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远离金融诈骗安全知识PPT

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远离金融诈骗安全知识PPT
克拉的克释拉放的了释佛放一了佛而我一要而我要
从事非法集资活动会受到的法律处罚
集资诈骗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 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一百九十 九条规定:犯本节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之罪,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 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防范和打击非法
集资远离金融诈骗
PREVENT AND FIGHT AGAINST ILLEGAL SING
宣讲人:谁谁谁 时间:20XX.XX
防范 打击
金融 诈骗
非法 集资
克拉的克释拉放的了释佛放一了佛而我一要而我要
非法集资的特征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 准。包括没有批准权 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 以及有审批权限的部 门超越权限批准的集
利用亲情诱骗
克拉的克释拉放的了释佛放一了佛而我一要而我要
非法集资的社会危害
01
非法集资使参与者遭 受经济损失。非法集 资犯罪分子通过欺骗 手段聚集
非法集资活动
02
非法集资严重干扰正 常的经济、金融秩序 ,极易引发社会风险 。
社会危害性
03
非法集资容易引发社 会不稳定,严重影响 社会和谐。
遭受经济损失
资。
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 出资人还本付息。还 本付息除以货币形式 为主外,还包括以实 物形式或其他形式。

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学习题库

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学习题库

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学习题库一、单项选择1.下列不属于非法集资特征要求的是()。

A、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吸收资金B、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C、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D、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答案:D2.非法集资的形式不包括()。

A.通过会员卡、消费卡的形式非法集资B.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或者地下钱庄进行非法集资C.利用网络技术虚拟“电子商铺”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D.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答案:D3.发布涉及投资咨询业务、金融咨询、贷款咨询、代客理财、代办金融业务活动的广告,广告发布者应当确认广告主体的发布资格,查验广告主营业执照是否具有相应的()。

A.注册资金B.股票C.资产D.经营范围答案:D4.以下哪种行为属于合法、合理的表达诉求()。

A.散播虚假信息、进行虚假宣传、从事集资串联活动,扰乱社会秩序B.在信访接待场所、其他国家机关门前或交通要道上堵塞、阻断交通或非法聚集C.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D.通过网上信箱、信访办以及相关部门对外公布的咨询举报电话等形式,理性表达诉求答案:D5.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或者其他公共场所非法聚集、静坐、散发信访材料、呼喊口号、打横幅、出示状纸、穿着状衣,扰乱公共秩序的将被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处罚依据是()。

A.《治安管理处罚法》B.《刑法》C.《宪法》D.《行政许可法》答案:A6.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从事下列哪些业务?()A.吸收存款、发放贷款B.为借款人申请银行贷款提供担保C.讼诉保全担保D.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答案:A7.对跨地区的非法集资案件,公司注册地在涉案地区的,由公司注册地()负责;公司注册地不在涉案地区的(包括其他情形),由()的地区牵头负责,相关地区积极配合并负责做好本地区工作。

2024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课件.

2024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课件.

2024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金融知识普及教程》第十二章“防范非法集资”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非法集资的定义、特点、常见形式以及如何辨别和防范非法集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非法集资的定义和特点,提高识别非法集资的能力。

2. 使学生掌握防范非法集资的方法和技巧,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提高社会金融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辨别和防范各种形式的非法集资。

重点:非法集资的定义、特点以及防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案例资料、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近年来发生的非法集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非法集资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非法集资的定义、特点、常见形式等内容,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与分享(10分钟)分组讨论防范非法集资的方法和技巧,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非法集资的定义、特点、常见形式2. 防范非法集资的方法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非法集资的定义和特点。

(2)列举三种常见的非法集资形式,并说明如何辨别和防范。

答案:(1)非法集资是指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以非法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回报的行为。

特点包括:未经批准、公开宣传、承诺回报、非法集资等。

(2)三种常见非法集资形式:P2P网络借贷、虚拟货币、非法集资平台。

辨别和防范方法: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不轻信高额回报,谨慎投资,及时举报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非法集资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仍需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防范非法集资知识答题

防范非法集资知识答题

防范非法集资知识答题摘要:一、非法集资的定义和特点二、非法集资的常见形式和手段三、如何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四、遇到非法集资怎么办正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日益繁荣,非法集资活动也呈现出高发态势。

