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怀人类鉴赏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思乡怀人诗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思乡怀人诗课件
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理解 其象征意义。
意象组合
分析多个意象之间的联系 ,理解其表达的情感。
意象创造
了解诗人如何通过意象创 造意境,传达情感。
诗歌意境的感悟与体验
意境感受
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所创造的意境。
情感体验
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其表达的意境。
意境评价
对诗歌所创造的意境进行评价,了解其艺术价值 。
怀人之意的抒发
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01
思乡怀人诗中,诗人常常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如父母、兄弟、
姐妹等,以及对他们的牵挂和关爱。
回忆与友人的共同时光
02
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共同时的光阴,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怀旧
之情。
对逝去亲人的缅怀
03
诗人还会在诗中表达对逝去亲人的缅怀,回忆他们的音容笑貌
,以此抒发无尽的哀思。
主题与情感的交织与升华
思乡之情与怀人之意的融合
思乡之情与怀人之意在诗歌中相互交织,形成一种复杂的情感表 达,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升华到家国情怀
在思乡怀人诗中,诗人常常将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家国情怀,表达对 国家、民族和文化的热爱和眷恋。
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思乡怀人诗所表达的情感具有普遍性,能够超越时空,引起读者的 共鸣和感动。
THANKS
[ 感谢观看 ]
艺术感染力。
意象与意境的结合方式
意象与意境的关联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元素,通过意象的组合和运用,营造出特定 的意境,表达特定的情感。
意象与意境的互动
在意境的营造过程中,意象与情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一种 独特的艺术效果。
意象与意境的统一
在思乡怀人诗中,意象与意境的统一至关重要,只有当意象与意境相 互协调、相互呼应时,才能使诗歌的表达更加完美、更加动人。

思乡怀人诗PPT课件

思乡怀人诗PPT课件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
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
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
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
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
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 加浓厚。
源,古代诗人常借杜鹃抒怀乡之情、谪居的凄苦与幽怨
等。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 《踏莎行》)等。
4.夕阳。漂泊在外的游子,面对着一轮即将落山的夕 阳,联系自己的羁旅,乡国之思便会油然而生。
另外,折柳送别,寒蝉写悲凉,猿猴表达哀伤,落
花意味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沙鸥蕴含
飘零、伤感等,黄叶:衰败,新陈代谢。鹧鸪:羁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
特点?
参考答案:②第一问: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
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
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作者从对面落笔,
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
自己的“思家”之情。
第二问:诗的语言朴实无a 华,晓畅易懂。
子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
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也有以鸿雁
来指代书信。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
运用也就普遍了。“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李商隐《离思》)等。a
4
把握常见的意象
3.杜鹃。暮春时刻,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其声哀怨凄
悲,动人肺腑,再加上相传它是望帝杜宇化身的感人渊
八声甘州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思乡怀人诗赏析PPT课件

思乡怀人诗赏析PPT课件

人生之中有太多的不得已,而不得已离家、离亲人,则是
最常见的现象,因此早在《诗经》时代,思乡怀人便成为
诗人表现的重要主题!可记得《采薇》:“昔我往矣,杨
柳依依;今来兮,雨雪霏霏。”不正是写的思乡怀人的复
杂吗?
.
1
思乡怀人诗,是古代诗人作诗的一个重要主题, 主人公为生计、前途、理想、抱负而转徙各地。 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而 家中的亲人、闺中之女子也常常对远在天涯的 游子和戍守边疆的的征人产生怀念之情。我们
念对方,诗人却不进行直接的描述,而是从对方
着笔。本诗就是就运用了这种手法来抒发思乡之
情,试简析。
.
6
• 答:这首词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 者的遥想即思妇的别恨。
• 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 的情景:展现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 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 行人,更远春山之外,渺不可寻。
• 例如,月亮,容易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 子归,即杜鹃,为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 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 为杜鹃而回,因而有了“思归”之意;
• 鸿雁,它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 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 柳,表示思念之情;
.
10
• 掌握这些思乡意象,有利于我们快速把握诗 歌的主题。
把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叫做思乡怀人类诗歌。
.
2
• 这种诗歌在传达感情上有以下特点:
• 1、触景生情。诗人在行旅之中,碰到触发 思乡之情的景物,自然而生乡愁。见柳而 生“留”意,见月而生“圆”情,见水而 觉绵绵,听钟而感凄凄,闻笛而变戚戚, 对于浪迹天涯的游子,万物皆有情,万物 皆能寄托乡思。

高考语文复习:思乡怀人类诗歌鉴赏 课件15张

高考语文复习:思乡怀人类诗歌鉴赏 课件15张
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怀人
1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诗歌,总结思乡怀人的缘
由及具体情感。
2、明确思乡怀人的意象内涵及表达技 巧。

2
●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 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15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虚实结合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 流水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龙,花月正春风。
江南(南唐)李煜 11
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 高楼聊引望, 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 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 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 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 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借景抒情
10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乐景衬哀情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对面落笔
——杜甫《月夜忆舍弟》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蓦见枝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3
根据前例,思考思乡怀人的原因及具体情感?

