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浪漫”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中编(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考点】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征。
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失望情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从浪漫手法到浪漫主义思潮的文学发展过程。
)二、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雨果指出:“浪漫主义……只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
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表现在: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三、浪漫主义的人文观念(结合导论部分)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实际上是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的新发展,是19世纪人道主义思想的一种表现形态,具体地讲,它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本意识———尤其是世俗人本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形态的再现。
人文主义的人本意识强调人智对神智的反抗和人的原欲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反抗;浪漫主义的个性自由强调人的自然天性和自由情感对包括封建专制和道德、科学理性、物质文明、资本主义现存制度在内的人类文明的反抗。
分析法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现象

分析法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现象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欧洲文学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
它兴起于法国大革命之后,随着法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化而发展。
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具有非常强烈的情感色彩、个性化、哲学性、独创性的新文学。
在法国文学中,浪漫主义文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社会与文学的互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与法国社会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的。
19世纪初,法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深刻地影响了法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由于政治局势的动荡,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背景也发生了变化。
因此,成熟的古典主义文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文学需求,浪漫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像古典主义那样强调逻辑与理性,而是追求感性与想象,强调个性与自由,体现出浪漫主义特有的情感和激情,它的文学主题多涉及爱情、革命、自由等方面,风格多样、极具变化性。
由此看来,社会与文学之间的融合互动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浪漫主义文学体现的主题与思想浪漫主义文学是人们情感生活的一种反映,是人类自由理想的代表。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感性,对绘画、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有着极大的兴趣,并推崇宗教、神秘主义、超自然力量等。
而且,由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背景具有强烈的抗争性和革命性,因此其文学思想成分也往往呈现出强烈的社会思辨性、个人挣扎性和文化批判性。
浪漫主义文学拥有多样化的主题,其中最为典型和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人性解放,包括精神自由、爱情自由和美的自由。
浪漫主义文学凸显人性的自由性和个性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性爱、现实生活无法达到的理想、命运和宿命的反思。
同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还关注着革命、暴力和反乌托邦思想上的问题。
三、浪漫主义文学的伟大成就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阶段之一,不仅标志着文学的自由和个性化、文学形态和意识的变革,还推动了19世纪后期欧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欧美近现代诗歌赏析一、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华兹华斯(英):《丁登..