为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提高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本文将对非法集资的定义、特点、常见形式、识别和防范方法以及遇到非法集资时应该如何处理进行详细解析。

一、非法集资的定义和特点1.定义: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以借贷、典当、承包、合伙、租赁、购销、招商引资、招收消费者等名义,向不特定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行为。

2.特点:(1)未经批准:非法集资未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没有合法的身份;(2)公开宣传:非法集资往往通过媒体、网络、传单、推介会等途径公开宣传;(3)承诺回报:非法集资者为吸引投资者,通常会承诺高额回报;(4)非法集资对象不特定:非法集资活动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而非特定对象。

二、非法集资的常见形式和手段1.非法金融机构:以金融机构的名义,未经批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投资理财:以投资理财为名,承诺高额回报,非法集资;3.商品营销:利用商品营销手段,非法集资;4.股权投资:以股权投资为名,非法集资;5.借款:以借款为名,非法集资;6.非法集资者往往利用亲情、朋友关系等手段,欺骗投资者。

三、如何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1.增强防范意识:了解非法集资的定义、特点和形式,提高防范意识;2.查询资质:查询集资主体的资质,是否经过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3.分析投资项目:深入了解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盈利模式;4.警惕高额回报:不轻信非法集资者承诺的高额回报,理性分析投资风险;5.咨询专业人士:在投资前,可以向专业人士咨询,寻求意见;6.及时举报:发现非法集资线索,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四、遇到非法集资怎么办1.保持冷静:遇到非法集资,首先要保持冷静,切勿慌张;2.收集证据:尽量收集与非法集资有关的证据,如合同、收据、录音等;3.及时报警:将非法集资情况向公安机关报警,提供相关证据;4.寻求法律帮助:如有必要,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5.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遇到非法集资,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反洗钱及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知识测试

反洗钱及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知识测试

反洗钱及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知识测试1.在保险领域非法集资犯罪主要形式中,哪一种类型案件不以保险从业人员为犯罪主体。

() [单选题] *A.主导型案件B.被利用型案件(正确答案)C.参与型案件D.被诱导型案件2. 以下哪一项不是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 [单选题] *A.属地管理B.依法查处C.积极稳妥D.依靠群众(正确答案)3.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的关键在于:() [单选题] *A.涉案金额B.损失金额C.非法占有目的(正确答案)D.组织形式4. 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以上的,应认定为数额巨大。

() [单选题] *A.5万元B.10万元C.30万元(正确答案)D.100万元5. 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以上的,应认定为数额巨大。

() [单选题] *A.50万元B.150万元(正确答案)C.250万元D.500万元6. 大额现金交易的人民币报告标准() [单选题] *A、 1万元B、5万元(正确答案)C、20万元D、50万元7. 异常交易无法排除疑点时,应交易日后()个工作日内报告。

() [单选题] *A、3B、7C、10(正确答案)D、158.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客户身份资料和()保存制度。

() [单选题] *A、账户资料B、档案C、交易记录(正确答案)D、风险等级划分9. 在退保时,当退保现金价值达到1万元以上时,应确认()身份。

[单选题] *A、投保人B、被保险人C、退保申请人(正确答案)D、受益人10.金融机构未按规定有效效履行反洗钱法定义务的,可能受到监管处罚的“起步价”是() [单选题] *A、1万元B、5万元C、20万元(正确答案)D、50万元11. 保险领域非法集资犯罪主要形式有:() *A.被诱导型B.主导型(正确答案)C.被利用型(正确答案)D.参与型(正确答案)12. 以下哪些是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A.政府主导(正确答案)B.依法查处(正确答案)C.积极稳妥(正确答案)D.及时果断(正确答案)13. 按照刑法规定,从事非法集资可能构成() *A.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正确答案)B.非法集资罪C.集资诈骗罪(正确答案)D.诈骗罪14.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哪些条件,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A.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正确答案)B.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正确答案)C.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正确答案)D.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正确答案)15.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防范非法集资知识试卷 (两页版)(1)

防范非法集资知识试卷 (两页版)(1)

