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传(译文+作者背景)
扁鹊传

60
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B 1.“常谨遇之”中“遇”的意思是( ) A.遇见 B.接待 C.见面 D.求见 E.幸运 A ( ) 2.“视见垣一方人”中的“垣”意思是 A.墙 B.土堆 C.土坡 D.隔断
出”。
7.“不可曲止”是“不会停止” 四、词义解释题 1.间与语曰。 2.殆非人也。
告诉 大概
语:欺骗 殆: 跑
返回主页
64
5.不可曲止也。 6.目眩然而不瞚。 7.舌挢然而不下。 8.出见扁鹊于中阙。 9.曾不可告咳婴之儿。 10.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11.因唏嘘服臆。 12.流涕长潸。 13.烫熨之所及也。 14.能使良医得蚤从事。 15.闻贵妇人。 16.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17.由扁鹊也。
返回主页
62
A ( 6.“目眩然而不瞚”中的“瞚”意思是 ) A.眨眼 B.一会儿 C.闭眼 D.睁开眼 E.斜眼 C 7.“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中的“厉”意思是( ) A.针灸的一种 B.锋利 C.研磨 D.厉害 E.严厉 E 8.“过邯郸,闻贵妇人”中的“贵”意思是( ) A. 高贵 B.有地位的 C.有财产的 D. 有影响的 63 E.尊重 返回主页
二、填空题 yuán 矮墙 1.“视见垣一方人”(1)中的“垣”音__,意思是__。 病机 病证 2.“闻病之阳”中的“阳”指__,“论得其阴”中的“阴”是 孩 小儿笑 指__。 3.“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中的“咳”同__,意思是__。 随着当地风俗的不同而改变行医科目 4.“随俗为变”的意思是__ 。 三、改错题 “谨慎”当改为“恭敬 地”。 1.“常谨遇之”的“谨”表示“谨慎”的意思。 “没有”当改为“不 要” 2.“公毋泄”的“毋”是“没有”意思。 “土堆”当改为“矮墙” 3.“视见垣一方人”的“垣”是“土堆”的意思。 “路过”当改为 “到”。 4.“其后扁鹊过虢”的“过”是“路过”的意思。 “鸡叫的时候”当改为“鸡鸣时 段”。 5.“鸡鸣至今”的‘‘鸡鸣’’是‘‘鸡叫的时候” “病人诉说病状”当改为“从外形审察病 6.“切脉、望色、听声、写形”中的“写形”谓“病人诉说病 人” 状”。 “不会停止”当改为“不可详尽说
扁鹊传(原文 译文)

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见。”居二日半,简子寤。
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蹷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
2010级医古文:01扁鹊传

语法知识: 语法知识:判断句
现代汉语: 是 , 我是中国人。 现代汉语:A是B,如:我是中国人。 现代汉语四式: 现代汉语四式:
1. 2. 3. 4. 用“者,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本课) 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本课) 。(本课 单用“者”:廉颇者,赵之良将。 单用“ 廉颇者,赵之良将。 单用“ 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单用“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不用“ 刘豫州,王室之胄。 不用“者,也”:刘豫州,王室之胄。
医古文
孙孝忠
sunxiaozhong88@ QQ:593701588 厦门大学医学院
一、扁鹊传
司马迁
背景介绍
本文录自《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 本文录自《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 史记》是我国二十四史的第一部。 《史记》是我国二十四史的第一部。 二十四史:乾隆年间,御定从《史记》 二十四史:乾隆年间,御定从《史记》到 明史》的二十四部正史为“二十四史” 《明史》的二十四部正史为“二十四史”。 正史:官方编撰。野史:私人编撰。 正史:官方编撰。野史:私人编撰。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扁鹊:指东周的秦越人。 扁鹊:指东周的秦越人。 侨居于郑,故称郑人。司马迁时代扁鹊故乡属于勃海郡。 侨居于郑,故称郑人。司马迁时代扁鹊故乡属于勃海郡。
原卢国人,故称卢医。卢国后并入齐国,故下文称齐国。 原卢国人,故称卢医。卢国后并入齐国,故下文称齐国。