思乡怀人诗鉴赏-课件

思乡怀人诗鉴赏-课件
➢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 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

——
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

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 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

思 起 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
乡 故 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
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
伤心之楼。
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 天涯、他乡、孤灯
牛刀小试
(10年天津卷)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第二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又给 人以“温馨”的感觉。
第三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让人觉得冷清、凄凉、路途遥遥。
这又都围绕着一个“愁”字。第一组从 正面衬出游子的乡愁,第二组从反面衬出游 子的乡愁,第三组直接点出游子浓郁的乡愁、 乡情、乡思。
合作探究
方法之二: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 下面举例说明。
怀园
人 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
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
抓住关键词语,体味

• 艺术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 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 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 功立业的情怀;
• 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 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诗歌鉴赏之思乡怀人诗.ppt

诗歌鉴赏之思乡怀人诗.ppt

三、情感类别:
羁旅之思,征人思乡(边塞诗)
思念亲友,闺中怀人(闺怨诗)
羁旅愁思:
①叙写羁旅之苦, 抒发内心的 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②感念亲情之 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
《游子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③抒发独居他乡、 不得重用、 怀才不遇、报国无 门的孤
——思乡怀人诗鉴赏
课程要点
一、思乡缘由 二、情感类别 三、相关意象 四、常见手法
温故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思乡、羁旅之愁(触景生情、对写、虚写)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鹧鸪 离愁别绪
古载“其志淮南,不思北,南人闻之思家” 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 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予) ,山深闻鹧鸪 。
? 乌鸦 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秦观《满 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独”“故园”“相思”“客” “归”等。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 、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 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 《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 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 于妻子的生日
二、思乡缘由:
亡国之愁、故国之思(触景生情、想象、比喻)
温故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羁旅思乡诗——思乡怀人高三语文精品课件

羁旅思乡诗——思乡怀人高三语文精品课件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组合 (白描)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 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 图,让天涯游子骑一 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 凉的背景上,抒发了 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 在秋天思念故乡、倦 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 情。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触景生情,秋山
夜雨寄北
夜雨,总是唤起
君问归期未有期, 离人的愁思,诗
巴山夜雨涨秋池。 人用这个寄人离
何当共剪西窗烛, 思的景物来表了
却话巴山夜雨时。 他对妻子的无限
思念。后两句设
想来日重逢谈心
的欢悦,反衬今
夜的孤寂,是虚
写。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渴 望 早 日 买 票 回 家 的 眼 神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费 尽 周 折 也 要 回 到 自 己 的 家
何人不起故园情
鉴赏—羁—旅羁旅行行役役诗类诗歌鉴赏
(思。乡怀人)
学习目标:
1、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 常见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2、掌握鉴赏羁旅思乡类诗 歌的鉴赏方法。
羁旅行役诗多是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由眼前 景(眼中所见,耳中所听,心中所感)触发了对
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以及流露 出行旅途中的艰辛与痛苦,以及其他一些主客观 因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 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

羁旅思乡诗——思乡怀人高三语文 精品课件(27张)

羁旅思乡诗——思乡怀人高三语文 精品课件(27张)

