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脂(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集中润滑系统的原理及维护审批稿

集中润滑系统的原理及维护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集中润滑系统的原理及维护前言:什么是润滑?•理想状态下的润滑:在相互运动的接触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油膜,使得两表面之间的直接摩擦(干摩擦)转变为油液内部分子间的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润滑:在两个滑动摩擦表面之间,由于润滑剂供应不充足,无法建立液体摩擦,只能依靠润滑剂中的极性分子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极薄的(~μm)“绒毛”状油膜润滑。
这层油膜能很牢固地吸附在金属的摩擦表面上。
这时,相互接触的不是摩擦表面本身(或有个别点直接接触),而是表面的油膜•润滑的定义:在相互运动的接触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油膜,使得两表面之间的直接摩擦(干摩擦)转变为油液内部分子间的摩擦(液体摩擦)或油膜之间的摩擦润滑的主要作用•减磨抗磨:使运动零件表面之间形成油膜接触,以减少磨损和功率损失•冷却降温: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带走热量,防止烧结•清洗清洁:利用循环润滑油冲洗零件表面,带走磨损剥落下来的金属细屑•密封作用:依靠油膜提高零件的密封效果。
•防锈防蚀:能吸附在零件表面,防止水、空气、酸性物质及有害气体与零件的接触。
设备润滑的重要意义•设备上几乎所有相对运动的接触表面都需要润滑,设备润滑是防止和延缓零件磨损和其他形式失效的重要手段之一•60%以上的设备故障是由润滑不良和油变质引起的引言:润滑工作一直是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现代设备的机械故障大部分是由于润滑引起。
集中润滑的基本概念是从一个配有润滑剂的油泵装置给各个摩擦副集中提供适量的润滑剂。
由于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加油已不能满足各种机械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集中润滑系统被运用到机械设备中并在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润滑劳动强度、减少润滑油量消耗方面起到关键作用;集中润滑系统分类:集中润滑系统总体可分为全损耗型系统、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属于专用系统,要求高,润滑点少;全损耗系统涵盖了机床润滑点的绝大部分。
(完整版)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工作原理

泵的工作原理
设位置1为初始位置,柱塞 B向下运动,柱塞A滞后B先 向上运动后向下运动;由于
出口设有单向阀,当运动到 位置2时A腔内被抽成真空; 到达位置3时,A、B两腔间 的通路被开启,油脂在真空 的作用下被吸入A腔;柱塞 继续运动到位置4时通路被 关闭,位置4到6为压油过 程;转过位置6后,柱塞继 续运动回到初始位置1,为 下一次压油循环做好准备,
DRB—L系列电动润滑泵
该系列电动润滑泵采用双柱塞机构,运转可靠, 减速机构置于泵体内,结构紧凑,体积小,配 以相应的电控箱可以实现自动控制。
型号说明:
DRB—L系列电动润滑泵使用说明
1.该系列电动润滑泵应安装在环境温度合适、灰尘少、 振动小,便于调整、检查、维护保养及补脂方便的地 方,并且尽可能地布置在系统的中心位置,缩短系统 配管长度,保持最低压力降,使泵能产生足以克服润 滑点背压的压力。
双线式集中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 及特点
供油管内的压力达到分配器动作所需的压力, 分配器就能动作。而分配器动作完成又使供油 管内压力继续上升,当供油管内各处的压力都 超过分配器动作所需的压力,分配器全部动作, 系统完成了一次给油运行。因此,双线式集中 润滑系统通过控制供油管内的压力保障分配器 动作,完成系统的给油运行。
当左侧电磁铁得电时, 阀芯在电磁力作用下被 推向右侧,此时,进油 腔P与工作腔A相连,另 一腔B与回油腔相连,实 现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管路供油,B管路 卸压;当右侧电磁铁得 电时,阀芯在电磁力作 用下被推向左侧,此时, 进油腔P与工作腔B相连, 另一腔A与回油腔相连, 实现向B管路供油,A管 路卸压,实现换向。
干油过滤器
如此往复实现向外部供应压 力油脂。
2
3
推土机专用集中润滑系统