是,此。 介词“ …”组成的表手段 工具的状语, 组成的表手段、 介词“以…”组成的表手段、工具的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可在谓语 称为状语, 以卵击石” 以毒攻毒” 前,称为状语,如“以卵击石”、“以毒攻毒”; 也可在谓语后,称为补语(属人事补语), ),如 杀人以梃与刃, 也可在谓语后,称为补语(属人事补语),如“杀人以梃与刃,有 以异乎?” 以异乎? 但在现代汉语中均前置,不后置,后置的亦是文言的残留。 但在现代汉语中均前置,不后置,后置的亦是文言的残留。如“待 人以诚”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人以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扁鹊传(原文译文)

扁鹊传【原文】扁鵲者,勃海郡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少時爲人舍長,舍客長桑君過,扁鵲獨奇之,常謹遇之,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
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閒與語曰:“我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泄。
”扁鵲曰:“敬諾。
”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
”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忽然不見,殆非人也。
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
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特以診脈爲名耳。
爲醫或在齊,或在趙,在趙者名扁鵲。
【译文】扁鹊,是勃海郡郑地人,姓秦,名越人。
年轻时给人当过舍长。
食客长桑君拜访过多人,唯独扁鹊认为他奇异不凡,平常恭敬地接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个寻常的人。
来往了十多年后,长桑君才叫去扁鹊私下坐谈,悄悄地跟他说:“我有秘方,如今年纪老了,想传给先生,先生不要泄漏。
”扁鹊恭敬地说:“遵命。
”长桑君就拿出他怀中的药交给扁鹊说:“用上池之水服用这药三十天,就能洞察隐微的事物了。
”说罢就全部取出了他的秘方书都送给了扁鹊,然后忽然不见了,大概不是一位凡人吧!扁鹊按照他的话服了三十天药,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
用这个本领看病,可以完全看见五脏疾病的症结,只是用诊脉作为名义罢了。
行医有时在齐国,有时在赵国,在赵国的时候被称为扁鹊。
【原文】當晉昭公時,諸大夫彊而公族弱。
趙簡子爲大夫,專國事。
簡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於是召扁鵲。
扁鵲入,視病,出。
董安于問扁鵲,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必閒。
”居二日半,簡子寤。
【译文】在晋昭公的时候,众大臣的势力已很强大而晋君家族的势力已很弱小。
赵简子担任着大臣,独断着国家大事。
赵简子生了病,大臣们都很担忧,于是叫去了扁鹊。
扁鹊进到赵简子的卧室,诊测了病情就出来了。
董安于向扁鹊询问病情。
扁鹊说:“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 从前秦穆公曾经如此,七天后就苏醒了。
如今主君的病和他的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痊愈。
05医古文——扁鹊传

扁鹊简介
扁鹊,名秦越人,号卢 医,生活于 公元前400年至前300年间,与希波 克拉底同时代。擅长脉诊、望诊, 针灸治疗有高超的技术,是位内、 外、妇儿、老年科的全科医生。据 传著有《难经》。
返回主页
扁鹊的画 像,现代 人蒋兆和 所画。
返回主页
课文讲解说明
教材与课件中凡用:
① “A同B”:
指A与B是古今字关系,A是古字,B是今字。
方:古“方”原义为方法,引申为治法,再引申为 药物的组合。现在便是最后一个意思。
古方不一定都有药物,如《伤寒论》中“救溺水死方” 并无药物,
曾(zēnɡ增):竟然,简直。 可以:应分开读,译为“可以以(之)”,“以” 后省略宾语代词“之”,代秦越人之语。 古汉语中“可以”多类此。 咳(hái孩)婴之儿:刚会笑的小儿。
搦髓脑:按摩脑髓的腧穴。 揲荒抓幕:以手按治膏肓和膈膜。
揲(shé舌):持取。 荒:通“肓”,膏肓。 爪:同“抓”,用指甲掐,抓治。 幕:通“膜”。 搦(nuò诺):按。
湔(jiān煎)浣:洗涤。下文“漱涤”义同此。 练精易形:修炼精气,矫正形体。
易:矫正;改变。
先生之方能若是,則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 不可以告咳嬰之兒!”