黄鹤楼
•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 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颈
昔人已乘黄鹤去,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 此地空余黄鹤楼。下可奔见涌的的树大木河,, 鹦汉 鹉阳 洲一 上带 茂清 盛晰 的
黄鹤一去不复返,芳草。眼前的“树木”“芳草” 白云千载空悠悠。勾想,起由对景家生乡情“,一强草烈一的木思”乡的之回 晴川历历汉阳树,念也就油然而生。(以乐景写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思念亲人
侧面落笔 虚实结合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1、本诗的写法有何新奇之处?
参考答案: 诗人身陷长安,不写自己望月思
家,而从侧面落笔写妻子望月怀夫, 久久不眠的情景,虚实结合,无限深 情都从这想象中流出,两地相思,悲 苦难言。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2、理解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为
什么会“湿”,为什么会“寒”?(探 究情感)
妻子一个人久久望着月,她的如云鬟发大 概也被夜里的露水沾湿了吧?在皎洁的月光 下,她白玉般的手臂,或许也感到寒意了吧。
归雁洛阳边。 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
以乐景写哀 情(思乡)
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 捎到远方的洛阳。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乡怀远诗的特点 思乡怀远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 ”“悲”“无情”“怜”“空”“独”“故园”“ 相思”等。2004年丙卷阅读晏几道的《鹧鸪天》, 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 题第2问)的关键;2005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 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 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 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 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日子,正所谓“每逢佳节倍 思亲”哪!
温故
《一剪梅》 独居的寂寞、思夫之情(借景抒情/化 抽象为具体)
《春江花月夜》游子思妇的离情闺怨(借景抒情、 比喻)
《长相思》军旅思乡、羁旅之愁(借景抒情) 《虞美人》亡国之愁、故国之思(触景生情、想 象、比喻) 《苏幕遮》思乡、羁旅之愁(触景生情、对写法)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思念友人、感慨 仕途风波险恶(借景、比喻)
3、思妇闺怨 主要抒写思妇弃妇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 情人的感情。
常见意象: 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 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 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镜等室内 用具类意象; 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借助典型意象表现思乡主题的
答题关键点: 典型意象的特定含义,典型意象与思 乡之间的关系要交代清楚.





Hale Waihona Puke 1.抓意象的特点。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内容]这是一首散曲小令,曲牌名为“天净沙”,题目是“秋 思”。这是抒发天涯旅思的代表作。 这首小令共描绘出三幅画面,且这三幅画面均由一组名词短语 构成,特色明显。 第一组画面:枯藤、老树、昏鸦,给人的感觉是灰暗、苍凉、 孤寂、萧瑟。 第二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又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 第三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让人觉得冷清、凄凉 、路途遥遥。 这又都围绕着一个“愁”字。第一组从正面衬出游子的乡愁, 第二组从反面衬出游子的乡愁,第三组直接点出游子浓郁的乡 愁、乡情、乡思。
思乡怀远诗中的常见意象
月亮 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李白《 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丁香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煜 《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 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李商隐《代赠》: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 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 雨梧桐叶落时。
杜鹃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 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 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秦观《 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 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 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辛弃疾《菩 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予) ,山深闻鹧 鸪。 乌鸦 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秦观《满庭芳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猿啼 在诗歌中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思乡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答案: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 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 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 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委婉蕴藉。
在封建社会里,有的人为了生计,为了前 途,为了理想,也有的人因为被贬谪流放, 被征发戍边,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 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与亲友相 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风一更,雪一 更,聒碎乡心梦不成”“何人不起故园情”; 而家中的亲人、闺中之女子更是“独上高楼, 望断天涯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 情、乡思就成为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而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1、羁旅行役
主要写漂泊客居他乡的游子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 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羁旅诗,一般是从旅人身 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 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 的憧憬。 这类诗有一些常用的意象,如“归雁、圆月、客 船、天涯、他乡、孤灯、无眠、晚钟、醉酒、凄风、 苦雨、慈母”等,或物或事或人。鉴赏时应把握作者 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 又是如何将思乡的情感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 融合在一起的。

学习目标: 1、利用课内六首诗,通过回顾、填表, 从情感、手法、意象三个角度初步感知 思乡怀人诗的特点。 2、通过分析所给例诗,能够准确把握两 种特殊的艺术手法。能够通过对意象的 分析进而把握思乡的情感。 3、通过拓展训练分别从情感、手法、意 象三个角度巩固运用所学的思乡怀人知 识,同时规范答题思路。
归纳
1、情感内容: 思念亲友, 羁旅之思, 闺中怀人, 征人思乡。 2、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寓情 于景) 借物抒情 虚实结 合 衬托 对写法 及修辞手 法(比喻 拟人 夸张 等) 等等
总 结 思 乡 怀 人 诗 相 关 知 识
思乡怀远诗的概念 思乡(亲)缘由: 内在―久戍不归,宦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 孤寂落寞); 外在―战乱频仍,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暮 春残秋,日暮鸟归,子规夜啼,杨柳青青,花开花 落(感时触景)。 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而 家中的亲人、闺中之女子也常常对远在天涯的游子 和戍守边疆的征人产生怀念之情。我们把表达这种 情感的诗叫做思乡怀远类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