保险从业人员防范非法集资知识考试题从业人员姓名阅卷人成绩:1、以下哪些选项属于非法集资的社会危害性(多选):A.非法集资使参与者蒙受经济损失B.严重干扰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C.非法集资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D.严重损害政府的声誉和形象2、以下哪些选项属于一般非法集资的特征(多选):A.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B.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C.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D.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3、保险业非法集资的犯罪形式主要有(多选):A.主导型案件B.参与型案件C.被利用型案件D.以上都是4、以下哪项是非法集资犯罪伎俩(多选):A.高回报B.政府背书(商业增信)C.高投资D.刚性兑付5、根据法律规定,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 ),参与者利益( )A.自行承担、不受法律保护B.与犯罪分子共同承担、受法律保护C.与犯罪分子共同承担、不受法律保护D.自行承担、受法律保护6、按照刑法规定,从事非法集资可能构成(多选):A.为亲友非法牟利罪B.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C.集资诈骗罪D.非法经营罪7、以下违法行为属于保险业非法集资参与型案件犯罪手段的(多选):A.保险从业人员承诺非保险金融产品以保险公司信誉为担保,保本收益率较高B.保险从业人员同时推介保险产品与非保险金融产品,混淆两种产品性质C.犯罪分子出具假保单,并在自购收据或公司作废收据上加盖私刻的公章,甚至直接出具白条骗取资金D.诱导保险消费者退保或进行保单质押,获取现金购买非保险金融产品8、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 )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 )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A.三年、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三年以上十年以下B.五年、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五年以上十年以下C.三年、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D.五年、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三年以上五年以下9、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A.20、30、50B.10、30、100C.30、50、100D.20、50、8010、如果有理财公司或投资公司为其客户投保公司保险,对外宣称公司为其公司客户的投资收益提供保障,作为该业务的经办人,你会如何处理:( )A.如果今后有优质的业务合作,可以考虑配合对方;B.公司与其签署的合同条款是清晰的,对方如何宣传与公司无关,公司不会承担责任;C.毕竟是公司客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D.制止对方的行为,并将这种情况向业务主管部门、法律合规部门报告。

非法集资基础知识和案例

非法集资基础知识和案例

非法集资基础知识和案例一、非法集资的定义和特征(一)非法集资的定义非法集资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规、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

保险业内非法集案件,主要表现为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利用保险单证或保险合同等形式,以高息、实物等为诱饵,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

(二)非法集资的特征1、一般非法集资的特征(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2)是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当前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P2P网络借贷、农民合作社、房地产、私募基金等领域是非法集资的重灾区。

2、保险领域非法集资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1)主导型案件。

指保险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或公司管理漏洞,假借保险产品、保险合同或以保险公司名义实施集资诈骗。

主要手段有:犯罪分子虚构保险理财产品,或者在原有保险产品基础上承诺额外利益,或者与消费者签订“代客理财协议”,吸收资金;犯罪分子出具假保单,并在自购收据或公司作废收据上加盖私刻的公章,甚至直接出具白条骗取资金。

(2)参与型案件。

指保险从业人员参与社会集资、民间借贷及代销非保险金融产品。

主要手段有:保险从业人员同时推介保险产品与非保险金融产品,混淆两种产品性质;保险从业人员承诺非保险金融产品以保险公司信誉为担保,保本且收益率较高;诱导保险消费者退保或进行保单质押,获取现金购买非保险金融产品。

(3)被利用型案件。

指不法机构假借保险公司信用,误导欺骗投资者,进行非法集资。

主要手段有:不法机构谎称与保险公司联合,虚构保险理财产品对外售卖,进行非法集资;将投保的险种偷换概念或夸大保险责任,宣称投资项目(财产)或资金安全由保险公司保障,进行非法集资;伪造保险协议,对外谎称保险公司为投资人提供信用履约保证保险,同时以高息为诱饵开展P2P业务;假借保险名义,以筹建相互保险公司、获取高额投资收益为名吸引社会公众投资,或者以“互助计划”、众筹等为噱头,借助保险名义进行宣传,涉嫌诱导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

集团公司关于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知识问答题(附答案)

集团公司关于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知识问答题(附答案)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知识问答题(附答案)——深入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教育月活动专题姓名:部门:一、填空题:(答对每空格得2分,答错不得分,共30分。

)1、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2、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

从目前案发情况看,主要包括债权、股权、商品营销、生产经营等四大类。

3、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未经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情节严重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最高可处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规定,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是指未经有关金融监管机构批准,擅自从事金融活动,包括非法从事银行类业务、非法从事证券类业务和非法从事保险类业务活动等。

