的、形式、范围、影响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对于旅游的定位已经由传统的景点消费向文化消费提升,更加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旅游业对于经济的贡献已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在全域旅游的时代,发展旅游业要跳出景区看旅游,跳出旅游看旅游,跳出区域看旅游。
1 奇台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1.1 发展全域旅游是推动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引爆社会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发展中国家向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全域旅游如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全域旅游如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作者:张雪莲来源:《经营者》 2020年第3期张雪莲摘?要?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2016年11月,克什克腾旗(简称“克旗”)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3年来,克旗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具体实践,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实现全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途径,打造了全域旅游内蒙古版的克旗模式,对通过全域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全域旅游?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日趋强烈,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对旅游等新兴产业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在目前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旅行社+酒店+景区”的旅游供给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旅游需求,更加注重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克什克腾旗作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始终坚持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具体实践,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实现全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途径,打造了全域旅游内蒙古版的克旗模式,对通过全域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克什克腾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部、赤峰市西北部,素有“内蒙古缩影”“北京御花园”之美誉。
近年来,克什克腾旗经济社会发展由工业经济单一主导,逐步向“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转变,构建了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旅游产业发展迈向了新起点。
目前,克旗境内拥有世界首个以行政区划命名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摄影创作基地”“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旗”“中国温泉之乡”“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逐年攀升。
文化旅游如何带动地方特色经济

文化旅游如何带动地方特色经济在当今社会,文化旅游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它不仅仅是让游客欣赏美景、品尝美食,更是通过深入挖掘地方的文化内涵,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机遇,促进了地方特色经济的繁荣。
文化旅游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直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当游客涌入一个地方,他们需要住宿、餐饮、交通等各种服务,这就为当地的酒店、民宿、餐馆、交通运输业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比如一些拥有独特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的小镇,通过打造特色旅游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游客的增多促使当地的住宿业蓬勃发展,从简单的农家乐到高档的度假酒店一应俱全,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同时,餐馆也生意兴隆,为游客提供当地特色的美食,让游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地方的文化韵味。
文化旅游还能促进当地手工艺品和特色商品的销售。
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手工艺品,如刺绣、陶瓷、木雕等,这些手工艺品承载着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通过文化旅游的推广,游客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些手工艺品,进而产生购买的欲望。
一些地方还会举办特色商品展销会,集中展示和销售当地的特产,如特色农产品、特色小吃等。
这不仅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还传承和弘扬了地方的传统文化和技艺。
为了更好地销售这些特色商品,当地还会加强相关的产业配套。
比如建设生产加工基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物流配送,确保商品能够及时送达消费者手中;开展电商业务,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的人能够购买到当地的特色商品。
这些产业配套的完善,不仅促进了特色商品的销售,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旅游能够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旅游不仅包括参观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还包括观看文艺演出、参与文化活动等。
一些地方会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如民俗歌舞、地方戏曲等。
这些演出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还为当地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根特色文化定位旅游核心
