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预防指南

合集下载

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指南

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指南

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指南下肢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形成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对于保障患者术后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旨在为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提供专业的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知识。

一、风险评估1. 患者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静脉血栓病史、家族史、肥胖、长期卧床、手术史、创伤史等。

2. 临床表现:观察患者是否有单侧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静脉充盈度增加等症状。

3. 实验室检查:测定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等指标,有助于评估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二、预防措施1. 早期活动:鼓励患者在术后、疾病恢复期尽早进行下肢活动,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2. 长期卧床患者:定时进行床上翻身、抬腿等运动,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液瘀滞。

3.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每隔一段时间应进行短暂的活动,如散步、做家务等,以减轻下肢静脉压力。

4. 保持健康体重:减轻体重,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5. 穿着弹性袜:对于高风险患者,可穿着压力梯度弹性袜,以降低下肢静脉压力,预防血栓形成。

6. 抗凝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病情严重程度、出血风险等,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

7. 饮食调理:保持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K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鱼类等。

8. 遵医嘱: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药物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三、监测与评估1. 定期检查:对患者进行定期复查,观察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是否缓解,检查静脉超声、D-二聚体等指标。

2. 调整预防措施: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预防措施,如调整抗凝药物剂量、更换弹性袜等。

3. 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知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保障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

静脉血栓预防指南2024

静脉血栓预防指南2024

静脉血栓预防指南(二)引言概述: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指的是血液中形成的血栓在静脉内阻塞了血液的流动。

静脉血栓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它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

为了提高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静脉血栓预防指南。

本文将探讨静脉血栓预防指南的相关内容,以提供更详细且专业的知识。

正文内容:1.机制与病因的认识1.1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1.2静脉血栓的病因分析2.非药物预防措施2.1客观评估患者的静脉血栓风险2.2明确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VTE)的风险分级2.3床旁病程管理2.4有效的机械预防措施2.5静脉血栓孕妇的预防3.药物预防措施3.1抗凝药物的选择和应用3.2新型抗凝药物的应用3.3静脉血栓高危患者的药物预防3.4药物预防的并发症与管理4.静脉血栓的治疗4.1静脉血栓的早期治疗4.2抗凝药物的治疗策略4.3静脉血栓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4.4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4.5静脉血栓的抗凝及溶栓治疗5.患者教育和预防措施的推广5.1静脉血栓预防指南的宣传5.2患者应该了解的自我管理指导5.3动态监测和随访5.4宣传推广的策略与措施5.5与患者团体和社会合作的推广方式总结:静脉血栓预防指南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减少静脉血栓相关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客观评估患者的静脉血栓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以及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患者教育和预防措施的推广也是关键,只有患者自身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有效的自我管理,才能更好地预防和管理静脉血栓疾病。

因此,静脉血栓预防指南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

预防血栓的按摩指南

预防血栓的按摩指南

预防血栓的按摩指南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它可能引起血管堵塞,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心脏病和中风。

为了预防血栓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按摩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血栓的按摩指南,并为您提供相应的操作方法。

1. 按摩腿部血栓最常见的部位是腿部,因此按摩腿部是预防血栓的重要步骤之一。

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您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按摩腿部:(1)坐于舒适的座椅上,双脚放在地板上,放松双腿。

(2)双手用适量按摩油涂抹在腿部,从脚踝开始,轻轻揉搓。

(3)用手指和掌心轻压小腿,由下往上推进,持续几分钟。

(4)用手掌按压大腿和小腿交界处,轻柔而均匀地推按,使血液循环畅通。

2. 按摩手臂除了腿部按摩外,手臂按摩也是预防血栓的重要环节。

按摩手臂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血栓形成。

以下是按摩手臂的方法:(1)坐或站于舒适的姿势,放松双臂。

(2)用适量按摩油涂抹在手臂上,由手腕开始,向上揉搓。

(3)用手指和掌心轻轻按压手臂,从肘部向肩部推进,持续几分钟。

(4)依次按摩另一只手臂,保持按摩动作的稳定与均衡。

3. 按摩背部背部按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下面是按摩背部的步骤和方法:(1)坐于舒适的椅子上,保持挺直的姿势。