欧美近现代诗歌赏析一、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华兹华斯(英):《丁登寺》《昏睡曾蒙住我的心灵》《她住在无人迹的小路旁》《我有过奇异的心血来潮》《我曾在陌生人中间作客》《威斯敏斯特桥上》《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孤独的割麦女》2、柯勒律治(英):《古舟之咏》《忽必烈汗》3、雪莱(英):《“那时刻永远逝去了,孩子!”》《往昔》《“别揭开这画帷”》《爱底哲学》《哀歌》《无常》《奥西曼德斯》《西风颂》《给云雀》《给——当一盏灯破碎了》《赞智性美》《阿童尼》(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第四幕)4、拜伦(英):《唐璜》(节选)《想从前我们俩分手》《咏锡雍》《在巴比伦的河边我们坐下来哭泣》《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节选)《洛钦伊珈》《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给奥古丝塔的诗章》5、济慈(英):《初读贾浦曼译荷马有感》《无情的妖女》《忧郁颂》《秋颂》《蝈蝈和蛐蛐》《“每当我害怕”》《“灿烂的星”》《夜莺颂》《希腊古瓮颂》6、海涅(德):《抒情插曲》(选12首)《时事诗》(选2首)《还乡曲》(选7首)7、普希金(俄):《致恰阿达耶夫》《致克恩》《纪念碑》《致大海》《欧根·奥涅金》节选、《巴奇萨拉的喷泉》8、惠特曼(美):《我听见美国在歌唱》《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哦.船长,我的船长!》《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栎树在生长》《眼泪》《黑夜里在海滩上》《从滚滚的人海中一小时的狂热和喜悦》《我自己的歌》(节选)9、爱伦·坡(美):《致海伦》《安娜蓓尔·李》《最快乐的日子》《乌鸦》《梦》《模仿》《湖——致——》二、19世纪象征主义文学1、魏尔伦(法):《感伤的对话》《月光曲》《白色的月》《泪流在我心里》《狱中》《小夜曲》《秋歌》《多情的散步》《神秘之夜的黄昏》《夕阳》《苦恼》《我不知道为什么》《在你还没有消失……》2、波德莱尔(法):《应和》《从前的生活》《异域的芳香》《头发》《阳台》《黄昏的和谐》《秋歌》《猫》《风景》《赌博》《高翔远举》《人与海》《月亮的哀愁》《忧伤与漂泊》《秋之十四行诗》《毁灭》《祝福》3、马拉美(法):《太空》《夏愁》《天鹅》《叹息》《回春》《撞钟人》《牧神的午后》《海风》4、韩波(法):《醉舟》《黄昏》《元音》《奥菲利娅》《牧神的头》《乌鸦》《童年》三、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裴多菲(匈牙利):《民族之歌》《自由与爱情》《我的泪》《雪地光滑,雪橇疾驶》《夜》《给茹日卡》《太阳的婚后生活》《我宁愿是》《我的心呀,你孤独的笼中鸟》《眼睛呀,你万能的眼》《落吧,落吧,落吧》《来吧,春天,来吧!》《谎言》《我枉然等待吗》《缝纫姑娘》《啊,你美丽的边疆姑娘》《你建造起我心灵的新世界》《我曾经在她身旁》《我的爱情在增长》《你不要判断》《你常常来到我的梦中》《风暴静息了》《永远没有那样的恋人》《每一朵花》《火》《我旅行在大草原上》《你嫁给我吗》《大海沸腾了》四、20世纪后期象征主义文学1、艾略特(英):《荒原》《烧毁的诺顿》《东科克》《干燥的萨尔维吉斯》《J·阿尔弗雷德·普罗弗洛克的情歌》《眼睛,我曾在最后一刻的泪光中看见你》《风在四点骤然刮起》《空心人》《小吉丁》2、叶芝(爱尔兰):《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当你老了》《柯尔庄园的天鹅》《基督重临》《丽达与天鹅》《在本布尔山下》《一九一六年复活节》《思想的气球》《圣徒和驼子》《驶向拜占庭》《在学童中间》《旋转》《我的书本去的地方》《天青石雕》《他讲着绝伦的美》《那丧失的东西》《秘密的玫瑰》《另外的面孔》《寒冷的天穹》《词语》《长脚蚊》《白鸟》《致他的心,叫它别害怕》《箭》《印度人的恋歌》《随时间而来的真理》《一位友人的疾病》《人随岁月长进》3、庞德(美):《在地铁车站》《合同》《舞姿》《少女》《为选择墓地而作的颂诗》《普罗旺斯晨歌》《咏叹调》《白罂粟使者》《诗章第49号》《扇诗》五、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马雅可夫斯基(俄):《晨》《致俄罗斯》《把未来揪出来!》《最好的诗》《赠耐特同志——船和人》《开会迷》2、叶赛宁(俄):《失去的东西永不复归》《拉起红色的手风琴》《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可爱的家乡啊》《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我不叹惋、呼唤和哭泣》。
浪漫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浪漫主义文学名词解释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起源于18世纪末期欧洲国家的文学运动,它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自然界的美。
这种文学运动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反对理性、对传统的束缚和约束的反叛。
以下是一些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名词及其解释:1. 梦幻:独特且激情的情感状态,采用夸张、幻想和明信片般的景观描绘,体现出对幻想世界的渴望和对现实的逃避。
2. 自然:具有神秘、神奇和宇宙力量的源泉,浪漫主义者常常将自然界视为艺术的灵感之源。
3. 品格:个性、感情和道德的价值观。
浪漫主义文学追求个人自由和自我实现,强调情感和思想的独立性。
4. 英雄:具有崇高品质的人物,通常体现出勇敢、决心和才华。
浪漫主义文学赞美英雄主义精神和追求非凡成就的意愿。
5. 感伤:一种强烈的悲伤情绪,浪漫主义文学中经常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状态。
感伤常常作为一种审美情绪,被用来表达个人的痛苦和迷惘。
6. 幻想:一种通过想像和创造力创造出来的虚幻世界。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经常运用幻想元素来实现创新和自由。
7. 爱情:浪漫主义文学中一直被视为一种神圣和理想化的情感状态。
爱情被认为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并且能够超越现实的局限。
8. 讽刺:一种通过嘲笑和批评来表达对社会和政治现象的反抗。
浪漫主义文学中的讽刺往往具有犀利的批判性和戏剧性。
9. 自省:对自我的反思和审视,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体性和独特性。
自省意味着深入了解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欲望。
10. 反乌托邦主义:对乌托邦社会和理想主义的批判。
浪漫主义文学中反乌托邦主义者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11. 颓废:一种对现实痛苦和绝望的消极态度。