“草菅人命”
把人命看成跟野草一样。形容任意杀害人民。 草菅,即名词作意动词。 菅jiān,茅草,古人用来盖屋顶,编刷帚。
语法知识:意动用法
②形容词活用作意动词。 一般译作:把宾语当作什么
“扁鹊独奇之。” “轻身重财,二不治也。”
意即:认为身体轻而认为财物重,这是第二 种不治的情况。)
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閒 與語曰:
“太子何病,國中治穰過於衆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 氣不時,交錯而不得泄,暴發於外,則爲中害。
扁鹊传原文翻译

扁鹊传原文翻译扁鹊传原文翻译扁鹊是古代有名的神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扁鹊传原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原文:于"古文翻译,宋书谢庄传求翻译!!急!!"相关的问题,突袭网经过收集整理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请注意,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同意其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古文翻译,宋书谢庄传求翻译!!急!!"相关的详细问题如下:谢庄,字希逸,陈郡阳夏人,太常弘微子也。
年七岁,能属文,通《论语》。
及长,韶令美容仪,太祖见而异之,谓尚书仆射殷景仁、领军将军刘湛曰:“蓝田出玉,岂虚也哉!”初为始兴王浚后军法曹行参军,转太子舍人,庐陵王文学,太子洗马,中舍人,庐陵王绍南中郎谘议参军。
又转随王诞后军谘议,并领记室。
分左氏《经传》,随国立篇,制木方丈,图山川土地,各有分理,离之则州别郡殊,合之则宇内为一。
元嘉二十七年,索虏寇彭城,虏遣尚书李孝伯来使,与镇军长史张畅共语,孝伯访问庄及王徽,其名声远布如此。
二十九年,除太子中庶子。
时南平王铄献赤鹦鹉,普诏群臣为赋。
太子左卫率袁淑文冠当时,作赋毕,赍以示庄;庄赋亦竟,淑见而叹曰:“江东无我,卿当独秀。
我若无卿,亦一时之杰也。
”遂隐其赋。
上始践阼,欲宣弘风则,下节俭诏书,事在《孝武本纪》。
庄虑此制不行,又言曰:“诏云‘贵戚竞利,兴货廛肆者,悉皆禁制’。
此实允惬民听。
其中若有犯违,则应依制裁纠;若废法申恩,便为令有所屈。
此处分伏愿深思,无缘明诏既下,而声实乖爽。
臣愚谓大臣在禄位者,尤不宜与民争利,不审可得在此诏不?拔葵去织,实宜深弘。
”五年,又为侍中,领前军将军。
于时世祖出行,夜还,敕开门。
庄居守,以棨信或虚,执不奉旨,须墨诏乃开。
上后因酒宴从容曰:「卿欲效郅君章邪?」对曰:「臣闻蒐巡有度,郊祀有节,盘于游田,著之前诫。
陛下今蒙犯尘露,晨往宵归,容恐不逞之徒,妄生矫诈。
臣是以伏须神笔,乃敢开门耳。
」时北中郎将新安王子鸾有盛宠,欲令招引才望,乃使子鸾板庄为长史,府寻进号抚军,仍除长史、临淮太守。
扁鹊传(原文+译文)

扁鹊传【原文】扁鵲者,勃海郡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少時爲人舍長,舍客長桑君過,扁鵲獨奇之,常謹遇之,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
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閒與語曰:“我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泄。
”扁鵲曰:“敬諾。
”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
”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忽然不見,殆非人也。
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
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特以診脈爲名耳。
爲醫或在齊,或在趙,在趙者名扁鵲。
【译文】扁鹊,是勃海郡郑地人,姓秦,名越人。
年轻时给人当过舍长。
食客长桑君拜访过多人,唯独扁鹊认为他奇异不凡,平常恭敬地接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个寻常的人。
来往了十多年后,长桑君才叫去扁鹊私下坐谈,悄悄地跟他说:“我有秘方,如今年纪老了,想传给先生,先生不要泄漏。
”扁鹊恭敬地说:“遵命。
”长桑君就拿出他怀中的药交给扁鹊说:“用上池之水服用这药三十天,就能洞察隐微的事物了。