推土机专用集中润滑系统推土机在使用过程中的润滑保养一般采用人工加注,润滑点多而且比较分散,有许多点人工不易操作,尤其是在湿地和垃圾声工作时,每次加注需对机器进行清理,维护时间长、工作量较大,影响工作进度。
集中润滑是把分散的润滑点集中由一个电动泵和阀来实现润滑。
在机器需要润滑的时候,集中润滑系统自动开启,不需要把机器停下,不用操作者动手就可以轻松实现对各个点的润滑,既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提高了机器的使用周期和寿命。
下面介绍集中润滑系统提供的递进式集中润滑系统原理以及在推土机上的应用。
1、递进式集中润滑系统递进式集中润滑系统主要由电动柱塞泵、递进式分配器、控制器以及主油管和次级油管等部件组成。
直流电动机驱动电动柱塞泵带动不同出油的泵单元把润滑脂提供给各独立的润滑剂主分配器,主分配器再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二级分配器,二级分配器将润滑剂送到各润滑点。
润滑泵的润滑时间和润滑间隔时间由电控器进行控制。
系统向各个润滑点泵注是通过润滑泵提供泵压给各个分配器而实现的,自制控制器按预先设置的时间周期自动起动或停止润滑泵的动作,安全阀限定系统最高压力,保护各元件,分配器则起根据各个润滑部位的需要对润滑脂进行合理分配的作用。
递进式柱塞分配器通过液压顺序控制配油,分配器柱塞的运动受供给的润滑剂支配,使润滑油依次从各个出口排出。
如果有一个润滑点发生堵塞,整个系统将停止工作。
由于系统是顺序控制配油,同时每个润滑点的油量可以独立控制,所以不会因为某一个润滑点背压的大小影响输入润滑剂的数量。
2、集中润滑在推土机上的应用2.1集中润滑点的选择推土机的关键润滑点是工作装置和行走等相关的运动部件,包括铲刀支臂、油缸横梁、油缸拉杆头、后桥半轴、发动机风扇轴等。
2.2各润滑点油量的确定各个润滑点所需要的润滑油量是不同的,如何合理分配每个润滑点的油量非常关键,否则有的点润滑程度不够,而有的点注入的油脂太多,造成浪费。
根据各个润滑点的润滑面积及体积的不同,以及考虑润滑点的运动、磨损不同而确定的加注量,以某需求量最小的一润滑点作为基数,其它点的量用基数的倍数记数。
集中润滑系统介绍集中润滑定义应用

集中润滑系统介绍集中润滑定义应用目录1概念2集中润滑系统的分类3车辆集中润滑系统1. 3.1 相对于手工润滑的特点2. 3.2 相对于手工润滑的优点4四:集中润滑系统的应用1概念所谓集中润滑给油系统是指从一个润滑油供给源通过一些分配器分送管道和油量计量件,按照一定的时间把需要的润滑油、脂准确的供往多个润滑点的系统,包括输送、分配、调节、冷却、加热和净化润滑剂,以及指示和监测油压、油位、压差、流量和油温等参数和故障的整套系统。
集中润滑给油系统解决了传统人工润滑的不足之处,在机械运作时能定时、定点、定量的给予润滑,使机件的磨损降至最低,大大减少润滑油剂的使用量,在环保和节能的同时,降低机件的损耗和保养维修的时间,最终达到提高营运收益的最佳效果。
集中润滑给油系统按润滑泵供油方式分,可分为手动供油系统和自动电动供油系统;按润滑方式分,可分为间歇供油系统和连续供油系统;按运输介质分,可分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和稀油集中润滑系统;按润滑功能分,可分为抵抗式集中润滑系统和容积式集中润滑系统;按照自动化程度分,可分普通自动润滑系统和智能润滑系统。
[1]集中润滑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润滑系统,包括全损耗与循环润滑方式的节流式、单线式、双线式、多线式及递进式等类型。
2集中润滑系统的分类集中润滑系统是在机械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系统,类型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7种类型:(1)节流式利用流体阻力分配润滑剂,所分配的润滑剂量与压力及流孔尺寸成正比,供油压力范围为0.2~1.5MPa,润滑点可多至300以上。
(2)单线式润滑剂在间歇压力(直接的或延迟的)下通过单线的主管路被送至喷油嘴,然后送至各润滑点.供油压力范围为0.3~21MPa,润滑点可多至此200以上。
(3)双线式润滑剂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由一个方向控制阀交替变换流向的两条主管路送至定量分配器,依靠主管路中润滑剂压的交替升降操纵量分配器,领先主管路中润滑剂压力的交替升降操纵定量分配器,使定量润滑剂供送至润滑点.供油压力范围0.3~40MPa润滑点可多达2000个。
集中润滑系统工作原理

集中润滑系统工作原理
集中润滑系统是一种用于在多个润滑点上提供润滑剂的系统。
它主要由润滑泵、管路、配油器和润滑点组成。
工作原理如下:
1. 润滑泵:集中润滑系统通常使用电动润滑泵。
润滑泵将润滑剂从润滑剂储罐或油箱中抽取,通过压力来驱动润滑剂流动。
2. 管路:润滑泵通过一系列管道将润滑剂输送到各个润滑点。
管路通常会使用钢管或高压软管。
3. 配油器:在润滑系统中,配油器用来控制润滑剂的流量和压力。
配油器通常包括减压阀、分配器和测量装置。