(2)用适量按摩油涂抹在手掌上,双手放在背部两侧。

(3)以从上到下的方向,用掌心和指尖轻轻按摩背部,注意不要用力过猛。

(4)特别注意按摩背部的上下交界处和脊柱两侧,这些区域容易产生血栓。

4. 按摩颈部颈部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颈部血栓的发生。

以下是按摩颈部的方法:(1)坐或站于直立的姿势,放松肩颈。

(2)用适量按摩油涂抹在手指上,双手放置于颈部两侧。

(3)用指尖轻轻按压颈部,由下往上推进,注意不要用力过猛。

(4)按摩期间,可以做一些旋转和伸展的动作,以放松颈部肌肉和增加活动度。

总结:按摩是预防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按摩腿部、手臂、背部和颈部是预防血栓的重点区域。

静脉血栓症预防护理指南

静脉血栓症预防护理指南

静脉血栓症预防护理指南
概述
静脉血栓症(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病情严重时可能引发肺栓塞。

为了预防静脉血栓症发生,以下是一些护理指南和建议。

日常生活
- 增加运动:长期坐卧会增加静脉血栓症风险,因此定期活动身体,如散步或做简单的体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风险。

- 改变姿势:久坐或久站时,不断改变身体姿势,活动脚踝和腿部,可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潜在风险。

-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旅行
- 空中旅行:长途飞行时,尽量保持活动,定期起身走动,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踝关节和腿部运动,以提高血液循环。

- 长途车行:在长时间的车行中,每隔一段时间停车休息,适当活动腿部,可以避免血栓形成。

药物预防
- 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对于高风险患者,如手术后、骨折患者等,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

- 注射肝素: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注射肝素来预防血栓形成。

总结
预防静脉血栓症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

通过日常生活的改变,如增加运动和改变姿势,以及在旅行和特定情况下的药物预防,可以显著降低静脉血栓症的风险。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简要指南,具体预防方法和药物应根据个人情况及医生建议进行调整和决定。

预防血栓指南2022版

预防血栓指南2022版

预防血栓指南2022版英文回答:The prevention of blood clot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healthcare, as it can help reduce the risk of serious complications such as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and pulmonary embolism (P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event blood clots, it is crucial to follow the guidelines provided by medical professionals. The 2022 edition of the prevention of blood clots guidelines provides updated recommendations and strategies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developing blood clots.One of the key recommendations in the guidelines is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an active lifestyle.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such as walking or jogging, helps improve blood circulation and prevents blood from poolingin the veins, reducing the risk of clot formation. As a personal example, I make it a point to engage in at least 30 minutes of moderate-intensity exercise every day,whether it's going for a brisk walk or cycling. This notonly keeps me physically fit but also helps in preventing blood clots.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highlighted in the guidelinesis the use of compression stockings. These stockings apply pressure to the legs, promoting blood flow and preventing blood from pooling. I personally wear compression stockings during long flights or car journeys to reduce the risk of developing blood clots. They are comfortable to wear and provide an added layer of protection against clot formation.Furthermore, the guidelines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of maintaining a healthy weight. Obesity is a known risk factor for blood clots, as excess weight puts additional pressure on the veins and hampers blood flow. Bymaintaining a healthy weight through a balanced diet and regular exercise, I reduce my risk of developing blood clots. Additionally, I make sure to include foods that are known to have natural anti-clotting properties, such as garlic and ginger, in my diet.In terms of medication, the guidelines recommend theuse of anticoagulants for individuals at high risk of blood clots. These medications help prevent blood clot formation by thinning the blood. As a personal example, I was prescribed anticoagulants fo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after undergoing surgery, as the risk of blood clots was heightened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 Following the guidelines and taking the prescribed medication helped ensure a smooth recovery without any complications.中文回答:预防血栓是医疗保健中的重要方面,它可以帮助减少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2)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2)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引言血栓性疾病是一组由于血液中过多的血栓形成引起的疾病。

这些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等。

血栓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也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加强对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中国卫生部制定了《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这个指南旨在提供给医务人员和患者有关血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最新指导意见。