以旅游服务业为支点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和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作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覆盖面广、消费潜力大的朝阳产业,其直接涉及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诸多服务行业的发展,并间接带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它的发展对于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立足自身环境条件,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对于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推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部《水浒传》让水泊梁山闻名遐迩享誉中外,梁山县沃野平畴、山环水绕,文化底蕴深厚、地域风情突出。
作为全国“水浒”文化的龙头和水浒旅游线的核心,梁山县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明确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大力实施水浒文化旅游带动战略。
梁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整合全县旅游资源,确立了“天道水浒〃大义梁山”的品牌定位,加大旅游投入力度,以开发城市旅游为目标,构建起了全新的旅游开发和城乡建设框架。
杏花村大酒店就坐落于水浒故里——水泊梁山脚下,作为以“水浒”为主题文化的特色酒店,为了紧紧围绕我县强力推进旅游开发,加速旅游产业发展,全方位、多角度发展旅游服务业的战略,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以服务业为保障推动旅游业的前进,为水浒文化游增添新的看点和亮点,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县旅游产业升级,为我县经济发展做贡献,梁山杏花村大酒店在保持原有星级酒店的服务基础上,投资5000万元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升级成为一个集食、住、游、购、娱为一体的AAA级旅游景点——中国第一座水浒文化体验馆。
改造后的杏花村大酒店在延续“水浒”主题文化的基础
上,进一步深入发掘和开发水浒文化以及水浒酒文化,聘请了北京时代电影公司依照水浒原著描述进行场景复原,采用仿宋式民间建筑风格,以历代酒器展示区、北宋民俗文化体验区、水浒酒文化体验区、北宋酒作坊、水浒酒窖、梁山民俗博物馆、水浒文化产品展示中心、水浒酒楼、江湖老味美食街、杏花村客栈为主要内容,再现了北宋时期的特色风土人情以及水浒英雄的豪迈情怀。
进入水浒文化体验馆,游客可以看到自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历朝历代酒器酒具数千件,亲身体验宋代的酿酒流程,品尝独具特色的水浒美酒;可以看到卖炊饼的武大郎、卖脆梨的小郓哥、风情万种的潘金莲、叫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担着南北杂货的小货郎;可以看到民间艺人现场捏泥人、吹糖稀、剪纸、纺布、绣花、打锡壶、制陶等多种民俗手工艺;可以聆听快书《武松打虎》、琴书《燕青打擂》、坠子《李逵闹衙》等民间曲艺说唱;在这里游客可以将人民币兑换成铜钱银两到朱贵、顾大嫂的酒柜打几两酒切几斤大块牛肉,切身体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水浒豪情,或者可以换上水浒人物的服装,与宋江、林冲、武松、李逵等梁山泊众首领亲密互动,欣赏他们经典简短的水浒情景剧表演,进行一次梦回宋朝的穿越。
水浒酒楼仿造北宋时期的各种酒馆场景,以水浒108宴及宋代美食街为特色,16间特色包间以及三个综合性宴会大厅,能够同时容纳1000人就餐。
水浒客栈共设中式高档客房126间,以星级酒店标准配备,为游客提供充分的住宿资源保障。
游客游览水浒大寨后,来此领略宋代市井民俗,体验博大精深的水浒酒文化,品尝独具特色的水浒菜肴,感受独到的住宿服务等,对于弘扬水浒文化,吸纳旅游资源,带动其他相关服务产业发展,推动梁山旅游产业及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旅游产业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更大程度上取决
于旅游产业的不断提升以及与其它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因此,将旅游产业作为融合产业资源、拉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促进旅游业与县域经济发展,在下一步的企业发展中必须落实进行以下几点:
一、切实围绕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和意见,最大程度发挥旅游产业在增加人气、扩大就业、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把握旅游产业逐步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修学游、体验式旅游转型的新趋势和新机遇,立足于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条件,以提升旅游消费水平、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
二、优化旅游服务软环境,彰显品牌特色,着力在挖掘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上下功夫,整合各种自然和人文资源,深入挖掘水浒文化内涵及旅游产品种类,把具有浓郁而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到旅游之中,把传统民俗结合到旅游服务当中,形成兼容并蓄的地方特色,使游客在旅程中随时随地能感受到梁山的独特地域文化及水浒文化。
三、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旅游队伍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旅游电子商务和办公自动化,为游客提供更为安全、便利、快捷的服务。
增强旅游承载功能,优化游览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旅游法》和《好客山东服务标准》,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培训,规范旅游管理,优化行业服务。
四、加强市场营销,打造一流旅游产品品牌。
围绕我县“天道水浒〃大义梁山”的品牌定位,在城建、经贸、文体等活动中进行集中统一宣传,抓住旅行社和媒体两个关键媒介,创新网络营销模式,不断展示梁山旅游产业新面貌,继续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创新文化主题活动,增强旅游产品品牌吸引力。
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将在我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要求和各位领导的指示和支持下,以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为杠杆,以旅游业为砝码,以旅游服务业为支点,撬动第三产
业发展,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