减压阀用来将高压润滑剂降压到合适的工作压力,分配器将润滑剂分配到各个润滑点,测量装置用来监测润滑剂的流量和压力。
4. 润滑点:润滑点是机械设备上需要润滑的部位,包括轴承、齿轮、滑动面等。
润滑剂通过润滑点进入机械设备,起到润滑、降低摩擦和冷却的作用。
集中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润滑泵将润滑剂压力送到润滑点,确保各个润滑部位得到足够的润滑剂,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一、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结构原理所谓“干油”,就是润滑脂;目前常用的干油集中润滑系统都是开式的,即润滑脂在润滑点消耗掉,不返回油桶。
典型的智能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由电动干油泵、加油泵、过滤器、分配器、控制柜、管路附件组成(见下图),其油路采用一个电磁换向阀控制一个润滑点的方式,管路布置和工作原理简单,故障判断和处理相对于使用单线或双线分配器容易;缺点是分配器体积较大。
该系统的突出特点是将传统的集中润滑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采用PLC对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并可实现计算机远程监控。
控制柜中的PLC是该系统的核心,它控制系统实现:按设定的循环间隔时间,启动系统,各电磁换向阀依次得电动作,逐点给油;通过设定各电磁换向阀得电时间,控制各点给油量;电磁换向阀得电时,流量传感器检测油流信号并反馈,通过指示灯或在监控电脑画面上显示;系统高、低压、油位低自动保护及报警;系统运行和故障记录功能。
采用计算机远程监控,则更可凸显系统控制和维护方便的高科技特点。
系统适用于上百个给油点的大型机械设备或生产线的集中润滑,并可与单线式集中润滑系统相结合使用。
与这些优点对应的是:系统的维护对电气人员、系统的使用对系统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系统的价格较高。
二、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优点智能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现场环境温度不同条件及设备润滑部位的不同要求,准确、定时、定量、可靠的满足各种润滑要求。
以维克森VICSEN-MX型集中润滑系统为例,该系统采用递进式工作方式,泵设计成可间歇或持续工作,这样可以按照不同的需要来编辑运行程序,一个直联的减速电机驱动泵内凸轮工作,可以同时驱动3个外置泵单元。
每个泵单元都配有溢流过压保护阀防止超压损坏。
可设置1-200个润滑点,能够准确及时地推送油脂到各个润滑点,还可以显著提高设备寿命,更加节省润滑脂的用量,多个润滑点可以采用统一的一个集中润滑系统,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运营成本,而且维护起来也更加简单。
润滑脂集中润滑系统~~

目录集中润滑基本知识 (3)润滑脂润滑系统介绍 (5)单线阻尼(SLR)润滑脂润滑系统 (5)容积式(PDI)润滑脂润滑系统 (5)递进式(PRG)润滑脂润滑系统 (6)单线阻尼(SLR)润滑脂润滑系统 (7)SZ型手动油脂润滑泵 (7)MMP系列手动油脂润滑泵 (8)PMG系列手动油脂润滑泵 (9)CS系列电动油脂润滑泵 (10)CSK系列电动油脂润滑泵........................................................................................错误!未定义书签。
DS系列电动油脂润滑泵...........................................................................................错误!未定义书签。
VG-500-4型电动油脂润滑泵...................................................................................错误!未定义书签。
SM型气动油脂润滑泵 (15)控制件(CU) (16)容积式(PDI)润滑脂润滑系统 (17)SZ型手动油脂润滑泵 (17)DSP电动润滑脂润滑泵 (18)SM型气动润滑脂润滑泵 (19)SURE-881型气动润滑泵组 (20)SJM型定量注油器 (21)FL型定量注油器 (22)递进式(PRG)润滑脂润滑系统 (23)SZ型手动油脂润滑泵 (23)CS系列电动油脂润滑泵 (23)CSK系列电动油脂润滑泵 (23)DS系列电动油脂润滑泵 (23)SM型气动油脂润滑泵 (23)TS型系列液动、气动润滑泵组 (23)SURE-881型气动润滑泵组 (25)9120高压气动桶泵(FARV AL产品) (26)高压气动桶泵339359 (27)桥架7818-F5 (28)递进式(PRG)油量分配器 (30)集成式递进分配器 (31)集成U型递进式分配器 (31)集成MU和M型递进式分配器 (32)集成式递进分配器的附件-联通器 (34)整体式递进分配器 (35)MVB递进式分配器 (38)片式递进分配器 (35)M2500递进式分配器 (38)1000递进式分配器 (41)2000递进式分配器 (42)M2500、1000、2000系列递进式分配器订购规则 (45)1000、2000系列分配器的附件---联通器 (46)电器微动开关式循环指示器 (46)电感微动开关式循环指示器 (46)压力报警器 (46)润滑脂常用润滑附件 (48)SM系列程控器 (48)ELS型油脂滤油器 (50)LS型油脂滤油器 (51)PGF50手动充脂器 (51)压力开关 (52)管路附件 (54)各种运动副需要油量计算公式 (64)。