1. 血栓性疾病的分类血栓性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1.1 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液中形成血栓导致的心脏和脑血管的疾病。

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脑血栓等。

1.2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在深层静脉内形成的血栓,通常发生在腿部。

如果这些血栓脱落并进入肺动脉,则会导致肺血栓栓塞症(PE),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2. 血栓性疾病的预防预防是血栓性疾病管理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2.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摄入蔬果和全谷物。

•合理运动:适度参与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提高心血管健康。

•控制体重:维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2 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用于血小板抑制和抗凝作用。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肝素,用于抑制凝血因子的形成和活性。

2.3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移动:长时间久坐或卧床不动时,尽量定期活动腿部肌肉。

•穿弹力袜:对于高危人群,穿弹力袜可以帮助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3.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3.1 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既往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征象。

3.2 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检测:用于筛查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

•凝血功能检查:可以检测凝血因子的异常,识别家族性血栓性疾病的高危患者。

3.3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用于检测深静脉血栓形成。

•CT血管造影:用于诊断肺血栓栓塞症。

预防血栓的饮食指南

预防血栓的饮食指南

预防血栓的饮食指南血栓形成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血栓的形成,除了积极参与适当的锻炼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外,正确的饮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提供预防血栓的饮食指南,助您远离血栓问题。

1. 增加纤维素的摄入纤维素是饮食中一种重要的营养素,能够帮助促进消化功能并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建议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全谷类(糙米、燕麦)、豆类(红豆、黑豆)以及蔬菜和水果(苹果、莓类水果)等。

同时,增加饮水量也有助于纤维素的吸收和消化。

2. 选择低脂食物高胆固醇和高脂饮食是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之一。

选择低脂食物可以帮助降低血脂水平,预防血栓形成。

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这些脂肪酸存在于肉类、蛋黄和奶制品中。

相反,选择植物油(橄榄油、亚麻籽油)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鱼类、坚果)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

3. 控制盐的摄入量摄入过多的盐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血压,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因此,控制盐的摄入量对于预防血栓至关重要。

建议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因为这些食品通常含有高盐量。

代之以使用香料和草药来提供食物的味道,如大蒜、姜和洋葱等。

4. 饮食多样化保持饮食的多样性意味着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物,以获取各种营养素。

不同食物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共同发挥作用,帮助维持血液的正常循环。

建议食用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天然酸奶、鱼类和禽类,以获取各种营养素。

5. 饮食中的抗凝血剂一些食物中含有天然的抗凝血剂,可以帮助预防血栓形成。

例如,大蒜和洋葱含有硫化物和硫化合物,具有抗凝血的作用。

姜和葱还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特性。

此外,天然的抗血小板聚集物质存在于某些水果和蔬菜中,如葡萄、柠檬和西红柿。

适量食用这些食物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6. 饮水保持身体充足的水分对于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饮水有助于稀释血液,减少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的形成。

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指南

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指南

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指南血栓形成预防措施
1. 积极行动:保持活动性,避免长时间静坐或卧床,定期进行活动和锻炼。

2.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限制高脂肪、高盐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3.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因为肥胖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4. 戒烟限酒:避免烟草和酒精的使用,它们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5. 穿着舒适: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子和衣服,避免穿着过紧或过松的衣物和鞋子。

6. 坚持医学指导:遵循医生的建议,如使用抗凝剂药物或穿着
压力袜等。

护理指南
1. 提供感染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定期清洁伤口,预
防感染发生。

2. 有效控制疼痛:提供及时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如合适的药
物治疗、物理疗法等。

3. 督促活动:帮助患者进行合适的活动和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4. 定期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如肿胀、变色等,及
时采取措施。

5. 消除卧床风险:提供合适的床垫和床上用品,帮助患者改变
体位,避免长时间卧床。

6. 提供心理支持: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请注意:以上措施和指南仅供参考,具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和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下腔静脉滤器

下腔静脉滤器可以预防和减少PE的发生 推荐:对多数DVT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下腔静 脉滤器


