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训练全集(全册 含答案114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训练全集(全册含答案114页)

目录

训练1沁园春·长沙(1)

训练2沁园春·长沙(2)

训练3雨巷

训练4再别康桥

训练5大堰河——我的保姆(1) 训练6大堰河——我的保姆(2) 训练7烛之武退秦师(1)

训练8烛之武退秦师(2)

训练9荆轲刺秦王(1)

训练10荆轲刺秦王(2)

训练11鸿门宴(1)

训练12鸿门宴(2)

训练13记念刘和珍君(1)

训练14记念刘和珍君(2)

训练15小狗包弟

(1)

训练1沁园春·长沙(1)

本训练共2页,共17题,满分为60分,用时40分钟

一、打牢语言基础(3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C)

A.沁.(qìn)人心脾橙黄橘.(jú)绿

金碧.(bì)辉煌百舸.(kě)争流

B.龙飞凤翔.(xiánɡ)怅.(chuànɡ)然若失

寥.(liáo)若晨星大体轮廓.(kuò)

C.茫.(mánɡ)无边际沉.(chén)默寡言

携.(xié)手并肩人烟稠.(chóu)密

D.诗朋酒侣.(lǚ)遒.(qú)劲有力

当.(dānɡ)局者迷遏.(è)制腐败

【解析】A“舸”应读“ɡě”。B“怅”应读“chànɡ”。D“遒”应读“qiú”。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

A.沁园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携来百侣

B.橘子州鹰击鱼翔挥斥方遒王侯将相

C.主沉浮苍海横流漫江碧透峥嵘岁月

D.竟自由指手画脚视若粪土怒不可遏

【解析】B“州”应为“洲”。C“苍”应为“沧”。D“竟”应为“竞”。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①美国挥舞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使得一些国家唯其马首是瞻

....,但在中国面前,却踢到了铁板上,受到中国政府的强硬反击。

②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

....,真是令人失望。

③面对光怪陆离

....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④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

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

....。

⑤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男女同学纷至沓来

....,踊跃报名。

⑥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

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①马首是瞻:比喻跟随别人行动或听从别人指挥。②差强人意:勉强符合人的心意,它的意思是基本肯定的。不合语境。③光怪陆离:光彩奇异,色泽繁杂,形容奇形怪状,各式各样,用来修饰“现代观念”是可以的。④九牛一毛:指的是许多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的极少数,微不足道。用在这里不合语境。⑤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⑥弄巧成拙:本想耍弄技巧,结果反坏了事。“对孩子提过高要求”不是耍弄技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D)

A.毛泽东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面对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写下了这首壮丽词篇。

B.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都要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思想是值得深入学习和落实的。

C.在写作技法上,以传统的形式反映现代的生活内容,拼成了一幅幅色彩绚丽、生动活泼的全景式写意风景画,可见词人的独运匠心。

D.时至今日,我们诵读、理解与鉴赏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长沙》一词,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无不深深地为一代伟人的才情所叹服。

【解析】A“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面对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语序不当,应为“面对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B“都要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思想是值得深入学习和落实的”句式杂糅,应删去“是值得深入学习和落实的”。C介词结构掩盖主语,应为“在写作技法上,本词以……,由此可见……”。

5.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3分)(A)

A.进入2018年以来,公司的效益连续下滑。在危急关头,他不计个人得失,主动俯就财务总监一职,可谓奉命于危难之间。

B.当别人到自己家来时,我们可以说: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见教?

C.我们学校要成立文学社,我们敬请您老担任我们社的顾问,如能得到您老的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D.某位作家的一本新书问世,他在《序言》中写道:现将拙文公开发表,以就正于读者。

【解析】A项,“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敬词。语境错误。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

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橘子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介于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①形状是一个长岛

②它四面环水

③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

④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

⑤橘子洲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

⑥绵延数十里

A.③②④①⑤⑥B.②③⑥①④⑤

C.⑤③②⑥①④D.⑤④②③①⑥

【解析】这是一个说明性语段,主要介绍了橘子洲的相关情况。备组合的六句话中,有主语的句子是⑤和②,据此可以排除③开头的A。这六句话包括三层意思,③⑤介绍橘子洲的形成,①②⑥介绍橘子洲的形状,④为小结。据此,可以确定答案为C。在③⑤中,“也是……”句应在“是……”句之后,即③应在⑤后。在①②⑥中,②有主语“它”,应在①⑥之前,据此可以排除ABD。