干油润滑系统说明书

目录1.滑系统说明书2.润滑系统图3.电控柜使用和维修4.泵站及其原理图5.电控原理图(一)6.电控原理图(二)7.电控原理图(三)8.电控柜外形图9.电控柜内部元件图10.电控柜JD1和JD2端子排接线图11.泵站端子接线图无料钟炉顶集中式干油润滑系统一、系统构成系统由2个不同的润滑周期组成。
通过2个自动二位四通阀来分别单独驱动2个润滑周期;●4小时润滑周期(包括上密阀、料流阀、柱塞阀、及均压阀、放散阀)●45分钟润滑周期(包括溜槽传动齿轮、行星齿轮箱、下密封阀)干油润滑系统按双管线原则工作,基本组成如下;●润滑泵—主泵和备用泵。
●两位四通换向阀—直流电机控制的两位四通换向阀把泵提供的润滑油送入与干油分配器连接的主管中。
●干油分配器—输送一定设定量润滑油到润滑点,这与通过输送管到相应润滑点的背压无关。
●终端压力开关—其压力已设定好,此压力开关将使泵停机,其在预定时间结束后启动两位四通换向阀使其换向。
输送到干油分配器2组相反出口的润滑点的润滑油量可以满足不同润滑需求量。
另外,可以通过更多的支管及连接更多的干油分配器来扩大系统。
只要泵的压力和润滑油输出量允许这样做。
通过装在同一润滑系统内不同润滑周期的几个换向阀可以随意地把系统分成几个支系统。
1.1带干油箱的集中润滑泵站泵站装有以下安全装置1.1.1电液压力开关压力开关的目的是:当压力到达预定的最大压力时断开润滑泵的电机驱动,从而保护泵和电机。
压力开关在预设压力(160—400bar)断开泵的电机。
(目前定为250bar)1.1.2压力表用于目测工作压力。
1.1.3过滤器阻止杂质进入主管路1.1.4安全阀如果电液压力开关失效,安全阀作为最后防线可保护泵不受太高的压力而损坏,安全阀的设定压力为410bar且是防堵塞的1.1.5液位控制机构30升的油箱的高低液位控制是借助于随动板及限位开关完成的。
它将油箱的油位正常和低油位的信号反馈到电控柜以及油箱旁的指示灯(红色灯表示油位低)(但我们只采用了油箱的低油位报警控制功能)油箱的液位被检测,如果达到了报警下线则发出报警信号,泵将被断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脂(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一、润滑脂(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结构原理
所谓“干油”,就是润滑脂;目前常用的干油集中润滑系统都是开式的,即润滑脂在润滑点消耗掉,不返回油桶。
典型的智能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由电动油脂泵、加油泵、过滤器、分配器、控制柜、管路附件组成(见下图),其油路采用一个电磁换向阀控制一个润滑点的方式,管路布置和工作原理简单,故障判断和处理相对于使用单线或双线分配器容易;缺点是分配器体积较大。
该系统的突出特点是将传统的集中润滑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采用PLC对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并可实现计算机远程监控。
控制柜中的PLC是该系统的核心,它控制系统实现:按设定的循环间隔时间,启动系统,各电磁换向阀依次得电动作,逐点给油;通过设定各电磁换向阀得电时间,控制各点给油量;电磁换向阀得电时,流量传感器检测油流信号并反馈,通过指示灯或在监控电脑画面上显示;系统高、低压、油位低自动保护及报警;系统运行和故障记录功能。
采用计算机远程监控,则更可凸显系统控制和维护方便的高科技特点。
系统适用于上百个给油点的大型机械设备或生产线的集中润滑,并可与单线式集中润滑系统相结合使用。
与这些优点对应的是:系统的维护对电气人员、系统的使用对系统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系统的价格较高。
二、润滑脂(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优点
智能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现场环境温度不同条件及设备润滑部位的不同要求,准确、定时、定量、可靠的满足各种润滑要求。
以维克森VICSEN-MX型集中润滑系统为例,该系统采用递进式工作方式,泵设计成可间歇或持续工作,这样可以按照不同的需要来编辑运行程序,一个直联的减速电机驱动泵内凸轮工作,可以同时驱动3个外置泵单元。