浪漫主义文学中的颓废往往表现为对社会和道德观念的批判,以及对个体独立和自由的追求。
评述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浪漫”

评述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浪漫”摘要:本文主要通过自然、自由以及自我三个层面对欧美浪漫主义文学的“浪漫”进行一定的评述。
希望通过此评述,能够扩宽人们对于“浪漫”的理解角度。
关键词:浪漫主义;浪漫;自由;自然;自我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06-0000-01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法国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不胫而走,极大地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
对个人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因此,追求自由、讴歌自然、突出自我的浪漫主义也就必然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流。
一、关于“浪漫”“浪漫”一词源于古罗马的语言。
在中世纪,大量的传奇故事和民谣都是采用这种语言写成的。
在这些故事中,大多具有神秘和荒谬的特质。
正如利里安.弗斯特在他的《浪漫主义》中说的一样“最初,‘浪漫’一词是与夸饰情感的、不可能发生的、夸张的、不真实的特点,旧传奇和骑士传说联系在一起,总之,那是些与清醒、理性的生活观完全相左的因素。
”之后,“浪漫”和“浪漫主义”一词间或被人使用,但大多限于个人的意义上。
二、浪漫的“自由”对于欧美浪漫主义文学而言,“自由”是其精神实质的重要一面。
在欧美浪漫主义文学盛行的前一时期,启蒙运动在科学和生产力的内驱之下诞生。
而所谓的“理性崇拜”不但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也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
虽然随着启蒙文学的不断发展,古典主义长期坚持的清规戒律也被不断打破,但是,在启蒙运动中,“理性”被作为裁判一切的真理标准,也同样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所以,对于文学的自由创作仍有很多局限。
因此,启蒙文学中所崇拜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在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中除了在创作形式上没有严格规定外,对于作品中的情感也提倡自由地表达,从而使浪漫主义文学“自由”的精神实质更加明显化。
“we are seven”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华兹华斯的其中一篇力作。
《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的浪漫情怀》

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的浪漫情怀引言浪漫主义时期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文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浪漫情怀,表达了对个人感情、自然界和人类精神的强烈追求与赞美。
本文将探讨一些经典的英国文学作品,揭示其所蕴含的浪漫情怀。
文学作品:《诗人赞歌》(Ode to a Nightingale)《诗人赞歌》是约翰·济慈所写的一首著名诗篇。
通过对夜莺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岁月、艺术创作和永恒之美的向往。
这首诗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灵,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与灵魂相互交融、超越现实束缚的渴望。
文学作品:《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所写的一部经典小说。
这个故事讲述了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之间复杂的爱情纠葛。
小说中的浪漫情怀体现在对于自由、激情与追求心中真爱的追逐上。
作品中描绘了精神与物质、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冲突,深入剖析人性的本质。
文学作品:《诺丁山庄》(The Nutting Girl)《诺丁山庄》是约翰·克利尔(John Clare)所写的一首抒情诗歌作品。
诗人通过对大自然和乡村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对简单而纯净生活方式以及无拘无束感受的追求。
诗歌中流露出作者思考人类存在意义、回归本真自然状态的内心渴望。
文学作品:《简·爱》(Jane Eyre)《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所写的一部经典小说。
这是一个关于强大女性形象简·爱的成长故事,她反抗命运限制,寻求真正的幸福与自我实现。
小说表达了女性追求独立、渴望得到平等待遇的浪漫情怀,并探讨了个人自由与宽容、爱与婚姻之间的关系。
结论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的浪漫情怀在对自然、爱情、艺术和人性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这些作品强调个体情感和意识的重要性,追求内心自由和真实的表达。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个独特的潮流。
它强调个人情感、追求自由和细致的感受,以及对自然、历史和神秘之美的渴望。
这篇文章将探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以及其在不同国家的影响和代表作品。
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源地,其代表人物包括诗人歌德、作家诺瓦利斯和颇受推崇的格林兄弟。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强调对自然的关注和崇拜。