7.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要超过20个字。(5分)

毛主席作为最高领导人,能够长期艰苦朴素。进入北京中南海后,他最奢侈的食物也就是一碗“红烧肉”。他痛恨贪官污吏,亲自批出尚方宝剑,痛斩高级贪官张子善和刘青山。他严格要求子女和亲属廉洁奉公,直到他去世之时,他的主要亲属没有一个人经商,没有一个人因为他而升官发财。毛主席为中国领导人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最廉洁的领袖。

答:毛主席是中国历史上最廉洁的领袖(或“毛主席为中国领导人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典范”)。

【解析】这段文字包括两层意思,前面用了大量事实,说明了毛主席清正廉洁的表现,最后两句话对上文进行总结。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实践证明,_____①____。什么时候毛泽东思想占了主导地位,国家就强大,人民就幸福;_____②____,国家就受挫折,人民就遭殃。因此,我们_____③____,沿着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进。

答:示例:①毛泽东思想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

②什么时候偏离了毛泽东思想

③一定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

【解析】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主要阐明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①为起始句补写,需要提出整段文字的观点。②为展开性补写,句式要与“什么时候毛泽东思想占了主导地位”

相同,内容要与“国家就受挫折,人民就遭殃”相应。③为总结句补写,需要补出这段文字的结论,且与“沿着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进”衔接。

9.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许多人从小就有当作家的梦想,其实实现这个梦想并不困难。如果我们坚持阅读的习惯,一定可以积累许多的创作素材,因为只要阅读,就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了这些收获,必然会产生创作的兴趣和信心,假以时日,认真创作,就会有经典的作品问世,实现我们的“作家梦”了。

①坚持阅读,不一定就能积累许多素材。

②有了素材,也不一定会产生创作的兴趣和信心。

③不是有时间认真创作就可以写出经典作品。

二、提高阅读能力(26分)

阅读《沁园春·长沙》上阕,完成10~17题。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天地,

谁主沉浮?

10.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D)

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B.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C.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解析】正确的节奏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1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独立.寒秋立:站立。B.层林尽染.染:染红。

C.鹰击长空.空:天空。D.谁主沉.浮沉:沉重。

【解析】沉:沉陷,沉没。

12.词这种文体在创作中,有时为了适应平仄、韵律或表达效果的需要,把常式语序作一些调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几句就是这样,这几句如果换成常式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B)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C.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头。

D.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解析】先交待时间、观察点,再写所见。

13.下列对这首词中意象描写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万山红遍”中的“红”下得极妙,它是表色彩的形容词,此处赋予动词的意义,既有色彩,也有秋天渐来、万山渐红的动态意境。

B.“漫江碧透”中的“漫”字极有特色,它是“整个”的意思,即放眼望去,整个江中碧绿通透,给人一种深厚的绿意和沉重的感受。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得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儿游动得欢愉自在的景象。

D.“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的“万物”指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霜天”表面上指自然界的霜天,实际上隐含当时我国所处的政治气候。

【解析】“……沉重的感受”与这首词的意境不合。

14.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触景生情,托物起兴。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好秋天,词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发出气壮山河的一问。

B.“怅”是慨叹的意思,它由“看”的内容而来,“问”由“怅”而发,流露出郁郁不思的感情。

C.这三句除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还包含革命领导权在谁手里的问题,表现出主人公的高度革命责任感。

D.“大地”和“沉浮”一语双关,它包含自然界、民族、国家等,还包含领导权应在谁的手里问题。

【解析】“流露出郁郁不思的感情”分析不当,应为亢奋的激情。

15.下列关于诗词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C.古人根据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类型,《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

D.“沁园春”是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则是这首词的标题。

【解析】《沁园春·长沙》的字数多于91字,应为长调。

16.“百舸争流”中的“争”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渲染了昂扬奋进的气氛,展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为下文的抒情酝酿了感情。

【解析】本题需要从内容和艺术技巧两个方面回答“争”字的作用。

17.透过“谁主沉浮”一句,我们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4分) 答:①忧国忧民。②具有敢于担当重任的高度责任感。③具有超人的气魄和胆识。

【解析】本题需要联系上阕所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答。

训练2沁园春·长沙(2)