”说罢就全部取出了他的秘方书都送给了扁鹊,然后忽然不见了,大概不是一位凡人吧!扁鹊按照他的话服了三十天药,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
用这个本领看病,可以完全看见五脏疾病的症结,只是用诊脉作为名义罢了。
行医有时在齐国,有时在赵国,在赵国的时候被称为扁鹊。
【原文】當晉昭公時,諸大夫彊而公族弱。
趙簡子爲大夫,專國事。
簡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於是召扁鵲。
扁鵲入,視病,出。
董安于問扁鵲,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必閒。
”居二日半,簡子寤。
【译文】在晋昭公的时候,众大臣的势力已很强大而晋君家族的势力已很弱小。
赵简子担任着大臣,独断着国家大事。
赵简子生了病,大臣们都很担忧,于是叫去了扁鹊。
扁鹊进到赵简子的卧室,诊测了病情就出来了。
董安于向扁鹊询问病情。
扁鹊说:“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 从前秦穆公曾经如此,七天后就苏醒了。
如今主君的病和他的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痊愈。
扁鹊传文言文翻译

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
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
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
扁鹊入,视病,出。
董安于问扁鹊:“血脉治也,而何怪?”扁鹊曰:“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见。
”居二日半,简子寤。
其后扁鹊过虢,虢死。
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
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
”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
”曰:“收乎?”曰:“未也,其死当矣。
”扁鹊曰:“其死当矣。
”乃告中庶子:“吾将往见之。
”中庶子曰:“其死矣,吾将收之。
”扁鹊曰:“吾往见之,吾将往见之。
”遂往见之,虢公果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扁鹊拜师,听老辈人讲,扁鹊原名秦越人,祖籍渤海鄚州。
扁鹊自小就爱医术,学医劲头可大啦,一听哪有名医,立刻就找到人家门下,缠磨着要跟人家学。
就这么着扁鹊医术一点一点地提高了,成了家乡小有名气的年轻医生。
扁鹊觉得着自己医术还差一大截,附近的名医都让他学遍了,他就有了出门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扁鹊传整篇翻译扁鹊是勃海郡郑人,姓秦,名叫越人。
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人。
馆客长桑君常来住宿,扁鹊特别觉得他不平凡,常常很恭敬地接待他。
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般的人。
来往十多年,长桑君才叫扁鹊来私下交谈,悄悄地告诉扁鹊说:“我有秘方,我年纪老了,想传给你,请你不要泄露。
”扁鹊恭敬地答道:“好的。
”长桑君就拿出他藏在怀中的药给扁鹊,说:“您用天上降下的露水来服用这种药物,三十天就会洞察异物了。
”于是拿出他的秘方全部交给了扁鹊,突然不见了,他大概不是一般的人啊!扁鹊就按照他的话服药三十天,视力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
凭这种能力来诊视疾病,完全能见到五藏病症的所在,只是用诊脉作为名义罢了。
行医有时在齐国,有时在赵国。
在赵国的时候名叫扁鹊。
在晋昭公的时候,众大夫的势力强大而国君宗族的势力弱小。
赵简子职掌管领大夫,独揽国家政事。
有一次简子病了,五天不省人事,大夫们都很害怕,于是叫来扁鹊。
扁鹊进来,看了简子的病情,就出来了。
家臣董安于就向扁鹊询问简子的病情,扁鹊说:“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从前秦穆公曾经患过像这样的病,过了七天才醒。
现在你主君的病跟他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病愈。
”过了两天半,简子醒了。
从那以后,扁鹊来到虢国。