作家们普遍相信自然是无尽的灵感源泉,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来表达内心的独特感受。
著名作品包括歌德的《浮士德》,诺瓦利斯的《蓝花》和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包括诗人拜伦、雪莱和济慈。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的英雄气概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抗。
诗人们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来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
拜伦的《唐璜》、雪莱的《不列颠训诫录》和济慈的《好意踽踽》都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包括作家雨果、美钠斯和格莱泽。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注重个人的激情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作家们尝试通过对社会不公的揭露和批判来唤醒公众的意识。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以及美钠斯的《在天堂看到的事物》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
四、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包括诗人普希金和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深受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但也融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作家们以强烈的情感和对人类痛苦的洞察力来揭示社会的黑暗面。
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都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五、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包括诗人乔尔吉、莱奥纳第和曼佐尼。
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强调艺术的美学价值和对古典传统的回归。
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将痛苦、激情和爱情的主题融入到了自然景色和历史背景之中。
乔尔吉的《神曲》,莱奥纳第的《贫穷的海蒂》和曼佐尼的《五月》都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文学中的浪漫主义

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一种流行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文学和艺术运动,它强调个人感受、情感表达和对自然、想象力、自由的追求。
浪漫主义在文学作品中常常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深情的爱情和英雄主义的精神。
本文将探讨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并分析其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一、浪漫主义的起源和特点浪漫主义起源于欧洲,最早出现在德国,并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强调情感和想象力,反对理性主义和启蒙运动的思想。
浪漫主义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强调个人感受和情感表达: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注重个人内心世界的表达,强调个体的情感和直觉。
作家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爱情和描述英雄主义的行为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2. 对自然的崇拜:浪漫主义作家常常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之情。
自然被视为超越人类的存在,是灵感的源泉和情感的表达。
3. 强调想象力和幻想: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幻想的元素,作家通过想象力创造出超越现实的世界。
幻想和梦境被视为逃离现实世界的方式,也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手段。
4. 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浪漫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反对社会和政治的束缚。
作家通过描写英雄主义的形象和叙述个人奋斗的故事来表达对自由的追求。
二、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1. 《唐吉诃德》-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唐吉诃德》是一部西班牙文学的经典作品,被认为是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之一。
小说通过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现实世界的荒谬和人性的矛盾,同时表达了对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向往。
2. 《茶花女》- 亚历山大·杜马《茶花女》是一部法国文学的经典作品,被视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
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玛格丽特·居里的悲剧爱情故事,展现了个人情感和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表达了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