本训练共2页,共8题,满分为44分,用时45分钟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11分)

忆秦娥娄山关①

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②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1935年2月【注】“忆秦娥”是词牌名。“娄山关”又名太平关,遵义市北大娄山脉中段,遵义、桐梓交界处,古称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宾之间渡过长江;但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

烈攻击,直到傍晚时分,才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这一仗意义重大,战斗结束不久,毛泽东即写下这首不朽之作。②漫道:莫道。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C)

A.开篇“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两句,极其简炼地介绍了娄山关之战的时间、具体地点与景候特点,营造了一种壮烈的抒情氛围。

B.“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以“碎”形容马蹄声,表明马蹄声急而低;以“咽”描绘不怎么嘹亮的喇叭声,暗示了战斗的壮烈。

C.下阕“真如铁”三字,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突出了夺取娄山关这一战役的轻松。

D.“而今迈步从头越”中的“迈步”即举大步,经过战斗,“雄关”已变成通途,“迈步”一词显示出红军跨越雄关险阻的无畏勇气。

E.本词以两个写景句来收笔,“苍山”句写出了山的颜色,流露出喜悦的心情;“如血”句则写出了红军胜利越过娄山关的具体时间。

【解析】A“具体地点”无中生有。C“突出了夺取娄山关这一战役的轻松”理解不当,从“铁”的意象和注释中可以看到,这里应为突出了夺取娄山关这一战役的艰苦卓绝。

2.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请结合作品简要回答。(6分)

答:本词描写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解析】这首词的大意是: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11分)

清平乐六盘山①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②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③?

1935年10月【注】①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率众将士登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气,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写下了这首词。②屈指:弯着指头计数。③苍龙:太岁星,古人以之代表凶神,后借指凶恶之人。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C)

A.“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意思是长空高阔,白云清朗,望着南飞的大雁飞到天边。这两句从近景起笔,表现了长空高朗的景象。

B.作品以“天高云淡”开头,勾勒出北国秋天的景致,意向开阔、舒展;“望断”句写出了诗人伫立凝望,情寓景中,引人无限遐想。

C.“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思是不到达长城绝不是英雄好汉。这里的“长城”是实指我国的古长城,而不是指红军当时长征的目的地。

D.下阕词人把目光放到六盘山上红军行军的情景:高山之巅,红旗迎着东风猎猎翻卷,红军将士们正在秋天的山峰间坚定地盘旋向前。

E.最后两句运用疑问句式,但所起作用却是陈述式的肯定句,即总有一天,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夺得最后的胜利。

【解析】A“从近景起笔”分析不当,应为从远景起笔。C这里的“长城”不是实指我国的古长城,而是指红军当时长征的目的地。答A给2分,答C给3分。

4.“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表现出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回答。(6分)

答:示例:表现出抒情主人公彻底革命的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念,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解析】“决心”“信念”“精神”各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11分)

浪淘沙北戴河①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②,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③,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954年夏【注】①北戴河:在河北省东北部渤海边秦皇岛市西南海滨。本词是毛泽东主席1954年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②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③魏武:即曹操(公元155~220年)。曹操死后,他儿子曹丕当上皇帝追封他为魏武帝。挥鞭:原指挥鞭策马,这里指骑马出征。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DE)

A.本词落笔描写在北戴河所见的情景,“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风声如吼,翻云扫雨,声形并茂,气势磅礴。

B.本词展开联想的翅膀,由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一千多年前曹操登临碣石山的历史往事和《观沧海》诗。

C.“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两句,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操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赋诗的雄姿。

D.“挥鞭”一词,概括了抒情主人公驰骋沙场、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作为瞬间动作,它显示了人物沉雄豪放、威猛勇武的性格特征。

E.上阕前两句,随着视角的变化,画面由海而陆,由近而远;下阕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

【解析】D“挥鞭”的主语是“魏武”,而不是“抒情主人公。”E“由海而陆,从下而上”分析不当,应为由陆而海,由远而近。“幽燕”是陆,“白浪”“打鱼船”“汪洋”是海;“幽燕”是近,“白浪”“打鱼船”“向谁边”是远。答D给2分,答E给3分,答A、B、C不给分。

6.“换了人间”一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从内容上看,“换了人间”赞颂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从艺术技巧上看,“换了人间”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解析】诗歌鉴赏中的“作用”题,都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考虑。内容和艺术技巧各3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11分)