听说虢太子死了,扁鹊就来到虢宫廷的门前,问爱好医学的中庶子说:“太子患什么病,使京城中举行祈祷活动超过了其他事情?”中庶子说:“太子患血气运行不正常的病,气血错乱不能够疏泄,突然在体表发作,就造成了体内的病变。
由于体内正气不能制止住邪气,邪气蓄积就不能散发,因此正气虚而邪气实,所以突然昏倒而死。
”扁鹊问道:“他死了多长时间?”中庶子说:“鸡鸣至现在。
”扁鹊说:“收殓了吗?”回答说:“没有,他死了还没有半天。
”扁鹊又说:“请您进去禀告,就说我是齐国勃海秦越人,家住郑县,不曾仰望过国君的尊颜,也不曾到他面前拜见侍奉过。
听说太子不幸地死了,我能使他活过来。
”中庶子说:“先生该不会哄骗我吧!根据什么说太子能活呢?我听说上古的时候,有名医俞跗,治病不用汤药、酒剂、镵针、石针、导引、按摩、药物热敷等方法,只要一诊察就知道疾病所在的部位,就顺着五脏的腧穴,割开肌皮,疏通脉络,连结损伤的筋腱,按治髓脑,触动膏肓,疏理膈膜,清洗肠胃,洗涤五脏,修练精气,改变容貌气色。
先生的方术能像这样,太子就能活了;不能像这样,想要使他活过来,简直不可以用来告诉刚会发笑的婴儿!”过了好一会儿,扁鹊仰头向天叹息说:“您所说的医术,就像用竹管窥看天空,从缝隙里看花纹。
我秦越人的治疗方法,不必等到切脉搏、望面色、听声音、审察病人的形态,就能说出病所在的部位。
知道病人外表的证候,就能推知内部的病机;诊察到内部的病机,我就能推知外表的病证。
如病的反应表现在身体的外表,那么,只要是千里之内的病人,我就能判断出他内部的病变来。
我诊断疾病的方法很多,不必跟你具体细说。
您认为我的话不可信,就进去试试诊视一下太子,就会知道他耳内有鸣响,鼻翼在扇动,顺着两股,一直摸到阴部,应当还是温着的!”中庶子听了扁鹊的话,惊讶得眼睛呆呆地瞪着眨也不能眨,舌头在嘴里悬翘着却放不下来,就进去把扁鹊的话报告给虢君。
虢君听到这番话,非常惊讶,就从宫内走出来,到宫庭的中门会见扁鹊,说:“我听说您崇高的德行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然而还不曾在您面前拜见过。
先生来到小国,幸亏您来救助我的儿子,使偏远之国寡德的我幸运得很,有先生,我的儿子就能活,没有先生,就要弃置沟壑,永远地不能回生了。
”话没说完,就抽噎地哭泣起来,伤心得气满郁结,精神恍惚,长时间地流泪不止,泪珠滚动,挂在睫毛上,悲痛得不能控制自己,面容神色都改变了。
扁鹊说:“要说您太子的病,就是人们所说的假死证。
太子并没有死呀。
”扁鹊就让徒弟子阳在磨刀石上磨针,用来针刺百会穴。
一会儿,太子苏醒了。
又让徒弟子豹准备能使药气进入体内五分的熨药,用八减方的药剂调和起来煎煮,用来交替地热敷两胁下。
太子起身坐起来了。
再进一步调适阴阳之气,使之归于平衡,仅服药二十天就恢复了健康。
所以天下人都认为扁鹊能使死人复活。
扁鹊说:“我秦越人并非能使死人复生,这种病是本来应当能活的,我不过使他康复罢了。
”扁鹊来到齐国,齐桓侯把他当作客人款待。
扁鹊入朝,见到齐桓侯,说道:“您有病邪在肌肤之间,如不治疗将会加深。
”桓侯说:“我没有病。
”扁鹊退出后,桓侯对身边的近臣说:“医生贪图财利,想拿没病的人当作病人治疗,用来诳作自己的功劳。
”五天后,扁鹊又去见齐桓侯,说:“您有病邪在血脉里,不治疗恐怕会加深。
”桓侯说:“我没有病。
”扁鹊退出去了,桓侯不高兴。
又过了五天,扁鹊再次拜见桓侯,说:“您有病邪在肠胃里,不治疗将会加深。
”桓侯没有理睬。
扁鹊又退出去了,桓侯很不高兴。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来拜见,远远地看见齐桓侯就转身躲避而跑掉了。
桓侯派人去问他转身就跑的原因。
扁鹊说:“病邪停留在肌肤之间,是汤药和热敷的效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病邪在血脉,是针石的效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病邪在肠胃,是酒剂的效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病邪在骨髓,即使主管生命的神,也不能对它怎么样了!现今病邪在骨髓,我因此不再请求给他治疗了。
”又过了五天后,桓侯身体患重病,派人去叫扁鹊,扁鹊已逃去。
桓侯就死了。
假使有见识的人能预先知道尚未显露症状的疾病,让高明的医生及早进行治疗,那么病就可以治好,身体就可以存活了。
一般人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病多;然而医生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