下列情况可以考虑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1) 髂、股静脉或下腔静脉内有漂浮血栓; (2) 急性DVT,拟行导管溶栓或手术取栓等血 栓清除术者; (3)具有PE高危险因素的患者行腹部、盆腔或 下肢手术。
一项亚洲7 个国家19 个骨科中心407 例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 及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调查研究表明, 经静脉造影证实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3.2%(120/278)。 国内邱贵兴等的一项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在未预防组为30.8%(16/52)、 预防组为11.8%(8/68)。 余楠生等报告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20.6% (83/402),膝关节置换术后为58.2%(109/187)。 吕厚山等报告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 47.1%(24/51)。 陆芸等报告股骨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30.6%, 髋部骨折术后为15.7%。
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表2
DVT诊断流程
四、早期治疗

1. 抗凝:抗凝是DVT的基本治疗。但是单纯抗凝不能有效 消除血栓、降低PTS发生率。 (1)普通肝素:使用时必须监测凝血功能,一般采用静 脉持续给药。起始剂量 为80~100 U/kg静脉推注,之后以 10~ 20 U.g-1.h-1静脉泵入,以后每4~6小时根据活化部分 凝血活酶时间( APTT)再作调整,使APTT的国际标准化比 值(INR)保持在1.5~2.5。普通肝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 ( hepa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在使用的第 3~6天应复查血小板计数。 (2)低子肝素:出血性副作用少,HIT发生率低于普通肝 素,使用时大多数患者无需监测凝血功能。临床按体质量 给药,每次100 U/kg,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肾功能 不全者慎用。



推荐:

急性期DVT,建议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联合 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在INR达标且稳定 24 h后,停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也可以 选用直接(或间接)Ⅹa因子抑制剂。
高度怀疑DVT者,如无抗凝禁忌证,在等 待检查结果期间可行抗凝治疗,根据确诊 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抗凝。有严重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建议使用普通肝素。
推荐:
对于急性期中央型或混合型DVT,在
全身情况好、预期生存期≥1年、出血 风险较小的前提下,首选导管接触性 溶栓,如不具备导管溶栓的条件,可 行系统溶栓。
3. 手术取栓
是消除血栓的有效方法,可迅速解除静脉 梗阻。 推荐:出现股青肿时,应立即手术取栓。 对于发病7d以内的中央型或混合型DVT患 者,全身情况良好,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也可行手术取栓。
(三)药物预防措施
1.普通肝素 2.低分子肝素 3.Ⅹa 因子抑制剂 4.维生素K 拮抗剂
5.药物预防注意事项

(1)药物预防过程中只能使用一种药物,不能换用 (2)对存在肾功能、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注意药物剂 量。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不适用于严重肾损害患者。

(3)在行椎管内操作(如手术、穿刺等)前、后的短时 间内,应避免使用抗凝药物。


二、临床表现

严重的下肢DVT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
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 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 和心率加快。 股青肿是下肢DVT最严重的情况,临床表现为患 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 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

推荐

对于慢性期患者,建议服用静脉血管活性 药物,并长期使用弹力袜;有条件者,可 使用肢体循环促进装置辅助治疗。
DVT的临床分期
急性期:发病后14 d以内; 亚急性期:发病15~30 d; 慢性期:发病>30 d; 本指南提及的早期,包括急性期和亚急性 期。

中国骨科大手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四、早期治疗

(3)直接Ⅱa因子抑制剂(如阿加曲班):能进入血栓内 部,对血栓中凝血酶的抑制能力强于普通肝素。存在HIT 风险的患者更适合使用。 (4)间接Ⅹa因子抑制剂(如磺达肝癸钠):无需监测凝 血功能。对肾功能影响小于低分子肝素。 (5)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是长期抗凝治疗的主 要口服药物,效果评估需监测凝血功能。治疗剂量范围窄, 个体差异大,药效易受多种食物和药物影响。 (6)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治疗剂量个体 差异小,无需监测凝血功能。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 断和治疗指南(第二 版)解析

2008年3月,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 学组发布了我国第一版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yenou8 thrombosis.DVT)诊治指南。