卜算子咏梅[注]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注】这首词写于1961年12月。1958年,“大跃进”遭受挫折后,中国又连续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重重困难之中。而国际上也掀起了一股反华浪潮,中国人民正在经历一次严峻的考验。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BD)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序的更替,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为下文描写雪中之梅作了充分的准备。

B.“已是悬崖百丈冰”描绘出梅花的生存环境——冰天雪地之际,百丈悬崖之上。写梅的生存环境恶劣,意在抨击险恶用心的人。

C.“犹有花枝俏”的意思是,还有一枝俏然开放的梅花。“俏”字,不仅活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突出了傲岸挺拔的精神气质。

D.“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意思是,梅花对别的花嗤之以鼻,只是把春天到来的好消息告诉人们,礼赞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E.结句中的“丛中笑”三字,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既表现了梅的谦逊脱俗,又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

【解析】B“意在抨击险恶用心的人”分析不当,应是为下文写梅花的傲骨作铺垫。D “梅花对别的花嗤之以鼻”分析不当,应为梅花的开放毫无争春之意。

8.作品中的“梅”具有哪些特点?她象征了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回答。(6分)

答:第一问,①形象俏丽。②态度积极、坚强。③具有操守与傲骨。(3分)第二问,象征了斗争在前,享受在后,具有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3分) 【解析】第一问可以通过词句的含意进行概括。第二问需要联系时代背景,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进行推断。

训练3雨巷

本训练共2页,共12题,满分为50分,用时45分钟

一、打牢语言基础(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

A.彷.(pánɡ)徨仿.(fǎnɡ)佛

寂寥.(liáo)无聊.(liáo)

B.彳.(chóu)亍踌.(chóu)躇

惆.(chóu)怅稠.(chóu)密

C.颓圮.(pǐ)枸杞.(qǐ)

消散.(sàn)懒散.(sàn)

D.凄婉.(wǎn)宛.(wǎn)约

哀曲.(qū)弯曲.(qǔ)

【解析】B“彳”应读“chì”。C“懒散”的“散”应读“sǎn”。D“哀曲”的“曲”应读“qǔ”,“弯曲”的“曲”应读“qū”。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B)

A.悠长打旗掌伞彷徨表情冷漠

B.愁怨寂寥无声忧愁怨声载道

C.萋清前途迷茫静默翻越篱墙

D.惆怅凄婉哀伤颓圮烟销云散

【解析】A“掌”应为“撑”。C“萋”应为“凄”。D“销”应为“消”。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B)

①天地如此宽广,比天地更宽广的应该是人的胸怀,但真正做到恕己及人

....却不是一件容

易的事儿。

②在航空博物馆里,在歼敌机前人流不绝如缕

....,孩子们非常兴奋,很多白发老人也和孩子们一样惊奇,纷纷用相机拍下这难忘的画面。

③《特别关注》和《特别文摘》中的文章短小精悍

....,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很多文章都给人以启发,让人百读不厌。

④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

..

剔透

..,无论做什么事儿总是一点就通。

⑤莫言小时候生活在山东农村,他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现在他虽然生活在城市了,可是

情随事迁

....,家乡的一切仍让他魂牵梦萦。

⑥一系列诬蔑不实之词的威吓,可谓振聋发聩

....,他却始终冷静处之,没向恶势力低头,不愧是铮铮硬汉。

A.①④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①“恕己及人”,以恕己之心恕人,像原谅自己一样原谅别人。句中使用正确。

②“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句中形容“人流”,对象不当。③“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句中使用第二个义项,正确。④“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句中使用第二个义项,正确。⑤“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不合语境。⑥“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句中说的是“诬蔑不实之词”,不合语境。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B)

A.针对人们关心的景区门票价格是否上涨的问题,景区负责人进行了否认,并坦言,超高的门票会减少旅游的人数,影响旅游业的总收入。

B.我国吸烟率的下降主要在于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有所提高,但由于缺乏更加有力的控烟措施,吸烟率的下降并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

C.朱自清的《诗言志辨》阐明了传统诗学中“诗言志”等许多重要的诗学观点,论证严密,条理和资料翔实,是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

D.来自全球许多国家的年轻人在被问及对当今中国的印象时,频繁提及网购、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被冠以“新四大发明”的称号。