每个泵单元都配有溢流过压保护阀防止超压损坏。
可设置1-200个润滑点,能够准确及时地推送油脂到各个润滑点,还可以显著提高设备寿命,更加节省润滑脂的用量,多个润滑点可以采用统一的一个集中润滑系统,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运营成本,而且维护起来也更加简单。
三、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1.管理者重视与采用专人维护
对于大型机械设备或生产线的干油集中润滑系统,润滑点众多,管路维护量大,宜采用专人维护。
据笔者了解,国内许多钢铁企业20世纪90年代上的生产线均配备双线或单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使用效
械设备的管理者存在只重视主体设备,不重视辅助设备的问题,在检修主体设备时常将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管路破坏;而对于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维护者来说,系统是为主体设备服务,既然主体设备的管理者如此不在乎,何苦将其维护好呢?于是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因此,要将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维护好,不仅要采用专人维护,还需主体设备的管理者改变观念,予以重视与配合。
2.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管路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之所以难以维护,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润滑点一多,管路和管接头就多,管接头多则意味着潜在的泄漏点多;管路和管接头多且通径小,遭受外力容易损坏。
显然,要减少系统的维护量,应尽可能简化系统管路,从这一角度看,智能和单线式系统明显优于双线式系统,这是双线式系统逐渐被淘汰的重要原因。
为减少泄漏和简化管路,对于钢管,除与元件直接相连必须活接头外,尽可能全部采用焊接,一次到位,后患较少。
分配器与润滑点之间建议采用整条的软管接头,可使管路布置灵活,无中间接头且易于更换;布置软管接头时,可类似电控系统的电缆,将相同走向的众多软管置于管槽中予以保护。
对于活接头的形式,笔者倾向于选用焊接式管接头,对比卡套式接头,管子不必插入接头的锥面内,更易于拆卸,干油系统中常用的小通径(如6mm、8mm)的管接头,甚至可不装O形密封圈也不会泄漏。
若使用卡套式接头,应注意避免铜卡套接头用于钢管的连接,否则系统压力不能超过15Mpa。
3.关于给油是否到位和油量是否足够的问题
如何判断给油是否到位和油量是否足够是使用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关键问题和难点。
如前所述,单线式系统可通过任一分配器或气动泵是否动作来判断各润滑点是否给油;智能式系统通过流量传感器的检测和反馈来判断各润滑点是否给油;双线式系统原理上可通过观察每一分配器活塞杆是否动作来判断各润滑点是否给油,但事实上却很难实现。
油量是否足够的问题,国内外均有人提出根据润滑部位如轴承的大小计算出所需油量,然后通过设定干油系统参数得到所需油量。
但这样算出的理论值可能会因现场因素的影响而与实际不符,因此可作为参考,但还需视情况予以校正。
另一种直观的判断方法是:润滑点油满冒出,则油量肯定足够,但这往往要使润滑点油封破坏,油方能冒出。
然而油封破坏则意味着防水性能及存油特性被破坏。
因此,对于密闭腔内的润滑点,为方便观察给油情况且利于初次给油时将腔内空气排出,设计密闭腔时应在合适处设置溢油排气孔。
维克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服务于中国工矿企业设备润滑领域的专业化公司。
公司主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仪器,共同服务于中国企业。
公司致力于为国内企业提供专业化的设备润滑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以高的性价比解决设备润滑方面的技术难题。
公司经营的产品包括各种集中润滑设备、润滑油检测仪器、润滑油净化设备等。
公司拥有国内权威的专家队伍和技术服务人员,国外的合作伙伴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印度、韩国等多个国家。
公司的产品在国内大中型企业用户中获得广泛好评。
公司拥有完善的客服机制,并已经与国内各行业的权威技术组织机构合作举办大型的技术交流会议,多次举办各类培训会议,经常为国内大型企业提供内部技术培训服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