5、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国家管理部门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存款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行为。

6、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的规定,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7、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

经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应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

在取缔非法集资活动的过程中,政府只负责协调处置工作.二、选择题(下列每题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答对每题5分,答错、漏答、多答均不得分,共40分)1、非法集资活动基本特征包括:(ABCD )A、未经有权机关依法批准;B、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筹集资金;C、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货币、实物、股权等其他形式的还本付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法集资相关知识
1、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

2、非法集资的特征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3、非法集资的主要表现形式
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

从目前案发情况看,主要包括债权、股权、商品营销、生产经营等四大类,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1)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非法集资;
(2)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
(3)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进行非法集资;
(4)通过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5)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联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6)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或者地下钱庄进行非法集资;
(7)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电子商铺”、“电子百货”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8)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非法集资;
(9)以签订商品经销合同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0)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法集资;
(11)利用互联网设立投资基金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2)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4、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
(一)承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为吸引群众上当受骗,往往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通过暴利引诱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

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
款潜逃,使集资参与者遭受经济损失。

(二)编造虚假项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实践“经济学理论”等旗号,经营项目由传统的种植、养殖行业发展到高新技术开发、集资建房、投资入股、售后返租等内容,以订立合同为幌子,编造虚假项目,承诺高额固定收益,骗取社会公众投资。

有的不法分子假借委托理财名义,故意混淆投资理财概念,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电子商务等新名词迷惑社会公众,承诺稳定高额回报,欺骗社会公众投资。

(三)以虚假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为了骗取社会公众信任,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采取聘请明星代言、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制造虚假声势,骗取社会公众投资。

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虚拟空间将网站设在异地或租用境外服务器设立网站。

有的还通过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和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骗取社会公众投资。

一旦被查,便以下线不按规则操作等为名,迅速关闭网站,携款潜逃。

(四)利用亲情诱惑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用高额回报诱惑社会公众参与投资。

有些参与传销人员,在传销组织的精神洗
脑或人身强制下,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5、参与非法集资形成的风险及损失承担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而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国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任何单位。

债权债务清理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财物的,予以没收,就地上缴中央金库。

经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应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

在取缔非法集资活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只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这意味着一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

6、从事非法集资活动会受到的法律处罚
对进行非法集资活动的,除了依照《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取缔非法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等行政处罚外,对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例如: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未经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情节严重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最
高可处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7、近年来,非法集资大案频出,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这些案件的处置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警示
非法集资通常采用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具有一定的诱惑性和欺骗性。

面对非法集资的陷阱,我们要做到:一是对高息“诱饵”不动心。

每当遇上诸如此类“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千万得悠着点儿,更不能因为看到别人发了财眼红,抵挡不住诱惑盲目跟风。

二是对老板“实力”不崇拜。

有些老板花费巨资做广告、买头衔、搞宣传,用光鲜的“企业形象”忽悠和迷惑群众。

因此不能被某些企业天花乱坠的自吹自擂所迷惑。

三是对“官方”背景不迷信。

在非法集资活动中,某些政府官员的参与或者假借官员名义、编造官方背景往往更容易蛊惑群众。

因此人们要切记:官员未必就代表官方,有官员参与并不等于就是正规融资活动。

四是对熟人“ 热心”不轻信。

非法集资大多借助传销手段,由于多是亲戚、朋友、熟人介绍、推销,一方面,容易取得信任;另一方面,碍于面子也不便推辞,这种方式更容易在民间渗透,危害也更广。

因此,面对熟人的好心和善意推销,得多长个心眼儿。

7、目前非法集资活动涉及范围广,表现形式多样,普通民众缺乏专业知识,很难准确判断是否为非法集资,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掉入陷阱
不法分子从事非法集资活动,都会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当
普通民众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时,需要做到:一是理性面对高利诱惑。

面对高利诱惑,社会公众要摆正心态,理性分析。

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可能一夜暴富,要正确判断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二是摈弃从众心理。

在公开审理的非法集资案件中,就有个别市有相当部分的家庭参与了非法集资。

不少人参与集资的原因是看到他人参与且获得了高额利润,于是纷纷加入,甚至借钱参与。

这是盲目从众的心理,既没有考察被投资企业和项目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往往付出惨重的代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