【解析】A项,不合逻辑,“否认”的是“上涨”,而不是“是否上涨”。C项,搭配不当,“条理”“翔实”搭配不当。D项,成分残缺,“被冠以”前加主语“网购、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B)

A.虽然他提的是个不情之请,但我还是尽量帮一下他吧。

B.刚刚参加工作的赵老师对前辈张老师说:“在教学上还请您不吝赐教。”

C.得知贵公司明天举行开业庆典,本人届时将拨冗出席。

D.虽然小赵只是感冒,但我们大家全都去看望他,一定会让他的寒舍蓬荜生辉。

【解析】A项“不情之请”指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自谦之词。C项“拨冗”:冗,繁忙。该词是一个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D项,“蓬荜生辉”:指某事物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也说“蓬荜增辉”。“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所以A项、C项、D项这三项均使用不正确。B项“不吝赐教”指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是请人指教的客气话。使用正确。该题选B项。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B)

有阳光的日子我喜欢独坐在书桌前,让斜阳透过矮矮的窗棂照射在懒散的身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这个世界在此时才真正的安静下来。

①心情继而也豁然爽朗颇多

②和谐的旋律像一首轻快的钢琴曲

③聆听这些精灵落地一刹那轻盈的脚步声

④绵绵细雨之时,我喜欢独居一隅

⑤使发了霉的心随着天籁之音渐渐地舒缓起来

⑥感受这大自然所赠予的最朴实的暖意

A.⑥③②①④⑤B.⑥①④③②⑤

C.④③⑤②⑥①D.③⑤④⑥①②

【解析】这是一个描写性语段,主要描写了“我”在大自然中的一段心境。这个语段由两层意思构成:第一层意思是“有阳光的日子我喜欢独坐在书桌前”的心境;第二层意思是“绵绵细雨之时”“我独居一隅”时的心境。在备选的6句话中,①⑥描写第一种心境,②③④⑤描写第二种心境。据此可以排除A。在①⑥中,⑥紧承横线前的文意,①描写有阳光的日子“我”的心情。可见其顺序为⑥在①前。在②③④⑤中,④变换为“绵绵细雨之时”我的心境,与整个文段的首句相呼应。③中的“聆听”“那轻盈的脚步声”与④衔接紧密;

②中“和谐的旋律”紧承③中的“聆听”;⑤为聆听的结果——“发了霉的心”“渐渐地舒缓起来”,与段尾一句的意思相对接。可见,其顺序为④③②⑤。

7.下面一段文字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讲话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5分)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答:示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制度和法治为保障。

【解析】观点正确3分,语言表达准确并合乎字数要求2分。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6分)

写的历史与本来历史并不是一回事。其间的关系是原本和摹本的关系。本来的历史是客观存在,①__写的历史是带有主观倾向的__。一切的学问都是人类主观对于客观的认识。主观的认识总不能②__和其所认识的客观对象完全符合__,写的历史同本来的历史也不能完全符合。正如自然科学永远要进步,自然科学家永远有工作可做;③__历史学也永远要进步__,历史学家也永远有工作可做。

二、提高阅读能力(21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章,完成9~10题。(10分)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9.下列对这节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CE)

A.诗作一开始用“悠长”“寂寥”的雨巷表现居住地,以细雨表现天气的特点,这些描写给人以幽僻、阴沉、郁闷的感受。

B.节选的诗文中描写了油纸伞、我、雨巷、丁香花、丁香姑娘等意象,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感情世界。

C.“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反复吟咏,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凄凉悲惨的意境。

D.“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独自”“彷徨”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悠长”“寂寥”点出了环境的阴郁。

E.“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这两句诗在舒卷自如、回旋流畅的节奏中,惟妙惟肖地传达出姑娘难以言表的痛苦神态。

【解析】C“凄凉悲惨”理解不当,应为“空濛幽深”的意境。E“难以言表的痛苦神态”理解不当,应为哀怨与彷徨的神态。答C给2分,答E给3分。

10.这三章中的“我”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节选部分简要回答。(5分)

答:①有所追求。如“希望”一词表现出“我”是有所追求的人。②有着忧愁。通过“结着愁怨”“默默彳亍着”等诗句,可以看出“我”与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愁。这是为理想不得实现而忧愁。

【解析】本题需要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深入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诗章,完成11~12题。(11分)

寻梦者

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