所以对于疾病有六种情况不能治愈:骄横放纵,不讲道理,是第一种不能治愈的情况;轻视身体,注重钱财,是第二种不能治愈的情况;穿衣吃饭不能调节,生活无规律,是第三种不能治愈的情况;血气混乱,脏腑精气不和,失去正常功能,是第四种不能治愈的情况;形体瘦弱,不能服药,是第五种不能治愈的情况;相信巫术,不信医学,是第六种不能治愈的情况。
病人有这些情况之中的一种就很难治疗了。
扁鹊的名声传遍天下。
来到邯郸,听说那里的人尊重妇女,就做妇科医生;来到洛阳,听说洛阳人尊重老年人,就当专治老年病的耳目痹医生;来到咸阳,听说秦国人爱小孩就当小儿科医生:他随着各地习俗而改变自己的行医科别。
秦国的太医令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派人刺杀了他。
直到现在,天下谈论脉学的人,都是遵从扁鹊的理论方法。
本课目的要求1.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注意先秦两汉时期的词语较多地具有本义义项的特点。
2.识别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3.了解医家传记的写作特点,领会本文所展示的扁鹊形象,及“六不治”尤其是“信巫不信医”的意义。
一、作者及著作介绍(司马迁与《史记》)节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作者司马迁,字子长,汉夏阳人。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三家注:南北朝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1、司马迁生平简介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0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司马迁出生于一个史官家庭。
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期任太史令,学识渊博,是当时有名的学者,曾立志要写一部史书,但未能动笔就去世了。
司马迁10岁以后跟随父亲到长安就读,自幼刻苦学习。
20岁后,曾多次出游,到过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河南等地。
25岁后,任郎中(皇帝随从),有机会跟随汉武帝出使全国各地,考察了不少的名胜古迹,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为后来写《史记》打下了基础。
36岁时,他的父亲去世。
38岁时,他继任了太史令工作。
42岁开始写《史记》。
后因李陵事件遭受宫刑而入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同时继续发愤写《史记》,此书基本完成之后去世,卒年不详。
2、后世对《史记》的评价●自评《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共130篇,52万多字。
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二、传主简介(扁鹊与《难经》)1、关于扁鹊的传说扁鹊,名秦越人,号卢医,生活于公元前400年至前300年间,与希波克拉底同时代。
擅长脉诊、望诊,针灸治疗有高超的技术,是位内、外、妇儿、老年科的全科医生。
据传著有《难经》。
有关扁鹊的史料传说,散见于《战国策》》、《韩诗外传》、《韩非子》、《史记》、《说苑》、《列子》及《难经注》等中,按时间排列,年代跨度四五百年,因此不可能为一人之事。
扁鹊,有人考证为一种吉祥之鸟,这一称号有图腾意味2、《难经》简介《难经》相传为扁鹊所作,全书共81篇,其中以发挥脉法最有成就。
这与扁鹊精于脉法相符,其突出成就有三:1.倡言“独取寸口”并分为寸、关、尺三部诊脉法。
2.以菽法权轻重。
3.以呼吸定息分脉的阴阳。
呼出为阳吸入为阴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医案分析:尸厥●姓名:虢太子性别:男●年龄:成籍贯:虢国●病名:尸厥●主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耳鸣鼻张。
●病因: 气血错乱而不得疏泄。
●病机: 正不胜邪,阳缓而阴急●治法:培护正气,调适阴阳。
●方药:针刺、温熨、内服汤药。
●预后:虢太子复生。
●医案分析:桓侯之死(讳疾忌医)●姓名:齐桓侯性别:男●年龄:成籍贯:齐国●病名:不详●主症:无明显自觉症状。
●病因:不详。
●病理过程:腠理、血脉、肠胃、骨髓●治法:强调早期防治。
●方药:汤熨、针石、酒醪、司命无奈何。
●预后:齐桓侯讳疾治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