3. 《悲惨世界》- 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是一部法国文学的巨著,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巴黎圣母院》评述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浪漫”
2009级汉教2班段瑛20090510342
《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欧美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小说以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圣母院为背景,通过副主教克洛德的信仰与人性冲突以及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的无辜和悲剧,写出了中世纪的黑暗,表达了强烈的善恶对比,具有强烈的反宗教反封建意义。
而小说的浪漫主义特征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凡的人物设定:小说采用的是基于圆心结构而全面对比的手法。
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是圆心,书中一切人物都与她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爱斯梅拉达是真善美的化身。
其真表现为性格的率真和她的真情流露,其善则表现为对弱者的同情,而其美表现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她善良坚贞、刚烈、嫉恶如仇,带着一种原始的野性美。
卡西莫多是一个美丑善恶辩证的组合体。
作者雨果以奇特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浪漫主义的激情勾勒了一个丑得出奇的形象:他一出世就是“一个倦做一团的小怪物,又难看,又是破足,又是独眼,又是驼背”。
长大以后耳聋,“看起来仿佛是一个被打碎了的而没有好好拼拢起来的巨人象”,“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猪鬃似的赤红色的眉毛下面长着小小的左眼,右眼完全被一个大瘤遮没了,牙齿象城垛样参差不齐,嘴唇坚硬——一颗牙齿如象牙一样地从唇上突伸出来——下巴弯曲,尤其是那脸,完全布满轻蔑、惊奇和混合的表情。
但他虽然外表奇丑,内心却奇美。
他的天性也是善恶并存的,善表现为对爱斯梅拉达的坚贞卫护,而恶则表现为对克洛德的愚忠,这种“恶”又包含着“善”,即对克洛德的感恩。
卡西莫多的形象恰好应证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
而克洛德则是复杂人性的代表,是“密室”墙壁上“命运”的刻字者。
他既有善的因素——抚养弟弟、收养教育卡西莫多,又是万恶之源——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悲剧的制造者。
这些人物性格的矛盾冲突,表现了雨果独具的浪漫主义特征,追求夸张、想象而不求细节的真实,不求酷似现实。
二、离奇曲折的情节: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
如:"奇迹王朝"对诗人奇特的审判;加西莫多的劫法场,抵御千军万马的进攻;母女重逢;加西莫多的尸骨一被分开就化为灰尘等。
这些曲折多变,但在本质上又是真实的情节,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三:对照原则的运用:
1、人物对照:外部对照:克洛德(善)--爱拉达、卡西莫多(恶);爱斯梅拉达(美)--卡西莫多(丑);爱斯梅拉达(真)--弗比斯(伪);卡西莫多(外丑内美)--弗比斯(外美内丑)。
内部对照:横向对照:爱斯梅拉达的灵与肉、善与恶,爱斯梅拉达的爱与憎,卡西莫多的善与恶、爱与憎,居第尔的爱与恨……形成鲜明地对照;纵向对照:克洛德由虔诚的宗教学者变成罪孽深重的恶魔;卡西莫多对克洛德由惟命是从到杀死他;爱斯梅拉达对卡西莫多由惧怕到
友善;居第尔对爱斯梅拉达由爱转很等形成对照。
内部对照:克洛德外表严肃冷峻,内心欲火中烧。
丧失理性;卡西莫多外丑内美;弗比斯外美内丑等。
2、情节对照:克洛德追踪迫害爱斯梅拉达与卡西莫多时刻保护爱斯梅拉达构成对比,克洛德收养卡西莫多与卡西莫多“恩将仇报”形成对比,居第尔先前对爱斯梅拉达的疼爱与后来对爱斯梅拉达的仇恨构成对比等。
3、环境对照:爱斯梅拉达与小山羊加里的表演杂耍的热烈场面与克洛德阴沉枯燥乏味的书斋构成对比;上层社会骄奢淫逸的生活环境与“乞丐王国”构成对比;巍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与居第尔苦修的“老鼠洞”构成对比等。
对照原则的运用,使得爱憎更加分明,也使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显得更奇特,主题更鲜明突出。
强烈的对照作为一种美学理想,是雨果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征,贯穿小说始末。
此外,作者以浓烈的色彩描绘了中世纪特征鲜明而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特声响的世界。
这些描写都极强地增加了小说的浪漫主义色彩。
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主情的文学,在创作中作者从不压抑个人情感的表达,有的作家甚至把心灵强烈活动表现为一种激情的勃发。
所以,19世纪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浪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喜欢采用艺术夸张和对比手法表现事物特征,这是浪漫主义作家制造强烈的艺术效果惯用的手法。
2、喜欢描写奇特的人物和环境,虚构离奇怪诞的情节,渲染神秘的不同寻常的氛围等。
这是对古典主义过于拘泥事实的创作原则的反拨。
3、浓郁的异国情调: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往往会出现异国生活,表现异国风光和多彩的风俗,使得作品更具有浪漫主义色调。
4、人物形象的超凡性:在浪漫主义文学中,主人公往往具有超出普通人的禀赋,表现出一种超凡的力量,震撼读者的心灵,比如爱斯梅拉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