2011年12月10日,李晓强等教授经过反复研究, 认真修改最终完成对第二版的指南的修订。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 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 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 肢深静脉为多
预防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措施
基本预防 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
(一)基本预防措施



( 1)手术操作尽量轻柔、精细,避免静脉内膜损伤; (2)规范使用止血带; (3)术后抬高患肢,防止深静脉回流障碍; (4)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勤翻身、 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5)术中和术后适度补液,多饮水,避免脱水; (6)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控制血 糖及控制血脂等。

二、临床表现

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 肺动脉,引起PE的临床表现。
DVT慢性期可发生PTS。主要症状是下肢肿 胀、疼痛,体征包括下肢水肿、色素沉着、 湿疹、静脉曲张,严重者出现足靴区的脂 性硬皮病和溃疡。PTS发生率为20%~50%。

三、诊断




1.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用于急性VTE的筛查、特殊 情况下DVT的诊断、疗效评估、VTE复发的危险程度 评估。 2. 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准确性均较高,是DVT 诊断的首选方法。 3. 螺旋CT静脉成像:准确性较高,可同时检查腹部、 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 4. MRI静脉成像:能准确显示髂、股、腘静脉血栓, 但不能满意地显示小腿静脉血栓。 5. 静脉造影:准确性高,可以有效判断有无血栓、血 栓部位、范围、形成时间和侧支循环情况

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total hip replacement,THR)、人工全 膝关节置换术( total kneereplacement, TKR)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hip fractures surgery,HFS)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



(二)物理预防措施

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梯度压力弹 力袜等,推荐与药物预防联合应用。 对患侧肢体无法或不宜采用物理预防措施的患 者,可在对侧肢体实施预防。

下列情况禁用物理预防措施: (1)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或下肢严重 水肿; (2)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性)静脉 炎或肺栓塞; (3)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和梯度压力弹力袜 不适用于下肢局部情况异常(如皮炎、坏 疽、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手术)、下肢血管 严重动脉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及下肢 严重畸形等。

6.药物预防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①近期有活动性出血及凝血障 碍;②骨筋膜间室综合征;③严重头颅外伤或急 性脊髓损伤;④血小板低于20×109/L;⑤肝素诱 发血小板减少症者,禁用肝素和低分子肝素;⑥ 孕妇禁用华法林。 (2)相对禁忌证:①既往颅内出血;②既往胃肠 道出血;③急性颅内损害或肿物;④血小板减少 至(20~100)×109/L;⑤类风湿视网膜病患者。

2. 溶栓治疗

(1)溶栓药物:尿激酶最为常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
一般首次剂量为4000 U/kg,30 min内静脉推注;维持剂量为 60~ 120万U/d,持续48~72 h,必要时持续5~7 d。



(2)溶栓方法: 导管接触性溶栓是将溶栓导管置入静脉血栓内,溶栓药物直接 作用于血栓 系统溶栓是经外周静脉全身应用溶栓药物。 溶栓治疗过程中须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 FG) 和凝血酶时间 ( TT),FG<1.0 g/L应停药,TT的INR应控制在2.0~3.0。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指来自静 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的肺循环 和呼吸功能障碍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下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若干年后,由于瓣膜的破坏和回流障 碍而导致的临床综合症

预防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具体方案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全膝关 节置换术


1、基本预防措施和物理预防措施 2、药物预防 手术前12 小时内不再使用低分子肝素,术后12~24 小时 (硬膜外腔导管拔除后2~4小时)皮下给予常规剂量低分子 肝素;或术后4~6 小时给予常规剂量的一半,次日恢复至常 规剂量。 磺达肝癸钠2.5 mg,皮下注射,术后6~24 小时(硬膜外腔 导管拔除后2~4 小时)开始应用。 利伐沙班10 mg,口服,术后6~10 小时(硬膜外腔导管拔除 后6~10 小时)开始使用。 不建议单独应用低剂量普通肝素、阿司匹林及右旋糖酐,也 不建议常规预防性置入下腔静脉过滤器预防肺栓塞。有高出 血风险的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建议采用足底静脉泵或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进行物理预防,当高出血风险下降时可采 用药物联合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